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大观楼对联

热门资讯  点击:   2018-06-11

云南昆明大观楼对联篇一

昆明大观楼导游词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去大观楼观光。请大家往车子左边看,这里有处河湾,这个河湾自清代始称为“篆塘”。“篆”为汉字形体行草隶篆的篆,塘就是水塘的“塘”字。在这里,“篆”同“转”谐音,意思就是流水转湾处。车行的左边,我们沿河而行,据传,这条河是在清康熙年间,吴三桂统治云南时,疏挖了自滇池沿岸晋宁、昆阳、呈贡等地运粮到昆明的河道,古称西门河(因在昆明明清古城小西门外),俗称“运粮河”。今称“篆塘河”或“大观河”,是一条人工河道。;

大观楼公园座落在昆明城西南郊的滇池之滨,与苍翠连绵的太华山隔水相望。公园碧水涟漪、长堤垂柳、夏荷秋菊、楼外有楼、景外有景,是一个风光秀丽之湖泊公园。更因为有孙髯翁的“古今第一长联”而闻名遐迩。

元明以来,不断开挖海口河,滇池水位下降,水域缩小,现在大观楼一带,才渐渐露出水面,成为小岛。因与太华山隔水相对,故名“近华浦”。

据徐霞客《游太华山记》载:“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崔苇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草间舟道甚狭,遥望西山绕臂东出,削崖排空,则罗汉寺也。”由此看来,近华浦在明末仍是芦苇沼泽,与滇池草海连成一片,尚未形成风景名胜区。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湖北籍和尚乾印在近华浦结一茅底,讲《妙法莲华经》,听者常千人。后来,善男信女募化将茅庵修为观音寺,游客逐渐增多,便成了城郊名胜。 大观楼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云南巡抚王继文看中这里的湖光山色,在此大兴土木,挖池筑堤,植花种柳,建楼二层。此楼因面临滇池,观远浦遥岑,风帆烟树,擅湖山之胜,遂命名“大观楼”。后来又相继建华严阁、催耕佰、观稼堂、涌月亭、澄碧堂等,成为昆明的游览胜地。

清道光八年(1828年),云南按察使翟锦观将大观楼由原来的二层改建为三层。咸丰三年(1853年),皇帝询问滇池形势,兵部侍郎何彤云历陈大观情形。咸丰帝听后,御书“拔浪千层”匾额,颁赐大观楼。以后,大观楼曾先后遭兵燹和大水而被毁灭。光绪九年(1883年),云贵总督岑毓英命住持性田和尚重新修建,保存至今,就是今天的大观楼。

当年大观楼建成之后,由于秀逸之湖光山色,甚至有人将其称为“省城第一名胜”。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每于良辰佳日,登楼赏景,或欢宴宾朋,或弹歌相庆,或饮酒赋诗,可谓盛极一时。两三百年来,大观楼留下了许多诗文楹联,但多为吟风弄月、离情别绪之作。就在乾隆年间,一位寒士出类不群,一扫俗唱,写出了具有深广社会内容的“海内第一联”,一时惊动儒林。请问诸位,在座有人知道这是一副怎样的对联,作者是谁吗?

看来我们车上博学多才、学富五车者大有人在,这位客人说对了,那正是我们今天要去观赏的主要内容——大观楼长联,作者孙髯翁。长联因景抒情,借史述怀,有如一篇辞采灿烂,文气贯注的抒情散文,不少人为之赞赏叫绝,将其称为海内长联第一佳者。

这里,我们先说一段题外话。前边不远,我们看见大观河与公路上有一条铁道,一条公路。这条公路一直可以通到大理、保山、瑞丽,最后可到达缅甸,就是著名的抗日战争时期开通的中国运输生命线——滇缅公路。这条铁路呢,是1958年动工,1970年7月1日建成通车的成昆铁路,全长1083千米,沿途高山深涧连绵不断,工程之艰巨令人惊叹,全线共凿隧道427个,架桥梁653座,是目前我国铁路线中隧道最长的一条铁路。

大观楼公园到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和相机、胶卷;各位请注意,集合时间是一小时后,喜爱摄影的朋友也请注意时间,及时返回集合地点,前面就是停车处,请大家记好我们的车号。

这里是公园大门,门额的“大观楼”三个字是清代呈贡书法家孙铸(铁舟)所书。大观楼在民国七年(1918年)由云南督军唐继尧辟为公园,如今直呼其名“大观楼”或叫“大观公园”。 大家请到这边来。请看,这是大观公园的导游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大观公园大致可分

为三个片区:这是我们要去的近华浦,大观楼主景区,著名的大观楼长联就挂在大观楼前,公园主要的亭台水树也大都集中在这一片,我们重点观赏这个景区。我们现在进入了垂杨夹道,荷池分列的主游路。大家请看,在右边荷塘的柳树丛之外,有一片非常别致的建筑,它们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请大家猜猜,这些建筑属于公园的哪一部分?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公园导游图中没有标出呢?原来,它本不属于公园,只是和公园相邻的“金孔雀宾馆”。它虽与公园无墙垣之隔,仅以一小溪流划出双方的分界,但这群建筑,与公园周围的环境、色调都非常和谐,几乎和公园景致融为一体。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景观现象,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构景手段中称为“借景”。这里互为相邻,互为相借,是“邻借”的一种。这一借,在空间上扩展了游人的视觉和联想,使公园的有限变得无限,使酒店的环境平添了幽趣,真可谓相邻相映,互惠互利。

每当盛夏,那路两旁的荷花、荷叶或浮或立,密密层层,微风徐来,清香四溢,更给人以快意。林荫道两旁,还有高大的龙竹、飘香的桂花、海棠、垂柳。若是遇上秋天菊展,大观公园更会以数不清的缤纷色彩,看不尽的千姿万态来恭迎佳宾。

