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点击: 2012-03-26
2014年江西语文高考作文浅析
2014年江西语文高考作文浅析
(江西省鄱阳一中 语文组 吴田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室或课外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探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
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字数不少于700字。
写作分析:
第一步:定性质:读试题,定性质——材料作文
第二步:定文体:读要求语,定文体——写议论文
第三步:得意旨(材料语)
根据材料语和提示语,解读出材料语的意旨。得意旨的目的,是为确定中心论点作准
备。
要求:1、只用一句话,2、可以从不同角度得意旨,3、只能得出健康、积极思想的
意旨。
用一句说出材料语的意旨:在课内外学习中,我们必须学会探究。
得材料语的寓意,实际上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四步:定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
上面的意旨就可以作为中心论点,但是,有的意旨不能直接作为中心论点,还要
加以提升一下。
中心论点:在课内外学习中,我们必须学会探究。
第五步:得话题词
根据中心论点,提取出话题词。得话题词的目的,是为拟标题作准备。
要求:1、最好得出两个字的词;2、这个词,是有话题性质的,最好不含观点。如果
含了观点,对下面的拟标题不利;3、这个词必须涵盖中心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高度浓
缩。
提取话题词:在课内外学习中,我们必须学会探究。
探究
所以,这个材料作文就化简为话题作文。
第六步:拟标题
根据中心论点,对话题词“探究”进行拓展和拉伸,使之成为标题。
要求:1、标题不能超过8个字,最好在4到7个字;2、标题要有鲜明的观点,因为
它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3、标题的观点要符合材料语的意旨方向;4、标题中要有话题词
两个字。(有时可以取其同义词)
根据中心论点,对上面的话题词“探究”拓展拉伸:
学会探究学习
懂得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不可弃
话题词不含观点,标题要观点鲜明,要符合材料语的寓意方向,这个标题将成为作文
的中心论点。
注意:有时,可以直接对中心论点进行浓缩,得出标题。
第七步:定开头
因为是材料作文,引语用评述材料语,两三句即可。
要求:1、是评述材料语,不是复述材料语,所以,要用自己的语言,对试题中的材
料语进行解读、评述。切忌不能直接照抄,这是大忌;2、两三句即可,不能长了,如果
长了,就会头重脚轻,喧宾夺主;3、朝着中心论点的方向进行评述,这样,就能顺势引
出中心论点。
开头:用“用评述材料语来诠释标题”的方法作为引语。如:
对于探究学习,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见解,甚至是抱怨,但这些都不能改变探究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的事实,尽管在日常的课内外探究学习中,有着这些或那样的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仍然觉得:探究学习不可弃,我们必须学会探究学习。
第八步:中间。
(采用分论点的求证方式证明中心论点。)如:
1、分论点:从“是什么”的角度写
①探究学习,是对未知和疑惑的不断追问。(论据: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②探究学习,是对权威和规则的勇敢挑战。(论据:学习《秋兴八首》其一)
③探究学习,是发现答案和真理的有效途径。(论据:学习《过秦论》)
2、写分论点:从“为什么”(好处、作用)的角度写
①探究学习,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主体性。(论据:)
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地学习个性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使人类群体的智力资源有效转化为个体智力资源。
②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论据:)
使学习者学会学习,培养健康的社会情感,培养学习者的创造精神。
③探究学习,有利于养成学习者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学习者终身学习的精神。(论据:)
3、写分论点:从“怎么做”的角度写{17年江西高考作文题析}.
①探究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但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论据:)
②探究学习必须从问题或任务出发。(论据:)
③探究学习必须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论据:)
第九步:结尾
因为是材料作文,结语用评述材料语。
结尾:用“评述材料语兼比喻”的方法作为结语。如:
平日里,在课内外的探究学习中,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每忆及,心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如在感遇的波纹里,一叶扁舟掠过思念的海,浪花满怀蔚蓝的恋情……让我们在学习中愉快的探究,在探究中愉快的学习吧!
例文:
学会探究学习
对于探究学习,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见解,甚至是抱怨,但这些都不能改变探究学习是一种积极
的、有效的学习方式的事实,尽管在日常的课内外探究学习中,有着这些或那样的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仍然觉得:探究学习不可弃,我们必须学会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对未知和疑惑的不断追问。
在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想到闻一多先生回忆梁启超讲授古乐府《箜篌引》时说,梁启超先把那首古诗写在黑板上,然后摇头摆脑地朗诵了一遍,接着大声喝彩,叫一声“好”!“好,真好,实在是好!”并无半句解释。
那么,任公先生到底为什么要喝彩这首古诗呢?真的是如闻一多所说的“大师讲学,就是这样”吗? 究其实,我们分明看到任公先生对白发狂夫寄予了敬佩之情。先生为什么会对白发狂夫有如此情感呢?
