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点击: 2012-06-15
2015年政治学原理模拟测验3答案及试题
2015年政治学原理模拟测验3答案及试题
1.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 )和个人独立。
正确答案是:宽容精神
2.
( )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正确答案是:公共利益
题目3
政治制度化包括( )的制度化、政治管理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正确答案是:政治参与
题目4
政治( )是政治合法性的最根本的基础,它是人们评价政治体系的标准。
正确答案是:正义观
题目5
( )指的是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
正确答案是:第三条道路
题目6
在中国历史上,( )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正确答案是:权利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 )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A. 代议制
8.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原则中( )原则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
D. 人民主权原则
9.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义信奉( ),反对任何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选择一项:
D. 实用主义
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 )的理解。
C. 政治合作
题目11
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 )这样的观念。 选择一项或多项:
C. 社会平等
D. 收入平等
题目12
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 )关系。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义务
B. 责任
D. 权利
( )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A. 自由主义
正确答案是:自由主义
题目14
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
A. 亚里士多德
题目15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 ),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选择一项:
D. 村民自治
题目16
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 )。
ABCD
17政治改革
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18君主制
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有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利的国家管理形式。 19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20政治自由主义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1)个人主义原则;(2分)
(2)自由原则;
(3)理性原则;
(4)平等原则;
(5)宽容原则;
(6)同意原则;
(7)宪政主义原则。
21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1)权威性,政治权力的行使要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政治权力带有一定的权威性;
(2)支配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
(3)强制性,政治权力也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
(4)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
(5)排他性,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入。
22民主的限度是什么?
(1)民主须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2)民主须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3)民主须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五、论述题(共20分)
23试论社会监督的功能。
要点提示:
(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
(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径;
(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2017政治学原理作业3}.
(4)组织政府的手段,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
2017年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2017年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1:中西历史上关于“政治”的基本观点
我们现在所说的“政治”这个概念是从希腊语的“polis”一词演化而来的,其最初含义是指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即当时的“城市国”。在中西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因其所处的阶级地位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对于“什么是政治”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2: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从根本上阐明了政治活动的实质,对于政治的含义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包含以下一些要点: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这说明政治不是脱离经济而孤立存在的,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作用过程,反映着阶级关系及阶级利益的复杂关系。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这里的阶级关系不仅包括了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了其他类型的阶级关系。具体地说,主要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等。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无论是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还是人民掌握政权的社会,政治关系的存在与解决,都是通过政治权力实现的。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它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
(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它,就能从错综复杂的政治现象中找到其规律性,从而在政治实践中通过运用政治规律实现自己的阶级意志,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
3: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
系的总和。
4: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03年简答)/(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06年简答)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以对政治的理解而界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因此,国家政权居于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地位。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应当牢牢树立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学的根本问题的坚定意识。同时,随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政治现象的表现形式日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将政治学理解为“国家学”,就容易使其研究对象失之狭窄,从而减损政治学的现实解释能力。我们认为,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这种概括既在逻辑上重视了传统的政治学研究的根本,又兼顾了政治学研究对象的全面性和具体性。
5: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通过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即可对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进行推导和概括。我们首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理论逻辑,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现实特点,认为将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归纳为六个方面比较适宜。
(1)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2)中国政治。
(3)比较政治。 (4)公共政策。
(5)行政管理。 (6)国际政治。
6: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1)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为政治学提供理论基础,思维视角和认识方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几乎每一种新的和具有影响的哲学流派出现之后,都会引起政治学基本理论或政治学研究方法论的某些变化,并导致了新的政治学流派的出现,以及现有政治学流派的分化或消亡。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为方法论,在汲取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和关于自由、平等、人权的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价值哲学基础。
