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 点击: 2011-11-15
2017年中山房地产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 (目录)
2016-2022年中国中山房地产市场调查研究
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96205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2016-2022年中国中山房地产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 1962059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7650 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Email: kf@Cir.cn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中山房地产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认为,2016年一季度,中山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04.38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比1-2月提高12.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71.62亿元,增长4.0%,增速上升7.4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6%。
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992.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0%,增速比1-2月轻微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781.09万平方米,增长4.4%。房屋新开工面积240.79万平方米,下降14.5%,增速上升26.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36.86万平方米,下降7.2%。房屋竣工面积87.56万平方米,下降22.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6.47万平方米,下降4.7%
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307.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1.8%,增速比1-2月下降18.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86.4%,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78.8%,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207.0%。商品房销售额195.69亿元,增长101.1%,增速下降10.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01.6%,办公楼销售额增长202.4%,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114.1%。2016年,中山楼市势头大好,增长速度喜人,发展前景广阔,值得投资。
《2016-2022年中国中山房地产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在多年中山房地产行业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中山房地产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资深研究团队对中山房地产市场各类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数据库,对中山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中山房地产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准确把握中山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中山房地产行业前景预判,挖掘中山房地产行业投资价值,同时提出中山房地产行业投资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正文目录
第一章 中国房地产市场 1.1 中国房地产供需分析 1.1.1 住房潜在需求分析 1.1.2 中国购置未开发土地情况 1.1.3 中国房地产价格情况 1.1.4 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整分析 1.1.5 中国房地产购买力的外部抽离解析 1.2 2014-2016年房地产市场运行分析 1.2.1 2014-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情况 1.2.2 2014-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热点问题 1.2.3 2014-2016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情况 1.2.4 2014-2016年商品房销售和空置情况 1.2.5 2014-2016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情况 1.2.6 2014-201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1.2.7 2014-2016年企业景气指数分析
1.3 2014-2016年中国大中城市房屋市场销售价格指数 1.3.1 2014-2016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1.3.2 2014-2016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1.3.3 2014-2016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1.3.4 2014-2016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1.4 2014-2016年中国大中城市房屋市场销售情况 1.5 2014-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
1.5.1 2014-2016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概述 1.5.2 2014-2016年中国房地产全行业发展形势 1.5.3 2014-2016年中国房地产调整空间情况 1.5.4 2014-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分析 1.5.5 2014-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关键 1.6 2014-2016年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与影响因素 1.6.1 2014-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 1.6.2 影响2014-2016年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因素分析 1.6.3 中国房地产政策建议
1.7 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影响分析 1.7.1 经济危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7.2 金融危机对中国楼市外资投资的影响 1.7.3 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发展概述 2.1 中国二三线城市土地市场 2.1.1 一线城市房地产复苏情况分析 2.2.2 二三线城市土地市场供给概况 2.2.3 房企主战场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2.2 中国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 2.2.1 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情况 2.2.2 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存量情况 2.2.3 房地产重心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2017中山鸟卷作文精评
2017·“中山鸟卷”作文精细点评
目 录
优秀作文(6篇)
1.坚守孝,方为善
2.窥探无人赡养背后的社会保障体系缺口
3.法律维系的亲情是何等悲哀
4.养老问题的出口在哪里?
