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 点击: 2019-03-23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
( 辑录:张传军 )
对牛弹琴
原文: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出自《牟子》)
译文: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以及小牛犊寻找母牛哞哞的声音。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
高山流水
《列子》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林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 1
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韩娥善歌
《列子·汤问》
原文: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丽,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译文:从前韩娥东行到齐国,不料缺乏钱粮,(她在)经过齐国的雍门时,以卖唱来换取食物。(她)离开后,那美妙绝伦的余音还仿佛在城门的梁柱之间缭绕,三天不绝于耳,周围的人以为她并没有离开。有一天,韩娥来到一家旅店投宿时,旅店里的人羞辱她。韩娥为此拖着长音痛哭不已。她那哭声弥漫开去,竟使整个村子的人们,大家泪眼相向,愁眉不展,人人都难过得三天吃不下饭。(人们)急忙追赶且挽留她。韩娥回来 2
了,又拖长声调高歌,引得乡里的老少个个欢呼雀跃,不能自禁,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欢乐之中,将以往悲苦都忘了。送给她丰厚的财物。所以雍门那的人,至今还善于唱歌表演,那是效仿娥留下的歌唱(技艺)啊。
后羿射箭
原文: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①,径寸之的②。乃命羿曰:‚子射之,中③,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里之邑④。‛羿容无定色⑤,气战于胸中⑥,乃援弓而射之⑦,不中,更射之,又不中。 夏王谓傅弥仁曰⑧:‚斯羿也⑨,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 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⑩,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11)。 (选自《说苑》)
注释:①羿(yì)—— 又称后羿,传说是夏王太康时东夷族首领,是著名的射箭手。方尺之皮——指用一尺见方的兽皮做的箭靶。 ②径寸之的(dì)——直径为一寸的靶心。 ③中(zhòng——动词,射中。 ④邑(yì)—— 古代人民聚居的地方,大的叫都,小的叫邑。这里指夏王分封给后羿的土
地。 ⑤羿容无定色——后羿的面色红一阵白一阵,变化不定。 ⑥援——拉,引。 ⑦傅(fù)——保傅,古代官职。 ⑧斯——这个。 ⑩遗——抛弃,去除。 (11)不愧于羿——不会比后羿的本领差。愧,惭愧
3
译文:有一天,夏王让他表演箭术,靶子是用一尺见方的兽皮制成的,夏王对他说:“你射中了,就赏你一万两黄金;射不中,剥夺你拥有的封地。”后羿听了,顿时紧张起来,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胸脯一起一伏,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就这样,他拉开了弓,射出第一支箭,没有中。射出了第二支箭,又没有中。夏王问大臣弥仁:“后羿平时射箭是百发百中的,为什么今天连射两箭都脱靶了呢?”弥仁说:“后羿是被患得患失的情绪害了。大王定下的赏罚条件成了他的包袱,所以,他的表现很不正常。如果人们能够排除患得患失的情绪,把厚赏重罚置之度外,再加上刻苦训练,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不会比后羿差的。”
导读:后羿是古代传说中射箭技艺精湛的人,但就是这样的人,因为夏王给他加了万金筹码,再让他射箭,他就射不中了,原因是他有了患得患失的心乱了方寸,因而发挥不出平时的水平。
智①子疑邻
原文:宋②有富人,天雨③墙坏④,其子曰:‚不筑⑤,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⑥。暮⑦而果⑧大亡⑨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⑩邻人之父。
4{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出处: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战国末期的韩国人,其著作收录在《韩非子》中。著名哲学家,法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
注释:①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认为……是聪明的‛ ②宋:指宋国。 ③雨:yǔ,(古今异义)下雨。名词用作动词,是意动用法 ④坏:毁坏。 ⑤筑:修补。 ⑥亦云:也这样说。云:说;亦:也 ⑦暮:晚上。⑧果:果然。⑨亡:丢失。 ⑩疑:怀疑 ⑪之:zhī,的 ⑫父:fǔ ,老头。{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一词多义:1.暮:夜晚。(年老) 2.果:果然。(瓜果)
3.亡:丢失。(逃跑) 4.其:他/她。(大概) 5.之:他/她。(的//语气助词:不译//去、到)
译文: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认为儿子是聪明的,却怀疑偷盗的是邻居的老人。
启示:它告诫准备讲话的人能从中得到这样的启发:当你说话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话对与不对,还要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意见。而对于听话的人则应该有这样的启示:由于存在偏见,同样的事,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判断。
主旨:它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感情上的亲疏远近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 5
中国寓言故事
篇一: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成语故事
中国古代神话
中国民俗故事
朝三暮四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能理解猴子们的意思了,猴子们也很得老人的关心。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栗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一听,早上的栗子又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会有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
寓意