(2)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与政治学有密切联系。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关系决定了政治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就是关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的问题。经济学所要解决的是效率问题。政治学是研究“怎样实现公平和社会正义”的问题。政治学的理论不能脱离特定的经济学而孤立的存在和发展。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同时,要使政治学根据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3)政治学和法学的关系。在历史上,政治学和法学曾经长期处于彼此不分的状态。但是,法学与政治学的研究重点有所不同。政治学所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中的权力现象;而法学的研究对象则以特定的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重点。总的来说,由于法是进行政治活动和实现政治目标的一种规范和手段,因而政治和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发展
(1)中国古代社会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形式,是奴隶主阶级、封建阶级掌握政治权力的时代。在政治思想方面,虽然也有君权神授的学说来论证君主权力的合理性,但政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如何理解国家,如何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萌芽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制度确立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等诸子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他们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基本思路和主题。
(2)在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对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深远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和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儒、道、法三家,在我国社会的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代表意义。
1.儒家思想 由孔丘所创立,孟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长期占据着思想统治地位。其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儒家的政治学说可概括为两方面:首先是“为国以礼”的“礼治”思想;其次是“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注重用“宽厚”的办法来进行统治,并加强统治者的道德修养。
2.法家思想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法家反对孟子的“仁政”和“王道”,主张“霸道”和“以法治国”。
3.道家思想 老子和庄子创立的道家思想,与儒家和法家积极入世的态度不同,主张“无为而治”,即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生活。道家思想一直被历代统治者作为缓和阶级矛盾的一种补充性手段加以使用,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与儒法思想形成了重要的互补。
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
(1)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被认为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初萌芽。亚里士多德则在《政治学》一书中奠定了西方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和体系,被一致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本人也因此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2)西欧中世纪长达1200余年,基督教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政治学沦为神学统治的思想工具。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作为神学政治论的代表人物,从上帝的意旨来解释一切,极力鼓吹人的原罪学说、神创等级理论和君权神授理论,主张神权高于王权,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
(3)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时期。新时代的思想家们开始以理性和经验的目光来观察和解释政治现象,逐步摆脱了宗教神学和伦理观念对于政治学的束缚。此后,西方政治学说的发展呈现出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条是近代无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4)15世纪至16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马基雅维里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的第一个政治思想家”,他的《君主论》一书完成了政治与伦理的彻底分离,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之作。同一时期,布丹在他的代表作《共和六论》一书中创立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权学说,集中反映了当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割据,要求建立资本主
政治学原理作业讲评(3)
作业讲评3
从作业完成总体情况看,大多数同学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作业完成情况较好,基本概念理解准确。但在具体回答过程中,也显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结合实际不够深入。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拓宽知识面,注意社会现实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阅读著作、教材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经典著作
1、马克思《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4、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6、列宁《论国家》
7、列宁《国家与革命》
8、列宁《伟大的创举》
9、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10、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1、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2、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13、周恩来《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
14、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15、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
16、彭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
二、有关教材
1、赵宝煦主编《政治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2、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
3、王沪宁主编《政治地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4、李景鹏主编《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5、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6、王惠岩著《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7、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8、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9、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王乐理著《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张小劲主编《比较政治学导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孙关宏主编《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三、国内专著
1、顾准著《希腊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2、周长龄著《法律的起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
3、邹永贤著《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
4、王子琳主编《国家学说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
5、王丽萍著《联邦制与世界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王沪宁著《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7、浦兴祖主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8、蔡定剑著《中国人大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9、谢庆奎著《当代中国政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程同顺著《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姜士林等《当代社会民主党与民族主义政党论丛》,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
