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测试 点击: 2012-01-26
2017红对勾单元质量评估七
单元质量评估七(第七单元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1~8每小题2分,9~16每小题3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5·广东韶关调研)对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2A(g)+B(g)2C(g)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大A浓度的瞬间,v(正)增大,v(逆)不变
B.升高温度,v(正)减小,v(逆)增大
C.减小压强,v(正)减小,v(逆)增大
D.降低温度,v(正)、v(逆)都增大
答案:A
解析:A选项,瞬间生成物C的浓度不变,所以逆反应速率不变,正确;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B选项错误;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C选项错误;降低温度正逆化学反应速率均减小,D选项错误。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3 mL稀硫酸溶液与足量Zn反应,当气泡稀少时,加入1 mL浓硫酸,又迅速产生较多气泡,由上述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H2SO4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B.对N2(g)+3H2(g)2NH3(g),其他条件不变时充入N2,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室温下,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来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答案:D
解析:A选项,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使体系温度升高,无法确定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温度的影响,还是浓度的影响,错误;B选项,充入瞬间,逆反应速率不变,但随着反应的进行,NH3浓度逐渐增大,所以逆反应速率也逐渐增大,错误;C选项,正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错误;D选项,最终溶液的体积相同,变量只有硫酸的浓度,正确。
3.反应2SO2(g)+O2(g)2SO3(g) ΔH<0达到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C
解析:降温,正逆反应速率均降低,又因为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选C。
4.对反应A+BAB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①20 mL溶液中含A、B各0.01 mol ②50 mL溶液中含A、B各0.05 mol ③0.1 mol·L的A、B溶液各10 mL ④0.5 mol·L的A、B溶液各50 mL
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答案:A
0.01 mol-1解析:①中c(A)=c(B)=; 0.02 L
0.05 mol-1②中c(A)=c(B)=; 0.05 L
0.1 mol·L-1③中c(A)=c(B)=; 2
0.5 mol·L-1④中c(A)=c(B)=; 2
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所以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④>③。
5.(2016·辽宁大连期末)某温度下气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常数K=-1-1-1-1B.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cA·c2BF的浓度增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2E·cF
A.增大c(A)、c(B),K增大
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
C.该反应的焓变为负值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E(g)+F(g)A(g)+2B(g)
答案:D
解析:A项,平衡常数K只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变化,故不正确;B项,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不正确;C项,降温,F浓度增大,表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焓变为正值,不正确;D项,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A、B是生成物,E、F为反应物,且对应指数为其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正确。
6.将4.0 mol PCl3和2.0 mol 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达到平衡时,PCl5为0.80 mol,如果此时移走2.0 mol
PCl3和1.0 mol 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
A.0.8 mol
B.0.4 mol
C.小于0.4 mol
D.大于0.4 mol,小于0.8 mol
答案:C
解析:采用等效平衡方法加以解决,反应达到平衡后,此时移走2.0 mol PCl3和1.0 mol Cl2,若不考虑平衡移动,则此时PCl5的物质的量为0.4 mol;移走2.0 mol PCl3和1.0 mol Cl2后,相当于减小压强,故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再次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小于0.4 mol,C项正确。
17.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 ΔH2
=-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反应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
A.加入正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入正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答案:B
