经典语录大全 点击: 2017-01-01
第一副中英文对联
龙源期刊网 .cn
第一副中英文对联
作者:
来源:《课外阅读》2006年第08期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英译为“couplets”。对联通常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2002年年底,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首届“楹联文化与楹联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上展出了一副特殊的对联,上联是英文,下联是中文。
对联及对联文化
对联及对联文化
一、什么是对联
对联,通称对子,也叫联语、联句。是一种流传于口头、书本,或者题写在壁柱上的对偶语句。其一字一音,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题刻在壁柱上的对联,谓之楹联。由于对联通常以壁柱作为表达场所,所以,楹联也常用来泛称整个对联。
二、对联的特点
对联主要有四个特点:
第一,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如:中华民国对袁世凯。
第二,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同。
词性相对,是指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结构相应,就是两联的语法结构相同。
节奏相同,就是两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权变的情况:
(一)在大的结构上一致,而细微处允许有些差异;如上面的例子,芦苇对竹笋,都是名词对名词,但芦苇是联合式名词,竹笋则为偏正式名词,有细微的差别,是允许的。
(二)句中自对而上下不对。广西柳州柳侯祠联:
山水来归,黄蕉丹荔;
春秋报事,福我佑民。
(三)借对。所谓借对,就是用某个词语的甲意义(包括某种词性和结构)的同时,又借它的乙意义来与另一个词语相对。分为借上、借下两种。
借下联的词语以适应上联的称为借下。如:
灯明月明,照得大明一统;
君乐臣乐,求彼永乐万年。
借上联的词语以适应下联的称为借上。如湖南桃花源的题联:
境辟太元年,看流水桃花,洞口不生寄奴草;
地犹武陵郡,喜垂髫黄发,村中时见避秦人。
此外,还有正对(上下联意思补充)、反对(上下意思相反,互相映衬)、串对(流水对)、半对半不对等情况。可参照近体诗对仗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这种权变,多源于表意的需要;此外,也可以使句式显得更加灵活。 第三,平仄相对,音调和谐。原则:出句中平仄交替,对句中平仄对立。
特别是句脚的字,必须平仄相对。
第四,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或正或反,但须有关联意。
又有“六要素”之说,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三、对联产生的原因
对联是我国的特产。这样说的原因主要有二:
第一,思维方式。第二,语言因素。
四、对联的起源、发展
1、对联的起源
关于对联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
(1)先秦说。
先秦时期,已有很多对偶比较整齐的句子。如:
上古歌谣中的“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等;
《诗经·小雅·采薇》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郑风·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
《易·乾卦·文言》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等,《系辞》中的“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等;
《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受益”;
《论语》中的“乘肥马,衣轻裘”、“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
《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独立而不改,周行则不殆”等。
虽然刘麟生先生在《中国骈文史》中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道德经》中裁对之法已经变化多端,有连环对者,有参差对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有反正作对者”,但这些大多是不劳经营,率尔而对,不是有意去作“对联”。
至于《封神演义》中写的姜子牙登台拜将一段,所谓“子牙至岐山,将近将台边,有一座牌坊上有一副对联:三千社稷归周主,一派华夷属武王。”当为小说家言,不足信。
(2)汉魏说。
