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演讲稿

演讲  点击:   2019-04-15

丝绸之路演讲稿篇一

丝绸之路是承载“中华民族大梦想”之路——巅峰智业“一带一路”主题演讲

丝绸之路是承载“中华民族大梦想”之路——巅峰智业

“一带一路”主题演讲

“一带一路”旅游先通先锋工程启动仪式暨中国旅游品牌战略发展峰会、CCTV《对话神州》栏目开机仪式和《走访丝路》丛书征编仪式新闻发布会,于2015年2月8日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作为学术支持单位助力本次活动, 巅峰智业助理总裁、创新研究院院长冶青现场做了题为“丝路领航,文旅筑梦——新时期国家战略下的文旅产业发展思路探索”的主题演讲,围绕国家梦、企业梦、和个人梦三个层次阐述对丝绸之路的核心理解。

冶青院长现场谈到巅峰智业与丝绸之路结缘已近十年。作为国内规模领先的旅游全产业链创意服务商,巅峰智业参与了丝绸之路的两次国家级战略规划,即启动于2007年,完成于2008年的《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2008~2020)》和正式启动于2014年6月,还在不断深化完整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发展战略规划》。巅峰智业在两部规划的变化过程中见证了中国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一从规划对象来看,2008年的规划范围仅包括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六省七方;2014年,除了08年涵括的传统大丝道,还有草原路、青海路、西南夷道等一同组成陆上丝绸之路,以及至朝鲜、韩国、日本的东海丝绸之路与至南太平洋、印度洋等地的南海丝绸之路。

二从战略布局来看,2008年规划重点面向国内,重点解决丝绸之路旅游发展中的跨省区筹划、建设与协调的难点问题;2014年规划则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连通中国东、中、西部,更是连通了东亚、中亚、西亚、欧洲更大范围的战略空间,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通中国沿海省区和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发展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以亚欧非经济贸易一体化为发展的长期目标。

三从推动力度来看,2008年规划助推者是国家旅游局,丝绸之路旅游区与十一五确定十二个重点旅游区共同占据重要地位;2014年则已经号称“中国一把手”工程、“国家战略龙头”工程,助推者不仅仅是国家旅游局,而且成为习总书记新政的焦点,成为国家统筹国内、国际战略的重要抓手。

冶青院长演讲中表示,从多层面来看,“一带一路”涉及面广、涉及经济体庞大、发展潜力强劲,推动文旅产业升级成为核心要点和迫切需求。对前所未有的文旅产业发展机遇和文旅企业发展良机做了肯定。并针对文旅发展,就文化产业稳步推进、旅游产业地位提升、文旅融合加速发展、改革深化落地实施四点做了详细分析:

1、文化产业稳步推进

从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第一部国家文化产业专项规划出台,到2011年“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再到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文化产业得到稳步推进。

2、旅游产业地位提升

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以及这几年来国家对赣南、贵州、海南等省市、地区旅游发展扶持政策的出台,说明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上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发挥其对一二三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

3、文旅融合加速发展{丝绸之路演讲稿}.

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2年2月15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文旅融合成为国家战略。

4、改革深化落地实施

各地相继出台《关于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意见》;2014年末,《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任务分解表发布;20省份全面布局“一带一路”,试验区、保税区、自贸区、开发区、先导区、航空港、国际港、物流中心、航运中心等概念争奇斗艳,丝绸之路竞争与合作发展全面展开,宣告2015年丝绸之路已经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新时代下,丝绸之路成为让世界互联互通的中国梦,作为 “中华民族的梦想工程”,已经逐渐成为全民共识,它向世界宣告,这不是某个国家的单赢,而是所有参与国的多赢与繁荣,带来的将是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一体化和经济文化的全面复兴,代表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这是“中国梦”,更是“世界梦”、“人类梦”。

丝绸之路演讲稿篇二

一带一路讲稿

历史回归: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腾飞,中国在更多方面有能力帮助别国,特别是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作为全球主要外汇储备国,中国能够携手各国共同应对金融风险,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作为多元文明碰撞与交流的遗产,丝路精神并非中国独享,它一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回顾历史,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的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 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

