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合理

提高记忆力  点击:   2018-05-11

中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合理篇一

优化中学语文作业策略论文

优化中学语文作业策略研究

进入高中后,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对语文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是唯分是学的功利思想在作怪,另一方面是语文作业布置得不尽合理。因此,要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必须对语文作业进行改革。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仍旧被困在教辅资料的孤岛上,依然重复着单调乏味的机械训练。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语文作业的新形式,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讲究语文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如何设计语文作业呢?本人根据个人的一些学习、思考,结合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谈一谈在新课标下如何优化语文作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积累性作业

知识就是积累,学习语文尤其需要积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不是靠一日突击就能有所收获的,必须依靠平时的点滴积淀。语文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阅读。

首先,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每天都要进行,因此看报纸是 “日阅读”的理想形式,并且与语文学科的基础任务结合起来—质疑查错。时下媒体信息泛滥,文字、成语、标点、读音出错等情况比比皆是,我们应常备字典,随看随查,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其次,老师应该推荐让学生适当看一些杂志,体悟其语言的优美或论证的缜

中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合理篇二

中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误区及科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一、中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误区

在新课程背景下,迅速推进语文作业设计的科学化,应当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因为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对于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顺利内化入个人的知识结构,顺利生成和发展语文应用能力,还是对于语文教学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窠臼,正确践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焕发出素质教育的灿烂光芒,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作业设计是否科学,应以所设计的作业是否能够体现出语文教学的规律为依据。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忽视了作业的本质性内涵的挖掘,导致本来应该能够促进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作业练习,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沉重负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倾向来认识中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误区:

1.简单化倾向。简单化倾向又叫随意化倾向,指的是教师对作业题目的难易和数量的多少不加慎重考虑,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表现出明显的随随便便。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些语文教师虽然认识到作业对学生语文知识的巩固和语文能力的增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作业的操作却过于简单化。或者是过分地依赖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满足于学生完成这些作业,不作任何拓展性训练,更不作研究性探讨和争论性思辨的训练;或者是过分地依赖课外资料上的题目,机械地采取“拿来主义”,照搬原题,囫囵吞枣,不贴近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实际,不加以合理的筛选和科学的“改编”。以上几种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形成了荒谬的逻辑定势:只要做作业,就一定对学生学习有好处。

2.欠系统倾向。直至今日,我们广大教师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语文作业系统化设计对学生语文知识结构和语文能力素养的有效形成能够产生多么大的积极影响。对学习主体——学生来说,他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从小学到中学,要接受不同语文教师的教学导引,要面对所从之师的不同意图、不同方式、不同内容、不同特点的作业设计。有些学生则难以适应这些变化,学习效果长期显现不出来。即使在同一个教学阶段,在同一个教师的训导下,学生也难以得到系统化的作业训练,因为许多教师还没有认识到作业设计系统化的科学理趣,更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去自觉地进行系统化的作业设计。不少教师对新课标的思想和理念虽然能够夸夸其谈,但他们不能将新课标阐明的总体要求和理论蕴涵,与语文教材的内部机制自然地联系起来,难以将这些要求和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语文教学思想体系,从而使之成为教学实践的航标,导致教学中整体感悟不足,而条分缕析有余,致使意韵深长的语文变得索然无味。在这种教学情境下,他们自然将语文作业设计的系统化内涵排除在“问题意识”之外。

3.高难度倾向。现实中语文作业设计有攀高拼难的趋向,一些教师不注重作业设计的规律,认为只要加强学生语文高难度作业的解题训练,就能使学生掌握娴熟的操作技巧,就能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全然不考虑语文的感化、陶冶、交流、融会等特质功能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所具有的积极影响。在作业设计中,不仅脱离教学目标要求,擅自提高基础性、客观性作业的难度,而且滥用所谓的“新理念”,无原则地淡化文本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引发对文本问题的极端自由化讨论,放纵学生生发出一些“不着边际”的“观点”(其实还称不上观点,只能算是想法而已)。在提高性、主观性作业中,更是设计出一些较为高深、难以操作的所谓研究性的题目,让学生去想当然地自行解决。这些远离学生实际的作业,只能增加学生的压力和负担,起不到多少促进作用。

