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 点击: 2017-11-30
清平乐·村居(7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清平乐·村居(700字)作文 在一间低矮的茅草屋里,住着一对白发苍苍,年过花甲的老夫妇和他们三个勤劳可爱的儿子。 屋前,有条清凌凌的小溪,溪水长年潺潺地绕着茅草屋流着。小溪进而长着青青的莲蓬,小溪旁边也长满了柔软的青草。 这间茅草屋虽然十分简陋,但屋里却常常充满了欢声笑语。老两口年岁已高,不能外出干活,就悠然自得地安享晚年。他们喝醉了酒,满脸涨得通红,就用家乡话相互趣乐。老爷爷操着几分浓重的乡音,含糊地说:我们的年纪越来越大了,腿脚不灵便了,也不能下地干活了! 老奶奶也柔和地说:唉,是啊!将来只能靠儿子们了!咦?老爷子,看看我们那三个宝贝儿子在干什么吧!行! 老爷爷看着他们三个儿子在勤奋地劳动。大儿子在小溪的东侧那里的豆田地里锄草,汗水从额头上一滴一滴的流下来,但他却面带着微笑,自言自语的说:真是好累呀!为了能收到更多的豆子,我觉得这一点辛苦值了!二儿子年龄比大儿子的年龄小上十几岁,正坐在院子里给鸡妈妈和小鸡宝宝编织鸡笼子,鸡妈妈们在他旁边站着,好像在?y你跟着二儿子给他们编织的鸡笼,而二儿子干得可认真啦!全神贯注着!还有最可爱、最顽皮、最惹人喜爱的小儿子,虽然年龄还不到十岁,不是很懂事,可是他也没有闲着。他在小溪的一头欢快地,趴在草地上开心的剥着莲蓬呢!两条小腿不停地一上、一下的,远远地还听见他那快乐而稚嫩的笑声。在他的身旁,三、五只小鸡在悠闲地散步,好像并不怕那顽皮的小男孩。 在这个家庭一对白发夫妻在互相逗乐,这对夫妻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很是勤奋,二儿子非常细心,小儿子乖巧、可爱、顽皮、惹人喜爱。 这一家人并不是富裕的,但他们过得很和谐,很安详,很宁静,所以他们十分地幸福。五年级:幸福甜心棒棒糖 篇一: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
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
改写《清平乐·村居》 在宋朝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住着一户农家,有着一对年事已高的老夫妇,还有他们的三个儿子。
这个小山沟里绿草丛生,树木茂密、花红柳绿,还有着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哪! 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小山沟里,有一天,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在这个小山沟里面,住这一对年事已高的老夫妇,和他们的三个儿子,他们几个人都居住在一个茅草屋里面,并且,茅草屋的屋檐还非常的矮,他们的茅屋旁边还有着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溪里面还有鱼,小溪的两旁长着许许多多的青草,茅屋的窗户现在正在开着,一对老人正在谈话,老爷爷明显已经醉了,他张着醉眼对老奶奶说:“瞧,我们现在丰衣足食,不愁吃喝,并且,还有三个这么孝顺的儿子。老爷爷把话刚说完,便往窗外望去。虽然天气十分的炎热,但是,身为最大的儿子,他不顾烈日当空,在小溪的东边的豆田那里除去杂草。二儿子虽然年纪比大儿子小,但是,他也帮助父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于是,他便在树荫底下,编制鸡笼。小儿子最可爱了,他在小溪边趴着剥莲蓬哪!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清平乐 村居 教案
清平乐 村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三个生字,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等词的意思。
3、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理解词人当时的心境。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通过多层次的阅读和想象,感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音乐与想象,感受词中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意境美,引导
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受到美的熏陶,进而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题导入。
1、释题:“居”“村居”。
2、从课题看,第26课写的是农村生活,那么作者辛弃疾笔下的农村生活又是怎样一幅画面呢?
3、读到这,老师不由得想起低年级时我们学过的一首诗,也叫《村居》。
(1) 指名读
(2) 默读这两首《村居》,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高鼎的《村居》是首诗,《清平乐 村居》是首词。古时的词是可以和着音乐唱的,其中清平乐是词牌名,表示吟唱的曲调,村居才是这首词的真正的题目。这就像我们音乐书上的歌曲,清平乐相当于歌谱,而我们要学的课文内容则是歌词。清平乐的曲调因年代久远已经失传,但后人根据词的意境,重新谱上了新曲,想听吗?
