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点击: 2015-12-21
2017-2022年七台河市PPP模式市场机会分析报告(目录)
七台河市PPP模式市场机会分析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
前 言
PPP 是英文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的简称,可以简单地翻译为“公私合营关系”或者“公私合作关系”(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关系)。泛指政府与私营商签订长期协议,授权私营商代替政府建设、运营或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为鼓励PPP模式发展,财政部分别于2014年11月、2015年9月、2016年10月连续推出三批PPP示范项目,项目数量分别为26个(原30个,后调出4个)、206个、516个,总投资金额分别为1800亿元、6589亿元、11708亿元,同时要求三批示范项目应于2016年底前、2017年3月底前、2017年9月底前完成采购。发改委也分别于2015年7月、2015年12月、2016年9月分别推出1.97、2.26、2.14万亿PPP项目,总容量大幅提升。截至2016年6月30日,财政部两批232个示范项目总投资额8025.4亿元,其中执行阶段项目105个,总投资额3078亿元,落地率达48.4%,与3月末相比(35.1%)显著提升;发改委第一批、第二批PPP项目签约率分别57.8%、16.8%,执行情况较为乐观。
从具体省市分布来看,按照财政部口径,截至2015年6月底,按项目数量排名,前五大省(区、市)依次是贵州、山东(含青岛)、新疆、四川、河南,拥有项目分别为1665个、1034个、784个、748个、699个,合计占入库项目总数的53.1%。按照发改委口径,前五大省(区、市)依次是云南、四川、甘肃、安徽、新疆,分别为175、127、122个、99个、70个,合计占项目总数48.1%。从省市分布上也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PPP项目较多。
未来,从不同区域PPP项目投资领域需求看,在污水处理领域,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城市的日处理能力较高外,其他省市城市的处理能力均有待提高,这些省市未来污水处理PPP项目的投资需求较大,投资机会较多。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吉林、辽宁、黑龙江、湖南、广东、云南、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市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有待提高,生活垃圾处理PPP项目的投资需求较大,投资机会较多。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七台河市PPP模式市场机会分析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主要解读了七台河市PPP项目项目投资建设发展环境、七台河市PPP项目入库状况及落地建设现状,PPP模式在七台河市地方例如能源、市政工程、交通运输、水利建设、医疗卫生、产业园区开发、旅游、教育、养老、文化、体育、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分析。最后报告对PPP项目运营模式、PPP项目投融资模式以及七台河市PPP项目的投资机会、投资分析、投资策略进行了解读。如贵单位想对PPP模式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七台河市PPP相关领域,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出版日期】 2016年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 纸介版:15800元 电子版:15500元 纸介+电子:15800元
第一章 PPP模式发展概述
第一节 PPP模式基本定义概述
一、PPP模式基本定义
二、PPP模式主要类别
三、PPP模式发展阶段
四、PPP模式主要特征
第二节 PPP的主要模式分析
一、按私有化程度划分模式
二、按政府对项目资金支持阶段
三、按照收费方式划分模式
第三节 PPP模式主要功能分析
一、一般功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二、特殊功能:融资、利用新技术和机制创新
第四节 发展PPP模式的社会意义
一、有效控制建设费用的超支
二、有利于转换政府职能,减轻财政负担
三、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四、帮助政府改善发展模式
五、提高项目投资效率
六、合理分配风险
七、有利于提高公共部门管理水平
八、应用范围广泛
九、经济发展带动能力强
十、促成公共利益最大化
第五节 现阶段鼓励发展PPP模式原因分析
一、取长补短,发挥“1+1>2”效应
二、经济降速换档,基础投资仍需重视
三、缓解政府财政压力,降低地方债风险
第二章 中国PPP项目库建设情况分析
第一节 PPP项目库发展规模
一、PPP项目数量入库规模
二、PPP项目入库投资规模
第二节 PPP项目落地投资建设现状
一、PPP项目落地数量和投资额
二、PPP项目落地率稳步提高
三、PPP项目建设资本结构
四、PPP落地项目行业分布
五、PPP落地项目区域分布
第三节 PPP项目参与主体选择
第四节 国家级PPP试点项目分批情况
一、第一批国家级PPP试点项目情况
二、第二批国家级PPP试点项目情况
三、第三批国家级PPP试点项目情况
第三章 2016年七台河市PPP项目投资建设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6年七台河市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及增长情况
二、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第二节 2016年七台河市PPP项目投资建设政策环境分析
一、中国PPP项目投资建设政策
(一)PPP项目建设监管体系概述
(二)《PPP项目合同指南(试行)》
(三)PPP项目相关法规、政策分析
二、七台河市PPP项目相关政策分析
第三节 2016年七台河市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风险分析
一、中国财政收入及赤字
二、七台河市地方财政收支
三、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四、地方政府债务结构
五、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六、PPP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系统性风险
第四章 2016年七台河市PPP项目投资建设状况分析
第一节 七台河市PPP项目库发展规模
一、PPP项目数量入库规模
二、PPP项目入库投资规模
三、PPP项目行业数量分布
四、PPP项目行业金额分布
第二节 2016年七台河市PPP项目落地情况
一、PPP项目落地数量及金额
二、PPP落地项目运作方式{七台河市政府工作报告}.
