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训练 点击: 2017-12-01
实用 作文训练教程2015.08
作文训练实用教程—议论文写作训练
一、材料作文的立意
作文题:请你认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你的理解,自定文意(要求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前些天电视中播了一则新闻:一个妈妈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很快就有了工作。可是他每每干不到一个月就辞职,总是抱怨工作任务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两年了,儿子心安理得的赋闲在家,要么上网玩玩游戏,要么用老妈不多的工资外出消遣。对妈妈的抱怨和指责,他振振有词地说:“如果你不能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
(2)靠白手打拼起家的李嘉诚在儿子李泽钜、李泽锴还只有八九岁时,李嘉诚就专设小椅子,让两个儿子列席公司董事会。次子李泽锴的零用钱,都是自己在课余兼职,通过当杂工、侍应生挣来的。每逢星期日,他都到高尔夫球场去做球童打工,背着大皮袋跑来跑去,通过自己的劳动,领取一份收入。李泽锴将打工所得,除了用作自己日常的零花钱之外,有时还资助生活困难的同学。李嘉诚知道后十分高兴,他对妻子说:“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准有出息。”
审题立意点拨:本题系材料作文。两则材料共同的中心指向的是家庭教育问题。从家长层面来看,给我们的启示是:溺爱孩子是害孩子;而在孩子小的时侯就对其严格要求,让他(她)在生活的风雨中去接受洗礼,经受磨练,才有可能促使其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也可从孩子自身成长的角度探究:一个人怎样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有益的人?是做坐享其成的啃老族?是做不劳而获的宅男神?还是勇于面对风雨,不惧艰难困苦,做一个自立自尊的人?所以从材料中提炼出“不溺
爱孩子”、“正确地爱孩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立”、“直面(勇于面对)生活的艰难”“精神(理想、信念)层面的教育熏陶与物质条件的满足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都重要”等立意来。如果不能从材料的整体上去把握,写出如“感恩”“孝敬父母”“父母之爱都重要”“理解母亲”等立意的文章,则是偏离题意的。 文体则可依人而定,宜扬长避短。擅长记叙的写记叙文,长于说理的则可写议论文。
爱的方式
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够穿越所有的维度。但爱不是一个公式,只有一种方式去套,它可以有多种方式,就像密林中的岔路,每一条都可导向不同的终点。
爱的方式不对会使孩子走上歧途。《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娇生惯养的儿子,开始也和许许多多优秀的人一样,有着善良纯真的本性,但畸形的母(父)爱却像一个巨大的网一样网住了他,把他善良、纯真、有担当这些美好的本性缠得窒住了呼吸,只剩下懒惰,无能;被娇生惯养者最终沦为了社会的渣滓。正所谓“慈母多败儿”,他们有爱,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去表达。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一对夫妻不幸在车祸中身亡了,警察为了进行调查来到他们家,家中的场景让所有警察都目瞪口呆,家中摆着一个巨型摇篮,里面躺着的男孩已经成年但是竟连走路都不会。原来这对夫妇因为老来得子,十分疼爱,即使男孩已经长大仍不想让他离开摇篮。父母的溺爱,让这孩子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叙述典型事例简练,紧扣论点!)拳王泰森走上吸毒赌博之路,是因为单亲妈妈不合方式的爱;房祖名多次吸毒最终被捕也是因为成龙夫妻溺爱、纵容所致。(概括事例,一句带过!)艾迪克在诗中说
“恰当方式的爱之于孩子,如雨露之于幼苗。而爱的方式不对,甘霖会变洪水。”(引用名人名言,加强说服力,)
用一个合适的方式去施给孩子恰如其分的爱,会给孩子指一条通向成功捷径。孟母三迁其家,只是为了给孟子一个适合读书的环境,孟母的严格而悉心的教导促使孟子有所作为,终成为一代思想大家。钱钟书的父亲在儿子念大学时仍厉言教导要专注于学问,不要浮躁,正是父亲的严格管教,成就了学贯中西的一代学问大家——钱钟书。李嘉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注重对孩子的教导:孩子几岁时就让他们参加公司的董事会议,以培养其责任意识;孩子的零花钱都要他们自己用劳动用付出去争,借以培养孩子的自立观念。李泽钜、李泽锴今日均有所作为,谁又能说与其父李嘉诚的近乎无情的悉心教导无关呢? 诺伍说过“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爱永远是对的,要说错,错的只可能是爱的表达方式而绝不是爱本身。”合适的爱会引导孩子走上成功的金字塔。反之,则可能迷失在黑暗之中。正确的方式对于爱至关重要。在我们要给予爱时,请多思考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施加爱,以及用这种方式所造成的结果。
