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点击: 2018-08-3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一个小女孩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扎着两条羊角辫,身上穿着一条紫色的连衣裙,连衣裙上零零碎碎地点缀着黄色的小碎花。无意间,她发现,路旁的垃圾箱前随处可见人们随手丢弃的垃圾。小女孩心想,哎呀,假如眼睛不好的人一脚踩上去滑倒在地上,那该怎么办。再说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要多为社会做一些好事,我不如自己花上一点时间来把垃圾清理一下。想着想着,便用手拾起垃圾丢进垃圾桶。就在这时,一个人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说:“你在干什么呢?”小女孩转过头一看,原来是同班同学小强,小女孩便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小强想了想,对着小女孩的耳朵说了几句悄悄话,小女孩会意地点了点头,便继续捡起了垃圾。过了一会儿,小女孩终于把最后一点垃圾丢进了垃圾桶,小强也把一张纸贴在了垃圾桶上,那张纸上写着“文明——只差一步”。
这个故事虽然只是来自一组看似简单的漫画,却引起了我的思考。
这组漫画通过生活中一件十分平凡的小事,谴责了那些乱丢垃圾的人。同时还提醒人们要讲究文明,不能因为想少走一步路而随意把垃圾丢在地上。记住,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你的、是我的、是大家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保护它,爱护它。当你把垃圾随意丢在地上时,你想过没有,假如一个星期后你路过这里时,闻着垃圾散发出的阵阵
臭气,看着天空中到处飞舞的苍蝇。你会不会骂道:“这些乱丢垃圾的人实在是太缺德了!”但你想过吗?你不是曾经也在这里乱扔过垃圾吗?
记得在四年级时,我吃完午饭,走出了学校的餐厅。忽然,我看见了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拿着垃圾筐来到了教学楼下。他瞧了瞧四周,趁一旁的老师不注意时,把垃圾倒在了垃圾桶旁,这里离垃圾桶只有半步的距离。我见状,走过去说:“垃圾可不能乱倒啊!”那个小同学吃了一惊,赶紧转过身来,发现我只是一个学生,便理直气壮地说了一句:“哼,乱倒垃圾的又不止我一个,关你什么事?多管闲事!”说完,迈着大步走了。
我真想“请”那位同学和我理论一番。他说乱扔垃圾的不止他一个,以为自己做得蛮对蛮有理。但是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会明白,若是每个人都像他一样,以为那样做的不止他一个,就可以随处扔垃圾的话,那么即使值日生再勤快,也无济于事。
如果每个人都能像漫画中那两个小学生一样有一颗公德心,我们生活的环境将会更加美好。当你为了轻松而想少走一步时,请你一定要记住,你就快成为一个人们在口中时常谴责的那个“缺德”的人了
文明——只差一步
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叫小红,一个叫小明,他们是好朋友。 有一天,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闻到一阵阵恶臭,原来旁边一个垃圾桶下堆满了垃圾。
小明说:“这些人真懒,把垃圾都丢到垃圾桶前面,就差一步也不走,真没有药治”。
“对,我们把垃圾捡起,好吗?” 小红说,
小明说:“好的,我们把垃圾捡起来,他们还会再丢的。” “那么,怎么办呢?”,小红焦急地说。
于是,小明拿起笔,在纸 上写着:“文明只差一步”的提示语, 小红便动手收拾起来。
小红经过一番“斗争”,把垃圾也通通“消灭”了,小明也把提示语写完了 。
小明用胶水涂在纸上,贴在了垃圾桶的侧面。
小红对小明说“你真聪明呀!你写了‘文明——只差一步’。也可以提醒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不扔垃圾,讲卫生,讲文明。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不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一起爱护环境,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我们一起记住“文明只差一步”这句话吧。
我看过这么一幅漫画:
风和日丽的早晨,秋涵和晨凯走在上学的小道上。一阵扑面而来的臭味不得不让他们捂住了鼻子。“什么味儿啊?这么臭!”晨凯瓮声瓮气地说道。“好像,好像是垃圾箱里发出的味道。”两人赶忙跑过去,那些饭菜洒在了外面,可乐瓶,煤渣,瓜壳纸屑到处都是。还有一块香蕉皮,一半在外,一半在里,还发出阵阵恶臭。苍蝇。蚊子围在一旁,不时“嗡嗡嗡”地叫着,实在是恶心。 秋涵眉头紧锁,不管三七二十一,弯下腰,一次,两次......她虽然已经挥汗如雨,却不肯停歇。“这样也不是办法啊!就算秋涵把垃圾捡干净了,但明天,后天,依旧会有人丢,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乱丢乱扔的问题,怎么办呢?有了。”晨凯从书包里抽出一张白纸,提笔写道:文明—只差一步。秋涵也把垃圾捡完了,把纸粘上去,两人相视而笑。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两人走到垃圾桶旁,没有了臭味,没有了倒在外面的垃圾,也没有了难听的“嗡嗡嗡”声。
文明—只差一步。
这个漫画让我触动了。它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行为离文明往往只差一步。如果每个人都克制不住自己,随心所欲,为了自己的方便,而不讲文明,那家园将肮脏不堪,无法生存,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吗?不,不是!
