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广西高考作文

小学作文  点击:   2012-03-05

2004广西高考作文篇一

——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评析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评析

2004年高考作文因为有许多省市单独命题从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观。虽然越是分散命题,大家越是注重一种既定和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而且这些省市大多第一次高考自主命题,总是希望给人们一个“沉稳”的感觉,但是仔细玩赏品味,依然能够看出一种“灵动”——个性与创意。揣摩诸多考题,我们醒悟:这些高考作文题的命题不是没有特点和规律的,了解和研究这些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必将有助于我们把握高考作文复习的方向,提高高考作文复习的效率。下面我们来对十五份卷(包括四份全国卷和十一份省市卷)中的作文题进行评析。

全国卷Ⅰ:全国卷Ⅰ用于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等地。作文话题与2003年全国卷作文话题“感情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非常相似,也是从理性感悟的角度立意。话题的语言材料是学生熟悉的三句名言和一句谚语,话题为“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表述平实,容易把握,这对学生全面、准确地审读和理解题意很有帮助。但同时也正是审题比较容易,学生要写出不同一般的文章也就比较困难,这就更加有利于从“发展等级”上实现人才的筛选。这个话题可以引发多种观点:1.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利于调整和提高自我;2.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容易闭目塞听,凡事主观臆断;3.盲目听取别人的错误意见定会误人误己;4.对别人的意见不必太在意,关键是要有自己的主见„„可以综合这些观点谋篇布局,也可以选择最佳角度立意。人们常说:写作是有形的思维,思维是无形的写作。构思时一定要兼顾“他人的意见”与“自己的看法”两方面进行立意,论证时不能片面、绝对,更不能肯定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要有辩证思考和全面说理。如果文章中有古今中外事例的正反论述,可能更好。

全国卷Ⅲ:全国卷Ⅲ用于新疆、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命题程式类似于2003年全国卷,选择中国古代寓言作为作文话题材料。由于寓言类的题材本身就具有通俗的哲理性,因而从中提取主题,引发思考,就比较自然。与2003年的“智子疑邻”有所不同的是2004年这个寓言比较直接地点明了题意,更加容易使人感悟其中的道理。和全国卷Ⅰ作文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很相似,全国卷Ⅲ作文话题是“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话题中的“与”字清晰地告诉了我们:二者不是完全对立的,如何“既看到了自己又不至于忽略了别人”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实际上,看到自己的智者绝对不会看不到别人,能够看到别人的人才能真正看到自己。而且,通常人们所说的“把自己当作自己,把自己当作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把别人当作别人”这些话,是很有哲理意味的,也值得我们在为人处世时深思参照。人生活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人离不开社会,离不开集体。人活着,既要想到、看到自己,更要想到、看到他人,既要为自己,更要为他人。当然,如果仅仅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那又偏题了。

全国卷Ⅱ:全国卷Ⅱ用于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命题虽然采用了时尚的网络表达方式,对于熟悉网络的中学生来讲,可算是营造了一个考场上的作文情境,但话题材料似乎并不时尚,对话语言也很平常。“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这个话题,给考生传递了一个虽然很有现实意义却很难写出新意的“信息”。在立意角度上看,话题是一元的,不新鲜,无非是“要正确看待挫折带来的‘痛苦’”;文题是传统类型的,虽然和传统的“面对挫折”、“战胜脆弱”这些文题有所不同。这个话题虽然也是关系型的,但是话题涉及到的两个概念并不并列,也不表示必然的联系,我们要关注的是客观情况与主观情感的问题,简单地说,这篇作文应是表述对某些人“遭遇挫折”后“放大痛苦”这种现象的反思。然而我们不能简单说“遭遇挫折”之后不要“放大痛苦”,这里有两个思考维度:一: “挫折”是什么程度的挫折,“遭遇挫折”后“放大痛苦”应该不应该?二:“放大痛苦”有三个层次的区别——1.把痛苦放大,例如张国荣跳楼自杀;2.保持一种痛苦,例如勾践卧薪尝胆;3.把痛苦缩小或化解掉。这道作文题最大可取之处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灵健康(现在这些独生子女一般都心理脆弱),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我们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如何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因为话题比较切实,学生可用材料倒是比较丰富,构思也有一定的发挥的余地。

全国卷Ⅳ:全国卷Ⅳ用于广西、内蒙古、陕西、海南、西藏等地。全国卷Ⅳ和全国卷Ⅱ一样,也采用了时尚的网络表达方式。这则话题所引的语言材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因而不算陌生,但选用了新话题“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可以算是对现代人观念的一种挑战,命题本意显然的不在于就事论事。所以,考生既可以旧

事新议,也可以广而论之,可写的内容是很广泛的。此外,命题材料还和教材有联系,“阿Q!”这句话的潜台词似乎是:“真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学生对此十分熟悉,这对把握题意是十分有利的。这则材料的寓意有些类似1990年高考作文“玫瑰园里的花和刺”,但立意范围更加宽泛,立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 “快乐幸福”说到底不过是人的一种感受,一种心态,它和人的思维观念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我们要多往好处想,积极乐观地看待问题,就会获得更多的幸福。——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知足常乐”。2.“思维方式”对“快乐幸福”的感觉影响较小,“幸福”不纯是“想”出来的,主要来自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改善;要从自立自强过程中获取幸福感,而不能像阿Q一样一味自我麻醉。——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不知足常乐”。3.幸福感既来自实际利益,也来自思维调节,二者不可偏废。——这种观念比较辩证。而上述三种理念又可以迸发出一些思想的火花,足以成文。

