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点击: 2014-10-29
某某村扶贫工作三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
***镇***村
扶贫工作三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
(2015年9月)
一、***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西北部,距县城82公里,与**镇交界,区域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21.9亩,林地面积4500亩,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500亩,辖13个村民小组、917户、3268人。全村有低保78人、五保户44人,贫困人口376人,村民人均收入3450元,村党总支共有正式党员 88名,支村两委6人。
1、旅游资源方面:村内有省级水利风景区***山,尚未得到有效开发。
2、主要产业方面:全村主要农产品为中药材尾仙,尾仙种植面积600亩。
3、农村饮水方面:全村还没有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集中居住区150户750人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4、农网方面:有18公里低压线路需要进行提质改造,需要增加120KV增容变压器。
5、道路建设方面:全村村级公路5公里未硬化,10.5公里组级公路未硬化。
6、农村住房条件方面:有危房26户。
7、农田水利设施方面:全村共有天台、石康2座水库,320余口大小山塘,石康水库因年久失修,渠道建设落后,
堤坝需要加固维修;天台水库2公里灌溉渠道亟需修缮,400亩耕地受灌溉影响生产效率低下。
8、教育方面:村内1所村级小学。
9、医疗卫生方面:没有村卫生室
10、社会保障方面: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7%,新农保参保率80%。
多年来,***村一直没有村级集体经济,人均年纯收入增长缓慢,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有2450元。贫困原因:一是地处边远山区,基础设施滞后,交通瓶颈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二是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业产业受交通条件、生产技术、市场波动、信息滞后等多方面因素制约,造成全村无支柱型产业。三是农民基本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普遍不足,农民增收缺乏技术支撑;四是没有发挥自身旅游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导致群众致富道路狭窄。
二、***村2015—2017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总书记视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实施三大建设的战略要求,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以民生建设为基础,旅游发展为核心,产业发展为重点,组织建设为保障,实现村旅游产业迅速壮大、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和谐,形成***山核心景区的一张靓丽名片。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自力更生的原则。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整合及社会帮扶投入力度,以贫困群众为主体,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合力攻坚。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扶持的原则。区别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口,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扶持措施,坚持突出重点,以人为本,切实将项目、资金用到最需要帮扶的贫困群体。
坚持重点突破、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原则。突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注重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扶持产业大户。抓住贫困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和基本队伍问题。
坚持精准扶贫原则。始终瞄准贫困问题,分析致贫原因,找准切入点,落实帮扶扶持政策,始终围绕贫困人口,制定脱贫计划,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帮助实现脱贫致富。
(三)工作目标
1、经济发展方面:到2017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1000元以上,基本消除贫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初步成型并可持续发展。全村主导产业中药材种植达到2000亩规模,成为群众增收重要渠道,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2、人民生活方面:美丽村庄基本成型,通过加强“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全村实现垃圾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100%,实现水泥路硬化到组率达到100%,院落改造率达到100%,无房、危房改造100%,村庄绿化率达75%,使全村生态旅游优势更加明显,成为生
态旅游的名片。
3、社会发展方面:实现网络、电视、通信入户率达到95%。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贫困群众达100%,通过实施农业增收项目稳步脱贫,新农保、新农合全面实现全覆盖。实现全村义务教育达标率100%,高中阶段教育80%以上。村卫生室建设达标,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群众文化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四)发展规划
1、打造***山旅游景区,形成特色旅游村,成为省级水利风景区的一张靓丽名片。一是***村文化广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商店、旅游厕所。二是在依托每年六月十七清庵祖师诞辰、垂钓、爬山等节会延伸旅游品牌。三是引导农户发展家庭农家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四是在农家院内种植桂花树等绿化设施,形成一户一景,一院一景,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与旅游产业发展融为一体,互相映衬,丰富休闲观光内容,增加村民收入。
2、壮大主导产业,培育特色种养业,拓宽增收渠道。一是壮大中药材这项主导产业,扩大中药材(尾仙)种植面积,引导农民变粗放管理为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家禽养殖,与特色旅游相互依托。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组、户道路建设,方便群众出行;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设施,维修
骨干山塘、渠道,切实改善生产条件。
4、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加快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提升网络、有线电视、通讯等覆盖率,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2015年是基础建设年(预算资金764万元) 通过核心景区基础建设,为村旅游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通过道路硬化、水利建设等基层设施工程,完善农业生产配套设施。{三年扶贫工作计划}.
