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点击: 2011-11-26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2011年)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
195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3
195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22
195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70
195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86 关于一九五八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 ........................... 113 195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134 196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159 196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 167 197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184 197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189 197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215 198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237 198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249 198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275 198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298 198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316 198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332 198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344 198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366 198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383 198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408
199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429 199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451 199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473 199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486 199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502 199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515 199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528 199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544 199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558 199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572 200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585 200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598 200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612 200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625 200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645 200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660 200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677 200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695 200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712 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732 201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748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 765
195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1954年5月2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
议上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各位代表:
我们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听了刘少奇同志关于宪法草案的报告并进行了三天的讨论以后,已经光荣地完成了一件历史性的工作,通过了我们国家的根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接着,又通过了几个重要的法律。现在,我代表中央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
我国伟大的人民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在于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面,最后也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得到有计划的迅速的发展,以便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并且巩固我们国家的独立和安全。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在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二年间,中央人民政府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先后完成了全国大陆的统一,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进行了广泛的和深入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各种民主改革运动,恢复了遭受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着重地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和各种类型的合作社经济,初步地调整了公私营工商业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准备了必要的条件。随后,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就开始了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着手有系统地逐步地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的地位。
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全部工作现在还没有最后完成,对于计划的许多细节还在进行补充和修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方针是大家已经知道的,这就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份的比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第一个五年计划所以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即冶金工业、燃料工业、动力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和化学工业,这是因为只有依靠重工业,才能保证整个工业的发展,才能保证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才能保证现代化国防力量的发展,并且归根结底,也只有依靠重工业,才能保证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当然,重工业需要的资金比较多,建设时间比较长,赢利比较慢,产品大部分不能直接供给人民的消费,因此在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期间,虽然轻
工业和农业也将有相应的发展,人民还是不能不暂时忍受生活上的某些困难和不便。但是我们究竟是忍受某些暂时的困难和不便,换取长远的繁荣幸福好呢,还是因为贪图眼前的小利,结果永远不能摆脱贫困和落后好呢?我们相信,大家一定会认为第一个主意好,第二个主意不好。
我国在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二年迅速地完成了工业恢复的任务,在恢复期间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三十六点九。在建设期间,工业发展的速度当然要低些,但是一九五三年工业总产值仍然比一九五二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三。一九五四年预计现代工业的总产值将等于一九四九年的四点二倍,如果再加上农业和手工业,那么今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将等于一九四九年的二点二倍。这样的发展速度,在旧中国是不能够设想的。
拿几项最重要的工业产品的一九五四年预计产量来同一九四九年产量比较一下,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的动人的数字:电力一百零八亿度,等于一九四九年的二点五倍;原煤八千一百九十九万吨,等于一九四九年的二点六倍;生铁三百零三万吨,等于一九四九年的十二点四倍;钢二百十七万吨,等于一九四九年的十三点七倍;金属切削机床一万三千五百十三台,等于一九四九年的八点五倍;水泥四百七十三万吨,等于一九四九年的七点二倍;棉纱四百六十万件,等于一九四九年的二点六倍;机制纸四十八万吨,等于一九四九年的四点五倍。当然这些产量还是很少的,但是它们的增长状况表明,只要坚持努力,我们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在工业的发展中应当指出三个值得特别注意的地方。第一是现代工业的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在一九四九年,这个比重大约是百分之十七,而在一九五四年预计将近百分之三十三。第二是生产资料的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一九五四年消费资料的生产将等于一九四九年的三点一倍左右,而生产资料的生产却将等于一九四九年的五点七倍左右。生产资料的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在一九五四年将由一九四九年的百分之二十八点八上升为百分之四十二点三。第三是国营、合作社营和公私合营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由于国营工业和合作社营工业一年一年壮大,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开始成批地转为公私合营工业,这一比重在一九五四年预计将由一九四九年的百分之三十七增加到百分之七十一左右。这就是说,没有转为公私合营的资本主义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将只占百分之二十九左右了。
这些统计表明我们的国家正在向着工业化的目标前进,正在向着社会主义的目标前进。
我们原有工业的基础虽然薄弱,却是目前我国工业产品、工业利润和工业人才的主要来源,忽视这个基础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基地和工业企业,发挥它们的潜在力量,增加生产品的产量和品种,使它们在国家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培养人才和供应设备,并且供应人民的需要。但是我国原有的工业究竟是非常落后的、零散的、不平衡的,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就必须主要地依靠新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建设。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和改建的重大工业建设项目约有六百个,大
家所知道的苏联协助我国建设的一百四十一个项目就是其中的骨干。在这些项目中,有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有色冶金企业、煤矿企业、石油企业、各类重型机器制造厂、汽车制造厂、拖拉机制造厂、飞机制造厂、电力站、化学工厂等。这些建设项目的完成将使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大大地提高一步,使我们可以自己生产冶金设备、发电设备、采油设备、锻压设备,自己生产汽车、火车头、拖拉机、飞机,并且将使我们有新的工业区域和工业基地,使我国目前工业分布上的不合理状态开始发生变化。这些项目的大部分将在一九五八年完成,少数需要将近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九五三年全国完成的工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较一九五二年增加了百分之九十六,一九五四年计划的工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又比一九五三年增加百分之二十八。一九五四年新建、改建和续建的重大工业建设项目共有三百个,预计在本年内可以有五十一个重大项目完成建设。在苏联协助我国建设的一百四十一个项目中,已全部或者部分完工并投入生产的有十七项,包括鞍山钢铁公司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薄板厂,阜新的海州露天煤矿等;正在施工的有三十四项;其余都正在设计,不久就可以开始施工。
根据上述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逐步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规定,关于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规定,关于优先发展国营经济、鼓励和指导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规定,并不是空谈,而是我们正在实现着的活生生的事实。全国的劳动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英勇奋斗,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祖国的面貌。我们一定可以经过几个五年计划,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
有计划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建设对于我们是一个完全新的课题,我们必须一面工作,一面学习。从最近几年的事实看来,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是有进步的。我们的工业管理的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各工业部门在实行计划管理、建立责任制度、改进技术领导、扩大地质勘探力量和基本建设力量等方面都得到了许多成绩和经验。广大的职工群众开展了蓬蓬勃勃的增产节约运动和劳动竞赛运动,在技术上也有了不少的发明和创造。依靠管理人员和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一九五三年国营和公私合营工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比一九五二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三,同年中央五个工业部的产品成本比一九五二年平均降低了百分之三点二。
但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自满。我们既然是在开始学习,必然要遇到许多困难,而且已经遇到不少困难。我们还必须克服许多工作上的缺点。我们的年度计划并不是都完成了。例如一九五三年中央六个工业部的基本建设计划就只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四点三。水力涡轮、原盐和糖的生产计划没有完成。没有完成计划的建设单位和生产企业更多。例如根据重工业部的检查,重工业部一九五三年总的产值计划是超额完成了,但是它所属的生产企业却有百分之二十五没有完成计划;并且,如果从生产总值、成本、利润、劳动生产率四种指标来检查,全面完成四种计划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三十。此外,有些企业的计划定得过于保守,很容易超额完成,失掉了指导生产的意义。最突出的如沈阳染料厂一九五三年竟完成了利润计划的百分之五百以上。这些严重的情形在其他的工业部也同样存在,有的甚至更严重。我们必须用极大的努力来改变这些情形。