据传说,东晋王羲之某年年关自书一春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因人们酷爱其书法,不久为人揭去。复书一联:莺啼北里,燕语南邻。又被揭去。后书写“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清晨补为“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虽是标准的对联形式,但系传说,并无实据,当出自后人的附会。
(3)梁代说。
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说:“考宋(应为梁)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令娴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此虽似诗,而语皆骈俪,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之权舆矣。”
(3)五代说。
五代说是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其依据是我们迄今所见史书记载最早的一副对联: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关于这副对联,有四种说法:
A、孟喆说。
宋李颀撰《古今诗话》、黄休复撰《茅亭客话》载:后蜀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给桃符,书“元亨利贞”四字。则该时之桃符,惟录经典吉祥语,固未事铺采摛文也。然才藻横溢者,每苦难抒怀抱。昶子善书札,因取本宫册府书云“天垂馀庆,地接长春”一联。文学于兹萌芽。
B、辛寅逊说。
宋孔平仲《谈苑》载:辛寅逊仕伪蜀孟昶,为学士。王师(按,指宋军)将致讨之前岁岁除,昶令学士作诗两句,写桃符上。寅逊题曰:“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
C、孟昶说。
孟昶说又有两个版本:据宋秦再思《洛中记异录》载,孟昶所作联语为“天垂馀庆,圣祚长春”;据《宋史·蜀世家》、《宋史·五行志》及宋张唐英所撰《蜀梼杌》载,则孟昶所作联语为“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
(4)唐代说。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载,唐人酒令中有“【令】鉏麑触槐,死作木边之鬼;【答】豫让吞炭,终为山下之灰”的例子。
宋尤袤《全唐诗话》、吴炯《吴总志》载,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赵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 温(庭筠)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又《全唐诗话》卷四“温庭筠”条载:宣宗出句“金步摇”,温庭筠以“玉条脱”对;又药名“白头翁”,温以“苍耳子”对。皆此类。
2、对联的发展
对联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
唐代——滥觞期
代替桃符,是对联社会化的开始。
宋元——推广期
宋代的对联,开始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如游览联: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僧契盈陪同钱俶游碧波寺时,于亭柱上书一联曰: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如书斋联。南宋绍熙五年,朱熹筑沧州精舍,自书一联云:
佩韦遵考训,
晦木谨师传。
寿联、挽联也产生于宋代。但文献流传下来的并不是很多。宋代的对联,除散见在诗文集、笔记、诗话外,还见于周守忠的《姝联》,钱德苍的《玉堂巧对》,以及近人曲滢生所辑《宋代楹联辑要》等著中。。
元代对联流传更少,较好的如赵孟頫题西湖灵隐寺联: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另外,对联也开始广泛地运用于文学作品中。宋代的话本小说,常在“却似”、“正是”之类的词语下插一副对联,如《碾玉观音》中的“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至诚张志管》中的“闹钟始觉山藏寺,傍岸方知水隔村”等;这些对联都是结合小说内容而做的结语,后来渐渐移至篇尾,如关汉卿杂剧《救风尘》末尾:“安秀才花柳花成花烛,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元明之际的章回体小说的回目,很多也采用了对联的形式,只是对对仗、平仄等要求没有对联那么严格。
明清——鼎盛期
明清之鼎盛,主要得益于皇帝的大力提倡和创作实践。
清陈尚古《簪云楼杂说》载,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并微行出观。
另据明周晖《金陵琐事》载,朱元璋还时常自书一些对联赠送给臣下,如赠徐达者: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无双。{一音文的文章或对联}.
赠翰林学士陶安者: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院文章第一家。
这一时期的楹联大家,有解缙、唐寅、徐渭、杨慎等。
在清代300年间,涌现了无数楹联高手,如纪晓岚、翁方纲、阮元、郑板桥、俞樾、袁枚、何绍基、孙髯翁、梁章钜等。