解析:要使反应物NO的转化率增大,即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平衡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的转化率降低,排除A、C选项;加入正催化剂不会改变化学平衡,但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O的转化率增大,故B选项正确;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故D选项不能确定。
8.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cC(g)+dD(g),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浓度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转化率变大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c+d
答案:D
解析:将气体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即增大压强),若平衡不移动,则D的浓度应为原来的2倍;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a<c+d,D正确。 -1
9.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CO(g)+2H2(g)CH3OH(g) Δ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T1>T2>T3
B.正反应速率:v(a)>v(c) v(b)>v(d)
C.平衡常数:K(a)>K(c) K(b)=K(d)
D.平均摩尔质量:M(a)<M(c) M(b)>M(d)
答案:C
解析:A项,因为ΔH<0,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小,所以T3>T2>T1,错误;B项,由于T3>T1,所以v(c)>v(a),由于p(b)>p(d),所以v(b)>v(d),错误;C项,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由于ΔH<0,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正确;D项,升温,平衡左移,M减小,M(a)>M(c),加压,平衡右移,M增大,M(b)>M(d),错误。
10.恒温、恒压下,将1 mol O2和2 mol SO2气体充入一体积可变的容器中(状态Ⅰ),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状态Ⅱ时达平衡,则O2的转化率为(
)
A.60%
C.80%
答案:A
解析:恒温、恒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设O2的转化率为x,则: 2SO2(g)+O2(g)2SO3(g) B.40% D.90%
n(始)(mol) 2 1 0
n(变)(mol) 2x x 2x
n(平)(mol) 2-2x 1-x 2x
(2-2x)+(1-x)+2x=3×1.6,解得x=0.6。 2
11.加热N2O5,依次发生分解反应:①N2O5(g)N2O3(g)+O2(g)、②N2O3(g)N2O(g)+O2(g)。在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8 mol N2O5,加热到T℃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O2和N2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9 mol、3.4 mol,则T℃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10.7
B.8.5
C.9.6
答案:B D.10.2
解析:设分解的N2O5的浓度为x mol·L,生成的N2O浓度为y mol·L。
N2O5(g)N2O3(g)+O2(g) -1-1
c(始)(mol·L-1) 4 0 0
c(变)(mol·L-1) x x x
c(平)(mol·L-1) 4-x x x
N2O3(g)N2O3(g)+O2(g)
c(始)(mol·L-1) x 0 x
c(变)(mol·L-1) y y y
c(平)(mol·L-1) x-y y x+y
根据题意有x-y=1.7,x+y=4.5,解得x=3.1,y=1.4,
则平衡时,c(N2O5)=0.9 mol·L,c(N2O3)=1.7 mol·L,c(O2)=4.5 mol·L。 -1-1-1cN2O3·cO21.7×4.5K==8.5。 cN2O50.9
12.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ΔH<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B
解析:这是一个正反应方向气态物质的量减小的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加,且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左移;增大压强,平衡右移。由此对比四个选项,只有选项B正确。{2017化学红对勾课时作业17ph的涵义}.
13.将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某容积恒定的真空容器中,发生反应:H2NCOONH4(s)2NH3(g)+CO2(g)。在不同温度下,该反应平衡状态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T2>T1B.向容器中充入N2,H2NCOONH4质量增加
C.NH3体积分数不变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
2017红对勾单元质量评估十一
单元质量评估十一(第十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1~8每小题2分,9~16每小题3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烃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乙烷和丙烷、乙烯和丙烯、乙二醇和丙三醇分别互为同系物
C.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为
D.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且碳原子数小于10的烷烃共有4种
答案:D
解析: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烃,其分子式可能为CxHy与Cx+1Hy-12(如C9H20与C10H8),A错;乙二醇和丙三醇的分子式相差“CH2O”,不符合同系物的定义,B错;C项所述是丙烷的球棍模型;D项所述烷烃有CH4、C2H6、(CH3)3C、(CH3)3CC(CH3)3等4种。
2.(2015·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己烷共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C.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D.聚合物
