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 点击: 2016-12-10
三年级趣味对联故事
三年级·趣味对联故事
杨继盛巧对趣话
杨继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对”著称的名人。出生于河北容城,嘉靖进土。相传他“每作对,人辄称善”。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他的巧对佳话。
传说,杨继盛刚刚入私塾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一个年纪较大的学生,私塾先生,看见这么大年纪的人,也来求学,就出了一个对子相嘲:
老学生
谁知话一说完,就被坐在一旁的杨继盛不假思索地接过来:
小进士
那位嘲笑“老学生”的先生听后,大吃一 1
三年级·趣味对联故事
惊,说:“此儿小小年纪,竟聪颖如此,将来必有出息!”
有一次,私塾先生外出,学生们正在游戏玩耍。正玩在兴头上,不料先生突然回来,大家慌忙四处藏匿。先生大怒,挨个地罚跪,并出对;
藏形匿影;
叫学生对,先对出者免罚,对不出的继续罚跪。只见杨继盛微微一笑,答对: 显姓扬名。
先生脸上的怒气,顿时一扫而光,惊呼:“此乃绝对也!“伸手将杨继盛拉起来。从此,杨继盛擅对出了名。在私塾从师十年间,杨继盛还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对 2
三年级·趣味对联故事
联。如有一次,他的表叔辛体元来做客。刚好家里没有酒,到酒店去买,凑巧酒也卖完了。辛体元出了上联戏道:
无酒是穷主;
只听见一个略带稚气的声音回答: 有儿为名臣。
辛体元眼光一扫,原来应对的竟是小继盛,不禁啧啧称赞。杨继盛长大后,果然成为明代名臣,官至兵部员外郎。当时奸相严嵩专政,因为杨继盛忠苜敢言,一年之内四次被贬。最后一次,被贬途中,他草书“十罪五奸”弹劾严嵩,结果被陷害入狱,受尽酷刑后,惨遭杀害。
铁肩担道义;
3
三年级·趣味对联故事
辣手著文章。
这副传颂千古的名联,就是杨继盛在狱中写下的。对联铿锵有力,表现出他那荡荡襟怀,铮铮铁骨。
4
三年级·趣味对联故事
卖柴童妙对进家塾
明朝时,江苏省吴县,出了一位“神童”,姓施名盘。施盘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他五岁开始,就上山砍柴、割草卖钱!同时,利用时间,偷偷地,向村里的一位老秀才,学习认字、读书、吟诗、作对。施盘九岁那年,他进城卖柴,路过一家私塾,听着里面传出来的朗朗书声,他好想进私塾当一名学生。恰好此时,私塾的主人张都宪坐轿回家,发现了小施盘,张都宪问他,站在这里干什么,小施盘嗫嚅地,说出了自己想进私塾读书的愿望。张合宪一听,哈哈大笑说:“穷小子也想进我家私塾念书,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经小施盘 5
对联故事精选
对联故事精选
联 林 绝 配
乾隆皇帝与纪晓岚都很喜欢对对联,并且都是联林高手,堪称绝配。他们经常君臣唱和,选录几则供大家开心。
(一)赏雪观梅对句
时值除夕,瑞雪初霁,梅花傲放,红装银裹。纪晓岚伴乾隆皇帝到户外赏景,不料乾隆皇帝叹道:
老叟扶持观梅花,唉!青春已过。
纪晓岚悟出这是一个上联,脱口而出对出下联:
幼童侧耳听鞭炮,哟!又是一年。
(二)猜谜
有一年元宵节,乾隆与群臣猜谜,乾隆出一谜语联(打两字用语):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相仿,既非家禽,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摸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 纪昀道出谜底:“猜谜”。录另一副谜底也是“猜谜”二字的谜语联共赏: 狰狞乎,猖狂乎,或狼狈乎?不清不静闹嚷嚷,是也是也;
进退者,迟速者,抑追逐者?有说有吃喜洋洋,妙哉妙哉!
