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点击: 2012-09-18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4 生态工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
生 态 工 程
(20分钟 50分)
1.(16分)(2016·宜春模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部分村镇的农民率先建起了以沼气池为中心的生态工程。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______。
(2)构建这种以沼气池为中心的生态模式所依据的最主要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沼气发酵的过程中,有一种微生物有除臭作用,这种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除臭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养殖户把自己的养鸡场、养猪场、鱼塘和桑园也纳入该生态工程,并把多个单个的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改善了系统的功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4)生态农业是一个在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了
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
【解析】(1)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
(2)废物利用主要运用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优点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硝化细菌能将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从而除去臭味。
(3)题干主要运用的是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中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4)食物链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不会提高,只是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答案:(1)黄瓜、番茄等蔬菜
(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硝化细菌 将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3)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 (4)A
2.(16分)(2016·驻马店模拟)依据生态学原理对农村家庭生活用料、厨余垃圾和庭院养殖进行整体设计,构建的庭院生态系统模式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工程设计将猪圈养在温室内的目的是: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能为猪提供________;温室给猪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____________环境。
(2)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都可以作为沼气池中发酵的原料。经过发酵产生的沼渣、沼液可以__________。
(3)该生态工程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农作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猪利用,温室温度高,给猪提供了热量维持体温,减少了猪自身的能量消耗。
(2)人畜粪便、秸秆、厨余垃圾等可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渣、沼液作为肥(饲)料。
(3)该生态工程减少了废弃物产生,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答案:(1)氧气 温度
(2)人畜粪便、秸秆、厨余垃圾 作为肥(饲)料
(3)减少了废弃物产生,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3.(18分)(能力挑战题)(2016·长沙模拟)研究人员在一些果树种植区,构建了如下图所示“果-草-牧-菌-沼”的生态农业模式。请分析回答:
(1)人工构建的“果-草-牧-菌-沼”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包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沼气池中的能量主要属于生态系统结构中的__________。果树和牧草可从菌土中获取___________用于生长发育。此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果园及对照果园中某些昆虫的密度,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①在两类果园中调查上表昆虫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②果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捕食关系,姬小蜂和金纹细蛾幼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3)从表中结果可知,生态果园的建立形成了有利于____________生存的生态环境,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对提高果品的品质和____________有重要意义。
【解析】(1)从图示看出,人工构建的“果-草-牧-菌-沼”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包括食用菌和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沼气池中的成分主要来自奶牛的粪便,果树、牧草的残余秸秆以及鲜奶加工厂的废水,这些成分中的能量主要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即第一营养级。果树和牧草可从菌土中获取无机物用于生长发育,
这样就使该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2)在两类果园中调查上表昆虫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从表中看出,果园中的食蚜盲蝽与蚜虫、蚜虫与植物都有捕食关系,姬小蜂和金纹细蛾幼虫的关系是寄生。
(3)从表中结果可知,生态果园的建立形成了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生态环境,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对提高果品的品质和减少污染有重要意义。
答案:(1)食用菌和沼气池中的微生物 生产者(或第一营养级) 无机物(无机盐) 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2)①样方法
②食蚜盲蝽与蚜虫,蚜虫与植物(答出一组即可) 寄生
(3)害虫天敌 减少污染
【方法技巧】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原则
(1)应当体现生态学原理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2)应当构成一个合理的生产结构。
(3)应当体现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资源的原则。
(4)应当体现减少环境污染的原则。
(5)应当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
(6)所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从理论上看应当能够实现良性循环。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 基因的表达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基因的表达
(4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2017生物世纪金榜课时提升作业}.
