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记忆力 点击: 2015-07-09
全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总结
育才二小
开展2011年全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总结
9月22日是全国城市无车日,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大理市2011年城市无车日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校围绕“绿色交通、城市未来”主题开展了城市无车日的相关宣传教育活动,现将此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
节能减排是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目前,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已刻不容缓,开展城市无车日的活动是推进城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2011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的主题为“绿色交通、城市未来”,强调在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应得到保护和重视。各中小学校有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和宣传责任。
二、精心组织
围绕“绿色交通,文明出行”活动主题,学校集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1、 教师垂范
根据教育局转发的《大理市2011年城市无车日活动实施方案》的活动要求,我校首先召开了全校教师员工会议,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了解开展城市无车日活动对于促进和改善城市发展环境,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全体教职员工率先垂范,带头在9月22日
“无车日”活动中采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并延伸到个人的日常生活。
2、国旗下演讲
9月22日,我校安排六年级学生代表做了题为“绿色交通,文明出行”的国旗下演讲,倡议全体学生采用步行、骑车或乘公交车等绿色环保交通方式上下学,从小培养绿色环保交通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黑板报和墙报
全校教师员工会议之后,我校认真组织各班充分、少先队充分发挥学校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的功能,积极宣传2011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的意义,教育引导我校全体师生进一步强化公共交通观念,牢固树立文明出行的意识。
4、主题班会
围绕“绿色交通、城市未来”活动主题,我校还组织各中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活动中,各中队队员踊跃发言,共同讨论,交流保护环境策略,探索低碳生活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5、红领巾广播站专题广播
红领巾广播站是校园宣传活动的主要阵地。我校专门组织优秀少先队播音员安排了以“绿色交通、文明出行”为主题的广播节目,在校园内营造了良好的宣传环境和舆论氛围,提高了广大师生对该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的知晓程度,增强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小手牵大手”
除了在校园内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外,我们还采取发放倡议书的形式,组织学生向家长、向亲戚朋友进行宣传,以实现“小手牵大手”的辐射宣传效果。从反馈的情况看,大部分家长在孩子的影响下,在全国无车日活动当天,都能“绿色出行”。部分家长还表示,将尽量少的使用小汽车,为保护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出一份力。
7、专项课题研究
学校部分教师就“无车日与环境保护”的课题,专门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充分发掘教材及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教育和引导学生。事实证明,通过实际生活中切实的典型更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目前绿色交通,文明出行的重要性。
三、总结提高
纵观整个活动过程,根据教育局活动要求及《大理市2011年城市无车日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我校已圆满地完成了2010年城市无车日活动的宣传、组织、教育任务。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活动成果,将“绿色交通、城市未来”理念延伸到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日常生活中去,将“绿色交通、文明出行”常态化。
育才二小
2011年9月26日
054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总结与评估
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总结与评估
张 宇 王海英 田 凯 耿 雪
【摘要】为了应对城镇化和私人机动化的双重挑战,中国城市自2007年起已连续6年开展了无车日
活动,以宣传绿色交通理念和制定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首先对无车日活动的发展历程和核心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重点对无车日活动进行量化评估,评估的方向包括城市参与情况、无车区域、采取的长效措施、民意调查和交通环境指标监测。认为无车日活动有助于促进公共交通客流增长与服务品质提升,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及改善环境,促进城市交通政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最后,建议无车日活动应持续扩大参与范围和参与深度,合理划定无小汽车区域,加强对小汽车交通使用者的宣传,并长期推动城市制定可持续的长效措施。
【关键词】城市交通;无车日活动;绿色交通;长效措施;可持续发展
1.无车日活动的起源{世界无车日活动总结}.
