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联的产生

热门资讯  点击:   2018-11-03

中国对联的产生篇一

对联来历

对联来历

新春佳节,千家万户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对联更是人们习 以为常的必有之物。当然,对联并不一定只在春节使用。在乡 下,甚至婚丧嫁娶也要在门旁贴副对联,以渲染气氛。然而,假 如要问:对联产生于何时?它是怎么样产生的?或许许多人会瞠 目结舌,不甚了了。

这也难怪,虽然对联是中国的特产,且有着悠久的发展史, 许多对联作品至今脍炙人口,但是,有关研究对联的作品却寥寥 无几,何况关于对联的发生、形成并非众口一辞!

对联即“楹联”,又称“楹帖”,俗称“对子”,字数多少无 定规,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是诗词形式的演变,加上优美 的书法,真可谓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春联仅是对联中的一种, 春节期间贴在门上,表现人们喜迎新岁、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 望。

清人陈云澹《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帝都金陵,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列朝诗 集》、周晖的《金陵琐事》以及乾隆年间长沙钱德苍的《解人颐》等笔记小说都有类似记载。如是说,春联被正式肯定和推广在明 代初年朱元璋时期,到现在不过五六百年之久。

然而,人们都记得王安石那首著名的《元日》诗,诗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 桃换旧符。”这表明早在北宋时期我国人民就普遍地将春联作为 更新除旧、美化环境、渲染气氛、点缀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既然如此,那么春联产生于何时呢?北宋人张唐英《蜀祷 杌》说:“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土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 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宋史·五行 志》和《宋史·蜀世家》也是这样记载的。因此,人们普遍认为 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所题写的这副楹联是中国第一副春联。

这个说法未免太绝对化了。据说,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有一年春节前夕,先后写过几副对联贴在门上,都因字体妍美雅 丽、内容新颖而被人悄悄揭走。除夕将至,门上仍空无一字。王 羲之又精心构思一副而拦腰斩断,先分别贴出上半截,联云: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副不吉利的对联自然没有人去揭。初 一黎明,王羲之又将截下的下半截分别接上。就成了“福无双至 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的妙联。由此看来,春联早在五代前 就出现了。

春联仅是对联的一种,而对联早在唐代已风靡全国。《资治 通鉴》载:天宝元年,有人送给惯于玩弄权术排斥异己而又无德 无才的宰相李林甫一副对联,上联为“口蜜”;下联为“腹剑”。 表明此时的对联已变成反映人们政治倾向的一种文学形式了。

其实,要说清楚对联起源于何时,必须辨明对联之所由生。

在我国古代,有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风俗习惯,即挂“桃 符”。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本领,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 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 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说:“《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曰荼, 曰郁,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榾入,援以苇索,执以 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虎画于门,效前事 也。”桃符最初书写二神的名字或描绘图像,后来演变为书写吉 祥语,进而发展成对偶的诗句,这就是造纸术产生之前的对联 了。同时,也说明至少在东汉时已盛行春节挂桃符的风俗。还有 人主张对联的起源应在距今两千年的春秋战国时代,理由是保存 此时资料的《山海经》也有此类记载。

看来,对联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仍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 谜。

中国对联的产生篇二

谈谈对联

谈谈对联

对联是一种雅俗共赏,具有民族性、历史性、文学性、思想性、时代性,以及规范性、实用性、广泛群众性和强大生命力的独特文学体,今天我就对联的相关知识,以白描的形式向在座的各位作一番简述。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 对联的历史

对联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无确切的考证,有认为对联起源于桃符的;有认为对联起源于唐代的;有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的(即五代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也有认为对联起源于先秦诗歌的。总之,因各人的参照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对联起源说。我认为对联这种语言形式在《诗经》中就已经形成,如《小雅〃采薇》篇有:“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即是对偶的句式了。而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式样出现,我则认同为唐朝。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余德泉先生的对联专著中,列举了产生于唐朝的多副对联,如:唐僖宗朝进士林嵩题联:“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这已是非常工整的对联了。宋朝、元朝、明朝是对联的发展时期。寿联和挽联在宋朝时就已出现,对联开始用于文学作品,也在宋代。元末明初,又发展到章回小说标题也用对联。如《三国演义》、