北京卷:北京卷作文题目虽然是命题形式,实际上和话题作文很相似,有人称之为题引式话题作文。“包容”这一话题兼具人文性、时代性和思辨性,不仅显示了故都杂言相处、异俗同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同时又体现了大国都市与世界接轨的精神气质和胸襟气度,传递一种友好的信息,并指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文题的教化作用,强调品德修养——例如要求同存异、有容乃大;例如要多看别人的优点、长处,不要戴有色眼镜看人;例如冤家宜解不宜结,要学会化干戈为玉帛;例如要“念人之功、忍人之过、用人之长,容人之短”。文题质朴、亲切,简洁中蕴涵着深刻含义——“包”是一种人文精神,“容”是一种人生境界,“包容”是从以人为本的根基上升华的对别人、对异已、对他者、对异质的尊重与容纳。从命题的含义来看,有两种呈现明显梯度的要义:第一要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水平一般的考生就能够理解,而第二要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则只有水平比较高的学生才能把握。这样,既保证了所有学生有话可说,又保证了认识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在审题立意上取得一定的优势。考生如果不是“只从其中一方面写”,则肯定又上了一个档次。从操作上讲,考生可以联系房龙先生的《宽容·序言》,联系蔡元培先生为北京大学奠定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方针,抒写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可以写怎样“包容”、为什么“包容”,也可以写“包容”了怎么样或者写不“包容”了又怎么样等等。命题不足之处是:由于话题过于宽泛,考生难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并且不利于严防套作和宿构。实际上,话题的大气注定了作文的大手笔,要尽量放飞思维,体现思考的广度与深度,在选材方面,诸如老师包容学生、家长包容儿女则是平庸之作。有不少的考生因为审题不到位,出现了偏差,例如写成了“忍耐”、“虚心”、“礼貌”、“谦让”、“信任”、“改错”等等。而这次北京命题最大的遗憾是文题“包容”所倡导的精神与要求中“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之说形成了巨大的反讽。

上海卷:承接前两年的“面对大海”和“杂”,上海再一次以“忙”这个题目呈现出大都市的喧哗和丰富。在讲究快节奏高效率的现实生活中,不仅仅上海人“忙”,天南地北的很多人也很忙,但到底忙什么呢?上海高考作文命题,从“遥望星空”到“面对大海”到“问苍茫大地”,在保持开放、大气的同时,变得越来越务实了。这是一个比较实在的文题:其一,话题贴近学生读书生活中的各种体验,贴近学生心灵。其二,考生写作时切入的角度和可用的材料都比较丰富。其三,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文题看似平易通俗,实则需见功力——因为“平”,笔下就难起波澜;因为“俗”,笔下就难出新意。话题的平易通俗必然会导致不少考生在立意上肤浅简陋,考生只有透视繁忙世界人事物语中的人类心理和时代精神,才能立意深刻,脱颖而出。事实证明考生作文之“意”不是作为技能训练出来的,而是出于与之相对应的思想、境界、见识、情怀。其四,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这种考题无疑会引导将来的写作教学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丰富人生的方向发展。从具体化构思方面讲,人们如此之“忙”,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有没有值得认真反思、冷静审视的必要?我们的“忙”到底有没有价值和意义,有多大的价值和意义,有没有负面的价值和反面的意义?为什么平平常常的一曲《常回家看看》竟然会让那么多人热泪盈眶?“忙”可能是某些成功人士的重要标志,但是“碌碌无为”已经蚕食了我们的时间和心灵。我们可以赞扬某种“忙”,或者嘲讽某种“忙”,或者同情某种“忙”,也可以提倡积极参与某种“忙”。可以对“忙”持辩证的态度,也可以把“忙”和“闲”联系起来思考,生活完全为“忙”所牵制固然不好,但是完全放松休闲,整天无所事事也绝非正道。

天津卷:天津今年首次独立进行高考命题,在作文题目的设计上仍然延续了近几年话题作文的基本思路,采用“材料——分析——要求”三段式。木匠从实用出发,放弃树根;艺术家从审美出发,以树根为“至宝”。我们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思考社会、集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是真正的人才?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面临人生重大选择的高中生理应明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人类对人才的定义是多元化的。在多元价值的现代社会,判断的结果主要取决于审视的角度和判断的标准,只有相对的“材与非材”,没有绝对的“材与非材”。我们可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体现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人尽

其材,物尽其用”等方面的思考。也可以阐述:对于拥才者而言,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对于用才者而言,应该能用不同的眼光评估每一个人,努力发掘他们不同的价值,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我们还可以运用辩证法分析:1.多一条标准多一批人才。2. 一个人“有用”还是“没用”,没有固定的判断条件和标准,这和个人的主观性和社会需求性有关。3. “材”与“非材”并非绝对的,二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4. “非材”可以雕琢而成为“材”,要注重培养,使之有用武之地;老师对待“差学”的粗暴做法,就是“木匠”对待“材料”的做法,校园中应该多一些“艺术家”,少一些“木匠”。

重庆卷:重庆“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个话题和全国卷Ⅰ中的作文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全国卷Ⅳ中的作文话题“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在探究“关系”方面非常相似。由于话题中两个概念构成的关系并不完全矛盾,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兼容的主题和比较温和的审视态度,如果要偏重一方,就要为自己的观点设计一个特定而又可靠的前提,这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写作时一般情况下必须兼顾两个方面,要明白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辩证地、全面地、具体地看待生活处理事情。每个人都在别人的期待中生活,如何对待别人的期待?别人对“自己”可能有不切合实际的期望(过高或过低),“自己”要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实际上“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可以简化为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认可关系。从哲学上讲,“自我”与“他人”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范畴,人类一直在寻找它们之间的平衡点。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而丧失了自我;也有很多人因为不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期望盲目操作而害己害人;当然也有很多人因为能平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而最终成为强者。处理这个问题的原则应该是:自我认识是前提,他人期望是参考。对于正处于人生转折点的高中生而言,这一话题的确很有思考的价值,有很强的导向意义。考生面对这一话题应该有话可说,有情可诉,有理可讲。重庆这个文题还使我们想起了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心灵的选择”,不过这个话题已经从道德层面的观照转变为自我意识的提醒,显然突破了传统完美主义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视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在“理性”的光芒中,探求健康个性的培养和张扬。这是一种难得的人文关怀,激活了生命的沉淀,因而显得更加温馨。从个人意识向他人意识的拓展,是人类逐渐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强调个人意识与他人意识的并重,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广东卷:命题者选取了由寓言《郁离子·冯妇》改编的一则材料,要求考生写一篇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的作文。“语言与沟通”这个作文话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从大的角度讲,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变得十分重要。从小的角度讲,广东省是全国著名的方言区,是方言最顽固的地方,甚至还有许多小地方的方言,很多人不会讲普通话,连广东人自己交流起来也觉得比较困难。深层次地说来,语言学是当今人文学科的前沿阵地之一,语言学曾引发了现代哲学和现代文化的方向性变革。这个话题无疑是在引导考生对现代科技发展和人类情感隔膜的现状进行深刻思考——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便利了人们的交流,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在情感上更加隔膜。如何加强人们的语言交流进行成功的心灵的沟通?在构思的时候必须想到:语言不仅仅是指口头语、书面语,还有人类肢体语言;语言是沟通的重要媒介,但又不是唯一的;语言对于沟通多么重要,有时没有共同语言,又“话不投机半句多”„„问题多么复杂!特别要注意领会命题者的隐性导向——“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考生不能另起锅灶,不可谈非人类的语言,也不好根据材料中的“虎”、“火”之误解,只说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更不能产生惯性的错误——谈什么“言为心声”、 “理解万岁”等等。当然,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个话题空间可能比较局促狭窄,虽然大部分考生在语言交流中都有或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但毕竟不深不透,因而文章富有文采和真情实感就更加重要了。