1.(2016·平顶山模拟)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解析】选B。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遗传物质相同。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产生的mRNA不同。在两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种类、核糖体成分、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均相同。
2.美国科学家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发现了RNA干扰现象,这是一个有关控制基因信息流程的关键机制。下列有关R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有的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tRNA、rRNA和mRNA都是基因转录的产物
C.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tRNA与之对应
D.分化后的不同形态的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
【解析】选C。有的RNA是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RNA(包括tRNA、rRNA和mRNA)是基因转录的产物;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没有与之对应的tRNA;细胞分化形成不同形态的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中mRNA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
3.(2014·江苏高考)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 1 -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2)图示信息:②是转录,③是翻译,④是逆转录。
(3)关键知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寄生在人的T淋巴细胞中。
【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信息传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在侵染过程中HIV整体进入T淋巴细胞内,然后释放出RNA,故B选项是错误的。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的一种,它的遗传物质RNA先经逆转录形成DNA,然后形成的DNA整合到患者细胞的基因组中,再通过病毒DNA的转录形成HIV的RNA,最后通过翻译,形成HIV的蛋白质,并组装成大量的子代HIV,由被感染的细胞裂解释放出来;根据题图中的中心法则可知病毒DNA是通过逆转录过程合成的,故可以研发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故A、C、D选项均正确。
4.克里克研究发现在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配对中,前两对碱基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第三对有一定自由度,配对情况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密码子ACG配对的反密码子有UGC和UGU
B.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反密码子可能少于61种
C.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配对严格遵循U与A配对,G与C配对
D.决定氨基酸密码子的一个碱基改变,则反密码子和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解析】选C。分析表格可知,与密码子ACG配对的反密码子有UGC和UGU,A项正确;这种配对使得反密码子少于61种,B项正确,C项错误;由于密码子与反密码子并不严格互补配对,可以减少因基因突变而导致的蛋白质结构改变,D项正确。
5.(2016·大同模拟)经过对某生物体内的核酸成分的化学分析得知,该生物体内的核酸中,嘌呤占58%,嘧啶占42%,由此可以判断( )
A.此生物体内的核酸一定是DNA
B.该生物一定不含DNA而只含RNA
C.若此生物只含DNA,则一定是单链的
D.若此生物含DNA,则一定是双链的
【解析】选C。因该生物的核酸中嘌呤数和嘧啶数不相等,故可能是只含有单链DNA或RNA,或同时含有双链DNA和RNA。
【方法技巧】DNA和RNA的区分技巧
- 2 -
(1)DNA和RNA的判断。
①含有碱基T或脱氧核糖⇒DNA;
②含有碱基U或核糖⇒RNA。
(2)单链DNA和双链DNA的判断。 ①若:⇒双链DNA;
②若:嘌呤≠嘧啶⇒单链DNA。
6.(2014·四川高考)将牛催乳素基因用P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
C.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P标记的细胞占1/2
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2017生物世纪金榜课时提升作业}.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P标记”“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
(2)关键知识:核酸的碱基和五碳糖种类、转录的模板链、密码子的简并性、DNA半保留复制。
【解析】选C。本题考查核酸的种类及组成、基因的表达、有丝分裂及DNA复制。A项中,细胞中核酸有DNA和RNA两种,含有A、G、C、T、U 5种碱基,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共8种核苷酸,故A项正确;B项中,转录时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mRNA,故B项正确;C项中,细胞分裂n次获得2个子细胞,含P的母链只有两条,因此只能有两个子细胞含有P,其所占比例是1/2,故C项错误;D项中,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以有多个,因此翻译时同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不同tRNA来转运,故D项正确。
7.(2016·邯郸模拟)下图为蛋白质合成的一系列过程,表中为部分密码子表,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n-1n32323232n+132
- 3 -
A.真核细胞中a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需RNA聚合酶的催化
B.③由蛋白质和tRNA组成,其形成与核仁有关
C.④的形成方式是脱水缩合,脱去的水中的氧只来自羧基
D.⑤上携带的氨基酸是赖氨酸
【解析】选C
。图中a过程是转录,真核细胞中除发生在细胞核中外,还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叶绿体中,A错误;③是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B错误;④过程表示脱水缩合,脱去的水中的氢来自羧基和氨基,氧来自羧基,C正确;⑤是tRNA,其上的反密码子是AAG,所对应的密码子是UUC,由表可推知携带的氨基酸应该是苯丙氨酸,D错误。
8.下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在根尖的分生区和成熟区细胞的细胞核中( )
A.两者都只有①
B.前者有①、②、③,后者只有②和③
C.两者都只有①、②
D.前者只有①和②,后者只有②
【解析】选B。从图示看出,①表示DNA复制、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在根尖分生区,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存在①、②、③过程,而在成熟区细胞中只存在②、③过程,没有①过程。
