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 点击: 2015-02-09
《庄子》寓言故事
一、弃璧负子
(1)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
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孔子曰:“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绝学捐书,弟子无挹于前,其爱益加
进。
(节选自《庄子·山木》)
二.螳螂捕蝉
(2)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形。异鹊从而
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庄周反入,三日不庭。蔺且从而问之,“ 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庄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且吾闻诸夫子曰:‘入其国,从其俗。’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身,异鹊感吾颡,游于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为戮,吾所
以不庭也。”
(节选自《庄子·山木》)
三、庄周贷粟
(3)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节选自《庄子·外物》)
螳臂当车: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
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选自《庄子·人间世》
远斤成风:
出自《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曰:“尝试为寡人
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 选自《庄子·徐无鬼》:
相濡以沫:
出处《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相掬以湿,不如
相忘于江湖。”
原文意为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终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朝夕相处,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忍受着对方的吹气,忍受着一转身便擦到各自身体的痛楚。此时,两条鱼便不禁缅怀昔日在江河湖水里各自独享自由
自在快乐的生活。
选自《庄子·大宗师》:
庄子寓言故事(原文、译文及答案)
屠龙之技
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列御寇》
[译文]:
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随珠弹雀
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庄子〃让王》
[译文]:
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们看了,都嘲笑他。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寓意]: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
鲁侯养鸟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至乐》
[译文]:
从前,有只海鸟落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以为这是只神鸟,令人把它捉住,亲自把它迎接到祖庙里,毕恭毕敬地设宴迎接,并将它供养起来,每天都演奏古时的音乐《九韶》给它听,安排牛羊猪三牲具备的“太牢”给它吃。鲁侯的这种招待把海鸟搞得头晕目眩,惶恐不安,一点儿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过了三天就死了。鲁侯是用他自己享乐的方式来养鸟的,而不是按照鸟的生活方式来养鸟啊。这只鸟是被他吓死的。
[寓意]:办事不看对象,完全根据自己的好恶行事,好心也会把事情办糟。
老汉粘蝉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啁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庄子〃达生》
[译文]:
孔子前往楚国,路过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人,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正在粘知了。老人的技术非常娴熟,只要是他想粘的知了,没有一个能逃脱的,就好像信手拾来一样轻而易举。孔子惊奇地说:“您的技术这么巧妙,大概有什么方法吧!”
驼背老人说:“我的确是有方法的。夏季五六月粘知了的时候,如果能够在竹竿的顶上放两枚球而不让球掉下来,粘的时候知了就很少能够逃脱;如果放三枚不掉下来,十只知了就只能逃脱一只;如果放五枚不掉下来,粘知了就像用手拾东西那么容易了。你看我站在这里,就如木桩一样稳稳当当;我举起手臂,就跟枯树枝一样纹丝不动;尽管身边天地广阔无边,世间万物五光十色,而我的眼睛里只有知了的翅膀。外界的什么东西都不能分散我的注意力,都影响不了我对知了翅膀的关注,怎么会粘不到知了呢?”
孔子听了,回头对弟子说:“专心致志,本领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啊!”
[寓意]:一个人如果能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就可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
井底之蛙
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虾、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脚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庄子〃秋水》
[译文]:
住在浅井中的一只青蛙对来自东海的巨鳖夸耀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乐呀!高兴时,就跳到井外面,攀援到栏干上,尽情地蹦跳玩耍。玩累了,就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的窟窿里,舒舒服服地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时,井水仅仅浸没我的两腋,轻轻地托住下巴;稀泥刚刚没过双脚,软软的很舒适。看看周围的那些小虾呀、螃蟹呀、蝌蚪呀,谁也没有我快乐。而且我独占一井水,尽情地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样的生活真是美极了。您为什么不进来看一看吧!”
巨鳖接受了井蛙的邀请,准备到井里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跨进去,右腿已被井的栏干绊住了,只好慢慢地退回去,站在井旁边给青蛙讲述海的奇观:“海有多大呢?即使用千里之遥的距离来形容也表达不了它的壮阔,用千丈之高的大山来比喻,也比不上它的深度。夏禹的时候,十年有九年下大雨,大水泛滥成灾,海面不见丝毫增高;商汤的时候,八年有七年天大旱,土地都裂了缝,海岸也丝毫不见降低。不因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减,生活在东海,那才真正是快乐呢!”