浙江卷:文题材料来自于2003年浙江省首届公众人文素养及需求的调查报告(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课题组承担),命题者通过简洁而有说服力的调查材料以及明白晓畅的提示语,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人文素养与发展”的关系,启发学生思考社会矛盾,让学生理解生活富裕了,还要有建设精神家园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对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发展进行思考并出谋划策,这非常符合教育的终极目的,也是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核心内容。“人文素养与发展”是一个非常前沿且深具时代意蕴的话题,特别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这个话题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从当前世界发展的态势来看,人类文明已呈现出经济建设与科学文化的交融趋势,社会进程中偏废任何一方均会导致毁灭性的灾难。人类要想进步,必须学会用“两条腿”走路。这道作文题在语文气质、人文气息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但其可操作性与创新意识均显不足。因为文题缺乏适当的解析,材料没有给学生提供确定的信息,话题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大清楚,学生对“人文素养”这一术语, “耳熟”却不“能详”。有人认为,这个话题“口”开得比较大,进去容易出来难,学生容易写泛泛而论的议论文,但不深刻透彻。实际上,由于观点、内容、文体方面有相当的限制,这个话题比较适合于写思辨性散文。话题中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条件式的关

系,写作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切实的角度、充实的材料和巧妙的构思。考生一方面要注意:大气的话题要有大气之作——为思想而文,为精神而文,乃是大气之作;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要善于“化大为小”——哲理生活化、内容具体化,切入点小而准。

江苏卷:命题者从自然的两极“山”与“水”切入,用优美典雅的语言勾勒出“山”和“水”的特点以及“山”、“水”给人的启迪,充溢着诗情画意,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让考生在审读中得到美的熏陶。“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一话题内涵深刻丰富,具有较强的人文气息与哲学气质。文题可作以下三个层次的悟读:其一,自然意义上的山和水,确定山与水不同的内涵,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的熏染、影响;其二,运用象征或比喻,拓展“山”与“水”的外延,由自然山水而推及人事、性情、道德、文化意义上的山水,谈人格特征、谈人生感悟、谈文化思想;其三,撇开山水,提炼出哲学意义上的“稳中有变、动中有静”这样的话题,探究“沉稳”与“灵动”的价值区别,也可以藉此展现考生思维的深刻性、辩证性。这三个层面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只要选择好一个切入点,依照一条确定的线索组织材料,突出中心与重点,一定可以使你的思想篝火明亮起来。当然,江苏这个文题对文化积累不够或悟性不足的考生而言,无疑是一道难题。有人认为必须写出材料中蕴涵的“变与不变”互为转换理念,强调材料中的“然而”是切题的标尺云云,还是把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混为一谈了。由概括材料寓意来确定自己作文的主旨,这自然是安全迅捷入题的一种技巧,但思考要见深度,要有新意,也并不容易。如同北京卷文题一样,考生如果能够“兼写两个方面”,例如扣住“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表述“变与不变”的哲理性或丰富多彩的人性,例如赞美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例如由水智山仁写到人的且智且仁或由水灵山稳写到人的且灵且稳,例如写水的灵动教人“柔”、山的沉稳教人“刚”,文章肯定又上了一个档次。不过“只写一个方面”也能写出佳作,例如立意来自材料,写一篇有关“仁者乐山”或“智者乐水”的散文,例如立意来自话题,写一位有“山的沉稳”的父亲,仍然能够立意深刻、意境深远、感人肺腑。就整体而言,江苏作文题目是一个有层次、有品位、充满活力、蕴含生机的题目,但也有不足之处:1、说是话题作文,实际上又不符合话题作文的命题规律,提供的材料有意无意地成了制约写作的重要因素,写作难度比较高,作为竞赛题似乎还可以。

2、“给材料”与“给话题”之间缺乏必要的过度性的语段。话题的重心是“灵动和沉稳”,而材料的重心是“变与不变”,使考生难以协调和适应,似乎有“话”无“题”了。因而有不少考生反映考试时找不到真切的感觉,也不大明白立意的倾向,只好在镣铐的束缚下尽量跳出美丽的舞蹈了。

湖南卷:湖南卷的作文话题是“家庭教育”。命题者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情况基本肯定,但又指出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是我们应试构思的大概框架。命题风格朴实、内涵丰厚,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现实性;尤其是审题上不为难学生,有利于表达真情实感。在这里,“家庭”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没有比喻或象征的含义。确实,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家庭、社会也很重要,这是一个长期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又是一个改革开放以来漏洞百出问题多多的社会热点。学生是家庭的重要成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高中生,对家庭教育都有真切(或幸福或痛苦)的体验,因而可用材料丰赡充裕,切入角度可大可小,构思可虚可实,关键只在于选定一个中心深入述说。阅卷之后发现,完全偏离话题的文章极为少见,考生的失误比之于往年大为减少。当然,明显虚构、宿构和“移花接木”之作在所难免。写这篇文章,考生应该注意的是,材料中有肯定也有否定,这就要求有辩证思考,一分为二分析问题。考生最好是站在被教育者的角度来感悟这个问题,就会有特殊的感受。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命题人似乎有这样的意图:在一个家庭中,家长和孩子的地位是平等的,家庭教育孩子也有发言权。然而,考生的作文却不能成人化。