9.(2016·西安模拟)下面的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过程叫做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甲图所示过程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C.乙图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 4 -
D.甲图和乙图所示过程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并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解析】选B。一条多肽链的合成由一个核糖体完成。根据甲图中肽链的长度,可以判断核糖体从右向左移动。转录产物有信使RNA、转运RNA和核糖体RNA三种。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但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同,如转录过程中有T和A的配对,翻译过程中则没有。
10.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关于该流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而直接控制性状
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明确以下三点:
(1)转录、翻译过程中的模板、原料和其他条件。
(2)基因控制性状的两条途径。
(3)密码子和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一种密码子只对应一种氨基酸,但是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多种密码子。
【解析】选C。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②过程是翻译,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和tRNA,同时需要适宜的条件;基因突变导致形成的密码子发生改变,不同的密码子也可以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改变。
11.(能力挑战题)如图表示生物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 )
- 5 -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4 DNA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
DNA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20分钟 50分)
1.(12分)(2016·宜昌模拟)玫瑰在人们生活中具有多种用途。某同学进行玫瑰的组织培养和玫瑰精油的提取实验,请回答:
(1)在进行玫瑰组织培养时,可以选取生长旺盛的嫩枝作为________,并要进行________处理。
(2)玫瑰组织培养接种操作前,用体积分数为70%的________将工作台擦拭一遍。接种后,还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和栽培才能得到开花的玫瑰。
(3)某同学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简便易行的是________(填“水中”“水上”或“水气”)蒸馏的方法。蒸馏过程中需要监控蒸汽温度和时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收集的乳浊液油水分层,需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要除去分液得到的油层中的水分,需向其中加入无水________。
【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选取嫩枝作为外植体,需要经过消毒处理。
(2)组织培养接种前,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擦拭工作台。接种后需要经过培养、移栽和栽培才能得到开花的玫瑰。
(3)水中蒸馏提取玫瑰精油更简便易行。如果温度太高,时间太短,产品质量就会比较差,所以要控制蒸汽温度和时间。
(4)NaCl溶于水,能增加水的比重,因此使乳浊液油水分层需加入NaCl。由于无水Na2SO4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因此除去油层中水分需加入无水Na2SO4。
答案:(1)外植体 消毒 (2)酒精 培养 移栽
(3)水中 如果温度太高,时间太短,产品质量就比较差 (4)NaCl Na2SO4
【方法技巧】物质分离的技巧
(1)促进油水分层:向油水混合物中添加NaCl,NaCl能溶于水,增加水的比重,从而促进油水分层。
(2)从植物精油中除去少量的水:利用固体无水Na2SO4具有很强吸水能力的性质吸去少量的水分。
2.(20分)下面是与植物芳香油的提取相关的装置图,请回答问题:
(1)玫瑰精油的提取可使用图一所示装置,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_蒸馏法。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纯的玫瑰精油。
(2)一般情况下,提取胡萝卜素时,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呈__________相关。
(3)经萃取、过滤得到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还需上述装置进行浓缩处理,该装置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二为胡萝卜素的纸层析结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A、B、C、D四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是__________。甲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乙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1)图中关键信息:图一为蒸馏装置。图二甲中色素A、B、C、D点均有,乙中B、D点有,A、C点没有。
(2)必备知识:①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原理。 ②胡萝卜素的理化性质和提取方法。
③纸层析法鉴定胡萝卜素的原理与方法。
【解析】(1)题图一为蒸馏装置,提取玫瑰精油可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时,玫瑰精油和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经冷凝后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不是纯的玫瑰精油。(2)由于原料的含水量影响提取效率,因此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呈负相关。(3)萃取、过滤得到的液体是溶有胡萝卜素的萃取剂,由于胡萝卜素不易挥发,而萃取剂易挥发,因此可以利用蒸馏装置蒸发掉萃取剂。(4)由于标准的胡萝卜素只有一种
色素——β-胡萝卜素,而提取样品中会含有其他色素和杂质,根据层析的结果可知,A、C扩散的结果只有一种色素,应为标准样品样点,而B、D层析的结果有两种物质,应为提取样品样点,其中与A、C层析结果相同的是物质甲,为胡萝卜素,乙为其他色素和杂质。
答案:(1)水蒸气 不是 (2)负
(3)溶有胡萝卜素的萃取剂 去除萃取剂
(4)A和C β-胡萝卜素 其他色素和杂质
【易错提醒】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过程中的5个易错点
(1)层析时没有选择干净的滤纸,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为了防止操作时对滤纸的污染,应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滤纸,可以戴手套进行操作。
(2)点样时点样圆点太大(直径大于2 mm),导致最终在滤纸上形成一条线,无法辨认被提取的色素。点样圆点的直径应为2 mm左右。
(3)将点好样的滤纸卷成筒状,卷纸时不能将滤纸两边相互接触,以避免由于毛细现象导致溶剂沿滤纸两边的移动加快,溶剂前沿不齐,影响结果。