1.1 国际背景
无车日(Car Free Day)活动源自欧洲。由于车辆不断增加,城市空气污染及噪音问题日益严重,民众生活质量与健康问题持续恶化。1994年10月在西班牙举办的“畅通城市(Accessible Cities)”会议上,Eric Britton先生提出小汽车对城市发展影响的问题,将
[1-2]
城市道路还给居民的想法逐渐达成共识。随后,冰岛的雷克雅维克(Reykjavik)、英国的巴兹(Bath)和法国的罗契斯(Rochelle)三个城市首次举办了无车日活动,并于1995年成立“国际无车日联盟(World Car Free Days Consortium)”。1998 年,法国城市规划和环境部长多米尼克·瓦内(Dominique Voynet)率先提出“我不在市区开车”(In town without my car!)的倡议,在全国发起无车日活动,得到了首都巴黎和其他34 个外省城市的热烈响应和一致支持。2000年9月22日全欧洲第一次正式举办无车日活动, 共计1 262 个城市参加。此次活动还得到了中东和亚洲国家的遥相呼应,无车日运动也波及到了拉丁美洲,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的无车日活动成效卓著,无车区范围覆盖全市所有区域。
欧洲执行委员会环境部(DG Environment)自2001年起决定为无车日活动提供政策及财务上的帮助,并定于每年的9 月22 日举办这个活动,该日也就成为全球响应的国际无车日。由于受到欧盟的重视与资金协助,无车日活动于2002年演化成“欧洲交通周(European Mobility Week)”,时间定为每年的9月16日~9月22日,这是将“日”扩大成“周”的重要里程碑。欧洲交通周系列活动不仅以9 月22 日为核心,搭配各式宣传来传达无车日的理念及意义,同时也在9月22日最后一天“无车日”活动中落下帷幕。截至2012年,共有 2 158 个城市,代表大约 1.56亿居民正式报名参加活动,共实施约 6 000项永久措施。
1.2 欧洲交通周及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的核心内容
依据“欧洲交通周章程”和“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承诺书”,签署城市应开展以下三项核心内容:
1)围绕活动主题,进行各种与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有关的宣传。 2)至少实施一项新的注重实效的措施,切实改善绿色交通出行安全和服务,促进汽车出行方式向绿色出行方式转变。上述措施应至少有一项为道路空间的重新分配,道路空间分配应有利于行人、自行车或公共交通。
3)划定无车区域组织无车日活动,至少在一天内仅用于步行、自行车交通和公共交通。 在欧洲交通周活动中,上述三项内容为可选项。致力于上述三项内容的城市将成为金牌参与城市,履行一项或两项内容的城市为参与城市。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未设置选择项,签署承诺书的城市应依照承诺,开展上述三项内容。
这里要特别指出,无车日中的“车”通常指“私人小汽车”,并非泛指所有的机动车;“无”也并非指一个不留,对于整个城市而言,是在小汽车使用者付出应承担的税费而使得外部成本内部化后所达到“小汽车合理数量”。而无车区域的划设可以是一条路、一个城镇或整座城市。
[3-4]
1.3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城镇化与城市交通机动化同步快速发展,是中国近20年城市发展的最显著特征。其表现为城市交通需求增长加快、城市交通向私人机动化方向转化趋势明显。截至2011年底,中国城镇化率达51.27%,城镇人口约6.9亿。2012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4亿辆,23个大中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以520万辆居全国之首,上海、广州、深圳、
[5]{世界无车日活动总结}.
杭州、天津、成都等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均超过了200万辆。在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举办之初的前几年,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平均下降约6个百分点,自行车分担率年均下降
[6]
2%~5%。城市公共交通车速慢、站点覆盖率低、准点率差、换乘不便、车内拥挤等问题突出。自行车出行比例连续数年大幅度降低,深圳市最具典型意义,其自行车分担率从1995 年的30%下降到2007年的4%;机动车行驶和停放空间扩大进一步恶化了步行和自行车的出行环境。交通结构失衡、交通拥堵加剧、资源消耗增大、生态环境恶化,是当前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普遍特征。
1.4 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发展历程
受世界无车日和欧洲交通周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和城市也开始推广这项活动。2001年,成都成为中国第一个举办无车日活动的城市;2002年,中国台湾省台北市也将无车日选在了9 月22 日。其后,北京、上海、武汉等众多城市也自发开展了一些“无车日”活动的宣传。
为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参照欧洲交通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6年向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尤其是向城区人口在50 万人以上的城市人民政府发出了开展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的倡议。首届活动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于2007 年9 月16—22 日在中国110个城市同时举行。2008年受国家大部制改革部委职能调整的影响,“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更名为“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活动时间定为每年的9月22日,但同时仍鼓励和倡议城市开展为期一周的系列活动。截至2012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已经连续开展6届,承诺开展活动的城市共152个,涵盖4个直辖市、21个省(除青海省)、5个自治区,涉及超过2亿的城区人口。
2.无车日活动概况
无车日活动的目标,一方面是敦促城市政府制定促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有关政策,采取行动推进交通与土地利用的整合和推广可持续的长效措施,构建高效率、低成本、低消耗和低污染的多方式交通体系;另一方面是提高公众对使用小汽车出行引发的交通拥堵和环境问题的认识,鼓励人们使用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以此营造更加健康、幸福和美丽的城市。
2.1 历年主题
2007年的活动主题是“绿色交通与健康”。强调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明确政府、公交企业和个人对此均有责任和义务,绿色出行理念应形成社会共识。
2008年的活动主题是“人性化街道”。强调重新分配道路空间,指出减少汽车的道路空间是可持续发展和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案,应持续增加步行区、自行车道和公交专用车道。
2009年的活动主题是“健康环保的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强调要创建安全方便、舒适有序的自行车和步行出行环境,指出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适于中短距离出行和与其他方式衔接整合,还要重视其休闲健身功能。