清代对联的发展,在四个方面比较突出:
首先,越写越宽。
第二,越写越长。如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180字,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张之洞的君山湘妃祠联又长于大观楼联。最长的要属钟云舫的“拟题江津临江楼联”,长达1612字,为迄今为止的长联之最。
第三,越写越巧。
第四,出现了大量的汇集和联话。
如康熙御定的《分类字锦》六十四卷,分借对、数目、干支、卦名、彩色等门类; 杜公瞻《编珠》、高士奇《续编珠》,分岁时、人伦、文学、花木、鸟兽、虫鱼等门类; 李谦堂《联经》,集儒家经语或据经语自撰成联;
王有光《吴下谚联》、李光庭《乡言解颐》,采集江浙地区谚语成联。
梁章钜《楹联丛话》等。
所谓“联话”,就是“钞纂楹联,附以记述”,对所录对联的背景、内容、技巧等作一些说明和议论。
民国至今——延展期
五、对联的种类
1、春联
每年除夕前后,为庆祝新春的到来而作的对联,叫春联。
春联的内容广泛,有纪实者。如传说中宋代名相吕蒙正,少时家贫,除夕自题一联曰: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有寄情山水者,如元代杨瑞: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有赞政声者。如明代南京城守门宦官高刚:
海无波涛,海瑞之功不浅;
林有梁栋,林润之泽居多。
有安贫乐道、祈愿苍生者,如清代宁波名医范文甫:
但愿人常健,
何妨我独贫。
2、喜联
为贺婚嫁、乔迁以及其他喜庆之事而作的对联,叫喜联。
3、寿联
为祝贺生日而作的对联,叫寿联。
宋孙奕《示儿编》载:“黄耕庾夫人三月十四日生,吴叔经作寿联曰:‘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寿联之风始此。”
梁章钜曾评曰:
或为“将满一轮”,若是十三日也使得,不若“犹欠一分”便直是十四日也。予谓“犹欠一分”,非祝寿底语,终未若魏仲先寿莱公诗云“何时生上相,明日是中元”,形容得七月十四,坦然明白矣。周益公生于丙午七月十五日,尝寿以联曰:“年与潞公同丙午,日临莱国占中元。”„„已道尽了生年日月,只欠说出一个生时,便是一本好建生矣。按此二事,亦后来寿联切日之滥觞也。
清代寿联渐多。或结合寿者的年龄。如:
乾隆年间,岳麓书院主讲王文清祝贺湖湘一位百岁老人:
人生不满公今满,{一音文的文章或对联}.
世上难逢我独逢。
或讲究寿者的事迹、品行。如:
术精业亦精,名士名医随各唤;
人寿己也寿,仙桃仙李逐年栽。
某渔翁自寿联:
水上漂流数十年,就凭这一张网、几颗钓,福也福,寿也寿;
人间风雨千百次,无奈我青箬笠、绿蓑衣,去便去,来便来。
寿联也常被用于批评时政。如讽刺西太后的寿联: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4、挽联
为悼念死者而作的对联,叫挽联。
挽联来源于古挽词,后者包括挽诗、吊文、挽歌等,多是韵文的形式,自春秋时已出现。 李廌祭苏轼:
皇天后土,实表平生忠义之心;
名山大川,复收自古英灵之气。
5、胜迹联
为装饰名胜古迹而题写的对联,叫胜迹联,也称装饰联。
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后蜀兵部尚书王瑶题写的孟昶花园中的“百花潭”联:
十字水中分岛屿,
数重花外见楼台。
宋代开始,胜迹联便多见记载,其内容因其所题对象的不同,多见风景之美,记历史之事,赞高士之德,明自然之理,表气氛之肃,劝俗世之善等等。
6、格言联
由可作为准则的警语组成的对联,叫格言联。多富含教育意义。
明代开始,格言联渐多。
7、轶事联
轶事,是指未经史书记载的事迹。凡是含有此类事迹的对联,叫轶事联。自宋始已很多。最著名的如传说为郑板桥所作: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8、一般联
除以上所举外,为平常各种需要所作的联,可称为一般联。
另外,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又可分为通用联和专用联;根据篇幅的长短,可另分出长联一类,等。
六、对联的艺术技巧
对联的艺术技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用字的技巧,遣词的技巧,以及组句的技巧。下面分述之。
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照顾到古代繁体字、竖排、等情况。
1、用字的技巧。
用字的技巧,主要指通过使对联的用字,在形与声上表现出某种特色,以获得某种艺术效果的方法。属于用字技巧的,有析字、同旁、同韵、绕口、飞白等。
(1)析字
析字,包括拼、拆两种。拼,就是合零为整。如屡试不第的穷秀才的故事:
对联
语言运用——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一、对联的基本知识①字数相等。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②词类相当。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 ③结构相应。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④平仄相对。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 特别注意