“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它的主题,乃是疯狂与死亡。究竟是什么驱使一个人急急奔赴死亡?答案只有一个:强大到疯狂的人格力量。
虽然事情的发展会以生命为代价,但仍有不屈者勇敢前行,这不能不让人想起在戊戌变法中慷慨就义的谭嗣同。这位湖南热血男儿,他本来是有机会躲过这场劫难的,可他却选择了做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流血的第一人。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慷慨诗篇,谭嗣同与白发狂夫有着同样的执着,梁启超对他们有着同样的敬佩!
任公先生演讲中十六个字的《箜篌引》,二十多年后为什么又让梁实秋先生仍然记忆犹新呢?
究其实,二十年后的梁实秋看到“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就想到了中国当时沧海横流的现状,想到了疲弱的祖国又到了该要革新的时候了,于是又一次想起了梁任公先生的那一次演讲,想起了先生讲的那首古诗。
是探究学习,是不断地追问,让我对《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有了全新的认识。
探究学习,是对权威和规则的勇敢挑战。
在学习《秋兴八首》(其一),“塞上风云接地阴”一句中“塞上”一词在教科书中注解为“这里指夔州的山”,我对此质疑。
站在寒秋之中的诗人,极目远望,诗人看到了:“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这似乎暗示了是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衰败了,衰败到“气萧森”,在这就似乎流露了诗人的忧国之情。诗人还看到了:“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时的望,已经远远的超出了诗人的目力范围。诗人不能释怀的是时局的安宁,诗人知道此时此刻在边塞之上吐蕃人正在大举入侵,烽烟四起,阴云压地。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说明国家战事吃紧,有多少家庭都有在外征战和流落的人,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
在尾联,诗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思乡之情终于与忧国之情交织在了一起。 因此,通过探究学习,我认为,从诗的首联和尾联可以读到颔联中“塞上”是指“边塞”,而不是教科书上所说的“指夔州的山”。
探究学习,是发现答案和真理的有效途径。
在《过秦论》中,贾谊说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先说“仁义不施”。两千多年来,“残暴”几乎成了秦朝的的代名词。然而一想,哪一个王朝不残暴呢?你很难举出一个“不残暴”的帝王来,因为封建统治就是专制统治,即使是父子兄弟,也可能会遭到无情的杀戮。
再说,不是也有讲“仁义”的君主也亡国了吗?可见,贾谊讲的这个“仁义不施”不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或直接原因。
再看“攻守之势异”,那么秦攻天下与守天下的形势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贾谊在文章中说到“废先王之道”。就是说秦王朝废除周朝的领主分封制而实行中央集权制。
当年秦在攻取天下的时候,是举国同心,不管是贵族还是百姓,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些人图的是什么呢?图的是日后能列土封疆,所以,他们能与秦王同心协力去攻取天下,这样,胜算的机会就大得多。
而在守天下的时候,秦王“废先王之道”,打破了新贵族封王立侯的美梦,使得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样齐心协力了,所以,形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因此,通过探究学习,我懂得了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攻守之势异”。
平日里,在课内外的探究学习中,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每忆及,心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如在感遇的波纹里,一叶扁舟掠过思念的海,浪花满怀蔚蓝的恋情……让我们在学习中愉快的探究,在探究中愉快的学习吧!
2014江西高考作文题目简析
对江西高考作文题目的简单解说
都说江西高考作文难,其实这是没有认真思考的妄说!
首先,题目中的“探究”并非是海阔天空的东西,应该是指我们“新课标体系”中的“探究”内容:比如语文课本中有“梳理探究”,化学课本中有“科学探究”„„也就是说,这个“探究”内容并非无边的。(我们江西作文是不主张放空炮,总是针对一个具体的事物记叙或是具体事物议论,总想让学生写具体某事,而不是像别省一样。比如别省会写“爱”的主题,让你随便发挥。江西一定是“爱某个宠物”让你记叙或议论,不会只放一个“爱”字让你写。这才是真正的有补于事的文章。--个人的看法,我只是一个小民,看多了之后觉得江西命题其实很好。)
其次,某些专家说江西命题很难,要研究课程标准的人才能写;也有人说,对于某些没有上过探究课的人不公平。我就写了如下构思,来说明这些说法不对。
以下是我简单的解说,不成文章,只是能说明,该命题不难,人人能写,能写成鲁迅的深刻,也能写成学生的学习的趣味:
一.“梳理探究”是高中新课标教材的一个栏目,比如“必修一”语文有“神奇的汉字”“奇妙的对联”等,其他的有”个性解读“
学生可以就某次学习经历进行感悟或是记叙难忘的过程。(题目中”见闻“之说)
这个题目变成了“难忘的一次探究”语数外理化生,三年中不可能没有一次难忘吧?尤其是“个性解读”也是探究。语文老师的不同于书本的解释,就可以成为学生的素材。{17年江西高考作文题析}.