2010年的活动主题是“绿色交通·低碳生活”。强调城市交通是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领域,明确绿色出行是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出行习惯一旦形成,改变非常困难,应抓住当前交通行为塑造的关键时期,实施注重实效的政策措施。
2011年的活动主题是“绿色交通·城市未来”。强调以绿色交通发展策略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整合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公平分配道路空间、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享有优先权、培养公众意识与合作精神。
2012年的活动主题是“关爱城市·绿色出行”。强调要实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政策,包括对路内停车合理定价、鼓励“停车换乘”、探索拥挤收费政策、引导通勤交通向绿色交通转变等交通需求管理政策。
2.2 活动参与
无车日倡导的绿色交通理念日益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认同,承诺开展无车日活动的城市和实际开展活动的城市比例逐年上升。由表1可以看出,承诺开展活动的城市基本一直呈上升状态,但实际开展活动的城市在2009年和2010年略有下降。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战略的推进,城市对可持续交通系统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对宣传绿色交通理念和实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因此实际开展活动城市又不断呈现攀升态势。
表1 历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开展城市统计
年份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承诺开展城市
152 149 132 114 112 110
实际开展城市 134(12) 104(8) 78(9) 82(3) 88(6) 82
①
参与比例 80% 64% 52% 69% 73% 75%
②
①括号中数据为未签署承诺书自行开展无车日活动的城市,即支持城市。实际开展城市中包含支持城市。 ②为承诺开展无车日活动城市的参与比例,计算时扣除了支持城市数量。
2.3无车区域
在2007年~2012年连续六届的无车日活动中,先后有134个城市在9月22日划设一定区域(道路)作为无车区域,见表2。也就是说,全国有1/5的城市做过无车区域的尝试,以实际行动响应了无车日活动的倡议。
表2 划设无车区域的城市数量及所占比例
年份 划定无车区域的城市数量 实际开展城市 占实际开展城市比例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19 38 50 45 22 65
134 104 78 82 88 70
14% 37% 64% 55% 25% 93%
但是,从2007年无车日起,连续施划无车区域的城市只有昆明和苏州,不足承诺开展城市的2%。在所有划设过无车区域的城市中,有一半的城市只划设过1次无车区域。最近两年连续划设无车区域的城市也只有10个,见表3。2012年划设无车区域(道路)的城市只有19个,仅占实际开展活动城市的14%,为历年来最低。而国际上,在9月22日划设无车区域的城市达到1114个,比2011年增加了322个。事实上,划设无车区域无疑是城市设置步行街区的一次绝佳试验。
表3城市划设无车区域的次数
划设次数
6 5 4 3 2 1 合计
城市数量
2 3 7 21 39 62 134
2.4长效措施
2007年~2012年无车日活动中,城市采取的长效措施主要涉及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枢纽、道路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五大类,总计330项。其中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所占比例接近80%(见图1),这体现了无车日活动提高绿色交通服务和安全的主旨。
每个城市实施的长效措施数量约为3项,这一平均数超过了无车日活动承诺书中的约定,这说明城市一旦重视绿色交通长效措施的实施,其执行力将高于原预期值,其他城市仍有较大潜力可挖。{世界无车日活动总结}.
图1 各类长效措施所占比例(2007—2012年){世界无车日活动总结}.
表4是位列2007年~2012年前10项的长效措施,从中可见城市交通的政策方向:其中7项是公共交通方向,其余3项均与交通管理有关,包括保障非机动车的出行条件和安全。表5是欧洲交通周排名前10项的长效措施。可以看出,中国城市采取的促进绿色交通发展的长效措施与欧洲既有相似性,又有明显的差异。相似之处在于都十分重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的改善;差异体现为城市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的特征。中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还处于原始积累阶段,交通管理水平也不高,因此当前长效措施的重点集中于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和整顿交通秩序。欧洲城市经历了繁荣和高度文明,公共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水平都处于较高阶段,因此其长效措施更注重对个体绿色出行意识的培养和与个体绿色出行相关的设施改善,如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提升系统便利性等方面。
表4 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排名前10项的长效措施(2007年~2012年)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表6 欧洲交通周排名前10项的长效措施(2012年)
排名 1 2 3
长效措施
自行车交通网络改进 移除建筑障碍提升可达性 步行基础设施改进 长效措施 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开通新公交线路 新增公交车辆 设置公交专用车道 新增新能源车辆 优化公交线网 公交停保场建设 交通秩序整治 占道停车专项整治 增设机非隔离设施
数量 37 19 16 16 15 14 13 13 11 10
全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总结
许昌市八一路小学
开展2010年全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总结
9月22日是全国城市无车日,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魏都区2010年城市无车日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校围绕“绿色交通、低碳生活”主题开展了城市无车日的相关宣传教育活动,现将此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
节能减排是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目前,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已刻不容缓,开展城市无车日的活动是推进城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2010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的主题为“绿色交通、低碳生活”,强调在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应得到保护和重视。各中小学校有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和宣传责任。
二、精心组织
围绕“走进低碳生活”活动主题,学校集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1、教师垂范
