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点击: 2013-02-28
课时作业40 植物组织培养与酶的应用
生物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学案40 植物组织培养与酶的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并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该溶液
B.调节pH,使各组中的pH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
C.用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搅拌时间可以不同
D.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
答案:C
2.下列属于组织培养的是( )
A.花粉培育成单倍体植株
B.芽发育成枝条
C.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
D.未受精卵发育成植物
解析:植物的组织培养的过程简要概括为: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经再分化,形成根、茎、芽等器官,并进一步培养出完整的植株。花药离体培养是组织培养的新技术,花药细胞具有全能性;芽发育成枝条、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是正常的生长过程,未受精卵发育成植株是孤雌生殖。
答案:A
3.某同学在探究加酶洗衣粉对油渍布片的洗涤效果时,记录了下列表格:
通过分析上述中数据可知:( )
A.温度越高洗涤效果越好
B.复合酶洗衣粉中含有脂肪酶
C.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好
D.此探究实验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解析: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A错误;从三种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来看,加蛋白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差别不大,而复合酶洗衣粉效果最好。洗涤对象为油渍布片,表明复合酶洗衣粉中含有分解脂肪的脂肪酶,B正确、C错误;加蛋白酶洗衣粉与加复合酶洗衣粉效果差别明显,说明酶具有专一性,D错误。
答案:B
4.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
A.消毒灭菌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光照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解析:形成愈伤组织,需要在消毒灭菌条件下进行是肯定的,因为只有在消毒灭菌条件下,才能保证培养出的组织细胞避免感染,否则培养基内将长出许多霉菌,与离体细胞争夺营养与生存空间,不能形成愈伤组织。由于此阶段形成的是愈伤组织,并没有形成具有根、茎、叶的植物体,因此不需要光照。
答案:C
5.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
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底物一定是葡萄糖
解析:由于细胞内含有多种酶,如果是多步连续催化反应,宜用固定化细胞,而固定化酶只能固定一种酶,A正确;能影响酶的活性的pH、温度要控制在适宜的条件下,但溶氧量与酶的活性无关,B错误;酶不是生物细胞,在发生作用时,不需要提供营养条件,C错误;酵母菌体内有多种酶,除了能利用葡萄糖,还可以利用其他糖类,如家庭酿酒就是用淀粉,D错误。
答案:A
6.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种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生化反应
B.固定化细胞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
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点是所固定的酶都可在细胞外起作用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但酶的活性迅速下降
答案:C
7.下列对“探究某种加酶洗衣粉使用的最适温度”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
A.加酶洗衣粉在30 ℃的水中洗涤效果不如45 ℃时好,说明45 ℃为最适温度
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相同的污物及不等量的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C.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等量相同的污物及等量相同的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下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最好
D.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37 ℃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7 ℃
答案:C
8.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中的难点之一是材料的选择,下列有关材料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盛花期的花药
B.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小孢子四分体期的花粉
C.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略微开放的花蕾
D.从检测花粉的实验方法看,应该用显微镜观察已染色的花粉
【红对勾】 专题4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DNA和蛋白质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45分钟课时作业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DNA和蛋白质技术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
取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花药离体培养,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材料的选择最常用的方法是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B.材料消毒时需先用酒精浸泡,然后用氯化汞或次氯酸钙溶液浸泡,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
D.若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或释放出胚状体后,要适时转换培养基,以便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
解析:确定花粉发育的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有些植物细胞核不易着色时,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
答案:A 2.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过程是指( )
A.已休眠的种子经过处理使种子尽快萌发的过程
B.植物根尖、茎尖等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后分化为各种组织
C.愈伤组织细胞分化为根与芽的过程
D.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解析:脱分化指让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A、B、C都是细胞分裂、分化的过程。
答案:D
3.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
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体现出了全能性
解析:动物体细胞大部分为高度分化的细胞,其全能性受到了限制,只有其细胞核在一定条件下可表现全能性。全能性的体现要看是否产生了新个体。
答案:D
4.红细胞中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下列对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
B.纯化过程中要用生理盐水充分溶胀凝胶来配制凝胶悬浮液
C.粗分离时透析的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D.可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
解析: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时,首先通过洗涤红细胞、血红蛋白的释放、离心等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即样品处理;其次通过透析法除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即样品的粗分离;再次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蛋白除去,即样品纯化,纯化过程中凝胶应用蒸馏水充分溶胀后,配制成凝胶悬浮液,而不是用生理盐水;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
答案:B
5.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花药、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
B.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
D.外植体可诱导出愈伤组织
解析: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原理。植物的器官、组织和细胞以及花药均可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故A项不正确。
答案:A
6.在采用鸡血为材料对DNA进行粗提取的实验中,若需进一步提取杂质较少的DNA,可以依据的原理是( )
A.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小
B.DNA遇二苯胺在沸水浴的条件下会染成蓝色
C.DNA不溶于酒精而细胞中的一些物质易溶于酒精
D.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柠檬酸钠溶液具有抗凝血作用
解析:考查了DNA粗提取的实验原理。①DNA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当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以使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的DNA析出。②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③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答案:C
7.关于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一旦发现有气泡,必须重装
B.凝胶用自来水充分溶胀后,配成凝胶悬浮液
C.为加快凝胶膨胀,可以将加入洗脱液的湿凝胶用沸水浴加热,逐渐升温至沸腾,通常只需1~2 h
D.在血红蛋白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是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