忌同位或不规则字
忌合掌,即上下联讲同一个意思
二、对联的形式种类简介
串对(流水对)就是上下联所说明的问题,意思是顺承的;下联是上联意思的继续和补充,同时深化上联所要表现的主题。例如章太炎讽慈喜太后七十岁生日:今日到北海,明日到南苑,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正对就是上下联各写一事,各自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两者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意境之中。例如邓石如碧山书屋的一幅对联:
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山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反对就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相互映衬,把主题表现得更为深刻、鲜明。例如,某樵夫为其岳父祝寿,请一学究代做的一副旨在把岳父称得高高,把自己说得低低的对
联:太尊翁,尊翁在上,上至三千里凌霄,玉皇盖楼,您在楼头做寿;愚晚生,晚生在
下,下至十八层地狱,龙王淘井,我在井底挖泥。
三、生活中常见的对联(种类)
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春来春去春常在 庆欢庆乐庆有余
2.门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3.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斋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 地到无边天作界 山登绝顶我为峰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4.行业联:表明职业的对联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 及锋而试,看老子手段如何 (理发店)
5.交际联:包括喜联、寿联和挽联等
红梅吐芳喜成连理 绿柳含笑永结同心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千秋冤狱莫须有 百战忠魂归去来
四、拟写对联的要点: ①审题要细心。要写出合乎要求的对联,不能忽视题干上明示或暗示的信息。
例如:全国卷要求写春联,那么就意味着所拟写下联内容须体现春节喜庆色彩和符合春联特点;浙江卷的题目要求是“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那么,给它的上联“学问藏今古”所对的下联就应体现出“图书馆”这一行业特色。②要合律工稳,联句要自然流畅。(见“对联的基本知识”)③善于联想和想象。联想:如由花朵想到美人(相似),由“旧习”想到“新风”(相反),由“园丁”想到“桃李”(相关);由自然想到社会人生(具体与抽象)。 想象:如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方法,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生命,让天地万物充满灵性与情感,让人与自然心意相通。
④注重意境。要将一副对联当作一篇完整的文章对待,注意立意。或情景交融,或隽永深挚,或入木三分。对联形式很重要,但不能只重形式而损害对联的思想感情。
五、高考对联举例:
广东省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联: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广西等
上联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联 :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一音文的文章或对联}.
上海等
上联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联 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青海等
上联: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联: 春雨绵绵长城内外百花香
全国(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卷: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上联: 扫千年旧习
上联: 祖国江山好
上联:春晖盈大地
浙江省: 上联:学问藏今古
福建省 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前面题目的答案:树一代新风 神州面貌新 瑞气满乾坤 知识汇中西 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六,练习
1、根据对联猜店名
⑴到来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
⑵不愁夕阳去;还有夜珠来
(3)刻刻催人资惊醒;声声呼汝惜光阴
⑷摄将真面去;幻出化身来{一音文的文章或对联}.
