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作业

热门资讯  点击:   2018-01-14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作业篇一

《中国政治制度史》任务1-4

的变革 D.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一次形成性作业 18. 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少康中兴”,确立了( C )。

1.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 A. 君主立宪制 B. 共和制 C. 世袭君主制 D. 民主行( B )。 共和制

A. 共和制度 B. 君主专制 C. 城邦制度 D. 联邦制度 19.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 B )。

2.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 A. 军事制度 B. 政治制度 C. 教育制度 D. 法律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D)。 制度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0. 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 A )。

3. 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 B )。 A. 丞相、御史大夫 B. .丞相、太尉 C. 太尉、御史大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清末的1905年 C. 戊戌变法时期夫 D. 丞相、大司马

D. 辛亥革命后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4. 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1. 按孙中山的政治设计,为最后达到 “授权于民选之政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C )。 府”,中国需要经过的三个时期( BCD)。

A. 皇帝 B. 君主 C. 王 D. 总统 A. 议政 B. 军政 C. 训政 D. 宪政 E. 参政

5. 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 D )。 2. 西周属卿事寮的政务官有“三事大夫”之称的是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ABC )。

6.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 A. 司土(司徒) B. 司马 C. 司工(司空) D. 司民主同盟等政治组织共同举行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其士 E. 司寇

举行地是( D )。 3.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ABD )。

A. 南京 B. 北京 C. 上海 D. 重庆 A. 联俄 B. 联共 C. 民族 D. 扶助农工 E. 民权

7. 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4. 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 A )。 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ABDE )。

A. 君主 B. 丞相 C. 三公 D. 士族 A. 管理军事的枢密院 B. 管理监察的御史台

8. 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C. 掌管礼乐的光禄寺 D. 管理政务的中书省 E. 管

A. 太仆 B. 廷尉 C. 典客(大鸿胪) D. 奉常 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院

9. 明朝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是( C )。 5. 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 AD )。

A. 三省六部 B. 三省 C. 六部 D. 一省 A. 君主制 B. 邦联制 C. 民主共和制 D. 内阁

10. 清代各省主管本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 A )。 制 E. 王权制

A. 布政使 B. 学政 C. 提督 D. 按察使 6.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

11. 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至小分别是(ABD )。

( D )。 A. 省(军政府) B. 道 C. 市 D. 县 E. 州

A. 南京临时政府 B. 北洋政府 C. 广州国民政府7. 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ABCD )。 南京国民政府 A. 帝 B. 天子 C. 王 D. 皇帝 E. 诸侯

12. 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8. 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BD )。

A. 兵部 B. 刑部 C. 都察院 D. 大理寺 A. 李鸿章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梁启超 E.

13. 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张之洞

度是在( D )。 9. 中国古代,使王权受到制约的是( ACD )。

A. 夏商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A. 地方割据势力 B. 君主制 C. 贵族元老 D. 宗教

14. 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信仰 E. 法律

A. 御史台 B. 刑部 C. 都察院 D. 大理寺 10. 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把全国

15. 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各族人口划分为数等,他们是(ABDE )。

的( B )。 A. 蒙古人 B. 色目人 C. 突厥人 D. 汉人 E. 南

A. 太平天国革命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义人

和团运动 三、简答题(共 1 道试题,共 10 分。)

16. 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 C )。 1. 试分析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和特点。

A. 领主封建制 B. 地主封建制 答:

C. 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 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权,不允许有相对独立的行

17. 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 D )。 政体系存在。(2)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A. 戊戌变法 B. 清末君主立宪 C. 晚清政治制度在分权的基础上必须抓紧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3)

地方基础行政组织的超稳定与人身控制。 8. 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弊端:首先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就不能有效在实 A. 太仆 B. 廷尉 C. 典客(大鸿胪) D. 奉常 理治理,其次,造成地方官对君主和中央的绝对依赖。 9. 明朝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是( C )。

四、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 A. 三省六部 B. 三省 C. 六部 D. 一省

1. 试述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10. 清代各省主管本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 A )。

答案: 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长达1300余年,科举 A. 布政使 B. 学政 C. 提督 D. 按察使

制度是在荐举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成绩为主11. 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要标准的选拔制度。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 D )。

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确定为一项重要制度。 A. 南京临时政府 B. 北洋政府 C. 广州国民政府 D. 科举制确立之后,基本上纠正了魏晋以来由世家大族所垄南京国民政府

