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胜古迹的对联

热门资讯  点击:   2018-12-24

中国名胜古迹的对联篇一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20桂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桂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独秀峰五咏堂(一)

梁章鉅

得地领群峰,目极舜洞尧山而外

登堂怀往哲,人在鸿轩凤举之中

独秀峰在桂林市中心。山麓有读书岩,南朝宋颜延之任桂林太守时曾在此读书,写有《五君咏》(五君指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向秀)。宋元祐年间,郡守孙览遂在岩前建‚五咏堂‛,后被毁,清道光时广西巡抚梁章鉅重建,刻《五君咏》于石,并题此联。舜洞,在桂林市北虞山西麓。尧山,在桂林市东郊。鸿轩凤举,语出《五君咏.向常侍》:‚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鸿,鸿雁。凤,凤凰。古人认为同是美鸟,常用以喻君子之德。轩、举都是飞翔的意思。据《晋书.向秀传》:‚(嵇)康善锻,秀为之佐,相对欣然,傍若无人,又共吕安灌园于山阳。‛按嵇康、吕安都是当时大名士,向秀却愿做嵇康打铁的助手。又和吕安在山阳种菜,引以为荣。上联写景,谓独秀峰巍然挺拔,登峰远眺,可以尽览舜洞、尧山以外的景色。下联抒怀,登堂怀念历史上的贤人,人们在景慕咏叹之中获得精神境界的提高。上联写景是陪衬,重点在下联‚鸿轩凤举‛一句。作者和他的同僚重建五咏堂,旨在景仰昔贤,有如向秀之附骥于嵇康、吕安,感到识拔、提携的光荣。联语怀古思贤、写得典雅而情景交融。 (蒋竹荪)

桂林独秀峰五咏堂(二)

梁章钜

胜地如画图,是贤守遗区,雄藩旧馆

灵山托文字,有叔齐作记,盂简题名

上联,贤守遗区,指颜延之。他曾任桂林太守,在此处读书。

雄藩旧馆,指此是明靖江王府。下联,叔齐作记,指唐人郑叔齐,著有《独秀山新开石室记》。孟简题名,唐代平昌人孟简,字几道,工诗文,据传独秀峰刻石即其所书。联语抒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非梁氏老手,不能为此联。 (吴关镛)

桂林独秀峰五咏堂(三)

王维緘

造物本无私,移来槛外烟云,适开胜境

会心原不远,就此眼前山水,犹见故人

上联大意:万物创造者本来没有私心,却把烟波缭绕的美景移来,使这里开辟了新境界。造物,创造万物者。《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下联大意:內心领悟不必远求,就在此佳山好水中,仿佛可以见到古贤人之风貌。会心不远,《世说新语.言语》:‚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有濠濮间想也。‛故人,指南朝宋桂林太守颜延之,他曾在此读书,赋有《五君咏》,宋元祐间郡守孙览建‚五咏堂‛以为纪念。联语由远到近,由外到內,写景怀人,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扣景切题的佳作。 (商启予)

桂林七星公园栖霞寺

石古苔痕厚

岩深日影悠

公园在漓江东岸,以七星岩之溶洞闻名,乃桂林著名风景区。栖霞寺在普陀山腰。此联有一种闲适、空灵的意境。石古岩深,故苔痕厚而日影悠,全出自然,不假雕凿。由古石、绿苔、深谷、日影,构成了一幅自然界古朴的图画,读之有恬静怡人之感。 (王明珍)

桂林叠彩山白云堂

陈少岩

钟磬出林和石籁

风泉绕屋送秋声

山在城北漓江之滨,一名桂山,又名风洞山。山石层层橫断,如彩绸锦缎相叠,故名。声音是景区的轻音乐,本联着重写出了景区之声。出句写钟磬声在山林间回荡,与岩穴发出的轻柔的声音唱和。对句写秋风飒飒声与清泉潺潺声相合奏,绕着白云堂飘拂。全联展现了叠彩山的勃勃生机。联语中‚钟磬‛对‚风泉‛,是器乐之声对天籁之声,‚出林‛与‚绕屋‛是动宾词组相对,都十分工稳。 (王明珍)

桂林叠彩山风洞(一)

张祥河

漓江水绿招凉去

常侍诗清赏雨来

山风洞在叠彩山明月峰山半,由前面的叠彩岩与后面的北牖洞组成,似一葫芦,南北宽大,中间狭小,前后贯通。盛夏时洞外炎暑逼人,洞内则凉风习习,‚洞锁烟霞六月寒‛,极为惬适。作者是诗人,善于驰骋想像,既重组了客观景物,也改变了语言结构。出句扣景点写风:凉风被漓江绿水招引而去,‚招‛字使绿水带上人的感情色彩。对句扣住历史人物(山有唐代桂管观察使,后任散骑常侍元晦的清赏处遗迹)写雨:好雨为欣赏常侍的清诗而来。此句语序应为‚雨赏常侍清诗来‛,为与上句‚漓江水绿‛对仗,作了变通。 (余心乐)

