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点击: 2017-09-06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时作业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一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一、单项选择题
1.杨坚建立隋朝,定都在今天的 ( )
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西安
2.隋朝完成南北统一的时间是(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3.隋朝统一南北时灭掉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是( )
A.宋朝
B.齐朝
C.梁朝
D.陈朝
4.隋文帝在位时,注重改革政治、发展生产、整顿吏治,使国家出现安定的局面,社会经济繁荣起来。由此可以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是 ( )
A.隋朝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
B.隋文帝养精蓄锐,极力谋求国家的统一
C.隋文帝倡导节俭之风,并起了表率作用
D.隋文帝是中国古代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5.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专供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
B.解决陆路交通的不便
C.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D.加强对江南地区的开发
6.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条件主要是 ( )
A.国家统一,便于集中全国的人力和物力
B.隋朝社会经济繁荣,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C.巩固隋朝的统治
D.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7.下列有关大运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隋炀帝时开凿
B.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C.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8.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 )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部的边防
9.隋朝末年,家住在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系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12.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不包括 ( )
A.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B.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南北经济的差距缩小
C.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D.人民深受分裂和战争的痛苦,渴望南北统一
1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隋灭陈,南北统一 ②杨坚夺权建立隋朝 ③开凿大运河 ④兴建洛口仓
A.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③①④
12.下列选项中,与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条件无关的是 ( )
A.人口增长较快
B.人民轻徭薄赋
C.国家统一安定
D.社会经济繁荣
13.大运河开通后,隋炀帝就迫不及待地多次乘坐金玉和檀香雕饰的龙舟从洛阳南下巡游江都。他依次要经过 ( )
A.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B.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C.江南河、永济渠、通济渠
D.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14.识读下图
(1)上图描述的是哪一水利工程?它是哪个朝代时开凿的?
(2)结合教材内容指出该水利工程分为几段?由南向北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3)该工程的最北端、最南端和中心分别是哪里?该工程地位如何?
(4)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此工程之前的著名水利工程,并简要分析其起了怎样的作用?(举一例即可)
第二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选择题
1.唐朝繁荣昌盛,名垂青史。唐朝的建立者是 ( )
A.李渊
B.李世民
C.李建成
D.魏征
2.《贞观长歌》向观众展现了一幅英雄辈出的壮丽画卷,又让人们领略到了和谐开放的盛唐国风。由此你联想到的唐朝皇帝是 ( )
A.唐高祖
B.唐太宗{中考易历史课时作业本答案}.
C.唐高宗
D.唐玄宗
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假如你是唐太宗,你会以谁为镜 (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长孙无忌
4.小明想了解贞观时期名相的故事,下列人物中不应当包括的是 (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5.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中考易历史课时作业本答案}.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
C.她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生产
D.她的统治起了承前起后的作用,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6.史称其统治大有“贞观遗风”的帝王是 (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7.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贞观之治”,下列与之有关的事件是 ( )
①魏征直言 ②重用杜如晦 ③重用房玄龄 ④提拔姚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吸取隋灭亡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并“戒奢从简”的唐朝皇帝是 (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9.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 ( )
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奢侈腐化,心狠手毒
D.选贤举能,政治清明,开创“开元盛世”
10.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其根本目的是 ( )
A.减少决策错误
B.维护自身统治
C.改善君臣关系
D.吸取隋亡教训
11.成语“房谋杜断”中涉及到的两位宰相是 ( )
A.魏征、杜如晦
B.姚崇、房玄龄
C.房玄龄、杜如晦
D.魏征、姚崇
12.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黎庶,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识到隋亡的原因
C.认识到了水与舟的辩证关系
D.认识到统治者应采取的统治权术
13.下列有关唐太宗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B.他的年号是“大业”
C.他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D.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二、非选择题
14.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A的人物是谁?他的年号是什么?
(2)图中的两面个人物都是唐朝的著名皇帝,他们有哪些相似之处?
第三课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一、选择题
) (
1.唐玄宗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这说明他是 ( )
A.重视地方吏治
B.加强中央集权
C.对地方吏治不信任
D.勤于政事
2.后人称。( )
A.李渊
B.李世民
C.武则天
D.李隆基
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 )
A.重视地方吏治
B.戒奢从简
C.重用人才
D.虚心纳谏
4.下列出现于唐朝并且节省了人力的工具是 ( )
A.翻车
B.水排
C.曲辕犁
D.简车
5.下列城市中,在唐朝既是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
A.扬州
B.洛阳
C.长安
D.北京
6.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
A.唐末农民起义
B.武周替唐
C.宦官专权
D.“安史之乱”{中考易历史课时作业本答案}.
