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点击: 2017-03-22
习武实用谚语精选
习武实用谚语精选
摘自:《搏击》2005年02、03、04期 作者:张大为 钟海明
一、基本功篇
把势把势,全凭架式。
没有架式,不算把势。
历来人们都爱把练武术叫做练把势,或叫打把势。把势成了武术的代名词。其实,把势的标准读音是八式,世人念白了,才成了把势。八式,是指武术基本功中的八种式子,至于是哪八种式子,现在各门各派的解释已不能统一了。通常的说法是外八式,内八式。外八式指封、闭、闪、胯、勾、掳、崩、打。封,封敌之门;闭,掩护自己;闪,避实就虚;胯,胯敌击人;勾,化敌之力;掳,借力使力;崩,格中进击;打,发力击打(也有人说外八式指搂、打、搪、封、弹、踢、扫、挂)。内八式指惊、惶、猛、烈、狠、毒、神、急。惊、惶:惊吓敌人,使之惶恐;猛、烈:击拳迅猛,气势雄烈;狠、毒:用意要狠,使招要毒;神、急:招法神奇,心手敏捷。
这条谚语重点不在强调练好八式上,而是强调练武术必须姿势正确这一原则。因为姿势不正确,就达不到锻炼的目的,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动作不美观,应用也就不灵便。姿势就是架式,就是架子,是要反复练习以求习惯的一种动作。练套路要注意架式,掌握要领,符合要领,姿势才正确。马步,就是骑马蹲裆的架式,随便一蹲就不是马步。踢腿,总要挺胸迭肚,拉开山膀,勾起抿落,随便一踢便不叫踢腿。就是那些没套路的拳种,它在要求初习者练习的桩法、步法、拳法、腿法中同样也要按照要领去强调架式,否则,习练者就会练得不伦不类,非驴非马。没有正确的架式做基础,内外八式是练不成的。
打拳不遛腿,必是冒失鬼。
遛腿,就是踢腿,是武术的基本功之一。无论是初习者还是老练家,都必须坚持练习。因为腿是全身的支柱,务必根基牢固。根基不稳,武术就是没有练到家。
遛腿的作用很大。首先,它是武术运动的准备活动。将腿遛开,筋骨柔软,肌肉不僵,可减少韧带和关节的损伤。其次,腿功好利于表现技术动作。武术中有许多体现腿功的动作,象劈叉、弹踢、朝天蹬、倒踢紫金冠等。很多技击招法也是靠腿来完成的,如弹、踢、扫、挂、摆、碾、蹬、踹等。腿功好,武术功夫便好,腿功是表现技术的基础。第三,腿功好利于提高拳艺。武术技术多以身体下盘为基础,坚持遛腿,加强腿部力量性和柔韧性,是掌握高难动作的关键,是提高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象翻跌、旋子转身接劈叉等高难动作都对腿功有较高的要求。从技击角度看,也只有在腿部关节柔韧性高的条件下,才能敏捷而准确地运用各种腿法,象李小龙的迎面三脚、戳脚拳种中的玉带连环腿,这种连续以腿进攻的技击法,都只有在腿功好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腿功包括压腿(正压、侧压、斜压、反压),搬腿(吻靴、卧靴、抱靴、端靴、蹬靴),劈腿(竖叉、横叉、卧叉、摔叉),撕腿(侧撕、正撕),控腿(前控、后控、侧控、高控),踢腿(正踢、侧踢、蹬踢、弹踢、斜踢、掀踢、踹踢、圈踢、摆踢、撩踢),扫腿(前扫、后扫、磨盘扫)等。
腿功是身体力量和柔韧的标志,是对攻防意识的培养,当真需要重视。
练武不活腰,终究艺不高。
腰为周身主宰,腰活则周身灵活,腰皱则周身僵硬。腰功是集中反映身法的关键,肩、肘、腕、胯、膝各部动作全靠腰来支配、协调。所以俗话说:腰为一身之轴。
腰功扎实,达到“腰如蛇行”的程度,翻、转、折、叠、拧的动作便会随意自如。腰有弹性,是完成各种翻腾动作的关键。腰功还是技击动作的基础,如指上打下、虚左实右、明退暗进、一闪即击等都离不开扎实的腰功。而检查一个人的衰老程度,也是先要看看他腰部的柔韧性强弱。腰功是武术的基本功之一,也是衡量一个人健康与否的条件之一。
腰功包括涮腰、甩腰、下腰、俯腰、翻腰、拧腰、转腰、弹腰、吊腰、揉腰等。
腰功和腿功是分不开的,不能重视一个而忽视另一个。通常把腰功和腿功合称为“腰腿功”,原因就在于此。
抬腿轻,落地松,踢起腿来一阵风。
腿功既是基本功,那么怎样踢腿才符合标准呢?
