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青州政府工作报告

热门资讯  点击:   2013-05-27

2017青州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韩幸福在青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韩幸福在青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24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与《青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和经济运行中的瓶颈制约,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

(一)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6.4亿元,年均增长14.9%;地方财政收入18.1亿元,年均增长23%;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30亿元,年均增长1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5亿元,年均增长2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4亿元,年均增长1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556元和8811元,年均增长11.3%和13.7%;重新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列第76位。

(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的12.2:59.4:28.4优化为9.7:55.4:34.9。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增认证农产品品牌96个,潍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6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20家,流转土地面积25万亩,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连续成功举办五届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2009年代表山东省承办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工业经济运行良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8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58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8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年均分别增长27.9%、22.4%和24.6%;创出2个中国名牌、3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评为“中国商标发展百强县”。服务业繁荣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9%;商贸流通体系日臻完善,各类市场达到216家,市场交易额年均增长18%;五大特色旅游片区初步形成,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55%。

(三)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初步构建起“两城四区”城市发展框架,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胶济铁路客运站、新汽车站、弥河污水处理厂、南阳河综合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青都国际、银座佳悦等星级酒店建成营业。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

别达到46%和42%,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安装路灯1.1万盏,建设供水管网2.6万米,天然气管网200多公里,新增供热面积423万平方米,新建110千伏以上变电站4座。推行精细化管理,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完成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1.4万户,新建城乡社区82处,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市。新修花都大道、新南环路、牡丹路、海岱南路等城乡重点道路160公里,改造提升背街小巷34条,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1991公里,村村通油路率达到100%。小城镇建成区面积16.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6.4%。

(四)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企事业单位改制步伐加快,39家事业单位完成改制,31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中文集团成功上市。强镇扩权工作快速推进,30个市直部门的119项事权全部下放。顺利完成镇街道合并撤改工作,成立人民办事中心,实现行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人事、教育、医疗、文化、金融、保险等各项改革扎实推进,体制机制活力显著增强。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累计引进项目263个,到位潍坊市外资金218亿元。自营进出口获权企业达到200家,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8亿美元,外派劳务4400人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对韩雇佣制劳务合作地方公共机构。

(五)和谐社会建设谱写新篇章。实施潍坊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4项,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标准不断提高,社会福利中心建成运行。投入校舍改造资金15亿元,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国家助学制度全面落实。建成标准化村卫生所291个,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报销上限逐年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食品药品监管进一步强化。公共文体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继续保持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称号。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达到33.6%,被评为全国林业产业先进单位。严格落实三大基本国策,圆满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耕地占补保持平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下,被评为全国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成功创建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第五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民主法制进程进一步加快。建立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妇女儿童、广播电视、民兵预备役、外事侨务、史志档案、老龄、慈善、残疾人、气象、民防、地震等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六)政府自身建设呈现新气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进行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干部队伍服务意识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大力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办事流程,行政效能不断提高。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强化督查考核,狠抓工作落实。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听取市政协的建议,

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坚持从严治政,认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五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位代表和各位委员的监督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各位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青单位干部职工、人民解放军驻青部队及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青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对经济起支撑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少;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经济外向度不够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待加强;发展软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等等。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十二五”是我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这一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根据省委、潍坊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旅游立市、工业强市、商贸活市、和谐发展”的发展战略,遵循“忠于职守、用心用力,少说多干、狠抓落实”的工作要求,按照“11153”的工作部署,即“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一个重点,打响一个品牌,做好五篇文章,强化三项措施”,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依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奋斗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完成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5%和14%;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7:51:4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总体上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

(一)着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把科学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确保主要指标增幅高于潍坊市平均水平,在潍坊、全省和全国百强

中位次前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使青州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加快建设工业强市为目标,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再创工业辉煌。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把“旅游立市”作为长期战略来抓,加快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活跃城乡市场,培育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以促进产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做优做强花卉产业和有机农业,提升组织化水平,强化农业基础设施保障,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三)着力强化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满足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

(四)着力抓好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区域统筹化、环境生态化为方向,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统筹安排。以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以中心城区为依托,以小城镇为重点,推进城乡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加快城乡均衡发展。

