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点击: 2013-05-04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参考答案
- 1 -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参考答案
- 2 -
第三章 相互作用参考答案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参考答案
- 4 -
- 5 -
2015-2016高一下学期课时作业物理必修2答案
参 考 答 案
5.1 曲线运动{40分钟课时作业物理必修2}.
【课堂反馈】1、C 2、C 3、C 4、B 5、D 6、A 【课后作业】1、B 2、CD 3、AB 4、B 5、D 6、B 7、B
5.2 平抛运动
【课前预习】 1.xv0t
12g
at 2.v=v0+at 3.匀速直线运动 4.抛出点的 5.y2x2 22v0
12
gt 2
【课堂导学】
一、1.(1)坐标原点 x y (2)重力 加速度 (3)重力加速度g 零
2.(1)v0 t (2)g 0
二、1.v0 2.零 g gt 三、1.
g2
x g v0 二次 抛物 抛物 22v0
22vxvy (2)vy /vx
2.(1)0 重力 g (2)v0cosθ v0sinθ (3)匀速 v0sinθ 减 -g 3.(1)勾股
典例1 答案:2150m
解析:设从轰炸机上投下炸弹到炸弹落到水面经过的时间为t,根据y
12
gt得:2
t
2y2490
s=10s,在这10s内,炸弹与飞机以相同的水平速度飞行,炸弹飞行的
g9.8
水平距离为:x1=v1t=240×10m=2400m,在这10s内,鱼雷艇行驶的距离为:x2=v2t=25×10m=250m。飞机与鱼雷艇运动的方向相同,所以飞机应在鱼雷艇后面水平距离ᅀx处投弹,ᅀx=x1-x2=2150m 迁移应用1
vt2
gtgt2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rctan v
2
典例2 答案:3s
解析:平抛物体的运动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撞在斜面上时,水平方向速度vx=9.8m/s,合速度垂直于斜面,即合速度v与vx(水平方向)成α=60°角,如右图,所以竖直方向速度vyvxtan609.83m/s 因为vygt,所以t
vyg
9.8ss,即为所求的飞行时间。 9.8
对此题,还可求解物体在落到斜面之前飞过的水平距离和下落的竖直高度:
(1)求撞击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根据以上步骤求出飞行时间t,再根据平抛物体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求水平位移:xv0t9.8m
(2)求撞击点到抛出点的竖直高度,根据以上步骤求出飞行时间t,再根据平抛物体竖直方
121
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求下落的竖直高度:ygt9.8
22
迁移应用1 vtanθ/g (vtanθ)2/2g
3
2
14.7m
【课堂反馈】
(一)课堂练习
1.BD 2.CD 3.C 4.B 5.C 6.C 7.BC 8.D 9.D 10.C
(二)高考链接 11. 1.5m/s
12.不同意,小球应在A点离开平面做平抛运动,而不是沿斜面下滑,正确做法为:落地点与
A
点的水平距离为xv0tv0
2h20.2
m=1m,斜面底宽5
g10
lhcot0.23m=0.35m,因为x>l,小球离开A点后不会落到斜面上,所以落地时
间即为平抛运动时间,则t13.2000m 【课后作业】
1.AB 2.C 3.D 4.A 5.B 6.AB 7.D 8.BCD 9.D 10.1:4:9、1:1:1 11.3.2m 12.45°,20m 13. 800米
2h20.2
s=0.2s为所求。
g10
5.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课前预习】
1.(1)平抛 同一位置 位置 位置 (2)水平 平抛 (3)数码 数码 2.y=ax2 值 抛物线
1
3.v0t gt2
2
4.(1)将小球放在槽的末端任一位置(或木板上),看小球能否静止(或用水平仪检查木板是否水平) (2)BCD
解析 (1)小球放在槽的末端任一位置都静止,说明末端切线水平.
(2)下落高度越大,初速度越大,一是位置不好用眼捕捉观察估测,二是坐标纸上描出的轨迹图线太靠上边,坐标纸利用不合理,A错误;每次从同一高度释放,保证小球每次具有相同的水平速度,B正确;木板要竖直且让球靠近但不接触木板,以减少碰撞和摩擦,C、D正确. 【课堂反馈】
1.2h
1g
解析 子弹在两纸片间做平抛运动.因此:L=vt,hgt2.解方程可得:v=L.
22h
点评 根据平抛运动的分运动的等时性,将两个分运动联立求解即可求得初速度v. 2.见解析
解析 (1)利用拴在槽口处的重垂线作出Oy轴,Ox轴与Oy轴垂直,O点在槽口上方r(小球半径)处.
(2)将小球放在槽口的水平部分,小球既不向里滚也不向外滚,说明槽口末端是水平的. (3)应注意使小球每次都从轨道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gt2
(4)利用B点进行计算,由y,代入数据得:
2
xt=0.30 s,v0=1.6 m/s.
gt【课后练习】
1.(1)CF (2)A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仪器的选择和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坐标纸和重垂线,描出的轨迹在坐标纸上,方便数据处理,重垂线是用来确定竖直木板是否竖直并确定纵坐标的.做平抛运动的实验时,斜槽末端必须水平,以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以使小球在斜槽末端速度相同;在描画小球运动轨迹时,应用平滑的曲线连点,偏离轨迹较远的点可舍去.
点评 注意事项口诀:斜槽末端要水平,每次放球位置同,确定小球位置准,描得轨迹方才行.
2.A.斜槽上的相同 B.斜槽末端切线水平,方木板竖直且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竖直面平行
解析 为保证小球的运动轨迹相同,应使小球每次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所以应让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相同位置滚下,安装器材时应注意使斜槽末端水平,方木板竖直且板面与斜槽末端切线平行紧靠斜槽末端放置.