湖北卷:材料中的故事似乎是一个寓言,“买镜”可以说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虽然是“寓意型”话题作文,但是寓意比较浅近,审题几乎没有什么难度。题意的核心关系到人的思想觉悟和认知方法的问题,问题的本质是我们怎样对待自身的缺陷,要勇于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命题的意图似乎在于引导理性启蒙和人格塑造,话题可以论及个人、论及国家、论及民族甚至论及全人类,因而从写作技巧上讲,“买镜”可以换成“自我认识与他人评价”之类的话题,这样考生在审题时就不会“遭遇”人为的无谓的障碍。“买镜”有两种情况:买明镜与买昏镜。它体现的是做人的学问、做人的艺术,可以看出做人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要买模糊镜子的人看来是不多的。但是,自命不凡、自我感觉太好,因而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希望“模糊”的人,却真的还不少呢!顺着这个角度写下去,似乎可以把握命题者的意图。这道文题的不足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1.材料老套、沉闷,立意受限制,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很难有自由发挥的空间;2.材料表述比较繁杂,不少考生反而无所适从,有的考生干脆以“镜子”为话题了;3.跟钱钟书《读伊索寓言》中的某些语段极为相似,似乎和思想政治、伦理道德说教若即若离;4.命题有模仿2002年台湾国文考试题目《对镜》之嫌疑,而且“买镜”又不如“对镜”灵

活且空间大。

福建卷:这是一道别出心裁、富有创意的作文题。彻底取消了审题,可以说是“零审题话题作文”;在文体上,选择的自由度极大:人物评论、文学评论、杂文短剧、故事新编等等,尽可展其所长。文题的创意主要体现在话题性质与其他省份不同,把作文与读书紧紧结合起来,试图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阅读,开展心灵的对话,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很符合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宗旨。题目中有十个提供给学生选择的“话题人物(形象)”,其筛选很有讲究,不仅兼顾其性别、身份、种族和术业所属领域,而且做到东西方文化、科学与人文、课内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相结合,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给足了学生写作自由空间。我们认为,写作的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诠释,作文中的话题不能只局限于某一哲理或事理,高中生大可凭借上述人物诠释自己对世界本体人生百态的理解,做到大气、大胆的“六经注我”,而不是匠气、怯懦的“我注六经”。理想的文章格局似乎是:由对象触发思想,由思想集合材料,由材料塑造形象,由形象表达主题。福建这种取材广、限制少、主动性强、灵活性高的作文命题方式令人称道,命题立意上的创新更加让人兴奋,孔子、苏轼、鲁迅、曹操、宋江、薛宝钗等等,只要你平时多读书,有自己的见解,不把自己的视野完全束缚在课内,那么,一定能写出很有个人见解的好文章。这是一个很好的导向,体现了大语文的理念,给语文教学以正确的导向。特别是曾国藩,功过是非历史并无定论,这就更加能够撞击出学生思想的火花。文题美中不足在于:1.所提供的写作对象涵盖面不够,命题过于讲求面向教材,却背离了学生阅读的现状。2.缺少必要的提示,例如有的考生不敢确定“桑提亚哥”是否就是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主人,甚至面对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冬妮娅,许多学生也一脸茫然。福建是个以山区为主的沿海地区,人口素质层次不一,这种试题好象不切合福建实际情况。3.评判标准难以把握——一方面,学生各抒己见,百花齐放;另一方面,阅卷教师是否具有丰富的文史知识,能否看出其中“余秋雨式的错误”,令人忧虑。

辽宁卷:“平凡与自豪”是一道极为平民化、极具亲和力的作文题,又是一道富有后现代色彩的作文题,这可不是一般的“话说‘平凡’”,——关注平凡个体胜过眷顾英雄人物;尊重独立自由神圣平凡的个体,胜过看待专制奴役束缚大众的所谓的精英人物;以“真”消除“伪”,以“凡”取代“圣”,以“个体叙事”反抗“宏伟叙事”。这道试题的出现给我们的写作带来了新的命题范式,启发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和全国卷Ⅲ一样,作文命题涉及到了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问题。文题的导向是如何正确对待平凡,如何理解在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在人们的认识中,伟大与平凡是两极,可平凡就是平庸吗?鄙弃平庸是应该的,但只赞颂伟大而不甘于平凡轻视平凡,却是错误的。平凡充实并非没有自豪的理由,并非没有魅力可言。从根本上说,平凡是一种选择,自豪是一种心态。考生在构思立意时如果能够因小见大、辩证思考,一定可以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在审题时千万不要把“平凡与自豪”和“平凡与伟大”、“平凡与崇高”混淆起来而误入歧途。不少专家认为,在“平凡与自豪”这个话题之下,也容易出现抄袭或宿构现象,而且作文好写但是难以写好,但象辽宁这样命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包容”,这样“忙”下来,肯定会使语文教学逐步走上一个健康、有序、全面、客观的正确的轨道。

整 体 评 价

通过上面各地高考作文题的分析,不难发现,尽管各具地方特色可谓千姿百态,但有几点是共通的。十五道文题就整体而言,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从形式上看,基本上仍然是话题作文,个别地方没有使用“话题”的提法,但本质还是相同的。北京卷大概属于题引式话题作文,而上海为了避免在材料和导语的处理上可能会画蛇添足,反而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则干脆不用材料和导语,真是简洁的“命题式话题作文”。大多数作文题目(全国ⅠⅡⅢⅣ卷、天津、重庆、广东、浙江、江苏、辽宁等卷)沿袭了2003年全国试卷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种关系型的话题形式。不过其中的关系已逐渐趋向简明、灵活,而且有的实际上不一定是必然的联系(例如全国卷Ⅱ);作文要求也有所降低,比如说北京卷和江苏卷,允许考生单写其中的一个方面。很明显,命题者试图在开发与限制之间寻找一种折中的平衡。这种形式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有效地防止宿构,又能够考查学生思维的辩证性、严谨性、整合性和创造性。