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9年1月6日在常山县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常山县县长 徐焕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
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县政府在中共常山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立县、特色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创业创新、富民强县”,迎难而上,扎实工作,保持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6.5亿元,增长13.5%;财政总收入5.5亿元,增长2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亿元,增长2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3亿元,增长2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亿元,增长20.2%;外贸进出口总额9510万美元,增长18.0%;农民人均纯收入6635元,增长13.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控制在5.6‰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4%;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化学需氧
量排放量下降9%。一年来主要抓好了以下六方面工作。
——以创业创新为重点,致力于跨越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工业经济迎来新发展。扎实开展产业提升、平台建设、招商引资、技术创新和工业服务“五大行动”,推进工业经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制定“2221”主导产业和“1133”产业平台培育计划,编制完成常山县工业发展战略规划。完善了工业政策导向机制、园区开发投融资体制、工业项目跟踪和建成复核验收机制。建立组团招商引资办法,组建了4个产业发展办公室(招商分局)。投入2.4亿元,着力完善工业平台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预计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02亿元,增长20.9%,顺利完成“今年超百亿”目标。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投资24.7亿元,增长32.0%,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142家,常山水泥一期二线、江山虎水泥、捷姆轴承、威尔轴承、中商汽车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引进招商引资项目96个,协议引资40亿元,实际到位22.8亿元,增长19.7%。深化资源与产业合作,开工
建设镇海创业园,新签约山海协作项目58个。
农业经济实现新增长。农业抗灾自救取得阶段性成果。粮食生产稳中有升。深入实施柑桔胡柚品质提升、兴林富民、渔业富民等农业提升增效工程,推广“猪—沼—果” 循环生态养殖和“柚—菇”错季栽培等新的生产模式,常山胡柚、食用菌、山茶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加快。《地理标志产品·常山胡柚》国家标准修订发布,《地理标志产品·常山山茶油》国家标准通过审定。新增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特色经济专业村20个。大力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个、绿色食品5个、有机食品2个。新发展农家乐特色村(点)3个,实现营业收入1943万元。完善“四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深化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农业科技信息实现全覆盖,
农资连锁经营点覆盖率达到47.5%。实现农业增加值5.8亿元,增长5.5%。
服务业发展跃升新台阶。服务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天地金佰汇购物广场、天地金朝阳装饰材料市场一期等项目建成营业。三衢山景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金钉子景区全面建成,桃花源被评为全市唯一一家以农家乐为主题的A级景区。召开首届全县建筑业大会,建筑业加快发展,总产值达15亿元,其中市外产值4.2亿元。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增资扩股,林权抵押贷款工作有序推进,开展金融“四送”活动,企业融资环境不断改善。商贸物流、房地产、交通运输、信息、保险等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成功引进世界
500强企业—瑞典SKF公司,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致力于统筹发展,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
城市规模继续拓展。加强城乡规划工作,县域总体规划已上报省政府审批,编制完成《城市美化三年计划》、3个乡镇总体规划和3个乡镇工业功能区规划。加快赵家坪区块开发,完成天马路延伸及滨江南路延伸工程,城区第一条十里长街天马路(天马桥头——新205国道)建成。启动石崆寺地块开发。大东门农贸市场A、B组团和东明湖公园西南侧地块成功出让,县城北门解放街以北片拆迁基本完成。定阳南路改造顺利完成,城区截污面积增加近10万平方米。便民服务气象科技综合楼即将投入使用。城南防洪堤、城北入城口雕
塑等项目建成,滨江北路景观二期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
基础设施继续完善。交通结构进一步优化,320国道朱家渡至钳口段改建、黄衢南高速公路衢南段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通车。常山港航道开发前期工作如期推进,编制完成《常山港干流梯级开发规划》和《常山港航运规划》。电力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110千伏金畈变、35千伏新桥变建成投运,35千伏钳口变、芳村变和招贤变完成增容改造,110千
伏新都变开工建设,有效缓解了工业园区和芳村镇、辉埠新区等区域的用电困难。 农村条件继续改善。全面实施“三农提升工程”和“全国农村社区实验县”建设,以沿线沿景整乡整线推进为重点,扎实开展“五整治一提高”。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加大土地开发力度,完成低丘缓坡开发5490亩、土地整理10489亩和建设用地复垦780亩。完成9座水库“千库保安”、1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超额完成年度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河道整治、土地治理等任务。建成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4个,省级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3
个。
——以创建两城四县为载体,致力于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繁荣
科教卫事业日益发展。深入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项目。深化科企合作,成功举办衢州科工会·常山电子产业科技论坛。24个项目获得省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新增省
级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6家。成功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培智学校,推进小规模学校调整改造,撤并初中2所、小学教学点12个。大力实施第二轮省市“职教六项行动计划”和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积极开展社区教育,与名牌大学联合办学,扩大公民学历教育面。城区卫生资源整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面启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行风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防控血吸虫病、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取得新进展,完成梅园小区综合改造和柚香城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等工作。理顺县红十字会管理体制,完善基层红十字组织,