二、语文作业设计的依据

1.与学科教学特点相适应。语文作业的科学设计,应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符合语文学科教学的运行规律;否则,就会失去作业的促进功能,降低作业训练的效益。语文教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具有本质区别,它的特质主要体现在:(1)语文教学内容是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与艺术性的自然复合。(2)学习主体对语文信息的内化过程,是按照陶冶性转化与感悟性养成的方式运作的。(3)语文信息的教学传导要达成的理想状态是目标预设和思想生成的对立统一,有预设才有吸收,有生成才有提高。所以,语文作业的科学设计应当与以上这些学科教学特点相适应,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做作业与学语文对口衔接。

这里的“对口衔接”,不是要我们在作业设计中拘泥于文本的“教学目标”,而是要我们设计作业以文本“教学目标”为依据,用从文本学到的知识和达成的能力,去解决文本以外的现实问题,从而将作业设计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这样,作业就不至于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相反,它能成为学生放飞思维风筝的彩色平台。

2.与学生健康发展相适应。语文作业设计不能单方面“以文本为本”,在依据文本的“教学目标”的同时,更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对作业题目、数量、难度、拓展度等的拟定,要以学生的内心需求为导向,与学生语文素质的健康发展相适应,所设计的作业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 “以学生的内心需求为导向”不是要学生牵着教师的鼻子走,客观上讲,学生的作业训练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有时还需要教师进行外部“加压”。值得强调的是,教师的“引导”和“加压”,关键是要能够让学生愉快认同和主动接受。如此,教师的“引导”和“加压”也就成了学生“内心需求”的激发动力。如此设计出来的作业,才能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以学生为本设计作业应当依据如下几个因素:(1)与学生接受能力相适应。不考虑学生客观的智能差距一视同仁地设计作业,强硬地要求学生完成的做法是盲目的。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设计作业要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差异,起码要把作业的难度分为“高、中、低”档次,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作业选择的机会。(2)与学生创新发展相适应。随着年级增高,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重心已经逐步移向想象、思维等高级智能的训练,所以语文作业应当加大“思考题”、“讨论题”、“研究题”的分量。答题方式应该是开放的,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找出新的审题视角,生发出新思想、新观点。(3)与学生个性养成相适应。作业设计要有益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个性爱好、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痛快淋漓地体验自己情绪、情感的激荡,提炼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思想观点。

三、语文作业设计的科学原则

语文作业应该以“系统论”为导向,按照“年级目标递升”的顺序进行设计,找准年级作业设计“质”和“量”的定位。这样,才能实现作业设计的系统化、科学化,形成结构合理、逐步攀升的“作业链”,保证学生通过连续的作业训练能够持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具体地讲,作业设计应当坚持下列原则:

1.作业难度随年级升高而逐步递增的原则。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作业难度系数要不断地增大,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让作业呈现出“阶梯形”分布的状态。对特定的教学对象,作业设计应当做到难易适中。如果设计的作业过于简单,仅仅满足于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强化课堂形成的能力,或者满足于学习主体一般的应用能力的形成,那么不但使作业本身失去了意义,而且容易使作业成为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甚至养成学生的思维惰性。所以,这里讲的“适中”,不是要求作业难度的高低与学生智能转化而成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大小之间达成对等的关系,而是要求作业难度系数适当地高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以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能够起到启发、引领、促进的作用。