断的用人和掌权状况,也削弱了荐举的功能,表现出较公12. 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开、公正的优越性,为士人入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A. 兵部 B. 刑部 C. 都察院 D. 大理寺

科举制度的确立,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也有13. 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利于更广泛的吸引人才,因此,它一经出现,便称为主要度是在( D )。

的管理选拔制度,历代奉行不废,直到1905年才被学校制 A. 夏商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度所取代。 14. 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科举制度的实行,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确实为 A. 御史台 B. 刑部 C. 都察院 D. 大理寺

古代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制度限制徇私舞弊,但由于15. 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古代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在政治腐败的时候,其弊端防不的( B )。

胜防,特别是由于考试内容和格式的日趋僵化、死板,与 A. 太平天国革命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义时代和实际政局脱节,限制着士人的思想,由科举入仕的和团运动

人往往是一些徒知经书典籍,不谙世务的迂腐书生,缺乏16. 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 C )。

实际认事的能力。而科举制度使广大士子集中在这条狭窄 A. 领主封建制 B. 地主封建制

的出路上奔走竞争,更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最终被历 C. 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 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史所淘汰。 17. 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 D )。

A. 戊戌变法 B. 清末君主立宪 C. 晚清政治制度 的变革 D.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二次形成性作业 18. 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少康中兴”,确立了( C )。

1.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 A. 君主立宪制 B. 共和制 C. 世袭君主制 D. 民主行( B )。 共和制

A. 共和制度 B. 君主专制 C. 城邦制度 D. 联邦制度 19.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 B )。

2.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 A. 军事制度 B. 政治制度 C. 教育制度 D. 法律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D)。 制度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0. 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 A )。

3. 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 B )。 A. 丞相、御史大夫 B. .丞相、太尉 C. 太尉、御史大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清末的1905年 C. 戊戌变法时期夫 D. 丞相、大司马

D. 辛亥革命后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4. 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1. 西周属卿事寮的政务官有“三事大夫”之称的是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C )。 (ABC )。

A. 皇帝 B. 君主 C. 王 D. 总统 A. 司土(司徒) B. 司马 C. 司工(司空) D. 司

5. 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 D )。 士 E. 司寇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2.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ABD )。

6.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 A. 联俄 B. 联共 C. 民族 D. 扶助农工 E. 民权 民主同盟等政治组织共同举行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其3. 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举行地是( D )。 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ABDE)。

A. 南京 B. 北京 C. 上海 D. 重庆 A. 管理军事的枢密院 B. 管理监察的御史台

7. 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 C. 掌管礼乐的光禄寺 D. 管理政务的中书省 E. 管( A )。 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院

A. 君主 B. 丞相 C. 三公 D. 士族 4. 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 AD )。

A. 君主制 B. 邦联制 C. 民主共和制 D. 内阁

制 E. 王权制

5.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

至小分别是(ABD )。

A. 省(军政府) B. 道 C. 市 D. 县 E. 州

6. 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 ABCD )。

A. 帝 B. 天子 C. 王 D. 皇帝 E. 诸侯

7. 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BD )。

A. 李鸿章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梁启超 E.

张之洞

8. 中国古代,使王权受到制约的是( ACD )。

A. 地方割据势力 B. 君主制 C. 贵族元老 D. 宗教信

仰 E. 法律

9. 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把全国

各族人口划分为数等,他们是(ABDE )。

A. 蒙古人 B. 色目人 C. 突厥人 D. 汉人 E. 南

10. 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 ABCDE )。

A. 十六国时期的“族兵” B. 辽代的“宫卫御帐兵”

C. 金代的“猛安谋克” D. 元代的“怯薛军” E. 清

代的“八旗兵”

三、简答题(共 1 道试题,共 10 分。)

1. 试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利弊。

答: (1)监察职能较完善,作用较明显,但也存在

很大局限性。监察制既有对上的谏净和封驳,又有对下的

监督弹劾,还有左右牵制监督,故较全面和完善,作用较

明显。但对上的谏净和封驳取决于君主和上司的政治素质。

对下的监督弹劾既取决于君主和上司的政治素质,又取决

于监察官员的政治素质。故存在很大局限性

(2)历代对监察人员的使用有特殊安排,也有一定管

理升迁机制,但由于给予监察人员的权力过大,顾此失彼,

不易有效地控制监察人员的腐败。一是历代多使用职位较

低、较年轻的一线监察人员,虽有血气和责任感,但监察

官员御任后常奉调到各部门和地方任中下级行政官员,这

使得作事便缺少原有勇气和果断。二是授予监察官员的权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作业}.

