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政治必修四作业本

管理学  点击:   2012-07-25

2017政治必修四作业本篇一

2017年高考政治复习必修4《生活与哲学》核心考点

2017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核心考点

宏观把握教材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1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3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4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

第5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辩证唯物论)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辩证唯物认识论)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观)

第8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观)

第9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第10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辩证否定观)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

第12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

《哲学》原理和方法论

1、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战国)

2、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管仲(春秋)

3、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王充(汉代)

4、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王充(汉代)

5、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范缜(南北朝)

6、 “元气”才是唯一的存在。 ——柳宗元(唐代)

7、 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明代)

8、 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 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古希腊)

9、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 ——史伯

二、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这种精神,不是指人的主观精神,而是指脱离人而单独存在的所

谓“客观”精神

1、“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心外无物”————(明)王守仁(阳明)

2、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南宋)陆九渊

3、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坛经》

4、“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英)贝克莱

5、“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三、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2、“理在事先” ——朱熹

3、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柏拉图

4、“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黑格尔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第2、3单元)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辩证唯物论》原理和方法论-------见教材第4、5课

第4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

第5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辩证唯物论)

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第1个哲学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第2个哲学原理)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及方法论(第3个哲学原理)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第4个哲学原理)

一方面,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另一方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5,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①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②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6,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绝对静止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2017政治必修四作业本}.

二、《辩证唯物认识论》原理和方法论-------见教材第6课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辩证唯物认识论)

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第1个哲学原理)

一方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真理和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及方法论(第2个哲学原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同时,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这就要求我们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同时,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对待错误。

3,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及方法论(第3个哲学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原理和方法论-----见教材第7、 8 、9 、10课{2017政治必修四作业本}.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7、8、9、10课)

第7课 联系观

1,联系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观点看问题。

2,联系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否认事物的真实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

3,联系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原理及方法论:

①从整体角度来看:整体处于主导地位,起着统率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从部分角度来看: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从整体和部分两者关系来看:坚持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重视部分,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5,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原理及方法论: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并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这就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整体和系统,又要考察各个部分、各个要素,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第8课 发展观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及方法论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二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三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发展。

2,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进其成长;又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反对盲目乐观,对困难估计不足或悲观失望,对前途失去信心。

3,质量互变原理及方法论: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新的目标,不断前进。

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②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进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坚持适度原则。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忧郁寡断。

第9课 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1)基本属性之一——同一性(统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同一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基本属性之二——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的关系怎样?

①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联系: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和互相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也不能存在和发展。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017政治必修四作业本篇二

2017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过关检测答题卷

肥东圣泉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15级宏志(文)开学检测

政治学科答题卷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结合材料,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发展过程的认识。(14分)

26.(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12分)

(2)作为一位居民,请你从辩证法角度对发展宜居城市提一些合理的建议。(12分)

27、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观点,说说当前应如何正确把握儒家思想。(14分)

2017政治必修四作业本篇三

2017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过关检测试卷

肥东圣泉中学2016-2017学年(上)15级宏志(文)开学检测政治试卷

命题人: 黄阳阳 做题人:吴宗庆 审题人:吴玉镯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哲学思维作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好各项工作的看家本领。这种说法是因为哲学( )

A.是能够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 B.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C.能够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是对自然界中生物运动规律的概括总结

2、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

A.“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 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C.“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D.“物是观念的集合”

3、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具有自然科学前提,是科学革命理论的来源和基础 ②具有深厚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物质武器 ③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④具有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特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2016已经来了,我一定要出去看看!” “duang”的一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说三遍,说三遍.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流行用语了,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④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5、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参照形成的错误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

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 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这个现象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破解。如早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们就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明知无用的粉末,有的甚至还平安地渡过了诸如鼠疫、猩火热等“鬼门关”。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

①必然性作为偶然性的积累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是以具体条件为基本前提的 ③物质世界总会存在人们无法认知的领域与现象 ④发挥主体因素的调适功能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方面 A.①④ B. ②④ C.②③ D. ①③

7、研究表明,由于20世纪80年代婴儿潮的初次购房叠加了60年代婴儿潮的改善住房要求,2004-2012年房价呈持续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人数下降,导致2013-2015年房价增速放缓,同时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会导致房价上涨。2015-2025年由于房屋需求下降,房价将呈下降趋势。上述变化体现了( )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②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 ③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来利用规律 ④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A.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①④

8、王充在《论衡》中说:“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不懂得(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9、习近平在谈到“制度自信”问题时说“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