踢腿要象走步一样,一左一右,一步一腿反复踢溜。踢腿时,大腿不用僵力,这即是抬腿轻;落腿时不能沉重,要控制住落点和力量,叫落地松;一步一腿要紧紧相连,每起一腿都要讲求速度和劲力,大腿带小腿踢起,有一个加速度,这便是踢腿一阵风。这种踢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腿部柔韧、力量、速度、灵敏等方面的素质。无论是直摆类踢法(正踢、侧踢,外摆、里合),还是屈伸类踢法(弹踢、蹬踢、踹踢、撩踢),以至平扫类踢法(扫堂腿)都应遵守这一原则。
练拳无桩步,房屋无立柱。
站桩是各门各派武术都强调的功法,也是俗话讲的“私功夫”中的一种。站桩是以静站方式调养气息、增长劲力的方法。称其为桩,是因为练习者要象木桩一样静止不动,久练之后,又可以脚底生根,象木桩一样扎实稳固。
各门各派的桩功可粗分为两种:
一为养生桩,其作用是在站桩中求气息平静,气血运行和畅。桩式一般较高,如四平桩、混元桩等。
一为技击桩,其作用除同养生桩外,还有锻炼腿部功力的作用,以求“气贯丹田,强若不倒之翁”。桩式多为中式、低式,如马步四平桩、虚步桩、虎步桩等。
一个习武者,腰活腿灵,招数娴熟,若是缺少桩功,脚底无根,那么演练起来就会流于轻浮;交手实作,也会气浮身飘,容易被对手借力使力而打倒。
未学功夫,先学跌打。
跌打,是跳跃、腾空、翻滚、扑跌等技功动作的总称,包括吊毛、抢背、空翻、侧翻、滚地雷、
仙人床、鲤鱼打挺、狸猫上树、乌龙绞柱、野马奔槽等许多招式动作。跌打也是武术基本功之一。
青少年习练武术,不能满足于遛腿、活腰、站桩,还应当练习跌打。练长拳的如是,练其他拳种的也应勇于问津。因为练跌打既可以提高身体灵巧的素质,还可以增强练习高难动作的能力;既可以奠定练习地躺类拳术的基础,还可以加强演习或交手过程中的自我保护。
只是跌打动作较难,且需要一定的场地和器材,这对于一般习武者来说是个局限。
拳打千遍,身法自现。{中华武术谚语}.
这条谚语告诉习武者,只有通过长期的苦练,才能体味到武术的奥妙,才能表现出武术的内涵。因此,在锻炼过程中,应当不断地纠正缺点,使功法、技术、姿势、动作不断趋于正确。身法,即指全身动作的协调。动作的协调,要靠苦练才能实现。
现在的武术教师,多数都能以科学方法教授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步步顾及。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走了捷径。过去的拳师,靠的是口传心授。特别是不少老拳师没有文化,尽管有一身本事,却说不出个道理来。学者只能依葫芦画瓢,依靠“拳打千遍”,自己去领悟武术的真谛。现在的教学法远胜于过去的教学法。
然而,现在的习武者如果只希望依靠师父的讲解,而不去勤学苦练便想学到武术,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武术是身体的运动,各种法则只有在运动中才能领会。武术主要是在运动场上学,而不是在屋子里学。
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打拳不等于练功。拳,指锻炼的方式;功,指锻炼的实效。光注重锻炼的方式而不注重锻炼的实效,那就叫“打拳不练功”。象有些习武者,学会几个套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练习,练时随随便便,马马虎虎,姿势没准,动作间歇,边说边打,边想边练,这虽也说是在打拳,但不是练功,是不重效果的瞎比划。
打拳必须练功,若不练功,拳术即使打得精熟好看,终是花拳绣腿,器械即使练得灵活利落,终究算是耍枪弄棒。古人认为“欲学武艺,首贵实用”。练功,就是为了实用。
现在我们强调练功,含义要广泛得多。象增加力量性,提高柔韧性,加强灵敏性,锻炼耐久力,增大呼吸量,提高反应力等,都属于“练功”的范围。技击方法的熟练掌握,技击能力的具备,养生术的通悟与运用,也是“练功”的内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练功的主旨在于练出过人的功力。因为“拳”人人可打,“功”却不见得人人能练成。就如海灯法师的一指禅功,现在可说绝无仅有。张加陵纸上悬人的轻功,也可说出类拔萃。所以,“打拳必须练功”。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练了一辈子武术,结果是不能交手,不能表演,不能授徒,甚至还落下一身的病,这样的习武者徒有虚名,正是“打拳不练功”的典型。
这条谚语也作“拳无实功,一场空空”。
练武先求腿力。
武术以练腿为本。腿法练好了,五行(心肝脾肺肾,劈崩钻带拿)则顺,六合(背与肩合,肩与肘合,肘与手合,腰与胯合,胯与膝合,膝与脚合)则对,出势则疾,进退则灵,运用筋骨则易。 腿力与脚力、腰力是统一的整体。练武先求腿力,便包括了脚力和腰力。
打拳容易走步难
练拳路,只要准确记忆,认真模仿,反复演练,时间不需很长便能掌握,有的人还能练得非常好。就如当代一些著名的青少年运动员,哪个不是十来岁左右才开始练拳,二三年后便在全国比赛中拿成绩?他们的基本功个个超群,套路练得又熟又精,然而不能实作。为什么呢?不会攻防进退的步法。{中华武术谚语}.