根据教体局转发的《魏都区2010年城市无车日活动实施方案》的活动要求,我校首先召开了全校教师员工会议,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了解开展城市无车日活动对于促进和改
善城市发展环境,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全体教职员工率先垂范,带头在9月22日“无车日”活动中采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并延伸到个人的日常生活。
2、国旗下演讲
9月22日,我校安排六年级学生代表做了题为“走进低碳生活”的国旗下演讲,倡议全体学生采用步行、骑车或乘公交车等绿色环保交通方式上下学,从小培养绿色环保交通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红领巾广播站专题广播
红领巾广播站是校园宣传活动的主要阵地。我校专门组织优秀少先队播音员安排了以“绿色交通、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广播节目,在校园内营造了良好的宣传环境和舆论氛围,提高了广大师生对该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的知晓程度,增强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主题班会
围绕“绿色交通、低碳生活”活动主题,我校还组织各中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活动中,各中队队员踊跃发言,共同讨论,交流保护环境策略,探索低碳生活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5、“小手牵大手”
除了在校园内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外,我们
还采取发放倡议书的形式,组织学生向家长、向亲戚朋友进行宣传,以实现“小手牵大手”的辐射宣传效果。从反馈的情况看,大部分家长在孩子的影响下,在全国无车日活动当天,都能“绿色出行”。部分家长还表示,将尽量少的使用小汽车,为保护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出一份力。
三、总结提高{世界无车日活动总结}.
纵观整个活动过程,根据教体局活动要求及《魏都区2010年城市无车日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我校圆满完成了2010年城市无车日活动的宣传、组织、教育任务。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活动成果,将“绿色交通、低碳生活”理念延伸到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日常生活中去,将“绿色交通、低碳生活”常态化。
许昌市八一路小学
2010.9.23
节能宣传、无车日活动总结
XXX办事处
开展2011年节能宣传和无车日活动总结
xxx街道办事处为积极响应西工区人民政府的号召,以提高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发挥国家工作人员的表率作用,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为目的,开展了“节能宣传”和“无车日”系列活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活动要求,唐宫办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管领导的重视下,通过组织落实任务分工,多部门共同参与,开展了一系列城市节能宣传和无车日的相关活动,使节能宣传和无车日活动在我街道能继续有效开展,并取得完满成功,现将此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节能减排是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开展节能宣传和城市无车日的活动是推进城市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节能宣传”和“无车日”活动,将提升人们对资源的珍惜,减少资源浪费以及居民对健康出行方式的认识和关注。xxx街道切实落实“节能宣传”和“无车日”活动的组织领导,有分管领导具体抓,设专人负责节能宣传工作,大力开展节能宣传和无车日活动。分别召开街道和各社区动员会,传达学习关于节能宣传和无车日活动的目的意义,对辖区内活动开展进行了安排布置。
二、加大宣传,形式多样
街道通过制作宣传倡议书、在企业、小区、主要街道、沿街商户悬挂横幅、组织志愿者街头倡议等各种形式和途径,进行了大面积的宣传,扩大了宣传范围,强化了宣传力度,切实提高了宣传效果。共制作横幅8条,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倡议书100多份,宣传涉及4个社区3000多人次。
三、 贴近群众,反响强烈
xxx街道开展的“节能宣传”和“无车日”活动形式新颖灵活,贴近群众生活,引起了干部职工和广大市民的强烈反响和积极参与。街道在全辖区范围内广泛开展“节能宣传”倡议活动,街道、社区干部职工走进居民庭院,开展节能讲座,通过一系列活动使机关各部门、各社区办公资源消耗大大降低,节约了经费开支,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开展的“无车日”活动中,街道组织广大志愿者走上街头,向过往居民群众、沿街商户倡议采用步行、骑车或乘公交车等绿色环保交通方式出行,培养绿色环保交通观念。此次活动提高和调动了干部职工和广大居民的节能意识和积极性,
促使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提高日常生活的节能技巧,增强节能意识和参与意识,真正做到节能有法、全民行动。
四、下一年度工作重点
今后将进一步加强《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的学习和宣传,在街道、社区大力开展“节能降耗,从我做起”的活动,不断普及节能知识和措施,在公共机构节能方面,加强机关单位节能制度的执行力度,继续规范单位的车辆油耗、办公用品、用水用电的管理,逐步建立节能工作的长效机制。
xxx街道办事处
2011年12月20日
最新世界无车日活动倡议书(大全)
最新世界无车日活动倡议书(大全)
世界无车日活动倡议书1
各位可爱的市民: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根基。蓝天碧水、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优美家园,但是有谁会想到,上下班那不算长的路途中,小车会排出多少废气?造成多少污染?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热爱家园,就是热爱生命。保护生存环境从自身做起,是留给下一代的唯一财富。为了人类,为了自已,也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永远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我们真诚地向广大市民朋友倡议:
一、9月8日,"让地球呼吸一天干净的空气"国际无车日大型环保公益活动正式启动当天,参与"万人签名倡议少开私家车"活动,在仪式现场为环保的顺利举行添上自己光荣的一笔。
二、9月22日这一天,参与自行车环线等活动,用真正的实际行动来支持环保,真正做到"少开一天车,让地球呼吸一天干净的空气"。
三、活动期间,通过书信、电子邮件或者跟帖的形式,说出自己的环保心声,以唤起更多民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并最终把环保理念落实到行动上。
四、活动结束后的日常生活中,出行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如地铁,既方便快捷又经济环保。
我们相信,有了你我的共同努力,2014年的"国际无车日",我们将恢复行走和活动的自由,慢慢体味平静生活的快乐。明年此时,将有更多的蓝天,更新鲜干净的空气! 世界无车日环保倡议书2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的主导思想是要低碳环保的生活,今天请有车的朋友们,把爱车放假一天,让空气清新一点!