首创村级红十字爱心互助金制度。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深入推进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完善文化建设规划体系,全面启动乡镇综合性文化站建设,29个村建成100平方米以上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更加繁荣,成功举办“CCTV年度三农人物走进常山”、第23届“三山”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广泛开展 “文化大篷车送文艺下乡”、“大地欢歌”农村文艺百村赛暨“一乡一节”活动。成功申报“中国观赏石之乡”。深入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深入实施
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农村有线广播覆盖率达到80%。
其他事业日益进步。深入推进国家级生态县、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完成29个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名木古树保护、园林式单位评选和增绿补绿等工程,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6.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0.8平方米。调整提高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自谋职业安置补偿费标准,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军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成功举办了省中老年健身球操比赛、市少儿体操比赛、县首届残疾人运动会等体育赛事,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省级体育强乡镇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建立乡镇计生预警机制、重点管理乡镇部门督查制度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完善乡镇计生队伍建设,完成县计生指导站规范化建设。全面开展第二次全县经济普查。慈善事业加快发展,“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县各渠道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共计645.2万元。《常山县志(1988-2005)》交付出版。成立了县民防局。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
事、侨务、台湾事务、统计、通信、气象、档案等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以节能减排为手段,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推进
集中整治化工园区。认真落实省“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化工企业污染整治。化工园区关停了30条生产线,整合重组为5家企业。企业废水、废气实现达标排放,园区周边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出境水质达标率由2007年的95%提高到99.4%,
群众信访量同比下降66.2%,满意度明显提高,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
努力强化节能减排。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配套管网建设加快,新建污水管网13千米。化工园区污水预处理厂投入运行。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项目环评率达100%。抓好燃煤锅炉改烧砻糠工程,实施了常林纸业生物质替代原煤改造工程、常山化工精馏塔余热回收利用、常山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等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在7家高能耗企业建立健全计量
检测体系,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以改善民生为宗旨,致力于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社会保障逐步扩面。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新增各类参保人员15532人。积极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政策,第二轮参保率达到85.9%。全面实施《劳动合同法》,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城乡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5247户8451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0.8%和100%。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与135个村2167户低收入农户建立了结对帮扶机制。积极推进分层分类救助,救助因病困难群众10299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3400人。完成住房保障规划编制,为373户城镇困难家庭提供住房保障,提前两年完成省定任务。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提高贷款额度,为群众改善住房条件提供实质性支持。启动实施残疾人共享
小康工程。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1988政府工作报告}.
创业富民形成热潮。深入开展“创业服务月”和“立足解放思想,推进创业创新”大讨论,广泛宣传“创业创新十大杰出青年”等典型,营造全民创业浓厚氛围。完善出台家庭工业、来料加工、农家乐等产业扶持政策,加强技术、信息、人才等支持,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创业创新的突出问题,引导群众创业致富。扎实推进农村金融信用工程,评定信用村10个,发放小额贷款9300万元。实施万名农村妇女来料加工业推进计划,从业人员达到1.5万多人,发放来料加工费7600万元。大力开展“返乡就业、回归创业”活动,对接回归创业人员141人,签订用工意向1108人。全县新增工业企业163家,个体工商户1678户。
平安建设得到加强。深化民情沟通日活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顺利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着力开展奥运安保工作,深化“打黑除恶”、“侦破命案”和打击“两抢一盗”、盗抢机动车等专项斗争,社会治安保持稳定。深化“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加大农村违章建房整治力度,顺利完成卫星遥感土地执法工作。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年”和“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启动“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开展“民生计量惠百姓”专项行动。深化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巩固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成果,认真做好含三聚氰胺问题奶粉的应急处置工作,积极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防汛抗旱、动植物防疫、消防安全、道路安全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初步建立统分结合的应急管理模式,成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认真落实领
导下访和包案制度,扎实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促进社会和谐。
