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则对联

管理学  点击:   2015-07-06

七则对联篇一

字谜七则、有趣的谐音

1

2

3

七则对联篇二

七年级古诗词(2)

1、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学而》)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1、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一,基础知识

1,作者、作品 《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四书五经指 ; 四书――中庸 大学 孟子 论语 五经―― 诗经 书经 礼经 义经 春秋

2、出自本课的成语

学而时习之 、温故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 、择善而从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岁寒松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总结内容三方面:

求知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修身做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理解背诵

1

、《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每日反省自身品德修养的句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人处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阅读探究

1. 第一则:

(1)这一则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乐趣(态度)和为人态度(个人修养)? ①学习方法:学后要时常复习。②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探讨学问。③为人态度:对不了解自己的人,毫不怨恨。

(2)学后复习本是一件艰苦的事,孔子怎么说是愉快呢?

在复习中巩固了所学,加深了理解,收获增多,这对一个渴求知识和技能的人来说一定是愉快的。

(3)“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投奔自己,向自己学习,且双方可以探究学问,这自然是十分快乐的事情。

(4)从第三句来看,我们应学习孔子什么美德?胸怀宽广,为人大度。

(5)三个问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2. 第二则: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重视品德修养。德乃为人之本,治学之基。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德,有才无德,其人会遭人鄙视,其才也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却会引起消极的影响。

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

(用原文答)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

(用自己的话答)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

3. 第三则:

(1)“温故”和“知新”是否是并列关系?作者强调了什么?为什么?

不是。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孔子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复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 “可以为师”。所以,关键是要“知新”,这就要独立思考。

(2)“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在学习中要及时温习旧知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新发现,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增长自己的能力。

4. 第四则:

(1)这一则阐述了怎样的内容?你从中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

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

(2)为什么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学是基础,只学不思,是死学;只思不学,是空想。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精髓。

5.第5则:

(1)孔子教育仲由(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用现代汉语概括孔子的观点。 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2)为什么说谦虚是一种智慧?

首先,谦虚是一种美德。其次,只有谦虚,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为求知和交往等创造良好的条件。

6. 第六则、第七则:

(1)这两则讲了怎样的学习态度?

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既要学习长处,又要借鉴短处,从而反省自己。

(2)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七则的主要意思。 取长补短。

(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 第八则:

(1)孔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鼓励门人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2)曾子为什么要强调“弘毅”?

“弘毅”是刚强、勇毅的意思,只有刚强、勇毅才能接受重任并为之奋斗。 (3)第八则中“重”和“远”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

“重”表现在“仁以为己任”上;“远”表现在“死而后已”上。

8. 第九则:

(1)怎样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以“松柏”比喻君子。只有在险恶环境下,才能显示出君子的操守。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

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在大难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

9. 第十则:

(1)“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恕”的诠释。

(2)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

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了半部《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

四、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

①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学习态度:有朋自远方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所选十则,有三方面的内容]:{七则对联}.

1、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则;

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第1、4、5、6、7、8、9、10则;

3、关于孔子思想核心“仁”的概念:包括第8、10则。

4.其中有兼类的,即既有1内容,又有2内容;或既有2内容,又有3内容。

五、根据所给的提示回答问题。

1、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十则》中的哪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用来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语句是:学而不思则罔,

3、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

5、《<论语>十则》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论语>十则》中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面对着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大连。”

8、《<论语>十则》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人不知而不愠.

9、《<论语>十则》中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

10、《<论语>十则》中化为成语“择善而从”的一则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孔子的话: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论语>十则》中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5、与“学而时习之”内容相近的句子是: 传不习乎? ,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7、“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填写)任重而道远。

十二,结合《<论语>十则》的内容或给你的启示,拟一组对联。答:见贤思齐来正身,温故知新才为师。

十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我们应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接物之道,告诫人们要相互理解,相互体谅,有利于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品质,是今天“素质教育的提倡的。

2、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4

一,基础知识:

1丕、曹植合称“三曹”。

2门行》中的第一章。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

3,体裁: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体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4,默写:《观沧海》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写法:《观沧海》一诗以先写景,然后写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

二,结构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

七则对联篇三

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习题和答案

七 年 级 语 文上 册 第 二 单 元 测 试 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词注音全对的是( )(3分)

A. 狡猾(jiǎo) 时辰(chãng) 莫大(mò) 感慨万分(kài)

B. 安妮(ní) 惭愧(chán) 争执(zēn) 混为一谈(hǔn)

C. 绰号(chuò) 尴尬(gān) 威慑(shâ) 美不胜收(shâng)

D. 呆板(dāi) 喉咙(lóng) 倾向(qǐng) 花团锦簇(jǐ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叛逆 纠纷 哄堂大笑 独具会眼

B. 呆板 遗憾 得意洋洋 不求胜解

C. 承蒙 处境 轮翻上阵 持之以衡

D. 察觉 唯恐 博学笃志 恍然大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国歌的伴奏下,王琳和马进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B.台上的主持人说:“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七则对联}.

C.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破案线索。

D.她演讲的时候,整个大厅鸦雀无声,她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C. 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D. 我们要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并且及时改正。

5、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年的一场大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但是她却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并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

B.丘吉尔是英国政治家、演说家、作家,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并因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表现而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

C.我们在刻画人物时可以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致的描绘,从而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D.表达方式分为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五种,其中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⑩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3分)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曲肱而枕之 D、学而不思则罔

7、下面各项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气 B 超过

C 可以,能够 D 舍弃

8、下面对各段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从第二则中“三省吾身”的内容来看,古代治学的人非常注重品德的修养。

B、第七则告诉我们,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知之、好之、乐之,道出了学习的三重境界。

C、第八则和第六则一样,都在强调“安贫乐道”的思想,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会为物质的享受而四处奔忙,粗茶淡饭就能让他们乐在其中。

D、第十则讲的是做人要有理想,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敢于做统帅的想法。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很多成语沿用至今,请写出两个来(2分)

11、选文在论述学习方法时重点强调了什么?试举例具体说明一下。(2分)

12、古诗文默写(8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2)子曰:“,仁在其中矣。”

(3)杨花落尽子规啼, 。

(4)君问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语文课上学语文当然是最主要的,但是也不要忽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让我们一起开展一次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活动吧。

13、对联艺术。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请你一试身手,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2分)

上联: ,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提示:可以根据《悯农》中的句子来填写)

14、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有些像是板起面孔在教训人,而有些却是温情脉脉,体现人文关怀,试将下面相关内容连连线。(4分)

请勿乱扔垃圾!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请勿喧哗! (希望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我的眼泪!) 请节约用水! (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

献血光荣!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15、手机新风景——短信。一声问候、一个愿望、一串祝福,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手机中,带给我们无尽的温馨和快乐。例如:

①国庆节短信:幸福像点点繁星越多越叫人陶醉;真情像淡淡花香越久越叫人沉醉;累积点点幸福,珍藏滴滴真情,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心醉! ②中秋节短信:999个祝福,888声平安,777句如意,666个顺利,555个快乐,333个挂念,222声健康,111句幸福,中秋快乐,一切吉祥!

请你为某位亲人或同学的生日设计一条祝福短信。(30-50字)(4分)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母 亲 的 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shān)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⑪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⑫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16、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6分)

“我”想吃螃蟹—— —— ——母亲捞起螃蟹——

17、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4分)

18、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9、品味第⑨段划线句子:“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说说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3分)

20、文章 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4分)

五、记叙文写作(30分)

请以“想要说声谢谢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答案

1、C 2、D 3、B 4、A

5、B 6、D 7、C 8、D

9、略 10、不亦乐乎、三省吾身、三十而立、温故知新、曲肱而枕、„„等等

11、强调了复习和独立思考,举例略。 12、略

13、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4略 15 略

16、母亲翻找螃蟹; 母亲发现螃蟹; 母亲放下螃蟹

17、久病初愈的“我”想吃螃蟹;物质条件很差又偏远的山村买不到螃蟹;母亲爱子心切。

18、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表现了母亲的善良。

19、“咬牙”是因为母亲作出带走母蟹的决定非常艰难;“闭眼”是因为母亲不忍捉走母蟹,但为了孩子不得不硬着心肠这样做。

20、一是指母亲的爱子之心;