引领绿色时尚,倡导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潮流。再过一周就是"9 22"世界无车日。世界无车日起源于1998年法国。时至今日,全球已超过1500个城市加入了这一活动。"世界无车日"并不是要求每一位市民禁车,而是通过这样的举动引发思考,给我们的交通减轻一点负重,给我们的环境少添一些伤痕。据了解,目前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50.3万辆,且每个工作日新增机动车数量以270辆左右速度递增,由此带来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和道路交通压力已成为我市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广大市民朋友,我们是美好环境的分享者,也是美好环境的创造者。为了太原的碧水蓝天,为了让太原这座既古老又时尚的城市享受片刻的安静与舒缓,我们倡议:
1、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思想上与低碳环保共识,在参与中与低碳环保同步。
2、把心动变为行动,让您的爱车在无车日这天放假一天。
3、绿色健康出行,体味平静生活快乐。外出优先选择徒步行走、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带头参与,率先垂范,人人争做**环保好市民。
世界无车日倡议书3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无车日"活动起源于法国巴黎,逐渐推广到欧洲及世界各地。迄今为止,全球已有1480多个城市在每年的9月22日前后举办以公共交通为主题的公交周或公交月活动,而且影响面在不断扩大。"城市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于2006年进入中国,深圳已连续成功举办两届公交周活动。无车日活动旨在通过宣传公交优先,引导市民尽可能选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减少对小汽车的使用和依赖。
城市大气中90%~95%的铅及一氧化碳,60%~70%的氮氧化物和氮氢化合物及大部分
污染微粒,均来自交通尾气。所以,要解决城市的污染问题,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在大城市中,如果公共交通客运量达到50%左右,一氧化碳和氮氢化合物的排放量可分别降低92%和86%。据统计,XX市的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已占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70%以上,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城市要想有生命力,保持城市交通有效地运转,唯一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战略思想。
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这项工作,为此我们倡议:
希望您积极参与"世界无车日"活动,在9月22日,让您的爱车休息一天,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并希望您在今后的日子里尽可能减少机动车的使用次数,以实际行动支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世界无车日",让我们一起行动!让绿色出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多一丝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片清新,多一些健康!
“无车日”心得体会感想
精选范文:“无车日”心得体会感想(共2篇) 我住的小区,隔条马路,就是市政务中心,常常有一些政府倡导的活动在这里举行。今晨散步,走过去,远远望去,又是一片气球,悬挂着标语条幅,才想起今天是无车日。9月16日至9月22日,首届中国城市“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将在国内108个城市同时举行。作为承诺的一部分,活动期间,参与城市的政府领导须带头乘坐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各承诺城市应至少实施一项新的注重实效的绿色交通措施,切实改善公共交通状况。 按照官方测算,开展“无车日”一天,全国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并有数百人免受交通事故伤害。“无车日”不可能使车轮上的所有问题迎刃而解,现在趴在车库里的车,迟早还会上路。“无车日”也不是没有弊端。在发起国法国和部分欧盟国家,“无车日”已显衰落。法国xx年有98个城市参加“无车日”,xx年减少到72个,xx年则只剩下56个,巴黎市区内划定无车区的面积也逐渐缩水。法国生态部长表示:“无车日”里划定一些限制机动车的地区后,造成周边道路出现严重堵车问题,许多人抱怨“无车日”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反倒给生活增添了困难。 政府倡导的无车日行动,能否转化为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长效机制,这绝非一两次行动可以实现的。 首先,能否转变政府官员乘车出行的观念和习惯?