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全国卷高考作文试题心灵的选择

诗歌  点击:   2012-02-09

2002年全国卷高考作文试题心灵的选择篇一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余闻

第一大题第二大题第三大题第四大题第五大题第六大题第七大题

与2001年相比,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在考试内容和结构上都有所调整。在内容方面,取消了对文学常识和现代诗歌的考查,古代诗歌鉴赏由选择题改为主观题;新增了文言文翻译题和名句名篇默写等内容。在试卷结构方面,将原来的六个部分改为七个部分。其中,新增加的第四大题囊括了新增加的3个题型,即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试卷的主客观题比例也作了较大的调整,分别由原来的40%和60%调整为30%和70%。加强了对考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这与《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致的。

作文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继续体现了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原则。也许有人把“心灵的选择”与《诚信》归为同一类话题,即道德层面的话题,这个认识是片面的。“心灵的选择”针对的是人思想和内心活动,在生活中,面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我们在心中是怎样思考的?我们又是怎样作出选择的?这里的矛盾冲突可以是道德层面的也可以是非道德层面的。比如在选择高考志愿时,是选择历史还是选择物理,是追寻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还是探索人类发展的未来,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个选择也是可以触动心灵的。“心灵的选择”这题目与以往的作文相比更加关注人的感情、思想和精神,同时与学生的生活也有密切的联系,有利于考生施展写作方面的才能。下面就对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作一些具体分析。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有6道小题,每题3分,共18分。2002年语文试卷中客观类试题的数量比往年有所减少,以前归入这一大题的“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现改放在第二卷,因此这一大题的内容主要就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这一块。这部分题目重点考察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即辨识错误读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即辨识错别字),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恰当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以及辨析病句等方面的能力。下面分各个小题对命题的意图和试题的正确答案作一些具体分析。

2002年全国卷高考作文试题心灵的选择篇二

2002年高考试题评析语文试题断析

2002年高考试题评析--语文试题断析

2002年高考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3+X”模式的第一年。今年,语文试题综合型、能力型的特点得到进一步的体现。这具体表现在主观题目增加,客观题目减少,题目的思辨性、实用性提高等方面。从总体看,试题密切联系生活和思想,全面考查语文的各项能力,题目设置排列合理,较好地体现了既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这两大任务的要求。2002年又是北京单独命题的第一年,北京卷与全国卷所依据的纲领,都是考试中心颁发的《考试说明》。两份试卷在一个总体纲领的指导下,又展示出各自独立、独到的思想。下面仅就这两份试题的几个侧面进行评析,取名“断析”。 ㈠全国卷断析

一、新增加的三道主观题

2002年全国卷新增加了三道主观题:16.文言文句翻译(5分)、17.古代诗歌鉴赏(6分)、18.名句名篇默写(4分)。这三道题考前曾引得众说纷纭,现在终于尘埃落定。我们认为这15分的题命制平实而稳健。文言文句翻译准确地体现了所用的文句须取自第一卷的文本之要求,没有增加学生阅读的负担。两个文言文句子“其李将军之谓也?”“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难度适中,要点涵盖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对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清晰的导向。古代诗歌鉴赏以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为鉴赏材料。这是一首包含着浓厚传统文化和思乡感情的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题目包含了三问:第一问问“折柳”的寓意,是一道理解型的题目,答案明确;第二三问就“折柳”在诗中的关键性提问,答案就比较发散了。两相结合,兼顾了试题的导向功能和高考的选拔功能,可谓匠心独运。默写名句名篇全部选自课内,涉及到先秦论文《劝学》、唐诗《琵琶行》和宋词《永遇乐》,题目平实浅易,体现了高考试题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用意。以上三题,相信会有较好的得分率,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整个试卷的难度。

二、第一大题中的新题型

第一大题总体平易,但在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这一方面有些新方法出现。

一个是在对实词的考查中将近义词辨析改换为对词语意义的解释,四个选项涉及到16个词语的意义。但它所要求的决不是对词语意义的死记硬背,考生完全可以通过对词语中语素意义的确认和自设语境的整合,作出正确的判断。其中将“道听途说”解释为“在道路上听到并传说”,虽确有出处,但与流行的一般用法有差距,这大约会是这道题目的唯一难点。 再一个是传统的语言连贯题移入了第Ⅱ卷,而2001年没有考查的正确使用虚词重又以选词填空的样式出现在试卷中。要求辨析的三组副词是“一再/再三”,“多少/稍微”,“往往/常常”。辨析双方的差异明显。考题考查的重点是考生对词在语句使用中的感知,所以这仍然是特点鲜明的能力型测试题目。