(4)层析液没及样品原点,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造成实验失败。层析液不可没及样品原点,以免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使鉴定失败。
(5)没有设置标准样品作对照。层析液中是否提取到胡萝卜素,可通过与标准样品中的β-胡萝卜素作对比予以确认。
3.(18分)(能力挑战题)(2016·济南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DNA粗提取的相关探究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材料处理:称取新鲜的花菜、辣椒和蒜黄各2份,每份10 g。剪碎后分成两组,一组置于20℃,另一组置于-20℃条件下,保存24 h。
DNA粗提取:
第一步:将上述材料分别放入研钵中,各加入15 mL研磨液,充分研磨。用两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备用。 第二步:先向6只小烧杯中分别注入10 mL滤液,再加入20 mL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然后用玻璃棒缓缓地向一个方向搅拌,使絮状物缠绕在玻璃棒上。
第三步: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2 mol/L的NaCl溶液溶解上述絮状物。
DNA检测: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4 mL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 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溶液的颜色深浅,结果如下表:
(注:“+”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性实验课题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步中“缓缓地”搅拌,这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分析。
①结论1:与20℃相比,相同实验材料在-20℃条件下保存,DNA的提取量较多。
结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针对结论1,请提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DNA均不相溶,且对DNA影响极小。为了进一步提高DNA纯度,依据氯仿的特性,在DNA粗提取第三步的基础上继续操作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使DNA析出。
【解析】本题考查DNA粗提取技术的原理、操作过程及分析、判断能力,从题目实验步骤看出,该实验的课题是探究不同材料和不同保存温度对DNA提取量的影响。在第二步中,为了防止DNA断裂,要缓缓地搅拌;从表中结果看出,由于低温抑制了相关酶的活性,DNA降解慢,使得相同材料在低温保存下的DNA提取量大;在相同条件下,蒜黄蓝色最深,说明相同条件下从蒜黄中提取的DNA量最大;由于氯仿密度比水大,可使蛋白质变性沉淀,而与水、DNA不相溶,这样可将第三步获得的溶液与等量的氯仿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吸取上清液。
答案:(1)探究不同材料和不同保存温度对DNA提取量的影响
(2)DNA断裂
(3)①等质量的不同实验材料,在相同的保存温度下,从蒜黄提取的DNA量最多
②低温抑制了相关酶的活性,DNA降解速度慢
(4)将第三步获得的溶液与等量的氯仿充分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吸取上清液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生态环境的保护
(4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1.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
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
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
【解析】选D。地球人口仍在增加,所以人口数量还没有超出地球环境容纳量。人不等同于动物,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科技进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但不能完全解决。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由于资源短缺人类会盲目地开发和无休止地破坏自然环境,进而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知识总结】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2)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应控制人口规模,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改进工艺设备,减少排放,治理污染;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可持续发展。
2.(2016·东营模拟)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但不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B.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C.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体现
D.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可保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选D。温室效应会使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通过人工授精、组
织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可以保护濒危物种,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列关于“赤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赤潮发生时水体多变为红色,进而会导致鱼、虾、贝类等的死亡
B.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
C.赤潮发生时水中的溶解氧降低
D.化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排放不会引起赤潮
【解析】选D。赤潮是海水中发生的一种水体富营养化,由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的增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有害生态现象。发生“赤潮”时生物大量消耗溶解氧,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大量含氮、磷的物质和其他生活污水排入海水,是引发赤潮的主要因素。
4.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如图所示),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2017生物世纪金榜课时提升作业}.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解析】选B。综合三个图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纳量,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纳量(图Ⅱ、Ⅲ),最终还是要降下来的。由此可知,环境容纳量就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是一定的,不会扩大;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