套路是死的,越练越熟。步法是活的,需要针对对手的动作、对手的技术水平、对手的身体素质在实作中变换。当然是死东西好练,活东西难练了。如同射击,打死靶总是比打活靶容易。平日练习步法,尽管可以对单一步法重复练,对多种步法综合练,但是,如果缺少与对手实作中的练习,就依然是纸上谈兵。所以说“打拳容易走步难”。
步不活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
步法在拳术中为什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呢?这是因为步法起着调动周身各个部位以实施各种技击战术的重要作用。技击中的进攻后退,拳打腿踢,肩顶臂撞,无不依仗步法来保持自己重心的稳定,还要靠步法的变化来动摇对手的重心,破坏其平衡。步法对,拳脚则顺;步法精,出势则疾,进退则灵。
步法,是协调手法、身法、腿法的基础。步法练好,才能保证手法、身法、腿法的施展运用。各个拳种和技击术都有自己的步法。比如拳击和截拳道中有滑步、侧步、疾步以及快进快退等。传统武术中的步法更是多种多样,象八封掌绕圆走转的趟泥步;戳脚左绕右划的玉环步;查拳虚实相兼的走风摇晃步;还有窜窜倒倒的醉步,模仿蛇、虎、熊、鹤、鸡等动物特征的步子。这些步法都各有其特点和用法。归结起来,规律却是一个,就是都要求整个身躯和四肢配合协调,巧妙地调整自己的重心,便于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出击或防守。步进身随,步退身回,始终掌握格斗的主动权。
上条谚语说:“打拳容易走步难”。难,就难在一个“活”字上。只有步活,出拳才能合乎技击法则而不混乱;只有步活才能做到步快,只有步快,才能做到“拳似流星”。
先看一步走,后看一出手
既然步法在实作中极为重要,那么,在实作中首要的是观察对手的步子。身摇而步动。由对手身体的微小摇摆而判断出步动的方向,由步动方向而判断进攻的意图,从而采取相应的破法。
这条谚语的另一个含义是,看一个人武功的高低,首选要观察他的步法是否清晰、稳健、正确。其次才看他的拳脚是否合乎法则。因为步法好坏是一个人武功高低的标志之一。
动则法,静则型
法,指手眼身法步协调配合完成动作的方法;型,指演练之中完成一组动作后停顿静止时的造型。动,指演练套路时的连续动作。动时,身体各部要配合得法,快慢相间,顿挫有致;静时,造型威武优美,气势夺人。这样也便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套路的风格特点。
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
足踢敌人莫容情,全凭手领门路清。
北方流行的拳种中,腿的用法在整个技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腿的力量大,腿比胳臂长,脚上穿鞋,又比赤裸的拳头坚硬。腿法变化多端。踢、蹬、踹、碾、圈、摆、撩、踩、掀、扫是腿法的基本动作。腿法作为散打招法要做单项训练,同时还要“操腿”,如绑缚重物踢腿,踢木桩等,使腿更加坚硬。戳脚、弹腿、迷踪都是讲究腿法的拳种。象戳脚实用腿法便有几十种。以腿闻名的武术家极多,象铁腿孙通(清康雍间燕青拳大师),铁腿魏赞魁(清末至民国,曾被誉为御翻子),神腿杜心五(清末至解放初,曾为孙中山先生保镖),江南第一腿刘百川(民国至解放,著名拳师)等,都是因腿法高超而赢得雅号。
注重用腿,却不能忽视手的作用。在技击中,手有领路的作用,一要领出腿踢的方位,手虚脚实;一要领走对手的注意力,乘机而踢。手还有防守的作用,象两扇大门一样,要想诱敌深入,就敞开大门;要想拒敌于外,就紧闭大门,令其无懈可击。无论是开是闭,均以腿击中对手为目的。
这条谚语既说明了手与腿作用的区分,又指出了手与腿配合的方法。
手去脚不动,打人不能胜。
脚踢手不出,打人必负输。
在技击中,手与脚的攻防分工不应当区分过清。似乎腿只能攻,手只能防。事实上手与脚都具备攻守的能力。在技击中,手与脚应当紧密配合,各司其职,一齐出动,攻防同时进行,即所谓上下齐到,左右夹攻。手攻上,脚攻下;手攻上,脚防下;手防上,脚攻下。手脚相随,手领脚发,脚出手到。攻中寓防,防中寓攻,攻防兼至,这才是取胜之道。如果手脚不会配合,单一出击,踢腿时,双手回收拳位不动,击拳时,两脚立定不移,那就破绽百出,必输无疑。
有拳无腿难取胜,有腿无拳难占先。
身心一动脚手随,手脚齐到方为全。
前两句仍是强调手脚配合使用的重要性。后两句则是强调意识的领导作用,亦即“想哪打哪”。心中一念,手脚即出,动作快到与闪念同时,最后达到下意识地攻防,这便进入了武术的化境。因此,正如武谚所讲:读书要讲、种地要耕、打拳要想。
拳打三分不易,脚踢七分不难。
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腿的力度比胳膊大得多。从练功效应上讲,手与腿要练出同样的力度,手花费的时间要比腿花费的时候多得多。
人们在技击中,一般习惯于把进攻与防守的任务交给上肢负担,而忽视腿的攻防作用。这多少
传播中华武术应重在中国传统文化
传播中华武术应重在中国传统文化
厦门大学 外文学院 陈颂歌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意欲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上广泛形成了“中国热”。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更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加速器,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迎来了历史的春天。
众所周知,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是走出国门的先锋,太极是中华武术在世界上传播极为广泛、影响力极大的拳种之一。那么我们今天就以太极文化为例,谈一谈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受论据限制,本文中的国际限定于西方)
首先,太极文化的传播现状如何呢?我和我的团队在厦门大学外国留学生和纽约某内家拳馆习练者中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了44张有效问卷,84%的受访者都表示想要或已经在学习太极拳,这体现了太极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名片,具备非常好的传播基础;其中2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通过专业课程抑或是太极俱乐部“系统”地学习过太极拳,这有力地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正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那么他们所谓的“系统”学习都学到了什么呢?所有学习过太极的受访者都表示学习过基本套路;28%表示学习过推手和技击技术;只有14%的受访者表示学习至文化层面。通过具体访问得知,他们所指的学习到文化层面是指知晓招式名称的来由与动作的联系,例如,粗浅知晓“白鹤亮翅”中“鹤”作为“意象”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在习练中模仿“鹤”的形态,使动作舒展、优美。
而能够将太极拳与太极“源文化”即《易》文化搭接而习练的,几乎为零。
