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演讲稿

演讲  点击:   2015-01-02

上善若水演讲稿篇一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演讲稿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文昌中心初中 张文雅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回顾历史,我们的祖国并不富强,经常受到别国的欺辱。八国联军分割了我们的国土,烧毁了古代人民用智慧和血汗铸成的圆明园,抢走了属于我们的珍宝;日本侵略中国时,对中国人民进行烧、杀、抢、掠,南京大屠杀更是惨不忍睹。讲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大街上的人民手无寸铁,孱弱的身影,仿佛看到了倒在血泊中的中国人,我仿佛听见了孩子们在无助的呼喊着:“妈妈,妈妈,你在哪里?”那时,我们的国家到处弥漫者战争的硝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哪里有什么幸福。

但今天,我们的党,就是凭借着奋发向上的革命精神,从弱小走向了强大,带领着人民赶走了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成就伟大的事业,需要万众一心的国家意志,需要同心戮力的民族精神,更需要我们秉承自强不息的公民品德。涓流江海、垒土成山,塑造出一个国家的时代气质。

古人云:“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无论是个人修养、百姓生活,还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道德都如土壤和空气一样不可或缺。虽然我国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的社会也正遭受着快速成长所带来的烦恼,道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可以看到,只愿人人为我,却不舍得我为人人的自私自利人群在增多;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正日渐滋长;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现象时有发生;就连公交车上让座,都能成为点燃拳打脚踢等暴力事件的导火索。道德缺失的现象不胜枚举!

在当今物欲横流、心灵浮躁的时代,唯有崇尚优良的道德品质,虔诚向善,才能根治人性的丑陋与邪恶,洗涤心灵的污垢与黑暗。

如果一个社会不能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情感,不能构建正确的道德标准,不能促使人们肩负起道德责任,何谈社会文明与和谐呢?如果一个民族连道德底线都不能坚守,何谈民族振兴,长久不衰呢?{上善若水演讲稿}.

所以,我们要讲道德、树明礼向善之风,做正直友善的人。讲学习、树艰苦奋斗之风,做勤劳节俭的人。讲健康、树崇文尚洁之风,做健康开朗的人。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让我们扬起“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风帆,吹响号角,奏响乐章,向改革方向挺进,在这个变幻无常的国际潮流和暗流湍急的改革中,仁者无敌!

上善若水演讲稿篇二

《上善若水,爱铸师魂》演讲稿

上善若水,爱铸师魂

章枣中学 徐明磊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上善若水,爱铸师魂”。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画家,不能用彩色的图画描绘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声歌唱我的追求。

我是一名普通教师,我要在脑海中采撷如花的词汇,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用深深的思考,推演教育哲理;用凝重的感情,讲出我的心声——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职业,我爱我执着追求的教育事业。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教师是“真、善、美”的倡导者、传播者、践行者,无私无畏,从不言弃,居平凡可安详,赴潮流能浩荡;先结冰而冷却,后沸腾而涌动;蜗居斗室,平静而安详;汇入江海,汹涌而澎湃。平淡是我们的本色,耕耘是我们的脚步,无悔是我们的追求,燃烧是我们的价值。

教师的爱,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无私奉献、不求给与回报的“大爱”。教师的爱,是用自己的汗水辛勤耕耘,不断浇开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教师的爱,是“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教师的爱,是“温故知新,诲人不倦”。教师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称号,教师的爱,是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遥想13年前,我怀揣着美丽梦想,踏上充满希望的光辉之旅。漫漫教学路,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十三年的辛勤耕耘,十三年的默默守望,喜看学生毕业一届又一届,我深深的爱上教师这一平凡而充实的职业。 清晨,当黎明的曙光照进教室,我在三尺讲台旁聆听孩子们琅琅读书声,那是天底下最动听的乐章,而我仿佛在享受人世间最美的旋律;黄昏,踏着最后一抹儿夕阳,我目送学生平安走出

校门。夜晚灯光下,看着孩子那稚嫩的笔迹,在我严格要求中,逐渐成熟,心想: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上善若水演讲稿}.