井蛙听了,吃惊得好半天也没有说出话来。它这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多么渺小。
[寓意]:人如果长期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就会变得目光短浅,自满自足。
匠石运斧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庄子〃徐无鬼》
[译文]:
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鼻子尖上沾了一点白泥巴,这层白泥巴薄得像苍蝇的翅膀一样。请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子把它削去。工匠石挥动斧子,只听见一阵风响,手起斧落,白泥巴削得干干净净,鼻子却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损伤。那个被削的人神情自若,一点儿也不感到害怕。
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后,就把工匠石叫了来,说:“你再削一次让我看看吧!”工匠石说:“我的确是会削的,但是,那个敢让我削的人已经死去很久了。”
[寓意]: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好的搭档。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搭档,要把本领发挥出来便很难。
猴子逞能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逃,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狙执死。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呼!无以汝色骄人哉!‛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助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
——《庄子〃徐无鬼》
[译文]:
吴王坐船在大江里游玩,攀登上一座猴山。一群猴子看见了,都惊慌地四散逃跑,躲在荆棘丛中了;唯独有一只猴子,却洋洋得意地跳来跳去,故意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吴王拿起弓箭向它射去,那猴子敏捷地把飞箭接住了。吴王下令左右的侍从一齐放箭,那只猴子被射死了。吴王回过头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夸耀自己的灵巧,仗恃自己的敏捷,在我面前表示骄傲,以至于这样死去了。警惕呀!不要拿你的地位去向别人耍骄傲呀!”
颜不疑回去以后,就拜贤人董梧为老师,尽力克服自己的骄气,远离美色声乐,不再抛头露面。过了三年,全国人都称誉他。
[寓意]:不管有多大的本领,也不可当作骄傲的本钱。谦虚谨慎,才能获得人们的敬重。
邯郸学步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庄子〃秋水》
[译文]:
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寓意]:全盘否定自己的传统,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不仅学不到别人的优点,反而会丢掉自己的长处。
防冻手的药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 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
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庄子〃逍遥游》
[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赐给我一种大葫芦的籽种。我把它种活了,果然结了一只大葫芦,能 容五石。我想用它盛水,但它的坚硬程度又无法承受;把它割开做了许多瓢,一个个又平又浅,不能舀水。您看,这只葫芦不能不算容积很大的庞然大物了,可是却没有一点实际用处 ,我索性把它打碎了。”
庄子听了,说:“先生,您真不会利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个人善于配制防治冻手的药,他家祖祖辈辈都用这种药涂抹在手上,靠漂洗棉絮过日子。
有一个外乡人听说了,请求收买他的药方,情愿出一百两黄金。宋人便把全家人招集在一块商量说:“我们家祖祖辈辈干漂洗棉絮的活儿,能够得到的不过几两黄金;现在出售这个药方,一下子就可赚取一百两黄金,就卖给他吧!”
那个外乡人得到了药方后,便拿去献给吴王,并向吴王夸赞这种药的用处。这时,正赶上越国有内乱,吴王便派他领兵讨伐越国。冬天,他们和越国军队进行水战,把越国军队打得大败。吴王很高兴,就割出一块土地来封赏给了他。
这药能够使手不皲裂,功用是一样的。但是,有的用它得到封赏,有的有了它仍免不了干漂洗棉絮之类的苦活,这都是由于用法不同的缘故啊!现在您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做成腰舟 ,漂游江河湖海,作渡江之用,而只考虑盛东西呢?你还是个心眼不开窍的人呀!”
[寓意]:同样的东西,由于眼光和见识不一样,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不一样。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庄子》寓言故事}.
东施效颦
西施病心而膑,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膑美,而不知膑之所以美。
——《庄子〃天运》
[译文]:
西施心口痛的时候,紧锁着双眉,附近的一个丑女见了,感到她的样子很漂亮。
丑女回去以后,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捧着心口,皱着眉头,想让别人夸她漂亮。谁知道乡里的富人看她这个样子,赶紧关闭大门不出来;穷人见了,也拉着自己的妻子儿女远远地躲开。这个丑女只知道皱着眉头的样子美,却不知道为什么皱眉的样子美。
[寓意]:做事情,如果不考虑自己的条件,盲目地模仿别人,很容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触蛮之战 蜗角之争
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忘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忄尚然若有亡也。
——《庄子〃则阳》
[译文]:
戴晋人对梁惠王说:“您知道有一种名叫蜗牛的小动物吗?” 梁惠王回答:“知道。” 晋人又说:“蜗牛的角上有两个国家,左角上的叫触国,右角上的叫蛮国。这两个国家经常为争夺地盘而发生战争。每次战争后,总是尸横遍野,死亡好几万人;取胜的国家追赶败军,常常要十多天才能回来。”惠王说:“呀!这都是您瞎编的吧!”晋人说:“请允许我来为您证明。您的想象在无广阔的宇宙中有边界吗?”
惠王说:“没有。”
晋人说:“您的想象在宇宙中任意驰聘,而一回到现实中,您能够到达的地方却只限于四海九洲之内。拿现实的有限与想象的无穷相比,岂不是若有若无,微不足道吗?”
惠王说:“你说的对。”
晋人说:“在我们所能够到达的领域里有一个魏国,魏国迁都大梁后才有梁国,有梁国才有梁王。梁王与蛮氏,有什么不同吗?”
