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点击:   2017-04-19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篇一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我院开始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现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医院通过召开动员会、临床路径工作协调会、专题研究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工作,营造工作氛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药、信息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常设于医护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院临床路径的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二是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三是成立由分管院长、科室负责人、医技、药学、护理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实施过程中的临床技术指导,定期对工作进行评估与分析。四是成立临床路径质控管理组与临床路径指导评价组。

二、制定工作制度 加强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临床路径的实施制度、临床路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临床路径开发和制定制度、临床路径评价与改进制度、临床路径质量控制制度、临床路径变异处理步骤、临床路径实施考核办法等8个工作制度。

各管理组织坚持例会制,定期开会分析、总结评价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每个季度各管理组织要形成书面报告。并建立三级督查体系,一级为院工作领导小组;二级为质控管理与指导评价组;三级为科室实施小组。一级抓一级,确保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扎实开展,务求实效。

三、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我院在工作开展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工作刚刚起步,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各科室对临床路径管理的重视及对工作的认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文本甚至临床路径本身实施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与卫生部实施临床路径的初衷有较大差别,个别科室没有按照医务科的统一部署成立科主任为组长的相关组织,对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医务人员认为临床路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医疗费用,会影响自身的收入,因此,对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致使对临床科室、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的工作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没有及时研究解决,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实施。

2、工作执行力度存在缺陷

一部分科室因加床严重、医务人员短缺、医院要求进一步降低平均偿付标准,导致医院效益下降;临床路径的法律地位问题等客观原因,使参加临床路径工作的动因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执行力度。同时,一些部门之间支持协调不到位,出现手术不能按期安排、药品断货、医护之间选择的路径病种不一致、路径要求检查的设备和技术缺乏等,阻碍了临床路径工作的顺利实施。科室之间工作推进程度参差不齐,部分科室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量不符合相关要求,工作滞后,工作执行不到位。

3工作得不到病人及家属的支持

有些病人及家属认为临床路径中检查项目太多,担心会增加医疗费用,因而退出临床路径。 4工作再培训不够到位

个别科室主要负责人因故没能参加医院统一组织的培训,导致对临床路径工作理解不到位,部分科室没有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再工作培训,甚至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个别科室还存有实施临床路

径管理会影响科室收入、降低医务人员待遇的顾虑,不利于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如期、顺利进行。

5信息化程度滞后于临床路径管理

医院信息系统支持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统计工作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导致数据整理、分析工作量大,相当多的项目数据还无法提供,国家无统一建设标准和要求。也不利于工作后期相关资料的收集、利用。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四、单病种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1、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管理要求,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技术规程。

2、健全落实诊断、治疗、护理各项制度。

3、合理检查,使用适宜技术,提高诊疗水平。

4、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

5、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

6、调整医技科室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

五、建议

1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培训工作。临床路径各专业均迫切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尽快着手按专业分类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培训。我们建议能尽快利用“中国临床路径网”搭建一个有助于临床路径制定者同具体实践者开展交流的平台,有助于理解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文本及相关政策信息,有助于临床路径的细化,有助于科室开发出更加符合当地医院管理流程和实际诊疗水平的临床路径。很多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监测指标、疾病分类ICD-10和手术操作分类ICD-9-CM-3编码、《住院病案首页》相关数据分析,在使用中存有困惑,因此,有必要开展这些方面的专题培训。

2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经验交流。目前,市内黄梅县人民医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开展临路路径管理的成功经验,医院管理层及科室负责人缺少到外地参观学习的机会,他们迫切希望能有机会外出参观考察,以增强对临床路径管理的感性认识,以便更好地把握临床路径过程中的关键点和重要环节。

3 加快临床路径管理软件的开发。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是影响工作如期、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医院迫切要求提供工作的动态监控、自动制表的相关软件,并对临床路径医院的相关数据及文档的保存做出统一规定,以利于今后工作的评估,并为逐步扩大范围以至全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积累经验。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篇二

2014上半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

2014年上半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2014年我院继续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特别是年初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不断完善和规范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通过半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进一步完善管理组织,落实责任,不断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由于医院领导班子的变化和分管工作的重新调整,医院新成立内四科、内五科等科室,部分临床科室路径管理小组人员进修和变动等原因,为使该项工作有序持续开展,我们在执行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要求的同时,根据我院目前存在部分科室人员变动等问题,适当调整了“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组织结构和管理成员,同时细化职责,落实责任,使此项管理工作从院方到科室组织健全、人员到位、职责明确,为顺利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调整和细化管理内容,使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按照“二甲”复审标准进行要求,从第二季度起,废除了以前所有统计表格,增加了“入组登记本”、“临床路径知情同意书”,“临床路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新的表格增加了“出院30日内再住院率”、“非预期再手术率”、“并发症合并症率”、“死亡率”等质量与安全指标。