三、第六大题:语言表达题

这一组题目既体现了高考试题限制明确、指向清楚的传统,又各具特色和新意,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对考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3题考查语言连贯能力。题目包括三个要点:一、所给句子的毛病是“前后脱节”。二、改变的方法是“添加必要的词语”。三、实现的目的是“完整连贯”。这里“连贯”紧扣“脱节”,“完整”照应“添加词语”,明确的反映了题目的要求。

24题以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为主。题目要求两点:“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这就将考生的语言连贯、修改病句和变换句式等能力综合考查了。

25题考查仿写。给出的语句示例是一节诗歌:“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要求“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题目一方面要求所组句子必须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且意思完整,这有相当难度;另一方面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便又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相对广阔的空间。在这里,让我们看一位考生精彩的仿写:“油画是描绘在画布上的音乐,线条是跃动的思想,色彩是绚丽的旋律,山川、人物是跳着欢快舞蹈的音符。”

四、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继承了高考试题(全国卷)的一贯思想,命制合理,难度适中。

第二大题科学文章阅读选用《沙尘暴》为文本。这是一篇自然科学文章,可能超出了多数人的预测,但这是符合《考试说明》自然科学文章、社会科学文章兼顾、轮换的精神的,对只热衷于猜题的片面的教学和备考方式是一种有力的纠正。我们认为,未来科学文章阅读考查文本的走势将是以社会科学文章为主,自然科学文章为辅,二者兼顾综合。

第五大题文学作品阅读选用林非的散文《话说知音》为文本,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文学性。在文本的选择和题目的命制上较2001年的相关试题更科学合理,有较好的选拔功能。只有其中第20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指问的部分内容比较零散模糊,筛选概括到位有较大难度。

五、写作

写作题的命题仍然采用话题式。题目给出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这应是一个符合高中生年龄特征,具有社会正确价值导向的话题。可以认为它是对2001年“诚信”话题的继续,从中可以看出高考写作话题的大致走向。

话题作文为考生提供了展示创造性才华的舞台,它允许并要求考生用自己擅长的文体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它给出的材料是一种提示,而不是一种限制。例如,2002年试题给出的材料就很有启发性,其中“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都可以引发联翩浮想。它可以使我们想到,心灵选择的价值往往在面临严峻考验的关键时刻体现,而选择了舍己助人也同样意味着选择了温暖自己的身心。另一方面,题目又作出这样的提示: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这种提示可以使考生不囿于材料,而面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因此,2002年的高考作文应有较好的区分度。某些思想粗疏、眼界狭小的考生可能只局限在“歹徒行凶”、“考场作弊”等狭小空间。而那些投入生活、善于思考、眼界开阔的考生,则可以在生与死、集体与个人、金钱与荣誉、前行与后退、创造与守旧、亲情与友情、现实与理想、灵活性与原则性,以及爱国、正义、道德、纪律等广阔天地驰骋翱翔,这实在是高考语文试题为中学素质教育作出的重大贡献啊!

㈡北京卷断析

一、新增加的三道主观题

2002年北京卷新增加的三道主观题设置与全国卷略有差异,它们是:16.古代诗歌鉴赏(6分)、17.文言文句翻译(5分)18.名句名篇默写(4分)。与全国卷相比较,这三道题目综合性较强,难度较高。但是,试题命制并未逾越《考试说明》所规定的方针。

古代诗歌鉴赏以畅当的《登鹳雀楼》为鉴赏材料。在与全国卷的诸多不同点中,有两点特别突出:其一是第一道小题是多项选择题(符合《考试说明》单项选择题之外的其他题型的规定);其二是第二道小题与王之涣的同题诗作相比照。多项选择题是客观性试题,误差小、区分度好,有利于选拔。与第一小题的紧缩相辅相成,第二小题比照评价两首诗作就相对发散,其中“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的说法,可能引发某种争议,批评者会认为试题率先下定孰优孰劣的断语,限制考生思维,违背诗歌鉴赏的规律。我想,命题中的这句话应不是率意为之,应是审慎斟酌而敲定的。有两点值得评者注意:①王、畅二诗,孰优孰劣,已有定论;②为降低考生无端失误的比率,为有效控制阅卷的误差。应当说,那是北京命题组在科学允许的范围之内,对诗歌鉴赏题作的实事求是的处理。

文言文句翻译所用文句没有取自第一卷的文本,而是另取《史记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17年河南高考作文题
下一篇:2017中考满分作文答卷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