此联连用六个反犬旁的字,暗指和“猜”字有相似之处,其共同点是“犭”;“清、静”和“猜”字,都有“青”字;“犭”、
“青”合起来为“猜”字。下联用了六个有走之旁的字,指所猜之字是“辶”旁;说是言,米可吃”, 加上“辶”,合起来便是“谜”字。
(三)祝寿联
乾隆五十年时,在乾清宫设“千叟宴”,赴宴的多是老寿星。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一百四十一周岁。乾隆以此为题出上联,宫中官员一时都对不上来,纪晓岚艺高一筹,对出了下联。联曰: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乾隆)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纪昀)
花甲,六十岁。花甲重逢,即两个花甲,一百二十。增加三七岁月,三七二十一,即一百四十一。古稀,七十岁。双庆即庆两次古稀,一百四十。还多一度春秋,也是一百四十一。
(四)一语中的
乾隆皇帝看出纪晓岚想家了又不敢说,就给纪一个机会对对联,对上了就让他回家。纪一听道:“陛下圣明,如蒙恩准,臣感戴圣恩。乾隆出上联,纪即对下联。 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乾隆)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纪昀)
纪昀的下联十分完整,乾隆大为高兴,当场批准他回家。
(五)随机应变
乾隆游览佛寺时,在郊外看见飞来一只白鹤,便要纪晓岚以此为题作诗。纪随声吟道:“万里长空一鹤飞,朱砂为冠雪为衣。”刚吟出两句,乾隆刁难纪晓岚说:“这是一只黑鹤。”纪看了一下乾隆,接着吟道:“只因觅食归来晚,误入羲之蓄墨池。”乾隆听后开怀大笑,大家无不赞叹纪昀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乾隆诗兴大发,突然想到城里的“天然居”店铺,便吟了一回文式上联,乾隆话音刚落,纪昀就对出了下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乾隆说:“太妙了,再对”。纪晓岚见一和尚走进山林中的云隐寺庙,便道: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六)南北通州 乾隆游江南,纪晓岚和一班文武官员随驾。这一日来到江苏通州,乾隆问随从是何处?答:“通州”。乾隆一下想起河北那个通州,说:“怎么有两个通州?”纪晓岚解释说:“河北的通州叫北通州,江苏这个通州叫南通州”。乾隆兴趣盎然,即以两个通州为题吟出一联,顾左右问谁能对?众官员面面相观,纪晓岚也没想到佳对。就在这时,一个小侍从说:“通州的当铺真多!”纪晓岚心有灵感,即刻对出了下联。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乾隆出句)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纪昀对句)
注:南通州,现为江苏南通市。北通州,现称河北通县。
(七)巧释“老头子”
有一天,纪晓岚和同僚在殿侧等待上朝,见皇上迟迟未到,便戏对同僚说:“老头子姗姗来迟?”语音未落,乾隆皇帝已走到面前,听到这句玩笑话十分生气,对纪晓岚喝道:“你何故叫我老头子?有说则生,无说则死!”众人都为纪晓岚捏一把汗。
纪晓岚从容奏道:“皇上称万岁,岂不是老?皇帝居兆民之上,岂不是头?皇帝便是天子,所以称子。联曰:
万寿无疆堪谓老;{三则对联故事}.
顶天立地可称头。
纪晓岚的几句话,把乾隆帝说得回嗔作喜,当即赦纪晓岚无罪。群臣无不佩服纪晓岚的才华
9、孙中山、梁启超妙对张之洞
孙中山、张之洞、梁启超,是三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孙中山与张之洞、梁启超与张之洞之间,都发生过有趣的对联故事。
(一)布衣亦可傲王侯
清朝光绪年间,孙中山刚从海外留学归来,经过武昌时,想见见湖广总督张之洞。他递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的名片。门官即将孙中山的名片呈送上去,张之洞一看很不高兴。问:“孙文,何许人也?”
门官回话:“是一介书生。”
张之洞当即书写一联交门官,命其打发孙中山。联曰:
持三字贴,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
孙中山看后微微一笑,马上写好下联,退还给门官。联曰: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张之洞看了回应联,暗暗吃惊,急命大开中门,迎接才华横溢的孙中山。
注: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早年反清,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被拒绝。1905年在日本组织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提出“三民主义”。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起义,各省响应,被十七省代表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8年将中国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1年任非常大总统,由于陈炯明叛变,陷入绝望境地。在中共和俄共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存世的著作是后人编辑的《中山全书》或《总理全集》。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别号壶公、抱冰,直隶(今河北省)南皮人,是清朝的封疆大吏。13岁中秀才,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26岁中会试第三名(探花),1863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67-1873年任湖北学政。1874年起任四川学政、山西巡府。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因力主抗争任两广总督。他筹饷、调兵、用将、反对撤兵议和,为这场战争取得部分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1889年7月调任湖广总督。1906年任大学士,升任军机大臣。1909年病死,谥号“文襄”。张之洞,人称张香帅,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张之洞是东南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的鼻祖,中国幼儿园的创始人,中国重工业的奠基人。他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办新式教育,二是办实业,三是训练新军,四是抵御外辱。
(二)岂敢在前!岂敢在后!