解析:由于本题中用到的是商品凝胶,为干燥的颗粒,使用前需要用蒸馏水充分溶胀后,配成凝胶悬浮液,再用洗脱液进行充分洗涤平衡,使凝胶装填紧密,也可在沸水浴中加热膨胀,可节约时间,除去凝胶中微生物,排除胶粒内空气。
答案:B
8.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过程中,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大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B.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小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C.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等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D.两者无法比较
解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扩散进入凝胶颗粒内,所以行程长;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则被排阻在颗粒之外,所以行程短。
答案:A
9.玫瑰精油提取的过程是( )
A.鲜玫瑰花+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
B.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水蒸气蒸馏→分离油层→除水
C.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除水→分离油层
D.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水蒸气蒸馏→除水
解析:玫瑰精油提取的实验流程是:鲜玫瑰花+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
答案:A
10.下列有关胡萝卜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胡萝卜素是化学性质稳定,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的物质
B.胡萝卜是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原料
C.微生物的发酵生产是工业提取β胡萝卜素的方法之一
D.提取后,干燥过程中,时间不能太长,温度不能太高
解析: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答案:A
11.(2014·江苏淮安二模)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原理和技术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提取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都必须用蒸馏水涨破细胞{45分钟课时作业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B.研究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一定要调查患者家系的情况
C.与利用鲜酵母相比,等量酵母菌制成的凝胶珠发酵生产酒精更迅速
D.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若细胞为无色透明,可调节通光孔使视野暗一些
解析:提取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可以用研磨后离心分离等方法;酵母菌制成的凝胶珠可重复利用,但发酵较慢。通光孔的大小是固定的,无法调节,可以通过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变暗。
答案:B
12.(2014·江苏镇江一调)下列关于实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的交联葡聚糖凝胶G75,其中“75”表示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水7.5克
B.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慢
C.用洋葱作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时,加入一定的食盐的目的是有利于溶解DNA
D.制取细胞膜、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均以鸡血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解析: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以鸡血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制取细胞膜不能用鸡血细胞,因为鸡血细胞有核膜。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2分)(2010·安徽卷)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
①②外植体――→愈伤组织――→芽根―→植株
请回答:
(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时,一般选取_______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过程①中,常用的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________,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5 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过程②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时常采用根尖或茎尖部位,原因是该部位含病毒极少。
(2)MS培养基的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植物组织培养也应注意无菌操作。
(3)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
答案:(1)茎尖(或根尖)'茎尖(或根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2)有机物'植物激素'外植体消毒不彻底
(3)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偏低
14.(15分)根据PCR反应系统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________溶液中进行,除了调控温度外,溶液中还需要提供哪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把一个用N标记的某个DNA样品,以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经过PCR仪5次循环后,将产生________个DNA分子,其中含N标记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总数的比例为________。在研究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中,发现35%腺嘌呤,则由N标记的这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鸟嘌呤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数的________。
(3)分别以不同生物DNA样品为模板合成的各个新DNA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什么?________。PCR扩增得到的DNA序列长度是固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个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中腺嘌呤为200个,利用PCR技术循环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 000个,该DNA分子已循环了________次。
解析: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除了调控温度外,溶液中还需要提供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耐热的DNA聚合酶;5次循1515141514
课时作业45
课时作业(四十五)
一、选择题
1.(2013·潍坊市模拟考试)下列与细胞工程技术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成分不同
C.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D.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相同
解析: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故C错误。
答案:C
2.(2013·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综合练习)科学家把从小鼠胚胎干细胞中分离获得的4个基因通过病毒导入已分化的小鼠成熟细胞,发现成熟细胞返回到了未成熟的干细胞状态。这种干细胞(iPS细胞)又能在不同条件下分化形成神经细胞等多种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实验过程中病毒发挥了载体的功能
B.此实验过程中运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C.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能进行遗传信息的表达
D.iPS细胞分化形成的多种细胞所含核基因不同
解析:D选项错误,iPS细胞分化形成的多种细胞所含核基因相同,因为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不改变仅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选项正确,因为4个基因通过病毒导入已分化的小鼠成熟细胞,所以病毒在此过程中充当了载体的功能,B选项正确;因为通过对导入新基因的成熟细胞进行培养,发现这些细胞都返回到了未成熟的干细胞状态,此过程是通过动物细胞培养完成的;C选项正确,因为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由iPS细胞分化形成了神经细胞,可以执行神经细胞的功能,所以能进行遗传信息的表达。
答案:D
3.(2013·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一次质量调查)药用植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用途{45分钟课时作业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的经济植物,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医疗和保健作用,药用植物的品种改良工作引起了科研人员的重视。下列技术方法错误的是( )
A.鉴定用薏苡花粉培养的单倍体植株,可利用单倍体植株中成熟的体细胞进行染色体观察
B.川芎易受病毒侵染造成大幅度减产,可用川芎的根尖作为外植体进行脱毒培养
C.将柴胡的原生质体与胡萝卜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
D.将莨菪中分离得到的天仙子胺6β羧化酶基因转入颠茄中,该技术离不开植物组织培养
解析:A错误,单倍体植株进行染色体观察需选取幼嫩组织中正在分裂的体细胞,观察时期应选取有丝分裂中期。B正确,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获得大量无病毒或少病毒的植株。C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打破物种之间的界限,创造许多新物种。D正确,获得转基因细胞之后,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使该基因得到表达,获得转基因植株。