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014年6月5日,习近平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表示,希望双方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新机遇新起点,不断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 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合作的空间巨大。2013年,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

从国内发展的视角分析,长期以来,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中国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打破了传统经济特区、自贸区等点状、块状的发展模式,横向贯穿东中西部,纵向连接沿海主要港口城市,加强了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有利于产业的转移和承接,推动产业升级。同时,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

从对外开放角度观察,“一带一路”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成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不慢,但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程度低,基础设施差,对于互联互通建设的需求很大

影响: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它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全球增长和贸易、投资格局正在酝酿深刻调整,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上 “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一带一路”的建设,正是中国在向世界各国释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国崛起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代价。

{丝绸之路演讲稿}.

“一带一路”战略有近60个国家参与支持。 已经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这意味着,在欧亚大陆上至少有一半的国家已经明确表示愿意参与,愿意参与的国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

“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也就是说,中国推动的是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构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潜台词是大家好好合作、好好玩耍、好好过日子。中国的这种态度,在2014年5月的亚信峰会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明确表示要在2014年到2016年中国作为亚信主席国期间,推动建立“亚洲人的亚洲”,要将亚信平台变成解决亚洲安全问题的总平台。

发展进程: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构想提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描绘出一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经济大走廊,其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 ⒊我国对外开放战略2.0版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在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

丝绸之路演讲稿篇三

演讲稿

东南亚华文新文学与“海上丝绸之路”

——第十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国际)开幕式演讲稿 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在这风和日丽的下午午后,我们欢聚一堂共同来参加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在这里我谨代表泉州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各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女士们先生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本次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

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动脉,它对加强东西方人民的友谊和理解,对创造光辉灿烂得人类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东南亚国家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控制东西方海上通道之咽喉,拥有海上丝绸贸易之特权,并以其自身经商之特长,同东西方各国人民一起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日益增多:国领导人习近平和李克强近来连续出访东南亚国家,表明中国对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全方位联系,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浓厚兴趣,而中国本身经济的升级也将为此提供更多机会。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热潮再次来袭。在中国大陆,以厦门大学为主体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自1987年开展工作以来,迄今已经有27年了,成果丰硕,被称为国内外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基地。东南亚华文新文学是东南亚各国人民用华文写作的文学,也是世界华文文学的重要一支。从各方面探讨东南亚华文新文学的独特价值,是学者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尽管东南亚华文文学表现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侧面,然而其主体部分却是反映东南亚华族的苦难史及奋斗史,这是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华彩乐章中的主旋律,是其他华文文学不能代替的。关于文化交流方面,在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分化的大趋势下,丝绸之路成为一个更为广阔的跨文化场域。研究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所展现的新魅力,产生的新影响,对拓展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空间意义重大。

在中国漫漫的五千年历史当中,丝绸之路铸就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辉煌。泉州这颗嵌在绸之路起点我国东南沿海的璀璨明珠,也曾经沐浴在丝绸之路的光芒之中,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以泉州为起点的。在2013年8月26日,在举

国关注之下,泉州这座海西之城摘下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桂冠。这向世人再次证实泉州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泉州作为著名的侨乡,目前分布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泉籍华侨华人791万人,其中90%侨居东南亚等海丝沿途国家。泉州将发挥其与东南亚华裔血缘关系密切、族群往来频繁等优势,探索设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的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南洋华人的精神家园。特此,我们在泉州这个浓厚的文化重镇中开启我们的东南亚华文新文学之旅。

我们知道第十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是个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在承办此次研讨会时压力之大不用言表,所以请允许我对承办单位再次表示感谢。最后,我衷心祝愿此次研讨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丝绸之路演讲稿篇四

丝绸之路上的传统文化——党课讲稿(24页)

{丝绸之路演讲稿}.

丝绸之路上的传统文化

(党课讲稿){丝绸之路演讲稿}.

