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言 点击: 2016-03-29
政治哲学名言名句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哲学问题的经典论断
1.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马,恩)
2. 物质是从各种实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恩)
3. 运动应当从它得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马,恩)
4. 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得反映特性。(列宁)
5. 观念得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载人脑中改造过得物质的东西而已。(马,恩)
6. 人得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
7.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斯大林)
8.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恩)
9. 头脑的辨证法只是观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的运动形式的反映。(马,恩)
10. 所谓客观辨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辨证的思维,不过实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运动的反映而已。(马,恩)
11. 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列宁)
12. 辩证法堆观存事物作肯定的同时包含对观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观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马,恩)
13. 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马,恩)
14.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马,恩)
15. 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马,恩)
16. 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列宁)
17. 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列宁)
18.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那种需要酒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恩)
19.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
20.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就会变成物质力量。(马,恩)
21.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马,恩)
22. 人的思维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马,恩)
23.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恩)
24. 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他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列宁)
25.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恩)
26. 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马,恩)
27.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他,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他。(毛泽东
28.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列宁)
29.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马,恩)
30.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列宁)
31.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他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实现性的品格。(列宁)
32.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恩)
33.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恩)
34. 人的本质,在其观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恩)
35.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马,恩)
36.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恩)
37.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马,恩)
(二)西哲学史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典型命题举例
1. 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题。(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3. 天行有常,不为荛存,不为桀亡。(荀子)
4.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
5. 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有一气。(王充)
6. “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
7. 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刘禹锡)
8. 水是万物的始基。(古希腊泰勒斯)
9. 万物都从火产生,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10. 原子始世界的共同基础(古希腊德漠克利特)
(三)西哲学史上古代自发辨证法典型命题列举
1.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易经>,指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2.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指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是一种普遍现象)
3. "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足矣"(《易传》,指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变化的原因;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表现出无穷的变化。)
4. “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智有所不能立,力有所不能举”,“疆(强)有所不能胜”,“无难之法,无害之功,天下无有也。”(韩非,是说,矛盾是普遍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相对的,绝对完善的事物和全知全能的人是不存在的,不能求全责备)
5. “动自休,自峙自流”,“吁炎吹冷,交错而动”(柳宗元,是说,万物自己运动;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二气相经作用所引起的)
6. “一物两体,气也”,“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天地变化,二端而已。”(张载,是说,阴阳两个对立面,即矛盾;气是阴阳两个对立面即矛盾的统一体;没有对立面,就没有统一体,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也就停止了;对立面的交互作用,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根源)
7.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程景页,是说,万事万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8. “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四)西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典型观点列举
1.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对人大有用处,所以才给“真理”的美名”(胡适)
2. “有用的就是真理”(詹姆斯)
3. “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波格丹诺夫)
4. “被社会公认的就是真理”
名言警句中的哲学道理
名言警句中的哲学道理
1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它的惩罚
2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规律。
3刻舟求剑: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5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要组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6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行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看问题
7不入虎穴,耶得虎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8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9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10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1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抹杀事物矛盾的特点,混淆事物的性质
12白马非马:割裂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主观任意的玩弄概念的诡辩论
13画龙点睛:做事物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
1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任何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1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一起质变
16近朱者赤,近朱者黑: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
1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18画蛇添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原本怎样,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它,决不能主观的。任意地歪曲它。
19掩耳盗铃:认为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是荒谬的。
20郑人买履;做事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终将一事无成。
21凿壁偷光;事情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2舍本求末;颠倒主次矛盾关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
23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情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25纸上谈兵: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片面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
26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事情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质变,矛盾就户转化为它的对立面。
27百闻不如一见:实践出真理。
28因势利导:遵循客观事情发展规律办事,利用规律取得成功。
29水滴石穿,积叶成书:事情的变化总是由一点一滴的量的变化开始,量变引起质变。
30田忌赛马:事情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量的变化,会引起质的变化。
31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32胸有成竹:认识了事情的规律,就会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3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事情开始比较弱小,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能战胜旧事情。
34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5: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事情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6教学相长:矛盾双方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
37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局部联系有时能够影响整体理想的成败。
38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否则就弄不清事情的性质,得出错误的结论。
39东施效颦:只单纯的仿效形式,不研究学习实质的结论。
4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
4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认识对象的理解和反映会有差别。
42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43人山问樵,人水问渔: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4防微杜渐:事情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45好事多磨: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定的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
47年年岁岁花开落,岁岁年年人不同: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4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心为民的正确价值观。
4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此事要躬行: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5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事情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5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事情的运动,变化,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52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对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两分法。
5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办事情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5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
55邯郸学步:共性的东西可以借鉴,但不可不顾个性,一味仿效,生搬硬套。
5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坚持两分法,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正确的认识事情。
5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无因之果;事情只要在不断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58知己知彼,百战百殆:经常两点论,全面的看问题。
59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6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61、小题大做 不符合唯物主义的要求,不是如实地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去反映事物,而是主观地加以夸大和渲染,把本来是小问题,借题发挥,大作文章,就叫小题大做。
62、无穷无尽 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世界发展的无限性。物质世界的发展永远没有终结,也没有尽头。这就叫无穷无尽。
63、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比喻不懂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只承认理性认识可你好,否定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耍依赖于威性认识,这就好象说有没源头的水,有没苗本的树木一样,是不可能有的。