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这主要表明( ) 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 ②真理是具体的,我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辩证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根据解放军改革总体方案确定的时间表,2020年前要中央军委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触合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重新调整划设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等重大举措,从哲学上看表明( )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将弱化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建立有利于实践的联系 ④我们应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1、封闭住宅小区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则需要我们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推广街区制,逐步开放封闭住宅小区,实现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疏通城市道路“毛细血管”,增加公共道路和路网密度,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由此可见( )

①调整事物的原有联系有利于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②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不受客观条件限制 ③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需要改变事物原有属性 ④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生活其间,你优雅,城市便不粗俗;你精神明亮,城市便不灰暗阴沉。当文明传递在城市的每个神经末梢,流进每个居民的血液之中,我们就敢说,这是一座有品位的城市,一座宜居的城市,一座闪烁着文明之光的城市。这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

①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②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来源 ③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④应该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实现整体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中国每年制作高达26万分钟的动画作品,真正优秀的却凤毛麟角。上海今日动画公司跳出“拿着作品找市场”的思维定势,凭着先卖创意,再卖产品的理念,通过制作《中华小子》的两分半钟动画样片,“俘获”全球片商的眼球,并收获了数千万元的预售合同。该公司成功的经验是( )

①在与传统营销模式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思维创新 ②在先否定传统继而创新理念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③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找到了企业经营发展的新思路 ④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以阿里巴巴、苏宁、京东为代表的中国电商企业借助市场的力量,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拓展农村市场,进而带动创业创新,助推“互联网+”发力精准扶贫。用“互联网+”创新扶贫模式,力求精准扶贫,体现了( )

①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③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和外部相互作用的否定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5、下列哲学命题与“一条朝东的路,同时也是一条朝西的路”体现的辩证法思想相符的是( ) ①朱熹:“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②克拉底鲁:“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③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④黑格尔:“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2016年3月8日,中国外长记者会上,南海问题再度成为焦点。面对外媒轮番“进攻”,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回应,南海军事化的指责中国“不背锅”、航行自由“不等于”横行自由、变味的仲裁中国“不奉陪”、搅浑南海局

势中国“不答应”、针对南海所有图谋都“不会有结果”。中国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等一系列努力,显示出中国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意愿。这一主张的哲学依据是( )

A.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B.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相互统一 C.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D.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17、2016年1月12年,国家发改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年增速6.9%,与预期增长目标基本一致。展望2016年,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具有良好的支撑基础和许多有利条件。下列对这段话蕴含的哲理对应有误的是( )

①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②与预期增长目标基本一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客观事物 ③2016年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分清主流与支流 ④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事物间都存在着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写春联,贴春联。今年临近春节,某班老师写了一句上联“千古江山今朝新”,要求学生写出下联,既要符合写作要求,又要符合联中的哲理。下列最恰当的是( )

A.万事如意步步高 B.百年岁月当代好 C.日丽风和河山绣 D.春满人间百花艳 19、漫画“如此平衡”启示我们( ){2017政治必修四作业本}.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看问题把握事物主流 ③正确把握事物的联系 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老龄化、独一代、流动时代、„„当这些元素叠加,我们看到的不仅有“空巢老人”“异地养老”的心酸与烦恼,还有现代节奏下两代人相处模式的变化与挑战。或许我们无力改变“分离两地”的状态,也无必要重拾“几代同堂”的方式,但我们可以经常与父母联系,让父母感受子女的存在,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这告诉我们( ) ①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④社会意识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1、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这标志着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这一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 A.只有改革才能解决对抗性的社会矛盾 B. 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C.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上层建筑一定要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22、在新华网发布的你对机关事业单位“周五下午+周末”带薪小短假有什么看法的讨论中,网友A认为这种做法可能会妨碍老百姓办事,因为许多人平时忙碌,只有这段时间才有空上机关单位办事。网友B赞成这种做法,因为它可能会刺激各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网友C则表示此事与自己无关,对此事不关心。这表明( )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③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④人们的价值判断与选择都有自己的原因,无所谓对错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社会最大的悲剧不是恶的横行,而是善的沉没。如果大家都对善举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既无向善之念,更无行善之举,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恶压倒善”。这告诉我们( )

①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们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为善”的前提

③投身实践服务社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④“善”“恶”的价值判断要以相关的价值选择为基础

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③④

24、“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国藩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纪鸿、曾广钧、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没有一个败家子。其中曾国藩“慎独、主敬、追求仁爱、参加劳动”的遗嘱对后世影响深远,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训,洁身自好,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的遗愿。这启示我们( ) ①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③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要不断修身养性、提高道德素养 ④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客观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中央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中国的法治进程: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把依法治国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系加紧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入推进。

结合材料,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发展过程的认识。(14分)

26、材料一:衡 量 宜 居 的 六 大 指 标

材料二:建设宜居城市必须体现以人为本。有人说:百姓是宜居城市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必须做好百姓的各种社会保障。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12分) (2)作为一位居民,请你从辩证法角度对发展宜居城市提一些合理的建议。(12分)

{2017政治必修四作业本}.