然而,工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班里淘气韧性、不求上进、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暴自弃的学生时常有之,常常使我头疼万分,不知所措。但身为人师的信念告诉我:不要放弃!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颗草都有泛绿的时候。用爱去宽容他们,呵护他们,赋予他们怒放的生命。我相信:野百合也有美丽的春天。

背负记忆的行囊,一路采撷他人的野果琼浆,只为能长成教坛的一颗长青树。一代名师魏书生老师那诙谐幽默的谈吐、渊博的学识,让我崇拜不已。大灾面前,谭千秋老师那无悔的抉择,用男儿血肉之躯托起人间最美丽的彩虹,他是我们挥之不去的记忆。一个是生者永无止境的燃烧,一个是死者用舍己的大爱共同谱写对人民教育的无限忠诚,更奏响了新时代嘹亮的教育凯歌,他们的精神如春风化雨般影响着我,鞭策着我。

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正在铺路!不管荆棘丛生还是沼泽密布,我都一如既往,绝不退缩。因为,我深爱教师这个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

早已知道,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对教书的选择,今生我无怨无悔。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让我们发起青春的誓言: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红颜憔悴,我们用爱守护心中这盏希望之灯;树万世师表,铸不朽师魂!

谢谢大家!

上善若水演讲稿篇三

演讲《上善若水,大爱无疆》

上善若水,大爱无疆

有的人,甘做牛马,鞠躬尽瘁;有的人,生于平凡,死于永垂。雷锋,他将自己的青春与奉献相依,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从昨天到今天,他的名字一直被人们记起,一直被人们传颂,一直跟随着岁月,不断转换着身影。 记得,从小我最敬佩的是消防员叔叔,他们出生入死,抗争于火海,救人于危难,每当看到这样的镜头,总是激动不已。而今天,当我们看到萧山的迅猛发展,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时,我不禁想到的是戴着黄头盔的民工叔叔们!他们背井离乡,却早已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他们赤手空拳,却总是带给我们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瞬间。

{上善若水演讲稿}.

暑期里,一则则民工叔叔奋勇救人的新闻总是映入我的眼帘。当看到孩子不小心落水时,几位民工叔叔不顾一切,立即一跃入水,奋不顾身地抢救。在确保孩子安然无恙后,他们却悄悄地离开了,只听旁人说他们的手机还来不及取出。依然是那抹憨厚的微笑,依旧是没留姓名„„当看到老人身陷于火海,在阳台呼救时,一位工地的民工叔叔,竟然把自己挂在了大吊车的臂端上,徒手抱着老奶奶,将她成功地解救了下来。是什么给了他们勇敢?又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在记者采访时,叔叔腼腆地说:“这是我的第一反应,谁遇到了都会这么去做。”我相信这不仅是一个人的声音,而是一群人的心声。{上善若水演讲稿}.

一幕幕的重现,让我深刻地感受着爱是流动的正能量。北京的7·21注定是个不眠之夜,风雨嘶吼,洪水肆虐。就是我们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民工叔叔们,在这紧急时刻,毅然冒着生命危险,主动形成救灾小组,在血和汗的交织下,用整整一夜的拼搏,换来了182名受困群众的安然无恙。一粒微尘,诠释出的却是生命的大义。

本分、良心、应该互助„„就是这样简单的字眼,构成了这150名叔叔在危急时刻舍生忘死、英勇施救的理由。朴素,却不平凡。这份在暴雨中闪耀的人性光辉,或许只是因为“大爱”这份精神动力。他们用行动奏响了一曲大爱无疆的生命赞歌!

爱,从这一刻起,在这里流动、交融、升华。正是无私奉献,才使得这份心手相连、守望相助的大爱情怀有了心与心的传递。今天,我们聚焦民工叔叔的“凡人善举”,感受到了他们行为背后迸发出的精神力量。是的,他们虽身处钢筋水泥的丛林,皮肤黝黑,衣衫褴褛,但憨厚可爱,与人为善;他们虽身处文化的沙漠,做事大大咧咧,带着满口的乡音,却赫然站立在道德的高峰;他们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他们的灵魂和品格却在最高层!上善若水,大爱无疆,让我们用最真诚的掌声,为我们可爱的民工叔叔们,为我们当代的活雷锋尽情地鼓掌吧!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鞠躬)