(三)增加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年初,与各临床科室进行研究讨论,调整和增加了15各临床路径病种,截止6月底,全院共有11个科室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计划开展临床路径病种数41个,运行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26个,进入路径706人,

入径率90.7%,变异率1.34%,出径率1.32%,完成率98.58%。完全达到公立医院改革关于临床路径管理的管理指标。

(四)不断加强临床路径监管力度,使管理逐步规范化。上半年以来,除日常的数据监管外,定期和不定期到临床科室进行督导,了解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新的管理程序和内容的运行,工作量较大,临床科室不习惯,我们进行认真讲解,对于每月的数据汇总填报和工作小结主要内容进行了现场指导,有力的规范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今年以来,科室对临床路径病例管理质量和管理细节上有了较大提高。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部分科室仍然思想重视不够,怕麻烦,符合入径标准的病例不愿入径,或者入径后不完全按照路径管理要求进行管理,不能完全按照《路径单》要求进行诊治,有变异也不一定如实填报、分析、总结等,工作做的不认真、不细致。个别科室仍然存在对待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敷衍了事,被动应付工作,学习培训只落实在纸上,总结分析、持续改进落实不够等问题。

(二)医患沟通有待加强。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在实施前要和病人谈话,签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人知情同意书》、《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在实施过程中若有变异要告知患者、还要记录分析,出院时还要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工作,我们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三)单病种管理与临床路径管理之间的矛盾制约了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数量。我院目前列为单病种管理的病种数为45种,其中被选择作为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就有19种,而且是临床

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种,如果按照临床路径入径标准将此19个病种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费用将明显超出单病种限额标准,如果有明显的合并症、并发症,又不能进人临床路径管理。这是制约我院入径病人数较低的主要因素。

(四)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由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业务监管、数据调用、数据统计、信息上报及路径电子病历管理等还处于原始手工阶段,导致路径管理监管不到位,医疗护理路径工作不够规范。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以“二甲”复审为工作中心,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认真学习,完善制度、方案、流程并认真监督落实,定期到临床科室检查督导,发现问题或不足,限期整改,不断提高我院临床路径管理水平,不断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

(二)探索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临床路径病例运行质量,不断增加入径病例数,严格管理入径率、变异率、出径率和完成率;想办法科学监控出院30日内再住院率、非预期再手术率、并发症合并症率、死亡率等临床路径指标。

(三)临床路径管理由鼓励上报向环节质控转变,确定重点监管病种,并对重点监管病种的环节质量和监控数据进行监督。

(四)尽量创造条件将临床路径管理进行数据化管理,以规范管理、加强监管、进行网络直报。

医务科 2014年7月4日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篇三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XXX县人民医院

2013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

神,2013年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和医院实际,我院临床科室对以下科室开展了如下病种的临床路径:内科(脑出血、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已退出))、外科(腹股沟疝)、产科(计划行剖宫产)、儿科(病毒性肠炎)。针对以上病种临床路径我院制定了实施方案,2013年1月至今,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执行临床路径规范,开展临床路径诊疗工作,按规定使用药物,如果病情变化,无法执行临床路径时,将退出临床路径,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根据疾病诊疗指南确定出院标准。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医院通过院委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营造试点工作氛

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设于医务科,具体负责全院临床

路径的上报,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

二、制定工作制度 加强试点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

施方案、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临床路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等.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确定了4个试点专业,4个试点病种数。4个病种分别是病毒性肠炎、小儿腹股沟斜疝、脑出血、计划行剖宫产。

三、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成果

我院自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以来.医务科每月及时向卫生局上报数

据。具体情况如下:

病毒性肠炎进入路径44列、无退出路径病列、平均住院天数3天、平均住院费用500元。

小儿腹股沟疝进入路径83列、退出路径病9列、平均住院天数3.63

天、平均住院费用2182.21元。

脑出血进入路径23列、退出路径1列、平均住院天数13天、平均

住院费用5000.元。

计划行剖宫产进入路径30列、无退出路径病列、平均住院天数5

天、平均住院费用2500元。

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我们体会到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各临床医技科室全力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体现了合理收费,使患者得到实惠。