以一种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或许可以在沙漠中找到绿洲,在湍急的流水中筑起桥梁。但若以一种错误的方式施加爱,沃土也会变荒漠,明月也会失去光辉。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的人是人格不健全的人,但爱的方式也很重要,甚至与爱本身相比也毫不逊色。爱的合适表达方法就像一把金钥匙,引导人走向金光闪闪的成功。
总评:开篇不拖泥带水,点明论题,入题快捷。主体用对照式结构展开文章,先从反面展开,引用、因果、比喻、举例论证依次用来,力说爱的方式错误的危害;再从正面展开,用事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着重论述“正确的方式对于爱
至关重要”。末两段紧扣题目,再次点明正确的爱的方式的重要意义,收束有力。小作者语言底子较好,用语简练而不失文采;思路明晰;中心突出。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为孩子遮风挡雨、保驾护航的父母终有一天会老去,生活在襁褓里的婴儿,终有一天会长大,独自一人去面对风雨。所以,父母并不能一直保护着孩子,孩子只有从小自力更生,不一味享乐,才能在以后真正走进社会,融入社会。
评点:
想要让孩子真正融入社会,需要父母对孩子不娇惯,不溺爱。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一对夫妻不幸在车祸中身亡了,警察为了进行调查来到他们家,家中的场景让所有警察都目瞪口呆,家中摆着一个巨型摇篮,里面躺着的男孩已经成年但是竟连走路都不会。原来这对夫妇因为老来得子,十分珍爱,即使男孩已经长大仍不想让他离开摇篮,才导致这样一场悲剧。因为父母的溺爱,让孩子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娇惯会对孩子造成多么大的影响。现在,大部分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忍心让孩子吃一点苦,等到孩子走入社会时也完全不能吃苦耐劳。在学校里,不能忍受学习的辛苦,想方设法地偷懒,逃避作业;在公司里,不能忍受工作任务的繁重,干脆赋闲在家,心安理得地做啃老族。这些不能吃苦,不会自力更生的人,终有一天会被社会淘汰。
评点:
想要让孩子真正融入社会,需要父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拼搏。据说鹰都在悬崖上筑巢,巢中先铺一些荆棘,然后在铺大量柔软的干草。当小鹰慢慢长大后,老鹰就渐渐拿去干草,小鹰自然受不了刺痛,都退到巢边,这时老鹰就把她的孩子们推下山崖。求生的欲望使小鹰们扑腾着起飞,从而学会了飞翔。正是因为老鹰这种看似残忍的方式,才让小鹰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尽早自立。白手起家的李嘉诚虽然家产万贯,但对待自己的孩子仍十分严格,零花钱都是靠空闲时打工赚取。他完全有能力让自己的孩子享清福,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学会自力更生,尽早融入社会。{中考作文训练教程}.
评点:
孩子如同美丽的鲜花,把他们放在温室中培养,虽然避过了风雨,却使他们越发娇嫩,不小心受到一点伤害,就谢了。而真正经历过风雨的野玫瑰,却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昂首屹立,绚丽多姿。所以,放手去爱吧,让孩子有更多的空间去自己成长,去经历风雨,享受彩虹。
评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草原上,一只猎狗紧追着一只土拨鼠,而土拨鼠机灵地钻进一个洞穴,那只猎狗只好在洞穴前面停了下来,等待着土拨鼠出来。突然,从洞穴里跑出一只兔子,猎狗一看是一只肥壮的兔子,于是尾随而追。兔子飞快地向前跑,那只猎狗紧追不舍……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辬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示例(中心立意法——抓中心立意)
• 立意步骤:
吃透材料--------展开联想 --------- 提炼观点 ---------比较定夺
• 分析立意:
• (1) 追求的目标
• ——坐等 土拨鼠---等待时机———不忘初心
• ————坚守
• ————咬定青山不放松
(2) 追求的新目标
——追兔子---展开新的追求————学会放弃
• ————及时调整方向 • ————条条道路通罗马,何妨选取另一条
•
初中片段作文训练教程
初中片段作文训练教程
七上
课文:第二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训练内容:对话描写
知识链接:对话描写四法 有些同学写作文时,一碰到人物曰埃
以下4种写法。
⒈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引语之前用冒号。
例如: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小摄影师》)
这是最常用的写法。可强调提示语。如上句就是强调这些话是“小男孩哭着说”的。
⒉引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面用句号。
例如:
“150岁,您记错了吧?”小槐树有点儿不相信。(《院子里的悄悄话》)
这种写法多见于人物接话很快的对话中,或先闻其声,后见其人情形下的对话描写,可强调,突出引语。
⒊引语在提示语的前面和后面。即提示语在两个引语的中间,提示语后面用逗号。
例如:
“我留在村子里。”第三个孩子说,“也许在村子里,我就能明白幸福究竟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这种写法,一是表明人物说话时中间有停顿,二是强调人物前半部分的话语。
⒋只有引语,没有提示语。
例如:
“哦,你这么一说,北大荒好得哪儿也比不上啦?”