7.唐朝的衰亡与下列史实无关的是 ( )
A.玄宗任用姚崇为宰相
B.玄宗渐渐贪图享乐
C.玄宗宠爱杨贵妃
D.玄宗任用杨国忠为相
8.韦尔斯的《世界史纲》中提到“唐初诸帝时代”,诸帝主要指不得 ( )
A.唐高宗 唐太宗 唐玄宗
B.唐太宗 唐高宗 唐中宗
C.唐高宗 武则天 唐玄宗
D.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9.如果你是电视剧《唐玄宗》的导演,剧情中你不会设置的场景是 ( )
A.茶坊里饮茶的场景
B.田野里用曲辕犁耕田的场景
C.大户人家摆设唐三彩
)
八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参考答案人教版2015
中考历史材料题2016含答案
中考历史材料题2016年
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中国古代科技在宋代发展至极盛,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宋代科技最突出的成果。 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宋代中国商船在波斯湾一带都极为活跃。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术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当时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近代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之际,中国古代科技却因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扼制而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
号后涂“C”。来源学 科 网
1.指南针的改进与传播促进了中外航海事业的发展。
2.雕版印刷术比活字印刷术更能提高印刷的效率。
3.印刷术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进程。
4.《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5.中国古代科技经历了从宋代的极盛到逐渐落后于西方的过程。
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6分,第24题7分,共13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正当隋唐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时期,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归国后,自然会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更易看出日本的差距,要求仿效中国、进行变革的愿望更加强烈,从而加速了大化改新局面的出现。
——摘编自田久川《古代中日关系史》
材料二 1872年清政府选派的第一批30名留美幼童从上海登船放洋。由于风气未开,广大北方地区没有一人入选,学生都来自东南沿海的省份,特别是广东南海、
新会一带。……他们在国外刻苦求学、勤勉自励,大多学有所成。归国后,在教育、外交、工会、军事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林文《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教育评析》 材料三 1919年前后,出现了一场在近百年中国史上颇有影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留法学生一面工作,一面求学,同事认真观察和体验法国社会文化,有选择地吸纳和向国内传播西方文明,而且千方百计向法国和欧洲播撒典雅而迷人的中国文化。
——摘编自李喜所《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日本留学生归国后推动改革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改革对日本的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批留美学生来源的区域特点,并说明其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评价。(1分)
(4)综上,指出历史上留学生发挥的相同作用。(1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隆、嘉庆年间(1736年—1820年),
南京城绸、绒各类织机多达三万台左右,至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城内仅缎机就达三万台以上,纱、绸、绒、绫织机不在此数。此类手工业基本是以个体家庭或小作坊为主,它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商业走向繁荣。 ——摘编自陈忠平《明清时期南京城市的发展与演变》
材料二 水力和蒸汽力的应用,工厂制度的确立,大大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1786年时曼彻斯特只耸立一个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但在十五年后,却有50个纱厂了。1760年时,曼彻斯特人口不足10万,1851年时人口超过3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 ——摘编自《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时期南京丝织业生产的主要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18世纪中后期以来曼彻斯特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3)综上,比较18世纪中后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英国的差距。(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中国逐渐落后的政策因素。(1分)
简答题:本大题共2分,每小题6分,共12分。
25.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多元的政治文明异彩纷呈,影响至深。结合所学回答:
(1)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请写出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执 政者以及他执政时期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2分)
(2)唐太宗常用“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警醒自己和大臣, 这蕴含了他“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请举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采取的经济政策,并说明其影响。(2分)
(3)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建设共享社会的政治理论。它诞生的标志是什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发表《庶民的胜利》,在中国率先扛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人物是谁?(2分)
26.创新贯穿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努力和奋斗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 泉。结合所学回答: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是我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之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并肩作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对赢得抗战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请各举一例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2分)
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
一、解释句中作标记的词语:
①临溪而渔 ②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④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⑤环滁皆山也 ⑥醉翁之意不在酒 ⑦野芳发而幽香
⑧林壑尤美 ⑨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⑩晦明变化者 ⑾伛偻 提携 ⑿颓然 乎 其间
⒀临溪而渔 ⒁杂然而前陈者 ⒂佳木秀而繁阴 ⒃山肴野蔌 ⒄觥筹交错 ⒅云归而岩穴暝 ⒆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⒇树林阴翳 (21)太守谓谁 (22)觥筹交错 (23)醒能述以文者 (24)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2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二、翻译下列句子:
①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⑤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⑦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⑧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⑨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⑩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三、选择题
