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法 点击: 2013-05-04
参考文献APA格式写法
参考文献APA撰写格式范例
一、书籍类
张春兴、林清山(1981)。教育心理学。台北市:东华书局。
曾文星(1988)。从人格发展看中国人性格。载于李亦园、杨国枢编:中国人的性格(235-267页)。台北市:桂冠图书公司。
Berenson, M. L., Levine, D. M., & Goldstein, M. (1983). Intermed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A computer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arteniuk, R. G. (1976). Cognitive information processes in motor short-term memory and movement production. In G. E. Stelmach (Ed.), Motor control: Issues and trends (pp. 175-185).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urman, A. S., & Kniskern, D. P. (1981). Family therapy outcome research: Knows and unknowns. In A. S. Gurman and D. P. Kniskern (Eds.), Handbook of family therapy (pp. 105-128). New York: Brunner.
二、期刊或杂志类
杨志显(2004)。我国大专院校体育教师专业进修需求、动机与阻碍因素之研究。大专体育学刊,6卷3期,21-32页。
黄国彦、吴静吉、李新乡(1994)。教师专业承诺量表编制初步报告。测验年刊,41辑,143-156页。
Becker, L. J., & Seligman, C. (1981). Welcome to the energy crisi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7(2), 1-7.
Main, M., Tomasini, L., & Tolan, W. (1979). Differences among mothers of infants judged to differ in secu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5, 472-473.
三、翻译书籍
Weinberg, R. S., & Gould, D. (2002). 竞技与健身运动心理学(简曜辉、季力康、卓俊伶、洪聪敏、黄英哲、黄崇儒、廖主民、卢俊宏)。台北市:台湾运动心理学会(原著于1999年出版)。
注:参考文献放在英文部分,正文引用文献为:(Weinberg & Gould, 1999/2002)。 Laplace, P.-S. (1951). A philosophical essay on probabilities (F. W. Truscott & F. L. Emory, Trans.). New York: Dover.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14)
四、在研讨会发表的论文
李家梵(2003)。台湾极限运动场使用者动机与满意度之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中华民国大专院校九十二年度体育学术研讨会,桃园县,国立体育学院。
Rocklin, T. R. (1989).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tem selection in computerized self-adapted test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CA.
五、未发表的论文
许泰彰(2000)。国小教师运动行为及其相关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硕士论文,桃园县,国立体育大学院体育研究所。
Devins, G. M. (1981). Helplessness, depression, and mood in stage renal diseas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McGill University, Montreal.
Ryerson, J. F. (1983). Effective management training: Two model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Clarkson College of Technology, Potsdam, New York.
六、没有作者的论文或书籍
学生手册(1990)。桃园县:国立体育学院。
教育部体育司(2004)。培养活力青少年白皮书(草案)。台北市:作者。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5th ed.)(2001).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1991). Estimated resident population by age and sex in
statistical local areas, New South Wales, June 1990 (No. 3209.1). Canberra,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Author.
七、印刷中的论文或书籍
黄崇儒(印刷中)。运动员自信心来源量表的编制。大专体育学刊。
Hamner, H. A. (in press). Research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New York: Springer.
八、从数据库中引用的数据
Gottfredson, L. S. (1980). How valid are occupational reinforcer pattern scores? (Report No.
CSOS-R-292).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Center for Social Organization for Schoo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82465)
Pender, J. E. (1982). Undergraduate psychology majors: Factors influencing decisions about
college, curriculum and career.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2, 4370A-4371A.
九、从报纸上引用的资料
李涌清(2003,8月11日)。学历通货膨胀成功要靠用功。联合报,A15页。 少数政府必须以协商对话为首务(2005,2月3日)。联合报,A2页。
Schwartz, J. (1993, September 30). Obesity affects economic, social status. The Washington
Post, pp. A1, A4.
New drug appears to sharply cut risk of death from heart failure. (1993, July 15). The
Washington Post, p. A12.