答案:A
4.(2013·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统一考试)下列各项培育植物新品种的过程中,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的是( )
A.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白菜—甘蓝
B.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无籽西瓜
C.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优质小麦
D.通过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抗虫水稻
解析:经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首先获得杂交细胞,再经组织培养获得杂交植株;但单倍体育种是将花药经离体培养后获得单倍体植株;基因工程育种是首先获得转基因植物细胞,经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转基因植株。无籽西瓜是将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后获得的。
答案:B
5.(2013·浙江省高三五校联考)如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45分钟课时作业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A.①过程需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物处理
B.②过程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
C.③过程中叶肉细胞失去了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
D.④过程需用适宜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
解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故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物处理获得原生质体。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③过程(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均发生改变;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诱导生根或生芽的情况不同,故④过程需用适宜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
答案:B
6.某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导入的诱导基因使成纤维母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B.过程②属于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原代培养
C.丙细胞既能持续分裂,又能分泌单一的抗体
D.过程③④所用的培养基中都含有聚乙二醇
解析:过程①是将高度分化的成纤维母细胞诱导形成干细胞,属于基因重组;过程②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属于细胞分化;丙细胞是由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它同时具备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特点: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过程③是动物细胞融合,可使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过程④是动物细胞培养产生单克隆抗体,不需要聚乙二醇。
答案:C
7.(2013·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教学统一检测)如图表示一定条件下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需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中
B.图中①②过程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
C.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均为纯合子
D.此实验说明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部的遗传信息
解析: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需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中,A正确;①为脱分化,②为再分化,B正确;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是无性繁殖的过程,如果离体的组织来自杂合子,将来得到的试管苗是杂合子,C错;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答案:C
8.将经处理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到因胰岛受损而患糖尿病的小白鼠体内后,该鼠血糖浓度趋于正常。上述事实说明( )
A.该过程体现了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
B.移植的细胞中所有基因都得到表达
C.干细胞经处理后进行了定向分化
D.移植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解析:移植后的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成了胰岛B细胞,使小鼠体内胰岛素分泌正常。
答案:C
9.(2013·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教学统一检测)如图表示抗人体胃癌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实验小鼠注射的甲是能与抗人体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
B.利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和电激等方法均可诱导细胞融合获得乙
C.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融合细胞均能生长,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
D.丙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后可获得大量能分泌所需抗体的丁
解析:图中实验小鼠注射的甲是能与抗人体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A正确;常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有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和电激等,B正确;
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C错。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0.(2013·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下图为制备抗旱转基因烟草流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过程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③表示有关的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培养基中除添加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________,其目的是诱导植物组织________。与该培养过程所用培养基相比,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合成培养基中,通常需要加入________等一些天然成分。
(3)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________的污染。
(4)过程④检测抗旱基因是否插入到烟草细胞中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从个体水平检测该转基因烟草是否培育成功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基因工程共有四步,图中表现出两步,即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1.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1
第三节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
A.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B.将成熟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
C.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D.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
解析:植物细胞只有脱离了植物体,在一定的外部因素作用下,经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由愈伤组织细胞发育、分化出新的植物体。
答案:D
2.把胡萝卜单个韧皮部细胞接种到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的植株,这些植株( )
A.变异频率较高 B.都是单倍体
C.彼此性状极其相似 D.都是纯合子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方式,由同一个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而来的许多植株,遗传物质均相同,故其性状极为相似。
答案:C
3.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涉及细胞的( )
①有丝分裂 ②分化 ③减数分裂 ④全能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某些作物进行无性繁殖过程中会感染病毒且容易传给后代,病毒逐年积累就会导致作物产量降低,品质变差。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有可能不带病毒,从而获得脱毒苗。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通过细胞的分化使来自同一细胞的这些细胞功能发生差异,完成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D
4.下列对愈伤组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或组织产生
B.是失去分裂能力、高度分化的一群细胞
C.既有分裂能力又有分化能力的一群细胞
D.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物体的潜能
解析: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了一段时间以后,会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有关激素的作用下,能分裂、分化形成新的植物体。
答案:B
5.