桂林叠彩山风洞(二)

张祥河

到清凉境

生欢喜心

此联写炎夏季节游人游览风洞的感受。上联说进入洞门,凉意沁人心脾,真是‚别有天地非人间‛;下联说对大自然这一赐予,人们不禁产生由衷的喜悦。联语既写出了风洞的‚清凉‛,又表现了游人的‚欢喜‛。上联写景,下联写情,情随景生,十分简洁传神。 (王明珍)

桂林南薰亭

蒋绮龄

山从衡岳分来,数云外芙蓉,画本都收眼底

水向苍梧重汇,听江头琴筑,元音犹在人间

南薰亭在桂林北极路东、虞山舜祠左侧。《孔子家语.辨乐解》:‚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辞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薰亭‛,即据此命名。此联写桂林南薰亭山水风光。上联从山写来。桂林地处越城岭以南,都庞岭以西,附近诸山多与衡山关联,所以说桂林诸山是从衡岳分来。芙蓉,荷花,桂林市西群峰环绕中的西湖上遍植荷花,景色十分秀丽。登亭眺望这一带如画的美景,可以尽收眼底。下联从水写来。苍梧,即苍梧山,在湖南宁远县境内,湖南的湘江和广西的漓江在苍梧汇合。筑,古代弦乐器,形如琴,十三弦。桂林北舜山上有古迹‚韶音洞‛,相传舜曾在此奏韶乐。闲坐亭上,可听到江边有人弹奏古韶乐之声。联语描绘景物从远到近,有声有色,能紧扣景点特征写来,因得含蓄隽永之致。 (吴关镛)

桂林普陀精舍

马君武

城东佳景,常绕梦魂,叹半生飘零,遂与名山成久别

岭表旧都,屡经历乱,望故乡英俊,共筹长策致升平

{中国名胜古迹的对联}.

普陀精舍,在桂林城东普陀山上。楼台岩洞众多,山水奇美,如此‚佳境‛,不免令游子魂牵梦绕,感叹起‚半生飘零‛的身世,别恨绵绵。上联就是通过这种离情别恨来衬托‚城东佳境‛的秀丽。下联写久别重逢时的愿望。岭表旧都,指桂林。这里景色美好,但人事不谐,历经战乱,激发了作者与父老乡亲共谋大计、使家乡康乐升平的抱负。英俊,犹言英杰,指家乡父老。联语一唱三叹,感情真挚。 (张君宝)

中国名胜古迹的对联篇二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15鲁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鲁

山东省

济南趵突泉(一)

石韫玉

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

{中国名胜古迹的对联}.

飞泉云外听,写成山水清音。

济南趵突泉(二)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济南趵突泉(三)

野鹤闲云,何非法相;

清风明月,亦是色尘。

济南趵突泉泺源堂

赵孟頫

云雾润蒸华不注;

波涛声震大明湖。

济南趵突泉李清照纪念堂(一)

郭沫若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济南趵突泉李清照纪念堂(二)

臧克家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济南趵突泉李清照纪念堂(三)

启功

济南泉水洛下园林间气英华钟韵语;

故国前尘归来梦影偏安文献让遗嫠。

济南趵突泉李清照纪念堂(四)

欧阳中石

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

漱玉词集多年国恨离愁。

济南趵突泉李清照纪念堂(五)

马公愚

载酒江湖,人比黄花更瘦;

校碑栏槛,梦随玉笛俱飞。

济南大明湖历下亭(一)

於乎前王不忘,春省耕,秋省敛,游豫为诸侯度;

大哉圣人之道,智乐水,仁乐山,上下与天地同。{中国名胜古迹的对联}.

济南大明湖历下亭(二)

风雨送新凉,看一派柳浪竹烟,空翠染成摩诘画;

湖山开晚霁,爱十里红情绿意,冷香飞上浣花诗。

济南大明湖历下亭(三)

有鹤松皆古,

无花地亦香。

济南大明湖历下亭(四)

何绍基

山左称有古历亭,坐览一带幽燕之盛;

当今谁是名下士?不觉三叹感慨而兴。

济南大明湖历下亭(五)

方萱年

独上高楼,是山色湖光胜处;

谁家画舫,正清歌美酒良时。

济南大明湖辛弃疾纪念祠

郭沫若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济南铁公祠

铁板下山城至今芦荻秋风犹是军声动鼓角;

银塘开水榭对此芙蓉冬日最难清气得乾坤。

济南汇泉寺薜荔楼

孙星衍

地占百湾多是水,

楼无一面不当山。

济南千佛寺漱玉泉亭

翻飞千寻玉,

倒泻万斛珠。

济南千佛山笑佛联

笑到几时方合口,

坐来无日不开怀。

济南千佛山兴国寺(一)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津人。

济南千佛山兴国寺(二)