前 言

这个题目我想分这个几段来说:首先让我们看一看中国文化发生的地理原因,法国有名的历史学家曾经说过,没有地理就没有文化,一切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从中国的地图上我们看到,是在欧亚大陆的最东端,有大海,有大漠,这是有一些山脉。由于是相对的在东亚大陆的一端,而许多的文明都是这一代产生的,所以相对的跟西方接触的比较少,历史上像西亚跟中亚和埃及来往的非常多,因为希腊跨越地中海马上就到埃及了。但是这也不代表没有来往的,我今天讲的主题就是看一看我们的来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中国的文明由于相对隔绝,所以我们从来没有像其他的任何文明一样采取字母拼音的形式,我们的语言是单音节的汉语,书写的方法是方块字的形式,这个始终保持了下来,所以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特色是单音阶的语言跟方块的文字,当然经过两三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跟别人有不同的一种特别的审美观,这个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特别的表现。

从最近许多的考古发现可以知道,过去所有的文明都是处在与黄河流域,然后向外扩散的想法不是正确的,从河姆渡文化和

{丝绸之路演讲稿}.

西南方的文化都知道跟黄河流域同时也有许多不同的文化,所以我们的文化的行程是一个互相接触,这是一个多元而一体的过程。今天我们都使用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文字,大家有类似的看法。这是一个古人的一个融合的过程和结果,并不是说一上来都是南方的,只有黄河流域有知识,固然有向外传递过程,从东北到东南到东部,都有很高的文明。从他们的最早的丝绸是在河姆渡发现的,公元前300年就有了。

这里有一个对联:只有在使用单音阶文字的语言里面才能有对联文学形式,方块字的表现方法曾经有这一样一幅对联,“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这里每一个字都是宝字头,“远避迷途退还莲迳返逍遥”每一个字都是走之的,这种文人的游戏在其他的国家,在其他民族里是不可能有的。

古琴是在中华大地上自己发生的,至少2500年前就有古琴了,现在仍然是非常素雅的一种音乐,这种审美观,这种意境是宋代的,这种意境也是跟其他民族的审美观不同的。

到了差不多一百年前,我们的民族服饰也有了一些变化,当时统治着中国人的是慈禧。这是正在兴旺发达的国家的统治者老罗斯福穿这样的衣服,两个民族从服饰上可以看得出来,文化是不同的。

但是二三十年之后,这张照片就出来了,男的是接受了西方文化,女子还没有接受。

这是1930年左右照的。

在过了70年,我们出现了像山东女性这种衣服,在法国照这样的相。

又过了5、6年出现了这样的照片,中国的领导人跟1905年的领导人完全的不同,美国的领导人和1905年领导人的大致相同,但是肤色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融合在美国和中国也都在发生。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的学生们到底怎么样去学习呢?我个人做了一些思考,我1996年开始担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香港的同学对中国的文化了解也有一些认识和担心。所以1996年我开始走访北京大学和台湾的中央研究院还有其他的地方跟一些学者交谈,得到的结论是写一本比较简单的,符合中国的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渊源流长的内容的一本书,这本书应该是每一张都能让学生看,任何一张都可以让学生看。后来在香港大学设立了中国文化课程,无论他本科是什么专业,现在香港城市大学有工、理、文、法、社会科学等等不同的专业,所有任何专业的学生从1997年开始每个学生都要修好6个学分才能毕业。这个书的序是我写的,下面有34章。34章是中国文化不同的部分,我今天给大家做的报告是从30章的角度来看的,任何时候不是必然的,可以不看前面就可以看后面。后来这本书在香港和台湾都发行了,虽然我们中国文化的主体在中国大陆,讲文化的书很多,但是这样一部书并不多见,所以三联出版社跟我们合作编印了这本书,希望大家向你们的亲友们推荐。

在1998年,这本书还没出来的时候,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演讲,就是从活字版到万维网,我们的主要思想是我们的中华文化曾经非常辉煌,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建立起来了,当时非常辉煌。但是近几百年来它的创造力薄弱。当时宋朝的时候发明了活字版,活字版对世界闻名有很大的贡献,但是在万维网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科技发展来充实我们的文化,并且把我们的文化跟其他的文化进行交流和传播。

我当时用一个科技的名词叫“C++”,这是写电脑软件的语言,我这里是套用了电脑的一个术语,我的第一个“+”是希望尊重自己的民族的文化,但也要进行必要的反思;第二个“+”是除了有GDP文化以外还要具备国际文化视野,以便吸收现代新养分,这个“C++”的名词在香港的文学圈里面很多人知道,在内地知道的很少。

先看看清朝的时候我们的文化,清朝的知识分子有纪晓岚、纳兰性德,虽然那时候西方已经和中国的文化融为一体,但工业革命还没开始。{丝绸之路演讲稿}.