2.作业广度随年级升高而逐步拓展的原则。随着年级升高,作业设计的广度也要逐步拓展开来。这样就与作业难度的递升保持了同步。中学语文与小学语文的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文本资源的“量”的增加。所以,中学语文的作业设计也要体现广度拓展的特点。作业广度的拓展,可以在对文本资源作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对文本的思想内涵和写作手法作适量的拓展,以充实文本资源的蕴涵,开阔学生眼界;也可以“跳”出文本“围城”,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面向鲜明的时代,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土壤里发现问题,发掘作业设计的题材。如此,作业设计就能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解决现实语文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3.作业形式随年级升高而逐步丰富的原则。伴随着作业难度的提高和广度的增加,作业形式也按照“年级递升”的顺序而逐次多样化。这就要求作业设计要有灵活的头脑,设计出符合

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趋向的作业形式。中学是青少年发展的黄金时代,学生不仅保持着多样的兴趣爱好,而且具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能力,具有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还具有了一定的思辨和判断能力。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生发了反传统、反定势、反标准的思想火花,勇于求新、求异。所以,作业设计要推陈出新,要在精化传统的拘泥于文本的笔答式作业的基础上,推出调查式、体验式、活动式、研究式、辩论式等新颖的作业类型,让作业训练过程成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与社会化、生活化发展融为一体的过程。

中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合理篇三

对中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几点建议

对中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几点建议

苏州大学教育硕士 薛智颖

【内容提要】“课外作业”是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和初中阶段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增强,我们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语文作业模式。针对传统的中学语文作业布置中主要存在的几种问题,笔者对初中语文作业的布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布置一些技能类的作业;(二)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

(三) 布置一些情感教育类的作业;(四)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五)布置一些关注生活的作业

【关键词】技能类 针对性 情感教育 兴趣 关注生活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获得知识的首要途径,而且也不能忽视“课外作业”的重要性。语文成绩的提高,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积累过程,不能与做题的数量成正比。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精心设计“课外作业”也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观、新的学生观、新的质量观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生命和活力,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另外中学阶段,随着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增强,我们教师也必须不断产生一些新的理念。对于学生的作业,尤其要注意不断变化。语文学科本来就是涵盖面非常广的学科,也是非常有趣的学科。如果我们再一味的布置传统的乏味的语文作业,往往会打消{中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合理}.

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阻碍学生的发展。

针对传统中学语文作业布置中主要存在的几种问题,笔者提如下几点建议:

(一) 布置一些技能类的作业

当前有许多语文老师喜欢布置颇多的无计划的抄写作业,虽然能够使学生对于某些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牢记,但在无形中却阻碍和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可发展性。《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学并不是把学生们教化成背诵抄写的机器,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各项技能。因此我们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合理的听说读写的技能性作业。例如,我在教《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之前,布置学生预习这篇文章,要求读准、读通、读懂。学生在这一要求之下,自己查字典,翻阅资料。教完这一课,我要求学生做以下三个作业:1、回去请家长讲述一个中国被侵略的故事。2、写出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3、学生们在课上交流感受。这样一来学生们经过听说读写的训练,锻炼了自己的各项能力。

语文教学也应该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除了在上课时的引导之外,在课后也应该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在教完朱自清的《春》之后,我将朱自清的《匆匆》、《荷塘月色》等美文刊印出来,作为课后的口头作业让学生阅读欣赏,使学生了解“美文”这一概念;讲到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又将鲁迅的《朝花夕拾》介绍给大家,要求学生课后作为欣赏作业阅读,使学生对鲁迅的散文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讲到余秋雨的《信客》,我又将他的文化大散文和《文化苦旅》介绍给同学们,让他们课后阅读,汲取精神的食粮。通过这些努力,学生们对于各个作家的作品都能有所了解,并在无形中提高了文学素养。

(二) 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

传统语文教学“一刀切”的情况比较严重,老师布置作业全班一个模式,要求一样,内容一样。这就导致某些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完成相应任务,一些语文素养较好的学生又觉得没有发挥的空间。

人们常说:“十指伸出有长短。”更何况是五十多个学生呢?每个人的家庭教育,接受能力,学习基础都是不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对学生布置作业时给他们分层布置。具体做法如下:先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把学生分为ABC三组;作业也分成基础题、提高题、思考题。对于语文基础较差的A组,我只要求他们完成最基本的基础题;对于语文基础一般的学生,我要求他们完成基础题和提高题;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C组,我就要求他们三项作业全部完成。当然,我鼓励学生尽量向高一级的任务挑战,实现自我提高。这样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能够完成的任务,如果完成质{中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合理}.