康有为推荐梁启超到武昌张之洞那里去任职。当时,梁启超是颇有知名度的文人。张之洞凭着显赫的权力、地位与真才实学,神气十足,根本瞧不起梁启超这介书生。于是和他的幕僚出了一个上联来为难梁启超,意在使他知难而退。他和梁启超见面,相互刚叙过常礼,就说:“听说梁先生是康先生的得意门生,才华横溢,老夫有一上联苦思尚无下联,请赐教。”他也不等梁启超回话,接着就吟出了上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梁启超面对张之洞的傲气,不肯示弱,略加思索,有了下联。很有礼貌的说:“总督大人,晚辈不才,想出一联,不知妥否?献丑了”。接着高声吟出下联: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
张之洞意想不到梁启超能立即对出下联,而且对仗工整,天衣无缝,言辞锋芒毕露。心想:此人不可小视。于是连说“佩服!佩服!”此后对梁启超倍加器重。
注: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举人出身。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和其师康有为倡导变法维新,人称“康梁”。编辑《西政丛书》,参加百日维新,创办京师大学堂。戊戌政变失败后,逃亡日本。
四水---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又一说是江、河、湖、海的统称,习惯把江放在前头。
四时——春、夏、秋、冬。 三教——儒、佛、道。 儒人——读书人。
三才——天、地、人。 江夏——武汉的旧称。{三则对联故事}.
。
10、毛主席的对联情趣
毛主席是个伟大的诗人,这是举世公认的。他的诗词,人们张口成诵。可他爱好对联 以及他的对联艺术与特点,了解的人却是不很多。毛主席写的挽联本书有专题介绍,这里只是想通过实例展示一下毛主席的对联情趣。
毛主席的书房里,有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巧对录》与《楹联墨迹大观》等书籍,他不仅阅读过这些书籍,还对其中内容作了大量的批注。他参观名胜古迹时,很注意观赏 评析楹联。此外,他在政治活动、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引用对联、撰写对联、吟咏对联,善于用对联说事、评人、褒贬功过、悼念烈士和仁人志士,发挥对联的特殊作用。
(一)毛主席特别欣赏的几副对联
对清代孙髯题云南昆明大观楼楹联阅读得非常仔细,加了很多圈点和评析。阮元任云南总督时,对这一长联作了修改,毛主席很细心地将修改前后的两副楹联作了对照,在改动的地方圈画,写了批注。梁章钜说,这一楹联(孙髯联)多至一百七十余言,毛主席在这段话旁批注:“一百八十字”。梁章钜认为此联过于冗长,毛主席批注:“从古未有,别创一格,此评不确。近人康有为于西湖作一联,仿此联而较短,颇可喜。””在阮元改过的长联处,毛
对联故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1、“志于学”——孔子15岁就立志于学习周公之礼,亦即立志于继承中国文化。
2、“而立”——孔子30岁就已经能够独立思考(“仁”学思想体系基本成型),独当一面,自成一家(开始招收弟子,逐渐形成儒家学派)。
3、“不惑”——孔子40岁就已经对于各种人生问题深入思考而没有疑惑了。
4、“知天命”——孔子50岁就已经体会上天所赋予自己的使命而勇敢承担了。
5、“耳顺”——孔子60岁就已经能够虚心听取各种不同立场的观点而分别肯定其合理之处。
6、“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70岁就已经修养纯熟,心中念头纯善无恶,完全合乎规范规矩了。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ji)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君恩似海;臣节如山; 君恩似海矣;臣节如山乎?
明朝有一权臣,深得皇上器重,曾在门上写了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于山"以表白心迹,后降清,有人给春联末尾各加一字,承认"君恩"否定"臣节",这两字依次是 矣 乎.