十、从网络上引用的数据
蓝宗标(2003,8月11日)。首度赴加,曹锦辉面临室内赛。联合新闻网。资料引自
tw.news.yahoo.com/2003/08/11/sports/udn/4165702.html
内政部警政署(2004,1月20日)。93年警政统计通报。资料引自
Canarie, Inc. (1997, September 27). Towards a Canadian health IWAY: Vision, opportunities
and future steps. Retrieved November 8, 2000, from /retype/zoom/f4a6fd2fe2bd960590c67748?pn=4&x=0&y=0&raww=621&rawh=385&o=jpg_6_0_______&type=pic&aimh=297.5845410628019&md5sum=55b857886070cd773b26ce4e99a00408&sign=b289f14367&zoom=&png=152-1715&jpg=0-14041" target="_blank">
图一 受试者参与动机分数的次数分配直方图
统计图的呈现应该遵循下列几项原则:
1.统计图的标题要放在图的下方。
2.纵轴和横轴的比率是3:5(黄金分割)。
3.纵轴和横轴有小标题。
4.纵轴标示出单位和刻度,横轴若是以连续变量来分组亦标示单位和刻度(如图一)。但横轴若是以名义变量来分组,则无标示单位和刻度,只标示出各组的名称。
5.纵轴的单位由下而上依次增大,而横轴的单位由左而右依次增大。
6.纵轴和横轴若不是由原点开始,则标示缺口。
其它数据引用注意事项:
(1) 一位作者时﹕
1. Porter (2001)
2. 杨国枢(1999)
3. (Porter, 2001)
4. (杨国枢,1999)
(2) 二位作者时﹕
1. Wassertein 与 Rosen (1994)
2. 吴清山与林天佑(1991)
3. (Wassertein & Rosen, 1994) 4. (吴清山、林天佑,1991)
(3) 三位~五位作者时:内文中第一次引用时全列,之后就用 「第一作者 et al.」。
不要将et al.用斜体字排版,但要在al后面加上句号
1. Wasserstein、Zappula、Rosen、Gerstman及 Rock (1994)
[第二次以后] Wasserstein等人(1994)
2. 吴清山、刘春荣及陈明终(1990)
[第二次以后] 吴清山等人(1990)
3. (Wasserstein, Zappula, Rosen, Gerstman, & Rock, 1994)
[第二次以后] (Wasserstein et al., 1994)
4. (吴清山、刘春荣、陈明终,1990)
[第二次以后] (吴清山等人,1990)
(4) 六位作者时:内文中不管第几次引用都采用 「第一作者 et al.」,在参考文献中要
列出所有(六位)作者姓名。
1. Wasserstein 等人 (1994)
2. 吴清山等人(1990)
3. (Wasserstein et al., 1994) 4. (吴清山等人,1990)
(5) 七位以上作者时:内文中不管第几次引用都采用 「第一作者 et al.」,但在参考文献中仅列出前六位作者姓名,剩余的作者则缩短为「et al.」
(6) 括号内同时包括多笔文献时:
1.同一作者不同著作
Gardner(1984,1990 a,1990b)
(Gardner,1984, 1990a,1990b)
杨国枢(1993,1997,2005)
(杨国枢,1993,1997,2005)
2.不同作者
(Bourdieu, 1965 ; Holmesm,1967)
(郭为藩,1992;林清江,1994)
(金耀基,1992;Ho,1976)
论文写作APA格式详解
APA格式写作
(一)、APA格式认识
我国台湾地区教育相关系所或学术机构在撰写学位论文或研究报告时,经常遵守美国心理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所 出版的出版手册(Publication Manual)中有关投稿的相关规定。
所谓APA格式是指美国心理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所出版的出版手册(Publication Manual)中,有关投搞该协会旗下所属二十九种期刊时必须遵守的规定而言。由于该手册详细规定文稿的架构、文字、图表、数字、符号„„等的格式,因此,学术界通称为APA格式。APA出版手册自1944年出版以来,经过1974年的二版,1983年的三版,于1994年发行第四版。第四版承袭第三版的内容,但在打字要求、文章建档、摘要撰写、用语方面、以及文章格式(包括:缩写规定、统计数据、数学公式、图形制作、参考文献、作者批注)等方面有局部修正。
撰写研究报告及毕业论文最常用的规定,包括:文章结构、数据引用、图表制作、数字与统计符号、及其他常用格式等五大项,其中有关中文的写作格式,是依据 英文APA格式订定的,仅供参考之用。想要进一步了解其他相关内容的读者,可直接阅读:American Psychologic al Association.(1994).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4thed.).Washington, DC:Author. APA出版手册的格式,主要适用于期刊投稿的文章,亦即初稿(manuscripts),至于报告、学位论文等定稿(final manuscripts),则可视实际需要在格式上略作修改(请参阅该手册)。
(二)、文章结构
依据APA的格式,文章的结构包括封面、摘要、本文、参考文献、附录、以及作者注记六部份(请参阅手册,第9至23页)。封面部份依次包括报告题目、作者姓名及单位三部份,首先呈现的是报告主题,题目要能确切反映研究的变项或主要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赘词;其次是作者的姓名,在作者姓名之后不加任何名衔(如教授)及学位名称(如博士);最后是作者的服务单位。摘要部份依文章性质,分别规定不同的摘要内容,实证性文章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含显著水平)、及结论与建议;评论性文章或理论性文章摘要的内容包括:分析的主题、目的或架构、数据的来源、及最后的结论。英文摘要的字数,实证性文章以100至120字为限,评论性文章或理论性文章以75至100字为限,均不分段,且一律为二倍行距(double space)。摘要的撰写宜力求忠实反映本文内容,用词精简明确,且不添加作者本身的意见,叙述而非条列式。本文部份包括绪论、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与建议。绪论部份包括:研究问题与背景、研究变项的定义、研究目的与假设。研究方法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实施程序。研究结果在忠实呈现资料分析的结果,结论与建议应先指出研究结果是否支持研究假设,其次依据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及差异性,以及相关
文献,引出结论,再依据结论做建议,其中也可略述研究的限制。参考文献部份所列的每一笔文献,必须均在本文中引用过。在本文中呈现容易使读者分心离题,但确又有助于读者了解本研究的数据,可搜于附录部份,例如自行设计的计算机软件、未出版的测验、复杂的数学证明、实验用材料或器具。作者注记部份包括介绍每一作者的服务单位注明协助完成本研究的单位或人员,以及与作者联络的方式。{apa格式中文范文}.