惠王想了想说:“好像没有什么不同。”
魏晋人走了以后,梁惠王情绪低落,好像丢失了什么。
[寓意]:在大千世界中,我们都是很渺小的。我们在珍惜生命,珍惜我们这个世界。
庄子借粮 涸辙之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外物》。
[译文]:
庄周家贫,所以到监河侯那里借粮米。监河候说:“可以,我将要收到封地的税金,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忿然作色说:“我昨天来,路上听到呼喊的声音,四面张望见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我问它说:‘鲫鱼,来,你是做什么的呢?’回答说:‘我,东海的波臣。你能给一升半斗的水救我的命吗?’我说:‘可以,我要去南方劝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可以吗?’鲫鱼忿然作色说:‘我失去了我不能离开的水,困在这里,我得一升半斗的水就可以活,你却要我等西江的水,还不如趁早到卖干鱼的店铺去找我呢!’”
[寓意]: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决不能只说大话,开空头支票。后以“涸辙之鲋”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或物。
呆若木鸡
纪渻(shěng)子为王“王”指齐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 “鸡已乎”意思是斗鸡养好了吗?曰:‚未也,方虚而恃气。‛“虚而恃气”虚浮骄傲,而且自恃意气。,通‚骄‛。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犹应向景”还是听到声音或者见到影像就有所反应,意思是心还是为外物所牵制。向,通‚响‛。景,通‚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德”德性,可以理解为作为斗鸡的基本素质。全矣,异鸡“异鸡”别的鸡。 无敢应者,反走矣。‛
——《庄子〃外篇〃达生》
庄子寓言故事
庄子寓言故事
1. 随珠弹雀
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8),其土苴以治天下(9)。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10),岂不悲哉!凡圣人之动作也(11),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12)。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13),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14)。夫生者,岂特随侯之重哉(15)!(《庄子&S226;让王》)
【注释】
(8)绪余:余,残余。 (9)土苴(zhā ):糟粕。 (10)殉:逐。殉物:追逐名利权势。 (11)圣人:指得道的人。 (12)所以之:所以往,所追求的目的。所以为:所以这样做的原因。 (13)随侯之珠:随侯的珍珠。一颗名珠被随国的诸侯得到而得名。 (14)要:取得,求得。 (15)随侯:指随侯的珍珠,有的版本“侯”后有“珠”字,可供参考。
【译文】
道的精髓可以用来修身,它的残余可以用来治国,它的糟粕可以用来平天下。由此可见,帝王的功业,是圣人的余事,并不是用来全身养生的。现在世俗的君子,多是危害身体抛弃生命以追求物欲,难道不可悲吗!凡是圣人的行动和作为,一定要观察它所追求的目的和所以这样做的原因。现在如果有这样一个人,用随侯的珍珠做弹丸去射千仞高的雀鸟,世人一定会嘲笑他。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所用的是贵重的东西而要求取的则是非常轻贱的东西。生命这东西,怎么能赶不上随侯的珍珠贵重呢!
【寓意】
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
2. 猴子逞能
吴王浮于江(1),登乎狙之山(2)。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3),逃于深蓁(4)。有一狙焉,委蛇攫 (5),见巧乎王(6)。王射之,敏给博捷矢(7)。王相者趋射之(8),狙执死(9)。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10):“之狙也,伐其巧(11)、恃其便以敖予(12),以至此殛也(13)。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14)!”颜不疑归而师董梧(15),以锄其色(16),去乐辞显(17),三年而国人称之(18)。(《庄子&S226;徐无鬼》)
[注释]
