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孟子有关的故事

励志故事  点击:   2015-02-09

与孟子有关的故事篇一

孔子、孟子及弟子的介绍和故事

孔子、孟子及弟子的介绍和故事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 ,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故事】孔子误会了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2、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邹(今山东邹县)人。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善于养生气功,“善养吾浩然之气“。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故事】孟母三迁

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

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与孟子有关的故事}.

3、颜回

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今属山东)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自汉高帝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国魏正始年间将此举定为制度以来,历代帝王封赠有加,无不尊奉颜子。

【故事】颜回退金

颜回幼小时跟孔子学习,因家中比较贫寒,常常以稀粥充饥,但是他却学习刻苦守时。有一次,孔子见颜回又是第一个到私塾,便问:“颜回你吃的什么饭?”颜回说:“一张饼,一碗汤。”其实他吃的是一碗粥。他却把粥上凝结的薄皮称作一张饼,把薄皮下称作汤。颜回虽然家贫,却十分乐观,并且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为了给一位穷学友的母亲治病,他曾劝说父亲向别人借了碎银子给他的穷学友。不料,有几个多事的学生,却将此事传说成颜回偷了别人家的银子送人情。于是便有人说丢了东西,怀疑是颜回偷的。可是孔子不信,但又没有理由堵住多事人的口舌。第二天,颜回又是第一个先到私塾。一进门,见地上有一锭金子,上面还写着:“天赐颜回一锭金。”颜回本想不理,但见写有自己的名字,于是就在金子上写了“外财不发穷命人”几个字后,放回原处。通过这件事,孔子更加相信了颜回,并当着大家的面说:“贤哉,回也!”

4、曾子

曾子(前505年10月12日—前435年),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现山东省平邑县)。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一生积极实践和推行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曾子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修养。编《论语》、著《大学》 、写《孝经》、著《曾子十篇》,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曾子是儒家正统思想的正宗传人,他把孔子的思想和学问授给弟子,又将孔子的言行整理成《论语》,上承孔子之道,下开思孟学派,对孔子的思想一以贯之。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乃至中华文化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鲁悼公三十二年(前435年),曾子辞世,终年70岁。曾姓后裔把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

【故事】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与孟子有关的故事}.

5、端木赐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汉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对他好时他看人不顺眼,别人远离他了又会埋怨别人,如子思。性格自私,骄纵使气。才华横溢。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汉族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故事】子贡尊师

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子贡尊师的故事,也很感人。一次,鲁国大夫在别人面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听说后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几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比做太阳和月亮,说老师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6、冉雍

冉雍(前522-?),汉族,中国春秋末期鲁国陶(今山东定陶)人。字仲弓。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冉季载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人称“犁牛氏”。《冉氏族谱》称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后公西氏闻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品学兼优。为人度量宽宏,“仁而不佞孔子称其“可使南面”,即可担任封国之君(《雍也》)。后来荀子更敬重他。《荀子·十二子》称:“下则法仲尼、子弓(即仲弓)之义”,将他和孔子并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下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为“薛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

【故事】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与孟子有关的故事篇二

初识孟子——孟子其人其事

第一讲:初识孟子——孟子其人其事

{与孟子有关的故事}.

孟子(前372?---前289?)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县人)。相传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父名激,母仉氏。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谱》上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由于有关孟子的故事中,大多只见其母,不见其父,所以多数人认为孟子早年丧父。《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孟子从小立志学儒习礼,十五岁左右,他入学读书,“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孟子怀着救民于水火的美好愿望,肩负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他曾游说于梁(魏)、齐、宋、滕、鲁等国,但仁政理想未能实现。公元前319年,齐宣王继位,恢复了建于临淄城西的“稷下学宫”,一时间,汇集了上千名士,成为当时政治咨询、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于是,孟子再次前往齐国,希望在这里能够实现他的理想。齐宣王聘他为客卿。在稷下学宫,孟子吸收各家所长,突破了孔子的思想局限,较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君仁臣义、尊贤使能、以民为本、统一天下等仁政理论。这既是孟子从事政治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又是其思想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孟子的仁政主张曾使齐宣王受到一定鼓舞和赞赏,但齐王欲以武力称霸诸侯,与孟子产生了分歧。由于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孟离开齐国返归故里。回到邹国时,孟子已六十多岁,从此他不再出游,而是在家乡兴办学校,广收门徒,与万章、公孙丑等弟子答疑解难,编著《孟子》。此书记述了他一生的主要言论、活动及其思想学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公元前289年冬至,孟子去世,享年84岁,葬于邹国境内(今邹城市城东北约12公里)的四基山西麓,即今孟子林。邹国人因孟子去世十分悲痛,废除了在冬至日贺冬的习俗(“邹人因哭孟子而废贺冬之礼” )。

