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热门资讯  点击:   2017-12-01

云南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2015云南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26日在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代省长 陈 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也是在困难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云南省委的领导下,省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努力改善群众生活,奋力抗击自然灾害,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统筹抓好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7.1%。重点推进了八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省政府领导带队开展调研督查,坚持定期研究经济运行情况和召开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会,及时出台稳增长16条等系列政策措施。合力推进20个重大建设项目和20项重要工作,实施万亿元重点项目投资计划,集中开工739个重大项目。强化预算执行和资金支出管理,清理和盘活存量资金,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扎实推进高原特色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再创新高,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全面部署工业转型升级,研究出台汽车等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快中石油炼油项目建设,分类优化园区布局。果断关闭整合小煤矿,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坚决淘汰炼铁、水泥、黄磷等落后产能,分类推动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目标基本完成。健全刺激消费政策,培育健康养老等消费热点,推动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发展,旅游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银行融资2806亿元、直接融资1214亿元。新一轮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扎实开展。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通过引入战略合作伙伴、设立铁路建设基金、组建港航投资公司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综合交通建设投资超过1000亿元。玉磨、祥临、弥蒙、叙毕(云南段)铁路项目建议书获得国家批复,丽香、保瑞铁路开工建设,蒙河铁路和昆明地铁2号线投入运营。昆明南绕城、楚广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昆嵩、蒙文砚等23条高速公路建设全面启动。泸沽湖、沧源、澜沧机场建设加快推进。金沙江中游库区航运基础综合建设项目开工。水利建设投资达338亿元,新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40件,建成“五小水利”工程50万件,德厚、阿岗大型水库获国家立项,滇中引水工程前期工作有重大进展。梨园、观音岩等在建重大水电项目进展顺利,骨干网架及送电通道建设加快。新增石油天然气干支管道2200公里,五个州市开始通气用气。昆明区域性国际通信出入口建设、三网融合和智慧城市试点进展顺利。

(三)加大城乡协调发展力度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转移农业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2%,红河州、曲靖市、大理市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上山,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成效明显,有效保护了坝区基本农田。开工建设70个城市综合体,新增生活污水管网1373公里,基本建成25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推进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完成750个省级重点建设村、500个美丽乡村、3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村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建成农户科学储粮设施21万套。加快区域扶贫开发步伐,实施整村、整乡、整县、整州推进工程,减少农村扶贫对象100万人以上。生态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进展。高原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全面实施,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污染减排工作有效推进。我省被列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西双版纳州和玉龙县列入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试点成效明显。

(四)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加快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共精简160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显著,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5%。农村土地制度、集体林权、统筹城乡发展、水价水权、供销社等改革取得进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省属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取得突破。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三农”金融改革创新和服务便利化不断推进。出台了开放型经济、教育卫生、财税体制和生态文明等改革方案。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规划,第2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2届昆交会成功举办,桥头堡建设第三次部际联席会议协调推进了一批重大事项。瑞丽、磨憨、河口、临沧等开放试验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步伐加快,红河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家预验收,昆明长水国际机场72小时过境免签获国家批准。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296.2亿美元。与泛珠三角、长三角、港澳台的合作交流务实推进,滇沪、滇冀合

作水平不断提升,侨务工作不断加强。引进省外到位资金52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

(五)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

财政支出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云岭职工人才工程和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深入推进,启动实施“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贷免扶补工作扎实开展,城镇新增就业36.5万人,扶持12万人创业,最低工资标准再次提高。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加快推进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筹建工作。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稳步实施,“文化大篷车· 千乡万里行”五年任务顺利完成。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开展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启动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推进社会保障扩面提标,主要险种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初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大力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10件惠民实事全面完成。

(六)切实加强民族宗教工作

深入实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兴边富民工程、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专项规划,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创建工作部省联席会议制度得到巩固,实施了10个示范县、65个示范乡镇、469个示范村建设项目,涌现出贡山独龙江乡、巍山永建镇、昆明金星社区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典型,大理州和西双版纳州被列为全国首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和“十项精品、百名人才”工程初见成效。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藏区、边境一线和城市民族工作持续加强。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妥善解决民族宗教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巩固发展了各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