力过大,又缺乏有效监督,常发生监察官员本身腐败失控。

(3)采取多途径的监察制和多种方式监督法,在中央

集权制完善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和

政治风气产生过正反二面的不同影响。各种监察系列相互

交叉渗透,一切以君主为中心,不但当时监察效果降低,

且不敢得罪当权官贵而存在很大局限。

四、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

1. 简述历代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及其内容。

答: 夏、商把全国划分为九州,西周实行分封制,

各分封诸侯称为国。战国时期除少数保留分封采邑之外,

开始普遍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实行郡县两级行政。两

汉在中央直接控制的地区设郡,分封地区设王国,归属地

区设属国,边疆地区设都护府、校尉、中郎将。二级行政

区划是县、国(诸侯封地)、邑(公主封地和皇陵区、祭

祀地)、道(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汉武帝时期曾设立13州为监察区。东汉后期,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承袭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和唐初实行郡、县两级制,唐后期实行道、郡、县三级行政区划。两宋实行路、府(州)、县三级制。 元朝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明初制定的疆土管理体制分为两大系统:一是属于行政系统的六部——布政使司(直隶府州)——府(直隶布政使司的州)——县(府属州);二是属于军事系统的五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行都指挥使司,直隶都督府的卫)——卫(直隶都司的守御千户所)——千户所。清在原明代政府直接控制的地区设立行省,东北和新疆、外蒙地区设立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西藏地区设立驻藏大臣,这些都在清政府直接管辖之下。行省之下有府(直隶州、厅)、县(散州、厅),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官制,基本上是三级行政。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三次形成性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 C )。 A. 领主封建制 B. 地主封建制 C. 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 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2. 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 D )。 A. 戊戌变法 B. 清末君主立宪 C. 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 D. 中华民国的建立 3. 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 C )。 A. 君主立宪制 B. 共和制 C. 世袭君主制 D. 民主共和制 4.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 B )。 A. 军事制度 B. 政治制度 C. 教育制度 D. 法律制度 5. 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 A )。 A. 丞相、御史大夫 B. .丞相、太尉 C. 太尉、御史大夫 D. 丞相、大司马 6. 被称为中国古代官制的一大发展的清代军机处创立于( B )。 A. 康熙朝 B. 雍正朝 C. 乾隆朝 D. 嘉庆朝 7. 南京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是( C )。 A. 国民政府委员会议 B.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C. 行政院 D. 国民政府 8. 尚书正式以“台”称,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独立机构的时期是( B )。 A. 魏晋南北朝 B. 东汉 C. 曹魏 D. 西晋 9. 隋代改革国家政务体制,所设三台包括谒者台、御史台和( C )。 A. 都水台 B. 殿内省 C. 司隶台 D. 少府监 10. 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曾在省与县政权之间

设置( D )。 C. 掌管礼乐的光禄寺 D. 管理政务的中书省 E. 管

A. 特别行政区 B. 市制 C. 首席县长制 D. 行政督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院

察专员公署 5. 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 AD )。

11. 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 A. 君主制 B. 邦联制 C. 民主共和制 D. 内阁( D )。 制 E. 王权制

A. 南京临时政府 B. 北洋政府 C. 广州国民政府6. 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南京国民政府 至小分别是(ABD )。

12. 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 省(军政府) B. 道C. 市 D. 县 E. 州

A. 兵部 B. 刑部 C. 都察院 D. 大理寺 7. 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ABCD )。

13. 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 A. 帝 B. 天子 C. 王 D. 皇帝 E. 诸侯

度是在( D )。 8. 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BD)。

A. 夏商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A. 李鸿章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梁启超 E.