1、旅游产业基础建设(预算资金530万元)。
①新建村民活动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文化休闲广场、旅游厕所、特色小商品店,预算资金380万元。
②硬化***山景区公路2公里,预算资金150万元。
2、交通建设
硬化檀木至六寨村级公路2公里,预算资金80万元。
3、院落改造
在村民集中区实施硬化、美化、亮化,栽种树苗、花卉等,预算资金10万元。
4、特困户居住条件建设
帮助7户特困户改善居住条件,总投资14万元。
5、水利建设
对10亩以上的山塘进行全部清淤,完成110口山塘清淤工作。预计资金130万元。
(二)2016年是产业攻坚年(预算资金1500万元)
花垣县吉卫镇夯来村三年脱贫、五年奔小康建整扶贫工作计划(摘要...
花垣县吉卫镇夯来村三年脱贫、五年奔小康建整扶贫工作规划
2016年扶贫工作计划
2016年挂包帮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县、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增强直接联
系群众工作实效,根据县委、县政府《2016年“挂包帮”精准扶贫工作要点》文件精神,县
安监局将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带着感情与责任,扑下身子,深入铁厂乡村,
扎实开展挂联帮扶精准扶贫工作,切实推动定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按时按质完成精准扶贫
目标任务,结合安全监管工作实际,特制定我局2016年度如下“挂包帮”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县全委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省委“三大发
展战略”、市委“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县委“三区一城”建设决策部署,扎实
推进“走基层”、“双联”、“十联”活动,以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参与性,以产
业培育为重点,以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着力破解制约贫困村经济发展
的瓶颈因素,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优化农村环境,全面推进方山坪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健康发展,实现贫困
村、贫困户脱贫摘帽。
二、村情社貌
村地处铁厂乡西北部,平均海拔1200米,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
辖4个农业合作社65户247人,有劳动人口72人,常年在外务工40人左右。 以喀斯特地
貌为主,土地贫瘠,有耕地238亩,均属于低产田土,主产玉米、薯类等农作物。2016年,
农作物总面积580亩,(其中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40亩),人均占有粮食390公斤。村民经济
收入以劳务输出、传统农业、金银花和干果为主。2016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74万元,
其中农业总产值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0元;有建卡贫困户30户97人。 已实现户户通电;使用移动或者固定电话32户;无小学校点和村卫生站,上学就医需要
到15公里的铁厂乡街道;全村饮水困难户35户,饮水困难人口123人,饮水困难牲畜数700
头(只)。
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产业发展尚未起步,农民增收难。目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没有产业或发展项目。
2、交通条件差,信息闭塞。村位于边远高寒山区。由于多种原因,村委会所在地仍未通
公路,只有靠近场镇至林场公路的1社已建2.8公里泥碎公路,解决20户78人出行难题。
但由于路况很差,运输能力极为低下,多数村民仍然走山路出行,靠肩挑背磨运物品,村民
的生产生活极为不便,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旱灾、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因灾致贫和返贫几率大。{三年扶贫工作计划}.