色相皆空,城廓河山尽幻影;

烟云过眼,神仙富贵了无痕。

济南千佛山北极台

出门一瞧,数十里图画屏风,请看些梵宇僧楼,与丹枫翠柏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归台再想,几千年江山人物,回溯那朱门黄阁,和白屋蓬扉接壤:名者争名,利者争利,圣者益圣,庸者愈庸。

五莲光明寺

名山自是无双地;

妙法仍然不二门。

枣庄龙泉寺

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潍坊观音堂

难必救慈悲君子

雨不雷忠厚圣人。

中国名胜古迹的对联篇三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

江孔殷有题东园酒家一联:

立残杨柳风前,十里鞭丝,流水是车龙是马;

望尽玻璃格里,三更灯影,美人如玉剑如虹。

(错语:下比有版本前句为"望入[断]琉璃格子)

悉广州掌故的汪杅庵先生说,此系民国初年事,东园是游乐场,在广州东堤,故名。据此,酒家所处的环境是游乐场所,“流水是车龙是马”则更见贴切了。

但当时有人弹“流水是车龙是马”此句欠通。其言曰:李后主词:“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用“如”字连接来作形容则可,用“是”字直指则欠解了,流水怎能是车,龙又怎能是马呢?

“弹者”似乎所见不广了。这一句是有出处的,清代的(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乾隆修《四库全书》,任他为总纂。)有一咏红章京(官名,清代在军机处办理文书的官员)的诗,其中就有句云:“流水是车龙是马,主人如虎仆如狐。”江的联语,其实是借用纪的诗句的。

以物拟物,用一“是”字,加强语气,并无不可,且是古已有之的。例如苏东坡的《卜算子》一词上半阕: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若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比喻新鲜,意境空灵,韵味无穷,千古传为名句。

中南海瀛台涵元殿(一)

昼永琐窗闲,竹边棋墅

日迟帘幕静,花外琴声

涵元殿为北京中南海瀛台正殿。上联写殿中的悠闲,白天时间漫长,宫门紧闭,竹林边

的棋馆是消磨时光、养性怡情的好处所。琐窗。镂刻有连环图案的窗棂。墅,别馆,供游乐休养的园林房屋。下联写清静。时已傍晚,帘幕未卷静悄悄,花丛外传来的琴声,更显出禁苑的寂静。全联描绘了一幅花竹掩映、恬静幽雅的美妙画图。联语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棋墅里整天对弈,显示宮苑之“闲”;以花丛外琴声隐约,突出深宮之“静”。

中南海瀛台涵元殿(二)

心澹水木秀

兴幽鱼鸟闲

涵元殿是皇室游息之所。出句:心情恬淡的人,所见树木泉水,总是秀色相映。澹,恬淡。《庄子.知北游》:“澹而静乎。”对句:兴致幽雅的人,他眼中的飞鸟游鱼,无不悠闲自得。幽,幽雅。此联抒情写景。情是景的精神内核,景是情的物质外壳,情制约着景,景表现名胜类着情,故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人心目中,感受不同。同是枫叶,杜牧描绘为“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枫叶比江南二月的春色还红火、艳丽,流露出惊喜的情调。而王实甫则云:“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秋暮离怀》),枫叶尽着上悲哀色彩。此联“水木”的“秀”,“鱼鸟”的“闲”,全是“心澹”、“兴幽”情感的反映。 (蒋竹荪)

中南海静谷

爱新觉罗.弘历

胜赏寄云岩,万象总输奇秀

清阴留竹柏,四时不改茏葱

静谷在中南海丰泽园西南,始建于康熙年间。是一座小型雅致的皇宫庭院。上联说,人们巧手构筑的云天岩谷,欣赏它的奇姿秀色,总要胜过天然景物一筹。胜赏,观赏名胜。云岩,指云天谷岩,万象,指天然景物。总输,比较之词,谓总是差一点。下联化用康熙菊香书屋联“庭松不改青葱色”之意,认为四时交替变化,花开花落,而连理柏和翠竹丛留给人们青葱凉爽的感受,却始终不变。

静谷院内,有两株绞缠在一起的“连理柏”,枝叶葱茏,加以竹翠花香,给人以“清阴”之感。作者运用比较手法,上联以天然景物和人工景物相比,下联以花草与竹柏相比,显示了世间事物的多样性,各有其长,各有其短,而实际上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构成了和谐宁静的境界。 (商启予)

中南海金鳌玉蝀桥

赵翼

玉宇琼楼天上下

方壶圆峤水中央

玉蝀桥,横跨中海和北海水面,原名金海桥,明世宗时东西两端各建牌坊一座,分别名曰金鳌和玉蝀。桥有九孔,洁白如玉。玉宇琼楼,传说中天上神仙居住之地。方壶圓峤,传说中两座仙山。