二.你觉得中心是“一次流于形式的学习板块”,那么就可以有如下议论框架
①“探究学习,只是“带刺的玫瑰”,美丽但也伤人。”这是起句,下面阐述这种探究学习内容确实有趣“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都会让学生感兴趣,但要去探究,是要受家长或老师的批评的。
②“探究学习,在某些学校是‘第22条军规’。”这是第二段的起句。阐述学校一方面要你探究学习,一方面却不给你时间,四天假就有18张试卷,到哪里去挤探时间?直接说不给“梳理探究”学习的版块就得了。
③“探究学习,指导老师只有‘半桶水’。”这是第三段的起句。
(这就相当于写为什么在有些学校没有实现课外探究,这对于没有进行探究教学的学生来说,就是以自己的经历作为素材,也不是很难啊!)
往年高考作文题分析及例文
往年高考作文题分析及例文
往年高考考题分析
1994年高考作文题目
请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思路分析
此次考命题作文,是科举考试以来的传统命题方式,仅有[尝试]二字,且限定为[记叙文]。对于这一命题褒贬不一,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易写难工。
所谓易写,是指题材宽泛,不受限制。[记叙]一体,自小学到高一,反复的练习,当可驾轻而就熟了。再说这种命题,对于中学语文教学也是一大促进。几年以来,议论文的训练几乎已成师生的思维定势,而记叙文和说明文的训练却相对有所放松。此次考考记叙文,再杀一个“回马枪”,以期引起重视。
但易写并不意味着容易写好。尝试的题材虽广,但取材会分优劣,剪裁自有当否,命意定有高低;记叙文体虽然易于下笔,但构思会有巧拙,布局当分好坏,语言自有死活,书写定有美丑。一言以蔽之,易写的题材,易为的文体,自然会写出高、中、低不同档次的文章。作为高考的选拔,自然要求是高水平的,所以说是[易写而难工]。
笔者以为:恢复高考以来的命题作文凡三次,前两次,一次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作议论人;一次是《习惯》,文体不限。这次是《尝试》,要求作记叙文,既不违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又可选拔人才,何以限制不得文体?
今年高考作文总的印象有二:一、题材丰富。有写学习、工作、文体活动的尝试的,有写家务劳动、农副业生产、乡镇企业的尝试的,有写南下打开、下海经商的尝试的,还有写初恋而尝试苦果的„„有成功的尝试,有失败的尝试,可谓酸甜苦病,应有尽有,见出学生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等有全方位的尝试,有开放意识,时代精神。其语言高卓为审者虽然不多,但能揭示人生真谛、生活真理,给人启迪者却不少。且因其尝试真切,读来清新可人,很少有音调乏味之感。二、写法各异有专写一次尝试的,有写两次或多次尝试的,有以议论开篇接续尝试事例的,有首叙尝试事实,末尾议论点题的;有整篇叙写尝试而题旨藏而不露出。有叙写尝试为止,夹叙夹议而题旨显害豁的„„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文字功底扎实,叙事简洁生动,行文流畅而兼文采,善于驾驭复杂记叙文之章法技巧的文章,往往被评为上乘之作而获高分。此外,有良好书写习惯的考生也多少受益。
例文
尝试
又来了!一双脚!
我把头勾得低低的,相信自己的脸一定成了红红的“大苹果”,我捡起布、油刷,开始擦鞋。
你问我什么?“尝试?”我正在尝试呀!你没看到,我正在试试闻脚的臭气,尝尝做人的艰辛。
如今呀,可兴“下海”了,没听说过吗?某厅级干部晚上摆馄钝摊,某大学教授不上课就去经营他的大饭店„„这样的事可多哩!表姐上星期向我授了一段“下海经”,说她晚上到“卡拉OK”去唱歌,一支三元,一晚上可唱十支歌,赚得三张“大团结”,我听了心里痒痒的,可念一想,不行,中学生不能进舞厅,于是,我就想到了给人擦鞋,过过“下海”的瘾,即便吃不上海鲜,也尝尝小鱼小虾!
擦鞋摊摆好了,两把刷子,一块布,一瓶“多黑壳”油膏,一张凳,一个人,只等“送脚上门”来了!你看,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小青年,叨着雪茄烟,大摇大摆地在我面前坐下,斜睨着眼,薄薄地嘴唇一张,伴着一团烟雾吐出两个字:“擦鞋!”我心里估摸着这个人的身
份,看他的装束,很有派头,皮鞋也是上好货,我想他一定是个“先富起来”的“朋克”,绝对不是“雅皮士”,因为他一点也不雅。我边擦鞋边思索,他高高坐上,而我弯腰躬背,他一脸安闲加鄙夷,而我满头大汗加困惑,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他有钱,所以有权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而我没有钱,所以必须为赚钱而付出劳动的艰辛?我的心头逐渐感到不舒服,也许是皮鞋味与脚臭我闻不惯,我还是坚持把他的皮鞋擦得亮亮的,小胡子甩手掏出一张“大团结”,嘻皮笑脸地说:“看你模样不错,多给点!”我“嗖”地一下跳起来,涨红了脸,强压着怒火说:“先生,按劳计酬,多余的钱我不会收!”小胡子变了脸色。“妈的,不识抬举,臭娘们!”我生平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辱骂,眼泪不争气地流出来。我第一次尝试到了做一个正直女孩的滋味!世态百相,社会上什么人没有呢?想到这一点,我的心又平静下来了,要得到,首先必须付出,我算是明白了这一点。“先生,我是一位中学生,今天是义务擦鞋,你的钱收回去吧!”我找个借口,连忙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小胡子两眼露出疑惑的神色,也许他不懂得“义务”的意思吧!