64、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吃一堑,长一智) 符合认识论中实践出真知的原理。经一事就是对某一事物的实践和经历,长一智就是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总结。不经过实践就不能得到对事物的认识。
65、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包含内外因辨证关系的原理。
66、种瓜得瓜,种豆种豆—— 包含矛盾特殊性的原理,也反映了事物的因果关系。
6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反映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也是复杂的、多样的。有直接的联系,也有间接的联系。
68、清规戒律—— 比喻违背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的教条主义。
69、一劳永逸 这是违背对立统一规律的形容词。劳和逸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有劳就有逸,相互联系而又相互转化,不可能一劳之后就永远休息,不再运动了。不能把劳和逸割裂开来。
70、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符合对立统一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之中。
71、人心如面—— 包含着矛盾特殊性的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共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共特点。人的思想和人的面貌一样,各人都有其特点,各不相同,不可能完全一样。
7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说明事物发展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较长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88.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名言哲理选择题集锦
1、荀子在《劝学》中说:“南方有鸟焉,名有(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这件事,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A、外因对事物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B、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C、实践必然经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过程
D、做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2、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
(1)间接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2)事事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1)(3)(4) B、(1)(3) C、(3)(4) D、(1)(2)(3)(4)
3、上题材料中的“行”体现了( )
A感性认识不如理性认识可你好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学习书本知识比实践来得重要 D对事情要有所耳闻
4、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给人哲学思考是( )
⑴天神是人类制造的,也能为人类服务
⑵认识自然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⑶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就能成为自然的主宰
⑷利用自然规律首先要掌握规律
⑸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改造规律
A、⑵⑸ B、⑴⑶⑷ C、⑵⑶⑸ D、⑵⑷
5、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名言
1.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______《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2.恩格斯说: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做到,至多有几个专门的领域除外。至于马克思所做到 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页
3.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278页
4.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5.恩格斯:我愿意在你们的住宅中看到你们,观察你们的日常生活,同你们谈谈你们的状况和你们的疾苦,亲眼看看你们为反抗你们的压迫者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73页
6.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7.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8.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无产阶级。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
9.马克思: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10.马恩: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
11.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5页
12.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束缚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形式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28页
13.“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毛泽东选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14.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15.马克思: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页
16.恩格斯: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9页
17.恩格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灰灭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18.辩证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4页
19.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20.恩格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
21.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设计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才成为可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0页
22.马克思: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彼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23.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页
24.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页
25.“人不能完全地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
《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3页
26.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27.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会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页
28.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29.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9页
30.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
第三章
1.......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2.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3.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
4.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手推磨产生的封建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5.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6.马恩: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7.恩格斯: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8.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己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9.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第四章
1. 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62页
2. 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14页
3. 马克思,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
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48页
第五章
1.竞争斗争是通过使商品便宜来进行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便宜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又取决于生产规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22页
2.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4. 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旧资本主义已被这场战争彻底摧毁,它已经让位于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
《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0页
5.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上
的一级,在这一级和叫作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级。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页
6. 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创造着
一种更高级的生产形式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8页
第六章
1.马恩: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
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2.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2页
3.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4.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
5.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 ,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7.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
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8. 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
9.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史绝大多数
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第七章
1.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6页
2.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3.恩格斯: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4页{不可知论名言}.
4.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0~731页
5.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不可知论名言}.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380页
6.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
罗素的名言
中文名: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外文名:
Russell, 3rd Earl Russell
国籍: 英国 毕业院校: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信仰: 无神论或不可知论 创立分析哲学 主要成就: 1950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
代表作品:
《数学原理》,《物的分析》
主要领域: 出生地: 英国,威尔士 出生日期: 1872年5月18日 逝世日期: 1970年2月2日 职业: 作家,哲学家,数学家
1·一部分儿童具有思考的习惯,而教育的目的在于铲除他们的这种习惯。 出处:《我的信仰》,1925
2·科学使我们为善或为恶的力量都有所提升。(11月20日名言) 出处;《我的信仰》,1925
3·广义地说,最渴望权力之人就是最可能获得权力之人。
出处:《权力论》,1938
4·中国是一切规则的例外。
出处:《怀疑论》,1928
5·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人觉得懂得之事变少了。
出处:《现代科学及其将来》
6·乞丐并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出处:《幸福之路》,1930
7·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11月6日名言)
8·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 9·我的人生正是: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
10·从每天上学的时间看,中国儿童最有思想。
11·即使真相并不令人愉快,也一定要做到诚实,因为掩盖真相往往要费更大力气。
12·不要为自己持独特看法而感到害怕,因为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常识都曾是独特看法。
13·不用盲目地崇拜任何权威,因为你总能找到相反的权威。
14·凡事不要抱绝对肯定的态度。
15·这个世界最大的麻烦,就在傻瓜与狂热分子对自我总是如此确定,而智者的内心却总充满疑惑。
16·科学是那些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哲学是那些我们还不知道的东西。哲学是我们可以胡说八道的一种特殊权力。哲学是有道理的猜想。
17·爱国就是为一些很无聊的理由去杀人或被杀。
出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素积极宣传反战思想,鼓吹“CO”(以良心为由拒绝从军);几次反战演讲时,都遭到英国爱国主义民众暴力攻击。剑桥大学要求罗素缴交罚款110英镑或自愿解聘。罗素选择了解聘,并以这句话讽刺爱国主义。
18·美国的民主,没有生命,也无意义,因为人民无法撤换那些真正统治他们的人。
寓意:讽刺美国真正的统治权是在大老板的大公司里“世袭”着,每一个美国总统都必须为这些呼风唤雨的大公司的利益服务。
19.对爱情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简单而又强烈的感情支配了我的一生。
20.不管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还是在思考任何观点,只问自己,事实是什么,以及这些事实所证实的真理是什么。永远不要让自己被自己所更愿意相信的、或者认为人们相信了,会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东西所影响。只是单单去审视,什么才是事实。
名言与哲学原理(马哲)
名言警句体现的哲学原理、方法论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子)
2、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王充)
3、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范缜)
5、水是万物的本原。 (泰勒斯)
6、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王充)
7、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
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8、原子是“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