三、帮扶内容
(一)新居建设。严格按照县级要求,尊重农户意愿,结合本村实际,融合巴山特色,
协助科学规划聚居点1处,争取30户农户入住。
(二)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协助实施2.8公里村道路硬化工程,争取新建6公里村道路,
彻底解决全村行路难的问题。二是协助实施安全饮水项目。三是协助实施庭院建设,居住环
境进一步提升。
(三)特色产业。鼓励大户通过租赁等形式,整合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草食性牲畜(牛、
羊)和小家禽(鸡)。通过项目扶持,设计建设产业环线代村社公路,鼓励农户利用台 院地和荒坡,发展核桃、板栗等干果,套植银花,连块成片,规模规范栽植,形成干果
银花带,促进村民增收脱贫。
(四)公共服务建设。协助新建村级活动场所一处,达到八有标准,实现“1+6”功能。
协助建设村卫生站1所,配齐医护人员,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五)能力提升工程。用活远程教育平台,通过专家、农技人员现场讲解、在线培训等
方式,大力实施劳务培训和技术培训,争取开展5次以上的培训,惠及全村。
(六)生态环境建设。协助加大对破寨子地质灾害点的防治工作,积极协助开展全村238
亩土地整理,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率。协助全村新建10个垃圾集中堆放池,创建和谐美丽乡
村。
四、帮扶举措
(一)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党建带扶
贫、扶贫促党建”的要求,对照“一好双强”标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吸引致富能手、知
识青年、返乡务工人员、成功人士等加入党组织,注重支部书记的选拔和培养。充分发挥党
员干部在投资筹劳中的示范作用,主体作用以及参与项目建设的监管作用、发展致富产业的
带动作用,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领路人。二是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自治作用。发挥好
村委会在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方面的作用,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工作机制,强化自治作用,建
立一套有效推进扶贫项目实施、开展精准扶贫、群众筹资投劳、项目建设监管等方面的村规
民约,让群众意识到扶贫开发是自己的事,主动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来。三是充分发挥其他组
织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做大做实群团组织、协会、专业合作社、业主管理委员会等各类基层
组织,发挥他们在产业带动、吸纳贫困群众就近务工、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二)整合部门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基础资金扶持。坚持统筹发展理念,政府组织领导,
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市场协同。整合部门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基础资金扶持,按照精准扶贫
要求,对建卡贫困户制定帮扶方案,在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等方面给予扶持,确保贫困群众
增收致富,稳定脱贫。
(三)深入宣传发动,充分发动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始终突出农民的受益主体和建
设主体地位,深入发动和依靠群众,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激发群
众的建设热情。注重民主和群众监督,无论是项目的选定还是项目的建设,充分尊重群众的
意愿,实行民主决策、民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监督,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项目资金使用的
全过程实行公开、公示,实现阳光作业。
(四)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增强产业助农增收活力。根据村有种植
银耳的习惯和技术优势,依托耳林资源,大力发展银耳产业。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
发展模式,组织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社,推行股份制经营模式,帮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五)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帮扶取得明显成效。为取得活动实效,局成立以党组书记、
局长同志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为副组长;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
党组成员、工会主任为成员的“挂包帮”领导小组。并下派局党支部书记、应急办主任同志
到乡村担任驻村干部,坚持将活动纳入局的重要工作内容,与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一同研究、
一同部署、一同检查,努力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五、工作纪律
1.不干预村“两委”正常工作,不插手和干预村工程建设。
2.帮扶中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纪律,不做有损干部形象的事,维护良好的安监形象和干群
关系。
3.驻村干部要按照县上的统一要求,定期深入农户开展帮扶活动,既要当好服务员,又 要当好联络员,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加强与乡、村、社和单位的沟通联系,努力推进挂
包帮精准扶贫活动取得新实效。篇二:2016年扶贫帮困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2016年扶贫帮困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按照市扶贫办的相关工作要求和部署,以构建和谐部门为目标,做好上级各部门下达的
扶贫帮困任务。经研究决定,特制定20xx年度扶贫帮困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构建和谐部门”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三年扶贫工作计划}.