四、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存在的不足

1.各科室对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很大差

距,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目的认识不清,医疗行

为中对临床路径、单病种工作有抵触情绪,导致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少。

2、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历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五、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医院要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临床路径管理知识,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临床路径工作。同时,在稳定开展好现有试点病种的基础上,及时搞好分析、总结,为在全院全面推行临床路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试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病种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报告、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我院两级质量监控,确保不出现医疗事故及纠纷,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XXXX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2013年12月9日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篇四

2014年临床路径及单病种管理工作总结{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2014年临床路径及单病种管理工作总结

2014年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的管理工作,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的科室与去年相同。按照《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及《单病种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现将2014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

1.通过临床路径和单病种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逐步规范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相关收集、整理工作,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织对相关病例进行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医务科已经进行了督查。对成功实施的病例,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

3.按照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要求,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作为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院高度重视,不断总结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来的经验和不足,不断完善此项工作 ,以期达到最佳效果。{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二、开展临床路径及单病种工作情况

2014年10个科室22个病种符合路径进入标准共1485例。其中脑出血10例,脑梗死2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52例(成人41人、儿童11人),肺源性心脏病3例,急性心肌梗死13例,急性左心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衰5例,十二指肠溃疡30例,2型糖尿病145例,毛细支气管炎6例,小儿疝高位疝囊结扎术14例,无张力疝修补术76例,急性阑尾炎18例,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169例,胆总管结石切口取石30例,输尿管结石144例,高血压脑出血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7例,子宫肌瘤58例,宫外孕16例,白内障1例,翼状胬肉453例,慢性鼻炎-鼻窦炎14例。

2014年6个科室5个单病种标准共52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3例,心力衰竭5例,脑梗死24例,肺炎52例,剖宫产术432例。{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三、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

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部分科室主任及医生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医务科于年初再次要求各科确定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员,并对管理员进修培训,同时将床路径和单病种的管理作为总要的考核内容。但是工作改进仍然不满意。各科室应继续加强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工作,组织不断学习与培训,强化医师对床路径和单病种工作的重视。及时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床路径和单病种工作的进展。

2.医患沟通仍需加强。床路径和单病种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我们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床路径和单病种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床路径和单病种实施效果。对此加强对患者的宣传力度,讲明床路径和单病种实施的意义和目的。使患者充分体会到床路径和单病

种的优越性。

3.个别科室成功实施床路径和单病种的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为保证路径管理顺利实施,已组织召开科主任会议,各科主任根据本科路径病种进行微量调整。

4.在实施床路径和单病种工作中部分床路径和单病种执行过程不够严格、个别医生未严格按路径开医嘱、极个别病历未按规定费用执行。这些问题将一律按照质控扣分处理,并加强临床科室与辅助科室沟通配合。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传和推广床路径和单病种工作。医院将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知识,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临床路径及单病种工作,及时搞好分析、总结,为明年深入执行临床路径及单病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继续加强床路径和单病种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开展床路径和单病种工作的病种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警告值报告、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质量监控,确保不出现相关医疗纠纷及事故,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医 务 科

2015年1月5日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篇五

2016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xxx人民医院

2016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2016年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和医院实际,我院临床科室对以下科室开展了如下病种的临床路径:内科系统:不稳定型心绞痛、社区获得性肺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症、急性左心衰、糖尿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细菌性痢疾、小细胞肺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外科系统:腹股沟疝、剖宫产、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胆石症、输尿管结石、膀胱肿瘤、自发性气胸、股骨干骨折、慢性鼻窦炎、腮腺多形性肿瘤、大隐静脉曲张、老年性白内障、凹陷性颅骨骨折、急性阑尾炎、卵巢良性肿瘤等,全院共开展了近35中疾病。针对以上病种临床路径我院制定了实施方案,2015年1月至今,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执行临床路径规范,开展临床路径诊疗工作,按规定使用药物,如果病情变化,无法执行临床路径时,将退出临床路径,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根据疾病诊疗指南确定出院标准。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医院通过院委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营造试点工作氛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设于医务科,具体负责全院

临床路径的上报,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二、制定工作制度 加强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临床路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等.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确定了15个专业,35个病种数。

三、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成果

我院自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以来。2015年全院共开展466例,完成353例,中途退出113例,完成率76%,中途退出率24%。进行比较好的病种如下:

腹股沟疝进入路径33例、退出路径病8例、平均住院天数4.63天、平均住院费用6813.21元。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81例,退出路径5例、平均住院天数6.82天、平均住院费用3600.元。