现在,各级政府官员都以“配车”为地位象征和政治待遇,而所谓的“车改”实际上默认了政府官员享有“公车”的职务消费。由于公务员事实上的“终身任职”,预期收入稳定,况且住房待遇优厚,公务员在城市各阶层中购车的比例应当较高(虽然没有定量调查,但是可以从现实中感觉到),所以,无论是“公车”待遇、职务消费还是官员购“私家车”,公务员用车是城市交通拥堵、增加环境污染的一大原因。几年前,北京市召开非洲国家会议,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曾经限制公车出行,当时有49万辆公车停驶,当时报端文章说,并未因此影响到北京的政府工作和管理秩序,看来,有的车开不开关系不大。我家门前有条东流路,北边是河岸风景区,没有行人和车辆,南边排开一溜住宅小区,大约有五六万人口了,原来沿路有三个出口,现在好了,所有的路口被封闭了,要进入小区,非要绕道不可,这样一来,有的小区要多绕一公里才得进去。这条东流路向西不远,就到达政务中心,是否是为了官员“执行公务”方便,而断了我们平民百姓的“出路”呢? 其次,城市“公交优先”战略如何落到实处?公交应当是城市交通的首选,因为公共服务的规模效益,也因为交通费用的性价比较高,公交优先,就要有政府财力的支持,确保公交公司在线路、时间、站点和车辆上满足市民出行的需要。这又是问题了,黄山路号称学府路,因为路两边有安徽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原来两校门口都有公交车站,后来不知怎么给取消了,师生要乘车要多走好几百米才有车站,今年暑假,我参加合肥人事局一次人才规划调研会,当时,就提出,合肥号称是科教城,人才密度在全国也排名考前,为什么就不在这些具体问题上体现一点“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理念呢?当时,人事局长很认真的记下我的问题,并说要与有关方面联系,尽快解决,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任何变化。安徽大学新校区,现在已经有几万人口,也就是一趟公交车,晚上收车时间也早,政府取缔“正三轮”,学生出行更加困难了,为什么不延长时间,增加班次,或多设线路呢?去年国庆前夕,正值学生放假,排队等车,长达上百米,但秩序井然,而设在这里的终点站的公交车队还是按照每10分钟一班的节奏发车,那些便民服务的承诺就显得很苍白了。 再次,如何鼓励民间自发的节能行动?有趣的是,多年前,北京的一些上班族有了私家车,通过网络联系,邀约一些同路人,顺路接送上下班,而搭车人支付一些汽油费,这样,节约了私家车主的行车费用,也降低了那些搭车人的出行(“打的”)费用,这种新型的和谐关系,对于节能减排、缓解交通压力是有意义的,但是,北京运管部门就认为属于非法运营,理由是私家车收费,成了“黑头”出租车了。当然,这样的行为查处起来很难,估计这种行为只会越演越烈。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为了应付石油危机的打击,有的城市就鼓励私家车顺路捎带乘客,并在有关收费上予以减免。所以,利用民间自发的力量参与政府倡导的行动是大有可为的,关键还是政府如何看待民间所蕴含的公共参与的强大力量。
最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如何合理布局,使得交通规划能够发挥有效作用?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很快,表现在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城区扩大、城建工程量巨大等方面。以合肥为例,八十年度曾经当作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城隍庙小商品市场,现在已经不能承担小 商品批发、物流的功能了,但是,仍然没有考虑整体搬迁、彻底改造的思路,后面的一些见缝插针的商贸楼,还在大举招商。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加(合肥是每周增加1000多辆私家车),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相当滞后,一到晚间或者周末,酒店附近,把人行道占了当停车场,一环以内的单行道,一半被留作停车位,就是这样,仍然是车满为患。城市发展规划的不合理或者滞后,使得交通规划只能“随行就市”,走走看看了。 这样看来,“无车日”的象征价值远高于它的实际意义,尽管如此,但愿政府在这天的行为还是做的漂亮一点
[“无车日”心得体会感想(共2篇)]篇一:无车日心得体会感想
无车日 心得体会感想
我住的小区,隔条马路,就是市政务中心,常常有一些政府倡导的活动在这里举行。今晨散步,走过去,远远望去,又是一片气球,悬挂着标语条幅,才想起今天是无车日。9月16日至9月22日,首届中国城市“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将在国内108个城市同时举行。作为承诺的一部分,活动期间,参与城市的政府领导须带头乘坐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各承诺城市应至少实施一项新的注重实效的绿色交通措施,切实改善公共交通状况。
按照官方测算,开展“无车日”一天,全国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并有数百人免受交通事故伤害。“无车日”不可能使车轮上的所有问题迎刃而解,现在趴在车库里的车,迟早还会上路。“无车日”也不是没有弊端。在发起国法国和部分欧盟国家,“无车日”已显衰落。法国xx年有98个城市参加“无车日”,xx年减少到72个,xx年则只剩下56个,巴黎市区内划定无车区的面积也逐渐缩水。法国生态部长表示:“无车日”里划定一些限制机动车的地区后,造成周边道路出现严重堵车问题,许多人抱怨“无车日”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反倒给生活增添了困难。