二、从内容上看,命题取向基本上具有开放性和人文性。一方面,为了拓展高考作文的“表述领域”,有意把考生的眼光引向外部世界,引向社会现实生活,引向人的生存环境,引向难以预测的未来。这方面代表性作文题是上海的“忙”、广东的“语言与沟通”、浙江的“人文素养与发展”等。另一方面,鉴于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又刻意地把考生的思考引向主观世界,让考生侧重感悟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4广西高考作文篇二

——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评析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评析

2004年高考作文因为有许多省市单独命题从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观。虽然越是分散命题,大家越是注重一种既定和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而且这些省市大多第一次高考自主命题,总是希望给人们一个“沉稳”的感觉,但是仔细玩赏品味,依然能够看出一种“灵动”——个性与创意。揣摩诸多考题,我们醒悟:这些高考作文题的命题不是没有特点和规律的,了解和研究这些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必将有助于我们把握高考作文复习的方向,提高高考作文复习的效率。下面我们来对十五份卷(包括四份全国卷和十一份省市卷)中的作文题进行评析。

全国卷Ⅰ:全国卷Ⅰ用于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等地。作文话题与2003年全国卷作文话题“感情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非常相似,也是从理性感悟的角度立意。话题的语言材料是学生熟悉的三句名言和一句谚语,话题为“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表述平实,容易把握,这对学生全面、准确地审读和理解题意很有帮助。但同时也正是审题比较容易,学生要写出不同一般的文章也就比较困难,这就更加有利于从“发展等级”上实现人才的筛选。这个话题可以引发多种观点:1.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利于调整和提高自我;2.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容易闭目塞听,凡事主观臆断;3.盲目听取别人的错误意见定会误人误己;4.对别人的意见不必太在意,关键是要有自己的主见„„可以综合这些观点谋篇布局,也可以选择最佳角度立意。人们常说:写作是有形的思维,思维是无形的写作。构思时一定要兼顾“他人的意见”与“自己的看法”两方面进行立意,论证时不能片面、绝对,更不能肯定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要有辩证思考和全面说理。如果文章中有古今中外事例的正反论述,可能更好。

全国卷Ⅲ:全国卷Ⅲ用于新疆、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命题程式类似于2003年全国卷,选择中国古代寓言作为作文话题材料。由于寓言类的题材本身就具有通俗的哲理性,因而从中提取主题,引发思考,就比较自然。与2003年的“智子疑邻”有所不同的是2004年这个寓言比较直接地点明了题意,更加容易使人感悟其中的道理。和全国卷Ⅰ作文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很相似,全国卷Ⅲ作文话题是“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话题中的“与”字清晰地告诉了我们:二者不是完全对立的,如何“既看到了自己又不至于忽略了别人”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实际上,看到自己的智者绝对不会看不到别人,能够看到别人的人才能真正看到自己。而且,通常人们所说的“把自己当作自己,把自己当作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把别人当作别人”这些话,是很有哲理意味的,也值得我们在为人处世时深思参照。人生活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人离不开社会,离不开集体。人活着,既要想到、看到自己,更要想到、看到他人,既要为自己,更要为他人。当然,如果仅仅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那又偏题了。

全国卷Ⅱ:全国卷Ⅱ用于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命题虽然采用了时尚的网络表达方式,对于熟悉网络的中学生来讲,可算是营造了一个考场上的作文情境,但话题材料似乎并不时尚,对话语言也很平常。“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这个话题,给考生传递了一个虽然很有现实意义却很难写出新意的“信息”。在立意角度上看,话题是一元的,不新鲜,无非是“要正确看待挫折带来的‘痛苦’”;文题是传统类型的,虽然和传统的“面对挫折”、“战胜脆弱”这些文题有所不同。这个话题虽然也是关系型的,但是话题涉及到的两个概念并不并列,也不表示必然的联系,我们要关注的是客观情况与主观情感的问题,简单地说,这篇作文应是表述对某些人“遭遇挫折”后“放大痛苦”这种现象的反思。然而我们不能简单说“遭遇挫折”之后不要“放大痛苦”,这里有两个思考维度:一: “挫折”是什么程度的挫折,“遭遇挫折”后“放大痛苦”应该不应该?二:“放大痛苦”有三个层次的区别——1.把痛苦放大,例如张国荣跳楼自杀;2.保持一种痛苦,例如勾践卧薪

尝胆;3.把痛苦缩小或化解掉。这道作文题最大可取之处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灵健康(现在这些独生子女一般都心理脆弱),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我们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如何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因为话题比较切实,学生可用材料倒是比较丰富,构思也有一定的发挥的余地。

全国卷Ⅳ:全国卷Ⅳ用于广西、内蒙古、陕西、海南、西藏等地。全国卷Ⅳ和全国卷Ⅱ一样,也采用了时尚的网络表达方式。这则话题所引的语言材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因而不算陌生,但选用了新话题“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可以算是对现代人观念的一种挑战,命题本意显然的不在于就事论事。所以,考生既可以旧事新议,也可以广而论之,可写的内容是很广泛的。此外,命题材料还和教材有联系,“阿Q!”这句话的潜台词似乎是:“真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学生对此十分熟悉,这对把握题意是十分有利的。这则材料的寓意有些类似1990年高考作文“玫瑰园里的花和刺”,但立意范围更加宽泛,立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 “快乐幸福”说到底不过是人的一种感受,一种心态,它和人的思维观念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我们要多往好处想,积极乐观地看待问题,就会获得更多的幸福。——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知足常乐”。2.“思维方式”对“快乐幸福”的感觉影响较小,“幸福”不纯是“想”出来的,主要来自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改善;要从自立自强过程中获取幸福感,而不能像阿Q一样一味自我麻醉。——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不知足常乐”。3.幸福感既来自实际利益,也来自思维调节,二者不可偏废。——这种观念比较辩证。而上述三种理念又可以迸发出一些思想的火花,足以成文。