(1)吴王:吴国的君主。浮,泛舟。 (2)狙(jū):猕猴。《齐物论》有狙公赋茅的故事。(3)恂(xún):恐惧、害怕。弃:弃地。走:跑,逃跑。 (4)蓁:通榛。 (5)委蛇(yí ),同逶迤,庄重而又从容自得的样子。一说作曲行解亦通。攫 (jué zǎo):攀搏。 (6)见:通现。(7)敏给:敏捷。博捷:接取。矢:箭头。 (8)相(xiàng)者:随从打猎的人。 (9)执死:抱树而死。一作既死。 (10) 颜不疑:人名。 (11) 伐:夸,矜。 (12) 恃:依靠。便,轻便。敖:
通做。予:我。 (13) 殛(jí):死。 (14) 汝:你。色骄:骄做的态度。人:指别人。 (15) 董梧,人名,吴国的贤人,一说吴国的有道之士。 (16) 锄:锄草一样。一本作助,通锄,除去。 (17) 去乐:去掉享乐。作抛弃声乐解误。辞显:辞谢显贵。 (18) 称:称赞。
[译文]
吴王泛舟于江上,登上猕猴山。群猴看见他,恐惧地弃地跑掉,逃到榛树丛中。有一只猴子,从容自得地攀搏抓取,向吴王显示灵巧。吴王射它,敏捷地接取箭头。吴王命令随从者上前一齐射它,猕猴中箭抱树而死。吴王回头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猕猴,夸耀它的灵巧依靠它的灵便来傲视我,以至于这样死去!要引以为戒啊!唉!不要用你的骄傲的态度对待别人啊!”颜不疑回去而拜董梧为师,除去傲色,去享乐就贫苦辞显贵甘淡漠,三年而国人都称赞他。
【寓意】
不管有多大的本领,也不可当作骄傲的本钱。谦虚谨慎,才能获得人们的敬重。
3. 邯郸学步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40)?未得国能(41),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42)!《庄子&S226;秋水》
[注释]
(40) 寿陵:燕国邑名。余子:少年。邯郸:赵国都城。 (41) 国能:赵国人行路的本领。(42) 直:竟然。匍匐:爬行。
[译文]
难道你没有听过寿陵少年去邯郸学习走步的故事吗?没有学会赵国人走路的技艺,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
【寓意】
全盘否定自己的传统,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不仅学不到别人的优点,反而会丢掉自己的长处。
4. 魏王召见庄子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1),正緳系履而过魏王(2)。魏王曰:“ 何先生之惫邪 (3)?”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4)。王独不见夫腾猿乎(5)?其得柟梓豫章也(6),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7),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8)。 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9),危行侧视(10),振动悼栗(11),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12),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13),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见剖心征也夫(14)!”(《庄子〃山木》)
[注释]
(1)大布,粗布。穿粗布制作又带补丁衣服。 (2)緳(xié ):通絜。带子。正緳,整理扎束好腰带。系履:鞋子已磨穿,用麻绳扎牢。魏王,魏惠王。过:至,去。 (3)惫(bèi):疲乏困顿。 (4)非遭时:生不逢时,没有遇见好世道。 (5)腾猿:善于腾跃之猿猴。 (6)柟(nán):楠的异体字。柟树为产于四川云贵各省的常绿乔木。梓:梓树,又称揪树,生长于长江以北的落叶乔木。豫章:即樟树,亦为高大乔木。 (7)揽蔓:把捉牵扯。王长:恰然自得的样子。 (8)羿:古代传说中善射的英雄。曾协助尧上射十日,下射凿齿、九婴、封稀、修蛇等害兽。
蓬蒙:羿之弟子,亦是善射之人。眄睨(miàn nì ):斜视瞄准。言腾猿善跃,羿与蓬蒙也难于瞄准射中。 (9) 柘(zhè ):桑科灌木。棘:带刺的小型枣树。枳拘:桔科带刺小灌木。 (10)危行:心存畏惧,行动谨慎。 (11)悼栗:畏惧战栗。 (12)加急:过分紧张。 (13)昏上乱相:对当权君臣之责骂。(14)比干:殷纣王之臣,因忠谏不听,被剖心而死。见:先见。征:征兆。言比干己先见将被剖心之怔兆。
[译文]
庄子穿着带补丁的粗布衣,扎好腰带系好鞋子去魏王处。魏王说:“先生为何这样疲困呀?”庄子说:“是贫穷啊,不是疲困。志士有道德不得施行,是疲困;衣服破烂,鞋子磨穿,是贫穷,不是疲困,这是所谓没遭遇好世道。王难道未曾见过善于腾跃之猿猴吗?它们在柟梓豫章之类高大树林中,把握牵扯树枝而怡然自得于其间,就是羿与蓬蒙之类善射者也不能瞄准射中它们。及其在柘棘枳拘之类带刺的灌木丛中,行动谨慎而左顾右盼,内心震惊畏惧战栗,此时井非由于过度紧张而筋骨不柔软灵活,所处形势不利,不足以施展其本领啊。现在处于昏君与乱相之时而想要不疲困,怎么可能呀?这就是比干被剖心前己已见征兆了啊!”