(七)有序有效开展抗灾救灾

一年来,全省经受住了地震、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考验和挑战。特别是盈江、鲁甸、景谷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全力抓好抗灾救灾。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紧急转移安置和救治受灾群众,迅速抢修基础设施,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范工作,避免严重次生灾害发生。及时开展卫生防疫,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落实“八包八保”等措施,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灾区生产生活秩序良好,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展开,群众生活安定、人心稳定。鲁甸抗震救灾成为我省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军地合作最好、投入力量最

大的行动。景谷防震减灾工作扎实有效,在震级高、震源浅的情况下损失小、伤亡少。全省抗灾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八)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大社会治理工作力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食品放心工程专项整治,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严肃查处曲靖“4·07”“4·21”重大煤矿事故,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强化。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快推进,社会化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进一步健全。依法维护征地拆迁中的群众利益,妥善安置水利水电移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进一步强化公共安全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处置昆明“3·01”暴恐、晋宁“10·14”冲突等事件,持续开展第三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平安云南创建工作不断深化,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

在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公务接待制度,全面清理超标办公室和公务用车,减少和规范公务出国,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政风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云南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滇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云南发展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区和海内外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去年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省发展最困难的一年,虽经艰辛努力,但全省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仍低于年初确定的目标。这既受宏观经济下行、投资增长乏力、房地产市场调整,工业产品价格下滑、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企业经营困难、自然灾害频发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暴露出我们对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估计不足,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措施落实还不尽到位等主观方面的问题。

综合分析判断,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转型升级步伐急需加快,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创新创业环境亟待改善。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居民增收渠道不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仍然较低,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任务繁重。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亟需增强,行政效率不高,不作为、乱作为、选择性作为等问题仍然存在,一些领域腐败问题突出。能否破解这些难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我们必须保持定力,积极作为,攻坚克难,扎实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创造新的业绩,决不辜负全省各族人民的期望。

二、2015年工作总体要求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九届八次、九次全会部署,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围绕把云南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依法行政,着力实施创新驱动,着力强化风险防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下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是中央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判断上来,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面临许多新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但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只争朝夕和科学求实的态度,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坚持不懈推动提质增效,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第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住新机遇。{云南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但同时也孕育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长江经济带等战略,为我省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国家全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创新驱动,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为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家实施差别化经济政策,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为我省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我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发展基础日益加强,人民群众求发展、谋幸福愿望强烈,为富民强滇提供了不竭动力。新机遇带来新希望,新机遇带来新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扬长补短、精准发力,振奋精神、勇于担当,用好用活用

云南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2016年西双版纳州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年西双版纳州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年2月29日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州长罗红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起审议,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大宗产品价格低迷、企业盈利水平下降、财税收支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风险和挑战,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州各族人民,主动适应新常态,沉着应对新挑战,着力破解新难题,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全州生产总值335.91亿元,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0.8亿元,增长2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98亿元,增长9.3%;进出口贸易总额21.34亿美元,增长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8亿元,增长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04元,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80元,增长10.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2.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以内。

(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以赴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大力扶持企业,减免各类企业税费3亿元以上,全州8.4万吨蔗糖获得短期工业收储补助,实施“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培育微型企业500户;投入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扶持资金4000万元,新注册企业3763户,新增规上企业8户;制定和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州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55.4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大力拓宽融资渠道,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61.13亿元,盘活存量资金3.23亿元,争取上级专项建设基金16.86亿元,社会融资总量60.72亿元,其中,金融机构新增贷款47.47亿元,同比增长21.2%,基本保证了重点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着力推进高原热区生态特色农业现代化。全州粮食播种面积130.95万亩,总产量47.8万吨,勐海县被列为全国常规产粮大县。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3件,培育云南省名牌2个。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4户。2015年,全州农业总产值152.45亿元,同比增长6%。