5.为聂老汉的勇敢点赞
6.法律难承亲情
中等作文(5篇)
1.亲情不应被遗忘
2.莫让强制执行而伤了亲情
3.百善“孝”为先
4.解开孝之枷锁
5.遵纪守法,人人有责
低分作文(5篇)
1. 退一步海阔天空
2.人无信,无以立
3.信用
4.老年得子,一败涂地
5.责任,铭记于心
【作文原题】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聂老汉年逾古稀,生活困难。因外出打工的儿子小聂,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聂老汉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法官与小聂沟通无效后,法院遂将小聂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小聂因无法正常出行,工作受阻,只好到法院承认错误并借钱支付了有关赡养费。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作文(6篇)
1.坚守孝,方为善
(以“观点”定为标题,清晰,显豁,醒目,扣题。标题的表述使用文言句式,显得古朴文雅,彰显文化底蕴。值得注意的是,以观点作为标题,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观点切题,二是语言精美。)
子女因各种借口拖欠对老人赡养费的支付如今已屡见不鲜。(切入现实状况,引出话题。)今日,小聂一案的判处却引起了广泛关注。(“却”似有不妥,既
然“屡见不鲜”,则“广泛关注”没有来由。)在自身亦拮据的情况下,能放弃对父母的赡养吗?法院的判决已给出明确答案:坚守孝,方为善。(在引述材料内容后,迅速推出文章观点,这是考场作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可见,作者深谙此道。)
从最浅层的方面看,小聂交付赡养费,本就是对法律规定义务的遵守与履行。这一点不论孝顺与否,作为公民便应当做到。由此看来,法院的判决不仅必须,而且正确。(以退为进笔法。先从“义务”切入,指出法院判决的正确。看似闲笔,实则为下文铺垫。)
但交付赡养费仅仅是单纯的义务履行吗?(注意“但”,承上启下,思路清晰,逻辑合理。考场作文务必重视“清晰”,而清晰有赖于“过渡段”或“过渡词”来实现。)答案是否的。这种行为的背后,更体现了一个人的责任感与信用。(从上文“最浅层”,到此深入一层,从“义务”升格为“信用”。作者的逻辑性得以体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试问一个连赡养父母的责任都拒绝担负的人,如何让他负起工作上的责任?一个连按时交付赡养费都无法做到的人,该让人如何相信他的信用?(以“追问”形式展开,语势陡增。追问是行文的重要展开技术。)且不论父子间的恩情,但从父亲为他提供从小长大的物质保障而言,在父亲年迈之时对其进行赡养,本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推脱的,而小聂的失信行为换来工作、生活的阻碍,只能说是法院对其失责失信行为的正当告诫。(全段紧扣“信用”问题展开,语言晓畅,行文自如。)
交付赡养费,从本源上看,是一个人孝顺的体现,父母不仅给予我们生命,而且给予了我们成长的各种保障,孝顺父母便成一种必然。(转入“孝顺”的论述。但此处与上文的斜街,略显松散,其原因正是少了与“信用”之间的语句纽带。比如段首开加一句:信用对于上下两代之间其实就是孝顺。)孝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需时时铭记在心。这是对养育自己成人的父母最好的报答。然而如今,孝字却在小聂心中缺失,这便是法院对其进行惩罚的根本原因。(全段围绕“孝顺”展开论述,题文照应。){2017中山政府工作报告}.
或许有人会认为,小聂本就经济困难,支付赡养费还需借钱,这一判处太不近人情。(特别注意作者的“或许有人”这一行文技术。从思路上来说,这种从读者疑问角度出发切入的办法,能有效地拓展行文空间,增强文章的亲切感,在论述上,则可以加深文意。)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法院的判决不仅是对小聂的警醒,更是对全社会的告诫。(从“社会”角度加以反驳。)人情不应体现在对恶劣行为的从轻判决,而应体现在对孝顺的最好履行。而且,讨论是否应赡养父母,本就是一种错误行为。(从“讨论”自身加以反驳。)社会何时已形成了为不孝找借口的风气?孝顺是我们本应坚守的理念,如今却成为人们讨价还价的谈资,这是否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不良现象?这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进行思考的。(全段宕开一笔,从“疑问”切入,使文章内容得以深化。)
孝顺不仅体现在对父母的赡养,更体现在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牵挂与关怀。坚守孝,令自己安心从容,令父母安享天年,这是小善;坚守孝,令社会洋溢孝顺之风,这是大善。(强化“孝顺”论题,从“小善”和“大善”两个角度深入。对比性的议论,有利于在思想上彰显深刻。)
唯有坚守心中的孝,方能成为至善。(独句成段,再次点题,突出中心,又明确论点,这种处理,很符合考场作文的扣题要求。作者的考场作文意识,可见极强。)
总评:本文卷面整洁,得了高分,亮点有:一是论点明确。在这个开放空
间较大的作文题中,作者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加以展开论述,做到中心突出,首尾点题,很好。二是行文逻辑较为严密。考场作文的思路或逻辑往往不是依赖读者的推理来获得的,而更依赖段落语句来获得的,本文的写作则体现了这一点,上下文之间,连贯合理。三是语言朴实流畅。一般而言,精彩有表现力的语言,更容易征服读者。本文的语言回归平淡,风格质朴,没有华丽辞藻,连引用也少之又少。这种文风在清晰的卷面中还是有优势的。但还可以加强语言的文采。
2.窥探无人赡养背后的社会保障体系缺口
(此标题有穿透性,自然深刻。标题必须达到三个效果:①简洁明了,②体现观点和态度,③符合材料内涵。以此观之,此题目态度鲜明,切中了材料要害,属于优势题目。)