)
A.从表中信息可知,不同激素的使用顺序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B.从表中信息可知,不同激素用量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C.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D.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减弱趋势
解析:如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则有利于细胞的分裂,但细胞不分化,表明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加强趋势,D项错误。
答案:D
6.植物组织培养的再分化与细胞自然分化的不同点是( )
A.前者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变化,后者细胞的形态结构有变化
B.前者细胞的形态结构有变化,后者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变化
C.前者有植物激素的调节,后者没有植物激素的调节
D.前者植物激素主要来源于培养基,后者植物激素来源于植物体自身
解析:再分化的本质也是细胞分化,和细胞自然分化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都会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功能的改变,都离不开植物激素的调节。再分化所需的激素主要由培养基提供,而自然分化所需的激素来自植物体自身。
答案:D
7.在制备MS基本培养基的过程中,错误的是( )
①在使用提前配制的母液时,可直接用移液管从母液中取 ②要制备诱导愈伤组织生成的培养基、生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 ③配制培养基时,琼脂要及早加热熔化
④MS培养基的pH要求不太严格,可控制在5~7之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在使用提前配制的母液时,应在量取各种母液之前轻轻摇动盛放的瓶子,如发现瓶中有沉淀、悬浮物或被微生物污染,应重新配制。MS培养基的pH过酸或过碱都对植物材料有很大的影响,所以pH应控制在5.6~5.8之间。
答案:C
8.在天竺葵的组织培养操作完成3~4 d后,观察同一温室中的外植体,发现有的瓶内外植体正常生长,有的瓶内外植体死亡,你认为外植体死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培养条件,比如光照、温度等不适宜
B.接种时外植体未灭菌
C.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待冷却就接种外植体
D.将外植体倒插入培养基中
解析:同一温室提供了相同的光照和温度,但有的瓶内外植体正常生长,有的瓶内外植体却死亡,说明外植体死亡的原因不可能是光照、温度等培养条件不适宜。
答案:A
9.用天竺葵的幼叶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培育出试管苗。下面关于这一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培养时,一次性加足营养物质以防止污染
B.生成愈伤组织之前整个培养过程应在暗处进行
C.要根据培养过程的实际情况,更换培养基
D.将愈伤组织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待生根后再转接到生芽培养基上
解析:一次性加足营养物质会导致渗透压过高,外植体失水死亡。天竺葵整个培养过程都要见光培养。培养中要根据培养过程的实际情况,更换培养基,外植体先接种到诱导愈伤组织生成的培养基,然后将愈伤组织转接到生芽培养基上,待生芽后再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
答案:C
10.关于天竺葵组织培养的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培养基连同其他器械一起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幼苗要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
C.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同样适合于某些微生物的生长,一旦感染杂菌则前功尽弃
D.嫩叶消毒后要用自来水多次冲洗
解析:天竺葵的组织培养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外植体要消毒,培养基及其他器械要灭菌。幼苗要先移植到消过毒的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然后再栽培到土壤中。嫩叶消毒后要用无菌水冲洗,自来水可能含有杂菌。
答案:D
11.无菌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于植物组织培养所利用的植物材料体积小、抗逆性差,所以对无菌操作的要求非常严格 ②对培养基及器械用高压蒸汽灭菌
③对培养材料进行表面消毒时,一方面要考虑药剂的消毒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植物材料的耐受能力
④不同药剂、不同植物材料甚至不同器官要区别对待
⑤对培养材料可用高压蒸汽灭菌
⑥如果不小心导致污染,将可能造成培养工作的前功尽弃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无菌操作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关键,如果灭菌不好就会导致整个培养工作的失败。对于整个操作过程中的凡是和植物组织接触的材料、用具和试剂都要进行灭菌消毒。但不同的用具、材料要用不同的方法,如培养基的灭菌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而植物组织用消毒液进行消毒而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
答案:D
12.下图是用胡萝卜根细胞进行组织培养的某些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把组织培养的过程按正确顺序排列 (用字母表示)。
(2)实验前试管和培养基应经 处理。
(3)培养基中除加入各种营养物质外,还应加入 、 等植物激素。
(4)图D中的细胞团是 。
(5)从理论上讲,植物细胞有形成再生植株的可能性,这是 的表现。
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下图表示: 外植体愈伤组织生芽、生根植株
(2)实验前所用器具和材料都应灭菌。