“就是哪儿也比不上!”
“那你说说,现在怎么个好法?”(《可爱的草塘》)
这种写法一定要在读者不会产生误解的情况下用,而且,每个人的对话内容一般要单独成行。
其实,对话的写法还有很多,相信同学们在实际运用中会摸索出更好的表达方式。
习作精选
课文:第三课 短文两篇之《蝉》
训练内容:抑扬法
资料链接:先抑后扬
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是一种写作手法,指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注意抑少扬多,扬能压抑。
先写坏的,后写好的,就好像山峰要用低谷来衬托。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宦尚础癤X说”,显得呆板单调。要写出生动活泼的人物对话,可灵活交叉运用
如茅盾《白杨礼赞》,要写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开篇先写它的生长环境——黄土高原的的“单调”,使人恹恹欲睡,这是抑,突然看到挺拔的白杨,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这是扬;杨朔《荔枝蜜》先写自己不喜爱蜜蜂都后来赞美蜜蜂,也属于欲扬先抑;小思《蝉》先写蝉鸣烦人以及蝉的弱小,后写蝉的生命虽短暂非常有意义,使作者敬佩。小说中写人也可以先贬后褒,同属于此。
《这个婆娘不是人》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
学生习作
第十一课《春》
训练重点:运用“五觉”写景
材料链接
美国新闻学家D.C.雷特狄克在谈到描写技巧时说:“在人们的心里,蕴藏着各种各样的记忆,如果你能唤起他们心中的这些形象,你的描述就具有了激动人心的力量。”用什么唤起读者的记忆呢?答案只有一个,用生动的语言。生动的语言,能够在读者的头脑中唤起对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象,使读者的头脑中产生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从而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人们心中那些深刻的各种各样的记忆并不是只从视觉得来,也来自嗅觉、味觉、听觉、触觉。同学们在写作时很重视视觉形象,只写自己看到的一切,而实际上,要反映出一种景物的特征,仅仅调动一种感官是不够的。只有突破视觉印象的单一描写,综合调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多种印象,才能立体地反映景物特征,丰富客观画面,加强景物形象的高度真实感,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在绘景时,要把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受结合起来,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描绘。这样可以多角度地展示景物特点,使读者获得准确、全面、深刻的印象,唤起读者心中的记忆形象,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再创造出更为动人的艺术境界。
运用“五觉法”绘景,就是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描写景物。课本中很多名家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运用此法的范例。如朱自清的《春》(苏教版七上)在描写春风时,就是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突出春风和煦与清新的特征。文章先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和煦。作者引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既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又写出了春风的柔和;接着用一个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更巧妙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暖与柔情。再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芳香。春风本身是无味的,但“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再“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这就使得春风中带着一种特有的芳香了。最后从听觉角度写春风吹送的悦耳的声响。春风“轻悄悄的”,本身也没有什么声响,但作者写了春天里特有的几种声响----清脆、宛转的鸟的歌声、轻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演奏了一支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曲。作者从不同感觉写来,把
难以捉摸的无形、无味、无声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有感。作者在文中描写春花的那段文字,我们阅读时也不难发现,同样是从视觉、听觉、味觉等多个角度描绘春花竞放景象的。多种感官的感受勾连映衬,烘托渲染,将竞相开放的花态写动写活,写出了百花争春的“形”和“神”,画面立体感很强。
老舍先生在《在烈日和暴雨下》(苏教版九上)描写天气炎热时,也运用了“五觉法”。“干巴巴地发着白光”“每一个颜色都刺目”从视觉上写热,“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喘不过气来”从触觉上写热,“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每一个声响都难听”从听觉上写热,“每一种气味都搀合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是从嗅觉上写热,作者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的感受的描写,渲染出烈日之猛,酷热之甚,把“热”写得逼真形象,使人感到“热”无处不在,仿佛亲历一般。鲁迅先生也是运用“五觉法”描写景物的高手。他在《社戏》(苏教版七上)中描写去看社戏途中见闻感受,从视觉方面写了碧绿的豆麦田地、水中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星星点点的渔火,从嗅觉方面写了豆麦和水草的清香,从触觉上,感到清香夹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从听觉上,写了宛转悠扬的歌吹,写得充满诗情画意,渗透着主人公当时愉快而又急切的心情,同时表现了主人公对航行在船上所见到乡村美景的喜爱之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苏教版七下)的第二自然段,描绘了儿童心中美丽欢愉、富有情趣、充满生机的百草园生活,从中表现出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儿童心灵世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同作者一样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同样也是运用“五觉法”,从视觉、听觉、味觉几个方面描写所产生的效果。
“五觉法”的妙用是多渠道的,富有立体感的:用视觉,可以察形观色巧描绘,使人如见其状,历历在目;用嗅觉,可以吞芬吐芳妙描摹,使人如闻其馨,沁人心鼻;用味觉,可以含英咀华泼浓墨,使人如品香茗,秀色可餐;用听觉,可以聆听妙音精绘画,使人如雷贯耳,余音绕梁;用触觉,可以身临其境细体会,使人如影随形,真实可亲。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调动了各种不同的感官,从各种不同的感觉进行描写,读来生动细腻,引人入胜。运用“五觉法”描写景物,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绘景方法。我们要想在写作中运用“五觉”法来描写景物,首先要在观察景物时,学会使用多种感官,从多方面感受景物特征,其次在描写时要注意围绕景物最主要的特点,把多种感官感受结合起来写,在描写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以使描写对象清晰完整,活灵活现。
学生习作
第二十二课《羚羊木雕》
训练内容:人物描写
材料链接
写作专项训练:人物描写一——怎样描写人物外貌{中考作文训练教程}.