它告诉人们: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它告诉人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他赞美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无法刺破。”接着,他又夸起了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是穿不透的。”有的人问他:“如果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面积方圆约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用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削减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刚开始换牙(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有一个很有智慧的老人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这么大的岁数和剩下的力气,连魁父山上的一根草都不能拔掉,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泥土和石头又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子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何必愁挖不平呢?”河曲的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操蛇之神(一位手中拿着蛇的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山岗高地阻隔了。
点评:这个故事从前也和别的普通寓言一般,鲜为人知。自从毛泽东主席在一次讲话中,提到了这个故事后,就变得家喻户晓。通过写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弱,以及“愚”与“智”作对比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他一拉弓野兽就会倒地,飞鸟就会落下。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领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甘蝇。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梭子练习不眨眼睛。练习两年之后,即使是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不眨眼)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牦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纪昌把自己练习(视物)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地手舞足蹈,拍着纪昌的胸膛,说:“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 《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好学的纪昌,堪称名师的飞卫,本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让学生通过这则寓言体会到自己在良师的引导下,也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会成为祖国的栋梁。(即实现自己的梦想)。篇二:中国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郑人买履
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
做了一个尺子。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
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说完,就
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这时,天色已晚,
集市已经散了。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
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寓意: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乃日: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日: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 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拔苗助长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 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
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 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稿矣。 孟 子《孟子·公孙丑上》
鹬蚌相争一只蚌正张开两壳晒太阳,鹬鸟飞过来,伸出长长的嘴巴来啄食它的肉。蚌一下 子合住双壳,把鹬鸟的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把你干死!蚌对鹬鸟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把你饿死!它两个各不相让,谁也不肯放谁。这时,一个打鱼的老人走过来,一下子把
它们都捉走了。 寓意:争狠斗气,往往造成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好结果。 原文: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既有死
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
而并禽之。
《战国策·燕策二》
画蛇添足
楚国有个人搞祭祀活动。祭祀完了以后,取出一壶酒来赏给门人们喝。门人们见只有一壶酒,就互相约定说:这壶酒几个人一起喝,肯定不够喝;
如果一个人喝,才会有点剩余。我们可以一起在地上画蛇,谁先把蛇画好,这壶
酒就归谁喝。 于是,大家找来树枝和瓦片,飞快地在地上画了起来。 有个人先画好了蛇,端起酒来正准备喝,发现别人都还没有画好,就一手端
着酒壶,一手又接着画,并且一边画一边得意洋洋地说:我还可以给蛇添几只
脚呢! 还没等他把蛇的脚画好,另一个人已把蛇画好了,他夺过酒壶说:蛇本来
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 说罢,他仰起脖子,咕嘟咕嘟地把酒喝光了。那个给蛇添脚的人楞楞地站在旁
边,眼巴巴地看着失去了一次喝酒的机会。寓意:把功夫用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就会失去宝贵的机会。 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
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个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战国策·齐策二》
井底之蛙