管他呢,这次擦鞋,虽然我没赚到一分钱,但我获得了一次很有价值的尝试。不记得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即是尝试。”是啊,不尝试,怎能知道人生的滋味呢?
尝试
正儿八经练习了几年书法,也参加了一些比赛,瞅着别人过年写几春联拿到市场出焦,心里总想试试,今年春节前夕,终于下定了决心,尝试了一次春春联。
腊月廿六的一大早,风呼呼的号,凛冽的夹着雪籽吹在脸上象刀割般的难受。市场里年货堆积如山,人头攒动,热闹非常。我心想今天的春联一定好卖,出娘胎头一次做生意,以前,我连摆摊的勇气都没有,看见角落里空着位子,生怕被人占去,我背起“家伙”三步作两步在那儿蹲了点。前一天夜里赶出的春联,迎着寒风飘票扬扬煞是好看。我本想亮开嗓门吆喝一阵,可平时作范读的嗓门此时象灌了铅块,半个字也叫不出来。“小兄弟,春联怎么卖呀?”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提着篮子问我。“一块„„不,一块五一副。”话刚开口,我直觉耳朵根发烫,脸上一阵“暖和”,小伙子仔仔细细地瞧瞧选选,摇了摇头,“功力不够,要价又高,不买了。”他扭头走了。“喂,喂,便,便宜卖你一副。”周围的人全过来了,左瞧瞧,右看看,指指点点。“写得不错嘛,比我强”,一个青年阴阳怪气地说。“这算什么,我侄子才十二岁,写得比他强多了,去年还去了日本呢?”一个中年人摇头晃脑,得意地朝围观的人说。“是啊,不怎么样。”“这样的字,也拿出来卖,丢人。”人群叽叽喳喳地四下散开,市场里热闹如常,仿佛我根本不存在似的,听着这些话,我好象被迎面浇了一盆冷水,没想到,我憋了那么久,梦想展示自我的第一次尝试就这样。我心灰意冷,缩着头,离摊老远。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眼接近中午。
市场已经冷清下来,小贩四下收摊回家,一个卖菜的老大爷走了过来,“娃,天凉了,卖不完,就回家吧,啊!”我鼻子一酸,眼泪都要掉了。
“***,你怎么在这卖春联?”“老师,我,我„„”老师一眼看出了我的心思。“这样吧,老师全买了。”“不,不,您要喜欢,全送给您。”我连连摆手。老师和我一道摘下挂起的春联,全放进了她的包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你大胆尝试,投入社会实践是好的。老师支持你!不过嘛,这字呀,还是该再练好点,瞧,这个‘戌’字,你又写成了‘戊’了。”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老师笑了,我也笑了。
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尽管这次尝试并没成功,但我已从中获益许多,许多。 尝试
那一天,我对着苍茫的大山甩出一串嘶哑的长吼,那是我走向新生的不再回首。
踩着被父辈们踏过的溜光溜光的石板路,穿过每一株都大我很多岁的老树林,抬着头细细摸索从树缝里钻出来的天空,我多么希望有人轻轻地祝福我成功。
我来到那间傍依着一株古枫的小屋,开始了我的漫漫征程。
“写些什么呢?”点上那昏黄的灯盏,我坐到桌前静静地想。然而打开“脑子”,里面似乎浑浑沌沌。
“再想想,仔细,再想想。”户外虫鸣,仿佛这样对我说。“对,好好想想,或许有什么灵感的。”于是我的思想便随昏黄的灯光向五千年之前漫溯,一个个意思
象从眼前闪过,我难以捕捉。
忽然,灯光“扑扑”了两下,嘿,起风了,被风拉长的焰苗仿佛一柄斜横着的剑,又似一朵艳艳的虞美人。项羽临江自刎的背影在艳艳的花中袅袅而起,“那天,你为什么不喝酒呢/难道你推倒十二金人的力量/已在虞姬动人的曲线里风化”,我对着剑影喟然长叹。
“啪!”窗户被谁关了,起身想看看是谁,可外面什么也没有,屋里屋外已是漆黑一团,只有“寒蛩不住鸣”声在风中摇曳„„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太阳已在窗户的上方,象老牛似的舔着窗棂和我,热乎乎的。 我便到树林一阵疯跑,然后,我又开始我的尝试计划:创作。
然而,一整天下来,我什么也没写,脑袋如六月的太阳热烘烘的。一系列的“垓下大风”“干将莫邪”依然故我。
入夜,风儿伸出小手捉弄我,灯光半开着眼儿,冷冷地瞅着我干的一切,我汗流浃背了。 “我得走进生活,深入生活,以前这点点经历太少了,以前这点知道太不够了!” 我走进田野,已是五月黄梅天,杨梅已将珍藏了一年的心事款款挂在了枝头。
我听到善良的人们唱山歌,将几句简简单单的句子唱得缠缠绵绵,我不再嘲笑笑。我想“山歌与汗水有关/涉及女人和庄稼/在有汗水的地方茂密生长”。干任何事不是一样与辛勤的汗水有有关,都需要实践、奋斗、流血、流汗,凭空的想象是不够的。
我又得开始我将来全新的尝试。
训练题:
当今社会,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愈演愈烈,人们在竞争的夹缝中顽强的生存,因而,人们往往忽略了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宣言,“21世纪的人必须具备四种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合作,小到人与人之间的,大到国与国之间。试看,把卫星送上天,战胜非典,国际反恐,哪一样不是需要合作?仅靠竞争是远远不够的。请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2.不得抄袭3.不少于800字(诗歌不少于35行)4.字迹清晰
1995年高考作文试题
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完成32、33题。
麻雀说燕子
是怕冷的懦夫
燕子说黄鹂