【点评】
表现庄子对生不逢时、生活潦倒的极度不满。“今处昏上乱相之间”,就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斥责。
5. 螳螂捕蝉
庄子游于雕陵之樊(1),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2),感周之颡(3),而集于栗林(4)。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5),目大不睹 (6)。”蹇裳跛步(7),执弹而留之(8)。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9)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10)见利而忘其真(11)。庄周怵然曰(12): “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13)!”捐弹而反走(14),虞人逐而谇之(15)。(《庄子〃山木》)
[注释]
(1)雕陵之樊:陵园内植栗树,外有篱笆围护。雕陵为陵园名,樊与藩通,藩篱之类。 (2)异鹊:异乎寻常之鹊。广:长。运寸:径寸,指鸟眼睛很大,直径有一寸。 (3)感:触碰。颡(sǎng):额头。 (4)集,群鸟栖于树上。泛指鸟儿落下。 (5)殷:大。逝:往,飞走。 (6)不睹:看不见人,以至触碰庄周额头。 (7)蹇(qiān)裳:提起裤角。躩(jué )步:蹑足而行,生怕惊动鸟儿。 (8)留之:佇立伺便发弹而射之。 (9)执翳(yì ):用树叶遮蔽自身,以便偷袭猎物。翳,遮蔽。 (10) 从而利之,指随之从中得利,可趁机捕到螳螂。 (11) 真:真性,本性。忌其真:忘掉自己的本性。如鸟目大能视而下见,翼长能飞而不逃,不知避险保身,即是忘其真。 (12) 怵(chù )然:惊惧警惕的样子。 (13) 相累:相互牵累。蝉为美荫所累,螳螂为蝉所累,异鹊为螳螂所累。万物皆为利累而忘害。二类相召:不同物类相互召致。利与害、祸与福、忧与乐、得与失等等相与为类,相互对立,又是召致对方的条件。如螳螂之利在捕蝉,专注此利忘记异鹊在后;异鹊之利在螳螂,专注于此而忘记乎持弹弓藏在树下的庄周。此利便成为召致彼此的条件,只有无求才能远害。 (14) 反走:返身跑回去。 (15) 虞人:看管陵园之人。逐:追赶。谇(suī ):责骂。以其为偷栗之人。
[译文]
庄子在雕陵里面游玩,看见一只奇异的鹊鸟从南边飞来,翅膀长有七尺,眼睛的直径有一寸长,触碰庄周之额头,而落在栗树林中,庄周说:“这是什么鸟啊!翅膀长而不飞去,眼睛大而不见人。”便提起裤角蹑步而行,拿着弹弓伫立伺机发弹击之。看到一只蝉正在浓密树荫下而忘记自身的危险,螳螂躲在树叶后伺机偷袭,见得而忘记自身的危险;奇异之鹊随之而从中得利,见利而忘记其真性。庄周惊惧警惕悦,“唉!物类本来是相互牵累,二类对立而又相互召致。”丢下弹弓返身跑回去,看管陵园的人以为他偷了东西,在后面追赶责骂。
【点评】
逐利忘形,只顾眼前利益,必有后患。
6. 拊马不时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30),以蜄盛溺(31)。适有蚉虹仆缘(32),而拊之不时(33),则缺衔毁首碎胸(34)。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35),可不慎邪!” (《庄子&S226;人间世》)
【注释】
(30)矢:屎,粪便。 (31)蜄(shèn):大蛤,这里指蛤壳。溺:尿。 (32)蚉:“蚊”、“虻”两字之异体,即牛虻。仆缘:附着,指叮在马身上。 (33)拊(fǔ):拍击。 (34)衔:马勒口,“缺衔”指咬断了勒口。首:辔头,“毁首”指挣断了辔头。胸:胸饰,“碎胸”指弄坏了络饰。 (35)亡:失。“意有所至”是说本意在于爱马;“爱有所亡”是说失其所爱,适得其反。
【译文】
爱马的人,以精细的竹筐装马粪,用珍贵的蛤壳接马尿。刚巧一只牛虻叮在马身上,爱马之人出于爱惜随手拍击,没想到马儿受惊便咬断勒口、挣断辔头、弄坏胸络。意在爱马却失其所爱,能够不谨慎吗!”
【点评】
爱应有恰当方法,否则,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庄子》寓言故事}.
7. 胠箧探囊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①,则必摄缄縢、固扃鐍②;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③;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④,不
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庄子·胠箧》)
【注释】
①胠(qù):从旁打开。箧(qiè):箱子一类盛物器具。探:掏。囊:口袋。发:打开。匮(guì):柜子,后代写作“櫃”,今简化为“柜”。句中两个“为”字前一读去声,讲作“为了”;后一读平声,是“做”的意思。②摄:打结,收紧。缄(jiān)、縢(téng):均为绳索。扃(jiōng):插闩。鐍(jué):锁钥。③揭:举,扛着。④乡(嫏):通作“向”,先前的意思。
【译文】
为了对付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小偷而做防范准备,必定要收紧绳结、加固插闩和锁钥,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聪明作法。可是一旦大强盗来了,就背着柜子、扛着箱子、挑着口袋快步跑了,唯恐绳结、插闩与锁钥不够牢固哩。既然是这样,那么先前所谓的聪明作法,不就是给大盗作好了积聚和储备吗?所以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所谓的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替不盗守卫财物的吗?