量好,或者超额完成任务还能受到表扬,学习自然也有信心了。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原来一些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进步更是明显。

(三)布置一些情感教育类的作业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的学科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学生几乎每天接触课本中思想性较强的课文,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此期间结合课文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情感熏陶是再适合不过了,因此,我很注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在课后作业中我也同样注意这一点。在教完《背影》后,我除了要求学生体会其中的父子深情之外,还要求学生回家后在餐桌上为父母夹一箸菜,然后观察父母的反映,把它作为一个作文片段写下来。果然学生中不乏优秀之作。学生们都谈到了自己平时忽略了父母之爱,更加忽略了对父母的关爱,所以更能体会《背影》一文中的父子深情。学生的家长也反映这次的作业拉近了孩子和自己的距离,应多提倡这样的作业。在讲完《中国

{中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合理}.

石拱桥》这一课后,我就要求学生去找一些有关古代建筑的资料图片,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瑰丽的文化遗产,从而升起对祖国的自豪感。

(四)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在本班的学习园地中有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书法、手工、美术作品,一篇篇优秀的学生习作,吸引了许多学生老师驻足欣赏。“十一”长假期间,我和几位老师商量,一味的布置抄写背诵会使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于是布置学生在这长假期间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己给自己布置一项作业。我们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和实际上交的作业来看,此举收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得到了发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激发学会的学习动机。它虽不能改变人的智力水平,但却影响人的智力发展。有兴趣的事物能诱导学生乐意从事和获取。做作业也是这样,饶有兴趣的作业题目有一种吸引力,能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出全部智力水平去完成它。如果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注意到兴趣性,这对巩固学生的知识是十分有利的。这里所谈的兴趣性,不仅是作业内容的兴趣化,而且包括促进学生勤奋钻研的其它心理因素。例如,有些教师编篆一些习题诗,从文学欣赏的角度美化作业的内容,使学生得到一种艺术享受,因而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记得有一次教冰心的《纸船——寄母亲》这首诗后,有一位学生说自己也会写诗,而且也能写的很好。

中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合理篇四

怎样合理的布置语文作业

怎样合理的布置语文作业

王坟镇宋庄小学 刘四国

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合理地布置课外作业是必要的。但针对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的“低效高耗”,以及作业早已成了学生心目中的一项“任务”与“负担”的实际问题,要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须从作业的内容、形式入手,改善学生的心智模式,由“任务”与“负担”转为“乐趣”。再从作业的评价入手,让学生通过作业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最终提升、超越自己关于如何布置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思考

要让课外作业成为学生创新的园地,必须首先解决现今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中存在的几种问题。

(1)重习题练习,轻知识应用。认为题目做得多了,自然就掌握了语文知识。而对于如何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去学习课外更广阔的知识的作业,却很少有人布置。

(2)重练习结果,轻思考过程。不少教师布置的作业题,不仅规定了作业的内容、范围,还提示了做的方法、步骤。在作业反馈时,教师也往往只检查答案是否正确,很少有人问及解题的过程。

(3)重统一训练,轻分层练习。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是一刀切,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计一些难易不同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做作业各有所得。

要改变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其前提是教师要树立好三种观念。

第一, 学生是主人的观念。学生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更毫无疑问应是自己作业的主人,课外作业则更应是学生的自留地。学生只有真正获得了自主权才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地、有创造性地耕种它。这比起不切实际的“一刀切”作业来,必然事半功倍。所以,教师要在思想上充分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把驾御课外作业的自主权交还给每一个学生。

第二, 作业即自学观念。当今世界,知识庞杂,而我们的课时有限,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传授知识,作业只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那只能教出一批知识面狭窄、目光浅薄的学生。所以说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打好基础,课后才是运用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说,作业决不能只为课堂拾漏补缺,作业该是实打实的学生自我充电、自我发展的自我学习过程。{中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合理}.