民生实事基本完成。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十方面实事”全面完成。①提供了3580个城镇就业岗位;②安置下山脱贫农民551户1928人;③改善3.6万名农民饮水条件;④投资221万元,改善325户农民住房条件;⑤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建成26千米农村公路联网线;⑥全面完成10千伏以下农村电网新建和改造工作;⑦建成环境整治村35个,全县85%以上行政村实现垃圾集中处理;⑧提高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标准,1648名被征地人员实现“即征即保”;⑨环城生态景观林、滨江北路二期、滨江三、
四期等沿江沿山景观工程已按计划实施;⑩新开发工业用地3100亩。
“十项民心工程”已基本按计划进行。①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已完成投资4000万元;②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工程主体完工;③新青少年活动中心工程,已开工建设;④县档案馆、图书馆及文物库房建设工程主体完工;⑤上埠至红旗岗康庄公路建设工程,路基已经建成;⑥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完成投资4000万元;⑦城乡一体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工程,完成投资3600万元;⑧紫港大桥已开工建设;⑨人民路延伸工程南段已经建成,人民桥正在施工;⑩天马路延伸工程(罗汉山至205国道),已建成通车。
——以优化环境为目标,致力于创新发展,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落实各项决议、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圆满完成了291件议案、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及人民团体联系,积极采纳政协建议案及委员提案。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许可项目124项。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清理工作,全面规范行政执法,实行部门重大行政执法备
案制。
继续推进各项改革。县良种场进行改制,县供销联社实行转制,改革中型水库管理体制,撤销芙蓉水库管理局,组建常山县中型水库管理局。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机制,完善了新一轮工业园区和经济强镇财政体制,完善财政退税与企业“年度亩产挂钩”制度,出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周转金”制度,切实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
严格规范政府行为。创新服务理念,推行“行政审批超时默许”和“审批联席会议缺席默认”制度,深化企业“三评”制度,探索实行“一费制”、“一站式”、“并联制”办法,着力建设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开展“政企联动,共渡难关”活动,实施政府部门行政许可职能归并,促进审批提速和服务提质。进一步完善决策程序,建立决策反馈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政务公开率达到100%。加强招投标工作管理,招投标市场进一步规
范。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和预防职务犯罪,廉政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参政议政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和驻常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省部属单位,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
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困难仍然很大,要素制约问题还比较突出;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仍然繁重,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群众利益诉求仍然难以满足,部分群众在上学、就医、住房、养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优化发展环境还需要下更大力气。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改革和发展中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9年经济形势与工作目标
2009年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年,也是我县坚持主攻工业、实现工业产值“五年翻两番”的加快推进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对于保持我县良好发展势头,
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的一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世界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主题材料
读懂了这22个亮点,你就读懂了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导语:报告都有哪些亮点?经济观察网为您逐个解读。
经济观察网 两会报道组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都有哪些亮点?经济观察报网为您逐个解读。
既反腐,也追究“为官不为”
报告原文: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我们要直面问题,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勇于担当,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经观说:十八大以来的反腐高压态势,已经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官场生态,在风气明显好转的同时,一些政府和官员不作为、怠政懈政的现象明显抬头。治国先治官,应对新形势,亟需对症下药,在持续反腐之下,推动政府高效运转,追究官员“为政不为”的责任。
用政府权力“减法”换市场活力“乘法”
报告原文: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经观说:李克强总理推进简政放权的决心再次彰显无疑。这两年,政府一直在做减法,但“放的仍然不够”的声音始终存在,要全面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政府转型的路还任重 道远。在放下不该管的事儿之外,政府应该管的事儿还有很多,厘清该管那些事儿,怎么管事儿,恐怕还要有一个建设的过程。
“有权不可任性”
报告原文:地方政府对应当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要彻底放、不截留,对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要接得住、管得好。
经观说:近两年,随着简政放权的力度加大,一些地方和部门少数人表现出了“懒政”、“怠政”的情况,“不能为”、“不敢为”和“不愿为”这些观念仍然存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后对干部的考核与以往不一样,原来是靠审批来管,简政放权之后怎么审,不审批了怎么办。总体来说,这是政府放权后如何管,怎样履行政府职责的问题。
7%
报告原文: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
经观说:经济增长目标从7.5%降至7%,是一个完全主动降速的过程,在对经济下行容忍度
提高的同时,经济的“底线思维”更加清晰,就是要保证经济不出现系统性风险,也充分考虑到了就业需要和增长的可能,并且留有一定的弹性余地。经济在7%左右出现波动都是正常的,只要不出现过于猛烈的下行,就应该都是一个“合理”的增速。
“双引擎”
报告原文: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
经观说:2014年,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路考察足迹遍布各地创业企业和组织,通过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激活了这些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同时,按照国务院加大公共产品供给的部署,各地完成了一大批事关民生福祉的重大工程,对中国经济的稳增长起到重要作用。2015年“双引擎”的启动,表明本届政府在促发展和惠民生之间的平衡选择和有为担当。{1988政府工作报告}.