【点评】
小偷须提防,大盗更警惕。
庄子在这里讨论各种防盗的手段最终都会被盗贼所利用入手,指出当时治天下的主张和办法,都是统治者、阴谋家的工具,着力批判了“仁义”和“礼法”。
8. 已陈刍狗
孔子西游于卫,颜渊问师金曰(1):“以夫子之行为奚如(2)?”师金曰: “惜乎!而夫子其穷哉(3)!”颜渊曰:“何也?”师金曰:夫刍狗之未陈也(4),盛以箧衍(5),巾以文绣(6),尸
庄子寓言故事
庄子寓言故事(转)
一、鹏程万里
相传远古的时候,在遥远的北方有块不毛之地,那里有个无边无际的大海,人们都把它叫“北冥”。海里有一条非常大的鱼,它的名字叫鲲,身子大到不知有几千里,它在海里来回游动,卷起层层巨浪。后来,这条大鲲鱼变成了一只大鹏鸟。这只鹏鸟其大无比,它的脊背好似巍峨的山丘,展开双翅,就像悬挂在天边的白云。它平时栖息在北山之上,等到六月间海上羊角旋风刮来时,它便用力扇动翅膀,结聚风力,借着旋转的风势盘旋上升,两个翅膀激起的水花有三千里远,向上一冲,便冲上九万里的高空,穿云破雾,背负青天,一声长鸣,向遥远的南方飞去。那里也是大海,海水浩茫与天相接,人们叫它为“南冥”又叫“天池”。(选自《逍遥游》)
二、尧舜让位
尧想将政权让给许由,说:“太阳或月亮已经出来了,而火炬仍然不熄灭,但火炬要想达到日月的光亮,不是很困难的吗!及时雨已经降下,而仍然采用池水灌溉,但灌溉要达到雨水润泽作物的程度,不是太费力气了吗?您一旦立为天子,天下就能太平,而我却仍然占着王位,我看自己是不够君主资格的样子。请允许我将天下大权交给您。”许由说:“您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太平了,而我还要来代替您,我将为了获取名声吗?名声,是从属于实际事物的虚幻东西,我将成为从属的吗?鹪鹩在茂密的树林里筑巢,只不过占据一根树枝;鼹鼠在河里喝水,不过装满肚子而已。回去吧,君主,我对于治理天下是毫无用处的!即使厨师不烹煮食物,主持祭祀的人员也不能超越自己的职责而代替厨师去呀!”(选自《逍遥游》)
三、葫芦之用
惠施告诉庄子说:“梁惠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种上,成熟之后,里面的种子就有五六百斤;可是假如用它盛水,它的坚固程度不足以使它被举起来;假如剖开作水瓢,那么实在太大而没有什么可盛。这葫芦并非不是很大,但我因为它没用处,而将它砸破了。”庄子说:“您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
东西啊。曾有宋国人善于配制防止手部皮肤开裂的药,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谋生。有个外地客听说之后,请求用一百个„金‟购买它的配方。这宋人聚集一族之人商量说:„我们世世代代漂洗丝絮,不过才挣几个金,如今一下子把技术卖给他就能得到一百个金,请允许我将药方给他。‟外地客得到之后,带着药方去告诉吴王。越国有战事,吴王命他做将领,此时正是冬天,外地客率军与越人水战,大败越军。吴王就划了块土地给他,并封为邑君。能使手不被冻裂,效果是一样的,但有人用它封官,有人却仍然不能摆脱漂洗丝絮的劳累,那么就是因为使用的地方不一样啊。如今您有能装五六百斤的大葫芦,为什么不考虑用它作为形似大酒杯的器具,而借以浮游于江湖之上呢?您却为它阔大没东西可盛而发愁?那么您的心就像被蓬草塞住了。”(选自《逍遥游》)
四、椿下乘凉
惠施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们称它为樗(臭椿),它的大树根凹凸疙瘩而无法划线取直,它的小枝杈弯弯曲曲而无法用圆规角尺测量,它树立在路边,木匠看都不看。如今您的话夸张而无用,众人都会弃之不取。”庄子说:“您难道没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它们低下身子而趴伏于地,以此守候路过的小动物;忽东忽西地跳跃,不管是高还是低,一旦触动机关,就会死在网罗之中。而那种牦牛,大得像天边的云彩,它可以算是很大的了,但却不能捉老鼠。如今您有大树,却担心它没有用处,为什么不把它种在那什么都没有的地方、那广阔无边的原野呢?在它旁边徘徊,无所用心;在它下面睡觉躺卧,逍遥自在。在它下面可以说乘凉。它不会夭折于斧子,没有什么东西会伤害它。没有用得着它的地方,哪里还会有什么困苦呢!”(选自《逍遥游》)
五、庄子梦蝶
有一天夜里,庄子做了一个离奇的梦,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他拍拍翅膀,果然是栩栩然的一只蝴蝶啊!他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与其他蝴蝶互相欢欢喜喜地角逐着,一会儿落在鲜花上,一会儿又翩翩飞舞。他高兴极
了,这时候,他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
过了一会儿,他在梦中恍然大悟了,原来那得意的蝴蝶就是庄周。
又过了一会,庄周从梦中醒来,则依然是原有形体的庄周。但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庄子认为:庄子可以是蝴蝶,蝴蝶也可以是庄周。这便是物化之理。(选自《齐物论》)
六、朝三暮四
古时候有一位好养猴子的人,他养了一群猴子,由于他经常和猴子在一起,对猴子的性情摸得一清二楚,并能与猴子进行感情交流。有一天,他看到自己喂猴子的橡子不多了,就想出了一个减少橡子分配给猴子的办法。于是他把猴子召集在一起说:“从今天起,早晨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猴子们听了立即发了怒,纷纷直立起吱吱的叫着。养猴子的忙改口说:“那么早晨四升,晚上三升,总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高兴的个个手舞足蹈。试看橡子和橡子的数目并无损益,只是依据猴子的喜怒进行运用,这就是因任的道理。所以圣人通和是非,将是非调合起来,使其止于自然均平之地,则物与我各得其所,两不相妨,这就叫做“两行”。两行者,即所谓“道并行而不相悖。”
惠施听了“朝三暮四”的故事,很受启发,觉得庄子对道的研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心里也非常佩服,所以他坚持听完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庄子。(选自《齐物论》){《庄子》寓言故事}.