上善若水演讲稿篇四

上善若水范文2016

做一个大“方”之家

老子说:大方无隅。最方正的人反而没有棱角。我想:一个人最能坚持自己的本性,却又与物无碍,甚至能化育万物,这应该是做人的化境。这种人,用水来比喻是最恰当的,水能随器皿的方圆而变化,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性。

这让我想起顺时而变、御道而行的老庄。

相传,孔子曾向老子拜师问道,孔子回来后向学生感叹道:“其犹龙也!”龙能大能小,能见能隐,不像走兽可以用网捕,不像游鱼可以用丝线钓,不像飞禽可以用弓箭射。总之一句话,龙非池中之物。读过《道德经》的都知道,老子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也就是顺应事物的规律行事,不妄为。试想,一个能研究、把握、顺应事物内在规律的人,世间事有多少能难倒他?这样的人在为人处世时又怎会失却分寸而至于缧绁呢?所以,老子凭借短短五千言《道德经》,却自成体系,成为道家的开山鼻祖。

《庄子·山木》中有个《材与不材》的故事,庄子的弟子见大树以不材终其天年,而雁却以不材遭宰杀,于是就问庄子“将何处”,庄子笑着回答道:“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意思是他将顺时而变,在材与不材之间自如转换。然而,这种转换需要审时度势,不能免于拘束与劳累。所以庄子转而提出“乘道德而浮游”,主张顺应自然自由自在地游乐。在此,可见出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继承人的特点了,他和老子一样,思想的根基还在“道法自然”,在此基础上,把握规律,以顺和作为度量,自然能驾驭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左右。

老庄的哲学有其深刻的合理性。后世能练达地运用道家学说,坚持本心而又顺应自然的,当属苏轼和曾国藩。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是一名积极进取的儒士,在此之后,他更多体现为道家的通达。“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经过历练之后的东坡居士,一切风雨都可以等闲视之。所以,他才可以在一再被贬的遭际中,写出《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充满哲思的诗文;写出“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满蕴着生活热忱的诗句。

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有一副对联是这样评价曾国藩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曾国藩处事的完满,和他能在实践儒学之余,自觉融合诸子学说,尤其是老庄学说密不可分。比如,他深谙事物发展的规律,为了防止一己做大,引起朝野猜忌,在灭了太平天国之后,马上自销湘军,自树对手淮军。两年之后,五十五岁,上疏请求解除一切职位,注销爵位,提前退休,功成身退。这与他多年以来吸纳虚无、清静、无为、自化的道家思想以养心体道,追求心灵的虚静、恬淡与超越密切相关。

现代社会各种现象五花八门、纷繁复杂,尤其需要我们拥有一双洞察事物本质的火眼金睛,而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把握“道”,能让我们在立身处世时既不失本心,又能随物赋形,化育万物。

大方无隅,一切法门在于“道”。让我们研究“道”,体悟“道”, 做一个大“方”之家。 点评:{上善若水演讲稿}.

上善若水任方圆

鲜牛奶的方盒子,是为了节约货架空间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矿泉水的圆瓶子,让人手握的圆润而舒适。方与圆,不是对立,它们两相结合,甚而融为一体,彰显的不仅是器物的妙用,更是人生的智慧。

“刚柔并济”,可形容文风的不拘一格,也可赞美人的刚强与温柔的结合。“上善若水任方圆”,水能方,便是刚;水能圆,便是柔。能够灵活变通,辩证统一,这是水的智慧,也是人生境界。

“方”,代表着方正、刚强,是人应坚持的道德、职业原则,散发着不屈的万丈光芒。文天祥被俘虏而死不投降,大骂外敌而令敌人尊重;“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身处黑暗魏晋社会却毅然反抗统治者,不改刚烈本性。人们的行为,必须有底线才不会无限沦落;坚守自身的原则,便是以“方”的棱角来保卫心灵的一方净土,不为奸恶所屈。于是,建筑学家梁思成在战乱之时全力保护中国、日本的古老建筑;于是,资深学者资中筠“不为千人之诺诺,要做一世之愕愕”,敢做敢言,发出正义的言论。

“方”的刚强,也要伴以“圆”的灵活,而不至于呆板,能够灵动飘逸。

圆形本就给人温润之感,为人的“圆”便是要懂得变通,变则活,它不是圆滑世故,而是圆润温和,为每件事寻求恰当的法则。如果不懂“圆”的道理,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如何能与当权的张居正友好相处,得到有力支持?如果不懂得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孔子又怎能教子路克制,教公西华勇敢?

