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点击: 2018-10-09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城市总体规划概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集宁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996年通过实施的《集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城市在新形势下新的发展需求。为提升集宁市作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推进全盟城镇化发展进程,科学合理地进行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吸引力、辐射力,使集宁市成为镶嵌在京呼高速公路上的草原明珠和现代化中等城市,乌盟盟委、行署决定2003年重新修编集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区位与交通
1、区位:集宁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我国北部边疆的重要城市,是内地通往大西北和北京连接呼和浩特的重要交通枢纽,是自治区承东启西的重镇,位于西部大开发中的京呼银、集通经济带的中心。
2、交通:集宁市对外交通便捷,在集宁市交汇的铁路有京包、集二、集通铁路,公路有110国道、208国道、京呼高速公路等。
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范围和发展规模
1、规划区范围:东至东环城路,南至京呼高速公路,西、北至二0八国道支线;
2、用地规模:城市用地规模达到50平方公里。包括三个分区,旧区27平方公里,新区18.3平方公里,生态园林区5.4平方公里;
3、人口规模:新、旧区城市总人口将达到50万人;
4、新区城市规划要做到50年不落后。
旧区改建规划
1、规划原则:旧区以调整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为主,将旧城区的工业项目逐步向工业园区转移,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通过经济和用地结构调整,以住房、道路、市场、基础设施为重点,改善旧区生产生活环境。
2、近期建设规划:
(1)拓宽改建城市环路和城区主干道。城市环路及新旧区联系干道怀远大街和工农大街达到双向八车道标准(机动车道六车道,非机动车道二车道),并向北拓展连通二0八支线,形成北部两个出口。城区干道达到双向六车道标准(机动车道四车道,非机动车道二车道),使新旧区及对外交通联系便捷,旧区内部交通通畅;
(2)完善城市对外交通,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相互补充、通畅便捷的对外交通体系,同时打通城市东出入口,改善城市西、北出入口;
(3)完善城市管网。改建原有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管线,新建热力、燃气、热水管线,主干道实现上述"七线"入地。
(4)合理确定与划分城市主、副中心区,使旧城区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满足市民的生产、生活和休憩需求。
(5)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规划建设文化体育中心、广场、市场等,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服务空间。
(6)合理调整、综合布置城市绿地,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改善城市景观和城市环境。
(7)完成旧城区三个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作为招商引资、吸引项目,实现工业化的载体。
新区规划
1、新区性质:集宁新区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集办公、科研、教育、工业、商贸、金融、游憩、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的综合性现代化新城区。
2、规 模:新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8.3平方公里。
3、功能分区:根据主要用地性质,新区划分为6个主要功能区。
(1)行政办公区:以盟委、行署为中心,形成乌盟新的行政管理中心;
(2)文化娱乐区:位于行政办公区以南,由体育用地、文化娱乐用地组成,规划有体育场馆、展览馆、图书馆、电影院、音乐厅等;
(3)科教文卫区:由科研、医疗卫生用地组成,规划有医院、科研机构、职业技术学校、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等;
(4)商业金融区:规划大型商业服务设施、商业步行街及金融机构等;
(5)工 业 区:位于新区南端和东北部,是实现工业化的载体;
(6)居 住 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政府工作报告}.
4、道路规划:
新区道路网分为四级:
(1)联系新旧区之间的快速道路,宽50-70m;
(2)主干道:50-80m;
(3)次干道:30-40m;
(4)支 路:20-24m。
5、管网规划:
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原则,确保新区管网规划50年不落后,满足城市长远发展需求。管网规划中增加了热水管网,将单一的电信管线规划改为弱电管网规划,满足未来电信、有线电视、宽带网的发展需求。
6、近期建设规划:
(1)启动完善盟直行政办公区的配套建设工程;
(2)居住区:新区居住小区要达到住宅小区化和小区规模化,提高住宅质量标准和小区环境标准;
(3)体育、文化、商业、娱乐设施要初具规模,形成特点;
(4)建成新区13条主次干道和市政广场,形成新区基本框架;
(5)与新区道路网同步建成新区主管网;
(6)新建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政府工作报告}.