着力培育壮大特色生物、文化旅游、加工制造、健康养生、现代服务“五大生态经济产业”。热带水果和工艺美术品制造业迅猛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勐海茶厂技改二期项目加快推进,药业企业新版GMP升级改造等一批工业项目顺利完成。勐海县被列为“中国茶叶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田野橡胶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全州生物产业总产值191.7亿元,同比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25亿元,增长12%。着力促进文化旅游行业加快跨界融合、集团化经营,万达、金孔雀等成为综合性旅行社集团;着力推动度假区和景区提升改造,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着力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旅游环境明显改善;着力推进文化旅游大项目建设,完成文化旅游项目投资53.4亿元,万达项目开业运营,有力地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7.7%,旅游综合收入286.7亿元、增长25.7%。建设“淘宝特色中国西双版纳馆”,互联网经济加快发展,邮政快递日均进出港件7万单,同比增长50%,出港件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喜来登、冠超市、长江村镇银行等一批现代服务企业开业运营,现代信息、金融、物流、养老、商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后劲更加充足

着眼当前与长远并重,争取了一大批项目和一批大项目,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长时期、较快增长提供了支撑。

突出抓好综合交通建设。玉磨铁路西双版纳段启动征地工作,“铁路梦”正在变为现实;小磨高速公路改扩建、国道213线普文至磨憨公路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景宽二级公路、国道214线景洪过境公路南环段等项目顺利推进,景洪至打洛高速公路、勐腊至勐满口岸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进度,新改建农村公路765公里,全州行政村道路硬化率为84%,自然村通达率为82%;澜沧江•湄公河航道疏浚进展顺利,完成综合交通投资52.7亿元。认真做好西双版纳机场改扩建、勐腊机场建设前期工作,新开通航线4条,西双版纳机场旅客吞吐量415.1万人次,同比增长23.5%。

扎实抓好水利、能源和信息化建设。勐满水库、曼点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进展顺利,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6座,新增防渗干支渠34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1万亩,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06亿元。回龙山电站、勐宋电站等建设进展顺利,勐海光伏农业发电项目开始发电;管道天然气工程和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完成能源建设投资12亿元。光纤宽带和移动4G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省领先,全面覆盖城镇和行政村。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四规合一”工作,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傣乡水城项目进度加快,景洪澜沧江老大桥拼宽、北环路等一批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和一批新学校、新医院、新休闲娱乐设施建成投入使用,景洪城“精细化”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3亿元,城镇的功能更加完善,综合承载力明显提升,全州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达43.4%。{云南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三)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对外开放打开新局面

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全州农地有序流转面积200万亩,林权抵押贷款余额29.89亿元,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效明显。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完成29个州级部门168项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核和入库。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278项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加快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启动PPP项目库建设工作。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县以下机关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农垦改革继续深化。财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供销社和公务用车等改革稳步实施。

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等机遇,全力推进对外开放。勐腊(磨憨)获批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筹备工作紧锣密鼓推进,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进入国家层面加速推进轨道。磨憨口岸获批为进境植物种苗、粮食指定口岸,22条政策深入落实;打洛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110万人次。成功举办文化艺术节和边交会。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长会议和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旅游+互联网”高峰论坛在我州举办。“四国八方”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务实推进科技、教育、卫生、农业、商务、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促进通关便利化。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25.24亿元,同比增长15.1%;引进外资到位资金3508万美元,增长6.3%。

(四)着力保护和改善环境,生态文明创建成果丰硕

全国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建设、“4185”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扎实推进,中老跨边境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升格为国家层面实施,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筹建工作加快推进。广泛开展城乡植树造林活动,新种植珍贵用材林16.39万亩。加快环境友好型胶园和生态茶园建设,分别新建10万亩和16万亩。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全州1万吨以上胶厂基本完成污染治理工作,淘汰勐养水泥厂等一批落后产能,关闭14座矿场。加强环境监测,定期监测并公布景洪城区空气质量状况和三县市城区集中饮用水源的水质状况。完善3座污水处理厂和3个垃圾处理配套建设及运营管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65平方公里。大力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整治行动,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三县市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县市”,通过环保部国家生态县市技术评估,勐海被列入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五)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扎实推进“15885”工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广泛宣传学习召存信同志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楷模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互观互检”,取得了创建工作的阶段性成效。筹措5843万元民族专项资金,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和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扶持的力度;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筹措3270万元资金改善沿边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条件。积极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新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4个,出版发行《傣汉大词典》。