有句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可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年过半百老人无人赡养,境遇极其困窘,不得已之下只得将子女告到法庭以得到赡养费地现象,使亲情孝道被置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有人说,我们的社会已经亲情泯灭,道德沦丧。真是这样吗?我看未必。(本段的思路是引用加分析加质疑反问。不是简单地复述材料,而又紧扣材料的核心话题:无人赡养老人,付诸法律。这样的首段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最后语句的反问与质疑很有议论气场。)
就拿年逾古稀地聂老汉来说,他地生活很困难,但儿子小聂外出打工已经半年没有支付赡养费,聂老汉只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实属一种无奈之举。再看小聂,他起初没有执行,于是被录入“失信被征行人”名单,结果因工作和出行受阻,小聂只好承认错误并借钱支付赡养费,这似乎也是被逼无奈下的举动。同样是无奈,大众好像自动会给小聂贴上“没人性”“冷血无情”地标签。七旬老人无人赡养,谁来担责?我们不能感情用事地单方面归咎于小聂,而要从更深层去探讨。(本段的思路是材料分析加观点总结加观点分析。此段表现了作者极强的分析意识,而且紧扣材料进行分析,没有任何跑题、偏题的可能,这样的思维模式非常值得称道。这也是让文段走向深刻的典型技术。另外,语词的使用简洁有力,如“无奈”“标签”“担责”等都是较为庄重、有力;语气上也郑重其事,体现了认真分析问题的态度。)
诚然,小聂有着无可推诿的责任,他没有履行赡养父亲的义务,没有尽到做儿子的本分,但他自己本身的生活条件也很拮据,甚至连最后要支付的赡养费都是借钱支付的,他连赡养费都负担不起。显而易见,他外出打工挣的钱很少,可能连自己的生活都过的捉襟见肘,再苛责他准时定期支付赡养费似乎有点不近人情。(“诚然”一词,让文段思路迂回曲折,说理显得更透彻、更理性、更辩证。抓住材料中的文字进行分析,针对具体情况来看到问题,不武断、不强势,以理服人。关键还是分析到位,使用了还原人物身份、文本细读等阅读的方式来写作,打通了“读”“想”和“写”,这一点非常值得赞赏。)
那么,老人的子女无力赡养,老人难道就只能自生自灭了吗?当然不是,我们还有社会保障在背后做支撑。但是,捏老汉并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福利,他既没有收到每月的最低保障金,也没有体会到社会养老体系给予地救助和服务。可见,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很大的缺口,而潜在地养老危机随时都有可能从缺口中迸发出来。(“那么”“当然不是”“可见”这些衔接词语的使用很娴熟,说明作者写作上的连贯技术水平较高。分析深入,自然就能得出让人信服
的观点,现象背后的实质是制度上的缺陷,这就让文章深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是什么,是制度,是文化,是精神,是心态,是历史„„)
出现这一缺口的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是我们一向把家属作为最直接的赡养人,仅将社会保障体系作为辅助地备用“人选”,意识不到要双管齐下才会成为坚实后盾,二是我们过分苛责子女应承担的义务,哪怕个人已无力负担也要强行使其负重,但我们忘记了社会的力量有多强大,动员社会群体也许很快就能解决问题。(本段使用了原因分析技术,当然,更重要是这个分析是站得住脚的。从“措施”效果和“观念”判断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可谓深入、辩证。)
所以,要想堵住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口,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政府要关注并改善民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有关养老的一系列体制机制,确保“老有所养”惠及全社会。物质条件不足的子女需给予老人精神上的慰藉,政府再适当给予物质上的补助,也要建设和完善含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石老人充分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本段使用了措施解决技术,“政府”的角色永远是制度的承担者和责任人;措施的归类也无外乎“机制”“基础设施”“物质”“精神”,当然,能掌握这些分析技术,基本能对付评论的深入性了。)
莫让社会保障体系地缺口无限扩大,防微杜渐,从养老开始。让老人有人赡养,让子女无沉重经济危担,才算是真正为民谋福祉。赡养老人,始于子女终于社会。(结尾段,既有忧患意识,又有呐喊思想,还能回扣观点,关键在于两个思维的角度:“莫让”和“让”,这种否定肯定的结合,会让段落有层次、有力度,有一种思考推进的轨迹,会让分析更有力度、深度。)
(总评:这篇文章在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①书写清晰,工整;②深入材料,观点鲜明突出;③用分析问题的思维来写文章,使得文章气势充足,而又以理服人;④语句衔接自然流畅,符合思考的轨迹;⑤思考深入,就事论事,一事一理,辩证分析技术使用纯熟;⑥所选的角度是材料的核心话题,紧扣材料,而又随时呼应材料。从本文看作者过了审题关、书写关、结构关、衔接关、分析关,思维深入,表达流畅,不愧为一篇上乘的考场作文。)
3.法律维系的亲情是何等悲哀
(观点明确新颖,感叹中强化悲凉感)