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
黄鹂说百灵
声音悦耳动机不纯
百灵说最无原则的
要算那鹦鹉
鹦鹉说喜鹊
生就一副奴颜媚骨
喜鹊说苍鹰好高鹜远
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32.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像,以《×
2012年江西高考作文评析
2012年江西省高考语文作文评析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 涂韶华
一、作文题目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一)必须写议论文。(二)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二、试题命制内涵
分析今年我省高考作文命题,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的内涵特点:
1、 限制性与开放性。
今年我省作文命题继承了2011年高考命制作文,属于新供料作文题型,作文的内
容侧重文字材料的含意,要求考生根据语段的内容和含意自主立意,自拟题目。作文有一定限制性和开放性,提供的语段对作文的意蕴——珍惜拥有与不断进步——进行了限定,考生可以从其中一个方面或结合两个方面立意作文,也可以从换一种思维(角度)切入写作,从这个方面来讲,考生有一定的选择性,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2、 理性与思辨性。
“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
你没有什么”,文字材料具有鲜明的思辨性生活哲学意蕴,凸显了生活的对立性、两面性,进而指向了考生对生活的两种态度:珍惜拥有、淡泊宁静与积极进取、不断追求。同时,这也是个理性的命题,给了我们这样的启发:换一个角度思考生活。命题者的意图,肯定了90后对生活的思考与辨析。
3、 人文性与价值性。
高考作文命题的目的是通过考生文本表达,不仅考察考生的文才、气质、胸襟,
更是考察他们的人文素养、价值观念和思维特质等。今年作文命题内容上注重对考生的个人成长的导向,要求考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此外,命题者还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做了考察,理性地体验、思考生活,这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
4、 全体性和主体性。
命题的难度适中,这有利于所有考生审题立意,进而个性表达。作文命制,面向
全体考生,考察考生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符合考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和思维特质,能激发考生的共鸣。“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这一重要提示语,尊重考生的主体性地位,让考生有空间自主立意,自主构思,自主表达。
三、解题
作文命题一方面揭示了人生处世的两种态度,属于二元对立命题,关键词是“拥
有”与否的对立,其内容比较宽泛,可以是青春与梦想、物质与精神、生命与成长、情感与社会、思想与信仰等写作角度;另一方面考察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中找到合适的角度与意义:物质(金钱、权势、名利等)缺乏与精神(善良、诚实、自信等)拥有、珍惜拥有与不断进取、安于现状与志存高远等。同时,作文要求“你有何感悟和思考”,在选材上可以是有成就的文化名人,也可以是普通平凡的草根民众,也可以是“你”身边的人事。考生选取的材料后,最终要回到“你”的生活上来,体现出“你”(考生)的人格美,引发读者(阅卷者)的共鸣。
四、结语
作文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能激发学生敏锐的感受生活、思考人生的能力,它唤醒着学生本真的表达欲望,能让学生通过作文,展现自我意识的独立、思维的敏捷与深刻、自我感受的个性鲜明,是回归人文的体现。本人认为,今年考题,在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内心世界、自我成长的思考又迈开了一步。
近五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及解析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 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命题分析:江苏命题专家骆冬青教授在今年五月份一次研讨会上说,现在的新材料作文近似于没题目。我深有同感,因为一个新材料作文,你只要从材料中引出,又能自圆其说,那就算不走题。那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见高低各不同”,一个新材料作文有可能因为角度不同,涉及几十个不同的话题和立意,如此一些聪明的考生极有可能事先宿构,投机取巧来赚取作文的高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年江苏高考作文显然做了不少努力,以防考生“使刁”检测不了他们的作文真实水平。这个新材料看得出角度在减少,材料在瘦身,命意在收窄,值得赞赏。其实不仅是江苏,今年高考新材料命题中,北京的“老规矩”、广东的“照片”、四川的“自立”上海的“自由”等等,也都看得出在防学生预先准备材料以不变应万变的宿构上作了一定程度的应对,体现了今年高考新材料作文的渐渐走向成熟的发展趋势——在命题作文的过度限制与话题作文的过度开放之间选择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以给学生一定自由的写作空间。
