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领导口才  点击:   2015-07-27

万源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万源市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的工作

2009年,是万源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发展变化最大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滑的严峻形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围绕在川陕渝结合部率先发展的取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抓住机遇、稳中求进,从严治政、追求卓越,团结拼搏、扎实苦干,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82亿元,增长12.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亿元,增长18.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99亿元,增长3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2亿元,增长1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4元,增加12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75元,增加225元;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7.7亿元,增加6.5亿元。粮食生产稳中有升,总产量达29.38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3%,万源马铃薯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我市被列为全省农业产业强县、林业产业强县培育县和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9.2亿元,增长26.5%,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8.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42.3个百分点,华新万源水泥项目开工建设,建材、水电、食品药品等地方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大巴山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一期主体工程、鑫朗能源成品油储运储备中心一期工程、鞠家坝液化天然气储备站等重点项目全面竣工,集贸市场建设管理力度加大,“家电下乡”工作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有效推进,实现外贸出口创汇446万美元,增长31%。全年接待游客9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3亿元。实施重点招商引资项目61个,实际到位资金14.95亿元,增长26%。新增民营企业226家,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54.4%。

——城乡面貌改观。以“山青、水秀、地干净、物整洁、人文明”为目标,坚持“改善民生、因地制宜、创新务实、突出特色”的原则,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开展土地市场、建设秩序、拆迁安置、城市管理“四大规范”专项整治行动,调整规划建设执法监察和园林、水务管理体制,编制完成《万源市城市总体规划》、天马山生态公园、富硒茶文化公园修详规划,红军公园入口景观区、滨河路改造、国道210线城区段改道(一期)等城市重点工程竣工,河西新区建设顺利推进,永宁乡场镇治理、虹桥乡井坝“巴山民居、百年老屋”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全面加快交通建设,襄渝二线顺利通车,达陕高速深入推进,完成官大路雪灾路面恢复工程,建成通乡水泥路233公里、通村公路192.2公里、农村客运站点6个;扎实推进茶垭乡邱家坪川东北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园和竹峪镇以工代赈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建成示范镇1个、示范村15个;全面加强生态环保工作,严把重点建设项目环评关,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保专项行动,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继续抓好天保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建成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各3个、生态家园40个。

——人民生活改善。全市投入“八项民生工程”资金5.2亿元,71项指标全面完成。资助贫困家庭学生3240人;落实“两免一补”15.4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3030人;启动城镇居民、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和已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改善8086名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建成城区应急供水工程,解决35个乡、40个村、6.3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减灾、安居及灾后农房重建1341户,购建廉租住房470套,发放租赁补贴1059户;输转农村劳动力15.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0.5亿元。