2 连线题
春山一路鸟空啼 日暖神州万木荣
锦江春色来天地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晖又红万朵花 老梅到时自然红
芳草春来依旧绿 玉垒浮云变古今
春回大地千峰秀 冬雪欲白千里草
3运用所学的修辞知识,给下面的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鲲鹏展翅乾坤大
下联:———————
4你的好友新近搬入新居,请你送他一副对联,以庆贺乔迁之喜。 上联:
下联:
5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 )
科学能致富( ){一音文的文章或对联}.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
答案:3青蛙坐井天地狭 骐骥扬尘天地宽
精卫填海意志坚 愚公移山道路宽
盘古开天日月明 苍颉造字鬼神惊
4
安居乐业喜庆乔迁乐 国隆家昌盛赞勤俭家
新居焕彩盈门秀色 华构落成满座春风
室雅何须大 人贤岂畏多
5(4分)第一题:晖盈大地(正气满乾坤) 科学能致富(勤劳可兴家) 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对联常识点滴
楔子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自产生的那天起,就在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站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广大人民所喜爱。这是因为汉字的独特造型与结构造就了对联:
(1)汉字的方正典雅、齐整庄重,上下联语句的工整对仗,赋予了对联结构上的均称美,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与享受。
(2)汉语音韵的抑扬顿挫,上下联语调的和谐应对,使得对联诵读时表现出神妙的音韵美,给人以听觉上的愉悦和快感。
(3)就其内容而言,有褒扬、有批判;有抒情、有绘景;有对历史的深思、有对现在的剖析„„。可以说:优秀的对联是集思想、书法、音乐、诗歌、造型艺术于一身的完美的艺术珍品。它能启迪人们的心智、慰藉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对联的演革与渊源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这是对联最原始的形式。
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书籍中,就存在许多含有对偶因素的句子。例如,《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老子》中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论语》中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后来,在汉赋以及魏晋南北朝盛行的骈文里,句子更是“奇偶相配”。
隋唐以后,律诗兴起,其颔联、颈联都是对仗的,把它们单独抽出来,就是一副对联。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对联做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从律诗中分化出来的。这是现代对联的来源之一。
对联的另一个来源是集句。把原来各不相干的词句按照一定意义集在一起,恰成对偶,也可形成很好的对联。沈括《梦溪笔谈》说,王安石曾摘“鸟鸣山更幽”对古人诗句“风定花犹落”。这样,比原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更妙,因为后者上下句只有一层意思,而前者上句是静中有动,下句则动中有静。
对联的来源之三是文人的专意创作。一般认为,后蜀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春联,是传世的第一副对联。(此“中国第一联”或可作为一种提法,而不能就此论定。例如唐太宗就曾题书藏晋词一联语:“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对联的发展、形成有其漫长的演变过程和民间性等,并不能确认哪是真正的首联。
