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个谚语分析它的作用

经济学  点击:   2018-10-29

举一个谚语分析它的作用篇一

德语中常见的谚语及出处分析二

德语中常见的谚语及出处分析 二

das Ei des Kolumbus :解决问题的简单办法,急中生智的办法

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吧。

Es ist h?chste Eisenbahn :时间紧迫

Es ist h?chste Eisenbahn, dass wir losfahren. Der Zug f?hrt in 20 Minuten ab.

时间不早了,我们得出发了,火车20分钟后就开了。

Sich wie ein Elefant im Prozellanladen benehmen :举止莽撞,笨拙 想象一下,大象闯进瓷器店,情况会怎么样?

Wir besuchen heute den Professor, benimm dich bitte nicht wie ein Elefant im Porzellanlanden.

我们去拜访教授,你可别冒冒失失的。

Das dicke Ende kommt nach/noch/zuletzt :麻烦还在后面 以前用鞭子体罚时,常用粗的一头打最后三下

Eulen nach Athen tragen :多此一举 Quelle: Veduchina.

猫头鹰在西方是智慧的象征,雅典的圣鸟和城徽。把猫头鹰运往雅典,实在是多此一举。类似的成语还有

Wasser in die Elbe schütten 把水倒入易北河

Bier nach Müchen bringen 把啤酒带到慕尼黑

den Faden verlieren : 中断思路,离题

希腊神化中王子Theseus为杀迷宫中的怪物,来到Kreta,当地的公主给他一个线球,其中的一头系在迷宫口。这样,Theseus杀死怪物后能沿着线走出迷宫。

Wie ein roter Faden hindurchziehen :象一跟红线贯穿始终

in seinem/im richtigen Fahrwasser sein :驾轻就熟

在自己熟悉的航道上行驶

Wenn er über Fu?ball redet, ist er in seinem Fahrwasser.

他说起足球来头头是道。

Sich mit fremden Federn schmücken :掠人之美

用别人的羽毛来打扮自己

Diese Weisheit stammt nicht von ihm, aber er schmückt sich gern mit fremden Federn.

这句名言不是他说的,但他老是要占为己有。

Für jn. Durchs Feuer gehen :为某人赴汤蹈火

Ich werde für dich durchs Feuer gehen.

我会为你赴汤蹈火。

Eine Feuerprobe bestehen :经受住考验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所以,为了辨别金子的真假,就把它投到火里。

Der junge Schauspieler, der zum ersten Male die Bühne betrat, hat seine Feuerprobe bestanden.

这为年轻的演员昨晚首次登台,他经受住了考验。

Sich etw. (D.) aus den Fingern saugen :凭空捏造,虚构

有些人在思考时会吮手指

weder Fisch noch Fleisch sein :不伦不类,不三不四

指那些模棱两可,骑墙观望的人

die Flinte ins Korn werfen :灰心,气馁

士兵在逃跑时,把手里的火枪扔在地里

{举一个谚语分析它的作用}.

Werfen Sie die Flinte nicht ins Korn, wenn Sie Schwierigkeiten haben. 在有困难的时候别灰心。

Verbotene Frucht :禁果

auf gro?em Fu? leben :大手大脚

gang und g?be: 常见,通行

来自与genge und gaebe,原指商品和货币的流通,有引申为风俗习惯 In Deutschland ist es gang und g?be, bei jeder Gelegenheit Trinkgeld zu zahlen.

在德国,人们习惯于在任

何场合都付小费。

Die erste Geige spielen: 居首位,起决定性作用

乐队里除了指挥,就数首席小提琴最重要。

Er will immer die erste Geige spielen.

他总是想唱主角。

Nicht von gestern sein: 老练,见过世面

来源于圣经:“我们不过从昨天才有,一无所知„”

Versuch nicht, mich zu betrügen, ich bin doch nicht von gerstern. 别想骗我,我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

Gewicht auf etw. Legen: 重视某事

在某事上加上砝码,天平自然就倾斜了。

Die Deutschen legen viel Gewicht auf Pünktlichkeit.