三、PPP落地项目回报机制{七台河市政府工作报告}.
第三节 2016年七台河市PPP项目阶段分布
一、七台河市PPP项目识别阶段
二、七台河市PPP项目准备阶段
三、七台河市PPP项目采购阶段{七台河市政府工作报告}.
四、七台河市PPP项目执行阶段
五、七台河市PPP项目移交阶段
第五章 2016年七台河市PPP项目应用行业分析
第一节 市政工程
一、七台河市市政工程建设情况
二、七台河市市政工程建设规划
三、七台河市市政工程PPP项目状况
第二节 交通运输
一、七台河市交通运输建设情况
二、七台河市交通运输建设规划
三、七台河市交通运输PPP项目状况
第三节 医疗卫生
一、七台河市医疗卫生建设情况
二、七台河市医疗卫生建设规划
三、七台河市医疗卫生PPP项目状况
第四节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一、七台河市生态及环保行业发展情况
王洪海乡长工作报告
创先争优 与时俱进
在新兴区领导下为建设崭新长兴而奋斗
--在长兴乡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长兴乡人民政府乡长 王洪海
2011年9月2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长兴乡人民政府,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我的工作报告分两个方面问题:
一、 五年来政府工作的总体回顾
截止2010年末,全乡的GDP总量达到 21,696万元,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3,458元增加到2010年的6,516元,增长88%,经济发展效果显著。
(一)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五年来,国家惠农政策逐步加大力度,对农民实行粮食补贴、综合补贴,农民每亩地直接受益达到了70多元,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民衷心感谢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全乡
目前播种面积148,250亩,粮食总产量达到39,851吨,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民年年丰收。五年来,在传统作物基础上,全乡稳定蔬菜面积2000亩,农民每年蔬菜创收500万元以上。全乡落实水稻育秧大棚512栋,保障15000亩水田高产稳产,科技兴农发挥作用。落实绿色水稻300亩,拓展了新的农业致富门路。 五年来,全乡坚持主辅换位工程,增加农民收入,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截止2010年末,黄牛存栏2,800头,出栏1,600头;羊存栏18,000只,其中绒山羊存栏11,000只,羊出栏24,000只; 生猪存栏18,000头,有可繁育母猪930头,出栏27,000头;禽类存栏240,000只,其中大鹅存栏36,000只,肉鸡存栏150,000只,其中大鹅出栏60,000只,肉鸡出栏450,000只。全乡畜牧业总收入6,48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
五年来,全乡克服资金不足困难,想农民所想,干农民所需,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保证全乡的水稻稳产,占用乡政府资金和对上争取,投资40万元建设了东新村水利渡槽,投资297万元新建柳毛河交叉工程——三孔闸,投资157万元建设葫芦头沟渠首拦河坝,解决了年年投入年年抢险的问题,使长兴乡15000亩水田40年保丰收稳产,可谓功德工程。争取国家投入和自身投资40万元打了87眼循环钻和140眼小井,保证渴
水期水田稳产。五年来,不断进行干渠清淤工程,完成各进水闸、分水闸的修建工作,使全乡水利设施完善,农民直接受益。 五年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全乡劳动力转移达5000人,每年创收5000万元以上。各村农民增加了大量收入,活跃了乡域经济,提高了生活水平。
(二)顺利完成区划调整,实现平稳过渡
在长兴乡稳步发展的同时,七台河市为增加市区面积,保存省下辖市的主动权,通过争取,2009年12月11日省民政厅下发文件,宣布长兴乡由勃利县划归七台河市新兴区管辖。12月24日,七台河市政府副市长刘文波同志主持召开交接大会,将长兴乡正式交付新兴区管理。在划归过程中,长兴乡政府在党委领导下,正面引导,化解矛盾,使长兴乡实现平稳过渡。在划归近二年时间内,没有因划归而导致一起上访事件,政权顺利完成过渡,干部群众稳定工作生产,上下齐心,真正实现从县城偏远农村到市区近郊的跨越。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五年来,大力招商引资,完成招商引资1.7亿元。我们利用邻近七台河、交通便利、承载城市辅射的优势,创造硬件和软件的双重环境,促进大企业落户我乡,扶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增加地方税收,解决劳动力就业,从多渠道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乡
域内宝泰隆环保建材公司、六座粮食烘干加工厂、东之星果蔬公司、宏利达环保秸杆粉煤灰砌块厂等企业先后在长兴乡落户生产,全乡经济总量明显增加。
(四)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完善全乡基础设施
五年来,我们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新建通乡公路一条10公里,新建通村路39公里,投资1880万元。新建设了8个村办公室,投资86万元。新打东新村、柳毛河村、长兴村、中鲜村四眼深水井,新建管网25800延米,投资560万元。全乡完成荒山造林4200亩,村屯绿化栽种杨柳树58600株,栽种花卉近8万株,五年累计投入 1820万元。区委决策在东新村建设朝鲜风情园,目前总投入达到500多万元。全乡普遍对村屯环境卫生进行了治理,全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加强,逐步向新农村的远景目标迈进。
(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信访基本稳定
全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社会丑恶现象,严格排查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创建和谐长兴乡,给人民群众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认真进行普法教育,推进依法办事进程,让人民群众知法用法,增强法律意识。认真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全力处理好信访问题,积极主动处理矛盾,
化解纠纷,把各种不稳定因素控制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了基本稳定。做好森防和村防工作,维护好消防车,全力做好消防工作。
(五)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全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全乡树立良好的民风和村风,打造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培养村民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做人品德。全乡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工作,村规民约和星级文明户上榜公布,引导精神文明走向。