——改革深入推进。加大国有企业改制力度,成功完成宏源化工公司改制工作,有序推进电影公司、市委招待所等单位改制;建立健全国家投资项目业主法人负责、合同审查备案、施工图设计评审、招投标监管、工程质量监管、项目效益评价等规章制度;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发放;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建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健全激活乡镇活力的措施,积极开展社区管理改革试点,深化教育人事体制改革,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完成中小学灾后重建2.7万m2,推行校长公开竞聘、教师进城必考等制度,大力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积极做好甲流感防控和新农合工作,扎实开展爱国卫生、无偿献血、疫病防控、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实行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4.69‰,符合政策生育率85.1%。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农家书屋6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个,成功举办首届大巴山年猪文化节,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1095个点、1.3万套;《万源市志》出版发行;实施“千名大学生进万源”引才工程;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积极开展共建“文明万源”活动,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应急管理,狠抓矿山、道路交通、消防、危化品、民爆物品、特种设备、学校等安全专项整治和地质灾害防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扎实抓好“五五”普法,大力加强行政复议,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不断完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体系,强化信访维稳工作机制,依法处理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大力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外流贩毒,严厉打击暴力犯罪、涉恶涉黑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大大增强。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国防武装、人防、审计、科技、物价、粮食、供销、保密、外侨、民宗、档案、科协、工商联、老促、工商、质监、气象、电力、通信、邮政、烟草、盐务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过去一年,也是政府及组成部门自身建设显著加强、执政能力明显提高的一年。我们大力倡导务实作风,坚持实行“市长工作周计划、部门乡镇月报告”制度,大力倡导“5+2”、“白+黑”的拼搏精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府信息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精减行政审批事项50项,增加公共服务项目91项,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98件,办复率100%,受理市长热线、市长信箱3306件,办结率100%。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政务督查和效能管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有效提升,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社会正气不断上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凝聚艰辛,催人奋进,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和衷共济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积极支援我市经济建设的驻万各部队、各单位表示亲切的慰问!向鼎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基础条件较差仍然是制约万源发展的最大瓶颈,思想观念不适应仍然是影响加快发展的最大因素。我们也深知,支柱产业不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政府性债务沉重、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政府职能转变和工作方式有待改善,行政效能有待提高,发展软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等。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正视问题,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务实工作,千方百计把政府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10年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重要之年,也是为“十二五”发展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更是万源发展史上机遇更多、势头更好的希望之年。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委、达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四届三次党代会部署,紧紧围绕“四五五”跨越式发展思路、“建设川陕渝结合部经济文化强市”发展目标和“一枢纽、两中心、四基地”的发展格局,把握“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认真研究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扶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限制开发区及扩权强县的有利政策,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攻坚破难,扎实工作,突出投资拉动,狠抓项目建设,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奋力掀起产业园区建设、特色农业发展、旅游商贸发展、城镇建设管理、农村条件改善、体制机制创新、狠抓招商引资和共建和谐万源“八大新高潮”,加快推进万源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增长12%,力争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和利润确保分别增长20%,力争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15%,力争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确保增长16%,力争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确保增长15%,力争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6%;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1%左右。

我们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大做强产业支撑

培育发展新型工业。以资源转化为主线,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导向,加快引进培育机械铸造、食品药品、能源化工、绿色建材等产业,促进铁山坡天然气净化厂、凯迪生物质电厂、任河梯级水电开发、长滩河水电站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建设华新万源水泥项目,确保6月底前正式投产。加大冶金、煤炭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换代升级力度,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积极做好锰矿综合开发、硫磷矿综合利用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大旧院黑鸡(蛋)、老腊肉、红豆腐、马铃薯等本土特色生态产品的研发营销,推进小产品占领大市场。加快青花工业园区、白沙—八台富硒食品加工集中区、官渡绿色建材集中区、沙滩冶煤工业集中区建设,力争工业布局集中度达到70%,培育壮大工业骨干企业,增强企业自主发展和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围绕建设“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基地”,突出“富硒、生态、有机”优势,强力整合项目和资金,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示范区、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富硒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新农村示范区“四区”建设,做强、做大、做优特色农业。开发万源富硒茶系列产品和马铃薯仓储保鲜加工技术,建设富硒茶叶、薯类、中药材、珍珠花菜、错季蔬菜、猕猴桃、烟叶等农产品基地26万亩以上,建设旧院黑鸡、板角山羊、生猪、肉牛等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60个,新建“一乡一业”特色乡镇2个、“一村一品”特色村10个。加大地方特色农产品保护力度,积极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加大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建设,实现农超对接,促进农产品流通。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力争培育省、达州市级龙头企业和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龙头企业各2家。加快建设万白路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继续抓好黄钟片区新农村示范片、竹峪镇以工代赈示范片、茶垭乡邱家坪川东北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园建设,认真实施革命老区扶贫连片开发项目,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商贸物流和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抓紧做好全市物流规划,积极做好达陕高速出口商业区等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建设畜禽交易中心和大巴山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二期工程,加快建设特色市场,精心规划打造城市商贸区,落实国家刺激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能力,继续推进“家电下乡”工作、“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积极培育生产型外贸出口企业。以促进生态体验、生态经济为方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打造精品景区,努力建设“川陕夏都”。加快八台山—龙潭河、红军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和黑宝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创建工作;开工建设赵塘—黑宝山—烟霞山旅游公路,积极开发大巴山国家级地质公园、龙潭河温泉、大竹河巴王溶洞群等景区景点;大力发展花萼山生态游、烟霞山民俗文化游,继续抓好虹桥“井坝”示范点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开发旅游商品,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