5.(2016·湛江模拟)自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图甲为某清洁水体遭受一次性有机物轻度污染后,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则此时间段水体中好氧型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类似于图乙中的( )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解析】选D。有机物轻度污染后,好氧型微生物繁殖增加,水体中有机物因消耗而减少后,好氧型微生物繁殖减弱,数量随之减少。
【方法技巧】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
处理污染水体、土壤常借助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特别关注微生物代谢类型与环境的关系。
(1)自养型微生物处理无机物污染,如富营养化问题的解决、重金属污染等。
(2)异养型微生物处理有机物污染,如生活污水、农药等。
(3)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处理时保证充足的空气——采用搅拌、通气等措施。
(4)异养厌氧型微生物处理时保证厌氧环境——密封、池底沉积物等措施。
6.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很多省市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能量循环利用
B.微生物能分解垃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垃圾分类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此举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解析】选A。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不能使能量循环利用;微生物能分解垃圾,降低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将废物资源化,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7.(2016·南昌模拟)草甘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能不加选择地杀死各种杂草和农作物。将抗草甘膦
基因转入油菜中,使油菜能抗草甘膦。在转基因油菜种植多年后,调查发现在公路边的野生油菜中有80%含有抗草甘膦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野生油菜体内的抗草甘膦基因主要源自转基因油菜的花粉
B.80%的野生油菜体内出现抗草甘膦基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含抗草甘膦基因的野生油菜是经自然选择进化出的新物种
D.大量使用单一除草剂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物种多样性{2017生物世纪金榜课时提升作业}.
【解析】选A。转基因油菜花粉的基因组中含有抗草甘膦基因,可能通过受粉过程传递给其他油菜;在野生油菜繁殖过程中,没有使用草甘膦进行选择;含抗草甘膦基因的野生油菜和不含抗草甘膦基因的野生油菜之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所以不是新物种;草甘膦能杀死各种杂草和农作物,会降低物种多样性。
8.近年来保定护城河发生严重水华现象,水体发绿发臭,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关于此次生态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造成此次生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外来物种入侵
B.此次事件将对该水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
C.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D.在湖水中投放以藻类为食的动物将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水华现象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水域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水华现象主要是由于城市和工业废水的增加而导致的富营养化现象,A错误、C正确;水华现象将使该水域的生物大量死亡,多样性被严重破坏,B正确;在湖水中投放以藻类为食的动物将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
9.干旱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损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本身不具备抵抗干旱的能力
B.干旱只影响物种多样性,并不影响基因多样性
C.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继续减弱
D.长期干旱,会使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直接价值受到影响
【解析】选C。每个生态系统都具有抵抗力稳定性,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严重干旱使物种多样性下降,每一个物种本身都具有特有的遗传特性,当物种多样性下降时,一定会影响基因多样性;长期干旱,物种多样性会持续下降,导致抵抗力稳定性继续减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应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加固训练】
湿地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的天堂,被誉为“地球之肾”,我国南方大量的湿地在近几年人类活动中遭到不同
程度的破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的破坏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B.在一定范围内湿地生态系统可保持相对稳定,其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
C.湿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长时间保持不变
D.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物种会大量减少,抵抗力稳定性升高
【解析】选B。湿地的破坏将会使生物多样性降低,影响该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从而影响生物的潜在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可在一定范围内抵抗外来影响,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这一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人类的活动会使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降低;如果湿地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其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
10.(2016·临汾模拟)A、B两个湖泊原来生态系统基本相似,但其中一个湖泊因附近农田过度使用化肥而被污染。如图表示目前两个湖的光合速率随着水深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湖光合速率远低于A湖,所以受到污染的湖是B湖
B.A湖和B湖中的生物因光照而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
C.A湖固定的太阳能更多,所以A湖中的能量传递效率更高
D.A湖10 m以下和B湖80 m以下的生物主要是消费者和分解者
【解析】选D。比较A、B两个湖的光合速率曲线,可以看出受到污染的湖是A湖;A湖和B湖中的植物因光照而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而动物的分层现象则由食物、栖息场所等决定;由于污染,A湖固定的太阳能少;A湖10 m以下和B湖80 m以下没有植物分布,因此主要是消费者和分解者。