五年来,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得到了国家惠民政策扶持。教育升学率连续多年位列全县、全区第一名。长兴中小学综合教学楼4层4500平方主体完工;罗泉中小学教学楼2层1200平方主体完工。长兴卫生院综合楼3层2500平方马上交付使用。合作医疗政策深入人心,农民参合由2006年的10,285人上升到2010年的16,555人,全乡参合率达到95%以上,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了国家优惠政策。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每年的省检市检均达到了标准,2010年到得全市第七名的好成绩。文化事业有了发展,510平方乡文化站全面完善,12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面建设完成。文化广播、邮电、通讯等事业健康发展,民政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果明显,更多的人在社会体系完善中受益,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10黑龙江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5日在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黑龙江省省长 栗战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
2009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88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1.1%,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905.5亿元,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29.1亿元,增长37.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41.6亿元,增长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401.8亿元,增长19.2%。以上指标的增长除一般预算收入外,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出口总额162.2亿美元,下降29.9%;实际利用外资25.1亿美元,下降5.5%。
——认真落实省委的总体战略部署,去年是“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实现良好开端、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按照省委提出的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部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别制定了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制,将具体建设任务分解到市(地)和部门,形成了行政协调、产业互动、资源整合、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机制。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载体,围绕优化结构、产业升级、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众多产业群正在崛起。哈大齐工业走廊已列为国家扶持的重点产业集聚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推动了粮食产能再上新台阶;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和森林覆盖率“三增长”;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步伐加快;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带动了全省旅游业快速发展;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建设呈现强势上扬的良好态势。“十大工程”稳步推进,一些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已成为我省发展的新亮点,成为我省应对危机保增长的重要支撑,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强产业指导,打出“政策组合拳”,去年是应危机、遏下滑、保增长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揽子”计划和宏观调控政策,制定了装备、石化、轻纺、医药、冶金、建材、电子信息等7个重点产业的振兴方案,有效地指导了全省经济
社会发展。从实际出发,打出了一整套“政策组合拳”,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全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见》、《关于帮助企业保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关于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意见》、《关于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稳定就业局势的意见》等23个文件,涵盖了经济、社会、民生,工业、农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等十几个领域,涉及财税、金融、土地、用工、社保、煤电油运等方面上百条政策。这些政策共为企业减负2亿元,帮助500多户企业恢复正常生产,新增产值约1000亿元、利税5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万个,形成了巨大的政策溢出效应。在政策引导下,全省金融机构贷款发放创历史最高,2009年底贷款余额6145.7亿元,增长34.2%,增长速度为20年来最高,有力支持了保增长、促发展。针对金融危机对我省关键领域的冲击,去年年初我们果断提出,力保可能下滑的石油、石化、煤炭、装备制造四大骨干产业不下滑、少下滑;大力培育和扶持潜力大、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旅游、物流、房地产、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医药、食品、冶金、建材、建筑、矿产、节能环保、文化等14个行业、产业。实际运行中,四大骨干产业“遏下滑”和14个重点行业、产业“保增长”成效显著。全年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15.2亿元,下降38.4%,四个季度同比降幅连续收窄;石化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9.8亿元,下降0.5%,降幅控制在既定范围内;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31.4亿元,增长7.3%;煤炭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3.4亿元,增长9.7%。重点企业也实现了企稳回升,全省100户重点监测企业开工率达到100%。14个新经济增长点在保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除矿价款收入、对外贸易额、冶金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物流运输业产值下降外,其它均实现了正增长,且增幅都在10%以上。其中,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6%,建筑业产值增长28%,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增长16.3%,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6.9%,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9%,内贸额增长19.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2%,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3.3%,建材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9.6%,房地产业产值增长54%。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抗击了金融风暴的冲击和风险!