这个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纳兰性德是满族的学者,他的著作我们没有觉得他不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他的著作、他的词非常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到了1905年左右,最开始《原富》是1976年写的,也是资本主义辩论的书,还有《天演论》是宣传达尔文的,这种书已经开始出来了,于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由于历史的其他的原因使得我们不得不把眼睛放到这个上面。

学制也改了,开始办新的学校,用新的课程,有地理课、历史课。我这十几年来也用英文和中文写过不少文章。(PPT)左边是三联出版社帮我出的一个文集,其中一个叫《尼罗河畔随想》。我在埃及的开罗大学呆过一个月,有很多感想。这是用英文写的,有20万字的文章。

在香港,曾经被特别感兴趣的行政长官认为文化委员会的主席,有三年时间负责香港文化的制定和向政府推荐一些措施,现在政府的架构和政策基本上是按照我们当时的意见办的。我也是内地的中华文化会的副主席。我这里想讲的就是,我想促进中华文化,是现代发展中的,包括不同元素的新文化,这个新文化绝对不是远古文化的在线,也不是汉唐文化的振兴,我们要以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为荣,但也更愿意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我们的立足点是今天,我们的着眼点是未来。

我们回到今天的本题——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这个名字其实还是欧洲人想出来的,是一位德国的地理学家经过考察之后,他觉得在欧亚大陆上丝绸的贸易曾经作为欧亚大陆最重要的交往方式,丝绸大家都知道是中国的发明,过去中国的富庶许多是来自于丝绸和其他东西的出口,这条路是在西洱河和阿姆河之间穿过去的,它一直到西洱河萨马尔罕,他把丝绸之路定为从洛阳长安到萨马尔罕,另外其他的学者说其实丝绸真正的享用者是罗马人、希腊人以及后来的欧洲王宫,丝绸之路一直到地中海岸是终点。

丝绸之路演讲稿篇五

“一带一路”讲稿

2015年下半年《形势与政策》 千年的时空穿越

——“一带一路”筑梦中国

一、‚一带一路‛战略概述{丝绸之路演讲稿}.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丝路由西汉汉武帝时的张骞首次开拓,被称为‚凿空之旅‛,但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公元73年,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的西域,并将这条线路首次延伸到了欧洲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也首次顺着丝路来到当时东汉洛阳。 自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丝绸、皮毛、玉石、珠宝、香料等领域的商品交换不断繁荣,文化、宗教等人文交流也日益活跃,不仅成为亚欧国家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也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东西大通道誉为‚丝绸之路‛。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成专著《丝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世界的认可。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又被称作为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汉朝时期,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交流,特别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往来途径主要依靠海路,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为交易之道。这条通道形成的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前往西域走陆路会经过许多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而海路可以依靠中国东岸夏、冬两季季风助航,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开辟海路通往欧亚各国。 其航线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南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东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朝鲜、日本,很早就有了对日韩的人员交往和文化经贸联系,这条航线也被史学界称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自1903年法国学者沙畹提出丝绸之路有陆海两道、1967年日本学者三杉隆敏著述《探索海上的丝绸之路》、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性考察活动后,‚海上丝绸之路‛概念逐步得到传播。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英文‚One Belt and One Road‛(OBAOR或OBOR)。‚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

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是一个‚经济带‛概念,体现的是经济带上各城市集中协调发展的思路。‚21海上丝绸之路‛则是基于历史,着眼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双方乃至本地区人民的福祉而提出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进程:2013年9月首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2015年3月,商务部、发改委下发《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带‛,主要讲得是陆路,就是丝绸之路,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从中亚、俄罗斯到欧洲;第二,是从西亚波斯湾到地中海;第三,就是从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和印度,这比当初张骞的路更加宽了。‚一路‛,主要指得是海路。