德国人很重视守时。

{举一个谚语分析它的作用}.

Ins Gewicht fallen(同上)

Was er gemacht hat, f?llt nicht ins Gewicht.

他所做的微不足道。

Etw. An die gro?e Glocke h?ngen: 宣扬(张扬)某事 以前人们通过敲打教堂的大钟来宣布重大事件

Das sollst du nicht an die gro?e Glocke h?ngen

这事别声张出去。

Sich im Grabe (herum) umdrehen: 非常生气,死不瞑目

举一个谚语分析它的作用篇二

说明文阅读答题方法举例

说明文阅读答题方法

说明文开头的特点。

说明文的开头一般以开门见山,直入说明对象为主,注意:有时也引用诗词,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俗语谚语,名言格言等作为开头。

分析:其作用一般有两个:(1)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引出文章说明的对象或说明的中心。对于诗词而言,加上:同是为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增添了诗情画意。(如: <说屏>的开头,古诗词的运用;又如:<为什么雁到衡阳不再南飞>的开头古诗文的运用)

题型1: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题型二:说明对象的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 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 (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答题技法:

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题型三、说明方法【重点】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举一个谚语分析它的作用}.

附: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题型四、说明顺序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

⑪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⑫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⑬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总分、主次、概括到具体、现象到本质、总体到局部)。 逻辑顺序中的“由主到次”与空间顺序中的“由整体到局部”要分清。

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

题型五、说明语言 【重点】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题型六、概括信息【重点】

类型:概括提炼相关信息

对策 : ①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②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③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

段意概括:

句式:说明了„„介绍了„„

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题型七、文段作用

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

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题型八、补写相关语句

类型1、在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下文语意相连贯

对策:空格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是要补写中心,要分析文段的内容再思考。

类型2、请你运用画线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补写一段话。

对策:补写内容紧扣所说明的事物,并且准确合理地使用上文中的说明方法。

题型九、中心句

类型1、直接让考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对策:在开头结尾或中间找,个别的在文段中间。

类型2、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题型十、拓展题型

类型: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选文的某一内容展开联想;就„„谈一点看法或设想等。

对策: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库存,按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的特征去写。

1、整体阅读,获取信息

①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说明内容

a.找中心句或过渡句

b.说明对象+特征

c.各段内容加以组合

②文章从那几方面进行说明?

先将文章分成几部分然后再加以概括

2、说明方法及作用

常见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提示:

①说明方法有几种就写几种且字要正确

②说明内容可找方法句的前一句或该段中心句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举一个谚语分析它的作用}.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3、给事物下定义

名词+是+特点(从原文中找)+中心语 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4、说明文语言特色

①语言风格

a准确平实

b生动形象(如果使用了大量描写句、修辞句、神话传说等)

②加点词语能否去掉?

这类词语主要是修饰限制性词语如:大约、左右、最、几乎、仅仅等

答题要点:

a.不能

b.加点词语起修饰、限制、强调作用

c.结合说明内容讲明理由

d.如果去掉,则……

e.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③“据科学家分析”“据资料表明”“据统计”一类词句的作用。

要点:

表明信息的来源,增强说明内容的可信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④句中的“两个词语能否调换”一类的问题

要点:

a.不能 b.结合内容分别解释两个词的意思 c.分析出不能调换的理由 d.准确性

⑤品析说明文词语或句子的表达作用。

a.词语作用:结合内容分析词语的意思+准确性(或生动、形象)

b.句子的表达作用:找准句子的说明方法+此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5、开头的作用

①引出说明对象

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开头有描写性语言:生动形象地引出将要说明的事物(事理)

6、结尾的作用

①总结全文,点明写作目的

②表明希望,提出号召 ③想像远大前景(补充结尾是可参考)

7、描写在说明文中的作用?(从内容和语言的两个角度分析)