孝道,凝聚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祖祖辈辈治国齐家的核心理念。(从“孝道”说起,颇显宽宏大气,又不失中肯,让人肃然起敬。)古人甚至卧病求鲤,当今却有人连赡养费都不愿支付,且不说违法,作为人应有的道德都丧尽。(穿越时间隧道的对比,孝心反差极大,除了震撼,就是激思。不过,典故有瑕,非“卧病求鲤”,乃“卧冰求鲤”也。)生之父母,授之父母,最终怎能忘记父母?(散发文言气息,节奏感强,一个反问,问出了究竟。){2017中山政府工作报告}.
孝顺父母,是每人应尽的职责。聂老汉年逾古稀却要亲诉儿子,无法享受天伦之乐,这何尝不是天底下一大悲哀!(阐释孝道,不忘回归材料,可见,作者的材料意识不弱。双重否定,“否”出了深刻,写出了力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引句虽熟,但精准。)本来关爱老幼就是一种社会责任,如今,却连亲生父亲都不愿赡养。(从文化传统的角度议论材料,直逼“孝道”的脆弱。)《陈情表》中李密放弃仕途只为照顾祖母,古代官员丁忧时要守丧两年,无丝竹之欢,无酒肉之乐。(古代的事例是一面镜子,从历史材料中找寻今天的答案。)在道德上,孝顺父母是理所当然的;在法律上,孝顺父母是公
民义务。(视角独特,分析很有层次感,从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解读孝顺。)一个人对父母的态度便可得知此人品质优劣,行为是否得当,是衡量人的一大标准。(拓展适度,延伸合理,把“孝顺父母”一事置于人品的环境下反思,可见,作者收敛自如。)
是本分,更是责任!(单独成段,真醒目,显重要,对前段的概括。这是考场作文吸引眼球的一大法宝。)
靠法律维持的亲情是何等悲哀!(置于段首,不忘点题,点题何等重要。)自幼便吟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应当深谙父母之伟大。出自感恩,出自深爱,我们都应善待父母。而儿子小聂知错悔改,只因自己被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基本生活受影响。(为法律的登场做好铺垫。)法律的存在着实保证了老人的生活水平和应有的赡养费,但又反映出无人负责、子女弃养的悲哀现实。(如何改变现实困境呢?一是完善法律制度。不过,鄙以为,阐述较为单薄。)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社会更应加强道德教育,深化“孝道”的重要性,使每个人都尊重、爱惜自己的父母。(二是加强道德教育,很有针对性的措施。不过,亦犯同样的错误,阐述不够详细,缺乏深度。)切勿失去父母才悟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令人诧异的是,引用的形式多样,这种修饰性引用值得效仿。)
同时,社会与政府也应有完善的扶持制度。(三是完善扶持制度,不过,一言无法以敝之。)消息称,小聂需借钱支付赡养费,或许小聂自身经济亦出现困难。但无论如何,主次有序,小聂的行为都应遭舆论的谴责,理受法律的惩罚。生活再困难也不应忘父母当初抚养的恩情和付出。(客观地指出小聂的经济困难,反映作者议论较为全面,体现辩证思维。不过,一个“无论如何”,将再次强调自己观点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对个人而言,孝既是本分,更是责任;对国家而言,孝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统,若人人不得善终,则社会会大乱,又何谈国富民强。(对“孝”的议论,从不同的主体出发,有了更为丰富的思考。“若”体现出假设思维,进一步强调“孝”的可贵。)我们是父母所生,父母花尽一切心血将我们抚养成人,我们上学、毕业、工作、生子,重复着当年父母走过的路,切勿只顾向前奔跑,记得回头看看那弯曲的脊背与缓慢的步伐,像多年前一般他们照料我们那么仔细去照顾年迈的父母。(语句有点诗意,但句子过长,语意有点啰嗦。考场作文不应冗长,应以短句为主。这是考场作文获胜的“一大秘诀”。) 总评:本文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获得高分,实属“货真价实”。全文立意非凡,思路清晰,语言有味道。文章中心明确,立意别致,善于挖掘材料的要义,提炼出新颖深刻的观点,避免了凡俗的令人疲倦的观点。全文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释孝顺父母是责任,第二部分提出如何解决孝道困境,只是这部分的阐释不够到位,欠深度。文章引用多处,且形式多样,反问句增强语势。
4.养老问题的出口在哪里?
(题目疑问,设置悬念;点出“养老问题”,便知立意之深刻)
乌鸦尚懂反哺,而聂老汉与其子小聂却为了赡养费而对簿公堂,(用乌鸦反哺的例子与聂老汉父子的事件对比开头,给人以情感的冲击。)抛开任性和道德不谈(大家基本都在谈“任性”与“道德”,可作者却说不谈,由此窥见其立意之高,之深。),这一尴尬的案例恰恰反映了当今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养老
2017年高考(113)广东省中山一中2017届高三第二次统测
2017年高考(113)广东省中山一中2017届高三第二次统测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统测
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天文{2017中山政府工作报告}.
李政道
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可是,为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外边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璧,璇玑,琮,他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
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大打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