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七则对联篇四

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词注音全对的是( )(3分)

A. 时辰(chãng) 狡猾(jiǎo) 搓捻(cuō niǎn) 感慨万分(kài) .....

B. 惭愧(chán) 安妮(ní) 争执(zēn) 混为一谈(hǔn) ....

C. 尴尬(gān) 绰号(chuò) 威慑(shâ) 美不胜收(shâng) ....

{七则对联}.

D. 呆板(dāi) 喉咙(lóng) 倾向(qǐng) 须臾(yú) ....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纠纷 叛逆 哄堂大笑 独具会眼

B. 呆板 遗憾 得意洋洋 不求胜解

C. 承蒙 处境 轮翻上阵 持之以衡

D. 察觉 唯恐 博学笃志 恍然大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

A.在国歌的伴奏下,王琳和马进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

B.台上的主持人说:“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 ....

C.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破案线索。 ....

D.她演讲的时候,整个大厅鸦雀无声,她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 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C. 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D. 我们要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并且及时改正。

5、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

A.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年的一场大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

但是她却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

五国语言,并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

B.丘吉尔是英国政治家、演说家、作家,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并因为他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表现而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

C.我们在刻画人物时可以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对人物进行细

致的描绘,从而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七则对联}.

D.表达方式分为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五种,其中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

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古诗文阅读(41分)

阅读古文,完成下列题目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七则对联}.

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

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⑩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3分)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曲肱而枕之 D、学而不思则罔

7、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 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超过 ..

C、人不堪其忧 可以,能够 D、不舍昼夜 舍弃 ..

8、下面对各段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从第二则中“三省吾身”的内容来看,古代治学的人非常注重品德的修养。

B、第七则告诉我们,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知之、好之、乐之,道出了学习的

三重境界。

C、第八则和第六则一样,都在强调“安贫乐道”的思想,在孔子看来,君子不

会为物质的享受而四处奔忙,粗茶淡饭就能让他们乐在其中。

D、第十则讲的是做人要有理想,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敢于做统帅的想法。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0、《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有很多成语沿用至今,请至少写出三个

来(3分)

11、选文在论述学习方法时重点强调了什么?试举例具体说明一下。(3分)

12、古诗文默写(16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2)子曰:“ , ,仁在其中矣。”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

(4)君问归期未有期, 。 ,却话巴山夜雨时。

13、(4分)(1)请默写一句你积累的有关读书的格言:

(2)请默写一句你喜欢的有关品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我的老师(节选)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

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

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

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

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甲)

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 我(乙)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

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

比啊!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4、选文中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3分)

A.糊里糊涂 B.迷迷糊糊 C.模模糊糊 D.稀里糊涂

15、一般来说,孩子是期盼假期的,为什么“我”会觉得暑假“漫长”?(3

分)

16、选文中划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4分)

17、“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

依恋!”全文通篇用第三人称,这里却改用第二人称“你”,表达效果又什么不同?

(4分)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

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

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

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

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

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

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

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

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

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

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

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

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

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

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

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

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

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

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

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⒒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

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⒓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

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18、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全

①~⑨段的主要情节。(3分)

“我”想吃螃蟹—— —— ——母亲捞起螃蟹——

19、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3分)

20、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1、品味第⑨段划线句子:“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

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说说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

么“闭起双眼”?(4分)

22、文章 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4分)

22. 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有些像是板起面孔在教训人,而有些却是温情脉脉,

体现人文关怀,试将下面相关内容连连线。(4分)

请勿乱扔垃圾!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请勿喧哗! (希望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我的眼泪!)

请节约用水! (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

献血光荣!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shān

23.对联艺术。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三年级下册作文我学会
下一篇:三年级补充作文我怕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