(五)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着重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构建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搞好强镇扩权改革试点,深化农村体制、企业、要素市场、社会领域等各方面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积极推动各层次区域合作,增强发展的融合性、开放度。

(六)着力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群众健康。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升公民文明素质。扎实做好人口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2011年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扎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对鼓舞全市人民斗志,顺利实现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市委十一届二十四次全委会议

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14%。

(一)全力突破工业。坚持“全党抓工业、重点建园区、突破大项目、着力调结构”的指导方针,抓投入、上项目,搭建发展平台,膨胀企业规模,提升发展质量,推动工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一是加快园区平台建设。按照“三全力一放手”发展原则和“一三五”投资要求,全方位加快园区建设。全力提升经济开发区,加快绿化、道路、雨污分流等设施改造提升,对达不到高新技术和高端产业要求的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全力建设峱山经济发展区,加快基础设施配套,新整理矿坑2200亩,引进项目15个以上;全力打造卡特彼勒工业区,科学规划,加快企业引进,建设以工程机械加工为主的专业园区;放手发展镇街道工业园,努力形成中小企业和特色项目优质孵化器。严格经济开发区、峱山经济发展区和卡特彼勒工业区项目准入,对不符合投资要求和产业标准的项目一律不准进区建设。 二是加快重点大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促发展,年内实施工业项目260个,完成投资150亿元。加快江淮汽车、天容食品、龙济科技、潍柴液压件基地、弘润石化与中化集团合作、龙马新能源、英科国际医疗制品、山工新桥箱等重点项目进度,确保按期投产达效。积极融入和参与“三区”建设,围绕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搞好项目策划包装,千方百计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增加项目储备,增强发展后劲。

三是加快现有企业扩张。落实鼓励企业扩张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市财政安排1亿元用于企业贷款贴息,全力支持现有重点骨干企业膨胀规模,做大做强。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05亿元。加快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步伐,争创潍坊市级以上技术中心3处,申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15项以上。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争创省以上名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4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充分发挥优势产业、骨干企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引进配套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加快打造“三三五七”产业集群。

四是加快工业优化升级。一手抓传统提升,一手抓高端引领,不断壮大总量,改善结构。做强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烟草包装、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五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节能五大新兴产业。积极开展各类经营管理培训和交流活动,增强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引导鼓励现有企业瞄准高端技术产品和市场,搞技改、上项目,不断加大科学投入。

2017青州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2017福建政府工作报告

福建省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二○一七年一月十八日在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 于伟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福建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拓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在中共福建省委的领导下,我省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与全省人民一起,着力稳增长、调结构、强动力、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初步统计,全省生产总值2.85万亿元,增长8.4%;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295.2亿元,可比增长6.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54.8亿元,完成预算的100.2%,同口径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2.29万亿元,增长9.3%;外贸出口6838.9亿元,占全国份额保持基本稳定;实际利用外资81.9亿美元,增长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万亿元,增长11.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7%;城镇登记失业率3.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14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99元,增长8.7%;年度节能减排降碳任务全面完成。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是:{2017青州政府工作报告}.{2017青州政府工作报告}.

(一)精准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N”政策体系,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坚定不移去产能,钢铁、煤炭去产能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精准施策去库存,商品房去化周期比年初减少9个月。稳妥有序去杠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全省政府综合债务率低于预警线。多措并举降成本,全省减轻企业负担35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9.5%。抓住四大领域补短板,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注重“五个一批”项目滚动接续,实施两批22个补短板投资工程包,一批重要基础设施、产业项目、民生工程建成投用。