要点:描写了„„„内容,突出了„„„;语言上生动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8、说明文中引用古诗、传说、俗语、故事等的作用

要点:为文章增添文学色彩,读来耐人寻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

9、文中两个段落不能调换的原因或为什么先说„„.后说„„

要点:①先概括两段内容 ②再说明不能调换的原因(如上下段是递进关系、主次关系;由现象到本质等,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10、补充题

①补过渡句(要承上启下)②补某段中心句(要能总结本段内容)③补充结尾

11、说明文中开放性试题、类型及答题要点

举一个谚语分析它的作用篇三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1]

摘要: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等文化背景。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必然要研究其谚语。英汉谚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瑰宝,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如何忠实地翻译谚语,把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再现出来,成了每一个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起源、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文化侧面入手,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了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之间存在的差异。英汉谚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使谚语的翻译比较困难。为了忠实、通顺地再现英语原谚,可以灵活运用四种译法。本文讨论了直译、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文化差异;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Abstract:Proverbs, which derive from life are the condensation and embodiment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a nation. They can reflect geography, history, customs of a nati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a nation's proverbs when we try to study its culture. English and Chinese

{举一个谚语分析它的作用}.

proverbs, being treasures of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see distinct differences resulted from cultural differences. This essay uses some typical example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from the point of origi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ustoms, religious beliefs and historical culture, etc. Proverbs are difficult to translate because of their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unique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order to present an adequate translation of a proverb, we can use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flexibly: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equivalent translation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combined with free translation. Key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culture; 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principles; translation methods

一、引言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1]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起源、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文化侧面入手,探讨了英汉谚语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英汉谚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2]本文试图对英汉谚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提出了英语谚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及方法。

那么何为谚语呢?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3]它是在民

间流传的固定短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经验的总结。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4]

二、英汉谚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为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5]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谚语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源差异

首先,英汉谚语都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但同中又有异。英谚受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No respecter of persons.(一视同仁);Man propose,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而汉谚则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儒家的思想;“不看僧面看佛面”是佛教的思想;“饶人不是痴,过后讨便宜”是道家的思想。

其次,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别还是很大的。英谚中有大量出自典章及名人的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词句,如:Never say die.(永远不要说“死定了”)出自英国小说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而汉语文史学家们则认为汉谚相当一部分出自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如:“远亲不如近邻”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除此之外,英谚中有许多来自拉丁文、法文等的外来语,有些甚至保留了原文,如:Cherchez la femme.(找出祸水)这是一句保留在英文中而以法语原文形式出现的谚语;而汉谚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谚语,如:“劣行过四十年仍会败露”来自维吾尔族谚语;英谚中有许多来自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如:Love is blind.(爱情是盲目的)来自罗马神话,而汉谚中有大量农谚,如“宁在时前,不在时后”。[6]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英吉利海峡是欧洲许多国家通向大西洋的唯—出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因此英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这对英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英语中就有许多与航海有关的谚语,如:to take the wind out of one’s sail(先发制人,抢占上风),to go with the stream/tide(随波逐流、顺应时势),to be all at sea(不知所措)。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捕鱼业在其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也为英语留下了大量与渔业有关的谚语,如: hook(land)one's fish(如愿以偿,用诡计得到想要的东西),have other fish to fry(有其他鱼要煎——有其他事要做),play a fish(让上钩的鱼不停地拖动钩线而致疲乏)等。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

一帆风顺、过河拆桥、隔岸观火、拔苗助长、五谷丰登、瓜熟蒂落、春华秋实、根深蒂固、沧海桑田等。 [7]

(三)、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西方人不吃狗肉。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有褒义。在英语谚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猫比喻人,常有亲呢的成份,如:A cat has nine lives.(吉人自有天相),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心地恶毒的女人,如:Cats hide their claws.(知人知面不知心)。[8]以狐狸为形象时,汉语强调狐狸尾巴露出破绽。如:The tail does often catch the fox.(常凭尾巴抓到狐狸),而英语强调狐狸花招多,难对付,如:When the fox preaches, then beware your geese.(遇上狐狸说教,当心鸡鹅被盗)。汉语认为失去马也无妨,说不定会带来好运,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在英语里认为马不可失,如:Better lose the saddle than the horse.(宁可丢鞍,不可失马)。