(三)、资料引用
资料引用的目的,一方面在帮助读者进一步直接查阅有关文献内容,另一方面在遵重与保障他人知识产权,包括文献引用(reference citations)与参考文
献(referen celist)两部份。文献引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于行文当中直接引用作者姓氏,如:Razik(1995)的研究„„,另一种是直接引用研究的结果或论点,如:教学领导为校长的重要职责(Conway, 1993)„„。APA文献引用的格式主要有十种(请参阅手册,第117至174页),分述如下:
(一)作者为一个人时,格式为:(中文文献部份为笔者的意见)
1.英文文献:姓氏(出版或发表年代)或(姓名,出版或发表年代)。
2.中文文献:姓名(出版或发表年代)或(姓名,出版或发表年代)。
APA期刊使用「作者-年代」(author-date)的引用方式,将作者的姓(不包含名字的缩写,如Jr.)和出版年代插在本文中适当的论点处。惟中文写作格式中仅列出姓而不列出名字,容易导致不易辨明引用的文献为何?且中英文取名习惯并不相同。因此,本文建议中文出版格式中应详列姓名之全部,并于年代前加一「民」字以代表民国年代。例如:
#《》=《英文格式》
Rogers (1994) compared reaction times. In a recent study of reaction times (Rogers, 1994). #《》=《中文格式》
蔡培村(民69)研究发现„„组织存有分解的潜在危机(蔡培村,民69)。
(二)作者为二人以上时,必须依据以下原则撰写:
1.原则一:作者为两人时,两人的姓氏(名)全列。
2.原则二:作者为三至五人时,第一次所有作者均列出,第二次以后仅写出第一位作者并加et al.(等人),同一段内则年代再省略。
3.原则三:作者为六人以上时,仅列第一位作者并加et al.(等人),但在参考文献中要列出所有者姓名。
4.原则四:二位以上作者时,文中引用时作者之间用and(与)连接,在括号内以及参考文献中用& (、)连接。(二)作者为二人以上时,必须依据以下原则撰写:
1. 原则一:作者为两人时,两人的姓氏(名)全列。
2. .原则二:作者为三至五人时,第一次所有作者均列出,第二次以后仅写出第一位作者并加et al.(等人),同一段内则年代再省略。
3. 原则三:作者为六人以上时,仅列第一位作者并加et al.(等人),但在参考文献中要列出所有者姓名。不论是何次引用一律使用缩写形式,即仅指出第一位<I2> 作者的姓加上"et al."和年代。假如其缩写格式亦相同,则与上述范例之原则相同<I2> ,以用第一位作者的姓和其他能区分此两文献的作者的姓加上"et al."和年代。例<I2> 如:
Kosslyn, Koenig, Barrett, Cave, Tang, and Gabrieli (1992)
<GoX1>Kosslyn, Koenig, Gabrieli, Tang, Marsolek,<GoX0> and Daly (1992)
上列两篇文献若在本文中引用,则缩写如下:
Kosslyn, Koenig, Barrett, et al. (1992)
Kosslyn, Koenig, Gabrieli, et al. (1992)
4. 原则四:二位以上作者时,文中引用时作者之间用and(与)连接,在括号内以及参考文献中用& (、)连接。
当某著作有二位作者时,在本文中引用其著作需写出两位作者的姓。若是使用<I2> 英文撰写在本文中用"and"隔开二者的姓,中文方面可用「和」字加以区隔。若为<I2> 括号中的形式,英文则用"&",中文则建议用「、」以分隔两位作者的姓。例如:
#《》=《英文格式》
Dubois and Prade (1992)……(Dubois & Prade, 1992).