(二)创新驱动促转型,产业加快优化升级。围绕建设创新型省份,打出“松绑+激励”组合拳,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并加快建设,泉州获批“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三期等“国字号”研发机构相继落地,“6·18”对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852项,研发经费投入增速高于全国。厦航获第二届中国质量奖、福耀和九牧公司获提名奖;6个项目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深化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增量、优化存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万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7%,海洋生产总值增长9%。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冶金新材料等一批体量大、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8%、首次超二产,金融业、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6.5%和7.1%,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总收入增长25.3%。长乐和安溪大数据产业园总投资超百亿元,“数字福建”建设成效明显。“一区两园”建设现代农业项目511个,新建标准化生产基地3173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7%,粮食总产量650.9万吨。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年度各项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力推“放管服”改革,取消省级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288项、下放46项,省市县乡四级权责清单全覆盖,90%以上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取消、优化2000多项涉企涉民证照和有关证明事项,“五证合一”、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在全省推开。营改增全面有序推开。医改继续深化,医保管理职责整合,医疗费用增速和药占比分别下降3.05个和4.94个百分点。财政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分步实施。外资、台资银行加快集聚,“1+7”产业股权基金、

PPP引导基金等有效运营。省直部门数据中心整合基本完成,正统网统计平台优化。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推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国企国资改革、国有林场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教育综合改革等扎实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全面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推开,“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扎实推进。

(四)着力开拓发展空间,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认真落实“一带一路”战略部署,海丝核心区建设加快推进,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1822.9亿元,新增对外投资增长61.6%,中欧(厦门)国际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明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17项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新增3个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和1个示范点。闽台贸易额656.5亿元,实际利用台资增长53.9%。第八届海峡论坛、2016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首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等成功举办。向金门供水工程大陆段具备通水条件。平潭国际旅游岛获批建设,对台先行先试步伐加快。福州新区建设扎实推进。漳州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9·8”投洽会投资促进功能继续提升,新设及增资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439个。坚持进出口并重、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举,外贸指标好于全国。闽港澳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侨务和外事服务发展力度加大。

(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6%。福州大都市区、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效应显现。创建28个省级特色小镇,15个小城市培育试点加快推进。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施市政线网“五千工程”,开工建设综合管廊69.5公里、建成20公里,实施排水防涝项目128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8万个。推进“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市县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6.5%、88.6%。补充耕地8.15万亩,“两违”治理腾出土地9.8万亩。脱贫攻坚取得新实效,全省脱贫260425人,“造福工程”搬迁15.6万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造血”功能增强。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发展步伐加快。

(六)巩固拓展生态优势,“清新福建”成为亮丽名片。我省成为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碳排放权交易、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15+3”年度改革任务全面实施。率先建立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开展环保督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优。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小流域整治,重要流域都有了“河长”,完成安全生态水系治理537公里,12条主要河流Ⅰ –Ⅲ类水质比例为96.5%、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Ⅰ –Ⅱ类水质占比提高16.4个百分点,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水质面积占比88.9%、居全国前列。加强工业污染源和面源污染治理,9个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8.4%,厦门、福州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分别居第4和第5位。厦门、泉州市和27个县成为国家生态市县,三明成为我省第4个国家森林城市。

(七)发展成果惠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年民生相关支出3147.6亿元、增长7.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4%。22件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0.7万人。全省统筹1738亿元用于社会保障,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企业养老金增长7.02%;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每人每年由380元提高到420元,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以及重度和生活困难残疾人等兜底保障政策逐步完善、惠及124万人。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13.1万套,超额完成任务。全省财政教育支出796.5亿元、增长5.1%,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明显,提前一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新增5600张,3所省级医院与全国顶尖医院“一对一”合作共建。全面两孩政策有效落实。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海丝”文化品牌影响力扩大。全民健身广泛开展,我省运动员在里约奥运会和残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妇女、儿童、老年人工作继续加强,残疾人、慈善、人防、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党政军民全力抗灾救灾,总结形成“1+10”防灾救灾机制,恢复重建有序有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年提升工程”全面完成,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加强寄递物流等新业态和网络安全监管,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坚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涉麻制毒等犯罪。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援藏援疆援宁工作持续推进。国防动员建设不断加强,双拥共建走在全国前列,各设区市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八)“两学一做”重实效,政府自身建设继续加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持续反对“四风”,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大力整治“庸懒散拖”,对重点工作量化细化、立项挂牌办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839件、省政协提案880件,办结率均为100%。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1件,制定省政府规章12件。政务公开和权力运行网上公开全面推进,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成效。