生态园林区规划
生态园林区位于新、旧区之间,主要由老虎山、白泉山生态公园组成,占地面积约5.4平方公里。生态园林区将成为嵌入城市之中的独具草原风情的自然景区和生态城市代表区。
大型城市基础项目规划
1、集中供热工程:采用集中供热锅炉房为热源,规划2005年前完成一期工程,供热规模达到240万平方米。
2、天燃气输配工程:年供气量3064万立方米,近期使用压缩天燃气为气源,远期由呼和浩特--张家口天燃气管道供气。
乌兰察布市2014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表
2014年,全市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共计56项(其中:续建项目38项,总投资782.46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158.17亿元;新建项目18项,总投资349.15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63.5亿元。),项目总投资1131.6亿元,截止2013年底累计完成投资233.4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221.67亿元。
乌兰察布市2014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表
单位:亿元
乌兰察布调研报告
乌兰察布调研报告
一、简介
乌兰察布市地处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位于北纬39°37′~43°28′,东经109°16′~114°49′。东西长458千米,南北宽442千米,总面积5.4万平方公里。乌兰察布市东部与河北省接壤,东北部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相邻,南部与山西省相连,西南部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毗连,西北部与包头市相接,北部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00多公里。
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辖1区(集宁区)、1市(丰镇市)、4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四子王旗)、5县(商都县、化德县、卓资县、凉城县、兴和县),共11个旗县市区,总人口289万,总面积5.45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地区。乌兰察布市区位优越,内蒙古自治区所辖12个盟市中,乌兰察布市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城市,是自治区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北开南联的交汇点,是进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圈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和东欧的重要国际通道。
二、地理环境
气候条件
乌兰察布市地处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征明显。因大青山横亘中部的分隔,形成了前山地区比较温暖,雨量较多,后山地区是多风的特殊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50㎜~450㎜,雨量集中在每年七、八、九月份。年平均气温一般在0℃~18℃之间,无霜期95天~145天。灰腾梁地区气温最低,一般在年1℃以下。
地形地貌
乌兰察布市地形自北向南由蒙古高原、乌兰察布丘陵、阴山山脉、黄土丘陵四部分组成。阴山山脉的支脉大青山,灰腾梁横亘中部,海拔为1595m ~2150m,最高峰达2271m,灰腾梁最高海拔2118m。支脉蛮汉山、马头山、苏木山蜿蜒曲折分布于境内的东南部。习惯上将大青山以南部分称为前山地区,以北部分称为后山地区。前山地区地形复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间有高山,平均海拔1152m ~1321m,其中乌兰察布最高点苏木山主峰海拔为2349m。北部丘陵山间盆地相间,有大小不等的平原。最南部为黄土丘陵。前山地区的旗县市区有:集宁区、卓资县、兴和县、丰镇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凉城县。后山地区为乌兰察布市丘陵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865m ~1489m。后山地区南部底质多为岩石,表面覆盖,是比较平坦的天然大草原。后山地区旗县有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商都县、化德县。
三、人口
截至2010年,乌兰察布市总人口287 万人,其中主体民族蒙古族6.34万人,占总人口的2.32%,主要分布在察哈尔右翼后旗和四子王旗。汉族260.53 万人,占总人口的95.47%,遍布全市各个旗、县。其他有回族、满族、达斡尔族、朝鲜族、鄂温克族、苗族、藏族、土族、维吾尔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6万多人,占总人口的2.21%。
四、资源
矿产资源
乌兰察布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方面,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80多种,已探明储量的49种,潜在经济价值约4500亿元,已开发利用的29种,其中铜、莹石、石墨、膨润土、硅藻土、石灰石、煤炭等储量丰富。四子王旗境内发现了储量规模达1亿吨的大油田,可开采3500万至4000万吨,煤炭储量40亿吨,铁矿石储量5亿多吨,钼金属储量260万吨(属全球最大钼矿),莹石储量3000多万吨,石墨储量3000多万吨,硅石储量13亿吨,开发潜力巨大。全市列为优势矿产的有:铜、金、萤石、晶质石墨、石膏、膨润土、硅藻土、饰面用辉绿岩、石灰石及煤炭等。银、铝、镁、硅石、花岗石、大理石、芒硝、稀土等。
电力资源
乌兰察布毗邻中国煤炭主要产区大同、准格尔、鄂尔多斯、水利资源丰富,输电经济便利,具备发展电力工业的条件。截至2010年,已形成发、输、变、配设施齐全的电网系统。全市投产在建、拟建的电力项目20多个,其中火电13个,风电7个。火电项目中,有9个为自备电厂。全部项目建成后,总机容量可达1227.8万千瓦。截至2010年,已建成电力装机容量124.63万千瓦,已开工建设电力项目7个,装机容量412.5万千瓦。电力工业是乌兰察布市的支柱产业。
农畜产品资源
肉羊、奶牛、马铃薯、杂粮、蔬菜等特色农畜产品产量大、品质高。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00万亩,鲜薯产量400万吨,是全国重要的种薯、鲜食薯和加工专用薯基地,2009年3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乌兰察布市“中国马铃薯之都”称号。全市蔬菜种植70万亩,主要品种有西芹、圆葱、荷兰豆、南瓜等特色蔬菜。目前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有3个,即乌兰察布马铃薯、察右中旗红胡萝卜和四子王杜蒙羊肉,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韩国、日本、港澳等地区。被誉为“草原人参”的红胡萝卜、“水漩绿韵”蔬菜、“老马清真”肉食品、“卓资山熏鸡”、“草原蒙王”有机羊肉等品牌闻名全国。商品肉羊年出栏1000万只、生猪100万口、肉鸡1000万只。奶牛年存栏30万头,年产鲜奶90万吨,是全国十大牛奶生产强市之一。{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政府工作报告}.