(四)、宗教信仰方面

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谚语,如“借花献佛”、“无事不登三宝殿”;

[9]汉语反映道教思想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乐极生悲”等。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意识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恭敬不如从命”;有关幸福的谚语如:“平安就是福”、“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的谚语。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英语谚语,如:Nature does nothing in vain.(造物主无所不能);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10]In the right church ,but in the wrong 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11]

(五)、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谚语,在中国典籍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很有警策和教育意义。如“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都来自历史典故。《诗经》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语》中名句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等。而英语典故谚语的来源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圣经》的谚语,如: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二是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谚语,如: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三是来自《伊索寓言》,如:a dog in the manger(狗占马槽,占着茅坑不拉屎)。

[12]四是由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来,如: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简洁是智慧的灵魂)。[13]当然,英语谚语的来源不是单一的英国文献,而是多种来源,除以上提到的外,还有来自西欧各语言的谚语。例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那》一书中写的:All happy families resemble one another, 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来自法语的谚语有:Don’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不要本末倒置)等。

三、英语谚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汉谚反映汉族的文化特点,英谚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翻译谚语时,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是不够的。奈达(Nida)指出:“所有的翻译,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必须关心接受者的反应;因此,翻译的最终目的,从它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看,是评价任何翻译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在把英谚翻译成汉语时,译者须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英谚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尤其是,任何两处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其次,原文的形象意义在目的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或者没有相同的形象,或者虽然形象相同,隐含意义却冲突,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可更换另一个译文作者熟悉的形象,或者舍弃形象意义,只译出隐含意义。总之,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14]例如:East is East,and West is West.如果按字面意思译成“东就是东,西就是西”就不能完全表达该句的隐含意义,而译成“东方毕竟是东方,西方毕竟就是西方”能反映出作者对东西方差异的感叹。[15]

在翻译方法上,如果采用直译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应尽可能采用直译;如果直译不能再现原来谚语的丰富内涵,就可采用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这样才能较完整地保留原文的神韵,使译文形象生动。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就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采用直译的谚语多半是英语和汉语在谚语的比喻和形象方面基本相同的部分,或者是直译后一目了然,不至于产生误解的。[16]如:P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 New-born calves make little of tigers(初生牛犊不怕虎);A fire on city wall brings disaster to the fish in the moat(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7]

(二)、 意译法

有些英谚的表达方式因含有英语语言国家所特有的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如果直译,则译文可能会牵强附会,也不易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舍弃原语的表达形式,采用意译,则可避免在某些情况下因直译而引起的拖泥带水,造成误解等弊病。例如,Achilles’s heel若直译为“阿克勒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弱点”更恰当。[18]这样的例子还有:

1)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如译成“晴天要防阴天”,不如译成“有备无患”或“居安思危”或“未雨绸缪”。

2)Murder will out.如译成“谋杀终必败露”,不如译成“纸包不住火”。

3)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如译成“希腊人相遇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不如译为“两雄相争,其斗必烈”。

4)Every man has a fool in his sleeve.如译成“人人袖子里都装着个傻瓜”,不如译为“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19]

(三)、对等翻译

谚语是群众长期以来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规律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英美国家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存在相似的经验和阅历,对世界的认识在不少方面也是相似的,这使两个民族的谚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些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在内容上不谋而合,具有相同的内涵,运用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或大体相同的比喻和修辞来阐述相同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同义的汉语谚语来翻译英语谚语“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冯庆华,1995:144)如:

1)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对手);

2)Two can play the game(孤掌难鸣);

3)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

4)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20]