剖宫产进入路径42例、退出路径10、平均住院天数3.89天、平均住院费用6500元。

老年性白内障进入路径85例,退出路径12例,平均住院天数

3.69天、平均住院费用4500元。

胎膜早破进入路径112例,退出路径18例,平均住院天数3.21天、平均住院费用3500元。

2016年全院第一季度共开展308例,完成239例,中途退出69例,完成率77%,中途退出率22%。

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我们体会到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

各临床医技科室全力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体现了合理收费,使患者得到实惠。

四、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各科室对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很大差距,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目的认识不清,医疗行为中对临床路径、单病种工作有抵触情绪,导致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少。

2、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历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五、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医院要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临床路径管理知识,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临床路径工作。同时,在稳定开展好现有试点病种的基础上,及时搞好分析、总结,为在全院全面推行临床路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试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病种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报告、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我院两级质量监控,确保不出现医疗事故及纠纷,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篇六

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情况总结

新乐市医院

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情况总结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不合理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我院自2011年6月开始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意义

临床路径是一种诊疗标准化方法,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支付医疗费用为特征,按病种设计最佳的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和费用。它不仅可以规范诊疗过程,减少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诊疗行为,而且还可以规范诊疗行为的时间等,增强诊疗活动的计划性。在提倡高效率、高品质、低费用的医疗服务改革下,临床路径提供了多专业协作的工作模式,保证医疗护理等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的医疗效果,促使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通过使用患者版的临床路径,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医护详细过程和时间安排,使患方能积极配合和监督医院的工作,促进医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我院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院科两级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对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的考核,并提出整改方案,保证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

三、确定试点病种

每科选择1-2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作为试点病种。首批入选的病种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食管癌、股骨颈骨折、子宫平滑肌瘤、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炎、老年性白内障、2型糖尿病等10个病种。

四、各种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各科室上报数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来共有471例患者进入临床路径管理,其中有119例存在变异情况,变异率为25.2%,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共有101例,退出率为21.4%,临床路径完成率为78.6%,临床路径病种住院费用占医院业务收入比例3.2%,占所有住院病人费用比例5.5%。

五、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体会

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我们体会到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体现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医疗活动公开透明,密切了医患关系。

1.带动了全院住院病人的整体费用的更趋合理:自去年6月份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以来,医院依托临床路径管理手段,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全院门诊平均人次费用和住院平均人次费用更趋合理。

2. 带动了全院服务效率的提高,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我院依据卫生部临床路径规范模板制定适合我院的临床路径模板,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短住院天数,要求各临床、医技科室和后勤保障部门全力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从而带动了全院服务效率的提高,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3. 促进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临床路径的制定是依据“疾病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体现诊疗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为了积极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全院更加重视基础医疗质量和医务人员的基本功培训,加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

4. 促使医院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以来,大家认识到临床路径管理不仅仅是医生的事情,推行临床路径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护理、医技、机关、后勤等各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同时要求医务人员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住医疗质量的每一个环

节,才能有效地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促使医院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

5.加强了医患沟通,和谐了医患关系: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所有的诊疗行为均公开、透明,每天的诊疗活动在入院时已告知患者和家属,并且需要患者和家属签字认可,同时需要患者参与和配合,医务人员、患者、家属都清晰了解整个诊疗流程和安排,有利于医务人员间的协调和医患间的良好沟通,促进了医患和谐,改善医患关系,减少了纠纷。。

六、存在问题:

1、患者较难按路径规定时间做好相关检查,存在认识的误区,住院不愿意检查,仅要求药物治疗。

2、医务人员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部分试点科室对临床路径文本甚至临床路径本身实施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临床路径不一定能达到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目的,而且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对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3、试点工作执行力度不够。一部分试点科室因加床严重,医务人员短缺,参加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动因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作的执行力度。

4、对进入临床路径患者变异和退出的情况掌握不到位。

5、临床路径实施的记录、临床路径表的填写、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记录等过程评价资料不完整。

七、下一步工作安排:

1、进一步完善相关组织、制度,扩大试点病种数。

2、加强对临床路径管理相关政策的学习,提高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管理的接受和认可程度。让全院职工充分理解到临床路径管理的重大意义,使全院医务人员统一认识,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临床路径管理的试点工作。

3、完善临床路径文本,制定标准化医嘱。

4、加强对临床路径管理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提高患者对临床路径管理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同时,要正确引导舆论,宣传积极的正面信息,争

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5、医院信息化建设对临床路径推广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临床路径实施和质量监控须依托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我院将加大信息化系统的投入力度,引进临床路径管理软件,配备专职的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人员。

6、做好统计、分析、评价、改进工作。

2012年6月25日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书法教育活动总结
下一篇:东辽县2017年政府年度工作报告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