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它是指对人物的外貌、情态、姿态、服饰等的描写。外貌描写的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为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服务,因为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会通 过一定外貌表现出来,最典型的就是鲁迅在《故乡》中对闰土形象的描绘: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段外貌描写,深刻地揭示了闰土的悲惨命运,特别是与闰土少年时期的外貌呼应,更加深刻地突出了主题。但是外貌描写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要有,这要根据文章的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好的外貌描写必须有利于反映中心思想,有利于表现人物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要写好人物外貌,关键在于平时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注意人物的身分,了解、熟悉他们的个性。还要留心他们的变化。具体来说:
第一,描写人物外貌要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这样,就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毛病。
第二,描写外貌要注意人物的身分,不能张冠李戴。
第三,描写外貌要注意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年龄、经济地位、职业、心境、感情都在起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反映到人物的外表来。因此,写人物外貌,不能一成不变,要通过人物外貌的描写反映出人物的心内世界。
第四,描写外貌,还要注意人物的性格特点。人,各有各的性格,就是一对双胞胎,尽管长相一样,但性格和气质是不尽相同的。描写外貌的时候,就要注意“以形传神”地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反映出来。
外貌描写四法:
一、白描式描写。就是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的词藻,而以简练单纯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来。这种描写方法的运用,可以给读者一个简单而明快的印象。如《藤野先生》中写藤野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糊”,冬天穿旧外套。抓住特征,几笔勾勒,就活画出了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二、漫画式描写。在人物描写中需要强调人物外貌的某一特征,可以采用夸张的手法。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的外貌就是漫画式描写。如鲁迅笔下的阿Q:“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鲁迅先生抓住阿Q外形上最引人注目的、最富幽默色彩的特征——头上的癞疮疤,以诙谐的语言进行了夸张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幽默的漫画。
三、工笔式描写。工笔描写指对人物多用笔墨作细致入微的刻画。犹如电影中的人物定格特写或绘画中的工笔肖像画,人物的外貌特征、服饰、穿戴以及细微的表情,都能让读者看得清清楚楚,留下深刻印象。如刘绍棠《榆钱饭》中:“丫姑野性,胆子比人的个儿还大:她把黑油油的大辫子七缠八绕地盘在脖子上,雪白的牙齿咬着辫梢儿,光着脚丫,双手合抱比她的腰还粗的树身,哧溜溜,一直爬到树梢,岔开腿骑在树岔上。”这段文字用工笔细描法,把一个“野性”“胆大”饥不择食的“丫姑”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对人物的外貌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使人过目难忘。
四、间接式描写。就是作者不直接写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而是通过写周围人物的反应来表现特定人物的外貌。此法含蓄隽永,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陌上桑》描绘罗敷出众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行者”见到罗敷放下担子摸着胡子,身心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少年”见到罗敷脱下帽子,只戴纱巾,希望引起姑娘的注意。和罗敷邻里的“耕者”、“锄者”,他们该不是第一次见到罗敷吧,可也因观看罗敷而常常停下活计导致贻误了工时。这几句,没有一词半句直接描绘罗敷的容貌。我们甚至无从知道罗敷是高还是矮,是苗条还是丰满,可我们就是觉得她很美。间接描写十分含蓄,平添了无穷的神韵和魅力。