面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动员全系统力量,深入开展开发式扶贫等各项扶贫帮困工作,确保我
局扶贫帮扶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
二、工作任务
帮扶对象包括系统外“一对一”结对帮扶、三峡移民、伤残军人、金秋助学贫困学生、
常乐镇(常来村)贫困户等,系统内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困难党员和生活困难群众等。目
标使他们在现有的生活基础上各方面条件都得到进一步改善,力争使他们早日脱贫,做到“两
个”满意,即让上级各相关部门满意、让贫困户满意。
三、帮扶内容
1.开展开发式扶贫帮困工作。对常乐镇115户贫困户开展慰问活动,根据帮扶对象不同
就业意向、劳动者技能、身体状况以及经营环境、条件等情况,与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
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采取“输血”与“造血”结合,以“造血”为主的开发
式帮扶方法,多形式、多渠道落实创收项目,逐步增强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对无劳动能力
的低收入户,主要采取“输血”救助方式实现脱贫。严格按照“机关部门捐助物资每年每户
不少于1000元,帮扶责任人每年走访不少于4次,捐助物资每年每人300元”的标准,帮助
落实脱贫致富增收项目、筹措发展资金、资助贫困户孩子上学,给他们带去精神和物质上的
安慰,使每个贫困户能切身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具体名单及扶贫项目意向见附件)。
2.开展帮扶三峡移民活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元旦、春节、中秋等节气,开展慰问活
动,让他们感受到海门人民的热情和关爱,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和适应海门的生活。
3.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把“爱心包裹”捐赠活动、“手拉手”爱心助学、金秋助学等活动
作为扶贫帮困一项重要工作,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关心下一代工作,把资助贫困学生的工作
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落实到位。
4.开展献爱心募捐活动。扎实开展“一日捐、一元捐”、“慈善一日捐”、“助残募捐”等
活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和全市三级资质以上的各类房地产、市政企业献出爱心,从而帮助
到困难群众。
5.开展帮扶薄弱村活动。根据帮扶要求,明确“扶持一项增收项目、加强财务节支、资
助一项村级公益事业”的帮扶目标,制订专题帮扶方案,确保对常乐镇广南村的帮扶工作落
到实处。
6.开展慰问老复员军人活动。利用“八一”建军节、“九九”重阳节、春节等节气,开展
对老复员军人的慰问活动。
7.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充分利用“三走进三服务”等活动平台,帮助东风新村社区
解决一些矛盾突出问题,使结对共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8.开展挂钩共建活动。按照海综治委〔20xx〕3号文件精神,加强与余东镇的挂钩共建
工作,加强工作指导,加大财力、物力支持,有效促进平安海门建设。
四、工作要求
为把扶贫帮困工作落到实处,局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施渠平任组长,党组副书记、
副局长蔡卫东任副组长,科室和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系统的
扶贫帮困工作。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杨美如兼任主任。同时,要根据调研情况,
认真分析研究,坚持四大帮扶原则: 一是思想帮扶。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强化勤劳致富的观念,树立自强、自
立意识。
二是物质帮扶。从实际出发,对有一定劳动技能申请创办第二产业的困难群众,发放一
定数额的扶贫帮困周转资金;对低收入贫困户子女上学支付学费及代办费等常规费用有困难
的,通过物质经济支持帮助解决,以防出现辍学现象。 三是技术帮扶。通过多种渠道,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使拥有一技之长,增强自身造
血功能。
四是信息帮扶。利用自身优势,无偿为困难群众提供劳务、介绍就业信息等服务,拓宽
致富渠道。篇三:会同县2016年基础教育工作计划 会同县2016年基础教育工作计划 会同县基础教育管理站 2016年1月18日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办人民满意
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内涵、特色发展,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学
校办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学前教育: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深入落实?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整治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确保幼
儿入园率达到98%以上,学前一年、两年、三年教育率分别达95%、85%、75%以上。
2、基础教育:小学年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初中年辍学率控制在1.3%以内;抓好初
中毕业学业考试、小学文化素质测试工作,确保初中毕业学考综合排名全市第一。
3、高中教育:普通高中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实现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普职比接近1:1;力争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次性合格率达95%以上,确保综合排名全市前三;
突出会同一中的内涵发展和会同三中的特色发展。
4、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投资1500余万元完成朗江镇东城小学等10所农村义务教育合
格教学点及漠滨乡中心幼儿园等5所乡镇公办合格幼儿园建设任务。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构建“一校一品”高效课堂模
式,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文化;继续抓好课改样板校建设,创建2所以上市级课改
样板校。
三、工作措施
1、中小学生德育工作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突出学校德育工作首位。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
责任体系和德育工作网络,建立以“校长—分管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家长”的德育工