过渡:动听的旋律,优美的画面,仿佛也把我们带入了辛弃疾笔下的江西上饶农村,让我们打开书,一起美美地读读这首词,感受下词的意境吧!
二、初读词,认识特点,感受韵律美。
1、自由读。
2、指名读,正音,解字义:翁、媪、剥、吴音,相媚好。
3、你们发现了吗,上片每行最后一个字押?下片压?读起来很有韵律美。谁再来美美地读读?
4、请大家像她这样一起来美美地读读。
三、理解词意,进入词境。
1、过渡::读了这么几遍,你们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2、交流:茅檐、翁媪、大儿、中儿、小儿。
品读:想象说话,鼓励说出意思和相应的句子。
(1) 茅檐:茅屋,小溪,绿草,清新秀丽的农村景色。
(2)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热。他们会亲热的交谈些什么?同桌练习说
话。 这是对怎样的老夫妻?
(3)锄豆:给豆子锄草。大儿在烈日之下,辛勤地劳作着,让我想到了
古诗《锄禾》。夸夸他!
(4) 小儿子是怎样剥莲蓬的?“卧”什么意思,带进去读读,好不好?
还可以用哪个字?这“卧”字用得妙,可以趴,可以躺,还可以侧着身子,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怎么卧舒服就怎么卧。看他的小脚丫还在?这小儿真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你觉得这小儿
怎样?哪个词语是调皮的意思呢?你有调皮的时候吗?这时爸{五年级上册村居作文}.
爸妈妈会用上什么词语说你?看似责备,实则疼爱。所以词中说
小儿“无赖”。齐读词句。
3、老师把这几幅图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你们看:绿水潺潺,碧草青青。
相亲相爱的和谐一家,多美的画面啊!可惜这画面太静了,它应该还有?
(水流声,鸟叫声„„)
4、指名跟着音乐一起朗读课文!
疑问:古人用字讲究不重复,可这首词中连用了三个“溪”字。这三个字重复吗?为什么?一条清澈的小溪把所有人物活动都连接了起来。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要像作者一样选定观察点,有序的观察,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晰。{五年级上册村居作文}.
5、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跟着音乐再来美美地读一遍。
6、 读完全词,你能用词中的一个字来说说你、作者及词中人物共同的感受吗?(醉)
他们为什么而醉?(景美、人和)
是啊,这样一幅世外桃源的胜景,让他们醉了;这样一幅安静祥和的生活,让他们醉了。你能照样子说话吗?
小结:这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这是一幅国泰民安的优美画面。这一切在作者
辛弃疾的眼里是多么珍贵难忘的一幕啊。因为辛弃疾的一生有20多年是在沙场征战,作者看到这和谐幸福的一幕会怎样想?因此整首词表达了作者?
这一家人尽管住的是低矮的茅屋,吃的是粗茶淡饭,但他们相亲相爱,
父慈子孝。家和万事兴,世界上最幸福的生活莫过于此了。
7、让我们跟着旋律学唱这首词吧!
四、作业: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中沉醉
了一回。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课后同学们可搜集辛弃疾的其他词作来欣赏。
五年级上册课文理解
1、《师恩难忘》课文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课文中的田老师是一位可亲、可敬的乡村老师。学了这篇课文,我想用这句诗来赞美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陶校长的演讲》是一篇演讲稿,要求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充分体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请你写一句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古诗两着》中《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写的。诗的后两句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作者是当代诗人孙友田,诗中: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清凉的绿阴。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结尾,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界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这段话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为什么?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答案:因为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活力,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我喜欢这样的课本,因为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收获。
5、《装满昆虫的衣袋》记叙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告诉我们从小就应当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6、《变色龙》本文通过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应当保护动物。变色龙,学名避役,因为它能够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身的安全,所以俗称变色龙。
7、《金蝉脱壳》一文生动的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8、《成语故事》由《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三则成语故事组成,三个成语的意思分别是: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传神。
9、《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10、《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描写了三个个性色彩很浓的人物,分别是心地善良、舍己为民嫦娥,力大神勇、为民造福的后羿,奸诈贪婪的逢蒙。
11、《读书莫放“拦路虎”》主要讲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不能绕着走,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拦路虎”指的是拦路打劫的土匪,在文中指的是读书时遇到的生字。