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扎实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宗教健康发展。

(六)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人民群众生活持续改善

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3%用于民生领域。州人民政府10件实事全部落实到位。大力推进脱贫攻坚,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动态更新管理和“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有效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减少贫困人口1.06万人。

切实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新(扩)建公办幼儿园10所,义务教育加快均衡发展,景洪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检,高中教育水平有新提高,积极筹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全民动员防控登革热疫情,确保无死亡病例;医疗资源有所增加,医疗水平有新提高。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州城镇新增就业8613人,扶持创业1969人。全州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113.4万人,净增1.51万人,新农合参合率为97.2%。落实援企稳岗政策,降低了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费率。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有新提高。继续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41套、农村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5409户。

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开展大走访、大下访活动,信访案件比上年下降41.3%。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高灾害预防和应急救助能力。“六五”普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打好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强化反恐维稳工作,加强边境管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提高。

(七)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政府工作水平有新的提高

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以及州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0件,政协委员提案87件。推进依法行政,改进和加强政府法律咨询工作。搬迁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州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和服务项目提高到179项;建设行政审批网上大厅,152项行政审批事项上网审批;再造和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由6个阶段减少为3个阶段。扎实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坚持不懈反“四风”、转作风,全州“三公经费”下降25.2%,会议经费下降16.8%。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68人,问责为官不为、懒政怠政32人,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风气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总结2015年,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为“十二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顾整个“十二五”的发展变化,大事多、要事多、难事多,我们经受住了考验,付出了艰辛,全面完成了各项既定目标任务。

五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发展环境,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稳增长的措施,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发展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到2015年,全州生产总值从160.32亿元增加到335.91亿元,年均增长12.6%,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7.28亿元,是“十一五”的3倍,年均增长26.6%,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0.6亿元增加到103.98亿元,年均增长15.5%,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1.26亿元增加到30.8亿元,年均增长22.3%,高于全省6.5个百分点。

五年来,面对既要保增长又要调结构的双重压力,我们坚持在做大总量中提升质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出坚实步伐。2010到2015年,全州三次产业结构由27.4∶29.7∶42.9调整为25.4∶28.2∶46.4。城镇化率从36.5%提高到43.4%;农作物与畜禽优良品种率由70%提高到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60户增加到74户;接待国内外游客从853.14万人次增加到2001.4万人次、年均增长18.6%,旅游综合收入由80.33亿元增加到286.7亿元、年均增长29%。大益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植物园升为5A级景区,“质量兴州”成效明显。

五年来,面对体制机制制约和沿边优势难以发挥等难题,我们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推进机构改革,加快职能转变,州级行政审批事项由367项调整为152项,在农村、农垦、财税、商事、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争取到省政府支持磨憨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若干政策,勐腊(磨憨)获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老签署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同总体方案,西双版纳成为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一极”。2011年到2015年,全州进出口贸易总额从9.25亿美元增加到21.34亿美元,年均增长18.2%。“十二五”累计引进州外到位资金667.23亿元,是“十一五”的5倍。

五年来,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加紧和民族之间发展仍然不平衡的现实,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的发展路子,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了民族团结、生态优良的好局面。环境友好型胶园、生态茶园和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全州各类保护(小)区面积增加10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78.3%提高到80%,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州5项验收基本条件已完成4项。扎实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试点工作,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和山区综合开发,民族聚居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加快发展,涌现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示范村、示范户,促进了边疆繁荣稳定、民族团结进步。

五年来,面对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剧的困难局面,我们坚持底线思维、优先保障民生,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改善。民生投入逐年递增,累计326.21亿元。大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2010年到2015年,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121元增加到23304元,年均增长12.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905元增加到10080元,年均增长15.5%,农民收入增幅连年高于城镇居民;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5年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大力实施减贫工程,累计减贫7.47万人,西双版纳在全省农村贫困人口最少。高度重视和

云南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2017年云南省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前言