作体系。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关于印发?关于培育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会教
字?2016?13号)文件精神,按?会同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考核细则?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将
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做到进校园、进课堂有方案、有措施、有实效;继
续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教育活动,积极开展爱国、理想、励志、爱心、感恩、
文明、诚信、环保等主题教育活动;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
升校园文化品味;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制度,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严格执行?怀化
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试行)?(怀教发?2016?2号)文件精神。各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切
实抓好中小学教学常规工作。教育局将把教学常规工作纳入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重要内
容,严格考核;基 教站将会同督导、人事、教研、仪器等相关部门开展随机督查,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对
做得好的给予表扬,对做得差的实行问责。 严格落实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标准,按规定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以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怀
化市2015-2016学年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的通知?(怀教发?2015?6号)为依据,完善我
县教育教学质量监管和评价机制,强化教学常规过程管理,以年级组和教研组为主体,抓实
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反思等教学环节,常规结果按10%的比重纳入学校年终目标管
理考核,做到措施具体,落实到位,成效明显。
3、学校安全教育
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制度,强化安全工作责任制,按照“一岗双责”
要求,建立健全中小学(园)维护安全稳定领导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大力加强校园安
全教育和安全防范管理,积极配合公安、消防、交警等部门开展禁毒、消防、交通、防灾、
避险等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提高学校安全防范意识和
自护自救能力,增强校园安全研判和突发性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
排查,坚决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力争创建1所省级“平安校园”、5所市级“平安校园”。
4、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 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合格学校建设规划推进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意见?的通知?(湘政办发?2011?67号)文件精神,2015年我县已全面完成完全小学以
上的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任务,从2016年起 开始非完全小学和教学点建设任务的创建。2016年我县拟投资1500余万元完成广坪镇
杨家渡村小学、地灵乡大坡村小学、黄茅乡抱蓬村小学、朗江镇东城村小学、青朗乡木舟村
小学、坪村镇竹寨村小学、长寨乡白市村小学、岩头乡庙坳村小学、沙溪乡凤羊村小学、炮
团乡岩头坪小学等10所农村义务教育教学点和王家坪、马鞍、宝田、漠滨、地灵5个乡镇中
心幼儿园的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各项目校(园)要做到早规划、早行动,严格控制工
程项目预算,避免超标建设和负债建设,确保如期完成创建任务。
5、规范办学行为
继续加强对学校乱补课、乱收费、乱订资料等违规办学行为和隐蔽式家养家教行为的监
控和整治,义务教育学校一律禁止以任何形式组织补课和举办有偿第二课堂活动;切实规范
学籍管理,方便家长、学生及学校办理入学、升学和转学等事宜,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监管;
规范招生行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严禁排斥和
拒收潜能生;规范新生就近入学管理,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城区义务教育
招生严格执行?会同县城区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招生办法?,按招生计划实行划片招生,确保
实现阳光招生;落实“减负”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和布置
作业。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大课程管理力度,严格落实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标准,按
规定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重点在全县中、小学各确定3-4所作为县级课改示范校,在教
学视导、资金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在此基础上申 报市级课改样板校并确保2所以上评估验收过关;积极构建“一校一品”高效课堂模式,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建设;认真落实“教育精准扶贫政策”,
积极开展教学视导、教学比武、教学开放和城乡中小学“手拉手结对”、区域教研联盟、名师
送教等课改活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特色发展。
7、各级各类考试
抓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小学文化素质测试工作,力争高中学业水
平考试一次性合格率达95 %以上,高中学考确保综合排名全市前三,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综合
排名全市第一。狠抓考纪考风,以考纪考风促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
提升和良性发展。
8、学前教育管理
2016-2018年精准脱贫帮扶扶贫三年规划方案{三年扶贫工作计划}.