北京卷:北京卷作文题目虽然是命题形式,实际上和话题作文很相似,有人称之为题引式话题作文。“包容”这一话题兼具人文性、时代性和思辨性,不仅显示了故都杂言相处、异俗同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同时又体现了大国都市与世界接轨的精神气质和胸襟气度,传递一种友好的信息,并指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文题的教化作用,强调品德修养——例如要求同存异、有容乃大;例如要多看别人的优点、长处,不要戴有色眼镜看人;例如冤家宜解不宜结,要学会化干戈为玉帛;例如要“念人之功、忍人之过、用人之长,容人之短”。文题质朴、亲切,简洁中蕴涵着深刻含义——“包”是一种人文精神,“容”是一种人生境界,“包容”是从以人为本的根基上升华的对别人、对异已、对他者、对异质的尊重与容纳。从命题的含义来看,有两种呈现明显梯度的要义:第一要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水平一般的考生就能够理解,而第二要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则只有水平比较高的学生才能把握。这样,既保证了所有学生有话可说,又保证了认识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在审题立意上取得一定的优势。考生如果不是“只从其中一方面写”,则肯定又上了一个档次。从操作上讲,考生可以联系房龙先生的《宽容·序言》,联系蔡元培先生为北京大学奠定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方针,抒写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可以写怎样“包容”、为什么“包容”,也可以写“包容”了怎么样或者写不“包容”了又怎么样等等。命题不足之处是:由于话题过于宽泛,考生难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并且不利于严防套作和宿构。实际上,话题的大气注定了作文的大手笔,要尽量放飞思维,体现思考的广度与深度,在选材方面,诸如老师包容学生、家长包容儿女则是平庸之作。有不少的考生因为审题不到位,出现了偏差,例如写成了“忍耐”、“虚心”、“礼貌”、“谦让”、“信任”、“改错”等等。而这次北京命题最大的遗憾是文题“包容”所倡导的精神与要求中“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之说形成了巨大的反讽。

上海卷:承接前两年的“面对大海”和“杂”,上海再一次以“忙”这个题目呈现出大都市的喧哗和丰富。在讲究快节奏高效率的现实生活中,不仅仅上海人“忙”,天南地北的很多人也很忙,但到底忙什么呢?上海高考作文命题,从“遥望星空”到“面对大海”到“问苍茫大地”,在保持开放、大气的同时,变得越来越务实了。这是一个比较实在的文题:其一,话题贴近学生读书生活中的各种体验,贴近学生心灵。其二,考生写作时切入的角度和可用的材料都比较丰富。其三,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文题看似平易通俗,实则需见功力——因为“平”,笔下就难起波澜;因为“俗”,笔下就难出新意。话题的平易通俗必然会导致不少考生在立意上肤浅简陋,考生只有透视繁忙世界人事物语中的人类心理和时代精神,才能立意深刻,脱颖而出。事实证明考生作文之“意”不是作为技能训练出来的,而是出于与之相对应的思想、境界、见识、情怀。其四,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这

种考题无疑会引导将来的写作教学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丰富人生的方向发展。从具体化构思方面讲,人们如此之“忙”,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有没有值得认真反思、冷静审视的必要?我们的“忙”到底有没有价值和意义,有多大的价值和意义,有没有负面的价值和反面的意义?为什么平平常常的一曲《常回家看看》竟然会让那么多人热泪盈眶?“忙”可能是某些成功人士的重要标志,但是“碌碌无为”已经蚕食了我们的时间和心灵。我们可以赞扬某种“忙”,或者嘲讽某种“忙”,或者同情某种“忙”,也可以提倡积极参与某种“忙”。可以对“忙”持辩证的态度,也可以把“忙”和“闲”联系起来思考,生活完全为“忙”所牵制固然不好,但是完全放松休闲,整天无所事事也绝非正道。

天津卷:天津今年首次独立进行高考命题,在作文题目的设计上仍然延续了近几年话题作文的基本思路,采用“材料——分析——要求”三段式。木匠从实用出发,放弃树根;艺术家从审美出发,以树根为“至宝”。我们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思考社会、集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是真正的人才?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面临人生重大选择的高中生理应明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人类对人才的定义是多元化的。在多元价值的现代社会,判断的结果主要取决于审视的角度和判断的标准,只有相对的“材与非材”,没有绝对的“材与非材”。我们可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体现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等方面的思考。也可以阐述:对于拥才者而言,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对于用才者而言,应该能用不同的眼光评估每一个人,努力发掘他们不同的价值,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我们还可以运用辩证法分析:1.多一条标准多一批人才。2. 一个人“有用”还是“没用”,没有固定的判断条件和标准,这和个人的主观性和社会需求性有关。3. “材”与“非材”并非绝对的,二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4. “非材”可以雕琢而成为“材”,要注重培养,使之有用武之地;老师对待“差学”的粗暴做法,就是“木匠”对待“材料”的做法,校园中应该多一些“艺术家”,少一些“木匠”。

