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品高考复习方案生物作业手册

高三励志  点击:   2012-03-16

2017全品高考复习方案生物作业手册篇一

2017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方案

2017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方案

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于高考必须具备的,对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

2017届高三生物的一轮复习即将开始,复习课应该怎么上?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我们高二生物组提出以下一轮复习方案

一、课前预习知识点,学生明确重难点

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引学生复习的方向,复习切忌不分重难点,不清楚自己存在的问题。课堂中要讲练结合,课后分析学情,有针对性的消灭错误以解决学生各阶段存在的不同问题。达到夯实基础,提高复习效率。

具体做法是:课前以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回顾课本上基础知识以及一些重要的拓展的知识。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完成,留有疑问的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以提高复习效率,课堂上即讲即练力争知识不会遗忘,课后做好笔记分析,帮助查漏补缺。

二、课堂熟悉考纲

一轮复习重视知识基础,初步建立知识网络,学会知识迁移,这就凸显了课本的重要性。进入一轮复习后,每节课我们都认真学习考纲、考情。考纲使学生明确了高考要求和本节课的目标以及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考情让学生把握了高考命题方向及命题结构,解析了知识要点,了解、学习本部分知识点的方法等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了探究,学习的方向。

很多知识在多读几遍书后自然可以理解,很多平时学习的难点,在多读中也会有新的收获或者达到知识的升华.

三、讲练结合,及时处理问题

课上如果只是单纯复习知识点,课后再让学生根据课堂所讲去练习,往往事倍功半。有的知识学生印象还不是很深刻,课后做题时常养成边翻书或笔记边做题

的坏习惯,有的学生甚至不翻就不会做题;有的在课上还不能完全消化的知识,在课后又成为“拦路虎”。在第二天的讲评中,学生有的对题目遗忘了,有的因为不会干脆就一字不写,这样老师在讲评时往往就需要再把昨天复习过的知识重新拿出来复习,势必降低了课堂有效性,所以课堂学案中都配有典型习题,做到讲练结合,课后再有相应习题进行巩固,学生做完后印象就会很深刻。

四、复习的内容、练习题等难度适中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夯实基础,所以在此轮复习过程中,应该遵循“难易适中,步步为营”的原则,依据考纲,逐节巩固,努力提高知识的“清晰度”。

五、 面向全体学生但因人而异

老师都期望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高三的第一轮复习,其目标定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然而每个学生基础不同,为使每个学生通过一轮复习都能有所提高,必须充分了解学生。使那些处于最低水平的学生也能有所提高,而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能有向更高“目标”靠近的发展空间。教师要经常研究学生,分析他们的原有基础。在第一轮复习中尽量消灭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中出现的“差错”。碰到学生的“差错”,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与学生一起分析出现“差错”的原因,引导学生自己走向正确的答案,并在课后练习中,注重对学生信息反馈的分析,务求出现一个差错消灭一个差错。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是基础阶段,它的基本任务是:把握考纲,解析知识要点,建立知识网络。注重基础知识之间的相互贯通,学会知识的迁移。高效的、自主的学习必然是有效的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更需多付出努力,在教学中多动脑,多研究,多反思,多总结,使我们的课堂更加趋于自主性、高效性。

2017全品高考复习方案生物作业手册篇二

2017年生物高考复习策略

2017年全国生物高考统考复习策略

陕西 张亚锋

根据多年来持续对全国卷的跟踪分析,与同仁的深入交流,以及网络上的查阅,实际参与了《2017年高考备课复习研讨会》,以近五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为背景,就全国统考的2017届高三生物复课给大家提供思路和策略,与同仁共享。我今年的生物复课,分两部分与大家交流:第一部分是命题特点;第二部分是应对措施。

一、 命题特点(统计数据略)

(一) 试卷结构稳定:选择与非选择,分值稳定;

(二) 语言表达:科学、通俗、直白、精确;

(三) 内容分布:主干突出,基础性强,模块2比中

小,选修内容相对独立;

(四) 能力考查: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信息获

取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五) 稳中求变:从2017年起,普通高考各科全部使

用统一命题试卷,但全国卷1.2.3为同一命题组命题,考题为姊妹题,结构模式相同,主导思想相同。

二、 应对措施——“三、四、五”