答案:A
解析:A.己烷有5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己烷(CH3CH2CH2CH2CH2CH3)、2-甲基戊烷
[(CH3)2CHCH2CH2CH3]、3-甲基戊烷[CH3CH2CH(CH3)CH2CH3]、2,3-二甲基丁烷
[(CH3)2CHCH(CH3)2]、2,2-二甲基丁烷[(CH3)3CCH2CH3],A不正确。
3.(2015·新课标Ⅰ)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
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 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
A.11
C.32
答案:C
解析:考查元素守恒法的应用。
B.23 D.21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2N4,根据元素守恒,C元素来自甲醛,N元素来自氨,所以分子中的C与N原子的个数比即为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为64=32。答案选C。
4.(2016·九江模拟)从葡萄籽中提取的原花青素结构为:
原花青素具有生物活性,如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等,可防止机体内脂质氧化和自由基的产生而引发的肿瘤等多种疾病。有关原花青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既可看作醇类,也可看作酚类
B.1 mol该物质可与4 mol Br2反应
C.1 mol该物质可与7 mol NaOH反应
D.1 mol该物质可与7 mol Na反应
答案:C
解析:结构中左环与右上环均为苯环,且共有5个羟基(可看作酚),中间则含醚基(环醚)和两个醇羟基(可看作醇),故A正确;该有机物结构中能与Br2发生反应的只是酚羟基的邻位(共4个可被取代的位置),故B也正确;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只是酚羟基(共5个),故C错;有机物中酚羟基和醇羟基共7个,都能与Na反应,故D正确。
5.(2015·北京)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成PPV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PPV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
D.通过质谱法测定PPV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答案:D
解析
:
6.有机物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为,下列检验A中官能团的试剂和顺序正确的是( )
A.先加KMnO4酸性溶液,再加银氨溶液,微热
B.先加溴水,再加KMnO4酸性溶液
C.先加银氨溶液,微热,再加溴水
D.先加入足量的新制Cu(OH)2悬浊液,微热,酸化后再加溴水
答案:D
解析:有机物A中所含的官能团有和—CHO,二者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和溴水褪色,所以A、B项错误;先加银氨溶液,微热,能检验出—CHO,但发生银镜反应之后的溶液仍显碱性;溴水和碱反应,C错误。
7.(2016·山东潍坊一模)高温油炸食品中常含有害物质丙烯酰胺
()。下列关于丙烯酰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属于氨基酸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与H2N—CH===CHCHO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A
解析:丙烯酰胺中无羧基,A选项错误;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发生加聚反应,B、C选项正确;D选项,两种物质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正确。
8.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下列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 )
①用水鉴别苯、乙醇、溴苯
②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Ca(OH)2和NaHCO3溶液
③点燃鉴别甲烷和乙炔
A.①②
C.②③
答案:B
解析:苯、溴苯不溶于水,当二者与水混合时,苯在上层,溴苯在下层,乙醇和水互溶,①能达到鉴别目的。Ca(OH)2和NaHCO3相互滴加的反应方程式虽然不同,但现象都是生成白色沉淀,所以②达不到鉴别目的。甲烷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乙炔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且伴有浓烟,③能达到鉴别目的。
9.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3种
C.5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书写同分异构体的能力。三个碳原子B.4种 D.6种 B.①③ D.①②③ 只有一个碳架结构,氯原子存在不同碳原子和相同碳原子两类:
10.(2016·江苏淮安调研)尿黑酸是由酪氨酸在人体内非正常代谢而产生的一种物质。其转化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酪氨酸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1 mol 尿黑酸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 mol Br2
C.对羟基苯丙酮酸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至少有7个
D.1 mol尿黑酸与足量NaHCO3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HCO3
答案:D
解析:酪氨酸含有氨基与盐酸反应,含有羧基、酚羟基与氢氧化钠反应,A选项正确;B选项,尿黑酸中含有2个酚羟基,所以苯环上的3个H原子均能被溴取代,正确;C选项,由苯环可知C选项正确;D选项,只有1个—COOH,所以最多消耗1个NaHCO3,错误。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B.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钠
2017红对勾单元质量评估十