王羲之是晋代著名的书法大家,时人皆抢着去收藏他的墨迹,给他带来不少麻烦。每年除夕,他书写的春联一贴出来就会不翼而飞。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于某年除夕前数天,挥笔写下一副内容不吉利的春联:“福无重享;祸不单行”。然后把它贴于门上,人们看了,都不敢去剥它。到了除夕深夜,爆竹喧天迎新岁时,王羲之在春联上下各加3个字,成了一副内容相反的吉祥语:“福无重享今朝享;祸不单行昨夜行”。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
明代翰林学士解缙,从小聪颖超群,文思敏捷。他十来岁便中了进士。一天,解缙参加同僚的宴会,有一大臣,权倾当朝,对解缙的才华十分妒忌,处心积虑地想奚落他一番,就提出让解缙对句,阴阳怪气地出了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借用“锯”与“句”的谐音,讽刺、挖苦解缙,解缙一听,
并不示弱,于是对道:“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同样是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借用“蹄”与“题”的谐音,用“老畜生”回敬“小猴子”,以牙还牙,对的工整,骂得在理,将老权臣辛辣得讥讽了一顿。
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出对易,对对难,让先生先对
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家贫如洗,为觅生计和求学,四处奔波。十二岁那年的一天,他身背书囊,匆匆行至襄阳城下,见城门已关,抬头望见城头有一个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放学生进城好吗?”老兵问:“城下何人?为何现在进城?”欧阳修答道:“读书人远道而来,进城求宿。”老兵本不敢违例开城门,但听出是个很懂礼貌很有点口才的小学生,顿起爱怜之心,说道:“既是书生,我出一联,对得出,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晨再进。”欧阳修答道:“遵命。”老兵念道:“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欧阳修一听这上联,看似随便说出,其实叠字连用,暗藏机巧,便接上说:“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啊,请先生先对吧。”老兵大声道:“我是要你对的!”欧阳修笑道:“学生已经对过了。”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下城楼开了城门。
解缙对联故事大全
一、以狗嘲举人
年纪尚小的解缙,早已出口成章,能言善辩,有神童之称。吉水城有个绅士,附庸风雅,喜欢结交文人。一天,那绅士宴请名士,解缙父子也在邀请之列。其中有一个并无真才实学的举人对解缙道:“我有一个上联,你若对不出,便早早丢了神童的称号吧。”说完便道出上联: 蛤蟆蝈蝈闹庭园,蹦东蹦西讨人恼; 解缙听他出口伤人,也很恼怒,毫不客气地道: 疯狗汪汪咬门坎,摇头摇尾惹客笑。 在座众人听后,无不捧腹大笑。
二、以花助秀才
吉水城有个出名的美貌才女,以才招婿,慕名而来的人不少,但能进门的却很少,那些纨绔子弟只好在门外团团转,因为门上贴着一副上联: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一日,一个英俊潇洒的县中秀才匆匆而至,小解缙便上前看他如何应对。但那秀才望门兴叹,也只摇了摇头,便愁眉苦脸地转身而去。解缙竟觉可惜,便追上前去笑道:“大哥哥,要进此门有何难哉?”秀才急道:“难道你能对出此联?”解缙点了点头,说道: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秀才大喜道:“真不愧为小神童,大哥哥不知如何谢你。”那秀才在小解缙的帮助下,终于迎来洞房花烛夜。
三、改联服尚书
解缙自幼聪敏,曾梦五色笔,笔上有花。一次,他的族祖抱他在膝上,笑问他:“小儿何所爱?”他应声作了首诗: 小儿何所爱?夜梦笔生花; 花根在何处?丹府是吾家。 解缙家和归隐的曹尚书门对门,曹府门前有一片竹林。一年,解缙在门上贴上一副春联: 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曹尚书见了,心中十分
妒忌,便命人将好好的一片竹林砍成了竹桩。解缙见了,心中有数,便在联尾各加一字,变成: 门对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见后越发生气,命人将竹桩连根拔起,谁料解缙看后,又将对联改成: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无可奈何,遂在春节过后解缙父子登门作客时,有意为难解缙,要他走小门。解缙不允,曹尚书便出了一个上联: 小犬无知嫌路窄; 解缙立即应道:
大鹏展翅恨天低。 曹尚书见他对答如流,也没甚么话好说了。
四、对句赢竹林
一天,曹尚书出外访友,傍晚时醉醺醺骑在马上回家。听得马蹄打在桥上得得作响,忽生一联,急忙找解缙对句:“我有一联,你若能对上,我便将屋前的竹林输给你,若对不上,你便认输不得再称神童。”解缙点头,曹尚书便道: 马过木桥蹄打鼓; 解缙忽见母亲出来喂鸡,几粒谷子掉在铜盆上,几只鸡正在啄食,叮咚作响。解缙喜道: 鸡啄铜盆嘴敲锣。 曹尚书只好认输,将竹林输与解缙,并道:“我的几个不争气的儿子,有你一半聪明就好了”。
五、“果然名不虚传”
南京有一名妓叫萧素素,能诗善对,颇有才名。许多文人都想结交她。但萧素素洁身自爱,恃才傲物,定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来者必先应对,能对便见。不少人因此而败兴。后来有人请得解缙来,想压倒萧素素为大家出气。那天,解缙与一班才子前往相访,萧素素久仰解缙之名,破例梳洗相见,还亲自为他献茶。当解缙伸手去接茶之际,萧素素却把手缩了回去,口中吟道: 三分分匀香茶,解解解元之渴;望君品出味中味,莫道烟花个个非良子; 解缙一听,仓促间想不出恰当的下联,萧素素见他面有难色,不忍相迫,示意他先将茶接过去。解缙接过茶杯,见下联早已贴在茶盘上: 一朝朝罢圣主,行行行院之家;见姊诚为才上才,方知尘寰处处有能人。 解缙无比感激地照念出下联,萧素素便对大家说道:“果然名不虚传。”解缙十分敬佩她的才华和品德,从此便将萧素素当姊姊看待。后来解缙成了翰林学士,便设法为萧素素脱籍,救了她出了风尘。
六、好友相对作乐
解缙年轻时,曾在一友人家中作客。友善对,二人相逢少不免作乐一番。友出了一上联: 天当棋盘星当子,谁人敢下? 解缙稍为思索,随手指道: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 朋友指着门外石狮子再出一联: 石狮子头顶焚香炉,几时了得? 解缙眼珠一转,又对出下联: 泥判官手拿生死簿,何日勾销?
有趣的对联故事
有趣的对联故事
一、这是清朝大学者—纪晓岚的故事:
当纪先生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施);有一天,纪晓岚带著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细 羽 佳 禽 砖 后 死」
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 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 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
「粗 毛 野 兽 石 先 生」
老师听了,知道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是,他又没对错嘛!
其二、苏东坡与佛印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
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於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一天,苏东坡指点厨师,用一尾西湖活草鱼,洗净剖开,裂上五刀,用火腿、葱、姜蒸制。厨师烧制好,送到书房。苏东坡一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连声呼道:「好一尾五柳鱼!」刚举筷想吃,忽然,看到窗外人影一闪,佛印和尚来啦。苏东坡心想:「嗨,好个赶饭和尚,早不来,晚不来!我刚要吃鱼,你却赶来了。今天我偏不让你吃,看你怎麼办?」一伸手便把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在窗外早已见到那盘鱼了,心想:好啊,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 苏东坡笑嘻嘻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一本正经地回答:「小弟今天特地来跟你打听一个字。」「什麼字啊!」「你姓苏的『苏』字怎麼写法?」 苏东坡一听,眉头一皱,知道佛印学问好,不会连个「苏」字也不会写, 一定有名堂,便装作认真地回答:「喔,「苏」字嘛,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左边一个「鱼」字,右边一个 「禾」字。」佛印也假装糊涂地问:「喔,假如草字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 呢?」 苏东坡说:「那还是念「苏」啊:」佛印按著说:「那把「鱼」搁到草字头上边呢?」 苏东坡急忙说:「嗳,那可不行啊!」佛印哈哈大笑说:「好啊!你说把鱼搁到上面不行的,那就把鱼拿下来吧!」 苏东坡一下子醒悟过来!佛印说来说去,就是要吃他那盘五柳鱼。