《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圆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联语以仙境中的建筑物和山为喻,盛赞桥的精美和瑰丽:谓整个桥景就像天上的琼楼玉宇那样华贵,两座牌坊有若仙山降落在池水中央。联语意境神奇飘逸而有入化之妙。 (谢燕华)

北海一房山

好山一窗足

佳景四时宜

北海公园内西山上,庆霄楼西有延廊环抱山石,一房假山构筑其间。用唐人李洞“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诗句而命名。上联写窗与山的关系。意谓仅此一道窗户就足以使这座山平添不少美景秀色。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光明和空气引进来,因此下联说从这“一窗”便可充分领略四季美好的景色。

房(窗)为山添花,山为房(窗)换景,互助互补,相得益彰。联语明快流畅,富有哲理趣味。 (陈永泉)

故宫三希堂

爱新觉罗.弘历

深心托豪素

怀抱观古今

清乾隆帝喜收藏碑帖书画,经常鉴赏、临摹,題字、作联。并把大臣择定的古今著名书法家真迹,收藏于书斋之中。其中晋王羲之《快雪时睛帖》、王献之《中秋帖》与王殉《伯远帖》皆希世珍宝,故名书斋为三希堂。深心,犹言精心。豪素,即毫素,指笔和纸。上联意谓精心托于纸笔。下联则谓在鉴赏中,观察古往今来贤人们的胸襟抱负。上联采自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向常侍》“向秀甘淡薄,深心托豪素”诗句。下联集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字,既指书法的鉴赏临摹,亦指为人的襟怀旷远。非仅寄情于八法,亦为自伸雅怀。 (蒋竹荪)

故宮建福宮

地近蓬壶心自远

身依泉石兴偏幽

上联大意:把闹市当仙境,心灵自可远离尘俗。蓬壶,古代传说中的仙山。晋王嘉《拾遗记》卷一:“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形如壶器。”心自远.晋陶潜《饮酒》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下联大意:依泉石作伴侶,兴致就倾向雅静幽远。泉石,自然景物。多指山水。南朝梁刘孝绰《侍宴集贤堂》诗:“反景入池林,余光映泉石。”

兴,兴致。唐杜甫《重过何氏》诗:“向来幽兴极,步履过东篱。”联语从主观的领会和实际的接近两个方面追求“心远”与“兴幽”,达到精神上暂时超脱的境界。古有所谓“富贵闲人”,

联意近之。 (余心乐)

故宫延春阁

奇石尽含千古秀

好花长占四时春

延春阁在凝辉堂前,阁前叠石为山,正殿挂“惠如春”额。联语写石写花,抓住了延春阁的特点。“含“”占”二字赋予静物以生命,产生了动感。上联说,奇异的石头饱含着千百年来山水的秀气;下联说,次第开放的好花,使四季都变成美妙的春天。此联紧扣“延舂”阁名的含义。联语格调高雅,“千古秀”极写“奇石”之不凡,“占”字更写出花的神韵。 (陈永泉)

故宫阅是楼

开窗鱼鸟含天趣

欹案诗书味道腴

阅是楼,在故宮畅音阁对面。联谓:打开窗户,池中游鱼在追逐,树上好鸟在啁啾,大自然一片蓬勃的生意;窗内,倚在几案上读书写诗,其味无穷。腴,(音yu),丰裕。联语将室內与室外、动态与静态融成一体,表现出一种自得其乐的情调,给人以悠然舒适、幽静闲雅的感觉。 (谢燕华)

颐和园绣漪桥

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

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

绣漪桥,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之最南端,亦名锣锅桥,为自水路进入颐和园的门户。联语表现的是绣漪桥周围妩媚诱人的景色。上联写日景:桥宛如一弯黛眉镶嵌在银白色的湖面上,水中倒映着碧绿的万寿山影。下联写月色:水波粼粼,在皎洁如玉的月亮照耀下,湖面荡漾着金色的清波。螺黛,画眉之墨,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此指黛眉。

中国名胜古迹的对联篇四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5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沪{中国名胜古迹的对联}.

上海市

豫园鱼乐榭

陶澍

此即濠涧,非我非鱼皆乐境

恰来海上,在山在水有遗音

豫园,江南名园之一。园主潘允端,上海人,曾任四川布政使。为孝养其父潘恩(以左都御史致仕),取“豫悦老亲”之意命园名。

园初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万历五年竣工,历时十八年,厅堂宏伟,池馆幽深,后屡经破坏,解放后按同治以前原貌重修。濠涧,庄子钓鱼之处。非我非鱼,《庄子.秋水》:“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恰来海上,作者于道光五年至十年在上海办理漕运并治理吴淞江。在山在水,《吕氏春秋.本味》载: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一志在泰山,一志在流水,无不极尽。宋张孝祥《浣溪沙》词:“高山流水遇知音。”遗音,这里指知音,即志同意合的朋友。据《清史稿,陶澍传》:“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上联扣鱼乐榭之题,写赏景观鱼、物我两忘之乐。这就是当年庄子垂钓之处,无论是我,无沦是鱼,都陶醉在乐境之中.下联写自己遇知音之乐。我刚到海上,就感到在此处也好,在彼处也好,都不乏像钟子期那样的知己朋友相助。作者观鱼之乐已在上联点出,而在事业上得知己之助力,一帆风顺,其乐当十百倍于观鱼之乐。下联亦写乐,却无一乐字,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留给读者体味。 (陈永泉、商启予)