《水浒传》和《西游记》等都是如此。清朝是对联的鼎盛时期。对联已渗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出现了如孙髯翁、郑板桥、纪晓岚、曾国藩、王闿运等等,鼎鼎有名的联家高手。同时还出现了多种对联著作。以嘉庆进士梁章钜于道光年间所著《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影响最大。对联是清代的一个文学标志,与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齐名。如今,对联已成为文学大观园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和时代乐曲,正与美好的时代踏歌而进,当代是楹联文化的繁荣时期。我们国家从上到下都建立了诗词楹联组织,全国的有“中国楹联学会”,各省市县都有相应的组织。各级诗词组织并都创办有自己的刊物。

二、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是一种对称美与韵律美相偕的规整的文学体,它是我们民族“中和”文化的文学形式的具象表现。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式样,亦有它自身的规则和要求。中国楹联学会制定了《联律通则》,从基本规则方面讲,有以下六个要求:

1.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要求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2.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合符传统的对仗种类。

3.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符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4.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5.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6.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我们在创作对联时,必须遵守这六条基本规则。现举例解说一下。

教学楼大门联:

教则有诚,春风桃李三千树;

┃┃╋— ——╋┃——┃

学之无怠,云路鲲鹏九万程。

——╋┃ ╋┃——┃┃—

贵州省铜仁“大明边城”城门楼联:

六百载峥嵘岁月,筑就苗风汉韵边城,何言化外?俨然化境! ┃┃┃——┃┃ ┃┃——┃┃—— ——┃┃ ——┃┃ 三千重翡翠山川,镶成土府明廷故事,时讲归流,却是归心。

———┃┃—— ——┃┃——┃┃ ╋┃—— ┃┃——

三、对联的表现手法

掌握了对联的基本规则是基础,要写好和能鉴赏好对联,还应该熟悉并掌握对联的表现手法。对联的表现手法很多,有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用数、谐音双关、重字叠字、同旁拆字、回文、歇后、幽默等。今天,我们选择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简单讲一讲。

1.比喻法。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是一副对仗工巧,形象鲜明的佳联,它用来比喻一些没有真才实学,夸夸其谈的人,生动又形象。

2.拟人法。

因怕扰清幽,夜雨轻声游湿地;

只缘求雅丽,朝霞素面见花溪。

这是我去年在重庆园博园全国征联大赛,为其景区“湿地花溪”创作的获一等奖的联。联中把“夜雨”和“朝霞”都拟人化、人格化,用它们的形象和神态来突出“湿地花溪”的景色和内涵。比直接描写要形象而且深刻些。

3.对比法。

往岁何人凌北斗?如吞万里风云,长空不尽扬龙翼;

来年此地耀南邦,试看千山桃李,秀色无边夺日华。 这是我们永兴一中百年校庆征联大赛的三等奖联,作者是甘肃兰州的张齐。该联用的就是对比法。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这是郭沫若少时的对联,一天私塾先生在庙里发现桃子被人偷吃了,心生不快,便出一联让学子们对,对上了免予责罚。郭沫若才思敏捷,随口对出,先生一听,见联语气势不凡,理想远大,即去怒为喜。

4.问答法。

老魁星,三香九叩能登龙虎榜?

龟小子,一曝十寒怎上凤凰台!

这是我在陕西合阳洽川福山景区全国征联题文昌殿的优秀奖联。以一个读书人的问,及魁星的答来构架此联,在问答中还含有几分幽默,使联语轻松中见厚重。

5.夸张法。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时,朱元璋指着棋盘出对说:{中国对联的产生}.