三张“清单”
报告原文: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经观说:简政放权与规范政府的权力和责任有明确的关系,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大布局下,依法行政就有一个规范性的问题。“权力清单”相对来说推进的比较快,负面清单首先是上海自贸区一些外资企业在做,现在其他地方也在学习。“责任清单”在今年总理明确提出要求后,无论对中央部委还是地方,都会是一个重点。
大规模价改
报告原文:不失时机加快价格改革。改革方向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
经观说:这将是一场自1988年价格闯关以来,中国最大规模的价格改革。价格改革要触碰的或将是最后的关卡,本轮价格改革的核心是,下放基本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权,全面实行居民阶梯价格制度,同时对普通百姓生活不造成负担,兼顾保护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这一次,将会如何“闯关”,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将如何部署,民众将拭目以待。
政府不唱“独角戏”
报告原文: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
经观说:今年将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与此同时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但财政资金有限,如何用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关键。在公共产品领域推广PPP,能够提高投资效率,也能缓解投资压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以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大包大揽,现在政府跳出了这种模式,挑选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这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
性作用的体现。
有序“混改”
报告原文: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
经观说:混合所有制不是要卖国有资产,也不是为了单纯的降低国有资产的比重。比如,垄断企业涉及垄断利益,无论是搞混合所有制试点还是搞员工持股,在没有破除垄断 前,都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因此,垄断性行业企业纳入试点,会被放在后面一点。而相对于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民营资本以及外资,央企做混合所有制的 首选合作对象会是社会资本。
从“四大板块”到“三个支撑带”
报告原文: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一批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民生等重大项目,落实好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措施,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网络等建设,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支持力度,完善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
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加强中西部重点开发区建设,深化泛珠等区域合作。
经观说:从“四大板块”到“三个支撑带”,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再升级:在传统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的基础上,将“三个支撑带”提升为区域战略组合的一部分,所谓“三个支撑带”即“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三个合作区域,这也意味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细化和延伸,从原来粗放的以地域为主划分,向更注重地域之间联系、更注重区域均衡、多点支撑的发展理念的转变。
法治政府
报告原文: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1988政府工作报告}.