重庆卷:重庆“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个话题和全国卷Ⅰ中的作文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全国卷Ⅳ中的作文话题“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在探究“关系”方面非常相似。由于话题中两个概念构成的关系并不完全矛盾,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兼容的主题和比较温和的审视态度,如果要偏重一方,就要为自己的观点设计一个特定而又可靠的前提,这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写作时一般情况下必须兼顾两个方面,要明白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辩证地、全面地、具体地看待生活处理事情。每个人都在别人的期待中生活,如何对待别人的期待?别人对“自己”可能有不切合实际的期望(过高或过低),“自己”要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实际上“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可以简化为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认可关系。从哲学上讲,“自我”与“他人”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范畴,人类一直在寻找它们之间的平衡点。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而丧失了自我;也有很多人因为不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期望盲目操作而害己害人;当然也有很多人因为能平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而最终成为强者。处理这个问题的原则应该是:自我认识是前提,他人期望是参考。对于正处于人生转折点的高中生而言,这一话题的确很有思考的价值,有很强的导向意义。考生面对这一话题应该有话可说,有情可诉,有理可讲。重庆这个文题还使我们想起了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心灵的选择”,不过这个话题已经从道德层面的观照转变为自我意识的提醒,显然突破了传统完美主义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视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在“理性”的光芒中,探求健康个性的培养和张扬。这是一种难得的人文关怀,激活了生命的沉淀,因而显得更加温馨。从个人意识向他人意识的拓展,是人类逐渐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强调个人意识与他人意识的并重,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广东卷:命题者选取了由寓言《郁离子·冯妇》改编的一则材料,要求考生写一篇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的作文。“语言与沟通”这个作文话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从大的角度讲,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变得十分重要。从小的角度讲,广东省是全国著名的方言区,是方言最顽固的地方,甚至还有许多小地方的方言,很多人不会讲普通话,连

广东人自己交流起来也觉得比较困难。深层次地说来,语言学是当今人文学科的前沿阵地之一,语言学曾引发了现代哲学和现代文化的方向性变革。这个话题无疑是在引导考生对现代科技发展和人类情感隔膜的现状进行深刻思考——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便利了人们的交流,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在情感上更加隔膜。如何加强人们的语言交流进行成功的心灵的沟通?在构思的时候必须想到:语言不仅仅是指口头语、书面语,还有人类肢体语言;语言是沟通的重要媒介,但又不是唯一的;语言对于沟通多么重要,有时没有共同语言,又“话不投机半句多”„„问题多么复杂!特别要注意领会命题者的隐性导向——“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考生不能另起锅灶,不可谈非人类的语言,也不好根据材料中的“虎”、“火”之误解,只说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更不能产生惯性的错误——谈什么“言为心声”、 “理解万岁”等等。当然,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个话题空间可能比较局促狭窄,虽然大部分考生在语言交流中都有或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但毕竟不深不透,因而文章富有文采和真情实感就更加重要了。

浙江卷:文题材料来自于2003年浙江省首届公众人文素养及需求的调查报告(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课题组承担),命题者通过简洁而有说服力的调查材料以及明白晓畅的提示语,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人文素养与发展”的关系,启发学生思考社会矛盾,让学生理解生活富裕了,还要有建设精神家园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对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发展进行思考并出谋划策,这非常符合教育的终极目的,也是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核心内容。“人文素养与发展”是一个非常前沿且深具时代意蕴的话题,特别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这个话题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从当前世界发展的态势来看,人类文明已呈现出经济建设与科学文化的交融趋势,社会进程中偏废任何一方均会导致毁灭性的灾难。人类要想进步,必须学会用“两条腿”走路。这道作文题在语文气质、人文气息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但其可操作性与创新意识均显不足。因为文题缺乏适当的解析,材料没有给学生提供确定的信息,话题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大清楚,学生对“人文素养”这一术语, “耳熟”却不“能详”。有人认为,这个话题“口”开得比较大,进去容易出来难,学生容易写泛泛而论的议论文,但不深刻透彻。实际上,由于观点、内容、文体方面有相当的限制,这个话题比较适合于写思辨性散文。话题中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条件式的关系,写作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切实的角度、充实的材料和巧妙的构思。考生一方面要注意:大气的话题要有大气之作——为思想而文,为精神而文,乃是大气之作;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要善于“化大为小”——哲理生活化、内容具体化,切入点小而准。

江苏卷:命题者从自然的两极“山”与“水”切入,用优美典雅的语言勾勒出“山”和“水”的特点以及“山”、“水”给人的启迪,充溢着诗情画意,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让考生在审读中得到美的熏陶。“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一话题内涵深刻丰富,具有较强的人文气息与哲学气质。文题可作以下三个层次的悟读:其一,自然意义上的山和水,确定山与水不同的内涵,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的熏染、影响;其二,运用象征或比喻,拓展“山”与“水”的外延,由自然山水而推及人事、性情、道德、文化意义上的山水,谈人格特征、谈人生感悟、谈文化思想;其三,撇开山水,提炼出哲学意义上的“稳中有变、动中有静”这样的话题,探究“沉稳”与“灵动”的价值区别,也可以藉此展现考生思维的深刻性、辩证性。这三个层面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只要选择好一个切入点,依照一条确定的线索组织材料,突出中心与重点,一定可以使你的思想篝火明亮起来。当然,江苏这个文题对文化积累不够或悟性不足的考生而言,无疑是一道难题。有人认为必须写出材料中蕴涵的“变与不变”互为转换理念,强调材料中的“然而”是切题的标尺云云,还是把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混为一谈了。由概括材料寓意来确定自己作文的主旨,这自然是安全迅捷入题的一种技巧,但思考要见深度,要有新意,也并不容易。如同北京卷文题一样,考生如果能够“兼写两个方面”,例如扣住“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表述“变与不变”的哲理性或丰富多彩的人性,例如赞美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例如由水智山仁写到人的且智且仁或由水灵山稳写到人的且灵且稳,例如写水的灵动教人“柔”、山的沉稳教人“刚”,文章肯定又上了一个档次。不过“只写一个方面”也能写出佳作,例如立意来自材料,写一篇有关“仁者乐山”或“智者乐水”的散文,

例如立意来自话题,写一位有“山的沉稳”的父亲,仍然能够立意深刻、意境深远、感人肺腑。就整体而言,江苏作文题目是一个有层次、有品位、充满活力、蕴含生机的题目,但也有不足之处:1、说是话题作文,实际上又不符合话题作文的命题规律,提供的材料有意无意地成了制约写作的重要因素,写作难度比较高,作为竞赛题似乎还可以。2、“给材料”与“给话题”之间缺乏必要的过度性的语段。话题的重心是“灵动和沉稳”,而材料的重心是“变与不变”,使考生难以协调和适应,似乎有“话”无“题”了。因而有不少考生反映考试时找不到真切的感觉,也不大明白立意的倾向,只好在镣铐的束缚下尽量跳出美丽的舞蹈了。