不懂“圆”的变通,人将无法适应环境而与之格格不入。就像《枭逢鸠》中的枭一样,自己叫声狞厉被人厌恶,不思考改变自己,却要东徙,终无济于事。{上善若水演讲稿}.

梁思成在谈建筑时说:“建筑的文法有一定的约束,但在它之下仍能有极大的变通的灵活性。”人生也是如此,既要“方”,以准条、原则来约束自己,也要能随环境情况而变。这正如一潭湖面如镜的水,在底下也一样波澜壮阔,暗流涌动。

“方”,不是固执的一成不变;“圆”,也不是无原则的妥协圆滑。现实中有的人不懂得变通而被社会抛弃,有的人在不停的变化中迷失了自己。

在人生之中,我们应如水一般,能方能圆,彰显大气智慧。方,便立世;圆,便处世。

{上善若水演讲稿}.

点评:

上善若水演讲稿篇五

上善若水,大爱无痕--师德师风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上善若水,大爱无痕》。德国诗人席勒在《播种者》中写道“你把希望的种子交给了大地,等待春天的萌芽,你在时间的犁沟里撒下智慧的种子,让它悄悄的开花。”如果说教育是一方充满希望的沃土,那么教师就是那辛勤的播种者,他们守望着青春的岁月,传递着不渝的信念。

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民教师,他们,毕业后有机会到城市里工作,却回到家乡偏僻的山村小学教书;他们,积劳成疾却仍拖着重病的身躯坚持在三尺讲台上;他们,收入微薄却把尽可能多的钱省下来给学生买学习生活用品;他们,没有快捷的交通工具,却从未耽搁学生一堂课;他们,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却演活了三尺讲台;他们,把最好的教育理念钻深研透,把农家学子一批批培养成才,赢得了人民深深的信任„„他们,就是共和国千千万万个乡村教师。

格桑德吉,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毕业后,她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村民们亲切的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山崖,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被山里人亲切称为“最美深圳女孩”的孙影,风华正茂,原本可以尽享深圳大都市的繁华,却两度放弃深圳令人羡慕的工作,只身前往贵州边远贫困山区支教;5年里10次奔赴贵州山区,捐建4所希望小学,为300多名贫困生找到爱心资助。因为支教,年过30岁的她错失了爱情;因为支教,她5年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3万多元的外债。在物质日益丰富发达的今天,在现实金钱与利益的诱惑面前,她依然坚守在大山深处,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与梦想,甘受贫瘠,这份执着让人感动和尊敬。

今年九月,我也终于踏上三尺讲台,也成为了她们其中的一员,实现了自己的教师梦。刚到植物园小学时,心里曾忐忑不安,因为这里的

孩子们之前都没有上过正规的音乐课,我不知道能否将课上好。因此第一次上课前,我准备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把每一个细节都背下来。结果,

第一节课上完,我发现我的孩子们对我的音乐课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下课后,他们对我说:“老师,再给我们五分钟吧,我们还想唱歌”;“老师,可不可以全班都参加音乐兴趣活动小组……”看着她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感动了,我感到了我的价值所在,也体会到了孩子们渴望学习知识的热情。第一次的感触让我信心大增,以后每一次上课,我都精心准备,特别是在如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下了较多的功夫。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当我听到学生优美动听的歌声时,我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虽然我的这些孩子没有像城里孩子那样优越的条件去学习,没有多样的乐器,没有专业的指导,但是他们一样可以唱出动听的歌,唱出感人的旋律

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名新兵,我是幸运的,因为在前方这条弥漫着书香的路径上,已有许许多多勤勤恳恳、无私忘我的教育先行者,他们用温婉、含蓄的方式,深刻的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行立教、以德立身”之精髓。让我懂得了作为“老师”,我们不仅仅是获得他人的尊重、信任和敬仰;更多的是要用真心、爱心、责任心来回报这一份情谊。

当每个生命来到这世界上,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块空白的土地。我们老师便大把大把的把金种子散向他们的心田。当这些种子在他们的心中扎下根,成为泥土的一部分时,这希望的种子变成了上面最灿烂的一朵花。因此,我热爱教育,甘当播种希望的老师。也许我选择的教育事业,注定我这一生只能默默无闻,只能默默奉献,但是我非常自豪。上善若水,大爱无痕,在播种知识的宽阔领域里,我愿做一颗小小的铺路石,静静地躺在泥土里,虽然它没有水晶的纯静,没有宝石的艳丽,没有钻石的光芒,但它可以让我们祖国的花朵走得更直,走得更远。我自豪,我是教师! 我光荣,我是人民的教师

谢谢大家!