今年江苏这则材料的核心立意显然是“不朽”,青春不朽,生命永恒。如何让生命不会老去?拥有不朽的信念是出自本心,还是自欺欺人的荒诞之辞?如何认识永恒的生命价值?对游戏人生、虚度光阴、追求现世享乐的人来说,他们为什么会认为从来就没有什么不朽?显然现实针对性很强。引导学生对待青春,对生命的终极价值的思考,应该来说,学生不是太过犯难,应该有话可说;但是有多少学生进行过深刻的思考,又很难说,自然大多考生会写一些人云亦云的缺乏深刻思考的肤浅文章。
关于不朽,中国古代有三不朽之说,立功、立德、立言。真正不朽的是那些为人类留下永恒的艺术创造的精品的人们,是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的人们,是代表了最大多数人们的利益的正义方向的化身,是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不朽的灵魂。相反,速朽的是追求名利钱财的,穷奢极欲的,是虚度年华、蹉跎岁月的,是代表了假恶丑的与历史背道而行的人们。
写青春行不行?我觉得即使谈青春也应该谈如何保持永恒的青春,如何让生命保持年轻,让青春永远闪光,即与“不朽”相关连,否则不是很切题。
写信念行不行?我一样认为当与“不朽”相联系,你信不信永恒的信念?这世上真的有不朽的信念?为什么有不少人只求现世享乐,为什么他们心中没有畏惧,缺少底线?为什么他们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却偏偏加速他们的速朽?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内容。
因此,我不妨拟以下一些题目,仅供大家参考:
1. 永远璀璨的星座 12. 蓦然回首,青春已然昨天(写为昨天虚
2. 青春万岁 度而悔恨)
3. 直到天老地荒时 13. 速朽的是名利,永恒的是精神
4. 青春之花永开不败 14. 精神大树常青
5. 八十岁,他依然韶华不逝 15. 青春岁月易蹉跎
6. 生命的两种方式(燃烧或腐朽) 16. 易过莫过青春时(写青春易逝,红颜易
7. 万里长城永不倒(喻信念) 老,好花难再)
8. 信念不因岁月老 17. 青山有颗不老松
9. 依旧当年明月 18. 十八岁的天空
10. 与山川同在 19. 春天里的故事
11. 人生当求三不朽 20.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他们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的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数日后再来,他们发现这群蝴蝶早已不在原处,而是远远的退到了更深的洞穴。他们恍然大悟,也许那里环境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名师点评2013江苏高考作文
“不少考生对新材料作文还是会出现‘不适应’,主要是缺乏把握材料含义的能力!”“2013年‘人与自然’会大撞车,只谈到‘和谐相处’只能算‘大路货’作文!”“这个题目也可以写记叙文,假如考生这样写:探路者为保护蝴蝶竖提醒牌,却引来游人如织,蝴蝶最后彻底消失,是不是更有意思呢?”„„6月8日,7位省内语文泰斗级专家共同探讨2013年高考作文题如何写才能更出彩。他们中有曾经出过高考作文题的专家、有长期研究高考作文的大学教授,也有中学的知名语文特级教师。
2013年作文怎样写出彩?
审题:看材料要“抓情节、看人物”
高朝俊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我觉得叙事性材料怎么去审很重要,一个是有情节,一个是有人物。在审读材料过程中首先看清楚情节的阶段性。这个故事情节有三个阶段:第一,进去探险为了看清楚蝴蝶点了蜡烛;第二,怕惊扰蝴蝶离开了;第三,后来回到洞里发现蝴蝶到更深更暗的地段。考生在这三个阶段里都可以做文章。叙事性材料也有人物,我们姑且把蝴蝶也称之为人物,我认为从总体意蕴来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生活秩序,小细节会决定大变化,这是这个材料的总体意蕴。新材料作文肯定不是就材料谈材料,可以深挖开来:第一方面,从探险者角度可以写要学会尊重和体察别人;第二方面,哪怕是无心之举也可能给别人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第三方面,要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探险者不要仅图自己一时之快,为了自己欣赏蝴蝶,根本没有从蝴蝶角度来考虑。从蝴蝶来说,要学会保护自己,知道一点亮光会带来危害,往后退了,但也要懂得防患于未然。{17年江西高考作文题析}.
立意:新材料作文可多层次、多角度
凌焕新(省写作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据说,有调查显示,有七成以上的考生认为2013年的作文题不好写,姑且不论这个数据的准确性,但也反映了一些考生的感受。为什么会觉得难写呢?