#《》=《中文格式-引用作者为英文姓名时》
Cohen 和 Felson (1979)„„「三级教育在学率」即常被用来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I2> 的教育机会普及的情况(Adelman & Morris, 1973)。
#《》=《中文格式-引用作者为中文姓名时》
钟思嘉和黄国彦(民73)研究指出„,(钟思嘉、黄国彦,民73)
但若作者增至三位至五位时,其第一次引用其参考书目必须写出所有作者的姓<I2> <I2> ;其后引用则只需写出第一位作者的姓,并在姓的后面加上"et al."和年代。至于<I2> <I2> 中文方面于第一次以外之后的引用,则建议在姓的后面加上「等」和年代。例如:
#《》=《英文格式》
Wasserstein, Zappulla, Rosen, Gerstman, and Rock (1994) found [first citation] Wasserstein et al. (1994) found [subsequent first citation per paragraph <I2>
thereafter]
#《》=《中文格式-第一次引用时》
赵金祈,许荣富和黄芳裕(民81)研究指出„
#《》=《中文格式-第一次以外之后的引用时》
赵金祈等(民81)研究指出„
但当第二次引用出现在本文中同一段落,则可省去年代,如:
Wasserstein et al. found [subsequent first citation per paragraph thereafter]
另外,若两篇引用文献其年代、缩写形式相同时(例如Bradley, Ramirez,
& Soo, 1994 和Bradley, Soo, Ramirez, & Brown, 1994 两篇文献,其缩写皆为Bradley et al., 1994),则用第一位作者的姓和其他能区分此两文献的作者的姓加上"et al."和年代。,例如:Bradley, Ramirez, & Soo (1994) and Bradley, Soo, et al. (1994 )
(三)作者为组织、团体、或单位时,依下列原则撰写:
1.易生混淆之单位,每次均用全名。
2.简单且广为人知的单位,第二次以后可用缩写(如APEC,行政院教改会),但在参考文献中一律要写出全名。
#《》=《英文格式》
在本文中的第一次引用: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NIMH], 1981)
在本文中其后的引用:
(NIMH, 1981)
#《》=《中文格式》
在本文中的第一次引用: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陆委会],民82)
在本文中其后的引用:
(陆委会,民82)
(四)未标明作者(如法令、报纸社论)或作者为无名氏时,依据下列原则撰写:
1.未标明作者的文章,把引用文章的篇名或章名当作作者并加双引号,如:(“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4)或(“领导效能”,民84)。
2.未标明作者的书、期刊、手册、或报告,把书名、期刊名、手册名称、或报告名称当作作者并划线,如:(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1995)或(全面质量管理,民84)或(师资培育法,民83)。
3.作者署名为无名氏时,以「无名氏」当作作者。
#《》=《英文格式》
on free care ("Study Finds" ,1982)
the book College Bound Seniors (1979)
#《》=《中文格式》
( 『夜大联招公布各科最低缴卡分数』,民 85)
<SU1>政大学生手册<SU0>(民85)
另外,当作者匿名时,其英文格式为: (Anonymous, 1996), 而中文格式方面建议 如:(匿名,民85)。其后参考书目排列顺序以A或「匿」字作为排序之顺序参考基准。
(五)作者姓氏相同时,相同姓氏之作者于中文引用时均引用全名,以避免混淆,如:R.D.Luce (1995)and G.E.Luce(1988),中文部份则可加注文章名称或书名以之区别。
(六)括号内同时包括多比文献时,依姓氏字母(笔画)、年代、印行中等优先
级排列,不同作者之间用;号分开,相同作者不同年代之文献用,分开。如:(Razik & Swanson , 1993a, 1993b, in press-a, in press-b,Pautler, 1992)或研究显示(吴清山、林天佑,民83,民84a,民84b;刘春荣,民84,印行中-a,印行中-b)。 #《》= 《英文格式》
Past research (Edeline & Weinberger, 1991, 1993)
Past research (Gogel, 1984, 1990, in press)
#《》= 《中文格式》
„(马信行,民80,民81,付梓中)
#=当作者与出版年代相同,以其所著作之先后次序分别加上接尾词 a,b,c <I2> 等等。例如:
#《》= 《英文格式》
Several studies (Zola-Morgan & Squire, 1986, 1990, in press-a, in press-b)
Several studies (Johnson, 1991a, 1991b, 1991c; Singh, 1983, in press-a, <I2> in press-b)
#《》= 《中文格式》
„(马信行,民80,民81,付梓中-a,付梓中-b)
#=在同一括号内列出两篇或两篇以上由不同作者所写的著作时,引用时必须在<I2> 相同的括号内依第一位作者的姓之字母来排列次序,且用分号以区分开不同的引证<I2> 数据。例如:
#《》= 《英文格式》
Several studies (Balda, 1980; Kamil, 1988; Pepperberg & Funk, 1990) #《》= 《中文格式》
„(马信行,民81;张钿富,民85)
(七)引用数据无年代记载或古典文献时,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年代,以n.d.代替年代,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原始年代,但知道翻译版年代时,引用译版年代并于其前加trans.,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原始年代,但知现用版本年代时,引用现用版本年代并于其后注明版本别,古典文件不必列入参考文献中,文中仅说明引用章节。如:Aristotle(n.d.)argued,或(Aristotle, trans. 1945)或(Aristotle, 1842/1945)或论语子路篇。
(八)引用特定文献时,如资料来自特定章、节、图、表、公式,要一一标明特定出处,如引用整段原文献资料,要加注页码。如:(Shujaa, 1992, chap.8)或(Lomotey,1990, p.125)或(Lomotey, 1990)„„(p.125)或(陈明终,民83,
第八章)或(陈明终,民83,页8)。
(九)引用个人纪录时,不必列入参考文献中,引用时要注明:作者、个人纪录类别、以及详细日期。如:(T.A. Razik, Diary, May 1, 1993)或(林天佑,日记,83年5月1日)。
(十)其他方面,如:(see Table 2 of Razik & Swanson, 1993,for complet e data)或(详细资料请参阅:林天佑,民84,表1)。
APA格式中文写作指南
APA格式中文写作
APA格式中文写作指南
雷 雳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北京
2001年8月 APA格式中文写作 1 连续标题:
摘要
第二页应包含论文摘要。摘要是简洁而全面地对您的论文的总结。摘要应该是准确的、具体的、简练且明确的、非评价性的、连贯的、易读的。它应反映您论文的目的和内容。英文摘要长度不超过960个字符和空格(大约120字),中文摘要长度不超过480字(包括标点)。综述性或理论性的论文摘要,英文应限制在75—100字左右,中文为300-400字左右。美国心理协会提出这类论文应该包含以下信息:用一个句子写成的题目;论文的目的、主题,或论文的组织结构和涉猎的范围(全面的或有选择的);材料来源(亲自的观察、已发表的文献);还有结论。摘要以“块”的形式呈现,不分段,首行缩进4个空格(两个汉字的空间)。
APA格式中文写作指南1
APA写作格式是美国心理协会出版手册(第4版,1994)上制定的撰写格式。本指南是撰写论文的一个简捷的参考,并不能完全代替手册本身。记住:若你正在为一门课撰写一篇论文,那么导师的具体要求比手册上的要求则更重要。每个检验点(checkpoint)结尾处给出的页码告诉我们到何处去寻找出版手册中关于主题的具体信息。
一、基本格式
1. 从页顶、底、边算起,页边空白为2.54cm(除稿件页眉外)。
2. 所有地方均使用1.5倍行距。
3. 英文字体使用Courier 或Times New Roman,中文正文字体使用宋体,字号为5号,论文封面标题使用3号粗体或黑体。
4. 两端对齐。
5. 页码开始于标题页,即封面。
6. 段落首行缩排4个空格(两个汉字的空间)。
7. 一系列连续的单独段落用阿拉伯数字引导,数字后面使用圆点,每一段末都用句号。
二、稿件的检验点
页面右顶端为页眉(1.27cm以下),其后为空格及页码,注意不要使用页眉横线。页眉应该是标题的前8-12字。标题页的第二行包含您要标示的连续标题(running head)。注意,中文连续标题是左对齐,不超过25个汉字(包括标点)。在论文标题页的中部居中打印论文的完整标题(建议英文不超过10-12字,中文最好不超过20字)、您的姓名及服务机构(工作单位)。
摘要页在标题页的后面,起于新的一页,作为论文的第二页。将“Abstract”或“摘要”打在此页第一行的中间,英文摘要不超过960个字符(包括标点和空格),中文摘要不超过4801 以Guidelines for Writing in APA Style(William U. Borst, 1999)为主要参考资料进行中文版改编。
个汉字(包括标点)。它应以“块”的形式,英文左对齐,不要首行缩进;中文首行缩进4个空格(两个汉字)。摘要应是论文简洁、全面、明确的总结。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教授都会要求您写摘要页。
无论是否有摘要,论文正文起于第二页或第三页。开始是标题(居中,宋体,粗体或黑体,3号字)。第二行开始正文,中文缩进4个空格。
正文之后是参考文献页。参考文献页起于新的一页,且打上居中的“参考文献”(居中,粗体,4号字),若只有一个参考文献,也要打印“参考文献”;若参考文献页超过一页,第二页起不用重复打印“参考文献”。
三、APA的标准
(一)引号
当正文中提及一篇论文或某期刊、书籍的某一章的标题时,此标题要用引号标记。引号还用于引入专业的某一词或短语,或自造的表达语。比如,“高耐受性”变量(此种情况下,只有第一次使用此表达时使用引号,之后不再使用)。
(二)缩写
全文尽量少用缩写。第一次使用时,英文全部拼写,并应注明中文含义,比如,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MMPI)。之后可直接用缩写。以下缩写不用注解:IQ、AIDS、HIV、ACTH。