有一次,佛印在寺院,知道苏东坡要来,也照样清蒸一盘五柳鱼。刚好苏东坡进来了。佛印一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天我也要难难你。正巧旁边有只磬,他就随手将鱼放在磬裏。
苏东坡早已看见,装作不知。刚坐下就故意「唉」地叹了口气。佛印素知苏东坡性格乐观,疑惑地问道:「太守,今天为何愁眉不展?」苏东坡回答说:「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刚写好上联,下联就难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烦啊!」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麼?」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一听,心中好笑:这对联家家户户都贴烂了,他却拿来戏弄我,不知道苏东圾葫芦裏卖的什麼药。於是不动声色的说:「我来给你对吧,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连呼:「啊呀,高才高才!原来你磬(庆)裏有鱼(余)啊!快, 拿出来吃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乖乖地从磬裏把鱼拿出来了。
其三、 于谦小时候,束发两髻,有个和尚笑他:
「牛头且喜生龙角」
于谦马上回答:
「狗嘴何曾出象牙」
但是于谦回家之后,告诉妈妈,妈妈马上帮他梳成三角;于谦出门又遇到那和尚,和尚又笑他:
「三角如鼓架」
于谦就回答说:
「一秃似擂槌」
和尚听了无言以对。
其三、嫦娥原爱绿衣郎
从前,有一幕僚家有一个天姿国色的闺女,其上峰多次向其示意娶她为妾。这位幕僚既不敢违拗他,又怕委屈了女儿,正与妻子踌躇不定,愁眉不展时,女儿前来问安,见状便问二老有何心事?父母只好据实相告。
女儿聪慧过人,又孝顺父母,便灵机一动对二老说:“我有三个条件,一是不光有父母之命,还得有媒妁之言,应请王公大人作媒;二是聘礼要有玫瑰宝石、黄色宝珠等珍品;三是入洞房前,还要对一副对子。三者缺一,我决不和他成婚。” 父亲连连点头说好。次日禀复那位大官,他一一应允。迎亲之日,那豪华气派自不待言,待酒足客散,大官迈步欲进洞房,却被侍婢挡住,让其对对子,只见红笺上写着:竹映桃花,君子也贪红粉色。大官看着娟秀的字体,一时对不上来,便移步庭院。正当仰望中天明月,反复吟哦时,一部属过来问:“大人不入洞房,还有雅兴吟诗作对?”大官便将索对一事告诉了他。部属听罢,连连赞叹,上联出得新巧,竹称君子,红粉桃花,一语双关。不免也沉默构思起来。
这时,星月辉映,树影婆娑,一下子触动了那位部属的灵感,只见他摇头摆尾地吟道:月穿杨柳,嫦娥原爱绿衣郎。
大官连说:“妙极!妙极!明天重重有赏。”便直趋洞房交卷。
侍婢送上对幅,姑娘玩味一番,提笔批道:“公系榜眼出身,对虽工丽,恐非出自心裁”。大官见批语,羞愧难当。他忖度片刻,便毅然离开洞房,去寻那位部属,叫他去入洞房,并以全部嫁妆为赠。
其四、 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广东有两个自认为很有才气的秀才,一李一宋,他俩结伴旅游,一路观山赏景,联诗对句,好不自在。游了半天,又累又渴,见前面树荫下有一位年逾古稀的和尚在纳凉,身边放一葫芦,便上前讨水喝。
老和尚打量两人一眼说,两位贵姓?有水,不过要对对子,对得上方可饮水。两秀才欣然同意,并自报李、宋二姓。老和尚听罢,便将两人姓氏嵌入联说: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两秀才听毕,见对联是讥笑自己,对了半天也没对上,不仅得不到水喝,还讨了个没趣,怏怏而去。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广东农民报》一读者将这故事整理成文,投至该报,有36位对联爱好者热心对下联,其中只有阳春县读者黄文昌对的较好。
他对的下联是:龚庞两小姐,龙首龙身
孟姜女以上联招亲,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刚巧万喜良路过,随手就拿起笔提了下联: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浮云长,常常长,常长常消)
----------------------------------------------------
就这样孟姜女就下嫁给万喜良(当时的人为什么这么感性奇怪哦)
可是好景不常,秦始王下令筑长城,派官兵把所有的壮男都捉去当苦力; 而万喜良不能幸免,也被捉去了。从此,就把两人给分开了。
过了一段日子,传来了万喜良死在长城的消息,孟姜女就不顾一切地赶到长城。 她得知万喜良的尸体被埋在长城下,她在该处失声痛哭了七天七夜。 她的哭声把长城给哭倒了,倒下的长城处,露出了万喜良的尸体。
她用仅有的力气,抱住了他的尸体,就这样也随着去了.