二、努力保持投资增长

一是大力争取国家政策性投入。抓住国家扶持贫困山区、革命老区、限制开发区的优惠政策,用好我市被列为扩权强县、现代农业、畜牧业、林业重点县的机遇,积极争取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扶贫开发、以工代赈、道路交通、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小流域治理等项目投入,特别要努力争取寨子河水库通过审批,启动建设;大力争取文化、教育、体育、科技、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劳动保障等事业投入和沼气池、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资金,切实解决民生困难问题。二是大力扩大政府投入。做好国有资产、土地、矿产、经营设施等政府公共资源融资平台建设,建立政府信用,加强与银行、企业合作,抓好财政税收,搞好资本运作,多渠道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推进体育中心、国道210线城区段改道(二期)、后河综合整治等公益项目建设。三是大力激活民间投入。坚持非禁即入,大力破除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放宽准入门槛,创造良好软环境,支持返乡创业,积极鼓励民间资金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四是大力招商引资投入。深入开展“百名干部抓招商、千名干部跑市场”活动,围绕优势资源开发等领域,动态储备100个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投资效益好、附加值高的项目,全力开展小分队、一对一招商,重点做好石膏开发、生态旅游、天然气长输管网、生态食品开发、茶叶精深加工等项目招商工作,增大产业项目投入。五是大力支持重点项目投入。积极为达陕高速创造良好施工环境,加大城万快速通道建设拆迁力度,做好罗文铁山坡天然气净化厂协调服务工作,增大重点工程项目投入。

三、统筹推进城乡发展

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用经营城镇的理念、商业化的思路,以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充分发挥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的作用,抓紧制定场镇、村庄建设规划,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加强重点

城镇、乡镇集镇、示范村庄的建设管理,抓好农房风貌打造和环境治理,推进石窝乡农村城镇化试点建设。大力实施“交通会战年”活动,力争启动虹桥—赤南、魏家—至诚、大竹—麻柳、井溪—渡口等县际通道,长坝—小河口、中坪—大沙、黄钟—长石等农村断头公路和罗文—厂溪快速通道建设,做好通江—万源高速公路、万源—白沙快速通道前期工作,加快通乡水泥路和村道公路建设,确保年底实现乡乡通水泥路;加强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完善城乡客运市场;继续加强水、电及通信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人口相对集中,带动产业快速发展,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

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根据山水园林城市和秦巴商贸旅游城的功能定位,按照“一河两岸三山”的总体布局和“宜居万源”的发展目标,调整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城区控详规划编制,加强城市规划执法监察,优化土地使用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积极推进中心广场、后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庙沟河综合整治、达陕高速城区连接线、万源火车站改扩建、体育中心、污水处理厂、富硒茶博园、鞠家坝仓储物流园区和红军公园一期工程 “十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完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等市政设施,优化城市公交网络,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整治烟尘、噪声污染,加快推进城周万亩绿化和3个义务植树基地建设,提高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率。继续深入开展“四大规范”整治行动,大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将清扫保洁、绿化管养、道路维护、市政设施管理等逐步市场化。力争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

大力推进社会文明化。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严格执行《共建文明万源考核实施办法》,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城区重点开展文明创建评选活动,努力营造“知荣辱、树新风、讲诚信、促和谐”的浓厚社会氛围。农村要以“星级文明户”评选为抓手,加大文明乡镇创建力度。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强力整治荧屏、声频、网络、网吧、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四、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积极做好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社区管理改革,坚决控制并积极化解乡村债务,激发乡镇发展活力。加大国有企事业单位改制力度。继续推进项目建设管理制度改革,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投资效益。大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全面启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快融入成渝经济区,充分利用重庆的产业、政策、人才、市场、信息和资金,建立合作对接机制,争当“环渝腹地经济区块”发展生力军。认真研究秦巴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及市场需求,积极加强与周边县区交流合作,实现在川陕渝结合部率先发展。