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刘伯温即对道:

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

这就是典型的夸张。这副联的联语与朱刘二人的身份很切合,用词也绝妙。

中国对联的产生篇三

对联复习题

对联课复习题

对联定义

楹联是对联的雅称,用以强调其文学性质。对联是楹联的泛称,可以包括文字游戏。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对联是由两行对仗、成文的汉字符号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 对仗

亦称“对偶”。诗文按照字词的类别,字音的节奏、平仄,两两相对。

对仗,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说,要对仗工整,平仄合律;有的定义说要“等长”(字数相等),对仗自然等长,不等长怎么对仗?成文,是说联语有意义,或可以理解;符号,指标点等;独立,强调对联是独立的文体,不是其他文体的附庸。符合这些条件才是对联,否则就不是对联。

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只有在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无情对”也是对联。

楹联需要一定长度而言,如果短到一字、二字,性质上就会起变化。按照传统习惯,一字可写“斗方”,不需成对,例如“福”字,“寿”字,“喜”字。二字可作“题额”,例如北京颐和园东宫门前一座牌楼的题额,外侧是“涵虚”,内侧是“罨秀”,虽然成对,却不称对联。三字可作“门对”,例如 “平为福/居之安”(《楹联三话》卷下)但不多见。楹联每边通常需要四字或四字以上。

{中国对联的产生}.

楹联非诗(韵文)

①诗句一般规整;楹联句可任意长短

②楹联无韵;中国传统诗歌(韵文)押韵

③楹联须对仗(词性,音节);传统诗歌未必

④楹联尾字讲平仄;传统诗歌随意

⑤楹联字义忌重复;传统诗歌却不拘

⑥诗中对偶句,如不能“独立”,算不得楹联。

即便律诗中的“联”(如颔联、颈联),若不能真正独立出来,也算不得对联。律诗之“联”与对联,有联系又有区别。律诗之“联”转化为对联,尚需一定条件。

这一点,香港梁羽生先生在其《律诗之“联”不同于对联》的短文中,以杜甫《蜀相》等两诗为例,作过具体分析。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他说:“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可说是囊括了武侯生平,因此可以抽出来,‘独立’作为武侯祠的楹联;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首联,进而描写祠堂的景物的,它就不如颈联之有独立性了,不过,可以用作表现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景物联。这类诗联是不大适用于作一般对联的。”

他又说:“杜甫另一首《送郑十八》的七律,其中颈联‘仓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写的是两人间的私事,那就不能作为对联了。”

杜甫此诗标题较长:《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诗句如下:

郑公樗散鬓成丝, 酒后常称老画师。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楹联非骈文

楹联与骈(体)文之同在对仗;但二者对仗有极大区别

1.骈体文的对仗叫骈偶,骈偶句首尾之虚词及共有成份(主语、动词、助动词等)不在对仗之列。如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夫能设谟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夫能”二字,不算入对仗;楹联之对仗,无论虚、实词,皆求工稳。

2.骈体文的句子,规定是“四六”式;楹联句字数不受约束

3.整体结构,骈体文由连续句子组成;楹联是两个平行部分

4.骈体文中的对偶句,如不能“独立”,也非楹联

5.字的重复,也不相同

楹联与骈体文形似而不同。为了更清楚,再看南朝齐文学家孔稚珪《北山移文》,这也是当时骈体文名篇。

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标,潇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闻凤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固亦有焉。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呜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

王勃《滕王阁序》(节选)

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6.再看上下句的平仄。○为平 ,▲为仄。

楹联上(下)句尾字仄(平)声;骈文未必。

如: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层台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

对联演变简史

后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

《蜀梼杌》云:蜀未归宋(965年)前,一年除夕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此实后来楹帖之权輿。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潭婵雪根据敦煌遗书斯坦因劫经背面有“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立春曰:铜浑初庆垫,玉律始调阳/ 五福除三祸,万古□百殃/ 门神护卫,厉鬼藏埋/ 书门左右,吾傥康哉”等,认为楹联产生于晚唐以前。

南朝梁代徐州人刘孝绰(481-539)罢官不出,闭门谢客,自题于门:

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

三妹刘令娴后续:

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

也非对联。

口头对对子,诗文用对偶句,还可追溯到更远的年代。如《晋书》:陆云与荀隐第一次见面时,互报姓名“云间陆士龙 / 日下荀鸣鹤”。《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等。但这只能说,对偶是我国诗文的特色,不能说楹联起源于那个时代。

唐代,骈文,律诗,联句(酒令、口号),早已在发展并逐渐成熟;摘句、书壁更为重视对偶句;此外,非续诗的属对,隔句对等,都为对联的产生提供了营养。

所以,在唐代各方面条件均已具备的情况下,产生对联,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文字记载最早的楹联即从骈文脱颖而出。

“新年纳余庆 / 嘉节号长春”(00101 / 11100)一联,即是骈文句式。节奏点在“年”(0)、“庆”(1)和“节”(1)、“春”(0)上。“新年”对“嘉节”,“余庆”对“长春”,对仗工丽。 不了解早期对联这种情况,用律诗句式(00011/11100)衡量,认为“余”(0)字违律,那是极大的误解。

宋代盛行“四六”,采用骈文句式撰联,允许相同虚字相对。例如:朱熹松溪县明伦堂联“学成君子,如麟凤之为祥,龙虎之为变 / 德在生民,如雨露之为泽,而雷霆之为威”。

其时,骈文句式和律诗句式已结合起来。如朱熹联鸟识玄机,衔得春来花上弄∕鱼川地脉,挹将月向水边吞(1100,1100011∕0011,0011100)。骈文句式在长联中占主要地位,然相同虚字相对的现象日益少见。律诗句式在五言、七言联及长联的五言、七言句中占绝对优势。

春联之设自朱元璋始。梁章钜《楹联丛话》引《簪云楼杂说》: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时太祖都金陵(1368-1398年),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醃豕苗者,尚未倩耳。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 / 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去。

“嗣太祖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答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太祖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由此可见,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明以前,人们过年在门两侧置桃符避邪。后来朱元璋为取吉利,下令春联须用朱砂染笺,再写字。染过的纸,红艳夺目,不易褪色,他特称之“万年红”。“红”与“朱”义同,隐含着他“朱明江山万代传”的心愿。

清代是楹联文学全盛时期。康熙六十(1713年)、乾隆八十寿辰(1790年)两次重大庆典是宫廷楹联创作的高潮。虽多为“润色洪业,鼓吹承平”之作,然“皆出当时名公硕彦之手”,且大量制作,要求严格,则必利于楹联结构的规范。南怀瑾先生早已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并提;清代文学史研究者赵雨先生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

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1840年)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楹联已成为可与诗词曲赋骈文分庭抗礼、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

从此,文人学士以楹联赠答、作文字游戏,成为风尚。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各种对联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日益发展。流风之盛,不因辛亥革命而衰落。

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陈寅恪出题“孙行者”求对,周祖谟对以“胡适之”,至今传为美谈。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心,楹联也以新的面貌开始复兴。1984年成立中国楹联学会,1985年创办《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987年创办《中国楹联报》,地方楹联组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从此形成了群众性的对联创作和理论研究新风尚。

就上下联对仗而论,可分为:

1.工对

工对,也称严式对。就是上下联的文字、语句对仗十分工整、贴切。即词性相当、节奏相同、结构相似。

例如: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香。

“沧”对“蓝”均为颜色词,“海”对“田”为地理名词,“月”对“日”为天文名词,“明”对“暖”为形容词,“珠”对“玉”为珠宝名称,“有”对“生”为动词,“泪”对“烟”为名词,上下词性相对十分严格,可谓工对佳作。

郑板桥题联: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

“春”对“夜”为天文名词相对,“风”对“雨”亦然,“放”对“瞒”为动词相对,“胆”对“人”为名词相对,而“放胆”对“瞒人”更显其工,“来”对“去”、“梳”对“润”均为动词相对,“柳”对“花”为花木类名词相对。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芦苇“和“竹笋”同属名词,尽管结构方式不同(前者为联合式,后者为偏正式),也算工对之列。如果对仗刻意求工,反成纤巧,并不可取。