上善若水演讲稿篇六

上善若水(新讲稿)

上善若水(讲稿)

鲁新林

人怎样才能生存的更好?一般说来,这是我们人类永恒思考的问题,无论年龄大小、性别男女、财产贫富、地位高低,也无论我们在社会上生活还是在狱内服刑,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都在思考怎样的方式会让自己生存的更好。因此,不同的人、不同的思考,就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等等,这些说法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位古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春秋时期,在今天山东省的地方有一个鲁国,鲁国有一位学识渊博的中年人。公元前523年的一天,中年人向鲁国国王提出请求,要外出拜师求学。国王感到很奇怪,“你是我们国家最有学问的人,还要向谁拜师呢?”中年人说,在周朝的都城洛阳住着一位天下公认、最博学的老人。最终,国王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为他专门安排了车马、随从。

几天之后,这个中年人风尘仆仆、千里迢迢从山东曲阜来到河南洛阳。那位年长他20岁的博学老人热情的接待了他,两人一见面就谈的很投缘,一直谈到深夜。后来的几天中,老人教给中年人很多学问,还领他去参观周朝的太庙、礼器,告诉他祭奠祖先、神灵和重大活动时的礼仪,带他去当时的大音乐家苌弘家学习音乐。充实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中年人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回国的时间到了,老人对这个勤学好问的学生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就一路相送,直到黄河岸边。伫立黄河岸边,面对浊浪滚滚、奔腾不息的滔滔黄河,两个人各自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话。中年人说“逝者如斯夫!”老人说的就是这个四字句“上善若水”。

有的学员可能知道这两个人是谁了。这位中年人就是孔子,那位老人就是老子。他们都是当时著名的大学问家。孔子是鲁国人,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的创始人,后来成为中华民族两千年文化传统的代表。老子,姓李名耳,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胡子,像个小老头,所以被人们称为老子。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西游记》里面的太上老君指的就是他。老子曾担任周朝管理图书的官史,在当时,是公认读书最多、学识最渊博、最有智慧的人,声名远远大于孔子,因为孔子真正声名显赫则是从他身后3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开始的。

前面讲的这段故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孔子问礼。为什么说孔子问礼是件很著名的事呢?因为在孔子的思想中,“礼”是很重要的观念,孔子认为的理想社会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礼就”就是周朝

时的那些规章制度,他希望社会回到周朝早期那个理想的状态,可见这次的拜师求学对孔子的影响有多大。

{上善若水演讲稿}.

再来看孔子和老子在黄河岸边说的这两句话,孔子说“逝者如斯夫”,意思说,逝去的生命与青春年华就像这滔滔的黄河水哗哗的流走了,一去不复返,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老子问他,你为什么要感叹呢?孔子说,人生苦短,有很多想做的事情还来不及做,有很多想法来不及实现,所以感叹时间、生命的可贵。老子就指着大河说,你为什么不向水学习呢?孔子有些疑惑,向水学习什么呢?老子说:“上善若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造福、滋养万物,却从不强求什么,从不强争什么,从不强做什么,人生天地间,人和天地一样都是自然之物,天地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人要向水一样来于自然,去于自然,一切遵行自然的法则,就不会有你那些感叹。”孔子恍然明白,老师是教导自己要象水那样一切顺其自然。

“上善若水”今天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人生格言,人们把这句话悬挂于书房之内、书桌之上用作自己的坐右铭,它也是书法写作中最常用的四字句之一。后来,老子在他的著作《道德经》里面对上善若水进行了专门的细说。《道德经》是本什么样的书呢?。