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如果盘的直径是8尺,那么管子的长度应约是盘直径的2倍,这个管子对着正极。再做一个形状像璇玑的大盘子;边上有三个凹口,每一个凹口正好对着一个星,星在天空,这个盘子随着星,竹管是不动的,要定正极的位置,必须通过管子对着正极,然后让盘子随天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成方形,约高一尺。竹管四周均有大石块,这样的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器就有两个部分:一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凹口对着星,随天上的星面,代表天;一是这些大石头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管一端开一个直径为2毫米的孔,管子长15尺左右,它测量正极分类的精确性能达到0.013度。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显的星。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的成功,就制作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因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选自《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的观念,如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和黄道两个圆形的轨道。
B.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维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认为,这样提问本身就表明在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圆的。
C.璧为圆形,中有圆孔,代表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代表地。《周礼》所谓,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可为印证。
D.璧为圆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认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
2.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盘,把这个盘固定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B.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盘穿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C.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大璇玑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
D.在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璇玑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作用看,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块是必不可少的。
3.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壁,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壁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
B.由于壁和琮都是从璇玑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
C.代表天的壁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从玉器璇玑简化而来的。
D.今天所能见到的壁和琮,都是礼器和饰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史丹,字君仲,鲁国人也,徙杜陵。自元帝为太子时,丹以父高任为中庶子,侍从十余年。元帝即位,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常骖乘,甚有宠。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亲信之,诏丹护太子家。是时,傅昭仪子定陶恭王有材艺,子母俱爱幸,而太子颇有酒色之失,母王皇后无宠。
建昭之后,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丹进曰: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可相国也。于是上嘿然而笑。其后,中山哀王薨,太子前吊。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上望见太子,感念哀王,悲不能自止。太子既至前,不哀。上大恨曰:安有人不慈仁而可奉宗庙为民父母者乎!上以责谓丹。丹免冠谢上曰:臣诚见陛下哀痛中山王,至以感损。向者太子当进见,臣窃戒属毋涕泣,感伤陛
下。罪乃在臣,当死。上以为然,意乃解。