12、王邦佐等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环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3、张志尧著《集团政治研究:资本主义政治的当代发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
14、李步云著《法制、民主、自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15、丛日云著《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16、黄文扬主编《国内外民主理论要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17、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文献出版社,2002年。
18、(中国香港)郭少棠著《民族国家与国际秩序--西方政治现代化的路》,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四、国外译著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
2、(意大利)阿奎那著《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3、(意大利)马基亚维里著《君主论》,惠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4、(英)洛克著《政府论》,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
5、(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6、(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7、(美)潘恩著《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8、(美)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10、(英)密尔著《代议制政府》,汪宣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11、(美)威尔逊著《国体政体》,熊希龄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12、(美)奥罗姆著《政治社会学》,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3、(美)米尔斯著《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14、(日)今田高俊《社会阶层与政治》,赵华敏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
15、(美)吉尔伯特等《美国阶级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6、(美)达尔著《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7、(德)柏伊姆著《当代政治理论》,李黎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8、(英)罗素著《社会政治原理》,张师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19、(美)古德诺著《政治与行政》,王元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0、(西)卡里略著《欧洲共产主义与国家》,钟琦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
21、(法)列菲弗尔著《论国家,--从黑格尔到斯大林和毛泽东》,李青宜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
22、(美)布坎南著《自由、市场和国家》,吴良健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23、(荷)马尔赛文等《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陈云生译,华夏出版社,1987。
24、(美)汤森等著《中国政治》,顾速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
电子科技16秋《政治学原理》在线作业3 辅导资料
16秋《政治学原理》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 9 道试题,共 45 分。)
1. 现代文官制度最早起源于( )。
. 美国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正确答案:
2. 多党制起源于( )。
. 德国
. 日本
. 法国
. 意大利
正确答案:
3. 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主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这位思想家是( )。
. 卢梭
. 托克维尔
. 霍布斯
. 孟德斯鸠
正确答案:
4. 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国家有( )。
. 美国
. 英国
. 日本
. 德国
正确答案:
5. 首次对“国家主权”学说进行论述的思想家是( )。
. 柏拉图
. 亚里士多德
. 马基雅维利
. 让.布丹
正确答案:
6. 被誉为“政治学鼻祖”的思想家是( )。
. 柏拉图
. 亚里士多德
. 马基雅维利
. 让.布丹
正确答案:
7. 被誉为“地方自治之母”的国家是( )。
. 日本
. 泰国
. 丹麦
. 英国
正确答案:
8. 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这个提议是在( )。
. 28825
. 1979\3
. 1980\6
. 1978\4
正确答案:
9.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正式形成的著作是( )。
. 《德意志意识形态》
. 《共产党宣言》
.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 《国家与革命》
正确答案:
16秋《政治学原理》在线作业3
二、多选题(共 11 道试题,共 55 分。)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
.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民主集中制
.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正确答案:
2.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决策的程序有( )。
. 发现问题
. 确定目标
. 拟制方案
. 评估选优和试点检验{2017政治学原理作业3}.
正确答案:
3. 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可分为( )。
. 共和制
. 君主制
. 贵族制
. 等级制
正确答案:
4. 社会主义民主共和政体具有代表性的形式有( )。
. 巴黎公社
. 前苏联的苏维埃制度
. 前南斯拉夫的代表团制度
.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正确答案:
5. 政府机构的特点有( )。
. 具有阶级性
. 具有权威性
. 具有整体性
. 具有相对的自主性
正确答案:
6.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的特点有( )。
. 政治参与的广泛性。
. 政治参与的发展性。
. 政治参与的规范性
. 政治参与的基层性。
正确答案:
7. 政治参与的一般功能有:( )。
. 教育功能
. 表达功能
. 监督功能
. 利益综合功能
正确答案:
8. 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有( )。
. 民主共和制
. 等级君主制
. 贵族共和制
. 总统共和制
正确答案:
9. 政治决策的科学化必须符合要求有( )。
. 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 符合本国实际情况
. 符合人民群众利益
. 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国家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 正确答案:
10. 奴隶制国家的特点有( )。
. 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
. 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采取公开的残暴的手段进行压榨与镇压。 . 奴隶主在思想上通过宗教迷信来欺骗和麻痹奴隶。
. 奴隶主阶级的专政
正确答案:
11. 亨廷顿认为政治制度化的标准是( )。
. 适应性
. 复杂性
. 自主性
. 内聚力
正确答案:
201309学期政治学原理作业3
201309学期政治学原理作业3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以下()项不属于封建社会的政治改革。
A、古希腊的梭伦改革
B、商鞅变法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
答案:A
第2题 ()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它决定和支配社会意识形态的其他形式。
A、经济
B、政治{2017政治学原理作业3}.
C、文化
D、精神
答案:B
第3题 我们通常所说的除了下列()项,都是指人们的社会政治心理趋向和态势。
A、人心思治
B、人心浮动
C、人心思变
D、人心惶惶
答案:D
第4题 下列()项不是政治态度从倾向性上的分类。
A、介入
B、不介入
C、支持
D、反对
答案:A
第5题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形成并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居于主流地位的“古典民主观”,除了()项其他均为其主要代表人物。
A、洛克
B、卢梭
C、马克思韦伯
D、麦迪逊
答案:C
第6题 下列()项不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基本组成部分。
A、民主性质的理论
B、民主产生的理论
C、民主形式的理论
D、民主运动的理论
答案:B
第7题 ()是民主政治一般原则中的核心原则。
A、民主制与集中制相结合的原则
B、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原则
C、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D、知情原则
答案:B
第8题 下列()项不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形式。
A、议会制
B、普选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党制
答案:C
第9题 ()是政治权利的潜在作用方式。
A、命令方式
B、规范方式
C、说服方式
D、压力方式{2017政治学原理作业3}.