(三)空格
使用英文时,在冒号、逗号、分号之后用空格。在一个参考引用的独立部分的句号之后、在英文人名的大写字母之后,使用空格,比如,W. U. Borst。在英文缩写内部不使用空格,比如 a.m., i.e.。
(四)数字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10以上的数(12、50,等),除非要和10以下的数进行对比。比如,4年级与11年级进行对比检验。但在摘要中所有数字都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在使用英文时,句首和小于10的数字应完整拼出英文单词,此时中文则使用汉字,英文数字复数只需在数字后面加上s,而无需加“’”号(the 1990s)。数字单词和数字的联合应紧接着被修饰对象(six 2-point scales)。
(五)下划线
不要仅仅为强调而使用下划线。下划线可以用于书的标题、新的术语和标志的引入(只用于第一次)、统计符号(t检验)。
四、标题
标题应明确论文的结构,显示每个主题的重要性。标题的级次从一级到四级。所有标题均使用汉字数字及阿拉伯数字排序。
下面是打印示例:
一级标题:居中、四号、粗体或黑体、汉字数字排序,使用顿号:
一、一级标题居中四号粗体字
二级标题:左对齐、四号、粗体或黑体、汉字数字排序,使用圆括号:
(二)二级标题左对齐四号粗体字
三级标题:左对齐、小四号、粗体或黑体、阿拉伯数字排序,使用圆点:
3.三级标题左对齐小四号粗体字
四级标题:首行缩进四个空格、五号字、粗体或黑体阿拉伯数字排序,使用圆括号:
(4)四级标题缩进五号粗体字
在论文写作中:(a)只有两个级次的标题时,用一级和三级标题;(b)只有三个级次的标题时,用一级、二级、三级标题;(c)有四个级次的标题时,用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标题。(在一句或一段中,可用带圆括号的小写字母a、b、c、d标明连续的成分、要素)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一级标题可用于全文。但如果使用二级、三级、四级标题,请说明论文包含了三个级次的标题。一般应该遵循用于编写大纲的这些标准。例如,您被要求写一篇关于抑郁症的论文,您的导师很可能会要求您用以下标题来划分论文:对论题的综述、诊断标准、对失调的治疗、对此问题的个人解释。由于每个标题有同等的重要性,因而可以使用一级标题贯彻全文。
比如:
一、成人抑郁症概述
二、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三、成人抑郁症的治疗
四、对抑郁症的个人观点
APA论文格式写作范例
APA论文格式写作范例
(from enews.sjses.chc.edu.tw/94Webs/apa01-1.doc)
本手册之论文格式写作格式范例主要参考美国心理学会出版之APA手册(第五版)。介绍撰写研究报告及毕业论文最常用的规定。其中有关中文的写作格式,仅供参考之用。
一、文章结构。
二、资料引用。
三、图表制作。
四、数字与统计符号。
五、其它常用格式。
一、文章结构
依据APA的格式﹐文章的结构包括封面﹑摘要﹑本文﹑参考文献﹑附录﹑以及作者注记六部份 (请参阅该手册﹐第10至28页)。 封面部份依次包括报告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及页首小标题(running head)四部份﹐首先呈现的是报告主题﹐题目要能确切反映研究的变项或主要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赘词﹔其次是作者的姓名﹐在作者姓名之后不加任何名衔 (如教授) 及学位名称 (如博士),及作者的服务单位;最后是页首小标题,目的在方便读者查阅,其长短英文以50个字母为高限,中文长度则以足以辨识出文章题目为标准。 摘要部份依文章性质﹐分别规定不同的摘要内容﹐实证性文章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 (含显著水平)﹑及结论与建议﹔评论性文章或理论性文章摘要的内容包括﹕分析的主题﹑目的或架构﹑数据的来源﹑及最后的结论。英文摘要(abstract)的字数﹐以120字为上限﹐重要内容先叙述,次重要者次之,不分段落,有数字时,除前缀外全部采用阿拉伯数字。摘要的撰写宜力求忠实反映本文内容﹐用词精简明确﹐且不添加作者本身的意见﹐叙述而非条列式。但如学位论文摘要(summary),因内容较多,笔者建议以一页为原则,并可分段及条列述之。 本文部份包括绪论﹑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与建议。绪论部份包括﹕研究问题与背景﹑研究变项的定义﹑研究目的与假设。研究方法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实施程序。研究结果在忠实呈现资料分析的结果﹐结论与建议应先指出研究结果是否支持研究假设﹐其次依据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及差异性﹐以及相关文献﹐引出结论﹐再依据结论做建议﹐其中也可略述研究的限制。 参考文献部份所列的每一笔文献﹐必须均在本文中引用过。在本文中呈现容易使读者分心离题﹐但确又有助于读者了解本研究的数据﹐可搜于附录部份﹐例如自行设计
的计算机软件﹑未出版的测验﹑复杂的数学证明﹑实验用材料或器具。作者注记部份﹐包括介绍每一作者的服务单位﹐注明协助完成本研究的单位或人员﹐以及与作者联络的方式。{apa格式中文范文}.