——抢抓机遇上项目、扩内需,去年是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最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最大、成效最为明显的一年。充分发掘生产性内需潜力,把大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的重要引擎,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最好水平。积极争取到国家96个专项、4748个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135亿元,地方政府各类配套资金达到185.2亿元,带动国有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超过900亿元。千方百计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重点推进的300个大项目进展顺利。交通“三年决战”的关键之年成果丰硕。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实际交工和主体交工15项、1791公里,超出计划41%,创历史之最。哈齐客运专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扩能改造、前进镇至抚远、古莲至洛古河一期工程等7个铁路项目全部按计划开工建设。伊春、大庆、鸡西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全省机场数量居东北地区首位。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突破
性进展。新建了尼尔基引嫩扩建一期工程和三江平原9处大型灌区工程,对19处大中型灌区进行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开工了5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建设了西山、桃山二期等重点水源工程,对167座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这些项目完成后,可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765万亩。电力项目加快发展。续建了牡丹江第二发电厂热电联产扩建项目,建成了佳木斯发电厂热电联产等项目,在建风电项目规模达到104万千瓦,重点推进哈尔滨供电区输变电等城市电网建设、改造项目和农村电网完善项目。据测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吃配省内钢铁、水泥等建材行业产品,折合产值超过290亿元。充分挖掘生活性内需潜力,紧紧围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完善消费政策,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培育消费热点。组织开展了引导城市连锁经营和超市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便利消费进社区和便民服务进家庭的“社区双进”工程和“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活动,城乡市场购销两旺。内需扩大拉动了生产,生产增长促进了增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66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06.8元,增长7.2%。投资和消费的大幅度增长,既确保了当年发展,又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去年是全省“三农”投入和“三农”建设项目最多,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一年。坚持把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为应危机保增长的战略任务,大力强化“三农”,资金投放往“三农”上倾斜,工作力量往“三农”上集中,其它要素往“三农”上整合。全年省本级投入“三农”专项资金93.4亿元,增长31.7%。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获国家批准,通过超前启动,稳步实施,现代农业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坚持抗灾夺丰收,粮食总产达870.6亿斤,比上年增加25.6亿斤,跃居全国第二位,再创历史新高。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5690万亩,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积极实施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新增耕地6300公顷,增加率居全国之首。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34个示范区辐射作用明显增强。
畜牧业稳步发展,产值达到870亿元,增长9.2%。奶牛存栏248万头,增加26.4万头,奶产量650万吨,增加64.5万吨。劳务产业逆势推进,转移农村劳动力51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07亿元,分别增长2.4%和16.7%。农机化建设步伐加快,新购置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9.7万台(套),农机作业合作社发展到1318个,农业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成果不断扩大,四大粮食作物生产技术规程推广面积8100万亩。垦区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场县合作共建步伐加快。农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其中东宁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率先超过1万元。新农村建设第二批试点深入推进,重点示范村建设进展顺利,新农村示范带基
本形成。农村公路实际交工2.13万公里,超出计划78%。解决了4000个村屯、204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7%。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86处、联户和养殖小区沼气工程120处、新建秸秆固体成型燃料项目30个。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日益增多,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
——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去年是全省结构调整步伐较快、科技对产业升级贡献较大的一年。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把科技进步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依托,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谋划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成长。坚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制高点的突破口,认真细致地谋划。组织开展了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研,出台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实施了工业“双百工程”,重点推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两大类共10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建设,已有建龙化工160万吨焦炭、海伦南华糖业日处理6000吨制糖生产线、哈药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产业化等16个项目建成投产;大庆石化120万吨乙烯改扩建、鲁能宝清煤电化工程一期等84个项目开工建设。