豫园三穗堂

山墅深藏,峰高树古

湖亭遥对,桥曲波皱

豫园初建时,并无三穗堂之名。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园址荒芜,由公众集资购园改建,易名西园,始有三穗堂这一景点,但位于园之中央,是清代宣讲圣谕及商议人事之处。《西园记》云:“其宏敞高皚,居一园之正中者为三穗堂。”今之三穗堂坐落于园之进口处,当是同治以后所移建。上联:在园中,三穗堂于高耸的假山和苍翠的古树中深深隐藏。下联:在园外,它和曲桥红栏、水绿波皱的湖心亭遥遥相对。对联形象具

体地描写了三穗堂的位置和正门内外的景观,对游人能引起探幽揽胜的兴趣,诗情画意尽在这十六个字中。联语中几乎字字对仗,意境也就更深邃隽永。 (陶继明)

豫园湖心亭

陶澍

野烟千叠石在水

渔唱一声人过桥

湖心亭在豫园之南。乔锤吴《西园记》云:“(大湖)湖心有亭,渺然浮水上,南北筑石梁九曲,以达于岸.”此为亭周围景物最早的记述。作者在上海任职时,上海还未完全脱离滨海渔村状态,河网纵橫,蒲苇处处,豫园前有五老峰浜(今福佑路),后有方浜(今方浜路),所谓“野烟”“渔唱”,正反映了那个时期自然经济的特点。此联描写了百余年前湖心亭周围景物,淳朴自然。缕缕炊烟弥漫,九曲石桥浸在清澈的湖水里;在渔人愉快的歌声中,游人悠闲自得地踱桥而去,写出了景色的清雅和野趣,十分诱人。 (蒋竹荪)

豫园得月楼(一)

陶澍

楼高但任云飞去

池小能挣月送来

楼名出自宋代苏麟诗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全联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见《楚辞.卜居》)的道理。

任何事物各有其长处,也各有其短处。“楼高”,气势宏伟,是长处;但比较高空的云,又望尘莫及,只得让云从楼顶上飞过。“池小”,不足以泛舟,是短处;然而,它却有反映能力,能将月送来,是其所长。出句是先扬后抑,对句是先抑后扬,抑扬有致。重点在对句“得月”上,而“得月”的写法与众不同。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尤有意义。 (陈永泉)

豫园得月楼(二)

得好友来如对月

有奇书读胜观花

本联趣味高雅,思路奇特。上联说明此地是会友的好地方,又与楼名“得月”联系起来。下联更进一步,指出在此能读上几本奇书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更比观花惬意。不过,联中所说与实际生活的体验不尽符合。语云:“良友来时四座春,”好友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气氛总是热烈的,不像对月那样冷清寂寞,再说好花易觅,而获读奇书的机会实在很少很少。当然,作者只是写出一种交友与读书的独特感受而已。 (陈永泉)

豫园一笠亭

陶澍

游目骋怀,此地有崇山峻岭

仰观俯察,是日也天朗气清

此联为道光五年作者任两江总督因公来沪小驻豫园时所作。

联语集王羲之《兰亭集序》句,抒发其登大假山时所见所感。上联意谓,此地有高山峻岭,可以放眼纵览,抒展胸怀;下联意谓,今日天气晴朗,仰望天宇广阔,俯察万象森列,实极登临之乐。关于当时大假山之景观,《西园记》云:“由萃秀堂出,右仰巨山,层崖峭壁,森森若万笏状,其金碧秀润之气,常扑人眉宇,遥望之若壶中九华,天造地设,几不知其为人力也。从麓而上,盘旋二三百步,陟其颠,视黄浦吴淞,皆在足下,而风帆云树,则远及于数十里之外,观至此,称大快。”联语写出了亭景之不凡,透露出作者游赏园景的高雅情怀与欢快的心情。 (蒋竹荪)

豫园仰山堂卷雨楼

邻碧上层褛,疏帘卷雨,幽槛临风,乐与良朋数晨夕

送青仰灵岫,曲涧闻莺,闲亭放鹤,莫教佳日负春秋

此联从孙星衍“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联脱化而出。上联写微风细雨时与好友幽会于此,乐而不知返。邻碧,指依傍山石。碧,指石之青美。下联写天气放晴时的景物和心绪。从此放眼,莺语鹤飞。最后一句,如异峰突起,深情感慨,希望人们不要辜负了这番美景和大好时光。送青,目送青云慢慢飘去。灵岫,指豫园内奇异的假山石。春秋,谓美好的年华。“疏”、“幽”、“曲”、“闲”巧妙地绘出了景点风物。上下联各用两句四字当句对,增加了节奏美。 (陈永泉)

半淞园{中国名胜古迹的对联}.