(一)“三”是指上好三种类型的课

1梳理课:注重基础,课本上的图、文、字、画、表、

注解、小故事、课外阅读统一过,可能比较枯燥,可以用设问式,或可以调准顺序等。如细胞历程和有丝分裂可以同时复习,必修三可以先复习调节,再复习内环境稳态。

2专题延伸课:在贯通本专题的基础内容之上,要了解知识的前沿。现用教材一般是20-30年前的知识事例,而高考常常是针对热点、鲜例作为载体进行设计命题,故要做好延伸。

3试卷讲评课:教师的试题分析、答题分析、讲评分析的基本环节不可少,同时要做到“多题一讲”,让学生总结,上升为规律。多互动,弄清楚学生怎么看问题,怎么想问题,怎么出了问题,如何才能不出问题。结课后,要求学生书写《考试分析》。

(二)“四”是指学生掌握知识的四个层面:

1概念性:基础中的基础,无捷径。记忆就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2生活性:从生活出发,从实例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掌握;

3方法性:学习方法 构建思维导图

答题方法 直选、排除、综合;

4价值性: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考查;

(三)“五”是提升学生的五种能力

1记忆能力:基础能力,非智力因素,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差距,只要合理安排时间,抽出时间反复就可以彻底地消灭差距。

2理解能力:理解能力题型居多,多与其他学生交流,多换角度思考,落点落在高考题里面,即“身临题境”。

3实验探究能力:对实验进行分类:观察类、鉴定类、探究类、调查类,高考中无非考查以下几个问题:实验名称或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的完成,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描述,纠错类的实验。在每个实验中有“三个变量”,即自变量、无关变量、因变量。要求:设计好自变量,控制好无关变量,观测好因变量。

4信息获取能力:侧重于文图转换,表文转换,表图转换,答题角度的确定。

5综合应用能力:它是高考的落点,选拔出创新性人才,找出释放思维的人。

防止以下误区:

重资料,轻教材;

重知识点,轻知识面;

重难题,轻基础题;

重练习,轻反思;

重一题多解,轻多题一解。

总之,高考之中,没有重点,只有难点;没有押题,只有押思路。教师要全面撒网,理顺教材,适度拓展,科学布题;学生要狠抓基础,纠错析因,提高速度,反思升华,多题一解。学生才能答好生物,答好理综,完成学生的大学梦,完成家庭的理想。教师也能为自己、学校、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7年生物高考复习策略

张亚锋

2016.09.26

2017全品高考复习方案生物作业手册篇三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14版答案1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参考

课时作业(一)

1.B [解析] 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应为60 g·mol1,A选项中单位不对;6.02×1023个偏二甲肼约为1 mol,其质量约为60 g,B选项正确;质量的单位应为g,C选项错误;6 g C2H8N26 g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含有C2H8N2分子0.1NA,D选项错误。 1-60 g·mol

2.D [解析] 由化学式Ca5(PO4)3F知,1 mol Ca5(PO4)3F含氧原子12 mol,故D项正确。

{2017全品高考复习方案生物作业手册}.

3.B [解析] A项缺少标准状况的条件;B项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故B项正确;C项,1 mol气态物质在非标准状况时,体积也有可能等于22.4 L;D项缺少标准状况条件。

4.C [解析] 2 mol重水含有2NA个D2O分子,故A选项错误;1 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因此含有0.5NA个H2分子,B选项错误;2 mol钠在反应中失去2 mol电子,因此在反应中得到1 mol H2,故C选项正确;水为液态,22.4 L水也不是1 mol,故D选项错误。

5.(1)5∶5∶4 10∶5∶4 5∶5∶4 (2)2.24 3.36

(3)64 g·mol1 32

1676

[解析] (1)质量比为16∶7∶6,说明其物质的量之比为∶∶5∶5∶4,所以

642830其分子数之比为5∶5∶4,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5∶5∶4,氧原子数之比为10∶5∶4;

(2)1.7 g NH3的物质的量为1.7 g÷17 g·mol1=0.1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 mol×22.4

L·mol1=2.24 L,1.7 g NH3含有0.3 mol的H原子,与0.15 mo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H原子,

则标准状况下0.15 mol H2S的体积为0.15 mol×22.4 L·mol1=3.36 L;(3)在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 mL,其物质的量为0.448 L÷22.4 L·mol1=0.02 mol,摩尔质量为1.28

g÷0.02 mol=64 g·mol1,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16×2=32。