11.(能力挑战题)珍稀物种保护的最大问题是栖息地的破碎。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表面积用于农业生产,而很多野生动物是无法在农业景观中生存的。其余的陆地很多都在经历破碎过程或已经破碎成许多很小的板块。下图可以体现出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动态变化有影响。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增殖
(4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c最适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
C.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
D.从b到b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解析】选A。细胞c是中期的细胞图,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A项正确;细胞d处于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B项错误;细胞周期的长短受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C项错误;从f到f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D项错误。
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倍增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解析】选A。DNA和中心体在间期加倍,A项正确;间期DNA加倍,染色体不加倍,B项错误;纺锤体消失于分裂末期,C项错误;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出现于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项错误。
【加固训练】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列,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D.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集中排布于赤道板上
【解析】选B。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项正确;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B项错误;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列,核膜消失、核仁解体,C项正确;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集中排布于赤道板上,D项正确。
3.(2016·孝感模拟)将一块3 cm×3 cm×6 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1 cm、2 cm、3 cm的正方体。将3块琼脂块放在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分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琼脂块增大,NaOH扩散速率不变
B.随琼脂块减小,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
C.随琼脂块减小,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
D.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减小
【解析】选B。大小不同的琼脂块上NaOH溶液扩散的深度相同,即相同时间内NaOH溶液扩散速率相同,A项正确;大小不同的琼脂块上NaOH溶液扩散的深度相同,那么随着琼脂块的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B项错误;随琼脂块减小,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C项正确;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减小,物质运输效率降低,D项正确。
4.如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B.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
【解析】选A。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分为三种: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主要区别是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虽然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遗传物质要复制,以保证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稳定,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5.(2016·福州模拟)下列图示分别表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B.甲、乙、丙三个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1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解析】选A。根据图中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可知: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A正确;乙图中着丝点分裂,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甲和丙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所以甲、乙、丙三个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分别为1∶2∶2、1∶0∶1和1∶2∶2,B错误;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C错误;图示细胞中没有细胞壁,所以该生物不可能是低等植物,D错误。
6.(2016·湖南联考)观察下图所示的染色体结构,已知着丝点含有DNA分子中一段特殊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着丝点的分裂意味着有丝分裂已经进入后期
B.着丝点序列可存在于间期染色体(质)中
C.由图推测,着丝点可能是纺锤丝结合的部位
D.用核酸酶彻底水解着丝点,可得到磷酸、核糖和含氮碱基
【解析】选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A项正确;每条染色体都含有着丝点,因此着丝点序列可存在于间期染色体(质)中,B项正确;由图推测,着丝点可能是纺锤丝结合的部位,C项正确;着丝点含有DNA分子中一段特殊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用核酸酶彻底水解着丝点,可得到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D项错误。
7.下列关于不同生物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期的动物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B.大肠杆菌通过无丝分裂产生新细胞
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经过DNA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加倍
D.秋水仙素能抑制植物叶肉细胞纺锤体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