五、切实加强生态建设

{万源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大力实施“生态环境立市”战略,按照“先环境、后建设”的原则,及时编制完成城乡绿化总体规划,全面推进城市绿化、城周绿化、乡村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苗圃基地“六大工程”,争创绿化模范县,建设“森林万源”。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积极开展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各5个、农业生态园区2个、自然生态小区和人居活动小区各1个。深入开展饮用水源保护、采砂秩序规范等专项整治行动,大力实施畜禽养殖“零排放”项目,切实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积极培育林业产业强县,继续推进天保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手段,严厉打击各种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强化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等活动,创建“绿色学校”4所、“绿色社区”2个。

六、全力保障和谐稳定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畅通和环境治理“八项民生工程”。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0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输转农村劳动力15万人次以上,实现劳务收入10亿元以上,改善5000名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关心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做好优抚、孤老、残疾人等困难特殊群体生活保障工作。

扎实抓好安全稳定。继续抓好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切实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大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坚决遏制较大安全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完善“大调解”机制,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深化“五五”普法工作,加强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加大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深入开展“平安万源”创建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和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企业和重点工程周边环境治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全面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加快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和新农村卫生校园建设,科学布局城区学校,合理设置农村校点,积极化解超大班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市中医院改扩建,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抓好疫病防控,确保全市清净无疫。统筹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创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建成国家“雪炭工程”健身馆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加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科普惠农服务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认真抓好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万源年鉴》编纂工作。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3000户,提高光纤网络覆盖面,加快实现乡乡通光纤电视。认真开展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及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高度重视支持工会、共青团等群团工作,关心妇儿、老龄事业,加强国防武装、人防、审计、物价、粮食、保密、外侨、民宗、档案、科协、工商联、老促、工商、质监、气象、电力、通信、邮政、烟草、盐务等工作。

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领导科学发展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努力建设有责、有信、有力、有效、有为政府。

从严治政,追求卓越。坚持高水平、高效率、高标准,大力弘扬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不断增强执行力、战斗力。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建立行政监察网络,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市长热线、市长信箱办理质量。加强政务督查和效能监察,确保政令畅通、工作落实。

依法行政,秉公用权。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政府系统内部监督,重视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全面推进规范性文件事前审查和备案审查制度。健全政府新闻发布等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科学理政,求真务实。针对政府运行、行政管理、社会管理、思想观念中存在的问题,主动研究对策,学习借鉴经验,大胆实行改革,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实效性。不断完善重大事项专家论证、公众参与、集体决策制度,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同加强政府调控相结合,让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协调配合,努力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

廉洁从政,干净干事。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并重,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大力查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工程的权力寻租、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控制财政一般性支出,杜绝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加强公务员管理和监督,完善公务员不良操行档案制度,严厉查处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参与赌博等行为及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制止损害群众利益、吃拿卡要、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以清廉的政府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加快发展刻不容缓。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和衷共济谋发展,凝心聚力兴万源,只争朝夕、奋发进取,为建设川陕渝结合部经济文化强市而努力奋斗!

注 释

万源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万源市政府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万源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9-02-05]

(2009年2月5日在万源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万源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万源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王成军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的工作{万源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是万源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共万源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在川陕渝结合部率先发展的取向,解放思想,艰苦奋斗,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战胜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波及等自然灾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1.34亿元,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3亿元,增长3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亿元,增长2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6亿元,增长32%;财政总支出达到11.55亿元,增长54.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84元,增加9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50元,增加182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54亿元、利润5725万元,分别增长35.6%、38.1%;工业新上项目和技改投入10.8亿元,增长58.5%;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7个百分点,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5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9.81亿元,增长3.3%。马铃薯单产量创全省之最,粮食总产达28.9万吨,实现了大灾之年增产增收。新增畜禽养殖大户103户,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2%。兑现各类惠农补贴1.79亿元,政策性农业保

险工作全面推进。输转农村劳动力1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53亿元,增长11.2%。“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活动有效推进。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1.19亿元,增长33%;贷款余额15.86亿元,增长21.8%。全年接待省内外游客92.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亿元。