6.A [解析] 三聚氰胺为固体,摩尔质量为126 g·mol1,一分子三聚氰胺中含有6个氮原子。

7.D [解析] 1 mol水与1 mol水蒸气质量相同,可由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乘以阿伏加德罗常数(NA)计算得出,一个水分子的体积,乘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即得1 mol 水的体积;水蒸气的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故1 mol水蒸气的体积不能确定。

8.C [解析] ③中摩尔质量的单位错误;由于该氯原子的质量是a g,故a 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7个,④错。

9.B [解析] ρ(O2)=32 g/mol÷22.4 L/mol=1.429 g/L,根据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气体,密度之比等于体积的反比,可得:ρ(混)=1.50 g/L。

10.D [解析] 等体积、等密度的12C18O和14N2的质量相等,但其摩尔质量不相等,则所含质子数不相等。

+-

11.B [解析] A项1个Fe(OH)3胶体粒子是由若干个Fe3和OH形成的集合体,故NA

个Fe(OH)3胶体粒子的质量要远远大于107 g;C项Cl2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故得到HClO分子的数目要小于0.1NA;D项2.3 g Na与氧气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12.C [解析]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由图可知,相同温度时,p(O2)>p(X),在同质量、同体积条件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压强成反比,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压强越小。只有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O2,故C正确。

44.8db

13.Ⅰ.(1)(2)34-m (3)A

na

Ⅱ.(1)108 g·mol1 -

(2)62 g·mol1 62 16 Na2O

[解析] Ⅰ.(1)在273 ℃时,气体摩尔体积是标况下的2倍,即Vm=2×22.4 L·mol1=44.8

44.8d-

L·mol1,X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8d,X。(2)HmX的相对分子质量

nb

为17×2=34,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4-m。(3)一个X原子的质量为 g,1 mol X的质量

abb为 g·NA,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Ⅱ.(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m(E)=(20 g+14 g)-(8.8 aam(E)21.6 g-g+3.6 g)=21.6 g,则M(E)=108 g·mol1

n(E)0.2 mol

(2)Na2X ~ 2Na ~ X2 [46+Mr(X)]g 2 mol 12.4 g 0.4 mol

[46+Mr(X)]g2 mol则12.4 g0.4 mol

则Mr(X)=16,为O元素,其他各项由此而求出。

14.(1)1.12 L 11.2 L (2)8.96 L (3)V2=56a -2V1

1△

[解析] (1)已知2KMnO4=====K2MnO4+MnO2+O2↑,则V(O2)=n(KMnO4)×22.4 L/mol

2=1.12 L,KMnO4粉末和盐酸反应为: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

5

V(Cl2)=n(KMnO4)×22.4 L/mol=11.2 L;(2)此问用一般的方程式来解很复杂,因为反应方

2程式有很多,5×4+15 g·mol-122.4 L·mol-122.4 L·mol-12,V(Cl2)=8.96 L;(3)此问与上一小问类似,将数字换成字母来解即可。

15.(1)储液瓶(B瓶)内导管中液面会上升,观察上升液面在1段时间内无明显下降

++

(2)品红 Mg+2H===Mg2+H2↑ (3)①106.5 ②25.5 ③4.08% ④C

[解析] (2)B中所装液体用“品红”比“水”更直观鲜明。(3)④镁带中含有杂质铝,致使生成的气体较理论值偏多。

课时作业(二)

1.A [解析] 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量和刻度线。

2.B [解析] 由题意可知SO24与金属离子数目之比为3∶2,设金属用M表示,则硫酸盐的化学式为M2(SO4)3,可知该盐溶液中含0.5 mol M2(SO4)3,则c[(M2(SO4)3]=

31.6 g1.12 L

V(Cl2)

0.5 mol

=2.5 0.2 L

mol·L1。

3.D [解析] A项中水为1 L,所配溶液的体积不一定为1 L。B项10.6 g Na2CO3·10H2O中Na2CO3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C项加热除结晶水没有必要。

-3×5.1%300 mL×1.18 g·cm+-+

4.D [解析] n(Mg2)==0.75 mol,则n(Cl)=2n(Mg2)=1

24 g·mol-

1.5 mol。

5.(1)托盘天平 10.0 (2)C D B (3)acd

[解析] (1)配制500 mL 0.5 mol/L的NaOH溶液,称量固体药品要用托盘天平,注意读数时要读到0.1 g;(2)注意溶液转移后要用蒸馏水洗涤烧瓶和玻璃棒,最后一步才是摇匀;(3)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后,没必要将其烘干。