政府倡导的无车日行动,能否转化为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长效机制,这绝非一两次行动可以实现的。 首先,能否转变政府官员乘车出行的观念和习惯?现在,各级政府官员都以“配车”为地位象征和政治待遇,而所谓的“车改”实际上默认了政府官员享有“公车”的职务消费。由于公务员事实上的“终身任职”,预期收入稳定,况且住房待遇优厚,公务员在城市各阶层中购车的比例应当较高(虽然没有定
量调查,但是可以从现实中感觉到),所以,无论是“公车”待遇、职务消费还是官员购“私家车”,公务员用车是城市交通拥堵、增加环境污染的一大原因。几年前,北京市召开非洲国家会议,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曾经限制公车出行,当时有49万辆公车停驶,当时报端文章说,并未因此影响到北京的政府工作和管理秩序,看来,有的车开不开关系不大。我家门前有条东流路,北边是河岸风景区,没有行人和车辆,南边排开一溜住宅小区,大约有五六万人口了,原来沿路有三个出口,现在好了,所有的路口被封闭了,要进入小区,非要绕道不可,这样一来,有的小区要多绕一公里才得进去。这条东流路向西不远,就到达政务中心,是否是为了官员“执行公务”方便,而断了我们平民百姓的“出路”呢?
其次,城市“公交优先”战略如何落到实处?公交应当是城市交通的首选,因为公共服务的规模效益,也因为交
通费用的性价比较高,公交优先,就要有政府财力的支持,确保公交公司在线路、时间、站点和车辆上满足市民出行的需要。这又是问题了,黄山路号称学府路,因[“无车日”心得体会感想(共2篇)]为路两边有安徽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原来两校门口都有公交车站,后来不知怎么给取消了,师生要乘车要多走好几百米才有车站,今年暑假,我参加合肥人事局一次人才规划调研会,当时,就提出,合肥号称是科教城,人才密度在全国也排名考前,为什么就不在这些具体问题上体现一点“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理念呢?当时,人事局长很认真的记下我的问题,并说要与有关方面联系,尽快解决,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任何变化。安徽大学新校区,现在已经有几万人口,也就是一趟公交车,晚上收车时间也早,政府取缔“正三轮”,学生出行更加困难了,为什么不延长时间,增加班次,或多设线路呢?去年国庆前夕,正值学生放假,排队
等车,长达上百米,但秩序井然,而设在这里的终点站的公交车队还是按照每10分钟一班的节奏发车,那些便民服务的承诺就显得很苍白了。
再次,如何鼓励民间自发的节能行动?有趣的是,多年前,北京的一些上班族有了私家车,通过网络联系,邀约一些同路人,顺路接送上下班,而搭车人支付一些汽油费,这样,节约了私家车主的行车费用,也降低了那些搭车人的出行(“打的”)费用,这种新型的和谐关系,对于节能减排、缓解交通压力是有意义的,但是,北京运管部门就认为属于非法运营,理由是私家车收费,成了“黑头”出租车了。当然,这样的行为查处起来很难,估计这种行为只会越演越烈。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为了应付石油危机的打击,有的城市就鼓励私家车顺路捎带乘客,并在有关收费上予以减免。所以,利用民间自发的力量参与政府倡导的行动是大有可为的,关键还是政府如何看待民间所蕴含的公共参与的强大力量。
最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如何合理布局,使得交通规划能够发挥有效作用?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很快,表现在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城区扩大、城建工程量巨大等方面。以合肥为例,八十年度曾经当作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城隍庙小商品市场,现在已经不能承担小
商品批发、物流的功能了,但是,仍然没有考虑整体搬迁、彻底改造的思路,后面的一些见缝插针的商贸楼,还在大举招商。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加(合肥是每周增加1000多辆私家车),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相当滞后,一到晚间或者周末,酒店附近,把人行道占了当停车场,一环以内的单行道,一半被
留作停车位,就是这样,仍然是车满为患。城市发展规划的不合理或者滞后,使得交通规划只能“随行就市”,走走看看了。
这样看来,“无车日”的象征价值远高于它的实际意义,尽管如此,但愿政府在这天的行为还是做的漂亮一点 篇二:“无车日”心得体会感想
“无车日”心得体会感想
我住的小区,隔条马路,就是市政务中心,常常有一些政府倡导的活动在这里举行。今晨散步,走过去,远远望去,又是一片气球,悬挂着标语条幅,才想起今天是无车日。9月16日至9月22日,首届
中国城市“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将在国内108个城市同时举行。作为承诺的一部分,活动期间,参与城市的政府领导须带头乘坐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各承诺城市应至少实施一项新的注重实效的绿色交通措施,切实改善公共交通状况。