经观说:作为中国最高行政机关的“年报”,尽管对另一分支的司法改革鲜有着墨,但法治精神 贯串全篇,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到“把信访纳入法制轨道”,从“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到“加强行政监察”,都在强调建设法治政府。今后,各级政府不仅要面 临廉政监察(整顿乱作为),还要面临效能监察(整顿不作为)。各级官员不仅不能“以权压(司)法”,也不能在自己职权范围内搞“立法部门化,部门利益化” 了。
稳定住房消费
报告原文:稳定住房消费;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经观说:再一次明确了本届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思路是分类指导、因地施策,强调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不会再出现全国一刀切的调控措施。但同2013年相比,去掉了“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提法,将“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调整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将“稳定住房消费”作为六大消费支撑之一。
可以预见,2015年,各方特别是金融机构对稳定住房消费需求提供支持,将是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创新保障房供给
报告原文: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
经观说:2014年底,住建部开始推广地方政府回购商品房用于保障房的新模式。本届政府首次在政府报告中提出将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该举措既着眼于住房保障,同时也兼顾了目前市场库存量巨大的现实。
审慎开展农地土改试点
报告原文:要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审慎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在改革中,要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农民利益有保障。
经观说:同去年“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简短提法相比,今年的报告中,明确地提出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具体分类和要求,加之近期北京大兴区在内的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启动,新土改路径在2015年将逐渐明晰。
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化时代到来
报告原文: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经观说:继李克强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这一制度建设在2014年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以公开征求意见稿形式给大家见面,而今年提出的“推出”意味着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化时代即将到来,这也为民营银行建立及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提供制度保障。
个人境外投资更自由
报告原文:开展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适时启动“深港通”试点。
经观说:作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要步骤,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放开一直很谨慎,此前温州2011年提出的个人境外直投也因资本外流担忧而不了了之;继“沪港通”破题之后,
今年的首次提出试点意味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正在走向深水区,这也符合“藏汇于民”。
多元化融资服务实体经济
报告原文: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经观说: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提法从去年的“推进”到今年的“实施”,表明了政府今年让注册制落地的决心和信心;而首次提及“区域性股权市场”、“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债券”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系政府喊出对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加强”之音。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及企业债券,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利用信贷资产证券化、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融资模式,让融资开出多样之花,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也正彰显政府从去年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到今年的“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的总体思路。
民营银行设立不设限额
报告原文: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
经观说: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随后银监会允许五家民营银行试点,而今年不设限额,意味着民间资本如果有意愿参与设立民营银行都可以申请试点,金融领域国有垄断的局面也将加速打破,同时,这将改善中国的金融结构及服务层次,对金融改革起到探路作用。
环保与循环经济
报告原文: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开发利用页岩气、煤层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经观说:2014年两会提到核电出口、投资节能环保领域等,但没有像今年这样将把清洁与能源生产、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并列体现为中国新能源的四大抓手,直接提出了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可见,2015年国家加强环保和循环经济的决心,并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几大新能源战略互为支撑,共同发力。
草根创业
报告原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经观说: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又一次明确和重申了这一概念。2014年两会提创业重在化解“就业”难题,而今年两会重在释放全体人民的无穷创造力,使“大众创业”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引擎。2015年可以预见的是,与大众创业相关联的“众创空间”“创客孵化器”等会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成为推
2015政府工作报告的22个亮点
解读总理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七大房地产关键词
2015年03月06日 14:25
上午9点,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2015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房地产行业他具体谈到了些什么?又该如何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提到了什么?
李克强强调,稳定住房消费,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同时,李克强指出,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对居住特别困难的低保家庭,给予住房救助。
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基本建成511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580万套,增加110万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农村危房改造366万户,增加100万户,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
另外,李克强表示,要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审慎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稳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和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他着重指出,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要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对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相应基本公共服务,取消居住证收费。
能感觉到变化吧?
没有了“抑制”、“投机”、“调控”等词汇,取而代之的是“稳定”、“支持”和“促进”,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房地产的定调是相对平稳和积极的。同时,房地产税和不动产登记制度已经进入立法和试点通道,报告中并未专门提及。在这一基调下,我们注意到,总理报告中针对房地产行业出现了七大关键词。
逐一解读:总理报告中的房地产七大关键词
1,稳定住房消费
报告原文:稳定住房消费;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经观地产解读:再一次明确了本届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思路是分类指导、因地施策,强调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不会再出现全国一刀切的调控措施。但同2013年相比,去掉了“抑
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提法,将“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调整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将“稳定住房消费”作为六大消费支撑之一。
可以预见,2015年,各方特别是金融机构对稳定住房消费需求提供支持,将是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2,存量房转保障房{1988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原文: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
经观地产解读:2014年底,住建部开始推广地方政府回购商品房用于保障房的新模式。本届政府首次在政府报告中提出将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该举措既着眼于住房保障,同时也兼顾了目前市场库存量巨大的现实。
3,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
报告原文: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