我与一位具有多年太极海外(美国)教学经验的中国老师交流过,他也意识到了太极“源文化”传播缺乏的问题,但是一直没有寻求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一是他认为中西方思维方式与文化差异太大,中国传统文化以自然哲理为主,对于西方人的“直线思维”,无疑是玄而又玄,深奥难懂,例如“阴”、“阳”的概念,以现今中国人的思维习惯都难以理解,更何况是对于中华文化渊源一无所知的“歪果仁”呢?二是翻译无法正确表达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目前海外世面上的太极图书译本都太过“字面译”,例如,“和”,很多译成动作层面的“co-ordination”(协调),就忽略了和谐等丰富的内涵,让文化变了味儿。文化对接的双向困难使得目前,以太极为代表的中华武术传播者与海外习练者,对于太极“源文化”这块“硬骨头”,皆予以回避,最多只是略有涉及,转而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招式的传播。但是,传播中国功夫而不传播其文化根基,只痴迷于皮毛的“花拳绣腿”,无异于将功夫置于“空中楼阁”,万不是长久之计。
如何讲外国人“能听懂”的太极文化呢?这是破解传播尴尬的关键问题。
纵观文化传播的各种障碍,无一不是只看到了中西方文化及其衍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将中西方文化置于对立面,割裂孤立而观。基于此,传播者与接受者像“牛郎”与“织女”一样站在“银河”的两边,想要架起“鹊桥”谈何容易?不如换个角度,站得更高一层,将两种看似
对立的文化置于一个统一体中,立足文化的同根性,寻求两种文化的共通之处,即两种文化都源于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西方人在精密计算时刻,东方人在总结渐变规律,但我们看到的是几乎无差别的自然运动,这些无差别的自然现象就是文化传播的契合点与突破口。这个道理正如“先天太极图”中的“太极生两仪”。自然现象是“太极”,中西文化是“两仪”。从前我们只注意到了“两仪”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本末倒置,忽略了其根源的相通性,这才使得文化传播层层受阻,如果从“两仪”的根源——“太极”入手,让习练者从自然现象中体悟中华文化,文化传播则会焕发新的活力。
这一理论具体如何实施呢?我们以纽约内家拳社的两名内家拳习练者为对象,做了一次传播实验,传播内容是太极“源文化”中的“几”规律。古人的解释是:“几者,动之微,机之先见者也。” 意思是:“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渐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字面译“渐变”为“gradual change”他们不能理解,但是举几个自然现象或是生活谚语、小故事的正例、反例,他们就能“秒懂”,比如“太阳东升西落”的过程、“揠苗助长”等故事。我们欣喜地发现,中西文化的契合点不止于对自然现象的认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中西方对于很多社会现象的看法也是共通的,这将非常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解决“能听懂”的问题是文化传播的第一步,下一步则是“能感知”,通过进一步访谈,我们发现大多数的海外习练者在文化感知方面相对于理论学习更倾向于动作学习,动作的体验能带给他们更加直观的感受。于是,我们对于同一批实验者进行了“动静结合”的文化传播——
在讲授文化理论后,结合太极最基本的动作,让他们带着“渐变”规律进行肢体感知。短时间内,之前所传播的太极文化,他们都能够完全理解了,甚至能举一反三,说出一些符合所讲规律的事例。
文化传播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学习者能够从心底认同所学的文化,甚至能用这种文化的思维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才能称之为文化的深度传播,也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太多值得我们民族继承、发扬、传播的。我们希望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与学习者能同我们一道努力,让中华文化传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今天,我们踏出了小小的一步,希望可以启发到更多的文化传播者,突破瓶颈,勇于创新,让中华文化真正地发扬光大!
析中华武术中的传统武德’
第22卷第3期1998年8月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Vol. 22 No. 3Aug. 1998
析中华武术中的传统武德’
周伟良
(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200438,上海X44岁,男,博士研究生)
摘要 采用哲学研究与逻样分析的方法.对中华武术中传统武德的俗文化特征、传统武德主体内容的三重结构、传统武德的实践程序等问题,进行论述。
关链词 中华武术;传统式德;俗文化;伦理;习武
所谓传统武德,是指长期来在习武群落中形成的对习武者的行为规范要求。它协调着习 武者之间的相互人际关系,影响着习武者的各类活动。作为武术文化视野中的又一景观,它 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着其自身的特点;而对习武群落而言,又具有一种普遍的精神指南 意义。传统武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习武群落中,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其主体精神则有着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为不同时期的习武群体所认同。中国传统武术就像大海那样广博而幽深,几乎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诸多拳种技法犹如海面的滚滚波涛,而作为其内隐文化的道德伦理,则如同海水深处的暗涌,浑濒深沉。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也是构成中华武术文化的一节重要链环。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对深刻把握、继承传统武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传统武德的俗文化特征