示例:
客人男性,年过半百,瘦削,白净,脸上皱纹不很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足似刀刻。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眼。一件半袖浅灰的确良衬衣,看样子穿在身上足有三四年了,洗得却透亮,规规整整地扎束在腰里。客人没带什么东西,只有一只深蓝色的尼龙方便袋,空空瘪瘪的,却一直绾了袋口放在腿上。(孙春平《通天有路》《人民文学》2000.1P59)
写作专项训练:人物描写二——人物神态动作描写
行动描写是对人物在特定情境下进行描写,包括举手投足、跑跳坐卧等。出色的动作描写能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现人物的性格。优秀作家往往格外注重任务动作的描写,鲁迅先生和巴尔扎克就是杰出的代表。高尔基也说:“为了使艺术作品有教育和说服力量,必须尽可能地是主人公多行动、少说话。”
一、下面通过名著中的具体实例来体会行动描写的妙处:
1、凸现性格特征
于是他噗嗤一笑,磕了磕吸尽了的烟灰,„„慢吞吞、笑嘻嘻地吐了一口痰,把嘴一抹说道:“„„你怎么知道我是共军呢?嗯?!你说说我这个共军的来历吧!”说着他朝旁边椅子上一坐,掏出他的小烟袋,又抽起烟来。
——曲波《林海雪原》
【背景】小炉匠一说出杨子荣“不是胡彪,是共军”,局势危急得一触即发。
2、反映内心世界。
众人连忙收拾。谁知小春、婉如忽然不见,四处找寻,好容易才从茅厕找了出来。原来二人却立在净捅旁边,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倒像疯癫一般,只管大笑;见了众人,这才把笑止住。
——李汝珍《镜花缘》
【背景】秦小春、林婉如得知考中才女后,竟反常地躲到茅厕里。
3、交代身份地位
刘姥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 ——曹雪芹《红楼梦》
【背景】来自乡下的刘姥姥初到贾府进门前的情景。
二、那么,如何才能写好人物的行动呢?
首先,要写好人物的连续动作。人物的行动都是由一连串的动作完成的,把这些前后连贯的具体动作写好,就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不仅要写人物“做什么”,还要写他是“怎么做的”。这就需要在人物动作的前面加上些恰当的描写。 最后,要善于抓住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和行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1、综合法
即把动作描写与语言、心理等其它描写有机结合,取得最佳表达效果。
红梅枝上正开着花,清香一阵一阵地送到他(觉慧)的鼻端。他伸手折了短短的一小枝,拿在手里用力折成了几段,把小枝上的花摘下来放在手掌心,然后用力一捏,把花瓣捏成了润湿的一小团。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是他满足了,因为他毁坏了什么东西。他想有一天如果这只手变大起来,能够把旧的制度像这样地毁掉,那是多么痛快的事。 ——巴金《家》
2、特写法
运用细致笔调使行为动作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凸现于读者面前。
老头儿放下了钓丝,把它踩在脚底下,然后把鱼叉高高地举起来,举到不能再高的高度,同时使出全身的力气,比他刚才所聚集的更多的力气,把鱼叉扎进正好在那大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个胸鳍高高地挺在空中,高得齐着一个人的胸膛。他觉得鱼叉已经扎进鱼身上了,于是他靠在叉把上面,把鱼叉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推到里面去。 ——海明威《老人与海》
3、对比法
书记官站起来,开始宣读起诉书。„„结果他的声调就混合成不间断的嗡嗡声,听得人昏昏欲睡。法官们一忽儿把胳膊肘倚在圈椅的这边扶手上,一忽儿倚在那边扶手上,一忽儿闭上眼睛,一忽儿又睁开,彼此交头接耳。有一个宪兵好几次把刚要开口打呵欠的那种痉孪动作压下去。„„玛丝洛娃听着书记官朗读,眼睛盯住他,时而呆呆不动地坐着,时
初中生写作指导系列教程
第一讲 说真话 写实事 诉真情
一、说真话
指的是说自己想说的话,也就是把自己的心里话真实地写出来给别人看。不要写假话、空话、套话。如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就在于它讲的是实话。
例一:我帮小雯补习功课之后,小雯十分感动,连声说谢谢,我却淡淡一笑,说“别客气,别人有了困难就应该热心帮助,这是我应该做的。”
例二:我帮小雯补习完功课后,小雯拍拍我的肩,说:“多谢,多谢,等我病好了请你吃麦当劳。”我调皮地眨眨眼,“说话可要算数哦!我的胃口大得很,你可要多带点钱”!
二、写实事
指内容的真实与实在。真实,指真有其人、其事、其物。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乱编故事企图打动人。实在,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写真实的文章,并不是说凡是真实的内容都可以写进文章中,而是说写进文章的内容要求是真实的,或者是现实中可能存在的(合理的想象、虚构)。{中考作文训练教程}.