(3)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脱分化、再分化中起关键性作用。
(4)脱分化后形成的细胞团是愈伤组织。
(5)植物细胞发育成完整植株,是细胞全能性的表现。
答案:(1)BDCA
(2)灭菌
(3)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4)愈伤组织
(5)细胞全能性
13.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加入植物激素,下表是培养基中两种植物激素在不同比例时的实验结果,
愈
伤组
织 化 出芽 断 生长 长 根趋势
(1)6—BA属于 类激素,其作用是 。 (2)IBA属于 类激素,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
。
(3)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脱分化可用的激素组合是实验 和实验 中的浓度关系,再分化时可用的激素组合是实验 和实验 中的浓度关系。
(4)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除激素外,还必须含有 ,它的成分至少应该含有 、 。
解析:一般来说,当生长素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而对芽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当生长素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而抑制根的形成;当生长素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相当时,则能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由此可推断6—BA属于细胞分裂素类激素,IBA属于生长素类激素。
答案:(1)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分裂
(2)生长素 促进生根
(3)1 3 2 4
(4)营养物质 有机物 矿质元素
选修一 专题三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时作业堂堂清
选修一 专题三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一、选择题
1.用菊花的茎尖植物组织培养可培育出试管苗。下面关于这一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45分钟课时作业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 )
A.进行培养时,一次性加足营养物质以防止污染
B.整个培养过程应在光下进行,有利于长叶
C.要根据培养过程的实际情况,更换培养基
D.整个培养过程都应在密闭条件下进行,以免杂菌的污染
解析: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外植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培养基中要加入有机物。一般来说,从接种外植体到出现愈伤组织,需要经过2周时间。2周以后,由于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已接近耗尽,必须更换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20 d以后,可以根据愈伤组织的大小,决定是继续进行继代培养,还是进行试管苗培养。如果愈伤组织长到直径为1~1.5 cm时,即可以进行试管苗培养,否则还需要进行第二次继代培养。首次培养愈伤组织时,恒温箱的门应该关闭,不必见光,因为在无光条件下愈伤组织长得更快。在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期间,可将恒温箱的门打开,让愈伤组织见光。愈伤组织见光后,颜色可以转为绿色,试管苗应该进行见光培养。 答案:C
2.下列关于花药离体培养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花药培养成功与否与材料选择无关
B.花药培养成幼苗后,一定不能分瓶培养
C.花药培养成幼苗的过程中,除了适宜的温度、pH等,还要注意照光
D.一般地讲,材料选在单核期时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解析:花粉植株能否培育成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组成是主 要影响因素;当培养获得愈伤组织或幼小植株时必须分瓶培养,才能诱导愈伤组织 或幼苗分化;从花粉到幼苗阶段,由于无叶绿体,所以不需照光;对一般植物来 讲,选择单核期往往成功率最高。
答案:D
3.关于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由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用量决定途径
B.花粉经脱分化形成胚状体,再分化成丛芽,然后诱导生根
C.产生胚状体是花药离体培养中特有的途径 ( ) ( )
D.花粉先形成愈伤组织再诱导分化成植株
解析:花药培养成植株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胚状体产生植株,一条是通过愈伤 组织产生植株,两途径的不同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答案:C
4.污染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最大技术难题,可发生于不同的对象和不同阶段,某 同学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操作,结果发现在培养基中出现白色晕圈或有色菌落,下列 关于此项分析错误的是
A.可能是锥形瓶口处理不当
B.组织培养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污染
C.可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等物质来避免污染
D.先初培养,挑出无污染的物质再进行培养,可减少污染
解析:可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或杀菌物质来避免污染。
答案:C
5.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技术与月季花药培养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的培养基配制方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