七、庖丁解牛
从前,有一个叫丁的厨师,特别善于宰牛。梁惠王知道后,便请他为自己宰牛剔肉。
庖丁宰牛剔肉时,凡是他手碰到的地方,肩靠到的地方,脚踩到的地方,膝盖顶着的地方,都发出淅沥沥、哗啦啦和谐的响声。只见他挥刀一刺,哗的一声,骨肉更分开了。一切声响,都和音乐的节奏一样,姿势优美,犹如古代的《桑林》之舞;动听的声音,仿佛是古乐《咸池》的旋律。
看到这里,梁惠王拍手称赞说:“啊,太好了!太好了!技术怎么能达到如此神奇的境地呢?!”
厨师丁放下刀子回答说:“我知道宰牛的规律,这比掌握一般的宰牛技术更进一步。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眼中所见的是一头完整的牛,不知从什么地方才可以进刀。三年以后,我对牛体结构已完全了解,呈现在眼前的,已不再是一头完整的牛了,我知道该怎样剖开牛体。到了现在,我宰牛的时候,不用眼睛去看,而是凭精神去接触牛体,感觉器官的功能都不用了,精神的作用活跃起来了。”
说到这儿,厨师丁见梁惠王大惑不解的样子,又接着解释道:“在肢解牛体时,要顺着牛体的自然生理结构,把刀子插进筋骨间缝隙,通过骨节间的孔道,一切动作都完全顺着牛体结构本来的样子进行。刀子所经过的地方,连经络、筋腱都没有碰过,更何况那些大骨头呢。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这是因为他们要用刀割肉;那些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这是因为他们在肢解牛体时,要用刀子去砍骨头。”说到这儿,厨师丁拿起自己的刀,掂了掂说道:“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宰的牛也有几千头了,然而刀锋还像刚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锋利。要知道,牛的骨节之间是有空隙的,刀锋却薄得几乎没有厚度,把这样的刀锋插入有空隙的骨缝中去是宽宽绰绰的,舞动刀子也有回旋的余地。十九年过去了,我的刀子还是这样的锋利。尽管如此,我也从不掉以轻心,每当遇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便把动作放慢,下刀也很轻。当牛体哗地一下分开,像泥土一样散落在地上时,我便提刀站立,环顾四周,从容自得,心满意足,把刀子插拭.干净,好好地收藏起来。”
听到这里,梁惠王说:“太妙了!有幸听您的这番话,我从中悟出了养生的大道理啊!”(选自《养生主》)
八、秦失吊唁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姓李名耳,字聃,人称老聃。相传老子死后,他的朋友秦失去吊唁他,秦失进了灵堂,号哭三声就出来了,一点悲哀
的表情也没有。他的弟子们见了,很不理解,他们问秦失:“老子不是您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他是我的朋友。”弟子们又问:“既然老子是您的朋友,那么您如此简单地吊唁他能行吗?”
秦失看了看弟子,回答说:“当然可以。刚开始时,我把老子当作一般人看待,后来我觉得不对,老子不是一般的人,不应用对待一般人那样对待老子。刚才我进去吊唁,看见有一个老头儿正在哭,就像在哭自己的儿子一样;又有一个年轻的人在哭,就像哭自己的父母一样。他们虽然都聚在这里痛哭,但并非所有吊唁、痛哭的人都出于真情,而不过是一种礼节形式罢了。不想吊唁而吊唁,不想哭而哭,这是失去天性违背真情的。这样做会受到天理的惩罚。”说到这儿,秦失看了看弟子,又接着说:“人来到世上,是他应当来,死了也是合乎自然的发展,顺应天性和自然的。无所牵累而逍遥自在的人。因此,喜怒哀乐对他来说是没有用的,我这样吊唁他难道不可以吗?”