竟宁元年,上寝疾,傅昭仪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希得进见。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嫡长立,积十余年,名号系于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见定陶王雅素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臣愿先赐死以示臣!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妾闻罪当死。上因纳,丹嘘唏而起。太子由是遂为嗣矣。丹为人足知,恺弟爱人,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故尤得信于上。为将军前后十六年,永始中病乞骸骨,上赐策曰:左将军寝病不衰,愿归治疾,朕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使躬不瘳。宜专精神,务近医药,以辅不衰。丹归第数月薨,谥曰顷侯。 (节选自《汉书·史丹传》)
【注】
骖乘:陪乘。留好:留意,爱好。陈惠、李微:当时宫中的音乐家。
4.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方式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妾闻/罪当死
B.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妾闻罪/当死
C.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妾闻/罪当死
D.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妾闻罪/当死
5.对以下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考,在文言里指已经死去的的父亲。皇考,就是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称呼。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
B.冠,即帽子。免冠,就是脱帽。冠礼是古代成年男子满20岁举行的象征独立和成熟的仪式,备受重视。笄礼是年满15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在冠礼、笄礼之后男子就可以冠发、女子可以梳髻。
C.古代诸侯王爷等死了就叫
薨,类似皇帝的驾崩。《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D.《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
6.下列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元帝做太子的时候,史丹就深得信任,担任驸马都尉侍中,常常在车右陪乘,后来,元帝还命令史丹护卫太子一家。
B.元帝喜好音乐,定陶恭王与其的嗜好相同,深得元帝喜爱,多次称赞他的才能。在这种情况下,史丹极力劝谏,褒扬太子。
C.皇帝病重,太子很少能够与他见面。史丹趁皇上独自休息时,叩地拜伏,陈以利害,打消了皇帝重立太子之念头,使太子终于成为继承人。
D.史丹虽然表面上倜傥不羁,但内心做事谨慎,担任左将军前后十六年,深得皇帝器重,告老还乡时,皇帝赐予策书来褒奖、安慰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可相国也。(4分)
(2) 见定陶王雅素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
浣溪 沙
苏 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释: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耦耕,两人各持一犁并肩而耕。使君,指自己。
8.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9.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客人的箫声极具感染力来表达自己此时内心的感伤的两句是: , 。
(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为追求道义而奋不顾身的句子是
, 。
(3)与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样,王湾《次北固山下》用 , 两句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題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題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2017中山政府工作报告}.
夏日里的最后一趟班车
符浩勇
夏日的黄昏,西斜的日头仍不肯减弱炽烈灼人的威力,贪婪地俯视着金黄的田野。李茂的粗布汗衫已被汗水湿透,贴在他单薄的身上,裤袋里那只借来的小灵通又响起短信息铃声。他真想停下手中的镰刀,直起身子歇息一会儿,看看小灵通里传来什么信息。
其实,他知道,小灵通里一定是城里的朋友发来的有关民办教师正的信息。他读完高中,就在小学当代课老师,八年后为民办教师,山里人简称民师。二十多年过去,期间每隔三年,县里都组织人员来山里小学听课,考察民师的教学质量,优中选优,推荐正。尽管每次他都被推荐填写申请表,可最后批下来的却总是别人。听说,今年是最后一次民师正了,赶不上这趟班车,就别想再找到座位了。但是,他身后
嚓嚓的割稻声追了上来,妻子在后面说:天不早了,赶紧些,割完这一畦,明天就结束得早些,你还可以赶回学校去。
他顾不得腰酸腿痛,掏出小灵通匆匆看过信息,知道明天县教育局就敲定民办教师正名
单,朋友说他凭硬件是最有希望的。他心中不由掠过一阵喜悦,手里的镰刀也快多了。 这时,隔河那边的田野传来一个男人的喊声:收工吧,别累坏了身子,明天再割。我再请几个小工,一天割完。喊话的是王详堂。他在小学当教师没几年,就称病行,后又开商店。如今手头松了,每逢收割季节,总是请人来帮忙。
他生怕妻子听见后生出埋怨,妻子却已经甩过话来:你看人家王详堂,早下海经商,农家活都不用自己忙。这次,如不能正,你就乖乖回来帮我干活!