列宁指出:“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在体现一种民族精神的中国传统 道德伦理观上,同样交响着雅俗文化的双重变奏。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观的一个全息影像,传 统武德不管它意境多么深远浪漫,最终都可归结到忠孝仁义、贤良方正等正统的官方价值系 统上来,但在具体内容上,由于文化载体的根本使然,传统武德在表现出与官方价值系统有 着重合一面的同时,又表现出自己乡土文化的个性来—有其非重合性。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中华武术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各历史时期华夏民众的实践活动。从历史的纵向考察,不难看到,传统武术活动的主要实践者、传承者,乃是历史上世代衍生不息的广大民众,这也是为什么武术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屡经厄运仍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从他们所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因而,在封建道德之笼罩下,民众百姓对于人际关系的思维与评价,与统治阶级的道德教化并不完全同步。首先,它不表现为深遮、完整的伦理体系,作为农业社会各种社会关系的质朴反映,与自己的心理认同和民俗习惯相交融,以它独特的文化丰姿展露出来,真实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其次,在对具体道德伦理的信仰和评判上,两者往往大相径庭,有时会发生激烈的阶级碰撞。例如,民众自发信仰的历史英雄,即使在民间有很大影响,也较难被官方认可,甚至连其道义上的合法性都不具备。如《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这一官俗文化都推祟的人格表率,两者的道德情趣既表现出了一致的“价值共意”,同时也存在相当差异。如果说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关圣帝”的垂青,主要侧重他道德人格的政治价值(历代朝廷的封号就是一个最好说明),那么芸芸的民众,则是用他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道德标准来衡量这位“武神”。正由于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中官俗两种文化的分野,以及传统武术的俗文化特征使然,因此要求我们寻觅传统武德旨意,主要是背靠民间文化这块广裹的沃土来考察其生成背景、思维方式、基本内容和实践程序等。离开了这一点,我们将无法洞见传统武德的底蕴。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的农民阶级一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大量的通俗戏文、 传闻掌故等,是填补他们平日单调刻板的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作为民俗文化之一的 传统武德,不可能通过由官方认可的史典经籍或诸如《女儿经》、《孝文传》等专门教材和正
规的教育程序进行道德启蒙,一般采用巷语里谚的语言传承或日习而不察的行为传承方式来 进行。当然,随着明清以后民间武术活动的发展及武术论著的增多,有关武德的记载也日益 丰富起来。但总体上看,传统武德在下层习武群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以上两种途径,即使为一些武术论著所记录的某些内容,事实上也是对武德在传承过程中的一种文字化。
从传统武德的传达形式看,大致有门规戒约、谚语格言和传闻故事三类。所谓门规戒约, 是指传统武术各门各派对习武者明确提出的道德要求;谚语格言,是指对丰富庞杂的武德内 容,通过“寡其词,协其音,以文其言,使之易于记诵”的方法,编传出的格言俗语,通过通俗化的流播,在习武者的心中凝结积淀下来,以至在整个习武活动中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传闻故事,是指将民间的昔日武林人物及事迹所进行的一种“讲古”形式。讲古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消遣,它的直接意义在于提供某种道德启示,在故事的人与事中显示出一系列的道德伦理价值标准和人生模式。广大的习武者,正是从以上易懂易记的门规戒约、谚语格言和传闻故事中,领悟、把握传统武德的主体内容及价值标准,并以此作为连接这一文化群体的情感纽带。
2传统武德主体内容的三重结构
传统武德并非是一种单一的或被确定的道德意识图景,而是有着生动的具体内容和绵 延流动的过程。如果我们的研究只注重寻索传统武德的思想资料,并囿于一些诸如“仁”或 “义”的抽象概念,这不免在分析上陷于空泛,同时也把丰富的武德内容狭义化了。虽然仁和义在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范畴中起着主干作用,但作为乡土社会习武群落中一套完整的道德 价值系统,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有着明显的内在多重结构。众多的内容是按纵横交叉、 并列重登的从属关系组合起来,形成一张反映民间习武群落的道德伦理之网。
2.1日常道德‘
社会生活中的日常道德,是建构传统武德的墓础。民间武谚中所谓的“未习武,先观德” 的“德”,就是指这层涵义。早在清初的《内家拳法》中就写有“五不可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钝者。t}}前四种均指日常道德而言。其后对这方面的要求更为具体,清代出版了的“太极拳谱”中列有“八不传五可授”,几乎全为正反两方面的具体道德要求。
19世纪后半叶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欧美的冲击,几千年营建起来的传统道德 大厦上的釉彩也逐步剥落,这种文化震荡也同样出现在习武群落里。民国时期意拳创始人王 萝斋曾针对当时“流弊丛生”的师徒现象进行了激烈的抨击,甚至提出要“解除师徒制”,建立一种新型的“尚精神、重感情”的教学关系,但他在选择学生时仍认为应“首重德性,„„如尊师敬长,重亲孝长,信义仁爱等皆是也”,并进一步提出“恭慎意切和”五字,作为意拳的信条和规定。很显然,这还是基于对中国传统道德伦理基本精神的肯定和阪依,而提出的对习武者的日常道德标准。
2. 2习武要求
中国的文化传统,素来视道德为根本,其他不过是道德的枝叶。传统武德也当然难以逾 越这样一种文化背景。它不光视“德”为武之根本,同时还把“德”视为通向高深武功境界的精神航船,武谚中所谓的“德薄艺难高”就是这一心理的展露。从练武伊始到学有所成,不仅习武者的道德意志品质要经受种种磨练,还要和习武者处理好在这一群体中的各种关系。这里,笔者暂将此概括为习武要求。作为传统武德的又一重结构,它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意志品质,二是人伦规范。
技艺功夫上的每一进步,无一不是长年累月刻苦磨砺的结果。一般讲来,习武活动都处 在习武者的黄金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里,每个人都会被许多实实在在无法回避的生活琐事 围挠。对于一位志在攀登崎岖习武之道的人来说,就要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品质要求:“遇一切外魔挫辱淡然恬然,不介于意,任人之笑骂嘲激,而无动于心,神专志一”,C,]“当外物