2016-2018年精准脱贫帮扶扶贫
三年规划方案
(2016年1月1日)
按照市委“精准脱贫”工作总体部署和安排,本单位对帮扶对象XX村开展了认真的调研摸底,针对帮扶村情况及园区自身情况,制定如下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XX于XX,下辖XXX个社,总面积XX平方公里。人口总户数XX户,总人口XX人,未转移农户XX户XX人,其中常住XX户XX人,地广人稀,户与户相距较远,村社道路多为自然路。该村地属我市农牧业“三区”规划中的禁止发展区,农牧业基础设施无法新建或扩建。现阶段,该村电力配套、深机井及灌溉附属设施、养殖棚圈等农牧业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土地未整合,大部分属于低产田,村内常住农牧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谋生技能不多,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单打独斗式传统农牧业阶段,收入普遍偏低,全村现有贫困户XX户。
二、帮扶思路
充分发挥XX在招商引资等各方面的优势和特长,大力挖掘XX发展潜力,依托大的政策导向,在XX地方政策允许范围内,发展适合该村的且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产业,如旅游产业;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牧民就业能力,鼓励农牧民外出致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帮助
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开展精准扶贫,帮助年老体弱、因病致贫(返贫)等弱势苦难群体稳定脱贫,激发村民自身发展积极性,变输血为造血,打好集体致富的基础。
三、帮扶范围
针对所有未转移农户,重点帮扶常住户和特殊困难群体,适当发展村集体经济。
四、帮扶目标
通过三年帮扶,实XX至少有一个支柱型产业,每户农牧民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全村壮年劳动力且有外出就业意向者全部稳定就业,27户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村内矛盾纠纷明显减少,村民各方面素养显著提高,全村农牧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基层党员队伍素质和村支部党建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五、帮扶计划
(一)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帮助聘请专家团队,在XX整体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制定XX三年发展规划,明确村、社发展方向,理清发展重点,计划于2018年中期完成。
(二)开展技能培训和政策宣讲。一是针对农牧民中普遍存在的谋生技能不多的现状,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计划重点开展现代农牧技术、厨艺、花艺、企业内机动车驾驶(叉车、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等)、电工作业、起重作业、机械作业几类型的职业培训,具体培训科目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每年开展3-6期,连续3年,达到村内青壮劳力全部接受培训,全部拥有一技之长的目标。二是针对
扶贫工作规划
XX市XX局
帮扶XXX《2012-2014年帮扶规划》
XX村是2012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市XX局重点帮扶的扶贫村,为扎实推进扶贫帮扶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推进XX村加快新农村建设,2012年7月5日下午,市XXX召开局党组会议,研究确定了《2012-至2014年帮扶工作规划》。
一、石河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距离XXX公里,距离XX8公里。
(二)人口组成及收入情况:石河村共有XX个社,现有人口XXX人,农户XXX户,其中男性XXX人,女性XX人,XX人,外出务工XX人,贫困人口XX人,贫困户XX户。其中:特困户XX户,享受低保农户人口XX人,五保户XX人,残疾人XX人。全村人均纯收入XXX元。
(三)基础设施情况:
1、水利设施情况。现有山平塘XX口,长年不能蓄水有XX,XX,囤水田埂XX根,其中:不能保水田埂XX根。
2、农村公路情况。全村XX公里均为泥土路,其中村道XX公里,涉及XX村21个社,农户XX户,人口XX人。
(四)产业情况:
1、耕地及种植业情况:XX亩,土1659亩。常年种植水稻805亩,平均单产在500公斤;小麦XX公斤;油菜450亩,平均单产110公斤;玉米1400亩,平均单产400公斤;花生360亩,平均单产160公斤。
2、产业结构情况:支柱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差,传统农业观念强,接受新技术困难,农作物单产低,农户增收慢。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口多耕地少。全村人均占有耕地只有0.84亩,正处于世界公认的人均耕地警戒线。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体现在道路和水利设施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造成交通不便,农户出行、运输困难,买卖都不方便,制约畜牧业和种植业发展,严重影响农户脱贫致富。三是支柱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差,传统农业观念强,接受新技术困难,农作物单产低,农户增收慢。
三、帮扶工作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雁江区委、区政府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总体要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项任务,着力帮扶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优化新环境、塑造新风貌,努力通过本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帮扶,全面加快帮扶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努力促进{三年扶贫工作计划}.