为缓和气氛,他赔着笑脸说:你说离开学校,离开孩子,我还能干什么?人各有志嘛!都说我这回一定会民师正。
你离不开学校?学校都放农忙假了,可你班上李记那帮学生,也不见谁来帮你一把。妻子唠叨着挖苦他。
你……你怎么能这样说?他好像受了侮辱,陡生怒气,可看到妻子黑瘦的脸,看到前面待割的那片田,心一软,愤怒又咽下去了。
回到家里,天已黑透,他掏出小灵通再看信息内容。其实在田头时他不止一次看过城里朋友发来的信息:最后一趟民师正明天就可确定,但竞争非常激烈,如可能,今晚进城来疏通关系,以防万一。他苦笑着摇了摇头。
吃过饭,他给城里的朋友回了信息:听天由命吧,吉人自有天相。
妻子对他说:听说,你班上李记他们家里已收割完了,你是他们的老师,你去请他们,要是他们肯来帮忙,明天一个上午就可割完。他听后犹豫了:李记他们是毕业班学生,平日功课紧,放假又帮家里忙,好不容易休息一下,怎可又烦扰他们?但一想到妻子明天又要在烈日下蒸烤一天,而时令也不等人,他便硬着头皮走出家门。
刚走近李记家,未进门就听见屋里王详堂的嗓门:明天,你让孩子们来帮我,有酒有肉,一天每人20元。下面的话他没听完就拔腿回家了。
次日,天刚蒙蒙亮。李茂和妻子拖着疲惫来到田头,却见薄雾中十多个人头在稻穗中起伏,他走上去:李记,你们怎么来了?王老师不是请你们了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我们不稀罕他的钱,我们在放假前早约好了,等家里收割完就一起过来帮忙……
妻子显然被孩子们的言语感动,她对李茂说:你招呼孩子们收割,我回家张罗饭菜,你们师生今天叙叙情。孩子们却婉言拒绝了。李茂很生气,说:你们瞧不起老师了,老师再穷,也请得起一顿饭。没想到,李记颤抖着声音说:我们不嫌老师穷。要是你像王详堂一样去经商,也早富了,但谁来教我们啊?……他听罢竟一时语塞,心想,这回如果民师正了,他会潜心一辈子陪伴山里的孩子。
正午时分,稻子终于割完了,李茂的心里充满收获的喜悦,他同孩子们约好明天就回学校去。孩子们走远,他又接到城里朋友的:最后一次正名单已确定,可惜他落选了。本来会议上对他是有争论的,都说像他这样的条件,早些年就应该正了,可现在,他的年龄早过了规定年限……
他听着愣住了,这让他怎么对妻子和孩子们说呢?朋友在那头还在说:最大的遗憾是,这一次没能正的民师将被清退,离开教师队伍……他听不清后面的话,脑海里却浮现出一个恍惚的画面:一辆破旧的班车从他身边呼啸而过,他手里却攥着一张皱巴巴的过期车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讲述了民办教师李茂在最后一次民师正中落选的故事。第二段用倒叙方式简要交代他二十多年的从教经历,有利于突出故事主线,使情节不蔓不枝。
B.李茂的妻子虽对丈夫有埋怨和挖苦,但从她催促丈夫快些割稻以便赶回学校,以及想为孩子们准备饭菜这些情节可以看出她也是个顾全大局、通情达理的人。
中山市2016-2017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中山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水平测试试卷
七年级数学
(测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如果水位升高1米记为+1米,那么水位下降2米应记为 ( ) A.—1米 B.+1米 C.—2米
D.+2米
2.2016年11月27日,“逸仙杯”中山国际马拉松赛在中山市举行,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5 000名参赛者从孙文纪念公园开跑,数量15 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15×103
B.1.5×104 C.1.5×103
D.0.15×105
3.下列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不正确的是( ) A.如果a=b,那么a—c=b—c C.如果a=b,那么ac=bc
B.如果a=b,那么a+c=b+c D.如果ac=bc,那么a=b
4.下列平面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正方形的是 ( )
A. B. C. D. 5.已知x2yn与—xmy3 是同类项,则m+n= ( ) A.5 B.2 C.3 6.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7<—8 B.85.5°=85°30' C.—|—9|=9 D.2a+a2=3a3 7.木工师傅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点弹出一条墨线,这是因为(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D.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8.甲、乙两班共有88人,若从甲班调3人到乙班,那么两班人数正好相等,设甲班原有人数是x人,可列出方程( ) A.88—x=x—3