相诱惑,或来疾病灾害相侵扰,„„必毅力与之抗衡,百折不回,一如平者”,CS]这是指习武的专心。武术中的传统训练理论有这样一个观点,认为习武者必须经过“三膘三瘦”的形体变化,劲始入骨;又须经过“三伏三九”的刻苦锻炼,劲始归根。事实上,这是对习武者吃苦耐劳、百般砒砺的意志品质的考验。从这个意义上,不妨称之为苦心。习武是一个长期锤炼的过程,传统理论中有“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的说法,鲜有一毗即成者。是持之以恒,还是半途而废,这又是衡量习武者意志品质的一个尺度。对此,可称之为恒心。专心、苦心、恒心三者互为作用,是对每一位希冀能在武功上登堂入室者道德意志品质的实践检验。
习武要求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习武者的人伦规范。具体表现为对师辈,要敬师尊长,不得违拗;对同辈,要克己和众,不得唆弄是非。很显然,这是一般乡里社会日常道德伦理中所谓“孝敬父母,和睦乡里”观念在习武群落中的折射。万籁声先生对于习武之道曾说过一句深得个中三昧的话:“是以武功一道,非有坚韧不拔之志者,难得有大成功,非忠义纯笃者,难得有大造就;非谦和恭敬者,难得有好善终”。Cs]“坚韧不拔”、“忠义纯笃”、“谦和恭敬”正是对习武要求的基本概括,反映出传统武术活动中道德伦理价值的不可替代性。
2. 3侠义精神
如果说,日常道德伦理是传统武德的基础,习武要求是传统武德的实践磨砺,那么侠义 精神则是中国传统武德中熠熠生辉的无限风光。千百年来,它为广大民众所推崇,成为人们 判别某种事物的价值尺度,也是为习武者所设计的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境界。
侠在春秋战国时,原指那些仗技行义者,又被称为“武侠”。随着武侠阶层的发展,其侠义行为中的伦理内容也大大丰富起来。司马迁在《史记》中首次对侠的概念进行了归纳,这也是后来传统武德侠义精神的基本内容。当然,在俗文化视野中的侠义精神,很大程度上是受前代语言行为的传承影响,以及与自己的道德认知相结合而积淀、凝聚的。习武群落中的侠义精神,在其文化认同前提下,又有自身特点,具体表现为对习武者所要求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对本人的秉性修养两个方面。
隶属于社会责任范畴的诸如匡扶正义、除暴安良、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等,是横放在每一位武林人士面前义不容辞的道义重任。清末“少林戒约”后十条中的首条,就要求“肆习少林武技者,必须以恢复中国为志”,这里突出的是民族大义。万籁声先生在《武术汇宗》中列出的“十不许”、“十愿”和民国初期精武体育会所颁示的“精武会训”内容,几乎都是习武者日后所要担负的社会责任细目。毫无疑问,这种几近完美的社会责任使命,很大程度上被赋予了中国传统的理想道德情感,映照出传统武德中对侠义精神的崇尚。
在实践中能否担起这一道义重任,除了须具备“以武犯集”的基本力量—高超的武技 外,还要取决于担负者是否有疾恶如仇的刚正品格、善察是非的判断能力、服务于社会的奉 献精神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非凡勇气。这样就引出了侠义精神的另一半结构内容,即对习 武者的秉性修养要求。隶属于这类的范畴大致有谦和忍让、立身正直、取义轻利、守信重诺 等。如果说要求担负的社会责任是传统侠义精神的外在行为,那么秉性修养是传统侠义精神 所要求的内在基础,两者的结合,也就获得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完美的人格象征。 必须指出的是,传统武德毕竟主要是吸吮了封建社会民俗文化的乳汁而孕育、滋养的。 一方面,它既有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另一方面,也不 可避免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限于篇幅,本文不准备对此进行理论剖析,旨在指出, 对于传统武德中的某些负面影响,决不可在“光环”效应下有所低估、忽视。如果我们对传统武德缺乏理性的甄别,那是无法继承好这笔文化遗产的。
3传统武德的实践程序
中国传统武德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由语言符号构成的观念系统,二是由具体行为 体现的实践程序。传统武德不管在观念上如何丰富高远,其根本宗旨是对人的塑造,而不在
于形成什么理论体系,所以传统武德具有高度的实践指向性。要完成武德的人格浸汁,只能 靠习武者自身对这一观念的理解和信仰基础上的行为践履。需要指出的是,研究中发现一个 现象:即传统武德主体内容的三重结构,与传统武术的实践阶段有着较为紧密的相配性。
3. 1择徒拜师
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择徒拜师几乎是所有文化艺术门类传承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它 的关键在于确定一种“名分”,以及在这种名分下各自所承担的义务。所谓“师父”、“徒儿”,实际是对家庭血缘关系的一种模拟。在传统武术的训练全过程中,择徒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淡玄授道,贵乎择人”。ts}0在内容上,传统武术中的择徒也考虑一点被择者的身体条件,但它最根本的终极关注是道德状况。对此,只要审视一下各门拳种留下的具体择徒要求就可明白。一些传闻故事也告诉我们,有时本人无意的道德行为,往往能成为某一拳种衣钵传人的重要起因。故事与历史的吻合度如何,另当别论.但反映出的道德情感是真实的. 习武过程的参与者主要是师父和徒弟.由他们构成了武术活动的传习双方,成为传统武 术赖以延续的根本途径。传统武德在对练习者—徒弟提出了具体要求的同时,也对传授者 —师父提出了道德规范。这种规范主要表现为对师父的道德行为和所要承担的道德责任两个方面。如果说一些史料中像内家拳早期传人张松溪、王征南等,或为人“询询如儒者,遇 人恭敬”,或身怀绝技而“绝不露圭角”,是一种对道德修养的事迹描述,那么不迟于清前期, 有的拳门已正式以文字形式立下规矩。著名的梅花拳传人,康熙五十一年武探花杨丙在其 “习武序·习武规矩十二条”中订曰:“凡传教之师断不可重利轻艺。苟授匪人,败名伤德, „„敬者当如是耳。’其后,对师的道德要求更为丰富,并在认识上还将道德水平与技艺水 平结为一体,从中展现出传统武德的道德力量。
道德责任是对师父道德要求的又一个方面,大致可归纳为三部分内容。首先是对徒弟的 道德考察。道德要求是择徒的一个首要标准,而判别其是否合乎这一标准的责任者则是师 父。因此,作为师者不能在这点上重利轻德。所谓“大道等闲若轻授,须防九族尽遭刑”,就是带有某种宗教情感的道德炯戒。其次是对徒弟的道德教育。从内容看,既有日常道德伦理的继续,又有习武活动特点的道德教诲,促使弟子形成合乎规范的行为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各类教诲措施,抽象的道德训条和伦理规范,逐渐变成习武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知, 使其成为又一代传统武德的实践载体和传播载体。最后是对徒弟的道德强制。就是指在习 武中师父发现徒弟品行不端,而任何训诫都无济时所采用的某种强制性措施。不少武林掌故 中讲述的“逐出师门”、“清理门户”云云。在情节上也许只是编撰者所构拟的一个象征性系 统,但其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指向,却不容我们忽视。