成果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和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驻闽机构,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闽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福建发展的台港澳同胞、海外乡亲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产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够,新的发展动能有待进一步培育;创新能力不足,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偏低;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不少短板;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一些地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能力有待提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不适应新要求,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创新举措,努力改进提高。

二、围绕“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做好2017年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福建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福建擘画宏伟蓝图,提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和“四个切实”等重要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

2017青州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青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浏览: 133次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12日在青州市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青州市市长韩幸福

各位代表:

{2017青州政府工作报告}.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政府工作的简要回顾

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潍坊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1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5亿元,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21.7亿元,年均增长22.3%。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57亿元,年均增长18.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7亿元,年均增长2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亿元,年均增长19.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70元,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4平方米和43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和农村居民汽车拥有量分别达到41辆和20辆。重新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列第73位。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改善。三次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11:58.3:30.7优化为9.1:55.4:35.5。工业经济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全面确立,市级三大园区设施日趋完善,规模快速膨胀,镇街道工业园达到18处。实施工业投资项目1255项,完成工业投资499.1亿元,年均增长2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年均分别增长24.9%、16.7%和14.2%。创出4件中国驰名商标、3件地理标志产品,被评为中国商标发展百强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潍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5家,建成6处市级有机农业示范园和15处镇级示范区,有机品牌总数达到109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795家,流转土地面积26.5万亩,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花卉产业规模档次进一步提升。服务业日益繁荣,第三产业增加值是2007年的2.1倍。商贸流通体系日臻完善,各类市场达到216处,市场交易额年均增长15%。旅游产业规模效益不断提升,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1.5%。 ——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6.5平方公里,古城保护修复建设扎实推进,东部新城建设速度加快。东夷文化标志园、新火车站、汽车站等公益项目建成开放,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等教育教学设施相继建成,银座佳悦、青都国际等服务设施对外营业。新建住宅小区66个,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088套,完成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1.8万户。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0多万平方米,排水管网130多公里,天然气用户达到7万户。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205个,投放自行车3000辆,投入小公交20辆,开通校车52辆。新增绿化面积966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9.2%和44.7%。新修花都大道、南环路等主次干道20条100多公里,改造提升城区背街小巷61条,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973公里。扎实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小城镇建设各具特色,城镇化率达到46.2%。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完成13家事业单位转企改制、40家企业股份制改造,中文集团在境外上市,3家企业在天交所挂牌。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引进金融机构33家。完成镇街道合并撤改,成立人民办事中心,实现行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强镇扩权工作快速推进,30个市直部门的119项事权全部下放。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科技、人事、教育、文化、医药卫生、财税等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累计引进过亿元项目316个,批准利用外资项目31个,到位潍坊市外资金189亿元。自营进出口企业达到120家,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外派劳务2400余人次,被评为全国对外劳务合作优秀外派基地。

——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累计实施潍坊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8项,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推开,13.4万农村老人按月领取养老金,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逐年提高。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成为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新农合报销封顶线提高到10万元,创建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下,被评为全国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建成18个城市网格化社区和62个农村社区,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市。强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33.6%,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施土地整理项目10个,新增耕地面积3400多亩。深入开展矿产资源综合整治,整理废弃矿坑6700多亩,治理已毁山体10.5万亩。完成23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扎实推进。公共文体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完成有线电视数字整转,继续保持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称号。成功创建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第五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深入开展平安青州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圆满完成2011年承诺为群众办好的12件实事。妇女儿童、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民兵预备役、慈善、残疾人、气象、地震、民防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显著成绩。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强化作风整顿,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强化督查考核,干部队伍服务意识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大力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办事流程,行政效能不断提高。坚持依法治市,强化普法教育,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深入推进,被评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的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100多件。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坚持从严治政,认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四年,我们欣喜地看到,青州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经济更加繁荣,城市更加美丽,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切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届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的监督支持,得益于驻青单位、驻青部队及武警官兵的无私奉献,得益于海内外朋友的关心帮助,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支持青州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企业自我扩张的速度不快,对经济起支撑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少;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经济外向度有待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够高,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艰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待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