14. 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张之洞

A. 御史台 B. 刑部 C. 都察院 D. 大理寺 9. 中国古代,使王权受到制约的是( ACD )。

15. 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 A. 地方割据势力 B. 君主制 C. 贵族元老 D. 宗教信的( B )。 仰 E. 法律

A. 太平天国革命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义10. 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把全国和团运动 各族人口划分为数等,他们是(ABDE )。

16. 我国近代工商业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初期的 A. 蒙古人 B. 色目人 C. 突厥人 D. 汉人 E. ( B )。 南人

A. 戊戌变法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民国初期三、简答题(共 1 道试题,共 10 分。)

D. 五四运动以后 1. 简述中国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7.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答: (1)自诉:分口头诉讼和书状诉讼。在严属于( C )。 格的程序下,必须有书状的形式。(2)举诉:是被害人以

A. 私人荐举 B. 自荐 C. 制度荐举 D. 官府荐举 外的人向司法机关举告犯罪人,是有一定限制的。(3)官

18. 在先秦时代占主导的官吏选任制是( C )。 诉(公诉):官诉是以官府的名义起诉。公诉是以国家的 名义将刑事嫌犯提交法庭审判。(4)自首:是犯罪人在罪

A. 乡举里选制 B. 简选制 C. 世卿世禄制 D. 军行被发觉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坦白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功、事功选拔制 实和经过,表示愿意接受审判的行为。(5)越诉和上诉。

19. 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越诉就是越级上诉,法律有严格限制。上诉是指诉讼当事( A )。 人依照审级的规定由下级审判机关申诉于上级审判机关。

A. 君主 B. 丞相 C. 三公 D. 士族 四、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

20. 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1.试述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 C )。 【答】:

A. 太仆 B. 廷尉 C. 典客(大鸿胪) D. 奉常 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长达1300余年,科举制度是在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荐举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

1. 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ABCDE )。 选拔制度。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

A. 十六国时期的“族兵” B. 辽代的“宫卫御帐兵” 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确定为一项重要制度。科举制确

C. 金代的“猛安谋克” D. 元代的“怯薛军” E. 清立之后,基本上纠正了魏晋以来由世家大族所垄断的用人代的“八旗兵” 和掌权状况,也削弱了荐举的功能,表现出较公开、公正

2. 西周属卿事寮的政务官有“三事大夫”之称的是的优越性,为士人入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ABC )。 科举制度的确立,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也有

A. 司土(司徒) B. 司马 C. 司工(司空) D. 司利于更广泛的吸引人才,因此,它一经出现,便称为主要士 E. 司寇 的管理选拔制度,历代奉行不废,直到1905年才被学校制

3.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ABD )。 度所取代。

A. 联俄 B. 联共 C. 民族 D. 扶助农工 E. 民 科举制度的实行,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确实为权 古代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制度限制徇私舞弊,但由于

4. 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古代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在政治腐败的时候,其弊端防不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ABDE )。 胜防,特别是由于考试内容和格式的日趋僵化、死板,与 A. 管理军事的枢密院 B. 管理监察的御史台 时代和实际政局脱节,限制着士人的思想,由科举入仕的

人往往是一些徒知经书典籍,不谙世务的迂腐书生,缺乏14. 隋代改革国家政务体制,所设三台包括谒者台、御史实际认事的能力。而科举制度使广大士子集中在这条狭窄台和( C )。

的出路上奔走竞争,更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最终被历 A. 都水台 B. 殿内省 C. 司隶台 D. 少府监 史所淘汰。 15. 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曾在省与县政权之间 设置( D )。

A. 特别行政区 B. 市制 C. 首席县长制 D. 行政督 察专员公署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四次形成性作业 16. 我国近代工商业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初期的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 B )。

1. 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 A. 戊戌变法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民国初期 ( D )。 D. 五四运动以后

A. 南京临时政府 B. 北洋政府 C. 广州国民政17.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府 D. 南京国民政府 属于( C )。

2. 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 私人荐举 B. 自荐 C. 制度荐举 D. 官府荐举

A. 兵部 B. 刑部 C. 都察院 D. 大理寺 18. 在先秦时代占主导的官吏选任制是( C )。

3. 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 A. 乡举里选制 B. 简选制 C. 世卿世禄制 D. 军度是在( D )。 功、事功选拔制

A. 夏商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19.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

4. 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行( B )。

A. 御史台 B. 刑部 C. 都察院 D. 大理寺 A. 共和制度 B. 君主专制 C. 城邦制度 D. 联邦制度

5. 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20. 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 B )。

( B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清末的1905年 C. 戊戌变法时

A. 太平天国革命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义期 D. 辛亥革命后

和团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6. 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 C )。 1. 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ABCDE )。