2.宽对

宽对,就是指联中的绝大部分对仗工整,这是相对于工对而言的。宽对与工对无明显界限,一般认为,半对半不对就属宽对,就是说做到词性相同、句法结构相同的对仗就可以了。 例如:厦门太平岩联:

石为迎宾开口笑 ,山能做主乐天成

联中“石”与“山”、“迎宾”与“做主”对仗甚工,但“开口笑”与“乐天成”则不严谨。不仅结构不同,而且“笑”与“成”词类也不相对。我们称其为宽对。

北京梁家园春云楼联,也属宽对:

槛外远山排闼绕,楼前积水当湖看

“远”对“积”,词类明显不同,但再看“远山”、“积水”却又近似,可以相对。这就是工对与宽对的区别所在。

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

此联为二、二、三结构,意义单位也是二、二、三形式,但“宗斯佛”是动宾结构,“长此桥”却是“长于此桥”的省略,是动补结构,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结构偶尔不相似也是允许的。

3、当句对

当句对也称句中对、自对。当句对也称“句中对”、“自对”。对联通常是上下句的字、词相

对;而有的联句在不能上下相对的情况下,采用分句之内前后的字、词相对。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解决在某些词语求对时遇到的困难,而且可使对联,特别是长联的音律更加灵动多变。 例如: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红》第五回对联,同类词相对极工:“真”,“假”,“有”,“无”,皆高度抽象哲学名词。“作”,“为”是词意相近动词。“时”和“处”在语法上是副(介)词,字面上“时”又可释为“时间”,“处”又可释为“空间”。“亦”,“还”字面上是意近副词,语法上可视为省略了动词“是”。 必须了解其中的句内自对自重,“真”对“假”,“有”对“无”是反对,且都重用一次,这才是此联精华。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此西湖花神庙旧联。红对翠,燕对莺,雨对风,朝对暮,均句中叠字自对,且全联用叠字。可见,只要句中自对皆工,全联定是工对。

两句或两句以上,不仅句中自对,而且句间自对,或称同边自对(“莺莺燕燕”对“翠翠红红”;“暮暮朝朝”对“风风雨雨”;或者“风风雨雨”对“翠翠红红”;“暮暮朝朝”对“莺莺燕燕”)。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反义词“有”对“无”,“皆有情”对“本无价”,义为:清风明月到处有,但对俗人言,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本无情物,但在诗人眼里,皆有情物,对比强烈。“近水遥山”对“清风明月” 外,还句中自对,“遥山”对“近水”,“明月”对“清风”,且“近水”与“遥山”反对,更有情趣。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阮元题杭州府贡院联,三个四言句加一领字(正 / 看)组成。贡院是考举人的场所。上联讲考试季节美,考时文思潮涌,下笔千言,皆怀中举希望。“桂”和“槐”隐含“折桂”和“槐厅”之意,即读书,应试,做官。下联讲考试地方美,考后不管成绩,先放松,西湖赏月,钱塘观潮。 “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和“西湖月满,东浙潮来”皆同边自对,极具魅力。

从短联的句中自对,发展到长联的同边自对,是对联发展的重要标志。同边自对是长联的基本形式,陆伟廉先生对同边自对理论有卓越的贡献,他说“对仗是对联的灵魂、精髓,无对仗即没有对联,不懂对仗就无法撰写、欣赏、评论和研究对联”,又说“如把两边相对比为对联艺术的皇冠,同边自对则可比为皇冠上之钻石。”(陆伟廉《对联经》第171-172页)

4.单句对

有的联在本句中自对,但上下句却不相对,我们称之为单句对。

例如苏州月驾轩联:

在山泉清,出山泉浊

陆居非屋,水居非舟{中国对联的产生}.