+-

6.D [解析] N(Ba2)+N(Cl)=(0.5 L×2 mol/L+0.5 L×2 mol/L×2)×6.02×1023=3×6.02×1023, A正确;0.5 L×10 mol/L=5 mol,5 mol×22.4 L/mol=112 L,B正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C正确;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故浓度为18.4 mol/L,D不正确。

--

7.D [解析] 密度为1.84 g·cm3的98%的浓硫酸浓度为18.4 mol·L1,则用该浓硫酸配

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时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5.4 mL,则首先用到10 mL量筒,稀释时又用到50 mL烧杯和玻璃棒,转移时用到100 mL容量瓶,定容时还需要胶头滴管。

100 g---

8.B [解析] 设原溶液浓度为c,则×103 L·mL1·c=50 mL×103 L/mL×

1.2 g/mL8 mol/L,c=4.8 mol/L。

9.D [解析] ①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即量取浓硫酸,浓H2SO4被稀释,所取溶质H2SO4偏少,会导致浓度降低。②未洗涤烧杯,溶质H2SO4损失,会导致浓度偏低。③少量溶液流到容量瓶外面,溶质H2SO4损失,会导致浓度偏低。④加水超过了刻度线,马上用胶头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会损失H2SO4,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1000ρwcρ1·a%ρ1

10.C [解析] 由c=ρ1<ρ2,所以c2>2c1。

Mc2ρ2·2a%2ρ2

11.D [解析] 由题意知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b mol,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c

为c mol,则硫酸铵电离出的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硫酸铝电离出的硫酸根离子的

22b-c2b-cc-

物质的量为(b-)mol,则铝离子的物质的量为mol,其浓度为mol·L1。

233a{2017全品高考复习方案生物作业手册}.

12.A [解析] 设烧瓶容积为V L,20 ℃、1个大气压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 L/mol。V

Vm1

氨气、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水全部充满烧瓶,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VVm2

而NO2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水充满烧瓶的,所得溶液中HNO3的物质

32V2V2V1

的量为(mol)÷,A对。

3Vm3Vm3Vm

13.(1)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2)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2 000

n

mol/L VNA

% 20+9a

(3)HCl的质量分数 44.9% (4)AlCl3的物质的量浓度

b

mol/L 5.1

n

[解析] (1)不知溶液的密度,只能求出物质的量浓度,c=。

VNA

40

(2)NaOH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a,可求溶质的质量分数,w×100%=

40+18a2 000

。 20+9a

(3)不知溶液的密度,不能计算物质的量浓度,可求其质量分数=

500 L22.4 L·mol500 L22.4 L·mol-1

-1

×36.5 g·mol-1

×100%=44.9%。

-1

×36.5 g·mol+1 000 g

b

mol51bbb

(4)白色固体为Al2O3,n(Al2O3)=mol,n(AlCl3),c(AlCl3)=mol/L。

102510.1 L5.19.8c14.ρ1c(2)2

(3)大于 大于

1×c1×989.8c[解析] (1)设硫酸的体积为1 L,则w(H2SO4)=100%。

1×103×ρ1ρ1

c(2)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的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则浓度为

2mol/L。

1

(3)根据图像可知,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则c2 mol/L氨水的密度小于c2 mol/L氨

51

c2 mol/L氨水的体积小于c2 mol/L氨水的体积,两者混合后,所得溶

53

液的密度一定比ρ2大,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趋近于体积大者,故大于c2 mol/L。

515.(1)②⑤ (2)容量瓶 (3)偏小 (4)2 (5)1.2

[解析] (1)由图示可知②⑤操作不正确。②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体,⑤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应该用容量瓶准确确定50 mL溶液的体积;

(3)如果用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由于仰视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大,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偏小。

(4)根据电荷守恒,草酸跟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

+10CO2↑+8H2O。

(5)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为

5

0.020 mol·L-1×12×10-3L××40 g·mol-1×103 mg·g-1

2{2017全品高考复习方案生物作业手册}.