旅游资源
乌兰察布是距北京最近的草原旅游度假胜地,境内有三处景区富有盛名:格根塔拉旅游中心是国家4A级草原旅游景区,具有典型的草原风貌。辉腾锡勒草原是罕见的高山草甸草原,境内天然湖泊星罗棋布,素有“九十九泉”的美称。被誉为“塞外仙湖”的岱海,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不仅盛产各种鱼类,而且景色怡人,岱海温泉旅游区,是理想的避暑疗养胜地。
中蒙药材
截至2010年,乌兰察布市产中蒙药材800多种,其中野生653种,人工栽培115种,动物类药物60多种,矿物类药物9种。麻黄、黄花、甘草、紫胡等走俏港澳。利用牲畜脏器生化制药不断发展成为制药工业的又一新亮点。
五、交通
截至2010年,该市境内有京包、集二、集通、集张、大准等铁路,截至2010年营运的铁路途经该市八个旗县市区,覆盖率达到73%。通往法兰克福的国际货运列车“如意”号始发乌兰察布。近期还要建设呼和浩特至张家口客运快速通道和集二线扩能改造项目。届时,该市将融入首都一小时经济圈。公路方面,境内东西方向有丹拉、二广两条高速公路、南北方向有110、208国道和呼满省际大通道交汇,呼和浩特到北京的应急沙石路已建成通车。近期还要建设京新高速公路(G7)、准格尔至兴和重载高速公路、呼和浩特至白音察干高速公路、乌兰察布至呼和浩特一级公路以及110国道改扩建项目。东绕城高速公路将使乌兰察布形成一个高速公路环线。空中交通方面,该市正在兴建乌兰察布民用机场,场址位于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三成局乡。飞行区按4C等级建设,跑道长度2600m,航站楼面积5000㎡,站坪机位组合1B3C,满足波音737系列及以下机型飞机起降,站坪机位可同时停放3架波音737系列的C类飞机和1架运12等B类飞机,配套建设供水、供电、供油、通信、消防救援等工程。2012年5月20~22日,乌兰察布民用机场项目从规划阶段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六、经济
近年来,该市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6.8亿元,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200元和4400元,总体上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增加值预计为780亿元,可比价较去年同期增长10.5%。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55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0亿元,增长23%;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76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35亿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6亿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5%,达到20470元和6760元。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区前列。
2013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围绕自治区“五大基地”产业发展定位,出台了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和10个重点产业专项规划,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农牧业生产喜获丰收。大力推广综合集成技术。冷凉蔬菜达到45万亩,设施蔬菜达到1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80万亩。新建草莓基地2500亩,达到5000亩。马铃薯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23.7亿斤,增产6亿斤。规模化养殖水平明显提高。建成“百千万”养殖园区151处。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801万头(只),生猪、肉鸡出栏分别达到203万口和1312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62%。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引进大北农、正邦等一批产业化重点项目,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40家,加工转化率达到48.3%,提高6个百分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达10个,新增国家级专业合作示范社5个、自治区级示范社15个。品牌建设成效明显。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41个,达到192个,认证面积434万亩。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得批准,跻身国家“一城两区百园”战略体系。工业经济稳步发展。面对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积极采取
保运行、稳增长、促转型等有效措施,运用减少涉企收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稳定了工业生产和企业运行。实施电价补贴和电力多边交易,135户企业受益,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6.2亿元,新增税收4.09亿元,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全市新增工业用电量49亿千瓦时,新增用电负荷100万千瓦以上,最大用电负荷达到324万千瓦。