农民稳定增收,实现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
四、帮扶工作指导原则
(一)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帮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实帮扶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以市委、市政府和雁江区委、区政府统筹城乡建设整体规划为指导,在认真做好与乡镇建设、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衔接基础上,按照适度超前、各具特色要求科学规划村社发展,力争在三年的时间内有层次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三)以人为本、尊重民意。 确定群众在帮扶工作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帮扶工作与群众主体关系,问计于民、惠及于民。
(四)典型示范、抓点带面。科学统筹“五项任务”,注重在工作中发现“亮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因村制宜,找准结合点,整合资源,协调资金,争取政策和科技对帮扶村的最大支持力度。
五、帮扶工作任务目标
通过三年的帮扶工作使帮扶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组织建设均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一)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帮扶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是农
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常规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三年内使全村285户贫困户、80户特困户基本脱贫,全村贫困户、低保户脱帽,经过三年帮扶努力实现“六个一”目标,形成一个优质高效的农产品主导品种,培育出一批科技种养大户,建立一支科技服务队伍,组建一个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新增一批务工经商农民,培植一个村级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使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村集体经济增幅高于所在镇村平均水平。
( 二)围绕塑造农村新面貌改善所帮扶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帮扶村“路、水、电、学、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为帮扶村争取项目立项和资金,加快其自然农业向设施农业的转变。
指导帮助帮扶村搞好新一轮村社规划和建设,坚持突出特色,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经济繁荣、功能配套的现代村社体系。加快村社道路硬化、街道和庭院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环境建设。经过三年帮扶,全面改善全村1026户,2912人的生产生活用水、生产环境明显,农业生产综合能力能得到显著提高。
( 三)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加快新型农民培育步伐。积极多方面、多层次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按照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要求,围绕“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整合利用好各类培训项目和资源,发挥农村干部科技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网络、各类职业教育、帮扶部门教育基地等教育平台载体作用,适时开设培训班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上岗证书培训、青年农民再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
村经济的能力,农民增强自主创业、增收致富的能力,学会依法办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经过三年时间使帮扶村60%以上的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或劳动技能,农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四)突出教育引导,创建文明和谐乡村风貌。按照“文明小康村”、“文明生态村”、“平安村社”建设的要求,坚持不懈地组织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着力抓好移风易俗,努力倡导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化拓展“五好文明家庭”、 “星级文明户”和“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切实搞好帮扶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乡规民约,完善农村矛盾排查调处和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及时化解不安定因素,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经过三年帮扶帮扶村基本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后,建设较为规范的文体活动场所和能够切实发挥应有作用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实现无计划外生育、无刑事治安案件、无集体上访“三无”目标,建成平安村社,基本达到文明小康村、文明生态村的标准。