行业研究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行业研究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一般来说,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研究行业的生存背景、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生命周期、该行业在整体宏观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各自的发展演变方向与成长背景;

二是研究各个行业市场内的特征 、竞争态势、市场进入与退出的难度以及市场的成长性;

{云南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三是研究各个行业在不同条件下及成长阶段中的竞争策略和市场行为模式,给企业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常规行业研究报告对于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是,身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平时工作的忙碌没有时间来对整个行业脉络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一份研究报告会对整个市场的脉络更为清晰,从而保证重大市场决策的正确性;

第二是如果您希望进入这个行业投资,阅读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是您系统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方法,让您更加丰富翔实的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趋势以及相关信息数据,使得您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因此,行业研究的意义不在于教导如何进行具体的营销操作,而在于为企业提供若干方向性的思路和选择依据,从而避免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报告信息

• 【出版日期】2016年7月

•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文章来源】▄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文化产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文化产业的定义及分类

一、文化产业的定义

二、文化产业的分类

三、文化产业的构成

四、文化产业的十大特征

第二节、文化创意产业简析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四、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章 2014-2016年文化产业分析

第一节、2014-2016年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综述

一、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二、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

三、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

四、日本文化产业的运行情况

纸介+电子:7500元

五、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一、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

二、文化产业发展步入新时期

三、文化市场的供给主体分析

四、文化产业的消费现状分析

五、文化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及特点

六、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维解析

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一、产业经济运行状况

二、产业海外拓展情况

三、产业发展亮点总结

四、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五、产业运行状况分析

第四节、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体制观念滞后

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不足之处

三、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困惑

第五节、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一、中国文化产业的运营策略

二、中国文化产业的消费促进建议

三、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探索

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创新

云南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篇四

2017年云南省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前言

行业研究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行业研究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一般来说,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研究行业的生存背景、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生命周期、该行业在整体宏观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各自的发展演变方向与成长背景;

二是研究各个行业市场内的特征 、竞争态势、市场进入与退出的难度以及市场的成长性;

三是研究各个行业在不同条件下及成长阶段中的竞争策略和市场行为模式,给企业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云南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常规行业研究报告对于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是,身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平时工作的忙碌没有时间来对整个行业脉络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一份研究报告会对整个市场的脉络更为清晰,从而保证重大市场决策的正确性;

第二是如果您希望进入这个行业投资,阅读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是您系统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方法,让您更加丰富翔实的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趋势以及相关信息数据,使得您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因此,行业研究的意义不在于教导如何进行具体的营销操作,而在于为企业提供若干方向性的思路和选择依据,从而避免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报告信息

• 【出版日期】2016年7月

•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文章来源】▄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文化产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文化产业的定义及分类

一、文化产业的定义

二、文化产业的分类

三、文化产业的构成

四、文化产业的十大特征

第二节、文化创意产业简析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四、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章 2014-2016年文化产业分析

第一节、2014-2016年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综述{云南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二、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

三、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

四、日本文化产业的运行情况

纸介+电子:7500元

五、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一、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

二、文化产业发展步入新时期

三、文化市场的供给主体分析

四、文化产业的消费现状分析

五、文化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及特点

六、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维解析

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一、产业经济运行状况

二、产业海外拓展情况

三、产业发展亮点总结

四、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五、产业运行状况分析

第四节、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体制观念滞后

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不足之处

三、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困惑

第五节、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一、中国文化产业的运营策略

二、中国文化产业的消费促进建议

三、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探索

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创新

云南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篇五

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1月19日在云南省第十届{云南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长:徐荣凯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克服困难,开拓进取,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云南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积极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努力克服严重自然灾害、禽流感和煤电油运紧张带来的困难,奋力开拓,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任务。与上年相比,预计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959.48亿元,增长11.5%。提前一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800美元的阶段性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1亿元,增长30.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3.3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4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0元,实际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1870元,实际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4.3%;人口自然增长率9‰。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6%,超出省人代会批准的预期调控目标。