(四)、直译和意译的结合

举一个谚语分析它的作用篇四

谚语

在浩如烟海的谚语宝库中,有一群专讲住房朝向的谚语,它的总数至少有数十条吧,仅在我手头的就有:

(1)福人住福地,朝向勿错起。

(2)前世修个朝南屋。

(3)三世修来朝南屋。

(4)有福住得朝南屋。

(5)有福之人朝南住。

(6)有福无福,朝南造屋。

(7)没有三分福,不要想住南屋。

(8)朝南屋,儿孙福。

(9)朝南起屋,子孙享福。

(10)有钱造座朝南屋,子子孙孙享天福。

(11)有钱要造朝南屋,世世代代都享福。

(12)朝南屋,代代儿孙好享福;朝北屋,代代儿孙落地狱。

(13)有钱没钱,房门朝南。

(14)有吃呒吃,三间朝南屋。

(15)坐北朝南,呒吃也心安。

(16)有钱盖北房,冬暖夏天凉。

(17)房门朝南开,病痛勿敢来。

(18)住屋要住朝南楼,种田要种河泾头。

(19)高田的谷,朝南的屋。

(20)田要门前畈,屋要朝南山。

(21)吃要陈年谷,住要朝南屋。

(22)有吃呒吃,莫住朝西朝北。

(23)朝西屋,冬夏哭。

(24)朝北屋,冻死足。

(25)活着不要盖南房,死了不要见阎王。

(26)宁要朝南的廊柱,勿要朝北的房子。

(27)朝北的财主,勿如朝南的廊柱。

(28)有钱不盖东厢房,冬不暖来夏不凉。

以上二十八条,第一条综述住房朝向的重要;第二至二十一条讲住房要朝南,住朝南屋是一种福气,而且是延及子孙的美事,不管生活多么困难都要争取它,也具体讲了住房朝南的好处,用了种种对比;第二十二条起分别讲住房朝西、朝北不好。这些谚语连缀起来,简直是一篇住房朝向大论,是传统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符合我国的自然国情的。

像这样相互间有一定关联的一批谚语,我们叫它为一个谚语群。换句话说,谚语群是谚语与谚语之间等同物、类似物的汇聚。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就像人在世上,总是与周围人们发生着千丝万缕联系那样,谚语与谚语也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完全离群索居、与世隔绝的“鲁滨逊”,可以说是没有的。而“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谚话也可以按它内在的或外在的种种特征及其联系,分成这样那样的、一个一个的不同群落,它在人民群众口语中是比比皆是的,和谚语蕴藏本身一样无穷无尽。正因为这样,谚话群问题的提出,并把它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探讨它的性质,它的形成,以及它的作用等等,也就不是没有意义的了。

谚语群种种

谚语群是谚语地方性、时代性、群众性、多样性和口头流传性的综合反映。它是以各种关联为纽带的:内容上的关联,比喻上的关联和形式上的关联。而每一关联内部,又因为某些方面的差异,而可以区分为不同类别。从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因各种关联和差异形成的谚语群,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内容关联而说法各异。这一般是就直叙式谚语而言的——说的是同一件事,讲的是同一个理,在表义

功能一贯的前提下,采取了不同的说法:正说和反说,简说和繁说,文言和白话,骈体和散体等。例如,“当家方知柴米贵”,或“不当家不识盐米情”,蒙古族作“只有当家的人才知米价贵贱”,藏族作“不理家务事,怎知生活难”。又如“忠言逆耳利于行”,或“真话难听”,阿拉伯作“逆耳的真理,要比顺耳的谎言好”,非洲作“宁愿听痛苦的实话,不听甜蜜的谎言”,欧洲作“使人难堪的真理,胜过使人欢悦的谎言”,原苏联作“与其要漂亮的谎言,不如要痛苦的真理”。至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或“种麦得麦,种稷得稷”、“种粟得粟,种麻得麻”、“种麦不生桃,种禾不生豆”一类的话,则流传更多,如朝鲜族的“大豆田里生大豆,赤豆田里生赤豆”,维吾尔族的“种青稞莫想收小麦”,藏族的“种黑之地长黑,种白之地长白”,柯尔克孜族的“你耕种什么,就能收获什么”,以及越南的“种的是南瓜,就不要盼它出桃子”,阿尔巴尼亚的“种什么,收什么”等,都是属于同一群落的。