北宋末宣和年间,有人把四川眉山诗人唐庚的名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用来作门联,这是日常用对联榜门的一个先例。
南宋的杨邦乂在金军攻破建康,威武不屈,咬破手指,用鲜血在衣襟上写下十个大字:“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朱熹筑沧州精舍,曾自书一联:“佩韦遵考训,晦木谨师传。”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一音诗
1、《施氏食狮史》 作者:赵元任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参考译文:
住在石头屋里的一位姓施的诗人,非常喜欢狮子,发誓一定要吃满十只狮子。他经常去市场看狮子。十点钟,恰好有十只狮子来到市场。当时,正巧施氏也来到市场。施氏看到那十只狮子,倚仗弓箭的力量,杀死了那十只狮子。施氏拖着那十只狮子的尸体,回到她的石屋。石屋里很潮湿,施氏让侍从擦拭石屋。石屋擦完后,施氏这才开始试着吃那十只狮子。吃的时候,才知道这十只狮子,实际上是十只石头狮子的尸体。请试着解释这件事情。
2、《熙戏犀》 作者:赵元任
赵元任先生还曾写过一篇《熙戏犀》,亦是一篇妙文:
西溪犀,喜嬉戏。席熙夕夕携犀徙,席熙细细习洗犀。犀吸溪,戏袭熙。席熙嘻嘻希息戏。惜犀嘶嘶喜袭熙。
参考译文:
西溪的犀牛,喜欢玩耍,席熙每天带犀出去,席熙忙着细心帮犀牛洗澡,犀牛吸着溪水喷向席熙逗他,席熙笑嘻嘻让犀牛不要闹,可是犀牛乐此不疲,就爱嬉戏。
附:《弃妻遗姨》 作者:赵元任
这个对联也是赵元任教授的戏作:
上联:齐妻起棋,齐欺妻气,妻弃七棋。
下联:伊姨移椅,伊倚姨疑,姨遗一椅。
3、《于瑜与余欲渔遇雨》 作者:杨富森
于瑜欲渔,遇余于寓。语余: 余欲渔于渝淤,与余渔渝欤? 余语于瑜: 余欲鬻玉,俞禹欲玉,余欲遇俞于俞寓。 余与于瑜遇俞禹于俞寓,逾俞隅,欲鬻玉与俞,遇雨,雨逾俞宇。余语于瑜: 余欲渔于渝淤,遇雨俞寓,雨逾俞宇,欲渔欤?鬻玉欤? 于瑜与余御雨于俞寓,余鬻玉与俞禹,雨愈,余与于瑜踽踽逾俞宇,渔于渝淤。
参考译文:
于瑜想打渔,在我住处见到我,对我说: 我想到那个叫 渝 的大水塘里打鱼,您愿和我一起去么? 我对他说: 我想卖掉一块玉,有个叫俞禹的想要,我想到他的寓所去找他。 说着我就和于瑜一起到俞禹的住所去拜访他,刚走过俞禹住处的墙角,想卖玉给俞禹,正巧天下雨了,这雨水很快漫过了俞禹的住所。我就对于瑜说: 我也想到渝淤去打鱼,不巧在俞禹这里遇到雨,而雨水又漫过了俞禹的家,你看我是去打鱼呢,还是去卖玉? 于瑜同意先在这儿避雨。接着我把玉卖给了俞禹,这时雨停了,我和于瑜慢慢地走过俞禹的住处,到渝淤去打鱼了。
4、《易姨医胰》 作者:江涛
曾任都柏林天文台副台长的华人天文学家江涛,也用发音为 y i 的同音字写了一则71字的故事《易姨医胰》,该文与《遗镒疑医》堪称双绝:
易姨悒悒,依议诣夷医。医疑胰疫,遗意易姨倚椅,以异仪移姨胰,弋异蚁一亿,胰液溢,蚁殪,胰以医。易胰怡怡,贻医一夷衣。医衣夷衣,怡怡奕奕。噫!以蚁医胰,异矣!以夷衣贻夷医亦宜矣!
参考译文:
易阿姨闷闷不乐,大家叫她去看洋人医生。医生怀疑她胰脏有毛病,叫她靠在椅子上,用特殊的仪器移动他的胰脏,并设法取来一亿只特殊的蚂蚁配合治疗。结果胰脏的液汁流出来,蚂蚁死去,胰病得到医治。易阿姨非常高兴,送给医生一套洋装。医生穿上洋装,十分高兴,非常精神。啊!用蚂蚁来医治胰脏的疾病,多么奇特呵!把洋装送给洋医生,又多么适宜啊!
5、《遗镒疑医》
伊姨殪,遗亿镒。伊诣邑,意医姨疫,一医医伊姨。翌,亿镒遗,疑医,以议医。医以伊疑,缢,以移伊疑。伊倚椅以忆,忆以亿镒遗,以议伊医,亦缢。噫!亦异矣!
参考译文:
她的姨妈过世,留下亿元财产。她曾遍访全城名医,希望能医治她姨妈的病,于是有一位医师前来医治他姨妈。第二天,亿元财产竟不翼而飞,她怀疑是那医师干的,并以此非议医师。医师由于她的怀疑,竟上吊自杀来去除她的怀疑。她倚靠在椅子上来回想此事,想到自己因亿元财产失踪而非议她的医师,竟也想不开而上吊身亡了。唉,也是太奇怪了!