单元质量评估十(第十单元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1~8每小题2分,9~16每小题3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相关家庭实验设计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解析:碳酸钠、碳酸氢钠均能与C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食用盐中加入的是化合态的碘,不能用淀粉检验,B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蛋白质不是电解质,不能电离出氯离子,D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2.下列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是( ) △
①高锰酸钾分解:2KMnO4=====K2MnO4+MnO2+O2↑ △
②硝酸铵分解:2NH4NO3=====4H2O+2N2↑+O2↑ MnO2
③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2H2O+O2↑ △
④二氧化氮受热分解:2NO2=====2NO+O2 A.只有① C.①和③ 答案:C
3.按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而又实用的是( ) 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H2 B.加热NH4Cl制NH3
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 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2 答案:C
解析: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Zn粒反应生成NO,A错;NH4Cl受热分解产生NH3和HCl,二者遇冷又化合成NH4Cl,所以不适合制备NH3,B错;大理石与浓H2SO4反应缓慢且生成的
B.①和② D.①③④
CaSO4包在CaCO3的外表,反应难以进行,D错。
4.(2015·重庆)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A.观察Fe(OH)2的生成
溶液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NO3
C.实验室制取氨 D.验证乙烯的生成
答案:A
解析: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评价。A.由于Fe(OH)2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需隔绝空气,用植物油隔绝空气,用长的胶头滴管插入NaOH溶液的底部,正确;B.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固体,错误;C.NH4Cl受热分解,离开热源又会重新生成NH4Cl,得不到氨气,且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错误;D.实验室制乙烯需要170 ℃的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溶液中,且不能接触烧瓶内壁,同时挥发的乙醇也能使KMnO4溶液褪色,错误;选A。
5.(2015·广东)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
1
-
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答案:B
解析:B项,锥形瓶中的溶液原来显酸性,随着NaOH溶液滴入,慢慢变为中性、碱性,
pH由小变大,故B项正确;A项,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会将标准液稀释,应先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后,再加入标准液滴定,故A项错误;C项,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故C项错误;D项,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使得的滴定标准液体积增大,则测定结果偏大,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6.(2015·山东)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解析:考查化学实验、元素及化合物。A.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说明AgI比AgCl更难溶,则Ksp(AgCl)>Ksp(AgI),错误;B.无法判断该溶液含有Fe
+
3+
2
或Fe,应该先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氨水,错误;C.上层呈橙红色,说明Cl2
-
-
与NaBr反应生成了Br2和NaCl,则Br的还原性强于Cl,正确;D.不是升华,试管底部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试管口NH3与HCl反应生成了NH4Cl,错误。答案选C。
7.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现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点燃硫黄,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可以漂白纸浆
B.将CuSO4·5H2O加入浓硫酸中,蓝色晶体变为白色,说明浓硫酸具有强的脱水性 C.把SO2通入盛有滴加了酚酞试剂的NaOH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 D.将Cu片加入浓硫酸中,反应剧烈,说明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 答案:A
解析:点燃硫黄生成SO2,A正确;选项B说明浓硫酸有吸水性;选项C体现了SO2的酸性氧化物的性质;Cu和浓H2SO4的反应需要加热,且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不能判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D错。
8.(2014·全国大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SO2和乙烯的性质、乙酸乙酯的性质、乙炔的制备、卤素离子的检验等。A.SO2使溴水褪色和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都是由于二者的还原性,使其褪色,故A选项正确;B.制备乙酸乙酯时如果用NaOH溶液收集产物,则会使乙酸乙酯水解,应该选择饱和的碳酸钠溶液,B项错误;C.用饱和的食盐水代替水跟电石的反应,可以减慢反应速率,C正确;D.AgNO3与KCl、KI分别反应,AgCl是白色沉淀,而AgI是黄色沉淀,D正确。
9.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装置,试图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其中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D