今后五年,是我们抢抓机遇,加速青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11153”工作部署,奋力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奋斗目标是:到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外商直接投资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0%和15%以上;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3.6%以上;二氧化硫、COD达标排放;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2%。经过五年的奋斗:

——工业经济实现全面突破。经济开发区面积扩展到70平方公里,建成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峱山经济发展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建成新型生态、科技、创新工业园区。卡特彼勒工业区快速发展,建成工程机械产业聚集区。镇街道工业园各具特色,建成中小企业的孵化器。加快企业规模扩张,新上一批对结构调整具有重大影响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形成三个500亿级、三个200亿级、五个100亿级、七个50亿级的产业集群。到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00家,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工业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市优质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群众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全面提高。不断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完成镇村道路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升镇街驻地承载力和集聚功能,建成一批规模适度、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的小城镇。打造花卉高新产业区,构建完善的花卉产业发展体系。建成市级有机农业示范园12处以上,有机品牌达到150个以上,有机农产品基地达到3万亩,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家、省级5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提高农民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村社区建设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完成全部宜林荒山造林绿化,生态文明乡村达标率达到85%以上。

——“两城四区”空间布局更加完善。积极推进古城保护修复建设,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部新城建设高起点稳步推进,打造成基础设施完善、时代气息浓郁、生活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提升东部花卉旅游区、北部高新产业区,发展西部工业项目区、南部生态文化区。城市规划区内产业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背街小巷整洁畅通,交通功能明显提升,绿量显著增加,建成宜居宜业的文明城市。

——现代服务业繁荣发达。完成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加快推进片区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特色旅游板块,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商贸流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构建物流产业隆起带,成为全国物流网重要节点。健全完善金融组织、市场、监管、服务体系,金融机构达到65家以上。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保障性住房体系健全,市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到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2%以上,年均增长16%。

——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健全。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建成4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150处民营科研机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壮大。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壮大,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市民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东方花都、文化青州”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社会和谐稳定,广大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共享发展成果。

三、2012年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的第一年,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对于鼓舞全市人民斗志,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把握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紧紧围绕“11153”工作部署,全力做好“突出工业重点、提升工作标准、转变干部作风”三个方面的工作,努力实现“三个突破、五个提升、三个转变”,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依托,奋力加快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步伐。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40亿元,增长1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5.2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均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万元GDP能耗下降4%,二氧化硫排放减少5%,COD排放量下降4.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市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加快工业发展。坚持“全党抓工业、重点建园区、突破大项目、着力调结构”的指导方针,牢牢把握“三全力一放手”原则,抓投入、上项目,提升发展质量,推动工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一是实现园区建设的突破。经济开发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科技竞争力,在大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上再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发展成省级高科技示范园区;峱山经济发展区,加大矿山整平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服务区建设和环境改造提升,新引进过亿元项目13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2个;卡特彼勒工业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在谈项目的落地开工和已开工项目建设进度,提升园区规模和档次水平;镇街道工业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尽快壮大规模实力。充分挖掘土地资源,保障企业项目用地需求。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蓝色经济园区建设,努力构建蓝色经济产业体系。 二是实现大项目的突破。坚持以项目促发展、求突破,深入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年内实施工业项目230个,完成投资150亿元,突出加快江淮汽车扩产、中化弘润DCC、天容食品、多路驰轮胎、英科医疗制品、卡特彼勒推土机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搞好项目策划包装,千方百计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增加项目储备。在谈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实施项目带动,每个集群确定3-5家龙头企业,加快培育“3357”产业集群。

三是实现企业扩张的突破。一手抓传统产业提升,一手抓高端产业引领,做强“五大优势产业”,大力培育“五大新兴产业”。严格落实鼓励企业扩张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切实发挥过桥还贷周转资金、贷款贴息资金的扶持作用,全力支持重点骨干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对确定的卷烟厂、尧王集团、龙马重工等19家企业重点扶持,继续筛选成长性好、带动作用强的重点企业,纳入扶持范围。千方百计破解发展难题,多措并举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加快转调和治理整顿步伐,坚决关停不符合要求的土小企业。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年内组建3家以上行业协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争创省以上名牌产品2个、驰名和著名商标4件。