2013年工业经济集约化程度显著提升,六大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303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8.7%。园区工业增加值达到351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1%。丰镇氟化工园区、后旗建材化工园区和察哈尔经济技术开发区营业收入均超百亿元。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扎实推进。“三个交易中心”实现营业收入96亿元,增长18.5%。内蒙古西北煤炭交易中心建成运行,煤炭和马铃薯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启动实施。皮革鞣制、加工、销售产业有序推进,华北地区最大的皮革皮件购物中心——集宁国际皮革城建成运营。区域性草原文化旅游度假中心建设步伐加快。“一心两翼三大境区”构架确立,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亿元,增长97%。新建旅游公路6条181公里,新增4A级景区3个。接待游客800多万人次,增长45%;实现旅游收入73亿元,增长65%。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信贷规模创历史新高,预计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432亿元,贷存比66.3%,比年初提高9个百分点。市财政投入信贷担保激励资金6000多万元,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突破200亿元。县域经济和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出台指导意见和鼓励支持政策,成立领导机构专项推进。县域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主导产业更具发展活力,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60%,高于全区近10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推进。深入开展京蒙对口帮扶,与天津、山西、山东、广东等地的合作不断深化。
第一产业
肉羊、奶牛、马铃薯、蔬菜、杂粮等产品产量大,品质高。全市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400万亩,年产量450万吨,在全国地级市中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马铃薯之都”称号。被誉为“草原人参”的红胡萝卜被国家农业部鉴定为无污染绿色食品,远销全国各地并长期出口韩、日等国。肉羊年出栏1000万只,肉产量15万吨。奶牛饲养量40万头,年产鲜奶90多万吨,是全国十大奶牛生产强市之一。全市拥有一批大型仓储物流企业,有4处现代化马铃薯储库,有贮存能力200吨以上的储窖2700座,总储存能力已超过120万吨。
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畜牧业大市,天然草场面积5152.8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为4643.3万亩,草场面积占全市面积的63%,天然草场主要以平原荒漠草原类为主体,主要分布于四子王旗北部。其次是丘陵典型草原类。再次是分布于后山地区的平原型草原类和平原草原荒漠草原类。牲畜以羊、牛、马、驼为主,年出售商品畜500多万头(只)。
第二产业
重点发展了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和机械制造等非资源型产业。截至2010年,乌兰察布市已形成近1000万千瓦发电能力,其中,火电装机容量达到650万千瓦,风电总装机达270万千瓦。该市年产200万吨电石,正致力引进开发PVA、PVB、PVC等电石下游深加工产品;皖维集团PVA和伊东集团PVC项目已经成功落地。乌兰察布市莹石资源储量很大,品质较高,3F公司氟化工产业初具规模。该市探明石墨储量400万吨,是国内四大石墨基地之一。该市已探明铁矿石储量4000万吨,钼10万吨,铜金属35万吨,铅锌金属6.6万吨,依托铁精粉,大力发展特种钢,冶金工业实现新发展。该市石灰石储量
1亿多吨,以乌兰水泥为龙头,全市水泥生产能力已达500万吨。乌兰察布市的高岭土、石英石、钾长石等资源也比较丰富,具有发展建筑陶瓷、玻璃等建材产业的巨大潜力。每年产生550万吨粉煤灰,发展新型环保建材和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空间很大。以花岗岩、灰绿岩、玄武岩为主的石材资源储量2000万立方米,质地优良、分布广泛,石板材市场开发和精深加工潜力巨大。煤炭资源累计探明储量41亿多吨,主要分布在四子王旗、察右前旗以及乌兰察布市周边等地。其它产煤区有卓资县、察哈尔右翼中旗、商都县、兴和县等地。特别是四子王旗白音花煤田,是乌兰察布市探明储量最大的一块煤田。该煤田已全部完成煤炭资源的详查工作,并于2005年由四子王旗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登记了矿权。
第三产业
乌兰察布市背靠呼包鄂经济圈,面向京津冀晋的开放前沿。乌兰察布市规划了110平方公里的现代国际物流港,起步区初步确定为50平方公里。近期要集中力量建设乌兰察布综合物流园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5.33平方公里。同时,该市拥有草原、森林、湖泊、火山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并且将重点做大做强岱海、辉腾锡勒、格根塔拉三大景区,精心打造以天堂草原、神舟家园为整体旅游形象的区域性草原文化旅游度假中心。
专业市场
集宁国际皮革城:坐落在“草原皮都”之称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是集宁皮革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皮革城位于乌兰察布现代物流园内,四面临街,交通便利,南临京藏高速,东靠城市主干道怀远南路和察哈尔西街,距高速出口2㎞,该区域是乌兰察布市发展的核心。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25万平米,2000个专业商铺,2000多个停车位,主要经营皮衣、裘皮、箱包、饰品、毛绒等,现已有三星、雪豹、蒙努、瑞彪、花花公子、法国老人头、啄木鸟、稻草人、米佰顿、堡爵、凯撒、米兰达、鹏亚等知名品牌鼎力加盟。