迎面不远跨一小桥,便是琉璃飞檐的“近华浦”亭阁。前面我已经说过,近华浦就是接近太华山的水滨之意。刚才进门,有的朋友买到《大观楼简介》的小册子,请大家看封底,从清末昆明画家杨应选画的《滇池大观图》的扇面画看,当时的大观楼还是一个小岛,岛上有亭台楼阁,还有围墙长廊;绿树簇拥,碧波回环,山水空溕;远处太华山恰似睡美人,近处还有一些沙滩、小岛,大致景观和我们看到的相当。所不同的是,那时要去大观楼,还需用船摆渡,如今小岛同陆地连接起来,可直接进入大观楼景区。

现在大家请看门两侧的这副对联:“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7白舟。”此联集化古诗而成,现在我要请教大家,这副对联所用的古诗和古诗作者是„„已经有朋友脱口而出了。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中的句子。原诗是写爱情,作者作此诗以表达自己对亡妻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巫山之云。其意又出自《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也就是说曾经观过沧海的人,看其它水就觉得难得称得上水。上联在此把滇池之水比作“沧海”之水,评价是相当高的。下联则化用唐代另一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下联之意是呼唤人们:要想登楼,就请在此停舟上岸吧!停舟登楼干什么?饱览滇池美景,追思历史,抒发人生感慨。

大家知道,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独树一帜,享誉世界。其特点之一就是顺其自然、布局灵活、变化有致。眼前的大观公园是一个利用天然水滨加以人工改造而成的自然山水园林。布局上采用不规则的平面,利用周围自然环境创造了开阔的空间,以大观楼牌坊、近华浦亭阁、假山、游路、东园、曲廊、桥堤将水面分隔成若断若续的几部分,使湖面显得深远而有层次;当人们漫步其间,感到左右顾盼有景,曲折变化有致;而园外渔舟乡舍、田园山水、谷黄稻香、驻步远眺,使游人心旷神怡、顿生自然野趣。这园林郊野混然一体,真可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其特点之二为小中见大,大中有小,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园林空间总是有限的,而园林风景却给人以“无限”感觉。园林的空间处理,大小不同,明暗开合,高低参差对比,东园、鲁园、庾园、楼外楼、近华浦,各具特色,步移景异,大园包小园,小园见大园,使占地有限的园林层次丰富异常。另外,借景也是小中见大的处理手法。邻借我们已给大家作了介绍。远借必登高眺望,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临大观楼,极目远望滇池、西山之景,远望田园风光之景,远望渔舟唱晚之景,这些为远借。俯视轻舟荡漾、湖光倒影、观鱼游跃,却是凭栏静赏的俯借美景;而观碧空、白云、皓月、明星、飞鸟翔空,是为仰借。 特点之三是曲径通幽,处理手法含蓄。当进了大观公园门楼,粉墙花圃、荷塘柳堤,视觉为之收敛;到近华浦之前,左右顾盼倒有几分园林建筑和景致,略见小片水面;进了主景

区,山石参差,藤萝掩映,堂轩廊馆,深邃莫测,却也看到水面渐阔;小桥长堤看似还有去处,但游路已尽,假山横卧在你眼前。园内丰富的层次使你感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特点之四是空间的流通与对比。我们进了大观公园,就感到一个空间接着一个空间,又隔又连,围而不隔,隔而不断,虚虚实实,有开有合。;;;;

;特点之五是诗情画意。这又正是中国古典园林最具特色之处。古代造园者善于运用文学上形象思维的艺术魅力美化园林。匾题楹联,为园林增光添色。大家知道,我们今天的重点就是要去欣赏大观楼长联,到时我们仔细去体味吧。

大观楼很美,一年四季,都有自己的特点。春天的大观楼是花的世界,黄的迎春、红的山茶、紫的辛夷、白的玉兰,争艳斗妍,溢彩流光。人们漫步于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展”,仿佛在花海里游泳,浑身都沉浸着春的气息。夏天的大观楼,杨柳堤岸,轻风习习,碧绿的水面上,点缀着红荷翠叶,泛舟湖中,看楼阁倒映,又是一番情趣。秋天的大观楼,历来就是赏月的佳处,每当中秋之夜,天上皓月,人间灯火,交相辉映,堤外银波粼粼,堤内歌声笑语。秋菊迎宾,丹桂飘香,使人心旷神怡。冬天的大观楼,是观赏梅花和雪景的好地方,每当瑞雪初霁,纵目四望,远山近堤,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腊梅、红梅、绿梅在寒风中竞放。自从红嘴鸥到昆明越冬以来,这里也是海鸥的栖息场所。此时到大观楼来,观水天一色,看繁花似锦,赏人鸥相嬉,不禁让人产生几分物我两忘的感慨。这些也正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应时之借”。

右边我们看到的这个花坛中,有三株玫瑰是1986年10月17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偕爱丁堡公爵伉俪访问昆明时所赠,以表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之花长盛不衰。近旁还有棵纪念树,看,就是那棵高大的按树,那是1921年朱德委员长在昆明所植,如今已是这样地挺拔高大了。

在我们前面,好像已经没有去路,挡在眼前的这一座假山叫做“彩云崖”。穿过“彩云崖”的石洞,使人顿生“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这园外有园,山外有山,欲扬先抑,豁然开朗之境,才使得中国园林更具艺术魅力。这种造景手法谓之“抑景”。 眼前一片空阔疏朗。大观楼前的碧波中有三个葫芦型白石塔墩,这是40年代从昆明原状元楼移到这里来的,加以环堤为带,垂柳如丝,颇似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湖对面“楼外楼”景区为大观公园园中园,右拢三潭印月,左挹草海,前面为滇池,后有长堤同东园相连,风景绝佳。二层楼的主楼同石肪联袂:远看就像是一艘古代楼船悠然启航。更为绝妙之处,大观楼与楼外楼互为“对景”,无论站于何方,相互观赏,相互烘托,别有情趣。沿堤漫步,清风徐来,看沉睡的西山,听波浪的拍岸声,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右边正面临水,背靠园林,气势雄伟的高楼,便是“大观楼”。大观楼为三重檐四方攒尖顶建筑,琉璃黄瓦,底层面阔17米,进深10米,占地170余平方米。底层正面六抹隔窗门一堂八扇,两边开洞窗。正面门楣之上“大观楼”三个字金光灿灿。二楼之上,可见咸丰帝所题“拔浪千层”愿额。门框两边,蓝底金字,正是举世闻名的大观楼长联,这便是我们今天观赏大观楼的重中之重。好,让我们从作者讲起吧。