——民生有效改善。投入专项资金2.95亿元,九大民生工程55个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采取应急引水措施保障城区年初干旱期间正常供水,全年共解决7.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城镇新增就业2746人,培训城乡劳动力10671人;解决绝对贫困人口4800人的温饱问题,落实“两免一补”8.9万人次、4206万元;新农合参合率达90%,社区卫生服务率达85%;建成安居工程500户,修建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各84套,新增租赁补贴对象605户;征收社会保险金1.5亿元,新建农村敬老院7家,集中供养五保老人420人,城乡低保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全年共下拨灾后重建资金9143万元,转移安置群众5.9万人,新建维修受损农房2530户、中小学校舍18.9万平方米,为地震重灾区募捐救灾资金505万元。 ——城乡环境持续改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基本完成,城市建设在建项目进一步推进,部分供水管网得到改造。进一步规范城区交通秩序,强化清扫保洁,整治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非法采砂活动,城市环境得到改善。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投入资金5210万元,建设示范镇1个、示范村18个、完善提高村6个。全年建成通乡水泥路98.5公里、通村公路360公里、农村客运站(点)7个,整治病险水库5座,改造中低产田土3.8万亩,整理土地1.7万亩。重点污染源实现视频在线监控,主要污染物减排和挂牌督办企业治理任务全面完成。绿化造林广泛开展,天然林保护力度加大,花萼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序,全市建成省级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园区2个、环境优美乡镇3个,我市被列为全省生态建设重点县。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乡镇机构改革、机构编制

实名制改革、财政投资评审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全面启动,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完善。成功举办“建设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基地”新闻发布会、首届天然富硒茶文化节、万源天然富硒农产品开发及旅游项目推介会等活动,提高了万源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1.9亿元,增长87%,实现外贸出口340万美元。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年用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财政支出达到

2.81亿元,比2007年净增6756万元,增长31.5%,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启动建设10个“留守儿童之家”,化解普九债务3501万元,成功举办万源中学80周年校庆。引进各类人才405名,队伍活力进一步增强。争取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省级科技项目4项,申请国家专利12项,“巴山早”被审定为全省茶树优良新品种,旧院黑鸡养殖科普基地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市文化馆被命名为“全国一级文化馆”,市档案馆创建为省二级档案馆,《万源市志》即将出版发行。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378个,新开通6个乡光纤电视。成功承办达州市第九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4.37‰,符合政策生育率85.79%。爱国卫生、无偿献血、狂犬病防治、疫病防控、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扎实有效。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和第七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审计、商会、物价、粮食、保密、妇儿、老龄、外侨、民宗、残联、工商、气象、信息、电力、邮政、烟草、盐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扎实开展“隐患治理年”活动,加强对矿山、道路交通、地质灾害、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开通网上市长热线、公众投诉信箱,市级领导大接访、信访突出问题挂牌督办以及领导包案、带案下访等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深化“平安万源”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开

展公安“三基”工程建设,严厉打击暴力犯罪、涉恶涉黑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了全市特别是奥运期间的社会政治稳定。

——政府自身建设显著加强。扎实抓好行政机关效能建设,实施“两集中、两到位”,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42个部门审批职能入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在罗文镇建立达州市首个乡镇政务惠民中心。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36件,办复率100%。强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府信息公开,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达州市委、市政府和万源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艰苦创业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积极支援我市经济建设的驻万各部队、驻万各单位表示亲切的慰问!向鼎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不足、发展滞后仍是我市最大的市情,在加快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我市经济总量仍然偏小;财政整体保障能力不强,乡村负债沉重;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突出;扶贫攻坚的任务还很艰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还有待加强;城乡环境治理需加大力度;发展软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等。

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正视问题,乘势而上,以更加奋发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千方百计把政府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全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2009年工作意见

2009年,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需要我们科学把握形势,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

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必将催生强劲内需,为我们争取扩大投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计民生带来重大契机;灾后重建的巨大需求,必将对我市煤炭、冶金、建材等产业形成强大的拉动;随着襄渝铁路Ⅱ线、达陕高速公路等交通大动脉的加快建设,必将促进我市矿产、农产品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加速向经济优势转变;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积累了加快发展的人才、产业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潜力与活力必将不断增强。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二次党代会精神,始终坚持在川陕渝结合部率先发展的总体取向不动摇,始终坚持“四五五”跨越式发展思路不动摇,始终坚持扩大内需、争上项目不动摇,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不动摇,突出“抓项目、壮产业、打基础、增后劲、促和谐”,全力构建“一枢纽、两中心、四基地”的发展格局。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抓住机遇、稳中求进,从严治政、追求卓越。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确保11%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利润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7‰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6%。 我们将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抓好产业发展