七、旅游
景区景点
葛根塔拉草原旅游区
葛根塔拉草原旅游区是国家首批命名的“AAAA级”旅游 景区,是乌兰察布市及自治区主要草原旅游景点之一。
辉腾锡勒草原旅游区
辉腾锡勒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部,察哈尔右 翼中旗科布尔镇南,辉腾锡勒草原是世界少有且保持较好的高山草甸草原。
火山岩地貌考古旅游区
火山岩地貌考古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属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为清编察哈尔八旗之右翼正红旗、正黄旗驻牧之地。有四个独特的旅游景区构成,分别是蓝天蒙古大营旅游区、阿贵乌拉旅游区、八号地岩文岩画旅游区和火山岩地貌旅游区。
集宁市统计资料
1、 附近小区(方案)
(1),嘉宛小区,光辉佳宛,航天小区,距离近(500米)属于高档小区,无空置房
(2),二中家属楼,地税局家属楼,状元小区,距离中(800米),属于中档小区,开发潜
力大
(3)福安苑,全兴楼院距离远(1000米),属于低档小区,因商场开发,后期潜力大 以上3条线可以分阶段进行,开业前期,远距离,扩大宣传力度。
开业时期,可以针对中距离小区定点宣传,借助商场宣传。
开业一周,重点近距离,争取商场人流。
附近学楼(方案)
(1),集宁市十一中,集宁师范附属中学,可以作为周末重点宣传对象。
(2),乌兰察布大学,可以作为联谊对象,作为班级同学聚会,快速增加人气。
(3),吉的堡幼儿园,爱贝儿幼儿园,可以做亲子活动,针对儿童吸引家长。
附近写字楼(方案)
(1),重联商务大厦,高品质办公楼,人员固定。可以做会员开拓。
附近公司公寓(方案)
(1),皮件公寓,木器厂公寓,财政公寓,距离近(500米)。
(2),安大国际嘉园 ,建兴公寓,荔景佳园,香港碧桃园,距离远(1000米)
消费潜力大,可以做好前期宣传。
2、商圈体系
傲威购物广场(1公里),盛世尚品商业广场(2公里)
3、集宁区常住人口37.71万人,城镇人口32.4万人,农村人口5.31万人。流动人口1.2万。
4、饮食习惯
莜面是肯定的,相关产品很多。甜苣(学名可能是苦菜)也是肯定的,乌兰察布现在有个别号叫薯都,所以土豆是非常好吃的,相关的产品很多,有特色的有冻土豆,筋筋,山药鱼等许多,炒菜的话要用胡麻油,荞麦粉,牛羊肉不用讲的 5、竞品系列情况
欢乐牧场 人均48,客户评价4.6/5.0(高于同行业0.4%)团购13月,销售团购卷43039张
千岛樱 人均46,客户评价4.5/5.0(低于同行业1.8%)团购11月,销售团购卷39155。 人均44,客人评价4.5/5.0(低于同行业1.8%)团购6月,销售团购价10542.。
乌兰察布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
关于《乌兰察布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
纲要草案征询公众意见的公告
“十一五”期间,我市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原有的城市总体规划无论是规模还是内涵已不能完全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市委、政府在2010年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决定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相关部门支持下,经过我市各相关部门和中规院的共同努力,编制工作开展顺利,《乌兰察布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纲要已于2011年2月18日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论证评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相关规定,现将纲要草案的内容向社会公示,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公示时间从2011年2月22日起至3月22日止,将通过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网站、乌兰察布市规划局网站和文化广场展板进行公示。
欢迎各社会各界以书面、电子邮件、网站留言等各种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通信地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乌兰察布市西路40号乌兰察布市规划局,联系人:李培龙、张凤林,张文东,联系电话:0474—8323875,8323874,8323845,传真:0474—8323845,邮箱:WLCBGHJ@163.COM。
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
2011年2月21日
总体规划简介
一、区位关系
乌兰察布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北与蒙古国接壤,不仅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重要国际通道。市府所在地集宁区,东距首都北京320公里,西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30公里,南距煤都大同100公里,北距陆路口岸二连浩特300公里。境内高等级公路有北京至西藏、二连至广州两条高速公路、110、208国道和呼和浩特至满洲里大通道,铁路有北京至包头、集宁至二连、集宁至通辽、丰镇至准格尔四条铁路,集宁区至张家口电气化铁路正在建设,北京到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政府工作报告}.