新型哈飞赛马乘用车产业化、一重大型半组合式船用曲轴锻件国产化等10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全部建成投产。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引领创新发展。成立了大豆、乳业、动力装备、生物医药等9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中大豆、乳业联盟被认定为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了年产200套兆瓦级风力发电变流器等50个重大科技项目,组织科技攻关,突破和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获得34项国家专利。全面启动了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一带两区四基地”建设,大庆高新区国家创新型园区成为东北三省唯一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并正式挂牌,成为我省第三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哈尔滨铝镁合金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上升为我省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齐齐哈尔重型机械装备、哈尔滨汽车制造、大庆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哈尔滨新媒体成为国家级科技特色产业基地。继续推进高教强省建设。组织了全省高校200项科技成果展和校企对接活动,省内14所高校和300余家民营企业参与。完善了26个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省内40多家企业建立起长期紧密的科技合作联系。依托哈工大组建了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黑龙江工业技术研究院,组建装备制造、煤电化、现代农业与加工、新药和中药5个技术研发平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低碳、绿色经济。组织开展了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达标活动,实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417项,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2%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64%。开展了七台河市、望奎县等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大力发展替代接续产业,资源型城市转型迈出新步伐。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包括碳
汇交易、生态农业、林下特色经济等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经济形态,推动了绿色增长。认真实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建成水污染防治项目92个,水质达标率为54.6%,提高了9.1个百分点。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平原绿化工程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改良天然草原16万公顷,建设湿地保护项目387万公顷,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6.6万公顷。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旅游、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1%。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加速发展,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782户,10亿元以上的达到49户。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4000亿元,增长16%。我省产业结构的有机构成正在不断提升,结构正在一步步优化。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去年是全省体制机制创新步伐较快的一年。圆满完成了省政府机构改革,行政机构精简了20%,总编制精简了4.8%,调整职能180项,优化了组织结构,提高了行政效能。省直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深化国企股份制改革,加快企业重组步伐,龙煤股份公司挂牌成立,整合重组省建工集团和省路桥集团,组建省建设集团,打造全省首家“双超百亿”的建筑业龙头骨干企业;引进了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实现了与齐二机床、哈量集团的战略重组。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迈出新步伐。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成功组建龙江银行,九洲电气成功上市,中国一重新股发行通过国家证监会发审委审核,启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已开业74家,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了5家村镇银行。积极稳妥地进行了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作为第一批列入国家取消二级收费公路试点的省份,取消二级公路收费站点169个,全省单位和群众年受益10多亿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完成了电影体制改革和龙江电影制片厂、省杂技团转企改制等项任务。出版系统整体改制,组建了出版集团。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整合省市两级报刊资源,跨地域组建了生活报传媒集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已完成主体改革任务量的50%,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重大突破,大兴安岭林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702个,增加2381个,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5000万亩,增长20%。
——全力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建设,去年是全省民生投入最大、建设项目最多、惠及民众最广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尽管全省经济发展遇到了重大困难,但我们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千方百计解民忧、排民难、帮民富、惠民生。坚持实行“民生财政”,落实“民生预算”,对民生的投入前所未有,仅省本级财政用于民生的专项投入就达130.8亿元,增加43.1亿元,提高了49.2%。就业方面,城镇新增就业74.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1.03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7%以内。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18.2万人,就
七台河市房地产行业研究报告
七台河市房地产市场前景及投资决策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 言