上联句中“在山泉清”对“出山泉浊”,却不能与“陆居非屋”相对。但结构得体,浑然一气,符合单句对要求,自然可以。

岳飞墓联:

将军报国,宰相和戎,义愤动千秋,臣节无惭追壮缪

庙拓明湖,陵依霞岭,馨香绵万祀,孤忠共喻有蕲王

“将军报国”与本句的“宰相和戎”相对仗;“庙拓明湖”与同边的“陵依霞岭” 相对仗。此对句形式虽音乐感强,读之上口,铿锵有致,但上下联并不对仗。

中国对联的产生篇四

对联知识探究

概述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原指悬挂在楹柱上的楹联,

后来称之为对联。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

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

族的文化瑰宝。对联自产生的那天起,就在我国文学百花园中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广大人民所喜爱。这是因为汉字的独

特造型与结构造就了对联:

1、汉字的方正典雅、齐整庄重,上下联语句的工整对仗,

赋予了对联结构上的均称美,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与享受。

2、汉语音韵的抑扬顿挫,上下联语调的和谐应对,使得对

联诵读时表现出神妙的音

韵美,给人以听觉上的愉悦

和快感。

3、就其内容而言,有

褒扬、有批判;有抒情、有

绘景;有对历史的深思、有对现在的剖析„„。可以说:优

秀的对联是集思想、书法、音乐、诗歌、造型艺术于一身的

完美的艺术珍品。它能启迪人们的心智、慰藉人们的心灵、

陶冶人们的情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一、对联的构成、基本常识及其常用术语:

1、上联:指对联的前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先为上,故先书的部分为上联。上联一般以仄声字结尾(也有极少用平声字者)。其张贴、悬挂、镌刻的位置,应在读者面对方向的右侧。上联又称出句、上支、上比、对公、对头、上句等。

2、 出句:也叫出对,指先出而令人后对的句子,多用于应对。一般指上联,但根据收尾字平仄声判断,有的则为“下联”,如出句“三光日月星”(平声尾,应是下联)。

3、下联:对联的后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后为下,故后书的部分为下联。下联一般以平声字结尾(也有极少用仄声字者)。其张贴、悬挂、镌刻的位置,应在读者面对方向的左侧。下联又称对句、下支、下比、对母、对尾、下句等。

4、对对:一是指后对的半副对联。为应对中常用语。多为下联,个别时为上联。二是指对成句子之意,前一“对”字为动词,组成动宾结构的词语。

5、全联:即完整的一幅对联,也称为上下联。

6、半联:即半副对联,指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产生半联

的原因,一是历史久远,其中的半副联实物下落不明,而又不见

原文记载;二是有影响的绝对,尚未征得好的对句。

7、单联:一是指半联(即上联,或下联);二是与套联相对,

称一副联为单联。常江《中国楹联谭概》:“上联(出句)、下联(对

句)合为一联,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可称之‘单联’”。

8、套联:由两副以上对联构成的内容相关、字数相等、同时

用于同地的一组对联。常江《中国楹联谭概》:“在某些情况下,

作者难以用一副对联把意思说完,不得不同时创作两副或两副以

上的单联。我把这种现象叫做‘套联’。”如清人王续曾为北京“天

源酱园”四字“作注”:“天高地厚千年业,源远流长万载基,酱

佐盐梅调鼎鼐,园临长安胜蓬莱。”这实为一组套联,即“天高”

9、支:一源分流曰支。对联分为两支,上联称上支,下联称下支。

10、比:本指并列部分,在对联中可表示为“支”,即上联或下联。

11、副:即一对、一套之意。对联以副计量,上下联(全联)合称“一副对联”。

12、言:指每一句的字数,一个字为一言。对联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计算,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四言;“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七言。长句,尤其是长联,一般称字,而不论言,如昆明大观楼长联称百八十字联,而不