3. 2习武过程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在各自的社会环境、实际生活中获取对道德伦理的理解,并在 实践中加以展现的。对习武者而言,从他拜师习武至艺成出师,既是武技水平不断提高过程, 也是锤炼道德品质,并逐步深化对武德理解,并以此作为自己价值取向的过程。其中,坚韧不拔的毅力,劲敏持恒的苦练,更是习武者的必需品质。习武的目的,并非为了练成一个恃术好斗之徒,习武中更关注的是道德情操的培养。“内外兼修”历来视为是习武途径的不二法门。一般对此的阐释,一是指技艺上内功与外功的结合,二是指习练者精神与形体的兼修。需要补充的是,这里的精神具有多重涵义,有时是指习武者的心理意识,属训练理论范畴,有时则蕴含了道德品质内容。当抽象的道德概念已转化为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尺度,这样基本上就初步完成了一个习武者的武德教育过程,随之而至的是习武者本人对臻美的侠义精神的主动选择和不懈追求。
3. 3不懈践履
在传统武术理论中,一直把“运到有形归无迹”视为武学的最高境界。而这一境界是抒情式的,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多义性和不可穷性。作为传统武术文化产物的武德,同
样折射着对人的道德理想的美学情感,它也没有一个终止点,伴随着整个习武生涯。臻美的道德理想如同武学中的最高境界,时常拨动着习武者的道德心弦,以它高度的实践指向,驱动着有志者穷毕生精力去接近,实现自己的道德升华。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依旧有对日常伦理规范的格守,有对自己道德意志品质的继续砒砺,但更体现为对侠义精神的不懈践履。 作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文化,传统武德不会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自身活动范围内,必然 带着自己的思考,以自己独有的价值观,进入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表现出传统乡土文化中 强烈的入世精神。这一入世精神有别于儒家以伦理纲常为本位的治国平天下,而以自身的行 为方式展现在历史舞台上。从明代少林武僧为抗楼冠血染沙场,到清末“少林戒约”中要求习武者“必须以恢复中国为志”;从民国初年精武会提出“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到其后举倡武术“强种强国”,试图洗刷“东亚病夫”之耻等,这些不正是不同历史时期广大武林人士“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的展示吗?
4结语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价值系统,传统武德的各结构系统间必然是相互渗融缠联,从而形 成一个特有的文化图景。只要一种文化有生命力,它对传统的解释就不会停止。中国的传统 武德应该是个耗散结构。在岁月更替中,有的内容或许已经丧失了它的指南作用,但更多的 可在新的文化观念引导下,为今天所继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黄百家.内家拳法.昭代丛书.别集
2沈寿点校.太极拳谱.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3王萝斋.拳道中枢,转引姚宗勋.意拳.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4无谷.少林寺资料续集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5万籁声.武术汇宗(中篇).北京:中国书店.1984
6吴受.手臂录·附卷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7路遥.义和拳起源探索·附录.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8张孔昭.正宗少林拳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Traditional Wushu Ethics in Chinese Wushu
Zhou Weiliang
(Graduate Students Dept二Shanghai Institute of P. E. .200438.Shanghai.PRC)
Abstract By philosophic study and logic analysis,the problems,such as folk cultur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Wushu ethics in the Chinese Wushu,triple structure of the principle contents in traditional Wushu ethics,and practice procedure of traditional Wushu ethics, are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paper.
Key words Chinese Wushu,traditional Wushu ethics,folk culture,morals,practice wushu
武术感悟
在难捱自己对武术的好奇心下,大二下学期我还是选择了这门课程。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很荣幸成为其中一份子,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它经过不断的创新、提炼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包括各种器械套路和对抗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具有强身健身、防身自卫、竞技比赛、表演娱乐、交流技艺、增进友谊、陶冶情操等功能.,在老师诙谐的授课中,在自己的汗水中我逐渐体味到那蕴含在其中的味道
在上课前,我了解到武术就是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又称国术或武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汉族民间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在民间的影响根深蒂固。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武术源于商周时期的军事训练,至秦汉形成流派,并有著作记载。历经千年发展,武术终于在宋明时期达到巅峰,清代统治者禁止民间结社练武﹐民间只能以“社”﹑“馆”的秘密结社形式传授武艺。民国期间随着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武术又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代,社会上存在着大量各种形式的拳社。共和国建立后,国家将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开展武术运动。{中华武术谚语}.