长联作者孙髯(?—1774),字髯翁,号颐庵,祖籍陕西三原,是康乾之际昆明的一个寒士。他自幼聪颖,喜习古诗文,胸有奇志。少年时应童试,目睹考生被搜身后才放人考场,认为这是“以盗贼待士也,吾不能受辱”掉头就走,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因而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始终是一个“布衣”诗人。然而他博学多识,年青时诗赋便“名重一时”,常与当时名士聚首,互相酬唱。他除了创作大观楼长联外,还著有《金沙诗草》、《永言堂诗文集》,辑录过《国朝诗采》、《滇诗》等,曾修《云南县志》,他关心国计民生,寻求根除昆明水患的良方;还时时关心百姓的疾苦,为他们呼吁减租免税。晚年他生活困苦,在圆通寺咒蚊台卖卜为生,但他坚毅乐观、傲然不屈,喜种梅花,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他锐敏地感受到末代封建王

朝危机四伏,大厦将倾的时代气氛,并将这深刻的感受融注在这副长联中,以苍烟落照中的断碣残碑,以几杵疏钟、一枕清霜等自然景物,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统治必然没落。后来诗人前往其子所在弥勒县,并在那里去世,今弥勒县城有孙髯墓。

大家请看,这就是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共180字,全文如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译成白话文,其内容如下:

五百里浩渤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开衣襟,推高冠戴,这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婉蜒,南端的鹤山若白鹤翱翔。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观赏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浓树垂柳像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曳;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其间的翠绿的小鸟和几抹灿烂的红霞。尽情观赏吧,切莫辜负了滇池四周飘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

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仰对长空感叹,那些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而今还有谁在呢?试想: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玉斧,面对版图,将西南划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这些伟业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云一样的短暂,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就连那记功的残碑断碣,也都倾颓在夕阳暮霓之中。到头来,只留下几声稀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这位朋友问,下联中的四个典故有何来历?现在我们对涉及云南历史的这四个典故作一解释。

首先是“汉习楼船”一句。当时,西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在大夏国(今阿富汗)发现有一条西南通往印度贩运丝绸的古道。汉武帝派人寻找这条古道,结果在云南洱海一带受到昆明族的阻挡,未能找到。于是他下令在首都长安挖一人工湖,名为“昆明池”,操练水军,准备攻打昆明族。这便是“汉习楼船”的典故。至于北京颐和园中为什么有个昆明湖?这是因为清代的乾隆皇帝敬仰汉武帝开疆拓土的功绩,便把北京西湖更名为“昆明湖”。

再就是“唐标铁柱”的出典。公元8世纪初,唐朝与吐蕃在洱海地区争夺统治权。707年,唐中宗李显派御史唐九征率兵人滇,拔除了吐蕃的据点,从而恢复了对洱海地区的统治。于是唐九征便立铁柱以记功。

“宋挥玉斧”指的是北宋太祖赵匡胤在平定四川之后,手持玉斧(文房玩物)沿地图的大渡河一划,说:“此外非吾有也。”意思是宋朝再不要大渡河以外的地方了。有的朋友听到这里,不禁要问:“自古帝王开疆拓土都雄心勃勃,为何宋太祖要将云南划在界外呢?”这是因为北宋不像汉唐那样国力强盛、疆域辽阔,自己国势贫弱,已无力再进攻云南;加之他错误地总结唐朝扶持南诏而南诏叛唐的教训,因此将云南划在域外。

还有一个典故是“元跨革囊”。革囊即羊皮囊(也有用牛皮做的)。可用单个革囊缚在身上作漂浮器材渡江,当地人称之为“皮馄钝”;也可多个皮囊连缀为筏子。1253年,蒙古大汗派忽必烈率军攻云南,计划先灭大理,对南宋形成包围态势,最终灭之。忽必烈率十万大军来到金沙江畔,就是用了革囊以及皮筏渡过金沙江,灭了大理国,将云南归于元的统治之下。

孙髯翁长联既出,因其社会内容深广,一扫他人俗唱,轰动一时。昆明名士陆树堂以行书将其写出刊刻,挂于大观楼前,闻者莫不兴起,冀—登临为快。

孙髯翁长联,“上联”以写景抒情为画龙之笔,紧扣“大观楼”,写登楼所见滇池景色的壮阔浩渺,抚媚秀丽,一句一图,有声有色。作者巧妙地将历史神话和现实景物的描绘结合起来,使景物描写变得神奇富丽,它既不同于波涛汹涌的东海,也不同于其它平原湖泊,而是处处闪射“着高原明珠所特有的光辉,引人心往神驰,油然”而生热爱乡土热爱祖国的豪情。“下联”则以叙楼事议论为点晴之笔。援引史实,事事关乎云南历史,站在滇池之畔,回想云南往事;由有关云南的历史事件,进而把几千年来的正统皇朝看作是“暮雨朝云”,不能持久;把封建统治者创造的伟烈丰功,看做是“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对那些所谓“滚滚英雄”的封建统治者进行了大胆地否定。