听了秦失的话,弟子们都点了点头。(选自《养生主》)
九、栎树托梦
从前,有一个叫石的木匠,带领弟子去齐国。走到曲辕这个地方时,看见一棵被奉为神社树的大栎树,栎树的树荫可以遮蔽几千条牛,树干有百人合抱那么粗。树临山而长,高出山顶八十尺才生长枝干,这些枝干可以造几十条大船。很多人都围着这棵大树观看,赞叹不止。木匠石的弟子们也停下来围观,但木匠石连看都不看一眼,照样不停地赶路。
弟子们看了好一阵,才急忙跟着追木匠石,一个弟子气喘吁吁地问木匠石:“自从我拿着斧子跟您学手艺,还没见过像刚才那棵栎树那样的好木材,来往的人都停下来观赏,您却像没看见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木匠石听后,回答说:“算了,你不要再说了!这是一棵毫无用处的散木,用它造船会沉,用它做棺材很快就会腐烂,用来做器具又不结实,用来做门和窗户就会像云心木一样流出树脂来,用来当柱子又容易被虫子蛀蚀。这是一棵不能用作材料的树,没有任何用处,别人也不会砍伐它,所以,它才如此长寿。”
庄子寓言故事
1.葫芦之用(无用之为大用)
惠施告诉庄子说:“梁惠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种上,成熟之后,里面的种子就有五六百斤;可是假如用它盛水,它的坚固程度不足以使它被举起来;假如剖开作水瓢,那么实在太大而没有什么可盛。这葫芦并非不是很大,但我因为它没用处,而将它砸破了。”庄子说:“您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东西啊。曾有宋国人善于配制防止手部皮肤开裂的药,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谋生。有个外地客听说之后,请求用一百个‘金’购买它的配方。这宋人聚集一族之人商量说:‘我们世世代代漂洗丝絮,不过才挣几个金,如今一下子把技术卖给他就能得到一百个金,请允许我将药方给他。’外地客得到之后,带着药方去告诉吴王。越国有战事,吴王命他做将领,此时正是冬天,外地客率军与越人水战,大败越军。吴王就划了块土地给他,并封为邑君。能使手不被冻裂,效果是一样的,但有人用它封官,有人却仍然不能摆脱漂洗丝絮的劳累,那么就是因为使用的地方不一样啊。如今您有能装五六百斤的大葫芦,为什么不考虑用它作为形似大酒杯的器具,而借以浮游于江湖之上呢?您却为它阔大没东西可盛而发愁?那么您的心就像被蓬草塞住了。”(选自《逍遥游》
2.朝三暮四
古时候有一位好养猴子的人,他养了一群猴子,由于他经常和猴子在一起,对猴子的性情摸得一清二楚,并能与猴子进行感情交流。有一天,他看到自己喂猴子的橡子不多了,就想出了一个减少橡子分配给猴子的办法。于是他把猴子召集在一起说:“从今天起,早晨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猴子们听了立即发了怒,纷纷直立起吱吱的叫着。养猴子的忙改口说:“那么早晨四升,晚上三升,总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高兴的个个手舞足蹈。
3.庖丁解牛
从前,有一个叫丁的厨师,特别善于宰牛。梁惠王知道后,便请他为自己宰牛剔肉。
庖丁宰牛剔肉时,凡是他手碰到的地方,肩靠到的地方,脚踩到的地方,膝盖顶着的地方,都发出淅沥沥、哗啦啦和谐的响声。只见他挥刀一刺,哗的一声,骨肉更分开了。一切声响,都和音乐的节奏一样,姿势优美,犹如古代的《桑林》之舞;动听的声音,仿佛是古乐《咸池》的旋律。
看到这里,梁惠王拍手称赞说:“啊,太好了!太好了!技术怎么能达到如此神奇的境地呢?!” 厨师丁放下刀子回答说:“我知道宰牛的规律,这比掌握一般的宰牛技术更进一步。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眼中所见的是一头完整的牛,不知从什么地方才可以进刀。三年以后,我对牛体结构已完全了解,呈现在眼前的,已不再是一头完整的牛了,我知道该怎样剖开牛体。到了现在,我宰牛的时候,不用眼睛去看,而是凭精神去接触牛体,感觉器官的功能都不用了,精神的作用活跃起来了。”
说到这儿,厨师丁见梁惠王大惑不解的样子,又接着解释道:“在肢解牛体时,要顺着牛体的自然生理结构,把刀子插进筋骨间缝隙,通过骨节间的孔道,一切动作都完全顺着牛体结构本来的样子进行。刀子所经过的地方,连经络、筋腱都没有碰过,更何况那些大骨头呢。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这是因为他们要用刀割肉;那些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这是因为他们在肢解牛体时,要用刀子去砍骨头。”说到这儿,厨师丁拿起自己的刀,掂了掂说道:“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宰的牛也有几千头了,然而刀锋还像刚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锋利。要知道,牛的骨节之间是有空隙的,刀锋却薄得几乎没有厚度,把这样的刀锋插入有空隙的骨缝中去是宽宽绰绰的,舞动刀子也有回旋的余地。十九年过去了,我的刀子还是这样的锋利。”
听到这里,梁惠王说:“太妙了!有幸听您的这番话,我从中悟出了养生的大道理啊!”(选自《养生主》)
4.离西施家不远,有个长得很丑的姑娘名叫东施。可她却一天到晚涂脂抹粉,扭扭捏捏,人又懒,嘴又馋,乡亲们都很讨厌她。东施见大家总夸西施长得美,很羡慕,就想学西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