(五)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创建新型和谐的农村管理体系。要紧紧抓住班子建设这个关键,着力夯实队伍建设这个基础,全面落实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
三年帮扶规划
三年帮扶规划
为贯彻落实根据《广东省建立健全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粤贫办[2009]64号),按照市府办《关于我市贯彻全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实施方案有关问题的通知》(东府办会函[2009]65号)的文件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思想统一,责任明确,切实加大帮扶力度,认真抓好对口帮扶工作,做好我镇对口帮扶村扶贫开发工作,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三年规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以整村推进为平台,以贫困村、贫困农户为工作对象,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和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为目的,以“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为基本要求,拓宽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方式,完善扶贫机制,落实我镇、对口村和贫困农户三方责任,调动各方力量,着力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康步伐。
二、大朗镇帮扶规划
(一)党建帮扶计划。借势长塘党总支部与新民村党支部结对帮扶,定期组织两地干部互换交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结对共建,提供资金改善党组织活动场所,我镇选派的驻村工作组每季度组织一次与对口村的党员干部共同过组织生活。
(二)民生工程项目帮扶计划。主要帮扶项目有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农田基础设施和2户危房改造等工程。
(三)农业发展帮扶计划。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种养项目,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农户的种养技能培训,做好贫困村农副产品的收购工作。
(四)村集体经济帮扶计划。在田龙村小组建造4间烤烟房。按国家标准,烤烟房结构为钢根混凝土结构,每间面积约30平方米,4间合共120平方米。
(五)就业帮扶计划。一是建立劳动力就业档案,摸底贫困村劳动力情况,逐步建立劳动力就业档案;二是加强村民转移就业的宣传,不定期召开就业观念转变座谈会,引导村民多渠道、多地点就业;三是采取人性化就业转移方式,根据村民就业意愿,提供待遇较高、工作环境较好的岗位,把相关信息及时送到各村各户,并做好转移就业前的思想安抚工作;四是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对来我镇就业的村民,向他们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确保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三、帮扶新民村的目标任务
从2010年开始,以户为主,明确责任,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打好扶贫开发工作基础,其中争取20户贫困户进行脱贫,此外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道路硬底化建设;2011年,大多数贫困户在集体带领下参与发展养蔬菜、烟叶计划,部分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生活水平有较大程度提高,其中争取25户核定帮扶对象脱贫;到2012年,集体项目发展稳定,贫困户通过出外务工及种养,争取所有核定帮扶51户贫困户达到人均年纯收入2500元以上,村集体收入达3万元以上,实现预期目标脱贫奔康。
(一)挂扶人员。新民村整村推进工作由大朗镇总负责,镇委副书记、镇长谢锦波挂负责人,贫困户由大朗镇具体同志负责,并派出工作组长期跟踪,组员叶子良为挂村联络员。
(二)帮扶对象。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500元(含2500元)以下的51户核定贫困农户、贫困人口188人。
(三)村集体经济脱贫项目。新民烟房建设。项目投资12万元,建设4间烤烟房,项目建设后一年可烤烟叶共880担,按照每烤6担烟草烟草局返还150元税收计,4间烟房一年可收入合计2.2万元。
(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是文屋至邓屋村道硬底化改造工程。全长870米,预算总造价17.5965万元。二是水圳维修和水圳旁倒塌挡土墙维修。总造价为2.85万元。
(五)基层组织建设项目。
一是加强对村“两委”班子建设,切实提高“发展经济,建设新村;化解矛盾,建设和谐村;自我管理,实现村党支部自我发展”三种能力。
二是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带动作用,帮助建立党员发展规划,加大在致富能人和年轻人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员队伍素质。
三是建立健全我镇扶贫资金村务公开制度,提高村务管理民主化、规范化水平。
四是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农村实际推进农村基层组织结对共建,提供资金善党组织活动场所。
四、实施年度帮扶规划
(一)前期工作阶段具体措施(2009年10月-2009年12月)。
一是基础调查研究。开展贫困户入户摸底调查,全面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确定贫困户名单,张榜公示拟列为帮扶贫困户名单,接受村民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