第一条,是从中国沿海港口到印度洋和欧洲;第二条,就是从港口到太平洋,辐射到非洲。最近张高丽表示‚一带一路‛打造六个经济走廊。第一,中蒙俄;第二,新欧亚大陆桥;第三,中国、中亚和西亚;第四,中国中南半岛;第五,中国和巴基斯坦;第六,孟加拉、中国、印度和缅甸。‚一带一路‛如果能够建成,它将改变全球经济的格局。它将创造一个绕地球三分之一长的经济带。覆盖了44亿人口。经济总规模达到21万亿美元,中国是10万亿,剩下的一半是由其他国家贡献。这样就把波斯湾地中海给连起来了,最终把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都连起来了。

六大经济走廊是怎样布局的?第一,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这涉及油气管道、油田、矿产和经济特区等具体领域。第二,中蒙俄经济走廊。蒙古矿藏非常丰富,俄罗斯东部地广人稀,二连浩特、满洲里等城市将非常重要。第三,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这个涉及矿产、盆地油气和工业园区等等。第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泰国、广东、昆明和加尔各答之间要实现互通。第五,中巴经济走廊。这是中国的旗舰工程,对两国都好。要雇佣当地人一起建,既能搞好生产,又可维护安全。第六,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海上丝绸之路是向海洋发展的,东南亚的港口,如吉大港、科伦坡港、西哈努克港等非常重要。印尼24个港口的改造,要形成系统化的效应,还要与陆上联通。

‚一带一路‛直接涉及国内18个省,其它省都与之间接相关。其中,有四个地方非常重要,海上是福建和广东,陆上是新疆和云南。新疆自治区与八个国家接壤,占中国六分之一的面积,能量巨大。在签证方面,将来‚一带一

路‛全部免签,跨国婚姻、求学等十分方便。中国正在设计智慧城市。中华文明要想形成像唐朝那样的发达和开放,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现在主要是有政策困境——有的国家对中国有点提防。

按照彭博社的统计,到2050年,‚一带一路‛会新增30亿中产阶级,这意味着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人数相当于发达国家现代化人数总和的两倍。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

(一)国际背景

1.中国与中亚、东南亚地区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是建设‚一带一路‛的经济基础。

1990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铁路在边境接轨,1992年投入运营,从中国到欧洲之间第一次有了联通的铁路运输,这使人们再次回想起古代的丝绸之路,被冠以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名字,然而开通初期对沟通沿桥各国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人们对其关注便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当时的客观条件造成的。当时苏联刚解体不久,中亚国家正经历严重的经济危机,国民生产总值大幅下降。1992年,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贸易额仅4.6亿美元。

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尤其是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西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与20多年前相比已有了本质的变化。中国与中亚地区经济合作不断加强。2012年,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贸易额达到了460亿美元,增长了100倍。未来中国与中亚地区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将不断深入,内容将更加丰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丝绸之路演讲稿}.

除中国外,‚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31个国家,2012 年的人口27.09 亿人, 生产总值7.3 万亿美元。加上中国,整个‚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32 个国家,约40 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3.49%;生产总值约16 万亿美元,占全世界生产总值的22.32%, 这是一个人口众多、区域广阔的沿海经济带。沿线各国存在着国情和制度差异,但都实现了快速增长

从贸易角度来看,‚海上丝绸之路‛ 各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2012 年中国对东盟、南亚及波斯湾航线、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线的贸易额分别达到4001.46 亿美元、2334.54 亿美元、265.53 亿美元, 分别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34%、6.04%、0.69%,合计共占17.07%,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重要组成部分。

东盟10 国总面积约448 万平方公里,2012 年人口约6.86 亿人,GDP 为2.32 万亿美元。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密切,2010 年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并与新加坡单独建立了中新自由贸易区。