A. 领主封建制 B. 地主封建制 A. 十六国时期的“族兵” B. 辽代的“宫卫御帐兵”

C. 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 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C. 金代的“猛安谋克” D. 元代的“怯薛军”

7. 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 D )。 E. 清代的“八旗兵”

A. 戊戌变法 B. 清末君主立宪 2. 按孙中山的政治设计,为最后达到 “授权于民选之政

C. 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 D. 中华民国的建立 府”,中国需要经过的三个时期(BCD )。

8. 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 A. 议政 B. 军政 C. 训政 D. 宪政 E. 参政 “少康中兴”,确立了( C )。 3.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ABD )。

A. 君主立宪制 B. 共和制 C. 世袭君主制 D. 民 A. 联俄 B. 联共 C. 民族 D. 扶助农工 E. 民权 主共和制 4. 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

9. 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 B )。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ABDE )。

A. 军事制度 B. 政治制度 C. 教育制度 D. A. 管理军事的枢密院 B. 管理监察的御史台 C. 法律制度 掌管礼乐的光禄寺

10. 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 A )。 D. 管理政务的中书省 E. 管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作业}.

A. 丞相、御史大夫 B. .丞相、太尉 C. 太尉、御史大院

夫 D. 丞相、大司马 5. 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AD )。

11. 被称为中国古代官制的一大发展的清代军机处创立 A. 君主制 B. 邦联制 C. 民主共和制 D. 内阁制 于( B )。 E. 王权制

A. 康熙朝 B. 雍正朝 C. 乾隆朝 D. 嘉庆朝 6. 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

12. 南京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是( C )。 至小分别是(ABD )。

A. 国民政府委员会议 B.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A. 省(军政府) B. 道 C. 市 D. 县 E. 州

C. 行政院 D. 国民政府 7. 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ABCD )。

13. 尚书正式以“台”称,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独立 A. 帝 B. 天子 C. 王 D. 皇帝 E. 诸侯

机构的时期是( B )。 8. 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BD )。

A. 魏晋南北朝 B. 东汉 C. 曹魏 D. 西晋 A. 李鸿章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梁启超 E.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作业篇二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次平时作业

一、单选题 DBCCCBDBBACAC CCDBAAD

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的统治。

A.君主专制 B.世袭制 C.共和制 D.皇权专制

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B )的统治。P59

A.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 C.城邦制度 D.联邦制度

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

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 C )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P88

A.皇帝 B.君主 C.王 D.总统

5.我国文武分职,文官有相,武官有将,从( C )后期确立起来的。P68

A.商 B.西周 C.战国 D.春秋

6.三公九卿形成于( B )。P229

A.春秋 B.战国 C.秦 D.汉

7.北魏宋宇文政权以( D )为本,建立六官制度。

A.《礼》 B.《礼仪》 C.《礼记》 D.《周礼》

8.把省作为固定行政区的是( B )代。P270

A.宋 B.元 C.明 D.清

9.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P326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0.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1.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 C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

12.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 A )岁。

A.70 B.65 C.60 D.55

13.我国推行“封建”是从( C )开始的。P138

A.夏 B.商 C.西周 D.秦

14.明朝是以( C )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A.三省六部 B.三省 C.六部 D.一省

15、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太仆 B、廷尉 C、典客 D、奉常

16、南京政府考试院,行使公务员的考选和( D )权。

A.审批 B.任命 C.登记 D.铨叙

17、明朝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8、“秀才”是指通过( A )的称谓。

A.童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

19、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20、官吏主管部门在西汉是( D )。

A.尚书台 B.尚书吏部 C.文官归吏部 D.丞相御史二府

二、多选题

1、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从夏期至1949年历代( ABC )。

A.国家政权性质 B.政体构成形式 C.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 D.领导制度

2、在政体上中国政权存在( BD )。

A.君主制 B.邦联制 C.民主共和制 D.内阁制

3、西周早期是由( DE )执掌国家各项任务。

A.御史察 B.廷尉 C.司徒 D.卿事寮 E.太史寮

4、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为( BCDE )等级。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作业}.