12、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本学期我们学习的三篇《伊索寓言》是:《狐狸和葡萄》告诉我们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牧童和狼》告诉我们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蝉和狐狸》告诉我们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13、《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事件通讯,本文按: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在线索组织材料,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放大海的动人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五年级上册村居作文}.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全文围绕一个“爱”字,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的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高尔基是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有《母亲》、《童年》、《在人间》等。
15、《艾滋病小斗士》写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事迹。文中的“小斗士”指的是恩科西,他的死,引起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这其中有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南非前总统曼德拉。
16、《黄山奇松》课文写黄山风景区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17、《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我们” 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本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
18、《莫高窟》文中介绍了敦煌莫高窟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和藏有珍贵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19、《天火之谜》主要讲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经过长期观察,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普通的放电现象,后来通过“风筝实验”揭开了雷电的秘密。他还发明了避雷针。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厄运”指的是困苦的遭遇,在本文中“厄运”指的是《国榷》原稿被盗。谈迁面对厄运我们的启示是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21、《诺贝尔》诺贝尔一生的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就是炸药。诺贝尔奖主要奖给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22、《滴水穿石的启示》课文中列举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个人物的事例,说明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成功的。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3、《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的有关回目改写的,原著作者施耐庵。文中我们了解是林冲是个武艺高强、忠直淳朴的人,洪教头是个自以为是、跟扈嚣张的人,柴进是个热情好客,好习枪棒的人。
24、《少年王冕》一文是根据小说《儒林外史》的有关回目改写的,原著作者是吴敬梓。让我们感受到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25、《黄鹤楼送别》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好友孟浩然饯行的事,描绘了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美,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是一首送别诗,请再写四首诗题:《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赠汪伦》、《芙蓉楼送辛渐》。
26、 《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是 宋代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这首词描写茅檐、小溪、青草这些平常的农村景象,还写了锄豆、织鸡笼、剥莲蓬,把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五年级上、
五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
一、生字部分:共258个,会写176个。 1、纸 牵 姥 炊 歇 叨 恍 醒 滋 杖/捅 拄 诲 2、题 否 锻 炼 垒 集 德 励 鞭 策/堡 3、骑 振 蝉
4、敞 芬 限 锦 昏/耘 溢
5、昆 著 纺 察 骂 毒 垃 圾 殿 堂/莱 栖 蠕 兜 痴 6、震 筒 腹 判 距 绍 蕉 棕/藤 椭 钝 伺 刹 7、柿 搜 躲 颜 椒 配 协 趴 恢/籽 8、矛 盾 楚 锐 壁 逼 韵/戳 腮 僧 唬
9、敲 尚 睡 驴 妥 辆 闯 貌/贾 韩 簇 斟 酌 恕 莽 10、蒙 奸 贪 丸 企/仑 诈 匣 11、/碍 页
12、狸 葡 萄 馋 酸 慌 贯 谎 粪 戒/伊 喉 咙 掺 13、党 崭 呜 咽 疆 港 属/垠 澳 舷 撼 14、妻 庞
15、携 仁 遭 得 虚 魔 孕/艾 翰 逊 婴 轩 煤 懈 与 吁 曼 16、誉 陡 屏 宾 屹 卧
17、哗 缝 隙 叠 隔 轰 膛 醉/嘶 撩 挟 18、煌 尊 录 弦 绣 腐 帝/敦 凛 肖 瑰 19、暴 劈 炸 毙 讽 揭 栓 钥 匙 颠/筝 簸 20、浙 迁 博 抄 锁 挣 诞/寝 撰 逸 崎 岖 坎 坷 21、瑞 摩 逝 械 锤 砸 验 置/诺 颁 隧 22、纲 谋 贩 恋 权 勉/徽 琢 碳
23、棒 押 睬 骗 昼 裳 羞 溜/沧 掂 枷 锭 抡 24、耽 秦 莹 媚 载/冕 腌 攒 25、暮 孟 饮 暂 谊 唯/檐 捺
26、翁 锄 莲
二、词语部分(142个)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恭恭敬敬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专心致志 坚韧不拔 五彩缤纷 怒气冲冲 兴致勃勃 鸟栖虫居 绘声绘色 名副其实 凶相毕露 指手画脚 金蝉脱壳 枝繁叶茂 聚精会神 依依不舍 张口结舌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晴 乌云密布 惊叹不已 夜深人静 犹豫不决 迫不及待 不顾一切 皓月当空 树影婆娑 奸诈贪婪 无能为力 惊慌失措 水天一色 永不停息 波翻浪涌 奔腾不息 各种各样 姹紫嫣红 金碧辉煌 卧薪尝胆 首屈一指 川流不息 闻名于世 饱经风霜 郁郁苍苍 千姿百态 人喧马嘶 气势非凡 神态各异 惟妙惟肖 威风凛凛 啧啧称赞 精妙绝伦 引人注目 翩翩起舞 漫天遨游 悬崖绝壁 腐败无能 冷嘲热讽 雷电交加 怒发冲冠 大雨倾盆 欣喜若狂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不足为奇 混为一谈 博览群书 流传千古 化为乌有 奋笔疾书 毫不气馁 荒山野岭 滴水石穿 接连不断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持之以恒 翻山越岭 自谋生计 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三心二意 半途而废 炉火纯青 措手不及 依草附木 青翠欲滴 晶莹透亮 争先恐后 春光明媚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依依惜别 一饮而尽 脍炙人口 哀鸿遍野 妻离子散 逆来顺受 官逼民反 忍无可忍 逼上梁山 劫富济贫 铤而走险 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替天行道 志存高远 名副其实 栩栩如生 按捺不住 誉满天下 永世不绝 四面八方 各种各样 张牙舞爪 电闪雷鸣 惊叹不已 点睛之笔 轩然大波 成百上千 可想而知 家徒四壁 名垂表史 气势汹汹 阴云密布 永世不绝 (成语故事: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螳臂当车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不动笔墨不读书。 三、古诗部分 (一)课内 1、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图)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2、所见