(二)实现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完善功能、提升形象”的要求,坚持“古、青”特色,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品位。

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抓好河滨南路片区改造提升、古城南门片区起步区建设,深入推进古城保护修复。加快建设东部综合商务中心、世纪泰华城,稳步推进新城建设。尽快完成弥河、南阳河下游综合整治。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建瓜市桥,开工建设益王府路跨铁路立交桥,建成益王府南路,打通冠街,疏通加密城区路网。理顺供热、燃气管理体制,提高覆盖率和供应保障能力。加快雨污分流工程步伐,加大地下空间利用和停车场建设力度,加强地下管网建设管理,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三是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网格化社区组织服务机构,扎实推进城市社区服务和管理。理顺物业管理体制,规范物业管理市场,提升居民小区管理水平。持续增加公交车、公共自行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深入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完善市政设施管护机制,加强城区建筑垃圾统管统运,提高环卫保洁标准,加大城市管理执法力度,提升城市形象。

(三)实现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

一是加快发展旅游业。着眼于发展大旅游、构建大产业,启动修编《青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整合旅游资源。推行连片开发,加快云门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弥河生态旅游区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因地制宜发展镇街特色旅游,加快旅游与会展、体育等业态融合,拉长产业链条,加强行业管理,加大推介力度,打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力争游客人数、门票收入、旅游总收入均增长30%以上。

二是繁荣发展商贸物流业。建设提升“一带十大集群”,加快中瑞钢铁物流、泓德现代物流、中晨物流、恒润物流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物流,集中力量培育一批重点物流企业,推动物流业上档升级。合理布局城市商业中心,完善城市社区商业设施。加快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建好管活154处农村集贸市场,实现城乡流通协调发展。

三是努力扩大对外经贸。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加大对龙头骨干企业的帮扶力度,继续抓好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大力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鼓励企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外向度。实现外商直接投资3200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9亿美元。规范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管理,实现外派劳务900人以上。

(四)实现农业农村工作水平的提升。以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为载体,加大农村建设与投入力度,构建完善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搞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高标准推进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农田除涝面积16万亩,大力发展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农村道路向村内通延伸,新修、维护和改造农村道路200公里,开工建设文登大桥。完成6万户农村居民生活用电改造。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现代农业。加快中国北方花卉交易中心、台湾花卉创业园、中华盆景园等项目建设,组建花卉研究所,建设花卉学院,创立花卉自主品牌。创新花博会办会思路,提高办会办展水平。规范提升有机农业示范园区,新增农产品认证品牌10个以上。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新增潍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以上。全面加强监管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0家,新增流转土地面积1.5万亩。 三是着力抓好镇村建设。完善小城镇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综合设施配套,提升镇街驻地整体形象和承载功能。认真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加大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力度,加快建设一批适合农民集中居住和生活的精品小区。扩大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业务范围,建成农村社会管理和为民服务的重要平台。抓好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提高村镇绿化美化水平,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创建步伐。

(五)实现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坚持把文化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快实施“特色文化、精品文化”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强化文化自觉自信,凝练提升青州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德孝优良传统教育,全面提升公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大文化投入和“政府买服务”力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启用市文化中心、新文化馆、新图书馆,加快镇街道文化广场建设,抓好“五大文化工程”,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举办“十大品牌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编制《青州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快推进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发展强市的转变,促进文化经济互动。规范提升古玩、字画、印刷等传统文化产业,鼓励发展动漫、创意、中介服务等新兴文化业态。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点文化园区、重点文化企业、重点文化项目带动战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大力开发推介地方特色文化产品。

(六)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健全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提高发展的包容性。

一是扎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大对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扶持力度,突出抓好特困家庭、零就业家庭、大中专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搞好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充分就业和谐社区”创建。加强劳动执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2017青州政府工作报告}.