A.省 B.路 C.府 D.州 E.县

5、夏、商、周地方管理体制的核心( AB )。

A.封诸侯 B.建藩地 C.设郡县 D.设省

6、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 ABCDE )。

A.十六国时的“族兵” B.辽代的“宫卫御帐兵” C.金代的“猛安谋克”

D.元代的“怯薛军” E.清代的“八旗兵”

7、唐律有( ACDE )。

A.开元律 B.开皇律 C.武德律 D.贞观律 E.永徽律

8、明清的“三法司”制度,以( BCD )主管司法事务。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E.御史台

9、我国古代主要的赋役征收制度的改革有( ABCDE )。

A.均田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一条鞭法 E.摊丁入亩

10、官吏选拔制度的途径有( ABCD )。

A.荐举制度 B.科举制度 C.征辟制度 D.荫袭制度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官僚政治P16

所谓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当时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2、嫡子继承制P127

古代王位继承制度。根据嫡子继承制度,择立太子的标准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即以嫡后所生的长子为王位首位继承人;如果没有生子,则在庶子选择,其优先考虑则是妃嫔的家世和本人素质,不考虑是否年长。

3、三省六部P236

隋代在前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央管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体系,这套制度基本上为唐、宋所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省。中书省掌管草拟诏令文书,门下省 “掌出纳帝命”,尚书综理全国政务。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各设尚书、侍郎为正副官。吏部掌管理的铨选、考课、勋封。户部管户口、田地、财政和赋税事物。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物。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后勤供应,武职铨选。刑部掌管司法狱讼和司法行政事务。工部掌管水利土木工程及工匠事务。

4、票拟P209

所谓票拟,也叫票旨、条旨,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呈递皇帝批示以前,先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实际上就是“票拟批答”,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

5、三公九卿P229

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

所谓三公即:丞相,“掌呈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所谓九卿,是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也称之为诸卿或列卿。九卿的设置主要有太常、宗正、卫尉等。

6、外戚政治P174

所谓外戚政治,就是皇帝的母族或妻族利用掖廷之亲,以皇后父亲或舅父的名义,在朝廷总揽枢机之政,

居兵戎之重,父兄亲族并居显要。其极端的形式便是所谓“外戚专权”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

答:第一,君主专政,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也是北洋政府,国民党南京政府制度的一个特点。

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权合理性的依据,悬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

第三,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也影响到半殖民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

第四,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并一直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

第五,在高度君主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并且实行人治。

第六,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承认特殊权利阶层,对不同的阶层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

第七,中国一直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论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曾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

2.皇帝制度的特点是什么?P123

第一,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助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君权与神权的结合,加强了皇权不可侵犯的神圣性。

第二,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皇帝独一无二的名号确定后,即宣布在全国只有一个君主。

第三,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国家机构都是君主的办事的机构。

五、论述题(15分)

请叙述中央政务体制的发展概况,并结合现实谈谈对今天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何借鉴?P225 概况:

(1)早期国家中央政务体制的初建:尧舜时代的公共管理机构机已有一定规模和分工,出现了君臣从属关系的迹象,具备了国家雏形的特征。夏代有“六卿”,商代中央王朝的“内服”官已比较完整。

(2)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政务管理体制:西周早期由“卿事寮”和“太史寮”执掌国家各项政务。卿事寮之下设“三右”;太史寮之下设“三左”。三左三右合称“六大”。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各诸侯国改革本国官制,各国君的辅臣的地位大为突出。由此出现的官僚制,在后期已确立以文武分职为重要标志,并在战国时期得到高度发展。

(3)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三公九卿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汉武帝后,尚书成为政令中枢。

(4)公省监台卿卫政务管理体制。汉武帝以来的中央政务结构变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继续,中央官制排列顺序为:首列二相、八公、从公,其次是省、监、台、卿、卫、东宫官,诸卿地位和实际权责明显降低。

(5)以《周礼》为本的政务管理体制。西魏时按《周礼》制定六官制度,并在北周得以保留,为隋统一后的官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6)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隋代更新中央官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体系,并为唐宋所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

(7)诸使差遣负责制的政务管理结构。在“恪守成宪”的观念下,为适应现实需要,统治者采取一些临时措施,以弥补官制的不足,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派遣具有专责的特使,处理钦命政务,出现了诸使差遣负责制。

(8)“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历代王朝在确保自己最高尊荣和主权的情况下,往往对民族地区实行一引起特别制度以实行特殊管辖。

(9)以一省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金、元时期,改三省制为一省制,一直到明代洪武十三年,一直