(作者袁枚)(图)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3、题秋江独钓图( 作者王士禛)(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4、清平乐 村居(
作者辛弃疾) 矛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扫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6、《题李凝幽居》(作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7、分别写出有关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春: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夏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冬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8、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五年级国学经典
目 录
古典诗赏读
1.惜牡丹花
2.从军行
3.春夜洛城闻笛
4.江南逢李龟年
5.滁州西涧
6.乌衣巷
7.江南春
8.离思
9.元日
10.商山早行
11.春夜喜雨
12.送友人
1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4.秋夕
15.山亭夏日
16.百忧集行 17.赠花卿
18.题临安邸
19.秋词
20.早梅
21.咏菊
2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3.钱塘湖春行
24.无题
25.金陵酒肆留别
古典词颂读
1.天净沙.秋思 (其一)
2.天净沙·秋思(其二)
3.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
4.浣溪沙·烛下海棠
5.满江红
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虞美人
9.朝天子·咏喇叭
10.卜算子。咏梅
11.忆秦娥.娄山关
12.江城子
13.花非花
14.长相思·花似伊
15.如梦令 16.浣溪沙
17.武陵春.春晚
18.行香子·过七里滩
19.蝶恋花
20.清平乐·别来春半
21.清平乐·村居
22.忆秦娥·箫声咽
23.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24.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25.渔家傲·秋思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篇
第一单元 孝敬
第1课 孝为根本(一)
第2课 孝为根本(二)
第3课 无违为孝(一)
第4课 无违为孝(二)
第二单元 仁爱
第5课 克己复礼
第6课 仁以为己任
第7课 推己及人(一)
第8课 推己及人(二)
第9课 不违仁(一)
第10课 不违仁(二)
第三单元 修身
第11课 忠
第12课 信(一)
第13课 信(二)
第14课 宽
第15课 恕(一)
第16课 恕(二)
第四单元君子
第17课 安贫乐道(一)
第18课 安贫乐道(二)
第19课 坚贞刚毅
第20课 君子风范
第21课 君子与小人(一)
第22课 君子与小人(二)
第五单元 交友
第23课 四海之内皆兄弟
第24课 乐多贤友(一)
第25课 乐多贤友(二)
第26课 乐多贤友(三)
名家名篇
1.海上日出
2.孤独的树
3.正眼看人生
4.春
5.故都的秋
6.生命珍宝
成语集锦
1.描写人的容貌或体态的成语
2.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
3.描写人心理活动的成语
4.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5.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
6.含有“云”字的成语
7.含有“雨”字的成语
8.含有“水”字的成语
名言警句
1.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2.有关立志的名人名言:
3.有关爱国的名人名言:
4.有关理想的名人名言: 5.有关奋斗的名人名言:{五年级上册村居作文}.
6.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
1.惜牡丹花
(唐) 白居易{五年级上册村居作文}.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2.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五年级上册必背课外古诗
滁州西涧
作者: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终南山
作者:王维【唐代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小池
作者:杨万里【宋代】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子夜吴歌 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赠花卿
作者:杜甫【唐代】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旅夜书怀
作者:杜甫【唐代】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唐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别董大
作者: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七律·长征
诗人: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清平乐·村居
作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四时田园杂兴
作者: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夏日)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示儿
作者: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与书有关的名人名言:
1、
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思乡的古诗: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爱国古诗: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