孟子去世后,经历代学者的推崇,逐步确立了儒学嫡系传人的地位,东汉赵岐首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之大才”。元至顺元年(1330年),文宗皇帝加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这是孟子始被封建朝廷尊封为“亚圣”。从此,在中国历史上,“亚圣”便与孟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孟子的代名词。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并以此到齐、梁、鲁、邹、宋等国游说诸侯,终不被采用。晚年退居讲学著述。著有《孟子》一书,现存7篇。他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百家争鸣高潮中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经孟子而发扬光大,长期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孟子休妻

选自《韩诗外传》。原文为‚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买肉啖子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孟母断织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与孟子有关的故事篇三

《三字经》中的十个经典励志故事

《三字经》中的十个经典励志故事

1、《孟母三迁》

《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段机杼。”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孟母还是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又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这才开始喜欢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这时候,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孩子适合居住的地方!”{与孟子有关的故事}.

有一回,孟子偷懒不学习,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布,说:“学到一半就停下,和这块织了一半就断开的布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用!”孟子听后,再也不偷懒了。

2、《黄香温席》

“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得温暖。黄香的故事流传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3、《囊萤映雪》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两个关于勤学的故事。

晋代的一个名叫车胤的孩子,他家中贫苦,没钱买灯油,又想晚上读书,于是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萤火虫装在白布袋子里面,靠着微弱的灯光读书;映雪是晋代的孙康,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学之人。

4、《孟母断机》

孟母姓仉氏,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与孟子有关的故事}.

5、《五子登科》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

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6、《孔融让梨》

孔融的父亲拿一些梨给孩子们吃,让孔融先挑,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吃。这故事被用作儿童教育的好教材,成为千古美谈,它美就美在孔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谦让风格。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后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兴平二年(195)领青州刺史。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因不满曹操雄诈,被奏免官。后复拜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

荐,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下狱弃市。

孔融着有,《隋书·经籍志》载《孔融集》9卷,已散佚。通行本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1卷。孔融文又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其诗又见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汉诗》。

7、《苏洵二十七方才学习》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着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嘉佑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为文见解精辟,语言锋利,纵横捭阖,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佑集》十五卷。

8、《母子同刑》

三国时期,魏国王经在征讨篡位的司马昭时被捕,司马昭要王投降,并抓来他的母亲相威胁。王说:“为国尽忠,死而无怨。”司脑羞成怒,决定处死王母子。临刑前,王苦着对母亲说,是自己连累了她。母亲却笑着说,自己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王在忠与孝矛盾时选择了忠,实际上是真正的孝。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敬仰。

9、《孙敬悬发》

“头悬梁”的是晋朝人孙敬。孙敬,字文质,汉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学,后入洛阳,在太学附近一小屋安顿母亲然后入学。

他曾采杨柳为简,加以编联,用来写经,这是历史上“辑柳”的典故。《太平御览》上记载: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常年闭门谢客,攻读诗书,人称“闭户先生”。他苦读诗书,常常通宵达旦,困倦得眼皮都睁不开了,就弄根绳子把头发绑起来吊在房梁上。打盹垂头的时候,揪一下头发就惊醒了,继续读下去。

10、《苏秦刺股》

古时候,有一个学者叫苏秦。苏秦自幼家境贫寒,连书都读不起。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或者帮别人打短工,后来又离乡背景到了齐国拜师学艺。

经过一年的学习,苏秦认为自己已经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迫不急待告别老师和同学,去闯荡天下。但是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连钱也用完了。他只能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时,苏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烂肮脏不堪,满脸尘土。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暗笑他活该!

苏秦看到家人这样对待他,十分伤心。他关起房门,不愿意见人,对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子,父母不认儿子,都是因为我不争气,没有好好学习。”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新振作精神,搬出所有的书本,发愤读书。他每天读书到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都后悔不已,但又没有什么办法不让自己睡着。有一天,读着读着实在困了,不由自主便扑倒在书案上,但他猛然惊醒——手

与孟子有关的故事篇四

有关谚语的小故事十二则

有关谚语的小故事十二则

1、说曹操曹操就到

汉献帝在李催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拿汉献帝,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然而信使未出时联军以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说曹操,曹操到”之说。

2、吃力勿讨好,阿旺炒年糕

宁波谚语。喻卖力干活 ,但得不到赞赏。宁波的男子名字中多“旺”,凡名字中有“旺”者,小名就被叫作“阿旺”。传统的宁波习俗中,保持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习惯,即男子不做家务。炒年糕须用慢火,心急而又不善于家务的男子不懂炒年糕的窍门,会以旺火炒年糕,年糕肯定会炒焦。他出了力气不但得不到表扬,还会遭到妻子的臭骂。由于“火旺”和“阿旺”谐音,于是原“火旺炒年糕”就讲作“阿旺炒年糕”。