据记载,这次孔子拜见老子后又过了十多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决定离开都城,西出函谷关隐居云游。当时把守函谷关的关长尹喜是老子的崇拜者(粉丝)。有一天他在关上值守,看到东方天空有一团紫色的云气,慢慢向关口移来,就对部下说“紫气东来,肯定有圣人出现,快下去迎接”,不一会儿,就看到一位眉发皆白的长须老人骑着一头青牛来到关门。尹喜一问,知道这位老人是老子,就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的智慧。尹喜对老子说:“先生您的智慧学识名冠天下,你就这样隐居了,实在是可惜,如果您能把自己的智慧写成一本书,就可以让我们这些愚钝的人有机会学习,如果您不写,我们就不放您出关”一切顺应自然的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下写作。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的著作,自己骑着大青牛出关云游去了。据传说老子活了160岁。老子写的这篇著作就是传世的《道德经》,也称《老子》。《道德经》是一本了不起的书,它和《周易》《论语》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书籍,很早以前、直至现在都不断被世界各国翻译出版。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更具体的说明了 “上善若水”的含

义,他是这样说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一般是这样翻译的: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

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沉,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治理国家,做事善于发挥才能,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怨咎。

我们重点来分析一下“七善”。

“居善地”。“水往低处流”,总是停留在世俗人们所厌恶的低洼之处,做人要处世低调,不可贪恋名、利等身外之物。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吧?春秋时吴国和越国争夺霸主,起初吴国打败了越国,但没有灭掉越国,而是让越国臣服,让越王勾践来服侍吴王,越国国内则由范蠡、文种两位能臣治理,十年卧薪尝胆后,越国看准时机起兵一举灭掉吴国,成为春秋霸主。这时,大臣范蠡辞去官职,隐居经商,并写信给另一个大臣文种说,越王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富贵,建议文种也辞官。文种虽然明白越王的为人,但却舍不得自己已经取得的高官厚位,决定称病,不参与管理事务。后来越王派人赐给文种一把宝剑,并告诉他,当年你献了九条灭亡吴国的计谋,我们只用了其中三条,你对我这么忠诚,就请你带着这把宝剑和那另外六条计谋到阴间去找我的先王,辅佐他们打败吴国的先王吧。文种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但放不下高官厚位身外之物,不能居善地,以致落了个功成身死的结局。

“心善渊”。水总是显得沉静,并能积聚成渊、百川归海,提示我们做人要静心、定神,心如止水,绝不可肤浅,傲慢。义薄云天关云长大家都知道,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可以说是真英雄,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自负、傲慢,当年东吴国主孙权曾向关羽求亲,希望关羽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关羽居然看不起别人,说“虎女怎能嫁犬子?”孙权当然十分恼火,后来,关羽带兵攻打樊城时,东吴派军从后方突袭攻下荆州,让关羽前后受敌,败走麦城而被东吴人杀死。

“与善仁”。水滋润万物,广施“仁爱”,人际交往中与人为

善,不可刻薄、极端。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两户人家因为盖房子院墙地界打起了官司,其中一个张姓人家给在京城做官的儿子张英写信想打赢官司,结果几天后张英回信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当即拆除院墙,主动退让三尺,对方受到感动也让了三尺,结果两家院墙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至今“六尺巷”还是安徽桐城的著名旅游景点。当年那个张英后来晋升到文华殿大学士,他的儿子张廷玉也曾三朝为官,并雍正、乾隆朝担任军机大臣,这真是“宰相肚子里能撑船”。

“言善信”。水不同的声音总是代表着不同的情境,如春雨“淅淅”,夏雨“哗哗”,小溪 “潺潺”,大河“轰轰”,听其声可知其形,内外一致,表里如一,做人不可有言行不一、虚伪欺骗等不善的行

为。《伊索寓言》中的放羊小孩子多次骗别人说狼来了,失去了人们的信任,最终自己也没有好结果。

“政善治”。水流总是按照具体的地理环境来决定,无论直行、蜿蜒,绝没有主观愿想强力实施,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也是这样,遵循事理做事,绝不会施暴政、肆妄为、穷折腾。(“萧规曹随”、“文景之治”是汉初循道家理论治国的典范)。