叠起一房山,大好园林,最难得茅屋买春,竹簃消夏

剪取半江水,别开境界,更时有车声辗梦,帆影催诗

园在南市半淞园路南侧,南临黄浦江(古称吴淞江),建于1918年,以杜甫“剪取吴淞半江水”诗意命名。有荷花池、九曲桥、群芳圃、江上草堂、碧梧轩、水风亭及假山等景点,为上海著名的私人园林之一。1937年8月13日被日军炮火所毁。上联意谓:堆叠起江南的“一房山”,便成美好园林,最难得隆冬时在草堂品酒,炎夏时竹亭纳凉。一房山,仿照北京北海公园“一房山”样式而筑。

春,酒的代称。茅屋买春,身居茅屋,品尝名酒,系化用唐司空图《诗品.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句。下联意谓:把半江水划进园来,就开拓了新境界,更时有辘辘车声,辗人清梦,片片帆影,动人诗思。半江水,唐杜甫《戏题王宰画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淞半江水。”联语显示了城市园林的特点,反映了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宋惠洪《冷斋夜话》:“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按照常理,“水”不能“剪”,“梦”不能“辗”,但在艺术创作上却是美妙的想像。 (蒋竹荪)

徐光启墓

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

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

徐墓在徐家汇南丹公园內。上联概括徐氏一生的科学成就:历法、农学的探究,天文、水利的钻研,精深洽博,堪称百世师表。治历明农,修订历法,阐明农学。经天纬地,原指规划和治理国家。《左传.昭公二八年》:“经纬天地曰文”。这里并指他在天文水利方面的研究取得巨大成就。下联歌颂他的政绩:对外显示御敌武功,对内参预国家大事,文臣武将,一身而二任。奋武,显示武功。此指崇祯二年保卫京师之战,徐光启建议使用西洋火炮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揆文,掌管文事。 (陈永泉)

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

满堂花醉三千客

一剑霜寒四十州

故居在香山路7号,是孙中山1920年至1924年在上海的寓所。

此联摘自唐贯休《献钱尚夫》诗:“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注云:“钱镠自称吴越国王。休以诗投之。镠谕改为四十州,乃可相见。休曰:州亦难添,诗亦难

改。闲云孤鹤,何天不可飞?遂入蜀。”据说,贯休和尚献诗目的是要吴越王绐他一块地造佛寺。钱当时为吴越王,却想开拓疆土当皇帝,所以要贯休将诗中“十四州”改为“四十州”,以为祥瑞。贯休不肯,钱镠就未答应他的要求,休即前往四川。上联写吴越王钱镠排场豪华,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不下于战国四公子。其中“花醉”二字富有想像,极有工力。下联写钱镠一剑横行,据有两浙之地,称得上是乱世英雄。

霜、寒二字字挟雷霆,气势磅礴,很有分量。孙中山借用诗句来表达了推翻满清、建立共和的决心。把“十四州”改成“四十州”,更显得气象恢宏,壮志凌云。且联语文词优美,对仗工整,十分耐人寻味。 (延培 张迈)

上海县黄道婆墓

吴镇

改草衣卉服之观,人间温暖{中国名胜古迹的对联}.

极错彩镂金之妙,天下文明

墓在上海县东湾村,古称乌泥泾。黄道婆,宋末元初松江农村妇女,早年家贫,流落海南岛。在与黎族人民劳动中学会了先进的纺织技术,年老回乡,纺织为生。她改革了擀弹棉花工具,并给当地农妇传授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工艺,使织出的被、褥、带、帨(即佩巾)出现了如描如画的折枝团凤和灿然若写的棋局字样,于是乌泥泾织品名驰远近,畅销大江南北,大大促进了当时纺织业的发展。当地人曾在港口镇建祠纪念。1981年重建其墓。上联说,改变了草衣卉服的原始状态,给人间带来了温暖。草衣卉服,卉服即草服,南方海岛上用细葛做的衣服。《书.禹贡》:“岛夷卉服。”

下联说,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棉纺织品,促进了社会的物质文明。错彩镂金,本指雕绘工丽,此处指棉织物上的花纹图案绚丽多彩。联语赞扬了13世纪纺织能手黄道婆对人类社会所作的突出贡献。

用词贴切、简洁、准确,褒语得当。 (蒋竹荪)