二、行政区划
乌兰察布市辖一区一市四旗五县,即辖1区(集宁区)、1市(丰镇市)、4旗(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四子王旗)、5县(商都县、化德县、卓资县、凉城县、兴和县),共11个旗县市区和一个工业园区管委会,总面积
5.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7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乌兰察布历史悠久,已有6000余年的文明史,是我国北方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三、规划期限
近期:2011年—2015年;
中期:2016年—2020年;
远期:2020年—2030年
四、规划层次
本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其中:
市域:为乌兰察布市全部行政辖区,总面积为5.45万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集宁老城区、新区和周边需要统一规划控制的区域,为287平方公里。
五、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乌兰察布市城市规划区包括集宁区、察哈尔开发区和察右前旗的黄旗海镇、玫瑰营镇、平地泉镇和黄旗海湿地,面积1525平方千米。
六、战略定位和城市发展总体目标
双重门户、三北节点、风电之都、京津生态屏障。
1)双重门户:内蒙古西部地区和呼包鄂城市群向东拓展,与首都一小时经济圈交接的门户城市;中国连接蒙古以及俄罗斯等北亚对外开放的国际性的门户城市。
2)三北节点:内蒙连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重要枢节点城市。
3)风电之都: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清洁能源工业发展的政策机遇,把绿色能源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扩大风电发展规模。规划乌兰察布风力发电预期装机容量要达3300万千瓦,着力建设沿阴山北侧风电开发带、绿色能源产业集群,构筑“空中三峡”,打造“风电之都”。{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政府工作报告}.
4)京津生态屏障:乌兰察布将建成以生态草原、蒙族民族风情文化、山水风光、高山草甸、火山岩地等为特色的内蒙古草原上新兴的区域性草原文化旅游中心、草原旅游明珠,成为京津地区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北京的后花园和自治区的绿色窗口。
七、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市域总人口和市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规划近期2015年乌兰察布实际居住人口为225万人左右,城镇人口为102 万人, 城镇化水平为45%;
规划中期2020年乌兰察布实际居住人口为24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为132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5%;
规划期末2030年乌兰察布实际居住人口为28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为18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5%;
2、市域空间和城镇发展战略
顺应乌兰察布市进入首都一小时经济圈的发展趋势,主动对接京津冀城市群和呼包鄂城市群,融入内蒙古西部经济区,做强中心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功能。积极培育小城镇,特别是重点镇,引导城镇相对集中地区发展,提高区域综合实力。改善城镇支撑条件,提升城镇设施水平。以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发展,以产业
化促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劳动力结构和优化人口布局,促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逐步放宽户籍限制,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生态移民、失地农牧民转化为城镇居民,并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权益。促进进城人员住有所居,创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3、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通过强化轴向骨架生长,构建十字型城镇空间,到2030年最终形成“一主一副,两通道”的城镇点轴空间发展格局。
市域城镇发展主轴带: 沿着京呼高铁、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和110国道、集张线等交通干道形成的城镇发展轴带。
市域城镇发展副轴带: 沿着208高速形成的城镇发展轴带,也是国际战略通道。
市域城镇发展通道:
一条是沿着呼海大通道的城镇发展交通贸易支线,形成的城镇发展格局; 一条是到四子王旗的城镇发展交通旅游线和神舟家园旅游线,形成的城镇发展态势。
八、城市性质、职能和规模
城市性质
华北地区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之一;
内蒙古西部经济区对接京津冀晋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城市职能
1、连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重要交通节点、物流中心;
2、国家级新型能源产业基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基地和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3、京津冀都市圈休闲旅游目的地;
4、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和具有草原生态风情的宜居城市;
5、乌兰察布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约48万人;
中期(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约60万人;
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约80万人。
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建设用地面积约70km²;
中期(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约90km²;
远期(2030年),建设用地面积约120km²。
九、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1、 城市发展方向
规划确定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为向东、向南。
2、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策略为:开辟东向适度拓展,向南优化提升,向西涵养生态,向北更新整合。
3、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
2015年度乌兰察布市集宁热力公司销售收入与资产数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