孙髯在长联中对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提出大胆的怀疑,敢于把所谓“至高无上”的封建统治者视为粪土,从“康乾盛世”看到了封建统治的没落,这充分表现了他不同凡响的胆识和可贵的反潮流精神。这也是长期以来长联被人传诵,孙髯受人尊敬的一个重要原因。 长联脍炙人口、驰誉海内。统治阶级也嗅出了它的叛逆气息,道光年间,云贵总督阮元、浙江巡抚程月川就曾对长联大加篡改。阮元曾明白地说:“孙髯原联,以正统之汉、唐、宋、元伟业丰功,总归一空为主,说到我朝(清)?”故将“北走蜿蜒、南翔缟素”改为“北倚盘龙,南驯宝象”,隐含他效忠北方清廷,以“驯”云南人民之意,还将“伟烈丰功”改为“爨长蒙酋”,把原指的封建帝王偷换成地方首领,使长联主题思想由反封建而变为维护封建统治(即所谓“扶正消逆”)。其余的如将“披襟岸帻”改为“凭栏向远”。“梳裹就风鬃雾鬃”改为“衬将起苍崖翠壁”’“心力”改为“气力”等等,极大地削弱了原联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阮联悬挂出来之后“滇中人士,颇多烦言”,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软(阮)烟袋(芜台为阮元的字)不通,萝卜韭菜葱,擅改古人对,笑煞孙髯翁。”当阮元任满调走之后,大观楼又换上了孙髯翁的原联。浙江巡抚程月川所改之联,也因为思想、艺术上篡改得十分拙劣,无人传诵。应该说,这些达官贵人篡改长联不是出于不通文墨,而是政治立场所决定的。 咸丰七年(1857年)大观楼与长联同时毁于兵燹。同治五年(1866年),大观楼重建,光绪十四年(1888年)云贵总督岑毓英让赵藩重新将长联楷书,以自己的题名刊刻挂出,一直保存至今。

长联的创作,表现了孙髯翁勇于脱出前人窠臼,另辟蹊径的独创精神。首先,孙髯翁长联首创了融骈赋诗词于一炉的创作方法。在写作体例上,大胆突破五至十一字的陈规,’以诗词入联,以骈体散文入联,以歌赋入联、句式长短相间,灵活自如,对仗工整、辞采艳丽,全联长达180字,气势磅碍,古来少见,极大地丰富了对联的创作手法。孙联一出,对联的面目为之一新。仅此而言,孙联在对联发展史上已占据了一个不可移易的重要位置。

其次,孙髯翁长联扩大了对联创作的视野。此联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入联,驰骋想象,纵论古今,写得诗意浓郁而又风光流转,态度鲜明强烈,感情沉郁顿挫,给对联创作开拓了新境界,扩大了对联创作的新生面。;;;;;

其三,孙髯翁的长联在结构上也独具匠心。上联以景展开广阔的空间;下联用史跨越漫长的时间。作者驰骋于时空之中,整联情景交融、气宇轩昂,文字对称、首尾贯注,用典精当、意境相反;读来令人神思飞扬,回味无穷,体现了作者构思的精妙。

再者,孙髯翁长联还善于贴切地融化前人诗词佳句入联。如“风鬟雾鬓”是李清照《永遇乐》词中的名句,而孙髯用在这里形容湖畔浓树垂柳在薄雾中摇曳的姿态,效果极佳,几有胜兰之妙。其它如“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也都是融化的佳例。

最后,孙联遣词造句的精炼圆熟,音韵节奏的铿锵流美都臻于炉火纯青的境地,几乎不可改易一字。这一点已给大家谈过了。

云南昆明大观楼对联篇二

昆明大观楼长联赏析

昆明大观楼长联赏析

【长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芒芒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解释】

上联: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开衣襟,推开头巾,这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端的鹤山如白鹤翱翔。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观赏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绿树垂柳象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曳;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其间的翠绿小鸟和几抹灿烂红霞。

尽情观赏吧!切莫枉费了滇池四周飘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

下联: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仰对长空感叹,那些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而今还有谁在呢?试想: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玉斧,面对版图,将西南划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这些伟业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云一样的短暂,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就连那纪功的残碑断碣,也都倾颓在夕阳暮霭之中。到头来,只留下几声稀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评价】

这副长联,上联写滇池及周围风光景物,歌颂昆明大好河山及农民的辛勤耕耘,只有劳动人民的业绩(四围香稻)永久存在;下联联想云南历史,把历代王朝看作不长久的幻影,一朝跟着一朝兴起、衰亡,连幕都拉不及(卷不及暮雨朝云),最后只剩下些断碣残碑横卧在苍烟落日之中(都付与苍烟落照)。长联观物写情,内涵深刻,令人叫绝,一直流传不衰。长联挂在 “ 五百里滇池”岸边的大观楼前两百

多年,为古今众多名士及广大游人所仰慕及推崇。长联与楼阁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及极高的旅游价值。登上高楼,凭栏远望,长联描绘的景色一一映入眼帘,抒发的情怀萦回脑际,令人心旷神怡。长联使大观楼名扬四海,大观楼因长联而驰誉九洲,成为与黄鹤楼、岳阳楼及滕王阁齐名的我国四大名楼之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陈毅副总经理读大观楼长联后赋诗赞道:“滇池眼中五百里,联想人类五千年。腐朽制度终崩溃,新兴阶级势如磐。诗人穷死非不幸,迄今长联是预言。”毛泽东对长联的评语是:“从古未有,别创一格。”都对这副长联评价极高。

云南昆明大观楼对联篇三

昆明大观长联

昆明大觀樓長聯是清朝乾隆年間昆明名士孫髯翁登大觀樓有感而作,全聯如下: 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骧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鬓;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淩虛,歎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壹枕清霜。

【注释】:

⑴五百里:滇池周广五百余里。围湖造田后,今仅八十里长。

⑵披襟:披开衣襟。岸:动词,推开的意思;帻,古时的一种头巾。 ⑶神骏:指昆明东面的金马山。骧:昂头奔跃的马。

⑷翥:飞起。灵仪:凤凰一类的鸟,指滇池西面的碧鸡山。

⑸蜿蜒:指昆明北面的蛇山(长虫山)。

⑹缟素:白色的绢帛,指昆明西面的白鹤山。

⑺蟹屿螺洲:滇池中以蟹与螺壳堆成的小岛或小沙洲

⑻风鬟雾鬓:鬟,环形发髻;鬓,耳边垂发;喻风中垂柳。

⑼萍:水草。苇:芦苇。“天”和“地”形容数量之多。

⑽翠羽:翠绿的小鸟。丹霞:红色的云霞。

⑾孤负:意思是枉然,白费。

⑿九夏:指夏季的90天。芙蓉:荷花。

⒀把酒凌虚:对天空举起酒杯。

⒁汉习楼船:汉武帝修昆明湖、治楼船以习水军。打通通往印度的路。 ⒂唐标铁柱:唐中宗时平吐蕃之乱“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