上海县七宝西塘桥

陆深

三泖映东南,几湾绿水源流远

九峰耸西北,数点青山气势凝

七宝在上海西郊,镇西有西塘桥跨蒲汇塘。三泖,即泖湖,湖分上中下而得名。源出太湖,承淀山湖,下泻黄浦江人海。九峰,指“松郡九峰”,即今松江境內佘山、辰山、

中国名胜古迹的对联篇五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4晋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晋

山西省

长子县神农庙

粒我烝民,使有菽粟如水火

播时百谷,先知稼穑之艰难

相传上古神农氏教民播种百谷,收获粮食,以解饥俄,所以是农业之神,同时他还是医药之神,尝百草,辨药性。神农氏在位时,兴利布善功德无量。本联就是盛赞他的丰功伟绩的。上联还说,粮食如同水火,能利人也能害人,当政者万不可失之大意。下联说,要抓好粮食,必须先懂得播种收获的艰难。全联抓住粮食之重要与务农之艰难来写,这是一种经验的总结,深入浅出又切中要害。用神农的口吻说出,显得语重心长,令人信服。

太原晋祠圣母殿

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

圣水溶溶,九涯珠玉盈天光

太原晋祠为山西最古老的园林建筑,山环水绕,古木参天,有一百多座殿、堂、楼、台。圣母殿是北宋仁宗赵祯为纪念唐叔虞之母邑姜而修建的,规模十分宏伟。上联描写灵泉的景色:灵泉浩浩荡荡,碧波奔涌,直到地势的尽头。灵泉,指圣母殿两侧的“难老泉”和“善利泉”,它们是晋水的源头。琉璃,比喻碧波。杜甫《美陂行》:“琉璃汗漫泛舟入。”穷地脉,穷是尽的意思,地脉指地形或地势。下联描写圣水的

景色:圣水宽广辽阔,晶莹闪烁的水面,反映着天体的光辉。圣水,指圣母殿前鱼沼方池中的泉水。珠玉,形容水如珠玉晶莹闪烁。天光,天光云影。联语以工整对仗的联式,集中描写了晋祠中最富有灵气的水,让读者从“万顷琉璃”和“穷地脉”的夸张描写中去欣赏泉水的汹涌,然后从“九涯珠玉”的比喻中去领略波光映天的晋水之源,上下两联突出了晋祠的水“圣”泉“灵”。

太原晋祠难老亭

昼夜不舍

天地同流

{中国名胜古迹的对联}.

此联题于难老泉边的难老亭.上联借用孔子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含蓄地点出了泉水的活力在于永不停息。下联摘自《孟子.尽心上》“上下与天地同流”,着一“流”字,把宇宙的运转和泉水的流动联系起来,意味着自然永恒,泉水日新。不仅切“难老”之题,而且予人以启发,大自然如此,人虽生命有限,亦应自强不息。联语言约意丰,寓警策于平易之语中,堪称佳构。

太原晋祠唐碑亭

朱彝尊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唐碑即唐太宗为歌颂叔虞功德而写的《晋祠之铭并序》,共l203字,竖立在晋祠贞观宝翰亭内。叔虞,周武王之子,名虞,封地在唐{山

西翼城县西)。后其子燮父移居晋水(山西太原南)旁,改称晋侯,为晋国的始祖。其后唐国公李渊及李世民在晋阳反隋起义成功,建立了唐政权,认为是神功所致,遂在晋祠立碑颂功。

此为集句联,出句集自杜甫《偶题》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谓太宗所撰碑文,流传千古。对句集自杜甫《重经昭陵》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意谓太宗在开创基业时也曾身着戎装,带兵作战。“一戎衣”语出《书.武成》:“一戎衣而天下定。”孔传:“一著戎服而灭纣。”“戎衣”,泛指用兵作战。全联以极为概括的语

句歌颂了唐太宗的文才与武功。两句见朱彝尊《晋祠唐太宗碑题壁》诗。

文水则天庙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万国衣冠拜冕旒

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天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封建时代著名女

政治家。这副集句联借唐人诗句来描写这位女皇帝。上联出自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粉黛,代称女子。上联说六宫妃嫔与你相比,一个个显得黯然失色。这是写武后的貌美下联出自王维《和贾志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冕旒,皇冠,这里代称皇帝。下联说,你登上皇位,天下各国的使臣都纷纷前来祝贺,向你顶礼膜拜,山呼万岁。这是写则天皇帝的威严。全联从两个方面概括了武则天的主要特点,非常切合这位女皇的身份。以此为联,确是“精切不易”(《楹联丛话》)。 介之推祠{中国名胜古迹的对联}.