我看过这么一篇报导:
去年5.1黄金周期,被国人视为圣地的天安门广场,日产垃圾19
吨!7天就是133吨!环卫工人说,如果不及时清扫的话,广场每天的垃圾足以淹没脚踝。{五年级上册第四组作文45o字}.
一幅漫画,一篇报道,就已经开始警告我们,该行动起来了,文明—只差一步!多走几步路,就会使家园变得整洁!
4.
一天,我看到这样一幅漫画:两个小学生正有说有笑地走在一条十分干净而整洁的街道上。突然,小女孩停住了脚步,指着路旁的垃圾桶外那脏兮兮的垃圾对小男孩说:“这是谁干的坏事,真不讲公德。”“我来把这些垃圾收拾起来,你快想想办法吧!别再让那些人乱扔垃圾了。”于是小女孩动手收拾起来,小男孩在一边不时地挠挠脑袋,眉头紧锁,若有所思。小男孩灵机一动,从书包里拿出纸和笔,刷刷地写了六个大字:“文明――只差一步!”贴在了垃圾桶上。小女孩见了,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看到了这幅漫画,令我感慨万千。是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出门把脏水往地上倒,不管脏水井有两米还是三米远;随便从楼上扔东西,不管是三楼还是四楼;垃圾袋总是丢在楼门前„„那些散发着臭气的垃圾只离垃圾桶有一步之遥,如果每一个人都这样,我们的世界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垃圾桶,人们将淹没在臭气熏天的垃圾之中。为什么人们那样懒惰,离垃圾桶仅仅只有一步,却不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想最关键的是人们缺乏保护公共环境的意识。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在家里把垃圾扔在沙发上、地板
五年级上册第四组《口语交际习作四》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组测试卷{五年级上册第四组作文45o字}.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组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 ) ( ) ( ) ( )
( ) ( ) ( ) (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8分)
大喜( )( ) 与众( )( ) 荧光( )( ) 不动( )( )
( )疲力( ) 不容( )( ) 小心( )( ) 心( )手( )
三、用“ ”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1. “挑(tiāo tiǎo )战主持人”的节目结束后,他挑(tiāo tiǎo )着东西走了。 ..
2. 在灾难(nán nàn)发生后,他难(nán nàn)过地哭了。 ..
四、选出带点字的准确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美:A. 得意,高兴。 B好,善。 .C.使美,好看。
1. 姐姐说:“花生的味美。” ( ) .
2. 现代人很注重美容。 ( ) .
怪:A.奇异,不平常。 B.怨,责备。 C.很,非常。
3. 这个人的举止真怪。 ( ) .
4. 母亲说:“让这块地荒着怪可惜的。” ( ) .
五、下列句子依次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6分)
A. 比喻 拟人 排比 B. 夸张 比喻 拟人 C.拟人 比喻 排比
1. 这小家伙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2. 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3.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的站在书架上, 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笼绳撞得来回摇动。
六、按要求写句子。(8分)
1. 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缩句)
2. 花生做的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心上。(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3. 昨天下午,我们在西湖公园玩了一整天。(修改病句)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 世上无难事,。 2.