“事善能”。水可以滋润、溶解、清洗,很自然的发挥特性,滋养万物,以柔克刚,绝无好逸恶劳、不学无术。水无所求,但人体内70%的成分是水,地球表面70%的面积是水,谁又离得开水呢?因为水“事善能”,水有价值。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很多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事,只是我们因为值得与不值得的思考最终什么也没有做。试想当我们面对那失去双臂,用脚穿衣服、吃饭、读书写字的残疾人时,我们这些理由不令人脸红吗?所以一个人只要坚持把平凡的小事做好,就会像水一样涓涓细流汇成江河,自然的创造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前两天看到一个新闻,湖南省有一个彭传发的老人,20多年前退休后,每天捡废品卖钱捐献出去,没想到累计就捐献一百多万元。今年85岁高龄了,电视上采访时,他说话精神很好。这个事就是可以说“事善能”的典型,这个件事需要的能力似乎很小,但不能不说伟大。

“动善时” 。就是要随时而行,应事而变,不能说话不看场合,办事不讲时机。春天万物复苏需要水时,它来了;夏天万物生长壮大,需要大量的水,夏季的雨水也四季最多的;秋天万物气息收敛,降水就自然开始减少;冬天万物闭藏,降水就比较少。

做到了“上善若水”会怎么样呢?结局就是这句话:“夫唯不争,故无尤”唯,只有;尤,过失、怨恨。只有不争,才能没有过失怨恨。争,争什么呢?不争,又放弃什么呢?从前面说的来看,争,就是“争名、争利、争闲气 ”,不争,就是“去贪、去欲、去浮躁 ”,不争不是什么也不做,但只有做到不争,才能一生没有什么过失,顺利度过。

韩信受胯下之辱的事就很能说明不争的意义。韩信是谁?就是带领百万雄兵灭掉西楚霸王项羽的大将军。韩信青年时,有一次走在街上,对面走过来两个小混混,拦住他说“韩信,别看你长的又高又大,其实你是个胆小鬼,不信,你就拿剑来刺我,你要不敢,你就从我裤档下面钻过去”,韩信想了想,就低头从他裤档下钻过去了,满街上的人都哈哈大笑。后来,韩信成了大将军,听说那两个小混混吓得要死东躲西藏,就派人告诉他们,自己绝不会杀他们的。这就是不争,如果韩信当年象某些人理解的那样要“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争一时之闲气,把那两个小混混儿杀了,还会有机会领兵、做大将军吗?

为什么不能争?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还说了这样一段话: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

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什么意思呢?名气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财富相比哪一样更贵重?获得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惨重的损失,所以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

在襄阳监狱,就有这样一名学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因犯抢劫罪被判无期徒刑,入狱后,脾气火爆,走路总是背着手、瞪着眼、挺着胸,谁也不怕、谁也别惹我,别人一旦触犯到他的利益,他就坚决和别人干到底,并且还我行我素的违纪,的确,在监内没人会惹他了,可他在无期减为有期之后,有长达六年的时间里就没有减过刑,当一些比他先两年入狱的无期、死缓的老乡就快要满刑出狱了,他才明白自己错了,才开始认真改造,后来因为表现较好,多次减刑,今年就要满刑了。其实在我们监狱,象他这样改造上走过一段弯路学员很多,从大的方面讲,是因为他早先不能够认罪服法、积极改造,从生存的智慧方面来讲,他是没能早一点懂得“上善若水”的道理,其实,如果一个人早一点做到“上善若水”,怕是就不会进到监狱。

看一看身边的这些人和事,有多少人不是因为贪财、贪利、逞一时之气进来的?想一想自己还有哪些方面的言行不合前面说的七善?再想一想老子在2500多年前说的话,我们就会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生存智慧!如果做到了“上善若水”,我们的人生之路是不是会走的更好一些?让我们记住这些话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包含的意思很深,很多,限于时间关系,有很多方面我们今天不能更深入的讨论、交流,大家下去之后可以自己找到《道德经》这本书去全面学习思考,对于我们顺利度过服刑生活,以及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生存技巧都会有很大帮助。最后把一位学员学习“上善若水”的体会抄录一段,与大家共同分享:

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点;

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点;

做人如水,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

做人如水,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

做人如水,你热,我便沸腾,决不妨碍你的热情;

做人如水,你冷,我便凝固,决不漠视你的寒冷。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如水人生,随缘而安。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七五普法宣传活动总结
下一篇:“礼”的演讲稿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