如《我的父亲》——不能把父亲所有的事写都写进去,而应该有所侧重,如勤劳或慈爱。
附:虚假事例
▲ 那是一个风雪之夜,我突然肚子疼得厉害,爸爸二话不说背起我就往医院跑。爸爸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中走着,我心中顿然涌起一股暖流。
真实事例
▲ 别看老爸平时挺好说话的,在跟我下棋时却总是针锋相对。任凭我怎么撒娇耍赖,他也一步不让,妈妈求情也不行。他说这是为了让我认识到公平竞争的重要性。
三、诉真情
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怎样写出真实情感?
1、写自己熟悉的、最好是新身经历并有深刻感受的事——注意写出自己的生活感受,特别是独特的生活,独特的感受。
2、平时注意积累词汇,注意用朴实而准确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描绘出来。
▲ 例文《我的新同桌》、《我》
第二讲 勤观察 广阅读 重积累
一、勤观察
㈠什么是观察?
观察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感知和认识事物的过程。
㈡观察什么?
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观察人生、观察自然。
1、观察人物 人物的外貌
例:同桌或同学 人物的动作
人物的语言
人物的神态
2、观察景物 抓住景物特征
如:教室
注意一定的顺序 上——下
注意一定的顺序 左——右
外——内
中间——两边
选择好观察的角度
3、观察场面 全局入手,观察周围环境和人物活动
如:游泳 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点面结合
注意变化,运用对比、描写等手法
㈢怎样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1、养成留心观察各种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从身边的事物和周围的生活开始,由简单到复杂地进行观察。
2、选好观察的对象,观察自己最喜爱、最感兴趣的人或事物,确定观察的位置,或定点观察,或动点观察或散点观察,选好观察的角度,或平视、或仰视、或俯视、或环视,采用恰当的方法,或动态观察(从声音、变化、动作、表情等方面进行观察)或静态观察(从大小、形状、数量、颜色、质地等方面进行观察)。
3、利用多种感官(视、听、嗅、味、触觉等)抓住细节,反复揣摩特点,突出事物的特征。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4、观察要和思考相结合。多想,即勤于思考。在观察中思考,在比较中思考,在联想中思考。要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即进行个性化思考,写出新意。
5、观察要注意思路,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要注意条理性。
二、广阅读
1、阅读书报
▲ 书 名著类:童话、寓言、诗歌、小说等
全书类:《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
辞典类:《现代汉语词典》、《××鉴赏词典》
《格言、歇后语、谚语大全》
▲ 报 《中学生报》、《语文报》、《文摘报》
《闽西日报》、《青年参考》等
2、收看新闻、新闻广播、新闻电视(科技、足球、时政……)
三、重积累{中考作文训练教程}.
1、读书积累
2、生活积累
3、语言积累 向生活学习语言
向群众学习语言
向书本学习语言
▲ 作文《校园晨景》、《看猫鼠斗智》
第三讲 未成曲调先有情——谈构思
一、什么是构思
指在动笔之前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总体设计和安排。包括材料的选择、主题的确定、思路的走向、结构的安排等方面。
二、认真审题是构思的前提
1、作文的分类 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
2、审题的内容
2008年中考作文思维训练指导
2008年中考作文思维训练指导
龙华中学 张友筠
一、命题作文
1.请以“其实很简单”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自选。
【指导】
“其实很简单”是省略主语的陈述句式,也是个感悟个性化的作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审
题时候可补充主语,其选择是宽泛的,自由的。但不要在题目上添加。
怎样写才能算作切合题意呢?