之前江苏自主命题以来,一直考的是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现在的材料作文,有一定的范围限制。但是材料作文不是就材料写材料,或者拘泥于材料的讲解和评析,也不是写材料评论,而是要由材料出发,引发与材料有关的含义,所以有它的灵活性和包容性。一个材料中间有多种层次、多种角度,如果是叙事作品,还有一定的阶段性,等等。写作的人可以从这个方面进行自由的选择,可以明扣,也可以暗合,他所表达的东西只要和材料是一致的就可以。比如有考生问:“从细节谈行不行?”这个点也是从这个材料中间提出来,一个不经意间的小小蜡烛的烛光,有如此大的影响,他就抓住了这个“小”字,从作者角度提炼出一个核心理念。那么你从“小”字做文章,当然是可以的。还有考生提出,写“蝴蝶受到外来东西的干扰,行不行”?人是外来的,惊扰了蝴蝶,当然也可以引申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材料作文应该有包容性,过去材料作文有一种倾向,就是材料作文一定要提炼出它最关键的中心思想,或者是核心思想,然后按照这个东西来写才行,如果偏离了这个东西,那就不行,
就是偏题,就是不符合材料作文的要求。如果这样,那很多的考生就偏了,就被打不及格了。我个人理解,新材料作文应该允许多层次、多角度、与材料具有相关性就行了,如果一味就材料本身倒来倒去,就真的局限在材料里面了。
构思:联系实际做分析容易写好
孙芳铭 (南京一中特级教师)
我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核心还是人。探险者是人,这是不用多说的。探险者他点蜡烛,就他自己来讲,他是对的,为了自己探险。当他发现蝴蝶以后,他主动退出来,退出来本身就表明他的一种善意。蜡烛呢,蜡烛是人点的,点的意图从自己角度来说那是对的,但是他侵扰了蝴蝶,说得重一点,破坏了蝴蝶的生存环境。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当然还是有文章可做的;蝴蝶从洞里面迁徙到更深的地方去,那是因为它的生存环境还是被人破坏了。所以我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核心还是要写到人:人的生存环境,人对自然界其他物种生存环境乃至自然环境的影响,这是问题核心。在这三者当中,从探险者角度来说,他的心地是好的,但他客观上还是对蝴蝶的生存环境起到了不好的影响。这可以联想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有这种良好的意愿,最后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甚至本来意愿就不对,造成的后果可能更严重。所以考生若更多联系实际做一定分析,文章就比较容易写好。比如说扬子晚报下水作文里一位老师写的文章,他就联系了自己教育学生过程中的某些细节没有处理好,无意伤害了学生的故事。
这样写,作文能拿高分!
议论文可写“美丽中国”,记叙文可“峰回路转”
尉天骄(省写作学会会长;河海大学教授、博导)
这个题目如果从议论文角度写,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这里总是提到的蜡烛,准确地讲应该是烛光,烛光是一个很轻微的东西,它可以理解成一个人类并无恶意的一个轻微的行为,但这个行为可能不知不觉中对自然造成了影响。从这个里面可能就会有很多引申,比如说平时多倒的一盆污水,多扔掉的一个废旧电池,这都是人类本身没有恶意的轻微行为,但对我们生态环境却可能造成很大的破坏。再进一步说,如果人类再有意往河里倒污水,那便有更严重的影响。这篇文章写议论,我看可以从美丽中国的角度出发,现在十八大正在提倡“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意味着国家不仅富有强大,而且要有美好的生态,没有美好的生态,美丽中国是一句空话。蝴蝶是大自然生物中最富有诗意的东西,被称为“会飞翔的花朵”,是美丽生态非常典型的东西。如果我们这种并无恶意的轻微行为,把大自然中最美好的事物不经意间损害了,那么我们的生态建设岂不是要落空吗?美丽中国不是要打折扣吗?从这个角度写,应该讲能写出一点新意。
既然讲题材不限,是不是2013年很多考生会写记叙文呢?我认为会的,这个题目写记叙文,容易写,但不容易写好。因为材料本身是有情节的小叙事片断,里面有场景,有人物,有事物,有景物,按照材料给的基本框架去给它添枝加叶,加一个扩写,写成一篇800字的文章是不难的,但是如果写记叙文想写好,一定要有创新。那怎么才能有创意呢?假如我来写这个故事,我就会写:“这几个探险者感到要保护蝴蝶,于是在洞门口立了很大的牌子,标注‘此处有蝴蝶,请勿惊扰’,但没想到牌子一竖,反而引起了人们的好奇,游人如织,最后蝴蝶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这样写,可能记叙文会写出彩来。
“人与自然”谈到“变化”立意更高
王继志(南京大学教授、博导)
我认为2013年题目在思维定势上是一种突破。2013年虽然是材料作文,但有两个关系,探险者代表人类,蝴蝶代表自然,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要破坏它,如果作文写到这个程度,只是谈了关系,还没有延伸。有的考生讲到:“我们不要去惊动自然,不要去惊动那些蝴蝶。”我们可以再朝深处思考,加上辩证思考,难道