第三,

大语文教育观念。语文无处不在,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是何其有限,

所以说教材只是例子,而教学是要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真正学会学习。因而我们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认识语文教育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教学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好一本语文书,作业则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让学生跳出语文课本,到语文知识的大海中去遨游。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优质的作业才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孩子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充满活力,促使自己超越自己。应该怎么做呢?

(一)从内容入手改善心智模式──作业不是任务,能力才是目的。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学生对作业厌烦往往是教师布置作业时为语文而语文,作业内容简单机械,除了读课文就是背课文,除了写生字就是写词语。不需要学生动脑思考,这样挫伤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

因此,设计作业的内容时,既要注意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又要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作业的设计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归宿点。学生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法,才能自己去学习,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

一直以来,语文作业的形式总是显得过于死板,写生字,抄词语,读课文,背课文,时间一久,便没有丝毫的乐趣可言。而我们对于一成不变的事物,往往容易厌倦,对于我们的孩子则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在作业形式上应注意,尽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去完成,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1.课内与课外的优化结合──中国古典名著读书笔记设计

语文素养的积淀,离不开课外阅读的有效积累,摆在面前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二是怎么读才有效?因此根据单元教学的主题或课文拓展,设计读书笔记,不仅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外的应用中习得技能,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例课内学习了《草船借箭》,于是结合课文便进行了读名著活动,针对性的也便设计了一份名著读书笔记,如此形式的读书笔记,含多种习惯的培养于一体。积累类: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门别类记录,人物与事件的记录根据需要酌量复制;表现类:绘画是学生所喜爱的表现形式,人物或场景的绘画,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选择;表达类:人物的评论与好书推荐一表则主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与表达;知识类:以名著知识作为载体,既是回顾知识,又是考察积累。

2.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优化组合──小型主题式手抄小报的制作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其他学科的学习又是对语

文学习起促进作用。因而,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又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例每一单元课文授后,根据单元学习侧重点,结合课文内容做主题式小型手抄报,既让他们感觉新鲜,在复习课文的同时觉得有内容可做,又给了他们探索的空间,结合一组课文的主题搜寻其它资料,锻炼资料搜集能力。

除此之外,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可以尝试更多活动式作业,突破传统作业的形式,彻底消除简单重复的弊端,由以往的单调、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与唱、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活动联系起来,让作业富有趣味,吸引力。总之,我们通过优化设计作业,使得学生喜欢这些作业,而不觉得它是一种负担,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更有效。

(二)从评价入手促自我超越──目的不是验收,激励才是根本。

作业的批改与反馈,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教师可以从中得到教与学的信息反馈。而教师对学生发出的激励性反馈信息常常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1.评语反馈激励。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但由于实际大部分班级班额都显得较大,教师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没有更多的精力花在如此众多的作业评语之上。在操作时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部分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评检,既是交流又是相互学习,只要注意在反馈中尽量捕捉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中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合理}.

2.分层反馈激励。对不同程度学生的作业作不同的反馈。特别是中、差生对学习和作业往往缺乏信心,在批改作业时,在做错的题目旁边加上“?”或不加任何标志,等学生订正好后把“?”改为“√”或加上“√”。在给作业打分时,没得满分的同学如果订正对了同样可以得“100”分,使中差生在反馈的评价中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去争取更大的进步。

3.评比展示激励。评比激励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方式。对于作业好的同学,教师可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评比,每过一段时间,将评比的结果进行展示,评出的“作业标兵”,并在教室内专设一学生作业展示区,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提高。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励学生认真做作业。{中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合理}.

总之,孩子是我们教育行程中的旅客,他们容易迷失方向,作为师者,爱不是一种简单的给予,而是心与心的交流!在作业本上,教师与每个学生谈心,学生也把老师看作朋友,无话不说,质疑、展示闪光点,教师每天都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微妙的情感,进行

{中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合理}.