在目前经济稳增长基调下,房地产业仍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将在推动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从房地产行业对GDP贡献角度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近15%,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较大。从行业相关度来看,房地产行业变化深度影响建筑、建材、装修等上下游产业发展,间接对整体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带动。“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在此目标下,房地产行业将继续发挥规模优势、联动优势,为未来五年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对房地产行业来说,供给侧改革更多的是要引导市场积极形成有效供给,更好的消化现有库存。在这方面,不同类型的城市要根据地方特点,分城施策,更好的解决当前的市场供求矛盾。
针对一线城市来说,目前面临更多的是供不应求的压力,应该积极扩大土地供应规模,同时通过多种措施盘活现有存量,平抑房价上涨压力。其中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重要的渠道,有利于扩大租赁供给、拓宽租赁住房房源,解决短期供求总量不平衡、供应主体较为单一等问题。
针对大部分库存压力高企的三四线城市,应考虑进一步控制土地供应规模及节奏,推进未开发房地产用地转型利用,允许房企适当调整套型,从供应源头调整结构,以加快库存去化。此外,保障房货币化安置也应积极推进,加快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特别是棚改将转由货币化安置为主,在强调去库存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
此外,“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我国将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优化住房供给结构,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在住房供求关系紧张地区适度增加用地规模。在商品房库存较大地区,稳步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住房有效需求,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扩大租赁市场房源,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文化地产等新业态。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升住宅综合品质。{七台河市政府工作报告}.
【出版日期】 2016年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 纸介版:9800元 电子版:9500元 纸介+电子:9800元
第一章 中国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发展概述
第一节 中国二三线城市土地市场
一、一线城市房地产复苏情况分析
二、二三线城市土地市场供给概况
三、房企主战场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第二节 中国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
一、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情况
二、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存量情况
三、房地产重心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四、房企加快布局二三线城市市场
第三节 中国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分析
一、全国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变动分析
二、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分析
三、二三线城市房价走势上涨的主因
第四节 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开发模式
一、城市综合体的模式
二、城市发展运营商的模式
三、城投的模式
四、城中村的模式
第二章 2015年七台河市房地产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七台河市房地产地域环境分析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环境
三、生态气候
四、资源分布
第二节 七台河市房地产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七台河市GDP增长情况
二、七台河市固定资产投资
三、七台河市居民收支情况
四、七台河市产业结构分析
第三节 七台河市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分析
一、房地产政策环境综述
二、二三线城市限购政策
三、七台河市房地产重要政策分析
第四节 七台河市房地产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人口数量分析
二、消费市场分析
三、招商引资情况
四、居民住房情况
第三章 2015年七台河市土地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七台河市城市规划布局
第二节 七台河市土地供应分析
第三节 七台河市土地成交分析
一、成交地块规划用途
二、成交地块用地面积
三、成交地块建筑面积
四、成交地块的容积率
五、成交地块受让单位
第四节 七台河市土地成交价格
一、成交地块的成交价
二、地块的成交楼面价
第四章 2012-2016年七台河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七台河市房地产投资建设分析
一、七台河市房地产投资额分析
二、七台河市房地产建设规模分析
三、七台河市房地产开发重点企业
四、七台河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分析
第二节 七台河市产业园区建设分析
一、七台河市产业园区分布情况
二、七台河市产业园区建设规模
三、七台河市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第三节 七台河市商业营业用房建设分析
一、七台河市写字楼市场分析
二、七台河市商铺市场分析
三、七台河市酒店市场分析
第五章 七台河市房地产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企业一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
三、企业资质情况
四、企业开发项目
第二节 企业二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
三、企业资质情况
四、企业开发项目
第三节 企业三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
三、企业资质情况
四、企业开发项目
第四节 企业四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
三、企业资质情况
四、企业开发项目
第五节 企业五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企业经营情况
三、企业资质情况
四、企业开发项目
第六章 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投资分析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现状
七台河市特色小镇投资建设研究报告(目录)
七台河市特色小镇投资建设调查研究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七台河市政府工作报告}.