主辱臣忧,当在外从亡,一饭已使肝胆碎

功成身退,问诸君食禄,千秋留得姓名无

祠在介休县绵山上,祭祀春秋时晋国大夫介之推。他曾随晋国公子重耳亡命国外。后来重耳回国任国君即文公,赏赐随从。介之推不居功受禄,去绵山隐居。传说晋文公为使他出山,放火烧山。他与老母被烧死。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节,民间不举火,相传即为纪念介之推。联语歌颂介之推的高尚节操。出句写晋文公在流亡时,有一次几天未吃上饭,介之推割下身上的肉来做汤,救了他的性命。肝胆碎,写出老臣的忠心耿耿。对句写介之推功成身退,甘受清贫而青史留名,至于那些封官食禄之辈又在历史上留下什么痕迹呢?联语既有赞颂,又有嘲讽,对比鲜明,令人回味不尽。

雁门关联(一)

曙色晴明,残星几点雁横塞

晨曦初朗,斜月孤伶门上关

雁门关,在山西省代县西北20公里的雁门山腰,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向为军事要隘。本联犹如一幅“塞上初晓图”:清晨,曙光渐渐明亮,天穹还残留着几颗星星,一弯冷月孤单地挂在天边,一群大雁正在关塞上空飞过。联语炼字极其精妙,形容雁阵用“横“,形容星的稀疏,用“残”、“几点”,形容月之将落,用“斜”、“孤伶”。将晨曦、残星、孤月、雁阵融合为一体,组成一种寂寞、苍凉、沉幽的独特意境。联中嵌入“雁门关塞”地名,贴切自然。

雁门关联(二)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此为集句联。上联出自高适《别董大》。下联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却改“无”为“多”。一字之更,其妙无穷。一则避免同位重字,符合联律要求。二则两句原诗意义上的矛盾迎刃而解,在思想内容上达到和谐统一。三则思想感情焕然一新,低落消沉的情绪被高昂乐观的情调所取代。可见,一字之改,实乃点铁成金。

朔县崇福寺观音殿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崇福寺在山西朔县城内东街北侧,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全联意谓:我佛观世音菩萨以慈悲为本,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只要回头是岸,改邪归正,定能处于菩萨的慈航之中,否则虽然佛法无边,对你也是无济于事的。联语劝人从善。“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点出观音殿。此联用语通俗,一反一正,一“你”一“我”,斩钉截铁,又借菩萨的口吻当面道来,使人有真切感受。

平遥县“日升昌”票号联(一)

轻重权衡,千金日利;

中西汇兑,一纸风行。

中国名胜古迹的对联篇六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3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3·冀

河北省

赵州桥

水从碧玉环中去

人在苍龙背上行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是世界上年代最古、跨度最大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建造科学水平极高,造型艺术十分优美。巨身轻盈,雄伟秀逸,如苍龙飞渡,玉环半沉。这副对联正是抓住这种美感来写。上联描写桥的“轻盈”、“秀逸”之美。桥与倒影恰似一圈碧玉之环,河水穿环而过。水的柔波、“碧玉环”的玲珑衬出桥的轻盈秀美。下联描写桥的“稳重”、“雄伟”之美。远远望去,坚固沉雄的赵州桥犹如苍龙卧波,人走桥上舒坦安全。无怪乎宋代杜德源写诗赞道:“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坦平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

长城(一)

罗哲文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迄元明,上下两千多年。有多少将帅元戎、戍卒吏丞、百工黔首,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丰碑国宝

跨峻岭、穿草原、横瀚海、经绝壁,纵横一万余里。望不断长龙雉堞、雄关隘口、亭障烽堠,有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起伏奔腾、飞舞盘旋、月宫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

这副对联,把长城建造的悠久历史,它在世界上的伟大意义以及中

国人民的高度智慧和惊人毅力充分表达出来了。“月宫遥见”,从科学角度说,是不可能的,权当是夸张的说法吧。

长城(二)

陈凤洲

东西一万里,世界奇观,招徕环宇宾朋,游览歌声飘古塞 上下两千年,中华伟迹,值此神州奋起.风流人物看今朝

长城是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始筑于春秋战国之际。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联结秦、赵、燕旧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长达万余里。汉代又修筑外长城、明代继续经营,改为砖石结构,修筑成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12700多里的防御工程。上联从空间展望。东西一万里,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橫穿七省,长达一万余里。招徕,招揽;吸引。环宇,世界。古塞,指长城.下联作历史回顾。上下两千年,自秦始皇统一六国至今为2200余年。神州奋起,指为实现民族复兴,全国人民奋起。风流人物看今朝,化用毛泽东《沁园春.雪》词句,意思是说,以万里长城为代表的世界奇观,已成过去,今天的十亿英豪,将创造更加辉煌的“中华伟迹”。由游览长城而赞叹中华民族伟大业绩,歌颂了奋进中的人民。语言流畅,一气呵成,使人读之受到感染。

秦皇岛山海关

两京锁钥无双地

万里长城第一关

山海关在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因关在山海之间而得名。明洪武

十四年大将徐达在此修筑长城,并建关设卫。此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势險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两京,指北京与沈阳。清太宗天聪八年(1634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买卖合同纠份答辩状范文
下一篇:五字碑文对联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