B.88+x=x—3
D.1
C.(88—x)+3=x—3 D.(88—x)+3=x
9.A、B两地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在B的( ) A.南偏东30° C.西偏北30°
B.东偏南60° D.北偏西60°
10.对于有理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a※b=—a2—b,则(—2)※(—3)=( ) A.7 B.1 C.—7 D.—1 二、填空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1.—3的相反数是
3x2y
12.单项式的系数是
5
13.若2a—b=1,则代数式4a—2b—1的值是
第14题图
14. 如图,将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重叠在一起,若∠AOD=135度,则∠BOC15.中午12点30分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
16.一件夹克衫先按成本价提高50%标价,再将标价打8折出售,结果获利18元,则这件夹克衫的成本价为 元.
三、解答题(一)(共3个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18分)
32
17.计算:(1)102.
15
18.先化简,再求值:
19.解方程:
四、解答题(二)(共3个小题,每小题7分,满分21分)
20.若|x—3|与|y+2|互为相反数,且有理数m没有倒数,求(xy)2017m的值.
1
(4a22a2)(a1),其中a=—2. 2
5x12x1
1. 63
21.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AOM=90°,且OM平分∠NOC.若∠BOC=4∠NOB,求∠MON的度数.
第21题图
22.某市居民用水收费标准如下,每户每月用水不超过22立方米时,水费按a元/立方米收费,每户每月用水超过22立方米时,未超过的部分按a元/立方米收费,超过的部分按(a+1.1)元/立方米收费.
(1)若某用户4月份用水20立方米,交水费46元,求a的值; (2)若该用户7月份交水费71元,请问其7月份用水多少立方米?
五、解答题(三)(共3个小题,每小题9分,满分27分)
23.如图,点P是线段AB上的一点,点M、N分别是线段AP、PB的中点. (1)如图1,若点P是线段AB的中点,且MP=4cm,求线段AB的长; (2)如图2,若点P是线段AB上的任一点,且AB=12cm,求线段MN的长.
第23题图1
第23题图2
24.如图是2017年1月份的日历.
(1)图1中,带阴影的方框中的9个数的和与方框正中心的数有什么倍数关系? (2)在图2中,将带阴影的方块移动,任意框出9个数(每个格子都有数字),(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9个数的和可以是135吗?若可以,(3)带阴影的方框移动过程中,求出方框正中心的数;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第24题图1 第24题图2
25.某公司要把240吨白砂糖运往A、
B两地,用大、小两种货车共20辆,恰好一次可以运完.已知大、小货车的载重量分别为15吨/辆和10吨/辆,运往A地的运费为大货车630元/辆,小货车420元/辆,运往B地的运费为大货车750元/辆,小货车550元/辆. (1)求两种货车各用多少辆;
(2)如果安排10辆货车前往A地,剩下的货车前往B地,那么当前往A地的大货车有多少辆时,总运费为11350元.
中山市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
七年级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C; 2. B; 3. D; 4. B; 5. A; 6. B; 7. A; 8. C; 9. D; 10.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
11.3; 12.三、解答题
3
; 13.1; 14.45; 15.165; 16.90. 5
17.解: 原式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