住在浅井中的一只青蛙对来自东海的巨鳖夸耀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乐呀!高
兴时,就跳到井外面,攀援到栏干上,尽情地蹦跳玩耍。玩累了,就回到井中, 躲在井壁的窟窿里,舒舒服服地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时,井水仅仅浸没我的两腋, 轻轻地托住下巴;稀泥刚刚没过双脚,软软的很舒适。看看周围的那些小虾呀、 螃蟹呀、蝌蚪呀,谁也没有我快乐。而且我独占一井水,尽情地享受其中的乐趣,
这样的生活真是美极了。您为什么不进来看一看吧!巨鳖接受了井蛙的邀请,准备到井里去
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跨进去,右
腿已被井的栏干绊住了,只好慢慢地退回去,站在井旁边给青蛙讲述海的奇观: 海有多大呢?即使用千里之遥的距离来形容也表达不了它的壮阔,用千丈之高
的大山来比喻,也比不上它的深度。夏禹的时候,十年有九年下大雨,大水泛滥 成灾,海面不见丝毫增高;商汤的时候,八年有七年天大旱,土地都裂了缝,海 岸也丝毫不见降低。不因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减,生活在
东海,那才真正是快乐呢! 井蛙听了,吃惊得好半天也没有说出话来。它这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多
么渺小。寓意:人如果长期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就会变得目光短浅,自
满自足。 原文: 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之 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虾、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 一壑之水,而跨()()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
左脚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
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 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于是()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庄 子《庄子·秋水》
守株待免宋国有个种田的人,他的田里有棵树。 有一次,一只兔子跑过来,由于跑得太急,一头撞到树上,把脖子撞断死掉
了。这个人毫不费力地拣到了这只免子。 打这天起,他干脆放下农具,连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这棵树下,希望还
能捡到死兔子。 兔子是再也检不到了,他的行为反倒成了宋国人谈论的笑料。 寓意:收获从劳动中来。不要因为一次偶然的收获,就放弃了勤劳的美德。 原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宋人疑邻
宋国有个有钱的人。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他的儿子说道:
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
个盗贼。
韩非《韩非子·说难》
寓意:以亲疏来判断是非是非常有害的。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恩怨,就是由
此而来。 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 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皆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愚公移山
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
叫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有七百里。
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纪快九十岁了。他家的大门,正对
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得绕着走,很不方便。愚公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 掉。
有一天,他召集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把它挖掉,开出一条直通豫州的大道,你们看好不好? 大家都很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了疑问。她说:像太行、王屋这么高大的山,挖出来的那些石头、泥土往哪里送呢?
大家说:这好办,把泥土、石块扔到渤海边上就行了!再多也不愁没地方堆。
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
他的邻居是个寡妇,她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儿子,刚刚换完奶牙,也蹦蹦跳跳地前来帮忙。 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人很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可笑,就去劝告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的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呢?
愚公深深地叹口气说:我看你这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是顽固不化,还不如寡妇和小孩呢!不错,我是老了,活不几年了。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长高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们挖平呢!
听了这些话,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了。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愚公一直挖下去,就去向上帝报告。老愚公的精神把上帝感动了,他就派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一座放到朔方东边,一座放到雍州南边。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面,汉水的北面,就没有高山阻挡了。
寓意:只要有顽强的毅力,坚定的决心,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克服。 原文:
列 子《列子·汤问篇》篇三: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
囫囵吞枣—— 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却一个枣也。”遂绝倒。
翻译: 有个客人说:“吃梨子对牙齿有好处,对脾却有损伤;吃枣子对脾有益处,对牙齿却有损害。”有一个傻瓜年轻人听了这话,思考了很久,说:“(我想到一个好办法)吃梨子的时候,只嚼不吞,它就不能损伤我的脾了;吃枣子的时候,只吞不嚼,它就不能损伤我的牙齿了。”有个喜欢开玩笑的人说:“你真是囫囵吞枣呀!”听众都笑得前俯后仰。 鹦鹉学舌— 僧问:“何故不许诵经,唤作客语?”