按照官方测算,开展“无车日”一天,全国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并有数百人免受交通事故伤害。“无车日”不可能使车轮上的所有问题迎刃而解,现在趴在车库里的车,迟早还会上路。“无车日”也不是没有弊端。在发起国法国和部分欧盟国家,“无车日”已显衰落。法国xx年有98个城市参加“无车日”,xx年减少到72个,xx年则只剩下56个,巴黎市区内划定无车区的面积也逐渐缩水。法国生态部长表示:“无车日”里划定一些限制机动车的地区后,造成周边道路出现严重堵车问题,许多人抱怨“无车日”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反倒给生活增添了困难。
政府倡导的无车日行动,能否转化为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长效机制,这绝非一两次行动可以实现的。 首先,能否转变政府官员乘车出行的观念和习惯?现在,各级政府官员都以“配车”为地位象征和政治待遇,而所谓的“车改”实际上默认了政府官员享有“公车”的职务消费。由于公务员事实上的“终身任职”,预期收入稳定,况且住房待遇优厚,公务员在城市各阶层中购车的比例应当较高(虽然没有定量调查,但是可以从现实中感觉到),所以,无论是“公车”待遇、职务消费还是官员购“私家车”,公务员用车是城市交通拥堵、增加环境污染的一大原因。几年前,北京市召开非洲国家会议,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曾经限制公车出行,当时有49万辆公车停驶,当时报端文章说,并未因此影响到北京的政府工作和管理秩序,看来,有的车开不开关系不大。我家门前有条东流路,北边是河岸风景区,没有行人和车辆,南边排开一溜住宅小区,大约有五六万人
口了,原来沿路有三个出口,现在好了,所有的路口被封闭了,要进入小区,非要绕道不可,这样一来,有的小区要多绕一公里才得进去。这条东流路向西不远,就到达政务中心,是否是为了官员“执行公务”方便,而断了我们平民百姓的“出路”呢?
其次,城市“公交优先”战略如何落到实处?公交应当是城市交通的首选,因为公共服务的规模效益,也因为交通费用的性价比较高,公交优先,就要有政府财力的支持,确保公交公司在线路、时间、站点和车辆上满足市民出行的需要。这又是问题了,黄山路号称学府路,因为路两边有安徽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原来两校门口都有公交车站,后来不知怎么给取消了,师生要乘车要多走好几百米才有车站,今年暑假,我参加合肥人事局一次人才规划调研会,当时,就提出,合肥号称是科教城,人才密度在全国也排名考前,为什么就不在这些具体问题上体现一点“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理念呢?当时,人事局长很认真的记下我的问题,并说要与有关方面联系,尽快解决,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任何变化。安徽大学新校区,现在已经有几万人口,也就是一趟公交车,晚上收车时间也早,政府取缔“正三轮”,学生出行更加困难了,为什么不延长时间,增加班次,或多设线路呢?去年国庆前夕,正值学生放假,排队等车,长达上百米,但秩序井然,而设在这里的终点站的公交车队还是按照每10分钟一班的节奏发车,那些便民服务的承诺就显得很苍白了。 再次,如何鼓励民间自发的节能行动?有趣的是,多年前,北京的一些上班族有了私家车,通过网络联系,邀约一些同路人,顺路接送上下班,而搭车人支付一些汽油费,这样,节约了私家车主的行车费用,也降低了那些搭车人的出行(“打的”)费用,这种新型的和谐关系,对于节能减排、缓解交通压力是有意义的,
但是,北京运管部门就认为属于非法运营,理由是私家车收费,成了“黑头”出租车了。当然,这样的行为查处起来很难,估计这种行为只会越演越烈。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为了应付石油危机的打击,有的城市就鼓励私家车顺路捎带乘客,并在有关收费上予以减免。所以,利用民间自发的力量参与政府倡导的行动是大有可为的,关键还是政府如何看待民间所蕴含的公共参与的强大力量。
最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如何合理布局,使得交通规划能够发挥有[“无车日”心得体会感想(共2篇)]效作用?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很快,表现在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城区扩大、城建工程量巨大等方面。以合肥为例,八十年度曾经当作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城隍庙小商品市场,现在已经不能承担小
商品批发、物流的功能了,但是,仍然没有考虑整体搬迁、彻底改造的思路,后面的一些见缝插针的商贸楼,还在大举招商。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加(合肥是每周增加1000多辆私家车),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相当滞后,一到晚间或者周末,酒店附近,把人行道占了当停车场,一环以内的单行道,一半被留作停车位,就是这样,仍然是车满为患。城市发展规划的不合理或者滞后,使得交通规划只能“随行就市”,走走看看了。
这样看来,“无车日”的象征价值远高于它的实际意义,尽管如此,但愿政府在这天的行为还是做的漂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