3.ACD [因为平抛运动要求物体在抛出时必须只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因此必须保证斜槽末端水平,故A正确;在用描点法做平抛运动的轨迹时,每次只能描出一个点,应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做同样的平抛运动,因此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故B错误而C正确;小球在下落过程中不能与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否则由于摩擦或碰撞会改变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所以D正确.]
4.2h
1解析 子弹在两纸片间做平抛运动.因此:L=vt,hgt2.解方程可得:v=L.{40分钟课时作业物理必修2}.
22h
点评 根据平抛运动的分运动的等时性,将两个分运动联立求解即可求得初速度v. 5.见解析
解析 (1)利用拴在槽口处的重垂线作出Oy轴,Ox轴与Oy轴垂直,O点在槽口上方r(小球半径)处.
(2)将小球放在槽口的水平部分,小球既不向里滚也不向外滚,说明槽口末端是水平的. (3)应注意使小球每次都从轨道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gt2{40分钟课时作业物理必修2}.
(4)利用B点进行计算,由y,代入数据得:
2
xt=0.30 s,v0=1.6 m/s.
gt7.见解析
解析 根据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和平抛运动的原理,
可知使弹丸做平抛运动,通过测量下落高度可求出时间,再测出水平位移可求出平抛的初速度.
(1)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 (2)弹射器必须保持水平;
(3)弹丸下降高度y和水平射程x;
(4)在不改变高度y的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水平射程x,得出水平射程x的平均值x,以减小误差;
1
(5)因为y2,所以t2
g
xx
又因x=v0t,故v0==x
tg
. 2y
F
8.(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弹簧的伸长量Δx k=
Δx(2)同一 水平位移s 竖直高度h v0=s2h
5.4 圆周运动
【课前预习】
一、1.弧长 时间 2.vlt 3.相切 4.大小 5.变速 速率 二、1.角度 比值 2.快慢 3.t 4.rad s弧度每秒 5.角速度 三、1.(1)单位时间 圈数 (2)rs rmin 2.(1)时间 (2)2 【课堂导学】 例题一 答案:(1)10m/s (2)0.5rad/s (3)4s
1
ll100
m/s10m/s 得:v
tt10
22v10
4(s) 0.5(rad/s) (3)T(2)
0.5r20
s 迁移应用1 100rad/s 10m/s 1/600
解析:(1)由线速度的定义式v
例题2 答案:CD
解析:有关皮带传送问题,若皮带不打滑,则皮带上各点的速度大小相等,与皮带连接的皮带轮的边缘上各点速度与皮带的速度大小相等;同一轮轴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
因为右轮和左侧小轮考皮带传动而不打滑,所以vavc,选项C正确。b、c、d绕同一轴转动,因此bcd,选项D正确。
a{40分钟课时作业物理必修2}.
vavvv
,cc,所以a2c,选项B错误。 vbbrcrca,选项r2r22
A错误。
迁移应用2 (1)2﹕1 (2)VAVBV (3)A
2
【课堂反馈】
1.A 2.A 3.C 4. 5/3 【课后作业】
1.B 2.ABD 3.B 4.C 5.B 6.2﹕2﹕3 2﹕1﹕3 7.2﹕3 2﹕3 3﹕2 8.B 9.AC 10.v0Rg2h n2gh(n1、2、3) 11.300 12. d/()
5.5 向心加速度
【课前预习】
1.线速度的方向 加速度 2.矢量 3.指向圆心 4.av【课堂导学】
典例1. A
2
r2 5.匀速{40分钟课时作业物理必修2}.
解析: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和线速度的方向垂直,因此,它只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对于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是不变的,而向心加速度仍然存在,可见,向心加速度不是描述角速度变化的物理量,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总是指向圆心,所以加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故向心加速度不是恒定不变的。
迁移应用1. A
典例2. 答案:
3
a33.3m/s2
解析:物体从A到B速度变化量大小等于其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所以AB弧对应的圆心角为
,所以LABR 3
LAB
则圆的半径R为:R
3.14
3m
3v2102
33.3m/s2 其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R3
迁移应用2. 382.65m
典例3. C
迁移应用3. BC 【课堂反馈】
(一)课堂练习 1.C 2.AD 3.D (二)高考链接 4.100 200
解析:由题意知,滑轮边缘上的点的线速度与物体速度型的.由推论公式2axv得
2
v2m/s
又由vr,所以100rad/s,av200m/s2 【课后作业】 1.D 2.AC 3.BD 4. 4﹕3 5. 3﹕3﹕1 1﹕3﹕1 3﹕9﹕1 6大些71.4m/s
2
5.6、向心力
【课前预习】
v2
一、1.圆心 合外力 性质 效果 2.运动方向(或速度方向) 向心 加速度 3.m
r
Fnmr2 4.(1)圆锥摆 (2)钢球 铁架台 白纸 圆心 (3)圆周 分离 秒表 v2
手表 时间 半径 线速度 Fnm 竖直高度 tanθ
r
二、1.并不通过 相切 指向圆心 切向 线速度的大小 指向圆心 垂直 速度方向 2.直线 圆周 【课堂导学】
典例1 答案:ACD
解析:取物体A为研究对象,它在竖直方向受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竖直向上,竖直方向状态不变则二力平衡。在水平面上物体A做匀速圆周运动,故必有向心力存在,则此向心力只能由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也是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提供,所以A、C、D正确。
迁移应用1 C 典例2 答案:v
Rgtansin FN
mg
cos
解析:根据小球做圆周运动的轨迹找圆心,定半径,由图可知,圆心为O′,运动半径r=Rsin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