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点击: 2018-02-17
乡镇人大换届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5月在******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人民政府镇长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镇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核心地位,坚持平安建设、民生建设统筹发展,求实创新,克难攻坚,奋勇拼搏,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由于区划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圆满完成了镇五届人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镇域经济保持稳步发展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应对区划调整,迅速调整发展思路,经济运行保持健康平稳态势。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亿元,比2006年的2.79亿元增长82.8%;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完 - 1 -
成2.3亿元;招商引资完成4.2亿元,比2006年的1.46亿元增长18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50万元,比2006年的557万元增长70.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622元,比2006年的3572元增长85.4%。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接新区建设,克服项目摆放平台缺失,挖掘招商潜能,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班子成员和科室捆绑招商,引进了鹤壁市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国际家居广场和在全市有影响的****、*****等一批服务业项目。2009年以来,全镇招商到位资金9亿元,落地项目3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
生态高效农业不断发展。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规模发展”的要求,以招商引资为主要途径,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形式,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引进了七里铺千亩绿森苗木、岳庄千亩晓尚城市园林、斜里青翠园蔬菜种植等8个“农”字号精品项目。
项目服务优化提升。坚持实行班子成员分包联系服务项目、工作台账推进管理、月巡查、季通报、年奖惩等工作机制,帮助项目单位解决突出问题173个,促进了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完成了南水北调、京港澳高速拓宽和石武快客专线三个“国”字号工程共计935亩的征地和协调服务工作;完成了国防光缆和石武高铁变电站项目180亩征地和协调服务工作;争取项目资金60万元,为绿森、青翠园硬化道路2500米,打深井一眼;协调解决 - 2 -
了四季青工农渠影响施工等问题,营造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财税征收稳步推进。按照服务、征管、挖潜、协调并重的要求,抓好税源建设,对入库税源进行认真调查分析,全面掌握税源总量及分布状况,全镇达到102家;加大依法征税力度,跟踪服务好招商引资企业税收落户工作,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做到应征尽征,连续五年超额完成税收征收任务。
(二)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五年来,我们坚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努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三农”工作不断加强。万亩高产示范方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优质无公害小麦保持4万亩,今年3月被区政府授予“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建成规模以上养鸡场19个,养猪场18个,养牛场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家。水利条件不断改善,累计打井150眼,新增灌溉面积3万亩,投资353万元,完成李福营、田辛庄、姬屯、东七里铺、焦庄、斜里等10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1.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被评为省投资抗旱打井项目第一名。累计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4300万元。
计生工作基础夯实。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人口指标。人口自增率控制在6‰以内;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抚助政策,共发放奖励资金69万元;在全区率先建立了育龄妇女个人健康档案,累计免费对8700余名妇女 - 3 -
进行了妇科病普查,对900余名妇女进行了治疗;投资100万元的计划生育指导所建成投入使用,成功创建为全市A类乡所,2011年12月被省纠风办公室评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
文教卫工作效果显著。投资35万元,完成镇文化中心建设,组织文化下乡363次,20个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投资249万元,完成姬屯、曹庄、焦庄、李福营、七里铺5所学校改造;实施卫生改厕,完成一池三改2800座;完成19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建设,姬屯、西七里铺、斜里、西许洼、董庄、岳庄成功创建市级卫生村。
土地交通建设扎实推进。投资1430万元,完成高庙、河头、小李庄、曹庄土地综合整理项目4个;投资4560万元,完成焦大线、田北线、李曹线、葫西线、河东线、翟斜线、翟河线、姬汤线等县乡公路8条、村通26个,共计125公里,形成了四纵两横的网格化道路建设体系。
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完善。抓好就业保障工作,新增就业人员 2000余个,安臵下岗失业人员300余人,创业就业培训90人;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工作,全面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镇新型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其中60周岁以上参保率达100%;完善城乡低保体系,做到应保尽保,累计发放低保金 万元,五保金 万元,优扶对象 万元。
(三)和谐稳定大局有力维护
五年来,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要求, - 4 -
强化工作措施、突出长效管理,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治安形势持续平稳。社会管理卓有成效,成立了镇村两级治安巡防队,投资41万元,高标准建设了综治工作中心,全面完成了视频监控平台建设,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人防技防体系建设初步形成。治安防范教育有声有色,先后开展了平安常识宣传、镇村干部走访、“小手拉大手,平安你我他”等主题宣传活动,累计走访群众26000户次,化解矛盾169起,群众的治安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严打整治活动效果明显,连续五年未发生现行命案,公众安全感指数达到96%以上,2010-2011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
信访稳定形势持续平稳。围绕提高群众法律意识、规范信访秩序、培育纯朴民风,狠抓了源头预防。坚持信访首问首办负责制,累计受理各类来访132件,实现办结率100%。深入推进领导包案责任制、48小时案件协调、社会法庭介入调解、镇村干部信访代理、矛盾纠纷周排查、周研判等工作机制,狠抓事要解决,一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得到有效化解缓解。2008年至2011年连续四年荣获“全市信访工作先进乡镇”,2011年司法所荣获“全省规范化司法所”。{乡镇换届政府工作报告}.