针对性的心灵对话。如此把作业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启迪智慧灵感的“传递物”,学生对作业就会产生兴趣,作业也不再是“任务”与“负担”。当语文作业成了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每一天收获的都是精彩,每一天的自己也都将是最优秀的。

中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合理篇五

浅谈中学语文作业的布置

浅谈中学语文作业的布置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但简单、盲目、模糊、单调的作业布置依然出现在语文训练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扯了语文教学教改的后腿。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践,反思语文作业布置的现状,相文认为有效的语文作业布置应具备针对性、一体性、差异性、趣味性、时效性等特点。

关键词:针对性 一体性 差异性 趣味性 时效性

语文作业作为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落实的目的大致有三:一是“温故”,即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课堂所得知识,促进知识的及时巩固。二是“知新”,知识和能力都要通过实践才能有效转化为学生己有,而实践光靠课堂上的时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作业正是一种有效的“举一反三”的手段。三是“反馈”,这一点针对教师而言。学生对知识和能力掌握的程度,教师自身教学的效果,除了考试之外,作业可谓是最常见而且最具时效性的考查方式了。

反观现在很多中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情况,我们是否还有信心达到以上目的呢?

{中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合理}.

1 现在的中学语文作业布置,“四多”现象很普遍

“单一性”作业多。抄写、注音、生字、默写、选择题等,成了教师的最爱,而造句、仿句、对话、修辞应用、片段习作等淡出了眼界,概括后就会发现这类作业的特点:作业的量易做大,动辄好几页,且出错率低;教师好批改,易完成批改量。但缺点同样明显:学生和教师都省去了动脑筋,作业只有量不见质。中学的语文要求怎么能只停留在机械的基础的要求上呢?这样的作业布置无疑是敷衍的和枯燥的。

“盲目性”作业多。作业布置如“信天游”,随意性太大,往往课后练习题中随意抽一两道题就好,忽略了学年、学期、单元、课堂对知识和能力达标的一体性、一致性要求,忽略了一体性目标之下阶段性目标的实施和完成,忽略了学生作业布置的可持续发展性,造成了作业布置与课堂教学、单元目标、学年目标的严重脱节。这样的作业布置肯定是无效果的。

“模糊性”作业多。告诉学生“作业是什么”不如告诉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要求”才是你希望的“理想作业”。审题,逐项列出题目要求,明确作业训练重点,加上书写卷面要求,然后再付诸实践,最后再回头观照要求,自我检查,各项达标,才算完成。而不是只告诉学生“作业是第N题”就完成了布置,这样的作业布置是不负责任且与中考、高考脱节的。

中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合理篇六

怎样合理布置小学生作业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设计包括作业内容、作业的形式、 作业的评价三个方面。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 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灵活新颖, 激发兴趣