20.00 cm=1.2 mg/cm3。

课时作业(三)

1.D [解析] 干冰为固态C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A项正确;离子化合物都为电解质,B项正确;淀粉溶液为胶体,C项正确;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属于离子反应,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等,D项错误。

2.D [解析] A选项中,混合物包含胶体;B选项中,一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C选项中,液溴为单质;D选项中强电解质包含强酸,而强酸包含硫酸。

3.C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现象。由题可知该磁流体分散质粒子直径是5.5~36 nm,则该磁流体属于胶体,A不正确;具有磁性的铁的化合物是Fe3O4,B不正确;胶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D不正确。

4.B [解析] NO2和水反应生成的是HNO3和NO,NO2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和酸反应生成的是盐、H2O和O2,其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汽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胆矾即五水硫酸铜,是纯净物,HD是氢气,属于单质,B对;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C错;液氯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

5.C [解析] 若甲为Fe、X为Cl2,则乙为FeCl3,此时乙(FeCl3)与X(Cl2)不反应,C错。 6.A [解析] ①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酸雨属于溶液,①正确;②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②错误;③不锈钢是含Cr、Ni等的合金钢,硬币是钢芯镀镍、镀铜等的合金,③正确;④纯碱是Na2CO3,属于盐类,④错误。

2017全品高考复习方案生物作业手册篇四

2017届高三生物学科复习计划(1)

2017届高三生物学科复习计划

张瑞萍

为达到高考的预期目标,合理的安排复习时段,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考生物主要考查的能力分成以下几种:

1、考查学生运用综合基础知识解决系列问题的能力

2、运用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对自然科学现象的解释、验证能力以及初步的创造能力。 鉴于此,我们在第一轮复习应确立以下指导思想:

(1)处理好高中生物教材对知识点的说明,即处理好现行的课标教材,教师参考各类教材;揭示知识、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扩展应用3个层次知识的内涵及内在逻辑联系,形成立体知识结构,学以致用。

(2)把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发展融为一体,注重笔头表达;即把导、学、讲、练融为一体,发展学生能力。

(3)把技能培养和表达技能培养融为一体,优化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

{2017全品高考复习方案生物作业手册}.

(4)把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初步创造能力融为一体。

(5)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评析生活现象、环境状况、生产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6)注重心理引导,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7)认真学习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先进复习方式、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二、复习安排: 起始时间:本届生物一轮复习从2016年8月15日开始

内容:必修一、二、三。

资料:《新学案》

具体操作:对于每一讲内容,计划四课时完成,课前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资料和作业手册上的内容,并勾画出存在疑问的题目,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上,进行答疑解惑,以点拨为主。第二节课后,要求学生对该讲内容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并建立知识网络。第三节课,对学生总结的知识点进行评价,查漏补缺。第四节课,对学生进行检测。

任务落实策略:

1、课前检查资料及作业手册完成情况,粗选出“合格”、“不合格”、“优秀”作业,并留下查阅痕迹。

2、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对不知道的和不清楚的内容通过阅读课本,资料进行自学。通过这个环节一方面练习,另一方面督促学生阅读人教版和中图版教材,时刻提醒学生不能只顾资料而丢弃课本。

3、作业全批全改,并定期检查纠错,要求学生人手一个纠错本。纠错要满足原题、涉及知识点、错因、正解四步曲。

{2017全品高考复习方案生物作业手册}.

4、每一讲内容都做到先做后讲,再总结,再测验。总结时,要求学生将本讲内容涉及的全部知识点进行进行梳理,并归入笔记本。笔记本要求人人有,以前有笔记的同学可在原笔记上用不同颜色笔进行添加,力求知识的完整、完善。

5、每单元末进行单元测验,精选典型题目,以考促学,通过考试练答题能力。

6、对于易错点和学生反复犯错的知识点,进行多次锤炼,真正使学生对这些内容烂熟于心。

7、教师上课前必须备好课,对资料进行研析,并进行适当的删减与增补,加入合适的高考题。

8、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要有侧重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能独立或者合作解决的问题,学生没有预习的内容教师不准讲。

9、教师上课时,批改作业时,认真观察,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掘,并做好课后的辅导工作。

10、互研组随时互研,对常规教学时遇到的问题,及时研讨,并找到解决办法。

11、对学生进行分类推进,并帮扶学困生学习,帮扶学优生提升。在备课时、组题时,要解决不会学与不够学的问题。

12、对每次测验的结果进行深度分析,及时了解学情,调整策略。

具体计划:

(1)第一轮复习——章节复习

1.知识点关:一轮复习,往往是地毯式扫描,学生最终应该达到的能力是能

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会用多种表达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内容,更高层次的要求是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相应能力的培养,既不能拉着学生走,也不能推着学生走,而是教会他方法,让学生努力去做并做到擅长。开展一轮复习,可以尝试教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这种方法既适合知识传授,也适合习题评讲。比如复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时,可采用一个植物细胞模式图,将细胞结构为细胞膜区、蛋白质合成、加工与运输区、能量代谢区、水分代谢区以及细胞核区。复习分泌蛋白时,可以跨越章节,以核糖体为起点,拓展到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结构。这样的处理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是有利的,再次遇到相应的试题时,学生可以通过联想记忆作答。仅仅构建网络还不行,还需要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框架图的认识和理解,学生看完这个完整的图以后,就更容易理解细胞内的诸多化学反应了。

2.精选试题

没有任何一套试题或者教辅是完全适合学生的,因此教师应该注意适当增删。考题的选择很重要,一轮复习除了需要检测学生复习成果外,还需要对反复错的知识点不定期覆盖,也就是错题重做,当然最好是换不同角度设问,这也能检测课堂是否有效。此外,在选题时还需要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不可盲目采用其他省市的高考题。

3.科学回归教材

高考试题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是还是手里的教材。教学中,笔者常发现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程度不够,可能是教师过分依赖教辅,回归教材也仅仅是浏览,没有落实到笔头。同时,理科生往往喜欢用做题代替看书,这是不对的。教师可以布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这样效果会更好。比如教材关于酶的定义是: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如何把握这个核心概念呢?学生需要掌握酶的内涵:(1)活细胞:是否活细胞都能产生?(2)生物催化作用:酶的作用机理是什么?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有哪些异同点?如何证明其各种特性?(3)有机物: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组成单位是什么?合成场所在哪里?(4)其他:酶分布在哪里?发挥作用的场所在哪里?从温度和PH分析,应该如何保存酶?高中生物涉及哪些重要的酶?这些酶能催化什么反应?

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就能建立起长期记忆了。

4.应试技巧指导

应试技巧(包括答题技巧、卷面排版、心理调适等)的指导需要长期坚持,这样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失分。不同学生情况不同,这一点就不赘述了。

5.关注高考新动向

关注2017年高考导向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然后从教材中找到线索,认真学习可能出现的试题载体。

(2)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

1.独立专题的复习、加深加宽知识。适当兼顾知识的综合,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知识内容进行综合整理,再次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并不断修改完善。

2.强化训练,加强对思维方法、解题规律、解题技巧等方面的总结和指导,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在每个专题复习中,选择历年高考题中综合性强、易答错的试题,集中分析评讲,针对学生答题不规范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解答高考题。根据高考题所给的标准答案,学生分析自己答案与标准答案之间差异,自己漏答、错答的原因。师生共同评价高考题答案的准确性、规范性。通过有目的的训练、分析逐步提高学生的答题得分能力。

(3)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与查漏补缺。

研究和领会各地名校模拟试题的新思路与新趋向,在模拟考试中提升应试的能力,查漏补缺。通过综合模拟,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重视对解题方法技巧的培养,提高学生规范作答的水平。错题回顾,回归课本,进行自主查漏补缺;充分发挥知识网络的作用。

三、生物学科复习遵循的原则

1.加强研究,瞄准高考改革的方向

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新课标、教材、高考考试说明、近三年来生物高考试题试卷及评价报告。吃透《考试说明》和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意图,抓住一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瞄准高考考核的方向。

2.注重基础,夯实学科知识的基石

一轮复习必须立足课本,适当拓展。做到:放慢速度,降低难度;先打基础,

再赶进度。复习内容要细而全,根据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要让学生学会总结,构建知识网络。

3.强化联系,构建学科知识的网络

即深刻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形成过程;准确把握有关结构、功能、生理过程的适用范围;熟练掌握有关实验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构建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

4.重视评讲,提升应试能力。重点是抓好以下三种能力的培养:

①审题能力。一是造成审题错误的原因:读题粗心大意,思维定势的影响,"内部语言传递"过程中的过分跳跃。二是培养审题能力的途径:自己审题,然后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点拨。三是审题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关键词语的理解和把握,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

②分析综合能力。主要学会各种生物题型的解题技巧,解题方法。

③表述能力。用准确的生物学语言表述答案。{2017全品高考复习方案生物作业手册}.