解析:D中的b容器因为与外界大气不通,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
A.在水中加入氯化铁晶体,加热至沸腾,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B.氢氧化铁胶体中的H、Cl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C.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将蒸发皿中的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鉴别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较简便的方法是用激光束照射 答案:D
解析:A项Fe(OH)3胶体制备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加热;胶体粒子也能通过滤纸,B项错误;C项,蒸发溶液到溶液快要蒸干时用余热蒸干即可。
11.(2015·广东)(双选)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解析: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醇和酚的性质。B项,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三溴苯酚难溶于水,故B项正确;C项,含I的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发生反应:2I+Cl2=I2+2Cl,Cl2作氧化剂,I2是氧化产物,氧化性:Cl2>I2,故C项正确;A项,试管内壁有水珠是因为NaHCO3分解生成水,Na2CO3较稳定,受热不能发生分解,故A项错误;D
-
-
-
+
-
项,加入H2O2后溶液变红,是因为Fe被H2O2氧化生成Fe,表明Fe具有还原性,Fe与SCN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只能得出Fe具有还原性的结论,故D项错误。答案选BC。
12.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解析:硝酸和铁反应生成硝酸铁,铁过量时,铁和Fe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滴入硫氰化钾溶液不呈红色,A项错。碘化银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银,B项错。原溶液中含有碘单质,不是碘离子,C项错。红色石蕊试纸遇碱变蓝色,D项正确。
13.(2014·重庆)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
3+
-
2+
2+3+2+3+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D.检验滤液中的Fe,选用③、⑧和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与仪器的使用。A.茶叶的灰化是在坩埚中进行的,需要酒精灯加热和泥三角。B.溶解茶叶灰时,在烧杯中进行,并用玻璃棒搅拌促进溶解,而不需要容量瓶。C.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至烧杯中。D.检验Fe的试剂是KSCN溶液,用胶头滴管取待测液和KSCN于试管中。
14.(2016·淮安模拟)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3+
2017红对勾单元质量评估二
单元质量评估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1~8每小题2分,9~16每小题3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提高生活用水的卫生标准,自来水厂常使用Cl2和FeSO4·7H2O进行消毒、净化,以改善水质
B.硝酸、纯碱、醋酸钾和硅石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C.从分类的角度看,混合物、分散系、胶体的从属关系如图所示:
D.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答案:B
解析:Cl2能消毒,和FeSO4反应生成的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能净水,A正确;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类,B错误;硫酸钡虽然难溶于水,但是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D正确。
2.已知反应:Cu2O+2H===Cu+Cu+H2O,则可用来检验氢气还原CuO所得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的试剂是( )
A.稀硝酸 C.盐酸 答案:C
解析:根据信息,应选用非氧化性酸。
3.(2016·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上学期考试)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涉及的化学反应是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AgS
B.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失去电子 C.反应中Ag和H2S均是还原剂
D.每生成1 mol X,反应转移2 mol电子 答案:D
解析:根据原子守恒X应为Ag2S,A项错误;B项,O2作氧化剂应得电子,错误;C项,根据化合价变化,Ag作还原剂,错误。
4.对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B.浓硝酸 D.浓硫酸
+
2+
1
①混合物:水玻璃、水银、水煤气 ②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 ③酸性氧化物:CO2、Al2O3、SO3 ④同位素:H、H2、H
⑤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 ⑥干冰、液氯都是非电解质 A.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⑤⑥ 答案:D
解析:①中水银是纯净物,错误;③中Al2O3是两性氧化物,错误;④中H2是单质而同位素研究的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而具有不同中子数同一类元素的不同原子,错误;⑥液氯既不是非电解质也不是电解质,错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也为混合物 答案:D
解析:氢、氧两种元素既可组成水也可组成双氧水、H3O、OH等粒子,A错;碳纤维是无机物,B错;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高级脂肪酸是弱电解质,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高级脂肪酸盐是强电解质,C错。