二、资料引用
资料引用的目的﹐一方面在帮助读者进一步直接查阅有关文献内容﹐另一方面在遵重与保障他人智慧财产权﹐包括文献引用 (reference citations) 与参考文献 (reference list) 两部份。
文献引用
文献引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于行文当中直接引用作者姓氏﹐如﹕Razik (1995) 的研究„﹐另一种是直接引用研究的结果或论点﹐如﹕教学领导为校长的重要职责 (Conway, 1993)„。APA文献引用的格式主要有十一种 (请参阅该手册﹐第207至214页)﹐分述如下﹕
(一) 基本格式:同作者在同一段中重复被引用时,第一次须写出日期,第二 次以后则日期可省略。
1. 英文文献:In a recent study of reaction times, Walker (2000) described
the method…Walker also found…。
2. 中文文献:秦梦群(民90)强调掌握教育券之重要性,…;秦梦群
同时建议…。
(二) 作者为一个人时﹐格式为﹕
1. 英文文献﹕姓氏 (出版或发表年代) 或 (姓氏,出版或发表年代)。
例 如:Porter (2001)…或…(Porter, 2001)。
2. 中文文献﹕姓名 (出版或发表年代) 或 (姓名,出版或发表年代)。
例 如:吴清山(民90)„或„(吴清山,民90)。
(三) 作者为二人以上时﹐必须依据以下原则撰写(括号中批注为中文建议格 式):
1. 原则一﹕作者为两人时﹐两人的姓氏 (名) 全列。
例 如:Wassertein and Rosen (1994)„或„(Wassertein & Rosen
(1994)
例 如:吴清山与林天佑(民90)„或„(吴清山、林天佑,民
民90)
2. 原则二﹕作者为三至五人时﹐第一次所有作者均列出﹐第二次以后仅写出
第一位作者并加 et al. (等人)。
例 如:
[第一次出现] Wasserstein, Zappula, Rosen, Gerstman, and Rock
(1994) found„或(Wasserstein, Zappula, Rosen,
Gerstman, & Rock, 1994)„。
[第二次以后] Wasserstein et al. (1994)„或 (Wasserstein et al.,
1994)„。
例 如:
[第一次出现] 吴清山、刘春荣与陈明终(民84)指出„或„(吴
清山、刘春荣、陈明终,民84)。
[第二次以后] 吴清山等人(民84)指出„或„(吴清山等人,民
84)。
3. 原则三﹕作者为六人以上时﹐每次仅列第一位作者并加 et al. (等人)﹐但在
参考文献中要列出所有作者姓名。
4. 原则四﹕二位以上作者时﹐文中引用时作者之间用and (与) 连接﹐在括号
内以及参考文献中用 & (﹑) 连接。
(四) 作者为组织﹑团体﹑或单位时﹐依下列原则撰写﹕
1. 易生混淆之单位﹐每次均用全名。
2. 简单且广为人知的单位﹐第一次加注其缩写方式,第二次以后可用缩写
﹐但在参考文献中一律要写出全名。
例 如:
[第一次出现]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NIMH] (1999) 或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NIMH], 1999)。{apa格式中文范文}.
[第二次以后] NIMH (1999)„或 (NIMH, 1999)„。
例 如:
[第一次出现] 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行政院教改会](民
87)„或„(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行政院
教改会],民87)。
[第二次以后] 行政院教改会(民87)„或„行政院教改会(民
87)。
(五) 未标明作者 (如法令﹑报纸社论) 或作者为「无名氏」(anonymous)时﹐ 依据下列原则撰写﹕
1. 未标明作者的文章﹐把引用文章的篇名或章名当作作者,在文中用斜体
(粗体)在括号中用双引号显示。
例 如﹕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94)„或„ (“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94)。
例 如:领导效能(民84)„或„(“领导效能”﹐民84)。
师资培育法(民83)„或„(“师资培育法”,民83)。
2. 作者署名为无名氏(anonymous)时﹐以「无名氏」当作作者。
例 如:„(Anonymous, 1998)。
例 如:„(无名氏,民87)。
(六) 外文作者姓氏相同时﹐相同姓氏之作者于文中引用时均引用全名﹐以避免混
淆。
例 如﹕R. D. Luce (1995) and G. E. Luce (1988)„。
(七) 括号内同时包括多笔文献时﹐依姓氏字母 (笔画)﹑年代﹑印制中等优
先顺序排列﹐不同作者之间用分号 “﹔” 号分开﹐相同作者不同年代之文献用逗号 “﹐” 分开。
例 如:„(Pautler, 1992; Razik & Swanson, 1993a, 1993b, in
press-a, in press-b)。
例 如:„(吴清山﹑林天佑,民83,民84a,民84b﹔
刘春荣,民84,印制中-a,印制中-b)。
(八) 引用数据无年代记载或古典文献时﹐(1)当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年代﹐