3.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
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中的第一个“路”是指 ,第二个“路”和第三个“路”是指 。
5. “那年,我刚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这段话选自。 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课文记叙的时间是,地点是, 人物有 ,事情是 。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丢失的东西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子中间走过。突然,脚下一滑,我赶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子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时,顺手抓了一个梨。当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好没人看见,便站起来走了。这时,梨已稳稳当当地到了我的手心。只见这梨子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梨香。{五年级上册第四组作文45o字}.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手里的梨怎么办呢?吃了,不好意思,扔了吧,又舍不得,怎么办?怎么办„„①我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儿来的?”“梨„„梨„„是„„②梨摊上的。”我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怎么得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了吗?”爸爸的声音不大,但很有力。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是,爸爸。”但我不明白到底丢了什么。 jù liâzhēnɡ biànlǚ túluî yì bùj uãɡào jiâài mùjǔ sànɡxīnɡ luï qí bù
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了回去。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时,我终于找回了我丢失的东西——诚实。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严肃——( ) 称赞——( )
2.照样子,写词语。
稳稳当当: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①处( ) ②处( )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列举省略
C.表示话没说完 或重复语句的省略
4.文中“丢失的东西”是指
5.找出文中和“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相照应的一句话。
6. 写出本文的中心思想。(4分) 九、 口语交际。(4分)
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给你以启发?从中选择一件,仔细想想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发。 十、习作。(30分)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由于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往往有许多奇思妙想,美好的愿望或远大的理想,请你以
“我想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剧烈 争辩 旅途 络绎不绝 告诫 爱慕 沮丧 星罗棋布 二、 大喜过望 与众不同 荧光闪闪 不动声色 筋疲力尽 不容争辩 小心翼翼 心灵手巧 三、1. tiǎo tiāo 2. nàn nán 四、B C AC 五、 C 六、1. 街道通往广场。
2. 虽然花生做的食品吃完了,但是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七、 1. 只怕有心人 2、虚心万事能成 3、美好的境界。 4、 道路 追求目标所需要的过程、方法和方案。 5、 钓鱼的启示 “我”十一岁那年 附近湖中的小岛上 “我和父亲” “我”和父亲钓鱼。
八、1.严厉 夸奖(答案不唯一)
2.纷纷扬扬 大大方方 清清楚楚(答案不唯一)
3.①C ②A
4.诚实
5.“这时,我终于找回了我丢失的东西诚实。”
6.本文写父亲教育“我”要做诚实的人,要做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
九、略。 十、略。
帷幔
wãimàn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组习作《写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第四组习作《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沂源县实验小学 王玉良
点评:沂源县教研室 周 涛
设计理念:
课前让学生观察动物, 积累素材, 课上帮助学生回顾所学课文,制定习作目标,以“我” 口说 “我” 心, 盘活心中积累, 然后自主完成习作。这种教学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 旨在体现生活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自能作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习作指导课
课前交流
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作文课。作文和其它课一样都需要放松的状态的。这样吧,我们先来个放松的话题。请听:树上有十只鸟,一枪打过去,还剩下几只鸟?
学生积极地举手。
师:别急,你可能回答“一只也没有了”。老师有更高的要求,看谁能说出五种以上答案。
学生纷纷放下手。
师:可以同桌或小组讨论。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答案越多越好,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好,开始。
学生讨论。
师:好。大家的答案都出来了。请交流。
生1:这们讨论出了五种答案:一是剩九只,因为鸟全是聋子,打死一只其他鸟都不知道;二是剩零只,原来一枪打过去鸟全吓跑了;第三种是七只,打死一只,两只吓跑了,其他的吓昏了;四是剩六只,一枪打死了四只鸟;五是剩一只,九只都跑了,那一只是惊弓之鸟,被吓昏在树上。
„„
师:看来大家的思维还是很活跃的,作文课就需要打开思路、思维活跃。好,上课!
一、激情引趣,丰富素材
师:同学们, 让我们随着动听的音乐,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如果同学们认识可以叫出这些动物的名字。(教师播放各种动物的幻灯片)。
师:同学们认识的动物可真不少,告诉老师你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呢?
生:我喜欢小狗,因为它很忠实。
生:我喜欢小猫,因为它很可爱。
„„
师:大家说的小狗的忠实或者小猫的可爱就是它们的特点(教师板书“特点”),谁能用一句话或者这样的形式,概括一下你喜欢的动物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 )的( )
生:笨拙的乌龟{五年级上册第四组作文45o字}.
生:调皮的小猫
生:可爱的小白兔
„„
【开课伊始,借助图片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简短的词组概括动物特点,有助于引导学生围绕一个特点进行介绍、描述,也为下面抓住动物特点进行写作做了铺垫。】
二、创设情境,制定目标
1、回顾课文 体会写法
师:看来大家都能一下子抓住这些动物的特点。如何把我们喜欢的动物的特点写出来呢?我们先从已经学过的第四组课文开始谈起。还记得哪四篇课文吗?