6.(2015·上海)(双选)离子方程式2Ca+3HCO3+3OH===2CaCO3↓+CO3+3H2O可以表示( )
A.Ca(HCO3)2与NaOH溶液反应 B.Na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Ca(HCO3)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D.NH4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A选项Ca(HCO3)2
与NaOH按物质的量之比23反应可以得到题干给出的离子方程式,A选项正确;B选项NaHCO3与Ca(OH)2按物质的量之比32反应可以得到题干给出的离子方程式,B选项正确;C、D选项发生反应均不能得到题干给出的离子方程式,C、D选项错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钠可称为碳酸盐、钠盐或碱式盐
2
2+
-
-
2-
+
-
2
1
2
3
B.④⑥ D.②⑤
B.鸡蛋清、浑浊的河水不可能属于同一类别 C.强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发生了显著的化学变化 D.直径为10m的微粒不一定属于胶体 答案:D
解析:选项A,对于盐的分类可以从阴、阳离子的角度进行,根据其组成的阳离子为Na
+
-8
来看碳酸钠属于钠盐,根据其组成的阴离子为CO3来看碳酸钠属于碳酸盐,虽然溶液呈碱
2-
性,但不是碱式盐。选项B,鸡蛋清属于胶体,浑浊的河水属于悬浊液,但它们都可归为混合物。选项C,强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出现丁达尔效应,但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选项D,胶体属于混合物,而直径为10m的微粒可能是纯净物。
8.下列各组离子在常温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HS溶液中:SO4、K、Cl、Cu
B.在c(H)/c(OH)=10的溶液中:NH4、NO3、K、Cl C.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NH4、NO3、Cl D.通入大量CO2的溶液中:Na、ClO、CH3COO、HCO3 答案:B
解析:A项会发生反应:HS+Cu===CuS↓+H错误;B项为酸性溶液,所给离子可大量存在;C项溶液为碱性时Mg、NH4不能大量存在,溶液为酸性时不能生成H2,错误;D项因为酸性H2CO3>HClO,会发生反应:H2O+CO2+ClO===HClO+HCO3,错误。
9.(2015·江苏)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 Cl2+H2O===2H+Cl+ClO B.Na2CO3溶液中CO3的水解: CO3+H2O===HCO3+OH C.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 IO3+I+6H===I2+3H2O
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 HCO3+Ba+OH===BaCO3↓+H2O 答案:D
解析:考查离子反应。A项,HClO是弱酸,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 H+Cl+HClO;B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O3+H2OHCO3+OH;C项,方程式两边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IO3+5I+6H===3I2+3H2O;答案选D。
10.(2016·华中师大附中高三模拟)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l2通入FeI2溶液中,可存在反应3Cl2+6FeI2===2FeCl3+4FeI3 B.每1 mol Co2O3在酸性溶液中被氧化生成Co时转移2 mol e C.FeCl3溶液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
D.I2是ⅦA族元素单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Co氧化成Co2O3 答案:C
3
2+
2+
-
2+
-
-
+
+
-
2-
-
-
-
2+
-
-
-
+
2-
2-
-
-
+
-
-
-
-
2+
+
-{2017化学红对勾课时作业17ph的涵义}.
2+
+
+
-
-
-
2+
+
-
-
+
-
12
+
-
+
-
2-
+
-
2+
-8
解析:还原性:I>Fe,则有Fe生成时,I一定全部氧化成I2;Co2O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Co的反应为还原反应;由于氧化性:Co2O3>I2,则I2不能氧化Co生成Co2O3。
11.(2016·山东临沂月考)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变化,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转化过程表示如下:
常温下
MFe2Ox――――→MFe2Oy
SO2
则下列判断准确的是( ) A.MFe2Ox是还原剂 C.x>y 答案:A
12.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在碱性溶液中:CO3、K、Cl、Na
B.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NO3、Mg、Na、HCO3 C.在c(H)/c(OH)=1×10
2+
+
-
-12
-
2+
+
-
2-
+
-
+
2+
2+
-2+3+-
B.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氧化性:MFe2Oy>SO2
的溶液中:NH4、Ca、Cl、K
-
-
+2+-+
D.在酸性溶液中:Fe、Na、NO3、Cl 答案:A
解析:B项,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酸性条件下NO3(H
+
-
+
)与Al反应不产生氢气并且HCO3与H不能大量共存,碱性条件下,Mg和HCO3不能大量
+
-
-12
-+2+-
存在,故不符合题意;C项,c(H)/c(OH)=10
-
的溶液呈碱性,其中NH4、Ca不能大量
2+
3+
+2+
存在;D项,酸性溶液中NO3具有强氧化性,会将Fe氧化为Fe,故不可以大量共存。
13.有一澄清透明的溶液,只可能含有大量的Fe、Fe、H、AlO2、Al、CO3、NO3
-1
3+
2+
+
-
3+
2-
-
七种离子中的几种,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1 mol·LNaOH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淀,而后才有沉淀。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可能含有AlO2 B.溶液中可能含有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