以无日期(n.d.) 代替年代﹐(2) 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原始年代﹐但知
道翻译版年代时﹐引用译版年代并于其前加 trans.﹐(3) 知道作者姓氏﹐
不知原始年代﹐但知现用版本年代时﹐引用现用版本年代并于其后注明
版本别﹐古典文件不必列入参考文献中﹐文中仅说明引用章节。
例 如:Aristotle (n.d.) argued﹐或 (Aristotle, trans. 1945) 或
(Aristotle, 1842/1945)。
例 如:论语子路篇。
(九) 引用特定文献时﹐如资料来自特定章﹑节﹑图﹑表﹑公式﹐要一一标明 特定出处﹐如引用整段原文献资料﹐要加注页码。
例 如:(Shujaa, 1992, chap. 8) 或 (Lomotey, 1990, p. 125) 或
(Lomotey, 1990)„( p. 125) 。
例 如:(陈明终,民83,第八章) 或 (陈明终,民83,页8)。
(十) 引用个人通讯纪录如书信、日记、笔记、电子邮件等﹐不必列入参考文献中﹐
但引用时要注明﹕作者﹑个人纪录类别﹑以及详细日期。
例 如:(T. A. Razik, Diary, May 1, 1993)。
例 如:(林天佑,上课讲义,民83年5月1日)。
(十一)引用翻译著作时,要同时注明原出版年与翻译本出版年。
例 如:„(Laplace, 1814/1951)。
(十二)网络等电子化数据:请参阅「APA格式—网络等电子化数据引用及参考文献的
写法」一文。
(十三)其它方面:
例 如:(see Table 2 of Razik & Swanson,1993, for complete data)。
例 如:(详细资料请参阅﹕林天佑,民84,表1)。{apa格式中文范文}.
参考文献
APA参考文献的格式与其它写作格式比较,虽然比较单纯但也相当复杂﹐以下先介绍文献的排列顺序﹐其次介绍几种常用文献的格式﹐其它格式请参阅该手册﹐第215至281页。
必须注意的是﹐参考文献部份与文献引用部份息息相关﹐引用过的文献必须出现在参考文献中﹐而且参考文献中的每一笔文献都被引用过﹐两者的作者姓氏 (名) 以及年代也必须完全一致。另外﹐在引用英文文献时﹐仅写出作者姓氏﹐但在参考文献中则须同时写出姓氏以及名字 (前缀)﹐中文文献则都写出全名。
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如为中文文献﹐以作者姓名笔画为依据﹐大致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如为英文文献﹐则较复杂。英文文献的排列顺序有十个标准:
(一) 依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如以文章篇名或书名当作者﹐而该篇名或书名是
以数字开头时﹐以国字之字母顺序比较﹐如21st century education 是以Twenty-first century education 作为比较的基准。
(二) 第一位作者姓名相同时﹐如为同一作者﹐依年代先后顺序排列:
例 如:Hewlett, L. S. (1996)
Hewlett, L. S. (1999)
(三) 一位作者永远排在多位作者之前:
例 如:Razik, T. A. (1991)
Razik, T. A. , & Lin, T. -Y. (1995)
(四) 当有多位作者必须比较时﹐依序由第二或第三﹑第四﹑„作者姓氏字母顺序
排列:
例 如:Gosling, J. R., Jerald, K., & Belfar, S. F. (2000)
Gosling, J. Y., & Tevlin, D. F. (1996)
(五) 相同作者且相同年代﹐则依 (去除A, The等冠词之后) 篇名或书名字母顺序排
列﹐并于年代之后附a, b, c, 等注记:
例 如:Razik, T. A., & Lin, T. -Y. (1990a). Fundamental concepts„
Razik, T. A., & Lin, T. -Y. (1990b). Human relations„
APA文献引用书写格式
APA文献引用书写格式
论文中文献引用书写格式为求统一,须以2001年(第5版)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简称APA)出版手册 之格式为准。而中文的论文格式要完全以英文的APA格式书写,确实有某些困难。因此,在尽可能维持APA基本格式的原则之下,针对中文的格式有下列几点说明:
1. 内文及文末之引用文献,所有的出版年均以公元年代表达,以求统一。
2. 内文之中文作者均以全名(姓与名)来书写,不像英文作者只使用姓而不使用名。
3. 文末引用文献之中文姓名和(出版年)之间不再有句点(。),以增加顺畅性。
4. 文末引用文献之书名和期刊均以斜体字来表达,不再使用划底线的方式。
5. 中文文献应使用中式(全角)的标点符号,而英文文献则使用西式(半角)的标点符号。
6. 在西式标点符号后需空一格 (space) 后才继续文字的书写。
7. 本数据无法详述APA手册中所有的格式规定,仅提出国内较常用到的内容。数据若有争议,仍得回归到英文的APA出版手册,以其格式为准。
8. 本学会针对APA格式中文化的诠释及决定采用的中文格式,或许与其他体育运动之学术刊物有所不同,如有意见或建议,欢迎随时提出。惠赐处:中华民国体育学会,电话:02-89317287,或e-mail:janenspe@pchom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