3、孟母三迁

孟子三岁丧父,由其母亲抚养成人。小时候住山东邹县城北二十五里的马鞍山下,村名叫范村,村不远有一片墓地,出殡的人群常从孟子家门口经过,於是孟子就模仿送殡的人,孟母看见了,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把家搬到城国北部的庙户营。可是这裏街上相当繁华,东部住一个杀猪屠户,孟子就学屠户的样子,整天嬉戏。孟母感到这裏也不宜培养孩子,便又移居於「学宫之院」,即县城南门外子思书院旁。从此,孟子被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孟母甚喜,就把孟子送进了这所学宫读书,他勤奋读书,终成大儒。

4、头悬梁 锥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5、瞎子打灯笼

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说:“天晚了,路黑,你打个灯笼回家吧!”盲人火冒三丈地说:“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还给我打个灯笼照路,不是嘲笑我吗?”他的亲戚说:“你犯了局限思考的错误了。你在路上走,许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着灯笼,别人可以看到你,就不会把你撞到了。”盲人一想,对呀!

局限思考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 整体思考是你把自己放到整个环境中去考虑。系统地思考问题,就会发现,你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互动。 6、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君子: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指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等待时机再动手。 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记载,秦王三十六年,范雎被人陷害,魏齐疑他谋反,将他打的半死。于是范雎离开自己的家乡游说秦王。受大用。秦王四十六年,范雎杀掉魏齐

7、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不久,来了个高个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这样总算还有水喝。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从此谁也不挑水,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打翻烛台,燃起大火,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 。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水自然就更多了 。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一段寓言,其寓意是:办一件事,如果没制度作保证,责任不落实,人多反而办不成事.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因为三个和尚属同一种心态,同一种思想境界,都不想出力,想依赖别人,在取水的问题上互相推诿.结果谁也不去取水,以致大家都没水喝。 8、玉不琢不成器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做的东西,它有固有的好本质,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它的特性也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改变。

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于是他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

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运。 卞和失望的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9、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2] 书,终于成为文豪。

10、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与孟子有关的故事}.

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与孟子有关的故事}.

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游向东海。

多用来比喻在集体生活中;各人有各人的办法;或者各自拿出本领来完成共同的事业

11、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份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那宝塔要求可高啦,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孙权被难住了,急得面黄肌瘦。后来寻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铜葫芦模型的人,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时隔一月,仍然没有一点儿下文。诸葛亮每天在招贤榜下踱方步,高兴得直摇鹅毛扇子。 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他们面目丑陋,又目不识丁,大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他们听说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心里不服气,便凑在一起商议。他们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然后,再用牛皮开料,硬是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在浇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这一着,果然一举成功。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故事,就这样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谚浯。

12、此地无银三百两

古时候,有个叫张三的人,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积攒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但他总是怕别人偷去,就找了一只箱子,把三百两银子钉在箱中,然后埋在屋后地下。可是他还是不放心,怕别人到这儿来挖,于是就想了一个"巧妙"的半法,在纸张上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字,贴在墙角边,这才放心地走了。谁知道他的举动,都被隔壁的王二看到了。半夜,王二把三百两银子全偷走了。为了不让张三知道,他在一张纸上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贴在墙上。张三第二天早上起来,到屋后去看银子,银子不见了,一见纸条,才恍然大悟。

与孟子有关的故事篇五

孔孟故事

孟子受教免休妻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

孟母三迁

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惠子相梁

{与孟子有关的故事}.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鸩鹑,你知道吗?鸩鹑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鸩鹑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鸩鹑,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性善与四端 —— 道德价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说」, 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楚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

因此, 孔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 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 这种自觉是表现於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 是与生俱来的。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义利之辨 —— 道德价值的论证

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於自觉心, 属於人的「本质」, 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 必有异於禽兽之处, 这种「异於禽兽」的性, 便是「善端」。他指出, 人之所以不善, 是由於受私欲蒙蔽。因此, 人应放弃私利, 以达到社会的公义。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教育主张 —— 贯彻始终

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 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 但又认为人善性, 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 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修身方法上, 主张自由发展, 因势利导。

此外, 孟子也十分重视学习环境, 置学子於优良环境中, 施以自发的教育, 方能成功.孟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启发未明理学。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 只要每人扩充善性, 压抑物欲之性,自身反省。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 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 都是继承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孟子思想

政治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孔子身世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与孟子有关的故事篇六

历史上有名并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历史上有名并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推荐“孟母三迁”: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被后代尊为“亚圣”,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家代表人物。但你知道么,孟子的巨大成就与他小的时候受到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西汉刘向编著的《烈女传》的“母仪”这一部分,就记录了“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这句话。相传,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以防他学坏。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孟母三迁教子有方得非常像,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孟母三迁”故事为历代所称述。如宋代苏轼作《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元代关汉卿《蝴蝶梦》:“想当年孟母教子,居心择邻;陶母教子,剪发待宾。”等等。我们所熟知的重要蒙学读物仨字经》中也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仍有许多现实版,比如很多母亲为了孩子不惜高价租学区房。、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欧母画荻,柳母和丸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三年级一百字作文
下一篇:《庄子》寓言故事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