武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两类,在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套路运动,从长拳中体会到套路动作是培养攻防实战技能的有效手段,套路运动是中国武术的一个特有的表现形式,不少动作在技术规格,在此对自己不能规范的动作感到惭愧。虽然未学习搏斗,但不妨碍我对其向往之意,据了解搏斗具有很强的攻防技击性,但又与实用技击有所区别。
坐马是中国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基本站桩功力训练站马步桩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练腿力,二是练内功。站桩就是聚气。马步是武术中的基本功。老师说有“入门先站三年桩”、“要学打先扎马”的说法。马步桩双脚分开略宽于肩,采半蹲姿态,因姿势有如骑马一般,而且如桩柱般稳固,因而得名。马步蹲得好,可壮肾腰,强筋补气,调节精气神,而且下盘稳固,平衡能力好,不易被人打倒,还能提升身体的反应能力。马步是练武前的基本功之一,马步实际上是进行全身肌肉的重力与耐力训练。虽然经常看电视上表演马步,但自己实际做起来还是颇有难度,只是稍稍做了一会儿便感觉两腿发酸发软。一节课下来对我的意志产生了极大的磨练。后来上网搜了下发现马步桩站得得法,将使人体内脏得到特殊的锻炼,其功能将得到改善,从而使体内气血平衡,内气充盈,内分泌功能增强。由于内脏功能的增强,将使人四肢百骸得以滋润,使其在搏击时能爆发出超常的能量,对身体颇有好处。
武术的特点寓技击于体育之中: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实用中,其目的在于杀伤、制服对方,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武术的搏斗运动具有很能强的攻防技击性,但又与实用技击有所区别。{中华武术谚语}.
刚开始学习武术时,看老师在前面进行演示,行云流水觉得非常帅气,动作很有力度,连贯顺畅。自己寻联系起来却不能到位。其实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 丰富多样,适应人们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同时, 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俗称"拳打卧牛之
地",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化练习内容和方式,即使一时没有器械,也可以徒手练拳、练功。一般来说,受时间、季节限制也很小。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这使武术的练习变的简单,这也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一点。{中华武术谚语}.
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国粹,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的精神外延,将武术列入教学内容大纲是因为学校是我们开展武术教育的主要单位之一,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而,学校体育的落实要以“健康第一”为思想,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而武术正是学校体育达到“健康第一”的有效手段,相对其它的运动项目具有不同的强身健体的特点。
武术注重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强调精、气、神的完整协调。通过教学和训练,能够使学生收到壮内强外的健身效果,武术练习中,通过内在的神情的贯注和呼吸的配合以及人体各个器官的积极参与,能够加强人体肌肉力量,提高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加大关节运动幅度,有效的发展柔韧性。对人体的反应速度、力量、灵巧、耐力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长期练习,还能够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并且对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和调节人体内环境平衡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无数的竞技观赏,丰富生活武术具有根高的观赏价值,无论是套路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唐代大诗人李白好友崔宗字赞他”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著名诗篇中有“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描绘。汉代打擂台,“三百里内皆来观”。都说明无论是显现武术功力与技巧的竞赛表演套
路,还是斗智较勇的对抗性散手比赛,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根高的观赏价值。通过观赏,给人以启迪教育和乐趣。
武术谚语中“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功到自然成”等充分展示习武能磨练人的恒久意识和态度。练武是很累的,是要吃的下苦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中华武艺在长期的发展中,继承和发扬着中华民族“重礼仪、讲武德”的优秀传统美德,基于祖先的遗训,习练武术者一般在初练基本功阶段就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已,抑恶扬善”等武德,因此,“武德教育”在习武中占相当重要地位。由于习武非常吃苦,于是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这也是一种修身的重要方面,在武术的学习中感悟启示,受益匪浅。
武术的功是最简单的和最基本的催化剂,很多东西没有“功”基本练不出来或很难练出来。这便是我对武术的功之见解。
武术的教学不只是动作的教学,更是自己对自身素质及思想的深度思考及启示,不断的思考练习调整,对自身不断的改进。这次学习让我自己思考很多,在课程完结后,我想有必要进行延续的练习,用心体会武术的意义,自身的意义。
武术节目串词
节目1:《中国功夫》
串词: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卧如弓,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这些耳
熟能详的武术谚语比比皆是,下面由请有武术班的小朋友为大家表演的《中国功
夫》请大家鼓掌欢迎。
节目2《幼儿武术规定操》
串词: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中华武术博大精深而中国人精神和随武术洒向世界
。下面请欣赏由武术班的小朋友带来的武术表演《幼儿武术规定操》
节目3《精忠报国》
串词:南疆北土,总有中华儿女,精忠报国;剑啸蓝天,气贯长虹。请欣赏由幼儿
园的合唱老师和武术班的小朋友共同表演的《精忠报国》
节目4《马克幼儿武术规定操》
他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太阳。瞧,那边走来了一个同学,他要给我们带来《马
克幼儿武术规定操》。掌声欢迎!
节目5《少年规定拳》
串词:武术承载了中华儿女千年的文化传承,武术孕育了中华世代儿女的英姿飒
爽,下面请赏由武术老师为大家表演的《少年规定拳》
。
节目6《伦巴》
串词:伦巴是相比下较缓慢的,抒情的;恰恰就比较动感,劲爆,富有激情;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