27、儒家思想是以孔子为先师、以“儒”为共同认可符号的各种思想道德准则。儒家思想与时迁移、应物变化,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儒家思想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儒家思想正视文明的多样性,不是消除文明之间的差异,而是提倡相互交流、互相借鉴。儒家这种“以和为贵”“兼容并包”的思想,为解决世界文化冲突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在国际上,美国众议院于2009年10月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在国内,台湾地区将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香港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孔圣诞日”。这些都表明,儒家思想所蕴含的“仁义”等思想,能够成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共识,能够成为凝聚华夏子孙的精神纽带。

在今天,回归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将自身发展融入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长河,才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才能为现代中国发展找到精神家园。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观点,说说当前应如何正确把握儒家思想。(14分)

2017政治必修四作业本篇四

2017高考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精选试题(含答案)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1.(2016江苏25)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016上海2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践行方法论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世界观反映方法论 D.方法论指导世界观

3.(2015年广东政治33)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 ④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15年山东文综政治34)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5.(2014高考江苏卷26)图 2 漫画“好大的手笔!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12高考天津卷9) 2011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 法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2017政治必修四作业本}.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2012高考江苏卷25)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 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 、“慢旅游” 、“慢运动” 等行列。这反映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1(2015年浙江文综政治27)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14高考山东卷33)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D.朴素唯物 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3.(2013年高考天津卷7)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 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4.(2013年高考福建卷34)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5(2011年高考广东卷32)“道,独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6.(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政治卷19)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2016上海23)科学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A.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肯定无产阶级历史作用

B.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推动现实世界发展

C.是无产阶级的认识工具,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

D.不仅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

2.(2012高考江苏卷2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2017政治必修四作业本}.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2011年高考海南卷18)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材料分析题:(2011年高考大纲版全国卷39)分析图文 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祖国西北,地域广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立国之基。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 圣地。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材料四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整风运动、中共七大等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克服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敌后抗日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取得这些伟大的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2017政治必修四作业本}.

(6)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意义。(1 0分)

答案】(6)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基本国情,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精神,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今天,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2017政治必修四作业本篇五

深度解读2017高考政治高频考点(必修4)

深度解读2017高考政治高频考点(必修4)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必修4《生活与哲学》分为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两大部分,复习中要把握主干知识:原理和方法论;审题时,要特别注意第四、五、六、九、十一、十二课的大标题,找准切入点。

哲学思想分为3个小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真正的哲学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4块知识,12观+32原理,如下: 辩证的唯物论:物质观、运动观、规律观、意识观(4个原理)

唯物的辩证的认识论:实践观、真理观(4个原理)

唯物的辩证法:联系观(4个)、发展观(4个)、矛盾观(6个)、创新意识(2个) 唯物史观:社会历史观(4个原理)、价值观(价值观+人生价值观)(4个原理) 哲学思想: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思考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智慧之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对具体科学的发展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2.哲学的基本问题(解释)

(1)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2)唯物主义的3种形态及其基本观点?高频考点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它克服了朴素唯物主

义物质观直观猜测的缺陷,有了科学的根据,并用这种物质观批判宗教唯心主义,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C、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唯心主义的2种形态及其基本观点?高频考点

A、主观唯心主义基本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客观唯心主义基本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3、真正的哲学凝聚了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的认识论和唯物的辩证法

辩证的唯物论——高频考点:物质观、运动观、规律观、意识观(四个主要原理)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因为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1、物质决定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要求我们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3、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

4、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充分而又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作用的

2个表现: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抓住意识活动的4个特点——目的性和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高频考点:实践观、真理观(四个主要原理)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性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重点

(1)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包括4个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作用,重视科学理论的巨大指导作用,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是客观的、唯一的,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而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4、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因为: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因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认识具有上升性,因为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坚持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发展真理)。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和创新意识

1、怎样用联系观点看问题?——四个要点(注意:观点+材料分析相结合)

1)联系的含义: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2017通城学典江苏版课时作业本三年级语文答案
下一篇:2017福建中考语文作文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