⒃宋挥玉斧:玉斧为文房古玩,作镇纸用。为阻止宋徽宗在大渡河畔和大理购买战马,当时的边官编造宋太祖曾在版图上用玉斧“画大渡河为境界”的谣传: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⒄元跨革囊:指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⒅断碣残碑:历代帝王所立的功德碑,随时间而断裂残破。

长联解释

上联: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奔"现我的眼里,我敞开衣襟,推开冠戴,看着这茫茫无边闪亮碧波的滇池,多么令人欣喜啊!"看":那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腾,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端的鹤山如白鹤翱翔。那些诗人墨客们!你们为何不选一佳境登临观此美景啊,观赏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绿树垂柳象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曳;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其间的翠绿的小鸟和几抹灿烂的红霞。尽情观赏吧!切莫辜负了滇池四周飘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

下联: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把酒泼地仰对长空道英雄们先敬你们拉,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而今还有谁在呢?"想":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玉斧,面对版图,将西南划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这些伟业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云一样的短暂,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就连那纪功的碑碣也断残了,都倾颓在夕阳暮霭之中。到头来,只留下几声稀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昆明大观楼长联是清朝乾隆年间昆明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有感而作,全联如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芒芒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苯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副长联(原文用繁体字书写,无标点符号)多至一百八十字,对仗工整,气势宏大,脍

炙人口。上联写滇池及周围风光景物,歌颂昆明大好河山及农民的辛勤耕耘,只有劳动人民的业绩(四围香稻)永久存在。下联联想云南历史,把封建王朝看作不长久的幻影(实际也影射清王朝),一朝跟着一朝兴起、衰亡,连幕都拉不及(卷不及暮雨朝云),最后只剩下些断碣残碑横卧在苍烟落日之中(都付与苍烟落照)。长联观物写情,内涵深刻,令人叫绝,被誉为“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天下第一长联”等,一直流传不衰。长联挂在“五百里滇池”岸边的大观楼前两百多年,为古今众多名士及广大游人所仰慕及推崇。长联与楼阁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及极高的旅游价值。登上高楼,凭栏远望,长联描绘的景色一一映入眼帘,抒发的情怀萦回脑际,令人心旷神怡。长联使大观楼名扬四海,大观楼因长联而驰誉九洲,成为与黄鹤楼、岳阳楼及滕王阁齐名的我国四大名楼之一。1983年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髯翁的长联大约写于公元1765年,当时官场腐败,民不聊生,诗人完全是有感而发,一气呵成;在写景的同时触景生情,抨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衰亡的规律,埋有清王朝也必然如此的伏笔。他把正统皇朝看作是不长久的幻影,把帝王们的“伟烈丰功”看作是“苍烟落照”里的“断碣残碑”。在当时来讲,这是一种明显的叛逆思想,具有“犯上”的嫌疑,必然为当权者及其帮凶所不容。由于髯翁长联已广为流传 ,深得人心,他们又不敢公然撤消这副著名的长联,于是就有人用篡改字句的办法,仿照孙髯翁的格式,另外又写了两副大观楼长联出来,企图通过改变其思想内涵,替代原有的长联 ,为封建统治者所用。但改来改去,总是弄巧成拙,造成不少笑话,与长联一道流传下来,反而扩大了髯翁长联的影响。

孙髯翁过世后,有一封建文人程含章(月川)公然跳出来把这副长联改为: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金马,西峙碧鸡,北耸青虹,南翔白鹤。高人韵士定当击节讴歌。况栏外树色江声,随地皆诗情画意;更云开雨霁,何时不鱼跃鸢飞。登斯楼也,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临风,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举欲同符天地。至今日离官别馆,悉化为苦草长林;并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夕照。游于浦者,止剩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一行秋雁,两岸芦花。(程含章改的字句用旁点标出)。

程含章改写的长联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改为“伟烈丰功举欲同符天地”等,并别出心裁地多加几个字,企图以此来讨好封建统治者并卖弄自己的文才,但他改得不伦不类,其内容及艺术性都远不及孙髯翁原联,自然也就得不到广大民众的认可,虽然新鲜了一阵,但不久就消声匿迹了。

最突出的是清道光初年,在风雨飘 摇中来昆明任云贵总督的阮元(阮芸台)慕名至大观楼

{云南昆明大观楼对联}.

观景,他对长联越看越不顺眼,越看越有气。他认为:“孙髯原联,以正统元汉、唐、宋、元,传业丰功总归一空为主,岂不乎说到我朝?故改„伟业丰功‟为“爨长蒙酋”,递到吴三桂等人身上,所以抉正而消逆也 。”于是他利用权势,强行把长联改了,作为他“扶正消逆”的功绩,另制了一副长联挂在大观楼前,他改为: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凭栏回忆,喜茫茫波浪无边。看:东骧金马,西翥碧鸡,北倚盘龙,南驯宝象。高人韵士惜抛流水光阴。趁蟹屿螺洲,衬将起苍崖翠壁;更苯天苯地,早收回薄雾残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鸥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爨长蒙酋费尽移山气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藓碣苔碑,都付与荒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鸿雁,一片沧桑。(阮元改的字句用旁点标出)。