(二)内容关联而比喻各异。对于同一事理,分别用不同比喻加以说明者,似是谚语群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这里就举人们最熟知的几个例子来说说吧!其一是,“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粥”、“一泡老鼠尿,败坏一碗汤”,或“一块臭猪肉,糟塌一锅汤”、“一粒鸡屎坏缸酱,一棵稗子坏株秧”、“一只坏梨,能坏一筐”、“死了一条鱼,臭了一塘水”,维吾尔族称“一枚羊粪蛋,臭了一锅油”,傣族称“一片菜叶臭,使整箩菜都臭了”,东非洲称“一棵烂椰子,臭了整棵树”。其二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村中无虎狗为王”,或“山中无鸡,小雀为尊”、“山中无鸟兽,螳螂自称王”、“海底无鱼虾最大”、“村无大树,蓬蒿为林”、“深山无大树,茅草当短柱”、“岙中无树木,芦柴当总督”、“本地没朱砂,红地也为贵”,还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等。其三是,“怕蛇连井绳”、“一回遭蛇啄,三年怕草索”、“一回蛇咬脚,十年怕踩草”、“头次遭蛇咬,二次不栽草”,和莫三鼻给的“被蛇咬伤过的人,连棕榈树叶也会害怕”,阿富汗的“被蛇咬过的人,害怕彩色带子”;有的把疑似物换为别的动物,如“拿得蛇咬一口,看见黄鳝都害怕”,藏族的“昔被毒蛇咬,今遇苍蝇惊”,南斯拉夫的“被蛇咬伤的人,见了蜥蜴也害怕”,有的离开蛇的主题,如哈尼族的“被蜂叮,怕苍蝇”,法国的“挨了开水烫的猫儿,见了冷水也害怕”,俄罗斯的“给热牛奶烫了的人,见了冷水也要吹两下”。

以上诸多例证,全是暗喻。在这类谚语群中,采取其他比喻形式的自然也不少。这里再举比较典型的一例,是采取明喻形式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病来如墙倒,病去如磨墨”、“病来如急雨,病去如细丝”、“病来如飞奔,病去如步行”、“病来如射箭,病去如拉弓”、“病来如箭,病去如线”、“病来时猛如泰山,病去时慢如游仙”,此外,病来还有“如猛虎”、“如奔马”、“如飞鸟”、“如风火”、“如风波”,病去还有“如背纤”、“是分厘”等说法。

(三)内容关联而衬句各异。谚语采取复句形式,其中一个单句为另一个单句的衬托,从正面或反面来突现主句的旨义,这种形式似以我国为盛。衬句虽也带着比喻的性质,但它与主句相对独立,起的作用不仅限于比喻而已。所以我们单独列为一类。其中讲人心望高的,有“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走”、“人朝高走,鱼朝上游”、“人向高就,水向低流”、“人望高,水望低”,以及哈尼族的“人心向上想,河水向下流”等。讲好心难得好报的,有“好心不得好报,好柴烧烂灶”、“好心讨不到好报,好泥打不到好灶”、“好心呒好报,癞头呒好帽”、“好心没好报,烧香惹鬼叫”、“有好心,有好报;点佛灯,给佛告”等。大概与人们长期的处世教训有关吧,以各种衬托来反映人心叵测的谚语,占数特多。不算上人心不知、不见、隔肚皮一类说法,就有:“深水易探,人心难测”、“深潭有底,人心呒底”、“人心无底,黄河无盖”、“黄河知深浅,人心没捉拿”、“海水深浅可量,人心忠奸难测”、“大海深万丈,人心难测量”、“白云无根,人心无底”、“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最难量”、“鹰可射,鱼可钓,人心不可料”、“人心难托,鸭肫难剥”、“鸡肫好剥,人心难摸”、“泥鳅难捉,人心难摸”、“四脚猪好料,两脚人难料”,以及畲族的“浅唔(注:晤,畲语,不。)过人眼,深唔过人心”、“世上人人都有心,用尺量量量不成”、“人心难托,海水难量”,朝鲜族的“十丈的深水能测,一尺的人心难测”,壮族的“热粥难喝,人心难摸”,藏族的“人心难理解,树心难砍断”等。