师曰:“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翻译: 和尚问:“为何不允许诵读经书,而把诵读称之为说客套话?”慧海禅师说:“诵读经卷如果像鹦鹉那样只注意模仿人说话的声音,而不能领会人说和的含意。经书传达佛的旨意,不去领会佛意却只注重诵读,这也像鹦鹉那样是模仿人的声音,所以不同意。”
疑邻盗斧— 人有亡钅夫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钅夫也;颜色,窃钅夫也;言语,窃钅夫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钅夫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钅夫,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钅夫者。
翻译: 有一个丢了斧子的人,怀疑他的邻居的儿子偷了。看他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他的面部表情,像是偷斧子的;听他说话的语气,像是偷斧子的;动作态度没有一样不像是偷斧子的。不久掘地的时候,找到了他的斧子。过了几天再见到他的邻居的儿子,动作态度不像偷斧子的人。篇四:我推荐的一本书是《中国寓言故事》
我推荐的一本书是《中国寓言故事》。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寓言,其中我最爱看的寓言是《不食盗食》。古时候有个人叫爰旌目。读了不少圣贤书。有一天出发到外地去,路上他用完了钱粮。饿得昏倒在地上。 正好有一个强盗,眼见爰旌目就要饿死了,就回去取来了汤饭,再一口一口地送进了他的嘴里。
喂了三遍以后,爰旌目就可以睁开眼睛能看东西了,一看到了强盗就问:“你是什么人?” 强盗看见他苏醒过来,十分高兴地回答:“我是强盗啊!” 爰旌 目 听了,就不吃强盗送的饭,饿死了。他只知道照着书本上说的去做:不要吃强盗给的东西,所以饿死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
对牛弹琴
原文: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出自《牟子》)
译文: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以及小牛犊寻找母牛哞哞的声音。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
高山流水
《列子》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林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 1
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韩娥善歌
《列子·汤问》
原文: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丽,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译文:从前韩娥东行到齐国,不料缺乏钱粮,(她在)经过齐国的雍门时,以卖唱来换取食物。(她)离开后,那美妙绝伦的余音还仿佛在城门的梁柱之间缭绕,三天不绝于耳,周围的人以为她并没有离开。有一天,韩娥来到一家旅店投宿时,旅店里的人羞辱她。韩娥为此拖着长音痛哭不已。她那哭声弥漫开去,竟使整个村子的人们,大家泪眼相向,愁眉不展,人人都难过得三天吃不下饭。(人们)急忙追赶且挽留她。韩娥回来了,又拖长声调高歌,引得乡里的老少个个欢呼雀跃,不能自 2
禁,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欢乐之中,将以往悲苦都忘了。送给她丰厚的财物。所以雍门那的人,至今还善于唱歌表演,那是效仿娥留下的歌唱(技艺)啊。
后羿射箭
原文: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①,径寸之的②。乃命羿曰:‚子射之,中③,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里之邑④。‛羿容无定色⑤,气战于胸中⑥,乃援弓而射之⑦,不中,更射之,又不中。 夏王谓傅弥仁曰⑧:‚斯羿也⑨,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 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⑩,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11)。 (选自《说苑》)
注释:①羿(yì)—— 又称后羿,传说是夏王太康时东夷族首领,是著名的射箭手。方尺之皮——指用一尺见方的兽皮做的箭靶。 ②径寸之的(dì)——直径为一寸的靶心。 ③中(zhòng——动词,射中。 ④邑(yì)—— 古代人民聚居的地方,大的叫都,小的叫邑。这里指夏王分封给后羿的土
地。 ⑤羿容无定色——后羿的面色红一阵白一阵,变化不定。 ⑥援——拉,引。 ⑦傅(fù)——保傅,古代官职。 ⑧斯——这个。 ⑩遗——抛弃,去除。 (11)不愧于羿——不会比后羿的本领差。愧,惭愧
译文:有一天,夏王让他表演箭术,靶子是用一尺见方的兽皮制成的,夏王对他说:“你射中了,就赏你一万两黄金; 3
射不中,剥夺你拥有的封地。”后羿听了,顿时紧张起来,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胸脯一起一伏,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就这样,他拉开了弓,射出第一支箭,没有中。射出了第二支箭,又没有中。夏王问大臣弥仁:“后羿平时射箭是百发百中的,为什么今天连射两箭都脱靶了呢?”弥仁说:“后羿是被患得患失的情绪害了。大王定下的赏罚条件成了他的包袱,所以,他的表现很不正常。如果人们能够排除患得患失的情绪,把厚赏重罚置之度外,再加上刻苦训练,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不会比后羿差的。”
导读:后羿是古代传说中射箭技艺精湛的人,但就是这样的人,因为夏王给他加了万金筹码,再让他射箭,他就射不中了,原因是他有了患得患失的心乱了方寸,因而发挥不出平时的水平。
智①子疑邻
原文:宋②有富人,天雨③墙坏④,其子曰:‚不筑⑤,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⑥。暮⑦而果⑧大亡⑨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⑩邻人之父。
出处: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战国末期的韩国人,其著作收录在《韩非子》中。著名哲学家,法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
4