学生写生活中经受磨难,学习中遇到困难,情感上经历变化后,发现原来只要达到某个
条件,或者说只要采取某些行动等,从而得到“其实很简单”这个主题。这样写就能切合题意,这里的“简单”也可以引伸为“平凡,普通”之意。
【范文】
其实很简单
又是每周一节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江苏,这个富足的鱼米之乡……这一周,我们去找梦里的江南。”老师笑得很甜。
眼前的教室随灰尘散开,推开历史的窗,我看见黛瓦粉墙,氤氲着水汽的小溪,乌篷船
上早起的姑娘,乌黑柔软的头发如同喃喃的吴依软语,我的心开始随着船儿悠悠摇晃,吱呀的桨声,我醉了……(作者想象中的江南)
“怎么找啊?全盖大楼了!”A君吵着。
“是啊,马路上哪有小船,江南啊,说着好听,早就没了!”小C嘟着嘴。
难、难、难,都市里找江南,我可以不理会同学们,可以去试一试,但这并不简单。 我独坐在市民广场的一隅,来往行人时尚又年轻,我有些失望,可我总觉得空气里还是
那水汽和着阳光的味道,起身向前走去。
路旁建筑工地忙得热火朝天,每个人都念着一个如金属般响亮的名字: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的建筑者们总以此为目标,乌篷船里撑伞的女子变成了地铁站里来回奔波的“上班族”,没有了船桨吱呀,只有地铁飞驰留下的空荡荡的站台和我疑惑的目光,我真的不明白:寻找梦中的江南怎么这么难?!还是我根本来错了地方。不对,风中那甜甜的味道,这里分明就是江南。(叙写寻找的困难,为后文做铺垫)
我转过身,看见昔日李白吟诗的小亭变成了文化主题公园。看见当年御敌的城墙变成市
民乘凉的好地方,看见商女“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秦淮变成了风光带,桨声灯影里,国际化大都市,长江三角洲的政治、文化中心依旧是我要的江南。
再转身,江南已不是那怯于开口的害羞女孩,她用独特的文化、独有的历史,以惊人的
速度展示自己的价值与魅力。水一样的江南已不再默默无语,昔日的她已化做人们心中的精神,重新换上了时代的新装。(江南仍然存在,只是换上了时代的新装,真是别具一格,显示出作者独特的认识能力)
找到我梦里的江南,其实很简单。(点题)
其实很简单
尽孝,其实很简单。(开篇入题)
父母的恩情深似海,我相信每个人都有颗尽孝的心,可是许多人都认为尽孝需要一大笔
财富,因而他们觉得尽孝难,“难于上青天”。其实,尽孝是极其简单的,父母所想要的并非
是无尽的物质享受,他们所想要的仅仅是你力所能及的,哪怕是一个发自内心的浅浅的微笑。
对此,我深有感触。{中考作文训练教程}.
上初中以来,因功课紧张,我从不动手干家务,母亲身兼多职,洗衣煮饭打扫样样不离手,父亲则义无反顾地承担着家庭重担。每每看到他们脸上滑过的汗水,我总默默许下心愿,我将来一定要有所成就,好好孝敬父母,但这太难太遥远了。
那天中午放学,恰巧母亲外出,父亲正蹲在地上工作着,他那专注的眼神都集中在手里的零件上,谁也无法打断他。我越过这熟悉的场景,直奔入厨房寻找“能量来源物”。令我大失所望的是,锅里空空如也。我肚子里“空城计”已唱了一遍又一遍,顿时我生气极了:“到底是钱重要还是我重要,只顾挣钱不顾我!”我又气又饿地走出厨房,本想大发脾气,但看到父亲那矮小的身影,蹲在地上的他已完全失去幼年时在我心里那高大如山似的形象。我蓦地发觉:父亲老了。于是,心中的气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我知道,这段时间对父亲来说,是犹如红军过草地时的艰难时期,不仅要忍受饥饿,还要完成这艰难的工作。我为啥不下厨煮饭给他们吃呢!说干就干,我操起很久未碰的厨具,洗菜、切菜、炒菜,做这一切时,我都觉得是那么的温馨与幸福。因为我的心里藏着一个给父母的惊喜。
“开饭喽!”随着我一声吆喝,父亲已放下手头事在洗手了,母亲也已归来。这时,我才发现父母脸上那熟悉的欣慰的笑容,“孩子长大了!”我高兴极了,一次举手之劳竟能让父母如此欢喜。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会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他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
“百善孝当先”。尽孝并不要等到辉煌腾达时才能做到,父母最想要的,正是那份最真最实在的行动。尽孝,其实很简单。
2.请以“牵挂”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自选。
【指导】
思路设计一:写散文。用“情”去揭示、讴歌牵挂的涵义与韵致。实际上,生活中的种种情,莫不是一种美丽的牵挂。比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牵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是夫妻间缱绻的牵挂;“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是小女儿对老父的执著牵挂;史铁生的母亲目送残疾儿子摇着轮椅,走出家门,是母亲对儿子的一份久久的沉甸甸的牵挂„„可以说,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每一次感动都脱离不了牵挂的心声。