生:《白鹅》《白公鹅》《猫》《母鸡》
师:同学们,我们回过头来想想,这四篇课文写得都很精彩,以至于我们放下课本的时候依然感觉那些小动物就在我们跟前,可以说我们的作家把这些小动物写得„„
生:栩栩如生。
生:跃然纸上。
生:历历在目。
师:是的,这四篇课文所描写的哪些地方给你印象特别深?可以结合具体句子谈一谈。
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相机补充板书)
生1: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就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这几件事让我感到小猫非常可爱。
师:是的,这里作者用具体有趣的事例来说明了满月时的小猫非常可爱。(板书“趣事”)
生2: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从这里我觉得猫的确挺古怪的。
师:对呀,作者通过对比表现出了猫的性格——古怪。(板书“对比”) 生3: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这一段把“鹅老爷”写得特别生动,特别有意思。
师:这里把鹅称作“鹅老爷”,是不是作者很讨厌白鹅呢?
生:不是。作者内心还是很喜欢白鹅的。
师:这里作者用了反语,在整组课文里面的很多地方都用到了这种方法(板书“反语”)。{五年级上册第四组作文45o字}.
生: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从“小梅花”这个词我感觉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
师:很好,是小梅花而不是黑脚印。还有一个词特别传神,是那一个? 生:我认为是踩印。
生:我认为是“蹭”
师:对,一个“蹭”,蹭出了作者与猫的感情。表达喜爱之情可以直接表达,可以借助事例融入到字里行间。用什么方法,还要看你写的内容。
„„
(教师相机补充板书。)
师:看来,大家的积累可真多。所以,我们写动物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动物的特点去写具体,表达出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这样写出的动物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联系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 从教材这个范例中, 感受动物的千姿百态, 引导学生关注教材提供的范例, 利用好教材这个范例给学生提供习作方法的借鉴和创造的依据,从而使习作中的语言运用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2、指导试说,掌握方法。
师:你的作文准备抓住动物的什么特点?怎样写?请同学们先自己说一说。其他同学认真听,用笔做一下简单的记录。边听边思考:这位同学是否具体地介绍出动物的特点,有没有流露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指名试说重点段。
生:我讲讲我家小乌龟怎样吃食:中午,我给它吃小鱼。我想看看它是怎么吃的,就盯着它看。它看见了我,就不敢吃了, 用那种渴望的眼神看着鱼。我知道它想吃却又怕人。于是, 故意躲到一个隐蔽的地方,过了一会儿,我偷偷一看, 发现它正在吃鱼呢!
师:谁来给他评一评。
生1:我认为他说得很有趣。
生2:我认为应该把我看到小乌龟怎样吃鱼还应具体一些, 把它的动作一一讲清楚。
生3:我认为比如写吃食时要用上一些动词,要生动地描述。
生:我认为,可以用上反语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比如可以说“好一个偷偷摸摸的家伙”。
师问生:你接受他的观点吗?能不能再根据大家给你的意见再说一下? 生:中午,我给它吃小鱼。我想看看它是怎么吃的,就盯着它看。它看见了我,就不敢吃了, 用那种渴望的眼神看着鱼。我知道它想吃却又怕人。于是, 故意躲到一个隐蔽的地方,过了一会儿,我偷偷一看,发现它正在吃鱼呢!只见他它划动四条腿,伸出老是缩着的头,两只小眼睛眨了眨,嘴一张一合地把食物吞吐下。好一个偷偷摸摸的家伙!