前 言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目前小镇主要有三种创建模式,一是企业主体,政府服务,政府负责小镇的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和审批服务,引进民营企业建设特色小镇。二是政企合作、联动建设,政府做好大规划,联手大企业培育大产业。三是政府建设、市场招商,政府成立国资公司,根据产业定位面向全国招商。
2016年8月3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省市推荐上报2016年特色小镇工作的各项细节,特色小镇推荐上报工作进入实质性开展阶段。此外,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约占全国建制镇5%。特色小镇要求环境美丽宜居,产业丰富,集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等多种业态为一体,投资规模巨大,未来发展前景将极具想象空间。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17-2022年七台河市特色小镇投资建设调查研究分析报告》,首先介绍了特色小镇相关概念,接着分析了特色小镇的中国发展环境和发展现状,然后报告重点对七台河市特色小镇投资建设现状及模式做了详细分析,以及七台河市特色小镇投资建设重点案例分析,最后报告对七台河市特色小镇投资建设前景及可行性做了详细分析。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发改委、住建部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您或贵单位若想对七台河市特色小镇项目投资建设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特色小镇相关领域,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出版日期】 2016年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 纸介版:12800元 电子版:12500元 纸介+电子:12800元
第一章 特色小镇的相关概述
第一节 特色小镇的概念及特点
一、特色小镇的定义
二、特色小镇的特点
第二节 特色小镇的建设意义
一、特色小镇是走在前列谋新篇的重要作为
二、特色小镇是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实践
三、特色小镇是加快探索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
四、特色小镇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载体
第二章 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状况分析
第一节 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状况分析
一、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公布
二、中国特色小镇建设资金支持
第二节 中国特色小镇开发运营模式研究分析
一、特色小镇的架构研究
二、特色小镇的综合开发架构
三、特色小镇的运营
第三节 中国特色小镇项目建设状况分析
第四节 中国特色小镇项目案例--浔龙河
一、生态小镇位置优越,选址得天独厚
二、三大运营主体共造,形成小镇独特运营模式
三、打造生态艺术小镇、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园区
四、打造生态主题公园,实现“度假模式”盈利概念
第三章 七台河市特色小镇建设背景
第一节 七台河市宏观经济背景
一、七台河市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五、全国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第二节 七台河市特色小镇建设政策环境分析
一、《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三、《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
四、《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
五、《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
第三节 七台河市社会环境分析
一、七台河市人口规模分析
二、七台河市城镇化率情况
三、七台河市基础设施建设
四、七台河市交通运输状况
五、七台河市招商引资分析
第四章 2016七台河市土地供应及房地产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七台河市土地供应状况分析
一、七台河市土地供应情况
二、七台河市土地成交情况
三、七台河市土地成交价格
第二节 七台河市房地产市场供需分析
一、房地产投资额
二、房地产施工竣工面积
三、房地产销售面积
四、房地产销售价格
第三节 七台河市产业园区建设分析
一、产业园区分布情况
二、产业园区建设规模
三、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第五章 2016七台河市特色小镇投资建设状况分析
第一节 七台河市乡镇发展状况
一、乡镇发展现状
二、乡镇未来发展规划
第二节 七台河市特色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