思路设计二:写记叙文。牵挂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凝聚情感的某个载体,比如故乡以及故乡中的小河、月光等风物。如何牵挂,怎样牵挂?都围绕“牵挂”的主题展开,切入点要小。
思路设计三:写议论文。牵挂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道德与价值的尺码。对牵挂的内容和目的加以议论。可以从品质的高与低两方面来举例,形成对比论证,以表现各自的品质。如巴尔扎克《欧也尼·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临死时,牵挂着在人世间受苦的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体现母爱之深;而葛朗台临死时,却时刻挂念世上的遗产和财富,嘱咐女儿:“把财宝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好向我交账。”表现父亲的冷酷。
【范文】
牵挂
牵挂是世间最美的情愫。
她是抚琴引吭的绝色女子,汩汩歌喉啭出惊鸿一瞥的绝艳;她是湖面上轻掠的鹭影,翦翦春风扬起灞桥的柔柳;她是崖畔上倔犟的劲草,岌岌绝壁见证坚守的美丽;她是深谷中素
妍的幽兰,淡淡馨香韵动妙曼的痴情……她用黑暗中的缨络穿成醉人的蜜意柔情,宛若清新出尘的雾中水仙,娉婷窈窕,暗香浮动。
无论你留意与否,牵挂都执拗地隐含在你的生命之中,如水印木刻那般深刻,镌铸在你的心灵深处。碌碌红尘中有几多风雨坎坷,纤纤生命中便会有几多牵挂在默默守望。
牵挂是楫,是浆,是帆。撑一派婉约浪漫的古典情怀,漾一份真真切切的内心独白。藏匿的心事无处遁形,随风随浪追逐精典的牵念,记忆的船舶划过风湾,穿过雨巷,搁浅在康桥水畔古旧的岩滩。
牵挂是将零零碎碎的幸福时光编织成一张绮丽的大网,打捞起满舱的滟潋风光。潮起潮落,云卷云舒,花也羞涩,风也忸怩,淠水河畔仰卧的睡美人哟,你将柔美的情思、旖旎的牵挂转化为两千年忠贞不渝的守候;双溪的舴艋舟哟,你装满了诗情画意,又能否载动一怀绿肥红瘦的肠牵肚挂?
牵挂是母亲用挚爱织成的魔线,无论儿女流浪的足音弹响何方,却永远走不出母亲慈爱的视线;牵挂是儿女用纯真撰写的童话,将依恋翻卷成梦里梦外的呓语呢喃,熨平父母额头被辛劳与辛酸拉皱的岁月印痕。
牵挂是相濡以沫的爱人之间用真心凝成的惦念。世间退却浮华经得风雨的爱情,往往清宁淡泊,如一坛封存多年的老酒,色清香淳,淡雅怡人,而个中酣酽的意蕴,却品之有味、言之不尽。牵挂原是可以缩短距离、延长思念的,她穿梭时空,濯涤岁月,凝滞瞬间,固守着一份美丽的执著;她历经唐时的风,宋时的雨,穿越秦宫汉苑,了悟最远的你才是我最近的爱。
牵挂是对思念永恒的注解,有一种呼之欲出破茧成蝶的极至美丽;牵挂其实也是一种暗潮涌动的幸福感觉,你的喜悦,我的郁悒,都系成一脉温馨的默契;牵挂是一曲无字的情歌,淙淙潺潺,悄悄地在心底流淌;牵挂是一份难笺的怀旧心事,不着痕迹,却感人至深;牵挂是海滩上一排排深深浅浅的足印,牵挂是月光下一对对脉脉遥望的眸神,牵挂是暗夜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的相思……
你的牵挂,是我一生的美丽。
【点评】
该文思维很活,将牵挂比作各种事物,各种情感。悠悠的是思念,清清的是记忆,甜甜的是渴盼,袅袅的是生命的律动„„一路写来,讴歌了故乡,赞美了人世间的纯情与爱。从历史中走来,回想起岁月的幽香,弥漫着古典的浪漫;从生活中走来,拎掂出一份重重的思念,点染出一份温馨的情韵。这似乎都归功于作者浓情的想像,而想像全来自对生活的深切感触。只有从生活实感中去领悟生活的醇美,才能酿制出如此深韵悠长的相思美酒。也才能挥洒出如此深情款款的精致文字。
排比段落的才情,加比喻和想像的翅膀,使这篇俊秀雅致
3.请以“告别”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自选。
【指导】
人的一生,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告别,告别童年,告别朋友,告别亲人,告别这个世界„„和心爱的事物告别,和自身恶习告别„„在告别中,我们不断长大,渐渐成熟.告别引发了我们美好的祝福: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告别意味着新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我们可以像方纪写《挥手之间》那样,写一篇《那一次难忘的分离》,定格一次难忘的告别场景;可以像魏巍写《依依惜别的深情》那样,聚焦几个典型的告别镜头,回忆一起走过的日子里发生的动人的故事,写一篇《友情的花朵永远盛开》、《明天你是否会想起„„》、;可以像徐志摩写《再别康桥》那样,来一首《轻轻的我走了》;可以像史铁生告别《故乡的
胡同》那样,来一首《告别煤油灯》,表达对一种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事物的缅怀„„可以写告别不良习惯,可以写告别“大祸饭”,告别落或的体制,还可以写《蝴蝶的美丽在于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