注释:①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认为……是聪明的‛ ②宋:指宋国。 ③雨:yǔ,(古今异义)下雨。名词用作动词,是意动用法 ④坏:毁坏。 ⑤筑:修补。 ⑥亦云:也这样说。云:说;亦:也 ⑦暮:晚上。⑧果:果然。⑨亡:丢失。 ⑩疑:怀疑 ⑪之:zhī,的 ⑫父:fǔ ,老头。
一词多义:1.暮:夜晚。(年老) 2.果:果然。(瓜果)
3.亡:丢失。(逃跑) 4.其:他/她。(大概) 5.之:他/她。(的//语气助词:不译//去、到)
译文: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认为儿子是聪明的,却怀疑偷盗的是邻居的老人。
启示:它告诫准备讲话的人能从中得到这样的启发:当你说话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话对与不对,还要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意见。而对于听话的人则应该有这样的启示:由于存在偏见,同样的事,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判断。
主旨:它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感情上的亲疏远近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 还会伤害自己。 邻居家的老人这方面,告诉我们给别人提意见,要尽量用能让别人欣然接受的方式。 同样的事发生在不同人身 5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知识竞赛题 1.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谁? 2.《奕秋诲奕》中的奕秋是一个什么人? 3.《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什么人? 4.《不龟手药》中“手药”是指什么药? 5.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什么? 6.寓言《二人相马》的主人公是谁? 7.“曲调越高级,能和他一起喝酒的人就越少。”是哪个寓言故事中讲的? 8.南郭先生是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9.“自己丢了一件黑衣服,就要扒下人家的衣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10.《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11.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12“宁可相信尺码,不能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13.教育孩子要讲诚信的著名故事是什么? 14.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谁偷了? 15.寓言《投婴于江》中那个人要把小孩字投到江里去的原因是什么 16.《叶公好龙》中,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表现怎样? 17《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是哪两座山? 1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19“怕别人听到声音,就捂住自己耳朵”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20.“比喻多此一举,反而没有好处。”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21.《千金买首》中“首”是指谁的头? 22.“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23.“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24.《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 25.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谁得到了好处? 26.“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27.《骂鸭》中那个偷吃邻居鸭子的人生了什么怪病? 28.《纪昌学射》中,纪昌的老师是谁? 29.《医驼背》中,哪个医生是怎样治驼背的?结果怎样? 30.《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31.《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什么病? 32.“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33.寓言《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34.《卞庄子刺虎》中,卞庄子用了什么办法获得了双虎? 35.《争雁》中,兄弟俩为什么而争论?5煮着吃好还是烤着吃好 36.菱角是生在哪里的?寓言《自护其短》中那个北方人以为菱角生在什么地方? 37.简述《刻舟求剑》的故事。 38.简述《揠苗助长》的故事。 39.简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40.简述《守株待兔》的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 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 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出自寓言故事 。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
8.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出自寓言故事 。
9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 )
A.季子投师 B.刻舟求剑 C.滥竽充数 D.纪昌学射箭
2. “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
A.东施效颦 B.邯郸学步 C.刻舟求剑 D.螳螂捕蝉
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 )
A.郑国 B.燕国 C.赵国 D.卫国
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
A.画龙点睛 B.画蛇添足 C.叶公好龙 D.腾蛇与飞龙