称九十言联。

13、扁:通“匾”,同“额”,常连用称匾额。

14、颜:即题匾额处,门楣。

15、额:指悬于门屏之上的牌匾。

16、横披:指长条形的横幅书画,其轴在左右两端,相

当于横额,常与春联配合使用,多为纸制,亦称横幅、横疋、

横头。

17、虚额:不直书地名,或用典,或拟景,更具文采的

横额,如南昌滕王阁的“仙人旧馆”,《红楼梦》中的“有凤

来仪”、“杏帘在望”等。

18、实额:直书该处地名、店名的横额,如“黄鹤楼”、

“同仁堂”等。

19、句脚:又称“联脚”,多分句组成的对联中,每一

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成为“联脚”。

上下联各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

二、对联的演革与渊源

(一)早在秦汉以前,周秦时代,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以用于驱鬼除邪。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干弯曲伸展三千里,叉枝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下山 洞里住的鬼怪每天都由此门进出。树下有两位神将:神荼(读作申舒)、郁垒(读作郁律)把守。

这两位神将只要发现害人的恶鬼,就用一种特殊的、无法挣脱的“芒

苇绳”将它捆起来,让专吃恶鬼的神虎充饥。周朝起,每逢年节,百

姓就用两块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俗称桃符,所谓桃符,《后

汉书•礼仪志》载:“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

施门户,止恶气。”)画上两位神将的图像或题上他们的名字,悬挂

在大门或卧房门的两侧,有的还会在自家的第二道门上画上那只专

门吃鬼的老虎,旁边还有一条芒苇绳,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这

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这是对联最原始的形式。到了宋代,由于

纸张的发明,人们已用红纸代替桃

木板,将乞求吉祥或驱鬼避邪的联句写在纸上,贴在门上,这就

是延续了几千年的门贴。

(二)对于对联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一般都认为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关于

孟昶题桃符版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张唐英的《蜀梼杌》、

黄修复的《茅亭客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还有谭嗣同的《石

菊影庐笔识》等都有所载。《蜀梼(tao)杌(wu)》一书中说,“蜀

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

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又据《宋代楹联辑要》所

载,孟昶花园中有百花谭,兵部尚书王瑶题句曰:“十字水中分岛

但近年有人提出,五代时期除夕题联已成习俗。

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有这段记载,说的是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对联了。这要比孟昶的那副对联要早四五百年。

不少学者认为,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这也是多数人予以认可的说法。梁朝初年,永明体产生以后,只是为对联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而做为一种文学品类,并未形成体系。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xie)在它的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虽对“声律”、“丽辞”做过精辟的见解,对诗、骚、赋、乐府、颂赞、祝盟、铭、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诸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数十种文体作了详尽的阐述,却未提到对联,这说明对联虽有早于刘孝绰者,但当时并未形成文体,或者并未引起文学家们的关注。但是有不少学者认为,对联产生律诗(五代、唐代)以后,这种说法争议较大,反对者认为,关于对句之间的平仄问题,在唐朝之前已经得以解决,律诗中的句数,用韵相粘的问题和对联并不相干。

到了隋唐时期,永明体日渐兴盛。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诗

人们的参与下,对联艺术得到了弘扬。除白居易外,唐代诗

人大都有名联传世。例如:

李白的题湖南岳阳楼联:

天水一色 风月无边

杜甫题写的诸葛亮故居联:

三顾频烦天下事 两朝开济老臣心

骆宾王题杭州观潮亭联: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藏有李世民的对联墨迹,为唐太宗御

笔亲题:

{中国对联的产生}.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到了宋代,在门上粘贴对联已是一种普遍的风俗。王安

石在它的《元日》一诗中这样写到:“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

新桃换旧符。”赵庚夫在他的《除夕即事》诗中这样写道:“桃

符诗句好,恐动往来人。”这说明,在当时联语作者已不在少

数了。题联的范围也有所扩展,对联已普遍成为名胜古迹、

寺庙廊院等处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像寺僧契盈陪吴越忠懿王钱倜游黄浦江时,为碧波亭题联:

著名文学家苏轼也为广州真武庙题联:

逞披发仗剑威风 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 龟蛇云乎哉

到了元代,由于种种原因,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少,现在能见到的只有杨瑞、赵孟頫等人的少数作品,如杨瑞的自题寓所联: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赵孟頫题西湖灵隐寺联:

龙涧风回 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 千年桂月印湖光

元代的对联形式,微妙地在元杂剧中得以运用,如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在结尾处写到: 安秀才花柳成花烛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这也算对联的一种新的形式吧。