(四)内容关联而含义各异。说的是同一件事,讲的却不是同一个理,甚至恰恰相反,公说的矛理,婆说的盾理。就以上面讲到好心无好报一群谚语来说吧,就有它的对立面,如“行得好心有好报”、“一报还一报,好心有好报”、“好种定有好苗,好心定有好报”、“帮言无帮钱,好心有好报”、“好心得好报,恶人多恶

报”、“善有善报,溪水变酒糟”,还有藏族的“善心要得到好报”,俄罗斯的“善来有善往,恶债以恶偿”等。关于货物流通方面的谚语,有说“物离乡贵”、“人过乡为贱,货过乡为贵”、“鸟往高处飞,货到地头生”、“船到滩头险,货到岸头生”,也有说“鱼到街坊臭,货到地头死”的。至于反映生死观的谚语,因为它涉及每一个人,人人对它都特别关心,其情形就更为复杂。有说死不如生的,如“善死不如恶活”、“好死不如赖活着”、“死皇帝不如生叫化”、“死蛟龙不若活老鼠”;有说生不如死的,如“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宁愿洁身而死,不愿污身而生”,和蒙古族的“恶活不如好死”;也有生死由之的,如“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生者寄,死者归”、“生不恋魄,死不恋尸”、“死生为邻”、“生死分定”、“死生由命,富贵在天”、“死活总由命,来去并无人”。它们从不同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对生与死表示了不同的态度。

(五)比衬相同而内容各异。有的比衬句长期沿用,形成一种大体固定的句式,但被衬的正句却有变化,即以大同小异的比衬句,来引出说明不同事理的正句。例如,“牛毛细雨湿衣裳,豆腐酒菜败家庄”、“毛毛雨,湿衣裳,好吃懒做坏家当”、“毛毛细雨湿衣裳,小不在意大上当”,还有蒙古族的“毛毛细雨湿衣裳,流言蜚语伤好汉”、“淅淅沥沥的雨湿衣服,咕咕哝哝的话伤和气”,都是一谚一理。又如“纸包不住火,人包不住错”、“纸头包不住火,坏事瞒不了人”,和壮族的“纸不能包火,歹心人自知”,正句含义也有差别。另外,还有“纸包不住火,针戳不穿铁”、“纸包不住火,手捂不住天”、“纸里包不住火,雪里埋不住尸”、“纸里包不住火,脸上藏不住泥”、“纸头包不住火,袜子包不住水”,和维吾尔族的“兜里装不得针,纸里包不住火”等说法,虽然另半句同样用的比喻,但因比喻不同,含义也显出差别来。如与“针戳不穿铁”搭配,它就不是无法掩盖的意思了,而是讲事物的属性和限度。至于“不怕虎生双翼,就怕人起二心”,彝族的“不怕虎生三张嘴,就怕大家不齐心”,傣族的“不怕虎生三只眼,只怕人有麻痹心”,虽然生翼、添嘴、加眼不同,但反正都属假设,其实质没有区别,当然也可以归入这一类。其他如“水滴石穿”、“水涨船高”、“浇树浇根”、“疾风知劲草”、“独木不成林”、“钟不敲不响”等,都常被用来作为比衬,各有一组句数多寡不一的谚语。

比喻的语句有时也返本归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为谚语找一个成语朋友
下一篇:东财《经济数学b》在线作业一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