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 )
A.猴子 B.狐狸 C.蛇 D.兔子
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 )
A.狮子 B.老虎 C.狐狸 D.大象{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
A.珍珠 B.箱子 C.包 D.盒子
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
A.为虎作伥 B.亡羊补牢 C.狐假虎威 D.骑虎难下
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 )
A.公明仪 B.张僧繇 C.孙叔敖 D.宋元君
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
A.自相矛盾 B.杞人忧天 C.塞翁失马 D.南辕北辙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 )
2.“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寓言故事《杞人忧天》。
( )
3.《叶公好龙》中,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非常高兴。 ( )
4.《望梅止渴》叙述的是刘备打仗途中发生的故事。 ( )
5.《染丝》是墨子出游,路过一个染行,看见有人在染丝。 ( )
6.《万字》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若浅尝辄止,盲目自满,是学不到真本领的。 ( )
7.《晏子的车夫》中晏子的妻子说要跟他离婚。 ( )
8.《螳螂捕蝉》中:“螳螂捕蝉”的下一句是“黄雀在后”。 ( )
9.《夸父追日》中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化作了一大片梨林。 ( )
10.《穆公失马》讲的是秦穆公在韩地打仗时发生的故事。 ( )
附: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普学网)
1. 王屋 2.郑人买履
3.粗脖子病 4.钟子期
5.隔壁王二不曾偷 6.
7.东施 8.
9.井底之蛙 10.
二、选择题。
1. C 2. B 3. D
4. B 5. A 6. B
7. D 8. C 9. A
10. D
三、判断题。
1. √ 2. √ 3.
6. √ 7. × 8. 曲高和寡 杯弓蛇影 厨师 × 4. × 5. √ √ 9. × 10.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知识竞赛题
推荐《奕秋诲奕》中的奕秋是一个什么人?——名棋手 《不龟手药》中“手药”是指什么药?——冻疮药
——曲高和寡
买鞋 《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什么人?——厨师 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什么?——东施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谁?——井底之蛙 “曲调越高级,能和他一起喝酒的人就越少。”是哪个寓言故事中讲的?寓言《二人相马》的主人公是谁?——伯乐 南郭先生是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滥竽充数 《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盒子 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卫国人 “宁可相信尺码,不能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哪个寓言故事?——郑人
教育孩子要讲诚信的著名故事是什么?——曾子杀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谁偷了?——邻居的儿子
寓言《投婴于江》中那个人要把小孩字投到江里去的原因是什么?——这孩子的父亲是善于游泳的
“自己丢了一件黑衣服,就要扒下人家的衣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强取人衣
“怕别人听到声音,就捂住自己耳朵”出自哪个寓言故事?——掩耳盗铃{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比喻多此一举,反而没有好处。”出自哪个寓言故事?——画蛇添足
“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出自哪个寓言故事?——狐假虎威 “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哪个寓言故事?——杞人忧天
《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更羸
《千金买首》中“首”是指谁的头?——千里马
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谁得到了好处?——渔人
“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猴子
《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是哪两座山?——太行 王屋
《纪昌学射》中,纪昌的老师是谁?——飞卫
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表现怎样?——掉头就跑,吓得魂飞魄散 《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公明仪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出自哪个寓言故事?——杯弓蛇影
寓言《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老虎
《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什么病?——粗脖子病
《争雁》中,兄弟俩为什么而争论?——煮着吃好还是烤着吃好 《医
驼背》中,哪个医生是怎样治驼背的?结果怎样?——要来两块木版,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跳上去踏。
菱角是生在哪里的?寓言《自护其短》中那个北方人以为菱角生在什么地方?——水里 山上
《骂鸭》中那个偷吃邻居鸭子的人生了什么怪病?——皮肤发痒,身上长出了鸭毛,一碰就疼。
《卞庄子刺虎》中,卞庄子用了什么办法获得了双虎?——两虎相争,必有一死一伤。
《千金买首》中“首”是指谁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