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在明清两代。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由于皇帝垂青,身边大臣无不精研对工,以赢得主子的赏识。因一副对联而改变一个人命运者有之。为此楹风日盛,文人墨客以题联巧对为幸事,访胜寻古之际,不免撰联题字,以壮雅兴。

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年除夕之前,传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除夕夜,并亲自微服出巡,以体实情。一次他发现一家未贴春联,问后方知是一阉猪者,不知该怎么将自己的经营内容写进联句。朱元璋听后,寻思片刻,为阉猪者题联曰: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由此可见,朱元璋这位马上皇帝,在弘扬和发展楹联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楹联大家,如解缙、唐寅、徐渭、杨慎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解缙。

到了康乾盛世,楹联艺术日臻完美。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联的高手,他题的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乾隆皇帝是一个喜欢卖弄风雅的风流天子。他每逢出游总是到处题诗撰联,只是被称道的作品不多,只有题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西暖阁的联写得还算不错,联曰:

燕贺莺迁,乐意相关禽对语 兰草桂蕊,生香不断树交花

在清代300年间,涌现了无数楹联高手,如纪晓岚、翁方纲、阮元、郑板桥、俞樾、袁枚、何绍基、孙髯翁、梁章钜等都有杰作传世。在这一时期,对联的范围逐渐扩大,凡是记述、抒情、议论都可入联,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长联形式。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张之洞的君山湘妃祠联又长于大观楼联。最长的要属钟云舫的“拟题江津临江楼联”,长达1612字,为迄今为止的长联之最。晚清时期,对联的写作手法有了很大的创

新,不过随着语言的变化和白话文、新体

诗的出现,长联的平仄要求不像过去那么

严格了。由于长联的出现,使得清代的对

联在我国楹联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晚清{中国对联的产生}.

时期,出现了谭嗣同、章太炎、康有为、

梁启超、杨度、严复、王闿运、林则徐、

张之洞、钟云舫等楹坛高手。随着对联的

兴盛和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汇集、记叙对

联的专家学者,梁章钜就是其中的佼佼

者,他写的《楹联丛话》等几本专著,给

后人留下最宝贵的资料,其他如梁恭辰、

袁枚、王渔洋、谭嗣同、俞正燮等人也都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和外寇的入侵,中国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于是出现了许许多多忧国忧民之作。这之中尤以四川刘师亮为驰名。他于1929年创办《师亮随刊》,颇有影响。他气质洒脱,语言幽默、诙谐,作品讽刺性强,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反响。其他还有冯玉祥、孙中山、柳亚子、郁达夫、郭沫若等,都写过较有影响的名联佳作。

三、对联的特点

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书籍中,就存在许多含有对偶因素的句子。例如,《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老子》中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论语》中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后来,在汉赋以及魏晋南北朝盛行的骈文里,句子更是“奇偶相配”。

隋唐以后,律诗兴起,其颔联、颈联都是对仗的,把它们单独抽出来,就是一副对联。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对联做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从律诗中分化出来的。这是现代对联的来源之一。

对联的另一个来源是集句。把原来各不相干的词句按照一定意义集在一起,恰成对偶,也可形成很好的对联。沈括《梦溪笔谈》说,王安石曾摘“鸟鸣山更幽”对古人诗句“风定花犹落”。这样,比原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更妙,因为后者上下句只有一层意思,而前者上句是静中有动,下句则动中有静。

对联的来源之三是文人的专意创作。一般认为,后蜀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春联,是传世的第一副对联。(此“中国第一联”或可作为一种提法,而不能就此论定。例如唐太宗就曾题书藏晋词一联语:“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对联的发展、形成有其漫长的演变过程和民间性等,并不能确认哪是真正的首联。

北宋末宣和年间,有人把四川眉山诗人唐庚的名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用来作门联,这是日常用对联榜门的一个先例。

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对联与格律诗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为什么qq空间里有些说说我没有发却在我的动态里?
下一篇:五年级下册英语课堂作业本答案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