两相对照即可看出阮元其实改得很糟,把原来优美的有诗意的句子改成了一些死句 ,自然引起人们强烈的不满,当时就有名士公开指责说:“阮元所改,不及原文远甚,芸台亦多事矣。”于是一首讥讽阮元的打油诗就在民间迅速流传开来:“软烟袋(阮芸台)不通,萝卜韭菜葱,擅改古人树,笑煞孙髯翁。”在众人的一片抗议声中,阮元被调离后,其改制的长联也就悄然撤消了,换上的仍是布衣诗人孙髯翁千古流传的佳作。现在大观楼前所挂的长联,是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云贵总督岑毓英重修大观楼后,命云南近代白族羽法家 赵潘以工笔楷书书写,刊刻后制成的,蓝底金字,光彩夺目,其书法端庄稳重,字字珠园玉润,已经悬挂了一百多年。1999年春,为迎接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召开,昆明市人民政府投巨资对大观楼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整治,古老的大观楼被整饰一新,著名的长联改用紫铜精工铸造,仍是蓝底金字,可以悬挂数百年而不变形,这副长联由以前的木刻变成了重达200公斤的铸铜对联。由此,“天下第一长联”又多了一个“之最”——中国最重的铜对联。原来的木制长联则被公园作为文物珍藏起来。同时在大观楼左侧塑起了孙髯翁的全身坐像,雕像采用花岗岩制作,再现了长联作者一生傲骨和才华横溢的形象。风景因文化而生辉,丰富的文化含量让大观楼魅力永存。历史是不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果不出髯翁所料,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巨浪席卷全国,1912年2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从此结束了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实现了长联的预言,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六十年代陈毅副总经理读大观楼长联后赋诗赞道:“滇池眼中五百里,联想人类五千年。腐朽制度终崩溃,新兴阶级势如磐。诗人穷死非不幸,迄今长联是预言。”可见新中国的领导人对这副长联的评价是很高的,也是很正确的。

云南昆明大观楼对联篇四

昆明大观楼长联180字

昆明大观楼长联180字

上联为:“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龙凤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为:“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零点孤苦,半杯冷酒,一轮残月,两行秋雁,三春肠断,四周孤寂,五湖四海

云南昆明大观楼对联篇五

云南省名胜对联(2011)

云南省名胜对联{云南昆明大观楼对联}.

昆明西山华亭寺(一)杨慎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寺在昆明华亭山山腰,与太华寺、三清阁同为西山三大名胜。

殿宇宏丽,佛像庄严。山茶素负盛名。此联是作者在明嘉靖年间应寺僧德林之请而作。上联从华亭山眺望水景。滇池绿水围绕省城西面,轻烟薄雾,忽隐忽现,一位老僧正拄着手杖从迷茫的远处归来。烟霭,云气。下联从滇池上眺望山景。群峰涌向殿阁,山间时雨时晴,山色时浓时淡,美人峰就出现在如画的林峦之中。倚栏人,指西山美人峰。清孙鹏《望西山》诗:“满楼山屹屼,好是美人峰。”阁下,指流丹阁之下。作者是明代著名诗人,写联信手拈来,语言平仄协调,音调铿锵,颇富诗情画意。将景、人、事、情,作了最优选择与最佳组合,构成联语清新淡雅的意境美。 (蒋竹荪)

昆明西山华亭寺(二)赵藩

谁见碧鸡,玉韫山辉,望祀高文传汉使

曾来白鹤。天澄海净,凌虚清唳拟华亭

.上联写山。谓“碧鸡”的故事,使汉朝使者远道撰文祭祀,整个山平添无限光辉。碧鸡,即西山,据说周代有凤凰鸣于西山,当地人不识凤,呼为碧鸡,因得名。玉韫山辉,形容西山景色秀丽、明朗。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晖”。望祀高文传汉使,据说汉宣帝刘询听到益州郡有“金精神马”和“缥碧之鸡”,便派遣大臣王褒前往求取,王褒阻于道,在建宁写了《移金马碧鸡文》,遥望滇池祭祀,以表“敬移”之意。高文,即指此文;汉使,就是王褒。下联写寺。“白鹤”的传说,让人们如闻华亭鹤清越的鸣声,驻足而眺,更觉得天清海净了。白鹤,传说华亭寺初建上梁时有群鹤翔集,人们视作华亭仙翮,因有华亭寺之名。天澄海净,形容西山明净高爽,景色宜人。清唳,鹤的清越高亢之声。《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机)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联语熔民间传说、历史掌故和山川风物于一炉,形象地点明了山名寺名命名的由来。 (吴关镛)

昆明西山太华寺海月堂

漫云有诗有画,及放胆如何落笔

借问是月是水?且忘机时一凭栏

太华寺,在太华山腰,系西山最大佛寺。联语是登高凭栏远望后的议论,对景物仅以“有诗有画”、“是月是水”八字概括。联谓“如何落笔”,即含颇费踌躇之意,写出心机泯除之态,加以偶一凭栏之描写,超脱之状跃然纸上。这些都突出海月堂的景色奇妙无比。“是月是水”,写出月在水中、水中有月的那种水月交辉,使人产生如实如幻的奇妙感觉。忘机,指忘却尘世机巧之心而归本心自然。联语似系平实写来,却留给读者很大的想像空间。 (张君宝) 昆明西山三清阁

置身须向极高处

举首还多在上人{云南昆明大观楼对联}.

三清阁和龙门是昆明西山游览路线的终点,也是风景最佳处。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为道教最尊的天神所居。“时出云烟铺下界,夜来钟磬响诸天”,可见宫观位置之高。“三清境”石坊背面刻有此联。联语为流水对,上下句意思连贯,时间像无终点的长河,人生旅程

也像登攀高山,立脚点要高,只有高瞻,才能远瞩,这便是置身须向极高处之意。在攀登道路上又会发现不少人已走在我的前面,因而不能满足,不能停止,这便是“举首还多在上人”之意。

总而言之,人生就是永无止境的攀登,一息尚存,只有逗号,没有句号。联语寓处世哲理于即景抒写之中,发人深思。 (蒋竹荪)

昆明西山飞云阁

半壁起危楼,岭如屏,海如镜,舟如叶,城郭村落如画。况四时风月,朝暮晴阴,试问古今游人,谁领略万千气象

九秋临绝顶,洞有云,岩有泉,松有涛,花鸟林壑有情。忆八载星霜,关河奔走,难得栖迟故里,来啸傲金碧湖山

飞云阁在昆明西山罗汉山,建于万丈峭壁之上。上联第一句登阁眺望,突出景点之高。危楼,高楼。李白《夜宿山寺》诗:“危楼高百尺,上可摘星辰。”登高俯视,山水、游船、城郭、村落历历在目,犹如一幅水墨风景画。海.指滇池。状物绘景时连用四个比喻句,一句一景,使整幅画面栩栩如生。昆明虽四季如春,但早晚气候不同,晴阴莫测,景色变幻多姿。最后用一问句,发出古今有谁能领略这万千气象的感慨。下联先写秋天飞云阁之景。九秋,深秋。