突出发展优势工业。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一是做强建材业。高效运行大巴山水泥公司,年产水泥达到40万吨以上,加快华新万源年产16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建设,建成预拌砼搅拌站,力争高强度石膏粉、纸面石膏板生产线等项目开工建设,大力规范灰石生产秩序,把建材业建

万源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2017-2022年万源市医养结合模式调查及市场投融可行性报告(目录)

万源市医养结合模式调查及市场投融可行性报告 2017-2022年{万源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前 言

2017年3月6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指出,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规划》提出,到2020年,多支柱、全覆盖、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有利于政府和市场作用充分发挥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备,支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社会环境更加友好,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基础更加牢固。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比不超过50%,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30%, 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20%以上,老年志愿者注册人数占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2%,城乡社区基层老年协会覆盖率达90%以上。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完善医养结合机制。统筹落实好医养结合优惠扶持政策,深入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建立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与合作医院间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服务。大力开发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系列服务产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支持养老机构按规定开办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和医务室、护理站等。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支持有相关专业特长的医师及专业人员在养老机构开展疾病预防、营养、中医养生等非诊疗性健康服务。对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老年消费市场空间在2.7万亿左右,到2020年接近6万亿。在巨大的养老需求的推动下,随着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养老领域的政策相继出台和落实,养老产业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老年人的医疗消费具备刚性, 通过逐步推广长期照护保险或将医疗养老机构纳入医保有望提升老年人的支付能力,推动医疗养老市场的扩容,老年护理产业有望迎来较快发展。未来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慢性病发病率提升和疾病谱的变化,慢性病用药市场扩容是确定性的趋势,与互联网相关的慢病管理也将迎来发展契机。同单纯的日常照料相比,医疗养老的利润率较高,从医疗切入养老产业不失为一种较好的

盈利模式。{万源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现有养老行业供给远远不及需求和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国内尚未形成全国性的专业公司,中商产业研究院在总结国内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经验启示的情况下,发布《2017-2022年万源市医养结合模式调查及市场投融可行性报告》,是产业投资者、产业资本及政府科研机构了解和掌握万源市医养结合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

【出版日期】 2016年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 纸介版:1.5万元 电子版:1.5万元 纸介+电子:1.5万元

第一章 医养结合研究概述

第一节 医养结合的概念

一、医养结合的定义

二、医养结合的内涵{万源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三、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

四、医养结合的服务对象

五、医养结合的服务特点

六、医养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第二节 医养结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理念制约

二、政策制约

三、制度制约

四、人才制约

{万源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第三节 医养结合的经营模式分析

一、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服务

二、医院转型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三、在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机构

第二章 2016年万源市医养结合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万源市医养结合地域环境分析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环境

三、生态气候

四、资源分布

第二节 2016年万源市医养结合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万源市GDP增长情况

二、万源市固定资产投资

三、万源市居民收支情况

四、万源市产业结构分析

第三节 万源市医养结合市场政策环境

一、政策环境综述

二、房地产政策

三、重要政策分析

第四节 万源市医养结合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万源市人口规模分析

二、万源市医疗卫生事业现状

三、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四、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情况

第三章 2016年万源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标准

一、老年人年龄划分标准

二、老龄化社会划分标准

第二节 中国老年人生活收支情况

一、老年人的收入情况

二、老年人的支出情况

三、老年人的居住情况

四、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第三节 2016年万源市人口结构

一、年龄结构

二、性别结构

三、户籍结构

四、受教育结构

第四节 2016年万源市老年人口数量统计

第四章 2016年万源市养老服务机构分析

第一节 2016年万源市养老机构情况

一、养老机构数量统计

二、养老机构床位数统计

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第二节 万源市养老服务建设成果

一、养老保障

二、医疗保障

三、养老服务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一起说说话喝喝酒
下一篇:三峡集团年度工作报告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