6、《季姬击鸡记》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
参考译文:
季姬感到寂寞,罗集了一些鸡来养,是那种出自荆棘丛中的野鸡。野鸡饿了叫叽叽,季姬就拿竹箕中的小米喂它们。鸡吃饱了,跳到季姬的书箱上,季姬怕脏,忙叱赶鸡,鸡吓急了,就接着跳到几桌上,季姬更着急了,就借竹箕为赶鸡的工具,投击野鸡,竹箕的投速很快,却打中了几桌上的陶伎俑,那陶伎俑掉到地下,竟粉碎了。季姬争眼一瞧,鸡躲在几桌下乱叫,季姬一怒之下,脱下木屐鞋来打鸡,把鸡打死了。想着养鸡的经过,季姬激动起来,就写了这篇《季姬击鸡记》。
7、《饥鸡集矶记》
还有一篇《饥鸡集矶记》的同音文,讲述几只饥饿的鸡,要借水车和自己的伎俩吃鲫鱼,终没有吃到的故事,其作者已不可考。全文如下:
唧唧鸡,鸡唧唧。几鸡挤挤集矶脊。机极疾,鸡饥极,鸡冀己技击及鲫。机既济蓟畿,鸡计疾机激几鲫。机疾极,鲫极悸,急急挤集矶级际。继即鲫迹极寂寂,继即几鸡既饥,即唧唧
参考译文:
叫着的鸡,鸡不停的叫,几只鸡在拥挤的笼里找吃的,运鸡的车子走得极
快,鸡也饿极了,它们的翅膀已经如同拼死一搏般坚硬如鱼鳞。终于,运鸡的车子到达了蓟。突然,有几只鸡撞开了笼子,所有的鸡都极快地想要冲下车来。可是车子还在极快的走着,那几只翅膀已经硬朗的鸡看见飞驰的轮子便害怕了,赶忙退了回去,也不顾笼子里有多么拥挤。最后,笼子里安静了下来,鸡即使再饿,也只敢唧唧的叫。
8、《侄治痔》
芝之稚侄郅,至智,知制纸,知织帜,芝痔炙痔,侄至芝址,知之知芷汁治痔,至芷址,执芷枝,蜘至,踯侄,执直枝掷之,蜘止,侄执芷枝至芝,芝执芷治痔,痔止。
参考译文:
阿芝有个年幼的侄子叫大郅,人很聪明,会造纸,会织布。有一天,阿芝长了痔疮,用火燎烧了一下,结果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大郅到阿芝家里去,知道了这件事情,大郅知道芷的汁液可以治痔疮,就到长着芷的地方去采摘。突然来了一只疯狗,疯狗绕着大郅来回走,大郅拿起一根笔直的枝条扔了过去,砸到了疯狗的脚,疯狗停住不敢上前。大郅拿着芷的枝条给阿芝,阿芝用芷的汁液治好了痔疮。阿芝为了感谢大郅,给了他肥肥的烧鸡腿。
9、《芝芷》
芝芷陟沚殖彘,芝致帙智,芷致枳痣。芷忮芝智,芝知芷忮,稚之,挚止之。值芝芷之峙,芷执芝至枳絷芝,制桎桎之,芝之桎,蛭豸致芝肢痣。芝智智,咫纸旨侄至,至治芝肢,肢痣治。智芝支侄制芷。芝侄置雉炙彘,
对联集锦
一、有关对联的知识
1、什么是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联的基本句式来自骈文和律诗。但是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只有在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2、对联的特点
对联的特点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对联的特点具体如下:
⑴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⑵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例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⑶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
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⑷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3、对联的分类
⑴按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分:
春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如: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楹联: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宫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朴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新楹联: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婚联:
祝贺结婚所用的对联。如:
百年恩爱双心结
千里姻缘一线牵
挽联:
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 如《黄兴挽七十二烈士联》: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寿联: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 ,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如:
福如东海阔
寿比南山高
赠联:
颂扬或劝勉他人用的对联。如龚自珍赠魏源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综一代典,成一家言
中堂联:
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如: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⑵按艺术特点分:
叠字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复字联: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顶针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
开口便笑 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 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嵌字联: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
当归方寸地
独活世人间
拆字联: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有人细分为“拆字、合字、析字”等。 闲看门中木
思间心上田
音韵联:包括同音异字和同字异音。
同音异字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同字异音
朝朝朝朝朝朝汐
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读音:朝朝潮,朝潮朝汐
下联读音:长长涨,长涨长消
谐趣联:取诙谐幽默之意。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粉,八分九分十倍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二乔大乔一人占 无情对:上下联意思毫不相干,但每一个字词却对仗工整。多数无情对都非常有趣,完全可以同时归入谐趣联。
五月黄梅天
三星白兰地
回文联:顺读,倒读,意思完全一样。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