湖南卷:湖南卷的作文话题是“家庭教育”。命题者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情况基本肯定,但又指出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是我们应试构思的大概框架。命题风格朴实、内涵丰厚,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现实性;尤其是审题上不为难学生,有利于表达真情实感。在这里,“家庭”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没有比喻或象征的含义。确实,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家庭、社会也很重要,这是一个长期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又是一个改革开放以来漏洞百出问题多多的社会热点。学生是家庭的重要成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高中生,对家庭教育都有真切(或幸福或痛苦)的体验,因而可用材料丰赡充裕,切入角度可大可小,构思可虚可实,关键只在于选定一个中心深入述说。阅卷之后发现,完全偏离话题的文章极为少见,考生的失误比之于往年大为减少。当然,明显虚构、宿构和“移花接木”之作在所难免。写这篇文章,考生应该注意的是,材料中有肯定也有否定,这就要求有辩证思考,一分为二分析问题。考生最好是站在被教育者的角度来感悟这个问题,就会有特殊的感受。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命题人似乎有这样的意图:在一个家庭中,家长和孩子的地位是平等的,家庭教育孩子也有发言权。然而,考生的作文却不能成人化。

湖北卷:材料中的故事似乎是一个寓言,“买镜”可以说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虽然是“寓意型”话题作文,但是寓意比较浅近,审题几乎没有什么难度。题意的核心关系到人的思想觉悟和认知方法的问题,问题的本质是我们怎样对待自身的缺陷,要勇于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命题的意图似乎在于引导理性启蒙和人格塑造,话题可以论及个人、论及国家、论及民族甚至论及全人类,因而从写作技巧上讲,“买镜”可以换成“自我认识与他人评价”之类的话题,这样考生在审题时就不会“遭遇”人为的无谓的障碍。“买镜”有两种情况:买明镜与买昏镜。它体现的是做人的学问、做人的艺术,可以看出做人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要买模糊镜子的人看来是不多的。但是,自命不凡、自我感觉太好,因而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希望“模糊”的人,却真的还不少呢!顺着这个角度写下去,似乎可以把握命题者的意图。这道文题的不足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1.材料老套、沉闷,立意受限制,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很难有自由发挥的空间;2.材料表述比较繁杂,不少考生反而无所适从,有的考生干脆以“镜子”为话题了;3.跟钱钟书《读伊索寓言》中的某些语段极为相似,似乎和思想政治、伦理道德说教若即若离;4.命题有模仿2002年台湾国文考试题目《对镜》之嫌疑,而且“买镜”又不如“对镜”灵活且空间大。

福建卷:这是一道别出心裁、富有创意的作文题。彻底取消了审题,可以说是“零审题话题作文”;在文体上,选择的自由度极大:人物评论、文学评论、杂文短剧、故事新编等等,尽可展其所长。文题的创意主要体现在话题性质与其他省份不同,把作文与读书紧紧结合起来,试图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阅读,开展心灵的对话,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很符合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宗旨。题目中有十个提供给学生选择的“话题人物(形象)”,其筛选很有讲究,不仅兼顾其性别、身份、种族和术业所属领域,而且做到东西方文化、科学与人文、课内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相结合,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给足了学生写作自由空间。我们认为,写作的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诠释,作文中的话题不能只局限于某一哲理或事理,高中生大可凭借上述人物诠释自己对世界本体人生百态的理解,做到大气、大胆的“六经注我”,而不是匠气、怯懦的“我注六经”。理想的文章格局似乎是:由对象触发思想,由思想集合材料,由材料塑造形象,由形象表达主题。福建这种取材广、限制少、主动性强、灵活性高的作文命题方式令人称道,命题立意上的创新更加让人兴奋,孔子、苏轼、鲁迅、曹操、宋江、薛宝钗等等,只要你平时多读书,有自己的见解,不把自己的视野完全束缚在课内,

2004广西高考作文篇三

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总汇(珍藏版)

历高考作文题目总汇珍藏版

================

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总汇(珍藏版)

■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北京市)

■1978年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

■1979年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1980年读《画蛋》有感

■1981年仔细阅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写一篇读后感。要求: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明确、紧扣原文发表感想、联系实际具体、恰当

■1982年作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意:必须写成议论文……

■1983年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1.写一段300字以内说明文字

2.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内

■1984年有的同学说:“每逢写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1985年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文题《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1986年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全文不少于600字,副标题自定

■1987年1.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写一篇简讯《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

2.结合以上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字数400至600字之间

■1988年文题《习惯》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1989年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想立志报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班主任、父母各持己见。他为此感到困惑、苦恼,他写了一封信,想听你的意见,你给他写封回信

■1990年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根据这一材料展开描写,写一篇议论文

■1991年描写圆的想像物;就“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1992年清理路旁的脏物1.根据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记叙他们中的谁又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2.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

■1993年高三某班学生小张因病缺课两个月,请同班好友小王帮他补课。后来,小张的学习成绩跟了上来,小张的母亲很感激小王,尽管家里不富裕,但还是托人给小王捎来200元作为报酬,小王很为难,找班主任谈谈自己的想法,班上的同学知道了这件事后,产生了各种议论,在班会上,大家围绕这件事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请你写一篇全面反映这件事和班上同学各种看法的广播稿。题目自拟

{2004广西高考作文}.

■1994年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1995年任选寓言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像,以《××与××的对话》为题(例如《麻雀与燕子的对话》、《黄鹂与鹦鹉的对话》等),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20分)要求:1.对话与《鸟的评说》内容有关,并据此展开想像2.用对话方式写,不要用概述和转述方式写,不要写成独白或诗歌

■1996年仔细观察下页《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一、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注意:1.两幅漫画分别说明,文字不必平均分配

2.说明画面内容时,不要编故事3.要求内容完整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简明4.200字二、以《我更喜欢漫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注意:1.把你喜欢的那幅漫画的标题填写在作文题目的空白处2.议论时要有比较,要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由3.不少于600字

■1997年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1998年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写作文。现在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后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2017中考语文作文复习
下一篇:2006广东高考作文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