故事凄美,但是这个对联却经久不衰的流传下来,成为了异读联里的丰碑石. +++++++++++++++++++++++++++++++++++++++++++++++
还有一首卖豆芽的对子
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首先 卖豆芽的老头肯定希望自己的豆芽长好点 长(zhang)的长(chang)一点 所以:
上联:chang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下联:zhang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zhang chang
++++++++++++++++++++++++++++++++++++++++++++++++++
拆字巧联
这幅对联上下联分拆古泉、重丘二字。起联先拆“古”、“泉”二字,后面讲出一个故事,联末也是“古”、“泉”拆字。下联结构同上联,后面述说了一段经历。该联不是为拆字而拆字,拆字之后有情景、人物出现,并在末尾嵌上拆字。就整个联来说,结构奇巧,语气贯通,具有浓郁韵味。全联既有文字之妙,又有情志之美。此联如下:
十口为古,白水为泉,进古泉连饮十口白水
千里成重,丘山成岳,登重岳一览千里岳山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一天,苏小妹生病了,他的哥哥苏东坡正为她煎药,佛印和尚正巧来访苏东坡。东坡一见老友来访,非常高兴,就和佛印饮茶谈天,竟忘了给卧病在床的小妹按时送药,苏小妹见哥哥还没有送药来,就在床上高声念出一联: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
以“葫芦”隐喻和尚的“光头”,实在大为不敬。苏东坡晓得小妹脾气,知道她又生气了,连忙去为她送药。佛印就苦了,既挨了“骂”,还要对下联,但思来想去,一时难得佳对。忽然,他抬头看见苏东坡端了药碗,撩起碧纱帐,正要给苏小妹喂药,猛地触动灵感,立即对曰: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苏小妹嫣然一笑,一口将药喝个精光
有一次,苏小妹到京城看望哥哥苏东坡。兄妹相见,话说不尽,索性秉烛夜谈。苏东坡想起有人曾说过苏小妹才华过人,是女中豪杰,便对苏小妹说:“都说你天资聪明,才智不凡。你如能在一个晚上,对好我出的对子,我就佩服你。”苏小妹笑笑说:“究竟什么对子要一个晚上?你快说吧。”苏东坡说:“这对子说来也平常——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请你对出它的下联吧。”
苏小妹听了上对,暗暗叫好,苦于一时想不出下对。这时,月光下,一个丫鬟端来酒菜,准备给他们饮酒。苏小妹灵机一动,便对出了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苏东坡听了妹妹的下联,禁不住拍案叫绝。因为,这幅对联,妙在上下联巧含“水仙子”,“碧玉簪”,“声声慢”,“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六个曲牌名,而且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具体形象,想象丰富,引人入胜。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友,两人常在一起谈古论今、弈棋联对。苏小妹常听哥哥夸奖佛印博学多才、才思敏捷,虽然表面没说,心中可不服,总想找机会难一难佛印。
一天,苏小妹有事外出,正好在门口碰上了来拜访苏东坡的佛印和尚。佛印彬彬有理地问:“轼兄在家吗?”苏小妹对佛印的问话置之不理,却要佛印先对一副对子: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此联是个很巧妙的拆字拼字联,“僧”是“人曾”相拼,“佛”是“人弗”相连而成,而其中又暗藏不恭。佛印见小妹一脸得意的神态,不由得有意讥讽,便脱口对道: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趣味对联故事
趣联故事
一
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从无以相对。杨大年
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二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
字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三
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三则对联故事}.
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四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朐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
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风状,虽替妹夫焦
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
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天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五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
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六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家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
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
传诵一时。
七
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
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
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
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翁正春不
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八
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守令
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面面相觑,无人
能对。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诸生惊报,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
九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
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
瞪口呆。
十
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
十一
戴大宾五岁时,应童子试。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道:阁老。众人戏之曰:未老思阁老。戴大声答道:无才做秀才。众皆大笑。
十二
杨慎,安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
近一个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三则对联故事}.
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十三
沈义甫八岁时,其师命对云: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沈对道:青山原不
老,为雪白头。师爱其聪明,赞之不绝。
十四
清朝侍学士荣光,因争设津浦铁路车站,受到舆论的谴责。津门某报撰联云:
芝光争设车站,求荣反辱面无光。该报悬赏征对,应者纷然,佳作有:胜保妄
谈兵,未胜先骄身莫保。又一联:载振为藏娇,千载一时名大振。联语所述均
为实事,且与上联工力悉敌,一时传为笑谈。
十五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同年十一月二日,日军侵占大连。败讯
传来,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有人愤然书联于北京墙头:万寿无疆,普天同
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慈禧垂帘听政二十余年,丧权辱国,死后却被尊为
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对此,有人书联嘲之:垂帘廿余
年,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十六
苏昆名丑杨三在演白蛇传时,讽刺了李鸿章的卖国行为,后被李迫害致死。
观众十分气愤。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李鸿章排行第二,故称李二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