二是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争创省人居环境奖。深入开展全民绿化,突出抓好城区、平原林网、村镇、荒山、道路绿化和育苗基地建设,持续增加绿量。强化环境保护,全力抓好污染物总量减排,加快镇、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及环保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重点河流水质达

2017青州政府工作报告篇四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高三(上)10月段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高三(上)10月段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已知全集U=R,集合A={1,2,3,4,5},B=[3,+∞),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

A.{0,1,2} B.{0,1} C.{1,2} D.{1}

的定义域为( ) 2.(5分)函数f(x)=1n(x﹣1)+

A.(1,2) B.[1,2) C.(1,2] D.[1,2]

3.(5分)下列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若x>2,则(x﹣2)(x+1)>0 B.若x+y≥4,则xy=2

22C.若x+y=2,则xy≤l D.若a≥b,则ac≥bc

4.(5分)已知函数f(x)=,那么f()的值为( ) 22

A.﹣ B.﹣ C. D.

5.(5分)已知向量=(1,﹣2),=(2,m),若⊥,则||=( )

A.5 B. C. D.

)的图象,只要将y=cos2x的图象( )

个单位 6.(5分)要得到y=cos(2x﹣A.向左平移

C.向左平移个单位 B.向右平移个单 D.向右平移个单位

7.(5分)函数y=ln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则cos2α=( )

8.(5分)已知α为第四象限角.sinα+cosα=

A.﹣ B.﹣ C. D.

9.(5分)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

22,当目标函数z=ax+by(a>0,b>0)在该约束条件下取得最小值1时,(a+1)+(b﹣1)的最小值为( )

A. B.

x C.x D. 10.(5分)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1﹣f(x),f(0)=6,f′(x)是f(x)的导函数,则不等式ef(x)>e+5(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解集为( )

A.(0,+∞) B.(﹣∞,0)∪(3,+∞) C.(﹣∞,0)∪(1,+∞)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5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1.(5分)已知向量、为不共线向量,向量=3﹣2,向量=+λD.(3,+∞) ,若向量∥,则λ=

12.(5分)设曲线y=ax﹣ln(x+1)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y=2x,则a=.

13.(5分)已知函数f(x)=sin(ωx+φ)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2)=

14.(5分)已知a>0,a≠1,函数在R上是单调函数,且f(a)=5a﹣2,则实数a=

15.(5分)f(x)是定义在D上的函数,若存在区间[m,n]⊆D,使函数f(x)在[m,n]上的值域恰为

[km,kn],则称函数f(x)是k型函数.给出下列说法: ①不可能是k型函数;

②若函数

③若函数

3是1型函数,则n﹣m的最大值为是3型函数,则m=﹣4,n=0; 2; ④设函数f(x)=x+2x+x(x≤0)是k型函数,则k的最小值为.

其中正确的说法为 .(填入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12分)已知函数f(x)=4sinxcos(x﹣(1)求f(x)的最小正周期;

(2)求f(x)的对称中心及单调增区间.

)﹣

17.(12分)已知集合A是函数y=lg(20+8x﹣x)的定义域,集合B是不等式x﹣2x+1﹣a≥0(a>0)的解集,p:x∈A,q:x∈B,

(Ⅰ)若A∩B=∅,求a的取值范围;

(Ⅱ)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a的取值范围.

218.(12分)若二次函数f(x)=ax+bx+c(a,b,c∈R)满足f(x+1)﹣f(x)=4x+1,且f(0)=3.

(1)求f(x)的解析式;

(2)若在区间[﹣1,1]上,不等式f(x)>6x+m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9.(12分)已知=(2﹣sin(2x+

(1)求函数f(x)的值域;

(2)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若f()=1,b=1,c=,求a的值. ),﹣2),=(1,sinx),f(x)=•,(x∈[0,2222])

20.(13分)已知美国苹果公司生产某款iphone手机的年固定成本为40万美元,每生产1只还需另投入16美元.设苹果公司一年内共生产该款iphone手机x万只并全部销售完,每万只的销售收入为R(x)万美元,且R(x)=

(1)写出年利润W(万元)关于年产量x(万只)的函数解析式;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4年级上寒假作业答案语文
下一篇:8年级上册生物59面的作业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