采用一省为核心的政务管理结构。

(10)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管理体制。明洪武十三年,撤销中书省和大都督府,废除丞相制度,六部一度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最高行政机构。明中叶后又逐渐依靠内阁作为辅政部门,清代沿袭内阁制,雍正以后又另立军机处,实行双轨辅政制。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机构,基本上还是在辅政部门指导下行使权力。

(11)晚清的中央政务管理体制。鸦片战争后,晚清调整中央政务机构。1861年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901年改名外务部。1903年设商部,1905年设巡警部和学部,废除科举制。1911年成立“皇族内阁”,原有军机处、内阁双轨辅政制与以六部为政务主体,寺监府院为辅传统体制长度瓦解。

借鉴:

(1)行政体制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

(2)行政机构设置要合理,避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平时作业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多选不得分;注意将选择答案的代表性字母写在题干括号里)。

1、晚清时期的国体是( C )。

A.领主封建制 B. 地主封建制 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体处于( B )。

A.贵族君主制 B.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的过渡 C.君主丞相制 D.君主宰辅制

3、官吏主管部门在西汉是( D )。

A.尚书台 B.尚书吏部 C.文官归吏部 D.丞相、御史二府

4、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太仆 B、廷尉 C、典客 D、奉常

5、尚书由君主办公机构变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在( A )时期。

A、东汉 B、魏晋南北朝 C、曹魏 D、西晋

6、隋炀帝改革国家组织,增设谒者台和( A ),与御史台合称三台。 A、司隶台 B、都水台 C、殿内省 D、少府监

7、在中国历史上六部职权最大的时期是( D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8、清代掌管礼仪、学校、科举等事务的是( C )。

A、吏部 B、户部 C、礼部 D、国子监

9、明代首创的国家组织是( B )

A、都察院 B、通政司 C、大理寺 D、六部

10、标志清政府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是( A )。

A、设五口通商大臣 B、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C、设总税务司署 D、设外务部

11、清代省一级主管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 A )

A、布政使 B、学政 C、提督 D、按察使

12、宋代为分割转运使权力的而在路一级设立的官员是( A )。

A、提点刑狱 B、提举常平 C、安抚使 D、通判

13、中国古代君主宰辅制的萌芽时期是( B )。

A、 东汉 B、两晋 C、隋唐 D、宋

14、清末改制首先从( B )。

A.军事制度 B.行政机构 C.教育制度 D.法律制度

15、在清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C )。

A、分权 B、集权 C、督抚分寄制中央集权 D、地方军政权力一分为三

16、周代层层考核、推荐人才的制度是( C )。

A、军功、事功选拔制 B、乡举里选制 C、推荐与自荐制 D、简选制

17、我国出现“私学”教育是在( B )时期。

A.夏 B.春秋 C.战国 D.秦考试

18、明代将台院与察院合并而建立( C )。

A.御史台 B.大理院 C.都察院 D.十三道

19、在北洋政府中央监查机构平政院中,负责对平政院内部官员的监督的组织是( A )。

A、肃政厅 B、惩戒委员会 C、审察决算委员会 D、审计院

20、初创于南朝,后发展为南北朝时对州一级行政长官刺史行使监查的主要官员是( B )。

A、中书舍人 B、典签 C、司隶校尉 D御史中丞

二、多选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每小题正确答案2-4个,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注意将选择答案的代表性字母写在题干括号里)。

1、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有( ABCD )。

A、帝 B、天子 C、王 D、皇帝

2、晚清时期实行“新政”时期所增设的国家机构有( ACD )。

A、商部 B、外务部 C、巡警部 D、学部

3、西周国家组织包括( A C D )。

A、周王 B、三正 C、保傅 D、太史僚

4、属唐代国家组织中的五监有( ABC )。

A、国子监 B、军器监 C、将作监 D、司天监

5、元朝总揽全国政务的中书省真正的宰辅有( BC )。

A、丞相 B、左丞相 C、右丞相 D、枢密使

6、2.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为( BCDE )等级。

A.省 B.路 C.府 D.州 E.县

7、秦汉时期的监查官员有( A C D )。

A、御史大夫 B、左都御史 C、郡监御史 D、司隶校尉

8、宋代地方官员有( A BCD )。

A、安抚使 B、知府 C、知州 D、通判

9、明清正规的三级科举考试包括( BCD )。

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

10、明清的“三法司”制度,以( BCD )主管司法事务。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中国有句谚语英文
下一篇:两个电话的谚语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