○4通过模拟训练,达到卷面整齐,不乱涂抹,争取在非智力因素上提高学生的得分率。

2017全品高考复习方案生物作业手册篇五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 物理 听课手册

第一单元 直线运动

第1讲 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核心填空

一、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_______的点叫作质点.

2.条件: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作质点.

二、参考系

1.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________用以作参考的物体.

2.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________为参考系.

三、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________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瞬时速度、动能等状态量.

2.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________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功等过程量.

四、路程和位移

1.路程指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________量.

2.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它是________量.

五、速度

1.定义: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v=______________.

3.方向:与________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六、加速度

1.定义: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________.

3.方向:与________的方向一致,由________的方向决定,而与v0、v的方向无关.

易错判断

(1)参考系必须是静止的物体.( )

(2)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 (3)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4)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时刻或该位置的运动方向.( )

(5)甲的加速度a甲=12 m/s2,乙的加速度a乙=-15 m/s2,a甲<a乙.( ) (6)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

)

考点一 对质点、参考系、位移、路程的理解 1.(质点与参考系)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那便是金星.图1-1为2012年6月6日上演的“金星凌日”过程,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

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 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 C.图中9:30:41为凌甚时间

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 2.(多选)(参考系与位移)湖中O处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处出发一直向东行驶4 km,又向北直线行驶3 k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运动的路程为7 km B.相对于小船,O处的观察员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C.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最终位于东偏北37°方向5 km处 D.相对于湖岸上的另一观察员,小船不可能是静止的 3.(位移与路程)如图1-2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

程分别为( )

图1-2

A.,A指向C;10R 25π5πB.,A指向C;R 225π

C.10R,A指向C;

25π

10R,C指向A;

2

■ 特别提醒

1.质点是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模型化处理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思想.物理学中理想化的模型有很多,如质点、轻杆、轻绳、轻弹簧等;还有一些过程类理想化模型,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运动的描述,选用的参考系不同,其运动性质可能不同.

3.对位移和路程的辨析如下表

Δx

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ΔtΔx

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 )

Δt

图1-3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多选)[2015·无锡模拟] 如图1-4所示,一人骑自行车晨练,由静止开始沿直线

运动,她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2 m、3 m、4 m,则( )

图1-4

A.她在4 s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 B.她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C.她在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D.她在1 s末的速度为1 m/s ■ 特别提醒

Δx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由于速度不变,即Δx跟Δt的比值ΔtΔx

度相同,即v=

Δt

Δx

2.在变速运动中,v=随Δx或

Δt选取的不同而不同,它只能粗略地描述这段位移

Δt上或这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考点三 对加速度及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理解

对加速度及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方面:{2017全品高考复习方案生物作业手册}.

1.速度是运动状态量,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臵)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2.速度变化量Δv=v-v0是运动过程量,对应于某一段时间(或发生某一段位移),若取v0为正,则Δv>0表示速度增加,Δv<0表示速度减小,Δv=0表示速度不变.

Δv

3.加速度a=“速度变化率”,表示在单位时间的速度变化量,反映了速度

Δt变化的快慢.

4.加速度a与速度v无直接联系,与Δv也无直接联系,v大,a不一定大;Δ{2017全品高考复习方案生物作业手册}.

v大,a也不一定大.如飞机飞行的速度v很大,a也可能等于零;列车由静止到高速行驶,其速度

变化量很大,但经历时间也长,所以加速度并不大.

考向一 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1.(多选)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4 m/s2,a乙=-4 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 D.每经过1 s,甲的速度增加

4 m/s 考向二 加速度的计算

2.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3.0 cm的遮光板,如图1-5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 s.则滑块的加速度约为(

)

图1-5

A.0.067 m/s2 B.0.67 m/s2 C.6.7 m/s2 D.不能计算

考向三 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理解 3.(多选)[2015·江南十校摸底]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也为正 B.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D.加速度可能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 ■ 特别提醒

(1)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加速度由合力决定其大小和方向.

(2)速度变化量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由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时间决定.

(3)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关键是看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而不是看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速度变化(增加或减小)的快慢.

考点四 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是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应用广泛.例如:声、

2017全品高考复习方案生物作业手册篇六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 物理 测评手册

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一)

(考查范围:第一单元 分值:100分)

一、选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2017上海高三语文二模作文
下一篇:16字婚对联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