常言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长此以往, 对语文学习的厌倦就在所难免, 语文教学当然就难以逃脱费时低效的窘境。教育心理学表明, 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当然,只要学生有了兴趣, 无需老师多讲, 他们也会自觉地认真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 教师设计的作业题就应讲究趣味性,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 寓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性的练习之中。“ 同学们, 明天我们将进行本单元的词语听写。” 一进教室, 我便给孩子们指明一个努力的方向。“ 哎! 又得抄写一整个单元的词语了! ” 平时一些被我赞许有思想、 有主见的家伙在不该出口时竟展示了自己的优势。“ 谁能想个好方法给大家布置今天的作业, 让大家在明天的听写测试中能顺利过关? ” 这些家伙, 亏我平时还不少疼爱,我决定给他们出难题, 让他们知难而退。“ 好, 我先说。您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读顺一篇课文不能平均用力, 而应该把论文格式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吗? 我们也可以把容易写错的词语多写几次, 会写的就不写呀! ” 奥数天才叶某某振振有词。“ 好, 不错。还有更好的主意吗? 谁的点子实用、 创意, 最受欢迎, 谁就可以成为本单元为大家报听写的小老师。” 我微微点头, 表示肯定, 又以期待的眼神寻求更多金点子。“ 要不, 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疑难从本单元的词语中选择三分之一, 出一份词语训练测试卷吧! ” 学习委员林某某若有所思地组织着自己想要表达的语言。“ 好主意。不过每一张测试卷得附上参考答案! ” 我别有用意地补充。“ 好, 我们一定不会上交出差错的标准卷。” 好多学生跃跃欲试。„„难以想象, 同样是词语的抄写, 甚至增加了操作的难度—— —看词语写拼音,孩子们却个个兴趣盎然。实践证明, 学生们自己出卷检测的作业上交率是百分之百的。尽管卷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些许音节上的错误, 但只要我这个审查官认真把握好审卷反馈的工作, 就可以提高学生们在拼音拼写与词语积累这两方面的能力。如此机械地抄写词语的作业也能因形式的变化取得如此良好的效应, 不难相信, 只要我们多花点心思于作业的设计上, 学生们定能变“ 被动” 为“ 主动” ,变“ 苦学” 为“ 乐学” 。

二、开发合作性作业

新课程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课程的开放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传统的“独立完成作业”的观念将受到挑战,而合作性作业将成为学生作业设计发展方向之一。

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样的历史性题材的文章,因为它只局限于一个小故事,学生往往不能全面理解文章的内涵,还需要了解更多和本故事有关的背景,从而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我在教学完本课之后,布置学生5-6人一组合作编一张有关“三国”内容的小报。一周后,学生上交了8份小报。这些小报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有“人物介绍”、“三国成语”、“三国歇后语”、“精彩故事”、“人物评说”等许多小栏目。

这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把大家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归类,共同编报,交流、共享了自己获取的信息,加深了对故事人物的认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同时,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语文素养,塑造健个人格。

总之,我觉得,布置作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创新,它需要我们老师别具匠心的设计。让我们一起努力,通过设计有效的语文作业,进一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清楚明确, 言简易懂

布置得好的作业对于激发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大部分学生只要知道教师要他们做什么以及怎样做, 通常他们都是愿意做作业的。但令人遗憾的是, 不少学生都曾在不知道做什么的课堂里, 这样的错误可以说是很常见的。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做什么, 那么他就不会去做任何事! 作业的功能就是使每个学生任务明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作业必须清楚而具体。较少的作业可以写在黑板上。较多的作业可以用复印的方法, 以书面的形式发给学生。因为书面形式的作业既可以减少学生对作业的遗忘, 还可以减少学生对作业的误解—— —这里既有教师的责任,又有学生的责任。

四、差异评价, 保护自尊

人和人的个性爱好、 能力都是有差异的。之所以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就是因为他们的自身技能得到了充分发展, 所以语文老师的职责在于传播知识, 让学生学语文、 爱语文, 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但没有必要把每个学生都教成文学家, 从而遏制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发展。所谓“ 天生我才必有用” , 作为教师, 评价学生时必须信任每一个学生, 充分尊重差异,认可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的发展, 做出相对于学生自身情况而言的纵向评价, 而非生生间的横向比较。 2: 学生林某某凭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精彩的习作成

了“ 校园十大小作家”之一。一次, 他在作文本中写道: 老师, 小的斗胆问一声: “ 是不是本次习作很失败, 为何得四个大拇指的最高荣誉中论文格式没有我的份? ” 于是, 我也在他的作文本中回复道: 林同学, 老的郑重其事地回答:“ 只因你在我的心里高度与其他同学有所不一。此次习作与其他伙伴相比, 虽有过之, 但较之你其他的作品却略有逊色。冰雪聪明的你可否明白? ”再次上交本子, 我终于收到了“ 小的明白” 这份发自内心的心悦诚服。实践证明, 这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了发展。

不同的方法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总结
下一篇:乒乓球兴趣活动总结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