答案:D
第10题 ()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A、罗齐尔
B、布坎南
C、哈耶克
D、亨廷顿
答案:D
多项选择题
第11题 社会环境包括()。
A、物质因素
B、经济因素
C、技术因素
D、人际因素
答案:A|B|C|D
第12题 政治体系内环境包括()。
A、政治模式
B、政治资源
C、政治局势
D、国际环境
答案:A|B|C
第13题 政治模式包含的主要内容是()。
A、政治体系的形式
B、政治体系的结构模式
C、政治体系的终结
D、政治体系的发展模式
答案:B|D
第14题 政治体系外环境包括()。
A、国际环境
B、政治局势
C、社会环境
D、自然环境
答案:A|C|D
判断题
第15题 设计过程是政治决策科学程序的第一步。
答案:错误
第16题 国家的存在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答案:正确
第17题 福利国家是缓和阶级矛盾及冲突的最好模式。 答案:错误
第18题 国家外部职能的强化是帝国主义国家的重要特征。 答案:正确
第19题 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决策是民族压迫。 答案:正确
第20题 实行多党制的国家,以法国和意大利最为典型。 答案:正确
2013年《政治学原理》作业
2013年-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政治学原理》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两分,共25道题,总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马基雅维利在( A)的前提下,把政治理解为围绕权力的赤裸裸的争斗和欺诈。
A天赋人权 B人民主权 C自由平等 D人性自私
2、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代表作是(C )
A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B国家与革命 C共产党宣言 D论国家
3、运用阶级分析就是要在考察阶级社会的任何政治现象时,都要搞清它的(D ) A经济关系 B文化条件 C神学体系 D阶级关系
4、西方学者认为国家对各个阶级都不偏不倚,作为各个阶级的(B )来调和各阶级间的利益。
A公证人 B公正人 C代表人 D控制人
5、当代公共选择学派、新制度学派的国家理论,将国家看作(C )
A社会人 B机械人 C经济人 D暴力机器
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A ){2017政治学原理作业3}.
A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B社会共同体
C国家机关的总和
D上帝的意志
7、格劳秀斯、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系统阐述的国家起源理论是(C )
A自然生成论 B暴力征服论 C社会契约论 D社会分工论
8、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国家只有在(A )的情况下才会产生
A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阶级 B农业和畜牧业分离
C奴隶主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D商业成为独立的部门
9、建立在(A )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国家是奴隶制国家
A奴隶主占有制 B原始社会 C奴隶阶级 D领土分封
10、下列不属于封建制国家的特点的是(B )
A 通常都是君主统治的国家 B政治组织和社会生活分化
C 通常都是等级制的国家 D对社会实行全面的政治控制
11、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不包括以下哪一点?(D )
A 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B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C 阶级的存在是国家存在的基本条件
D任何国家都可以自行消亡
12、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论述,错误的是( B)
A 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B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新型专政
C 本质上是无产阶级的国家 D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13、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政体,主要是由这个国家的(C )来决定的。
A时代背景 B人民群众 C统治阶级 D宗教信仰
14、下列关于国体与政体关系的判断,错误的是:(C )
A现实政治中的政体都依附于一定的国体
B一定的政体必须适合一定的国体
C一定的国体不需要一定的政体形式来表现
D不同性质的国家也可能会有相同的政体
15、共和政体的基本特征包括(C )
A最高国家权力事实上集中在君主一人 B君主没有任期限制
C最高国家权力通过选举产生 D君主一般是世袭的
16、当代实行委员会制的政体形式是哪个国家?(C )
A英国 B法国 C瑞士 D俄罗斯
17、下列关于单一制国家特点的论述,不正确的是(C )
A国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