1. 选出下列句子中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名之者谁(命名)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C.野芳发而幽香(香气)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
2. 选出句中 “而”字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一鼓作气,再而衰 B.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C.广起,夺而杀尉 D.云归而岩穴暝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B.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C.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D.觥筹交错(大家交换着酒杯喝酒)
4. 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本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和太守之乐,其实质都是与民同乐。
B.作者在本文借寄情山水来表达对遭到贬谪的不满,抒发消极的情绪。
C.文章第三段写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
D.全文围绕“醉”和“乐”展开,写“乐”正是为了写“醉”。
5. 选出对文章写作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本文采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B.本文每句话都用“也”字作结,起判断和舒缓语气的作用。
C.本文语句凝练,言简意深,片语传神。 D.本文写太守之乐是为了突出游人之乐。
6、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
A、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野芳发而幽香 征于色发于声
C、朝而往暮而归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者歌于途
7.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之:四时之景不同 心乐之,伐竹取道 C.者:射者中,奕者胜 晦明变化者 B.乎:颓然乎其间者 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D.也:太守宴也 众宾欢也
8.选出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而: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C.为:酿泉为酒 山峦为晴雪所洗 B.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D.然:杂然而前陈者 颓然乎其间者
9.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 )
A.暮:朝而往,暮而归 苍然暮色 B.发:苍颜白发 野芳发而幽香
C.乐:宴酣之乐 而乐亦无穷也 D.往:朝而往,暮而归 往来而不绝者
10.选出解释不准确的一项。 ( )
A.风霜高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B.山肴野蔌:在山中在野外所做的美味食物。
C.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搀着走。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D.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相互错杂。
11.品析有误的一项。 ( )
A.第一段写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色,是美丽的“风景画”。
B.作者用分述总收之法,将山水之乐具体化,点出乐字,使文意加深一层。
C.第二段写太守醉游琅琊山的情形,是生动的“风习画”。{中考易历史课时作业本答案}.
D.作者极写游客之乐,侧面显示政治清明,表达出“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文意又深了一层。
12.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第1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第2 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中考易历史课时作业本答案}.
C.第3 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1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1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薄暮冥冥 厚此薄彼 B、去国怀乡 去伪存真
C、春和景明 良辰美景 D、宠辱偕忘 白头偕老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猿则百叫无绝 B.野芳发而幽香 发闾左適戍渔阳
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B.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7.下列对课文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第②段描绘了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抒发了作者无穷的乐趣。
B.第③段描绘了四幅温馨的画面,其顺序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C.第④段作者用禽鸟之乐衬托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欧阳修被贬滁州,纵情山水,与民同乐,深受百姓喜爱。他离职后,百姓为纪念他修建了“醉翁亭”。
18.理解全文,选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
A.本文表达了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B.选文第二段使用了衬托手法:以“禽鸟之乐”衬“游人之乐”,又以“太守之乐”衬“游人之乐”。
C.全文在写作上以“乐”为主线,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D.“散中有整、错落有致、别具一格”是本文句式的特点。
19.选出下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选文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
C.选文第二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D.文中用了不少对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20.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B.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
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在乎山水之间也
2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岳阳搂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句句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C 两文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两文在景物描写上都采取了情景交融的写法,两文的语言都清丽明快,气势磅礴。
2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行者休于树”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告之于帝 B.苛政猛于虎 C.躬耕于南阳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23.根据作者对文中饮酒赏景的描述,下面对“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必须借助喝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
B.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陶醉于喝酒之中。
C.欣赏山水得到乐趣,心中畅快,自然酒兴大发。
D.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之中。
2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名之者谁 有仙则名 B.其西南诸峰 诸郡县苦秦吏者
C.醉翁之意不在酒 宾客意少舒 D.故自号日醉翁也 公问其故
2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往来而不绝者 佛印绝类弥勒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C.而不知人之乐 孰为汝多知乎 D.射者中,弈者胜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013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作业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