师:说得真好,不但写具体了乌龟进食的过程还表达出了自己的喜爱之情。特别是最后一句还用了反语。
接下来又有几名同学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边听边评,及时指导。 „„
【如何把已有的材料组织成一篇习作,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容易,在课堂上允许说自己想说的,既尊重了学生,又能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取长补短,在互议互评中,发现描写介绍动物的方法,教师也及时从学生的介绍中总结写法。让孩子们感受自由表达的成功感。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在学生试说重点段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揣摩合理的构思,运用准确的语言, 掌握具体描述的方法。】
3.归纳总结,完善目标
师:刚才大家讲得特别好,特别棒,这都是大家细心观察的结果。那么,要想写好本次作文,我们还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生1: 写外形时要按一定顺序。
生2: 可以运用反语或者对比的手法。
生3: 比如写吃食、捉鼠时要会用有关动词, 要生动地描述。
生4:书写要认真,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
师:对呀,条理清楚、语言规范、标点正确、书写认真、修改认真等都是我们写好作文应该做的。
师:对于本次习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除了本次习作的要求,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回顾习作的常规要求也就是一般目标,这样既能做到前后衔接,又能使学生统揽目标。】
三、明确要求 独立成文
师:以上我们共同讨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老师进行了归纳,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下本次习作的目标。这样我们不但明确了习作的目标,还构思了自己的作文,现在请同学们开始把我们心中所想、眼中所见、 心中所感受到的喜欢的动物写下来(板书‘写自己喜欢的动物’),下一节课我们将要根据目标一起来评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
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外形
抓住特点 具体 习性:叫声、步态、吃相 ……
趣事:……
真情实感 喜欢 反语 拟人 对比 ……
点评:首先,在写作指导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有效唤醒了学生的体验。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感受课文的精彩之处。在教师的强化点拨下,学生领悟了课文中作家是如何抓住动物特点写具体、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并共同制定了习作的目标。丁有宽先生曾经说过:“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当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作者的理解和感受“撞击”时,就会产生分析自己经历或生活现象,表达自己理解和感受的强烈愿望,于是潜在的写作激情便萌发了。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 一定的倾听期待中, 激发自我表现欲。这个过程融合了听力、理解、分析、表达等多种语文能力的训练,学生再去写作时,写作心得已经不再是空洞抽象的条文,而是具体、深刻、鲜活的记忆。
习作讲评课
一、简要总评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制定了习作目标,同学们根据目标认真地写了作文,刚才我浏览了同学们的作文,发现同学们在选材、语言、抓住动
第四组作文
第四单元
看图写话(作文指导)
一、教学目的:
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者的感情,理解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二、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照片,展开合理想象 三、教学难点:
通过描写,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促景生情: 1、出示相片的资料。
2、启发语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看了这张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同坐互相说说。 4、师补充照片的时代背景。 二、真情表达:
1、提出要求: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照片,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2、指导观察和表达:整理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将的是什么?
3、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去想象: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4、完整表达:
教师鼓励学生调动已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5、在说的基础上,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三、课外延伸:
同学们,希望你们通过课文阅读,看电影。电视、听故事参观展览等活动,了解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并讲给你们的朋友听。
四、学生独立习作。
第二课时
一、同桌互相交流,各自起草的习作。 二、小组内交流汇报: 1、按顺序交流。
2、其他同学边听边做好记录,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三、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汇报: 四、如何写文章的开头: 1、开通新颖,吸引读者。 翻开这张真实的陈年照片„„
2、由照片引发对战争的回忆,点明了日军的侵华战争造成的灾难。
当我看到这张旧照片时,不禁想起那页沉重的历史,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胡作非为至今令人唾骂,这次空前的大劫难,给人们留下难以忘怀的伤疤。
3、开头表面自己对战争的看法:
战争从古至今,就是一个令人恐惧的词语,而和平则是广大人民所向往的境界。
五、如何写好文章的结尾: 1、篇末点题,对和平的呼唤。
让我们一起呼唤和平!敲响和平之钟!放飞未来之鸽吧! 2、点明小孩的悲惨命运。
敌机飞走了,爆炸声渐渐停止了,小孩声音哭哑 他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 3、篇末写出对和平的呼唤:
为什么要战争?为什么世界不能和平?战争请远离我们吧!
和平,我们需要的是和平啊!
六、学生抄正习作。
第四单元
看图作文(作文讲评)
一、讲评目的:
1、明确本次习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学生懂得看图除了要把图上看到的内容写具体外,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2、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讲评重点:
如何展开丰富的想象,描述具体。 三、讲评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概述本次习作情况:
1、本次作文写的较好的地方,大部分学生能把图片上的内容,并能根据图上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2、写的不足的地方时:有些学生图片上的内容观察不清,描写不具体,也有一些同学抄袭范文。
3、写的较好的有:王璐,冯晶,余舒敏,曾佑辉,王玥 4、写得较差的有: 陈时健,陈涛,温美琳 二、回顾本次习作要求: 1、指名说说本次习作的要求。 (1)看图写话要注意什么? (2)本次习作要注意什么? 2、小结。
三、朗读,展示优秀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