梁元帝《纂要》:“秋曰三秋,亦曰九秋。”洞云、岩泉、松涛、花鸟、林壑,无物不美,无物没有自然的情趣。作者不禁对自己多年奔走四方,无暇回乡欣赏,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之情。星霜,指年岁。关河,指路途艰险。啸傲,写出豪放爽朗的性格。陶渊明《饮酒》诗:“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全联写景生动,抒怀深沉。 (吴关镛)

昆明西山龙门

乾坤浮一镜

日月跳双丸

龙门位于西山罗汉山悬崖峭壁上。有达天阁石坊、石室、龙门石坊、慈云洞、云华洞等景。开凿于乾隆46年,完成于咸丰3年,前后持续72年之久。山顶尚有石室平台,可经公路直达。号称昆明第一胜景.上联从空间角度写。作者从杜甫《登岳阳楼》“乾坤日夜浮”诗句得到启发,说平台如一面明镜,日夜飘浮在天地之间。

下联从时间角度写。作者从《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阳光掠过空隙)”句得到启发,说人生一世,好像阳光掠过。日月,指阳光,也指时间。跳,掠过。杜牧《寄浙东韩义评事》诗:“跳丸日月十经秋。”双丸,原喻日月,此处喻慈云、云华两洞。 联语“一镜”、“双丸”的比喻,极为巧妙。短短十字之联,抒发了宇宙永恒、人生有限的感慨。 (唐音)

昆明聂耳纪念亭

埂石

旷代天才,回荡当齐马赛曲{云南昆明大观楼对联}.

炎黄后胄,激扬永振义勇军

聂耳(1912—1935),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酷爱音乐。{云南昆明大观楼对联}.

1930年到上海进入明月歌舞团。193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4年进入百代公司,创作发行了大量革命歌曲。1935年4月取道赴苏联学习,7月在日本海滨游泳不幸溺水逝世。作品有《大路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对抗日救亡运动起了很大推动{云南昆明大观楼对联}.

作用。其《义勇军进行曲》在建国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纪念亭建于昆明圆通山顶。上联意谓,空前未有的时代天才,他那回荡在人们耳边的歌声,可与《马赛曲》并驾齐驱。旷代,空前。

《马赛曲》,原名《莱茵军战歌》,表达了法国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暴政的革命意志和爱国热情,马赛营志愿军歌唱此曲进军巴黎,后广泛流传,被称为《马赛曲》,1795年定为法国国歌。下联意谓,中华后代子孙不断从《义勇军进行曲》中汲取奋发、前进的力量。炎黄,炎帝、黃帝,代表中华民族祖先。后胄,帝王或贵族的后裔。义勇军,即《义勇军进行曲》。 (蒋竹荪)

昆明翠湖

青鲤跃碧波,吞却三分明月

红莲开翠海,招来一辮馨香

翠湖在昆明西北隅,为市内游览胜地。康熙时建碧漪亭(又称海心亭)。每当春夏季节,湖岸柳丝含烟摇曳,袅娜婆娑,湖内荷花红幢绿盖,鲜色袭衣,故名翠湖。此联最大的特点是给人以色彩动态之美感。青、碧、红、翠,呈五彩缤纷之色。跃、吞、开、招,显活泼欢腾之态。上句描绘湖面的夜景,重点突出幽静。下句勾勒的是湖面的日景,重点表现其秾艳。幽静而不沉闷,秾艳不失清新,对比描写起到了互相映衬的作用。尤其是“吞却三分明月”的艺术构思给景色平添几分迷人的美感。 (王明珍)

{云南昆明大观楼对联}.

昆明翠湖碧漪亭

黄奎光

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

何时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

出句化用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之句写景:此亭如鸟展翅,屹立湖心,只占绿水十分之一,眼界无比空阔。对句化用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句抒情:何时能闲下心来,携一壶酒,亭间独饮,与明月做忘情朋友。联语用典如盐溶于水,不着痕迹。下联的“何时闲了”一个问句,感慨深沉。反映了作者对官场污浊、世俗尘嚣虽厌而不能弃,对湖山胜景虽爱而不能至的矛盾心情。 (余心乐)

昆明大观楼(一)孙髯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杆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大观楼在昆明小西门外大观公园内,与碧鸡山隔水相对。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后毁于兵火。今楼为同治年间重建,共三层,朱墙碧瓦,斗棋飞檐,极为壮观,为历来吟咏游览胜地。滇池,又称昆明池、昆明湖,在昆明市西南。披襟岸帻,敞开农襟,推起头巾,露出前额,表示闲适的样子。宋玉《风賦》:“王乃披襟而当之。”《晋书.谢奕传》:“岸帻笑咏,无异常日。”神骏,指金马山。东骧,东奔。灵仪,指碧鸡山。相传有凤鸣其上,当地人不知为何物,呼为碧鸡。凤凰为灵禽,《书.益稷》有“凤凰来仪”句,故称为灵仪。 翥,高飞。蜿蜒,指■(阝虫)(音h6ng)山,即蛇山。缟素,白绢,指白鹤山。选