2.建设‚一带一路‛的地缘优势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山水相连, 共同享有长3300 公里的边界线,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并已开辟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中南半岛国家与我国有着漫长的陆地边界,我国南海地区深入东南亚,整个东南亚地区形成一个巨大的弧形环绕在中国的南部,这种特征使它对我国华南地区的稳定有着重要影响。

3.建设‚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

中亚作为丝绸之路的枢纽,中国历史上与中亚地区有着密切交流,各民族曾经在这一地区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漫长璀璨的历史中,东南亚诸国一直扮演的是属国以及睦邻的角色,一直与中原政权有着密切的交往。

4.建设‚一带一路‛的现实需要

由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大国近年来纷纷提出了针对这一区域的战略构想,影响较大的有日本的‚丝绸之路外交战略‛、俄印等国的‚北南走廊计划‛、欧盟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和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战略‛。 在区域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大国丝绸之路战略竞争日趋激烈的景下,中国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主要国家,有必要提出自己的丝绸之路战略。

(二)国内背景

1.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但区域发展不平衡

中国GDP去年已经超过了10万亿美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超过德国、意大利和法国三个国家GDP的总和,去年日本的GDP只有4.8万亿,那说明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是日本的一倍以上。中国GDP从2000年1万亿美元,到去年突破10万亿美元,用了14年的时间。美国从1万亿到突破10万亿用了31年的时间。这么大能量的中国还愿意接受美国制定的规则吗?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这样中国整个GDP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67倍。中国的GDP一年的增量就相当于一个土耳其GDP的总量。两年GDP的增量能创造出澳大利亚一年的GDP。中国同时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贸易总额达到14.16万亿,美国只有3.9万亿。中国的贸易已经占了全球的12%。全世界每生产一美元的产品,有30美分是来自中国。同时中国的出口占有率是全世界第一,美国是第三名。中国制造的电脑、手机、太阳能和纺织品数量是世界的第一位。这就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了操作‚一带一路‛的经济实力。

外汇储备3.8万亿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比世界上最富有的七个国家外汇储备的总和还要多。相当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资金的7倍。但是这个钱收益非常差,因为美国人在那儿搞量化宽松,我们的国债就面临着缩水和贬值的风险,中国就会受到损失,现在中国在国债这个问题上被美国给挟持了。中国现在有4万亿外汇储备,实际上6000亿就足够了,剩余34000亿都应转化为投资基金。老买美国国债,美国就老印钞票,美元一贬值,大量外汇就灰飞烟灭了。依靠投资才能更好地以钱生钱。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体。

2014年,我们的国际贸易总量超过了美国,接近5万亿元,2013年是4.16万亿元,2014年是4.6万亿元。我们原来连续六年是出口第一大国,2014年进出口总额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到目前为止,中国是全球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70多个国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比如说在亚洲,我们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东南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欧洲,我们是欧洲的、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非洲,我们是非洲几十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因为当你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时,你生产的商品就具有相当大的国际影响力。也就是我们现在生产的商品,除了国内销售之外,大量的商品是走向国际市场的。

中国已经成为第一大制造业国家。

2011年,我们制造业的产值超过美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的19.8%,当年美国下降到19.4%。二战以来,美国的制造业一直是处于世界首位的,美国的最高峰是在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全世界有50%以上的工业品都是从美国进口的,因为全世界的制造业经过了四轮转移。首先,世界制造业基地是在欧洲,德国、法国、英国这些老牌工业化国家。第二轮,主要集中在美国的五大河流域。第三轮,制造业就转移到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第四轮,也就是我们改革开放之后,转移到了这些新兴经济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中国为首的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俄罗斯等国。所以我们现在的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五分之一以上。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等原因,我国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相对落后。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区域发展差距过大依然是困扰中国现代化全局的短板之一。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 建设的推进,将会有大量的资源从东部转移到中西部,在‚ 丝绸之路‛ 上将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极,引进产业、聚集人口,从而加快中西部的跨越式发展。目前,中西部各省都在积极运筹,希望在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大背景下,能够抓住新的机遇带动和促进本地区的发展。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中学生早恋危害演讲稿
下一篇:个人年终总结演讲稿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