说在黑暗中生活的蝴蝶就永远要保持这样一种安定吗?它就不需要改变吗?我想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生活,变化是常态的,发展是常态的,凝固不变反而是非常态的。蝴蝶生存环境改变了,这是人的干扰,但自然界的干扰更多更多,地裂怎么办呢?所以从锻炼蝴蝶的生存能力来说,变化未必是坏事,况且人对它的干扰并不大。人与自然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如果不变,那么人类现在还是要茹毛饮血。如果说什么都不能破坏,那么我们人类要不要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人类要利用自然,改变自然,要提升整个自然和人类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和谐相处。我的意思是作文如果只找到了关系,只说人和自然,不要破坏自然,这样还只是平庸之作。关键要谈到如何发展自然。人类如果缺少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实际是对自己、对未来的不负责任。如果通过这个提炼出来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人和自然生命是同等的,不要老是以主宰者、征服者、改造者去对自然胡作非为,那么立意就更高了。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解析:1.酝酿积极阳光的主题或中心,以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表达效果。要把忧与爱之间的关系把握好,最好是能从忧写到爱,要坚持一个原则,无论写什么样主题,或确立怎样的中心论点,都必须健康,积极,能给人以启迪,能让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尽可能选材思路范围广阔一些。关于选材,这一题目不一定非要选取一些重大的,动不动就是忧国忧民的,普度众生的爱,大可选取一些普通的,我们身边的,一些看起来不是特别大的一些忧,如忧虑吃饭睡觉等看似极其普通的,却能从中看出无限爱的,能给人带来思考的,有意义的,具备一定代表性的爱,这些忧与爱里面能挖掘出使人有触动的就行。在文体方面,如果选定一种,必须写得“像”一些,本题可以写记叙文,文章的灵魂里面体现出和处理好:为何忧,谁忧,如何感受到,如何从忧到爱等等,要能把握好文章思路。
3.写作的切入点尽量小而巧,以小见大。小处着眼,容易成功。一是可以选取细节进行描摹。选材切入点要小,从一件小事或几件小事中去挖掘。也就是说一定要将忧与爱中所蕴涵的的内涵写实,写具体,写的感人,写的发人深省。同时,还应注意表达的顺畅和修辞的文采。
忧与爱
文/洪劬颉
爱有深浅之分,忧有真假之别。
“儿行千里母担忧。”此担忧是真担忧,此爱是真爱。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忧都在表明内心深刻的爱,也并不是所有的爱都必须要用忧来唯一呈现。爱与忧,犹如两个世界的两条线几乎不能存在于同一个时空之中,却因某一些机缘能够偶合于此。认识到忧和爱之间的关系,不仅仅能够使我们知人,同时还能获取知人之智。
无爱便无忧。无目的的爱如同无缘无故的忧一样,几乎都不会存在。爱谁,爱什么,为什么爱?忧什么,为何忧?没有深刻的爱,就没有深刻的忧。于自己,可能是一种忧患意识;于别人,可能是一种忧思和牵念。尤记得孔繁森在电影中说:“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
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这一点被不少的共产党员忘记了,但是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在回答北京十一中学学生三个问题时,是这么回答的:“你从政的经验:替别人去想;你家庭教育的秘诀:教育孩子帮助别人;你的孩子最令你骄傲的:为别人服务。”忧的是谁,忧的是什么,忧的程度有多深,往往是判断“爱”的程度的标尺。
因爱未必是真忧;因忧也未必是出于真爱。此道理很简单,现实往往总是以淋淋鲜血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诗人北岛的那句著名的“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即使在现实的生活中,仍然不还是随处可见大贪恶贪在台前的那种忧国忧民、爱国爱民之切切,然而在败落之后却曝光出来的是纸醉金迷、奢侈华丽,甚至在国内裸官、妻儿早已逍遥在罪恶的资本主义世界„„范仲淹当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现在居然在某些富贵者的行为中变成了“用天下之忧而成就己乐”,岂不痛哉?那种将“爱人民”“忧人民”挂在嘴上,却行着败人民、败国家之实,在政界不少,在商界也不少见。“小富靠智,大富靠德”,到多少人的行为中变成了“小富靠骗,大富靠缺德”的致富箴言,在这一忧一爱的转变中,我们到底缺失了什么?
说出来的爱未必是真忧;真忧的爱几乎都是不表达的。我们对于那些用于表达出来的爱所表现的忧思与忧患,倒真的要擦亮眼睛看一看。有些忧,一旦懂得,便是感动;有些忧,一旦醒悟,味同嚼腊。为什么有些忧我们读出的是爱,且是人间大爱;而有些忧,我们却鄙夷一笑,背身以对?没有人会怀疑自己的母亲对儿行千里的忧思和爱,几乎也没有人怀疑一个官员或者企业家处于民族自信和忧思而作出的庄严承诺,只有当这种忧,不仅忧于心,忧于行,不表达,或者不急于表达,消除了一己之私利、私心,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方是爱,是人间大爱。
然而,一旦当这样的童话或者是神话被打破时,社会又需要消费多少时间来集体疗伤? (作者系南京十三中资深语文教师,智慧作文倡导者。)
【2011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要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不必面面俱到;4、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5年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及核心立意之解析
2015年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及核心立意之解析
一
2015年新课标I全国(适用地区:河南、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