胜,选择胜景。蟹屿螺洲,形容屿似螃蟹,洲如螺蛳。屿,小岛。

翠羽,绿色的鸟雀。丹霞,红色的云霞。九夏,指九十天夏季。芙蓉,荷花。三春,指三个月春季。凌虚,耸立空际。滚滚,本指奔流,此同衮衮,谓连续不断。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楼船,战船。《史记·平准书》:“武帝大修昆明池,治楼船。”铁柱,《新唐书·吐蕃传》:“九征毁组夷城,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联即借指此事。玉斧,以玉饰柄之斧。据《续资治通鉴·宋纪):“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宋太祖“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我有也”‟。宋曾觌《壶中天慢》词:“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革囊,羊皮筏子。《元史.宪宗本纪》:“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筏以渡。”珠帘画栋、暮雨朝云,唐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用以借喻封建王朝更迭迅速。疏钟,稀疏的钟声。杵,撞钟的木椎。全联意谓:这五百里方圆的滇池,奔到眼前,敞开衣襟,推起头巾,高兴地欣赏这辽阔无际的湖山。请看,东边的金马山,若骏马奔驰,西岸的碧鸡山,如凤凰展翅,北部的■(阝虫)山,似长蛇蜿蜒,南面的鹤山,像白鹤飞翔,诗人雅士,何不选择胜境登临游览。那水上的小岛小洲,花树纷披,恰如风中美女的环髻,雾中的鬂发。即便是萍叶芦苇的天地,也有翠鸟争鸣,红霞远映。切莫辜负滇池四周扬花吐穗的香稻,风日晴和连绵万顷的沙滩,炎炎长夏亭亭玉立的荷花,明媚春天婀娜多姿的杨柳。几千年的往事旧迹,涌上心头,举起酒杯,对着长空,慨叹历史上过往的英雄,而今有谁还在?试想汉武帝操练水军,准备攻伐滇国,唐中宗远征边疆,树立纪功铁柱,宋太祖手挥玉斧,划定版图疆界,元世祖命乘皮筏,渡江平定云南,为了创建伟绩丰功,帝王们真是费尽移山的气力。然而,尽管皇宫有雕绘的梁柱,珠缀的帘子,总挡不住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于是纪功碑碣被推倒打碎,橫卧在荒烟蔓草落日余光之中。到头来,只赢得,古寺里断续稀疏的钟声,江边上半明半暗的渔火,秋空中两行倦飞的归雁,梦醒时枕上寒冷的清霜。上联写景,开头说滇池风光诱人,美不胜收。继以“喜”字为眼。“茫茫空阔无边”是总写,下面具体刻划。领字“看”直贯末尾,中间从各个角度铺叙景物,气势不凡。

“东骧神骏”等六句,写山景,是重点,用排句,骧、翥、走、翔,把山脉写得活灵活现,跃跃欲试。“趁蟹屿螺洲”四句,写水上之景,也各具风姿。“莫辜负”以下四句,写季节之景,是重点,用排句。“莫辜负”三字使景物含情,也是作者感情的外化,极为传神。而数量词“四围”“万顷”等适当、连续的运用,扩大了空间时间的跨度,把昆明城写得处处有景,时时可游,令人心驰神往。下联抒怀。开头回顾云南历史,感慨深沉。继以“叹”字为眼。“滚滚英雄何在”是总写,下面具体描绘。领字“想”,直贯末尾,中间列述汉、唐、宋、元兴衰过程,气势磅礴。“汉习楼船”等六句,是重点,用排句,一连串的人物活动,概括了云南史实,显示了英雄业绩。“尽珠帘画栋”等四句点明朝代衰亡原因.“不及”还含有来不及享受就易主之意。

{云南昆明大观楼对联}.

“只赢得”以下四句写结局,用景语.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是重点,用排句。数量词“几杵”“半江”等巧妙而连续的运用,加重了结局冷落凄清的气氛,与前面轰轰烈烈的英雄业绩形成鲜明对照,同时又是上联生气蓬勃自然景色的强烈反衬。清乾隆朝是文字狱颇为严酷的时代,人们箝口结舌,出现了万马齐暗的局面。独孙髯胸怀卓识巨胆,挥其如椽之笔,写下了这副气魄雄伟、光照千秋的长联,一面赞颂祖国的壮丽河山,表示其赤子之心,一面揭示清王朝的必然灭亡,抒发其胸中之愤,真是惊天动地,震铄今古。同时代人曹雪芹的《红楼梦》,通过贾府主人散亡的描写,虽也隐寓封建王朝必将结束之意,但毕竟是客观上的暗示,孙联则旗帜鲜明地提出汉唐宋元都已灭亡,当今王朝亦难避免的预言,难怪道光年间云贵总督阮元见了,不禁惊呼“以正统之汉唐宋元伟烈丰功总归一空为主,岂不駸駸乎说到我朝?”于是寻找借口,对长联作了徒劳无益的篡改。

此联的首创性及对后世长联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凡是讲楹联的书,几乎都提到它。

除梁章鉅《楹联丛话》出于偏见对它有所指摘之外,无不同声赞誉,因为它无论思想性或艺术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且两者又作了完美的结合,不愧为古今第一长联,可以与世长存。 (蒋竹荪)

昆明大观楼(二)

放开眼孔穷天地

别有心肠蕴古今

上联写登楼所望,虽未言楼之巍峨宏大,但一个“穷”字,写出天地尽收眼底之势,且切楼名“大观”。意谓只有放开了眼界,才能看遍天地、看穿一切。下联是虚写,是所谓看透世界后的议论。一个“蕴”字,将古今人事的变化,包罗无遗。而人事是错综复杂的,唯“别有心肠”者,能辨识“庐山真面目”。联语以“天地”、“古今”,显示空间感、时间感;再以“放开眼孔”、“别有心肠”,点明至理,使此联具有深邃哲理,令人玩味,从而有别于泛泛的写景抒怀之作。 (张君宝)

昆明大观楼涌月亭

能邀过客饮文字

亦把湍流替管弦

涌月亭,位于大观楼侧,清代始建,后毁。今存系解放后所修。

出句用比拟手法,将景点拟作主人,能邀来四方游客亭下饮酒作文。饮文字,即“文字饮”,因对仗而倒置,指文人间把酒赋诗论文的聚会。宋王之道《千秋岁》词:;何妨文字饮,更得江山助。”对句则描摹水声。湍流替管弦,是将激流和浪涛拍击池岸的声响比作月下吟唱的弦乐伴奏声。联语渲染景好人乐的气氛,使涌月亭平添了无限诗情画意。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互动说说
下一篇:义务教育教材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八年级上册ppt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