(一)经济增长实现速度和质量的较好统一

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取得成果。按照中央部署,对土地市场和开发区进行治理整顿,撤销开发区63个;对4107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纠正处理了238个存在问题的项目。金融机构严格执行了提高准备金率等调控政策。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国家有关部门确认了我省59个重点急需建设项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比上年增加50亿元;争取到多项优惠政策。加强物价调控,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维护了市场价格秩序。

{云南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既不放松粮食生产,又从市场需求出发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搞好冬季农业开发。对部分产粮大县

的种粮农民采取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等12条措施,促进了粮食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01.9亿斤,创历史新高。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40%以上的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了产销合同关系。乡镇企业平稳较快增长。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0多万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安居温饱村建设、茅草房和杈杈房改造、异地搬迁扶贫任务顺利完成。全力抓好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排。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5.6%,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幅超过15%。

工业经济速度和效益实现双增长。积极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加快了行业和资源整合、大企业培育、重点工业园区建设以及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工业经济呈现速度快、质量好、结构逐步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1053.36亿元,增长13.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增长6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30个百分点。烟草产业的企业重组和品牌整合取得新的突破,实现工商利税超过400亿元。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0.83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出台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积极实施旅游发展倍增计划,推进产业升级和提质增效。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6120万人次,完成总收入369亿元,分别增长16.2%和20.4%。金融、信息、交通运输、现代物流、房地产、餐饮和娱乐等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7%。

固定资产投资健康增长。以大项目促进大建设,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双百”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小湾电站、滇东电厂等一批能源项目加快推进;大丽铁路、沾昆铁路复线、昆明集装箱中心站开工建设,昆明铁路客运站提前竣工;安楚、思小和平锁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水麻等10段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冶金、有色、化工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双百”重点前期工作稳步开展,滇中调水、昆明新机场建设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良好。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把扩大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来抓,大力发展城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到3300多个。加强市场监管,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和差别电价政策,开展食品、药品、教育、医疗以及涉农价格和收费的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消费环境得到改善。

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快速发展。企业集团、民营企业进出口增势强劲,高附加值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农副产品出口迅速扩大。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7.5亿美元,增长40.4%,其中出口22.4亿美元,进口15.1亿美元,分别增长33.6%和52.1%,创历史最好水平。完成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金额3.1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2400万美元;引进外来投资到位资金140亿元。

财政金融运行良好。积极出台增收措施,大力开辟新的财源,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财税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财政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财政总收入完成666.3亿元,比上年净增112亿元,增长2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61.8亿元,增长12.7%。加强银政、银企合作,信贷资金向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倾斜。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比年初增加630亿元,贷款增加450亿元,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确立规划的龙头地位,增加城市建设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现代新昆明和曲靖、玉溪、大理、蒙自4个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中小城市和重点集镇建设取得新进展。顺利完成撤地设市。全省

城镇化水平提高1.5个百分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正在逐步落实,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加快。采取特殊扶持措施,加大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支持力度,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二)各项社会事业有新的进展

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增强。以国民经济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为重点,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科技创新和推广项目。自主开发12项拥有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推广应用449项科技成果,申请专利2000余件。全年获国家科技奖励5项,并首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新增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启动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教育事业有了新发展。新增4个“普九”县,“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1.3%;新增6个“扫盲”县,青壮年文盲率下降至6%以下。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毛入学率达到11.2%,新增一批职业技术院校和博士、硕士授予点。民办教育、远程教育蓬勃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取得新成绩。

文化发展成果丰硕。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工程、艺术精品工程继续推进,文化下乡和社区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以《云南映象》为代表的一批艺术精品在全国连获大奖,在北京、上海以及南美、俄罗斯等地举行的宣传和演出活动受到广泛赞誉。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产业集团的组建全面铺开。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文化市场活跃繁荣。文化产业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卫生体育工作取得实效。颁布《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办法》,实施六项防治工程,防治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成效明显,全省参合农民达648.4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和食品药品执法监督体系、重大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快,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我省运动员在第28届奥运会上摘金夺银,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残奥会上也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继续巩固“两个确保”成果,加快社会保险全省统筹步伐,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五项社会保险费征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中考口号对联
下一篇:乔迁新居对联带横批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