安全生产持续平稳。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健全完善镇、村、企业安全监管网络43个,持续不断地开展了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特种设备、学校等重点行业的专项治理活动,安全隐患整改率100%。全镇没有发生重大安 - 5 -
乡镇换届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油墩街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2011年6月1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油墩街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列席和特邀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镇上下团结一致、经受住严峻考验的五年;是我镇抢抓机遇,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的五年;也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大力实施中国湖城发展战略,在创新机制中谋发展,在破解难题中找出路,在狠抓落实上求实效,在统筹兼顾中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总量壮大、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社会和谐”的良好势头,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2010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亿元,比2006年翻了近一番;财政收入完成1556万元,是2006年的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00元,比2006年净增1300元。
(一)“十一五”时期,是我镇开放型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五年
开放型经济是命脉性经济,是油墩街发展的出路所在、希望所在。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高位推进,不断强化招商引资的责任意识,以承接东部沿海产业梯度转移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发挥乡情、亲情、友情的作用,远行千里路、访万户企业门、真诚结交广大客商,积极营造抓招商、引项目、促发展的火热氛围,开放型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跨越式发展。宝鸿化纤、宏阳金属、梦娜袜业、绍强鞋业等企业相继落户县工业园,并为全镇财政税收创造了良好的效益。2010年总投资1.2亿元的温州巨春鞋业落户我镇;同时大力 1
发展民营经济,拥有各类民营企业500余家,桐源公司短短几年一跃成为市级龙头企业。
(二)“十一五”时期,是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的五年
城镇建设对外是形象,对内是民生工程。五年来,我镇以“一心两区”为主线,拉框架、通道路、聚人气、旺商贸,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庙前湖为中心的环湖路建设初见雏形,逐步完善了以行政服务中心大楼的行政片区,以景湖路、油墩南路和骏宇商业街商业片区。农副产品批零市场、油墩北路开发和景观大道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迎宾大道作为拉开城镇框架的主线条现已启动。潼滩大桥项目已竣工通车,合成大桥渡改桥即将通车,3.8公里的景湖路(油墩段)改扩建工程已全面完成。先后荣获全县“文明村镇”、全省“文明村镇”和江西省首批省级示范镇。
(三)“十一五”时期,是我镇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的五年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村稳则大局稳。五年来,我镇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臵,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五年累计完成7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工作。积极推进“三清六改四普及”及“三绿化一处理”,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清洁工程通过落实责任,打造了县级示范点李景山村。2008年荣获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荣誉称号。二是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和生态农业。截止2010年底,全镇共有农业产业化企业16家,较2006年增加6家。建成了以漳田渔家乐为代表,集垂钓、美食、休闲为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特种水产品经营体系。三是造林绿化工作成绩喜人。五年来,全镇共完成造林面积20000亩,其中农田林网2000亩,荒山造林10000亩,通道绿化15公里, 2
高速两旁绿化13.5公里。
(四)“十一五”时期,是我镇社会民生事业进一步改善的五年
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成果惠及百姓,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扎实推进,并对特困户实行最低生活保障,从2008年到2010年,共发放城市低保278.53万元、农村低保752.1万元、五保户178.34万元、优抚补助341.26万元;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家电和农机下乡补贴、新农保等各项惠农、支农和灾后重建等优惠政策;整合中小学教师资源,充实教师队伍,从2006年到2010年,新招聘教师75名、特岗教师52名、“三支一扶”支教教师8名;计生工作阵地进一步得到巩固,各类台帐资料进一步完善,计生工作网络进一步健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左右。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五好文明户、优秀党员、模范代表等评选活动,2008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和谐乡镇”称号。
(五) “十一五”时期,是我镇社会稳定、平安和谐的五年
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不断强化维护稳定、信访工作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班子成员挂点包片制,落实固定接访日制度和带案下访、包案回访制度,尽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处理在基层。深入开展了和谐平安创建活动,对农村社会治安重点地区进行了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了警民联动、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了各类犯罪活动,群众安全指数不断提升,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五年来未出现有影响的群体性重复上访、赴京非正常上访现象和重大的恶性案件。
在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政府自身建设也得以加强,一是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牢固树立了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切实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虚心听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较好 3
地做到了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二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面对困难不推诿,遇到问题不回避,积极想办法、寻对策、找出路,破解一大批工作上的难题。三是切实加强了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了各项廉洁自律规定,树立了良好的公仆形象。 各位代表,回顾总结这五年来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凝聚着广大创业者、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也饱含着全体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镇政府向各位代表及所有关心、支持我镇改革、建设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质量仍不高。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少,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工业基础薄弱、产品科技含量和产业层次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档次不高,物流商贸业发展尚处于发育阶段。二是财政收支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结构不合理,有根的税源总量偏小,财政资金的短缺导致了我镇的投入不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三是发展环境仍待改善。基础设施、功能设施建设落后,道路、交通、电力、水利等生产要素的制约瓶颈未能得到根本改善;城镇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二五”时期和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省级示范镇的攻坚阶段。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理性认清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充分 4
考虑现实条件和发展潜力,利用建设省级示范镇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立足新起点,重新开好头、起好步,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开创省级示范镇建设新局面;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创新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在加快省级示范镇建设中实现进位赶超。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围绕实施中国湖城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开放,更加注重投入,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稳定,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大镇大作为”,努力打造鄱西北区域中心镇和高标准建设省级示范镇。
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达100%。
201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GDP同比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启动1平方公里新城区建设;力争在年内引入30家企业并初步形成产业雏形。
围绕上述目标,必须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举措,坚持“紧扣一个中心、抓好两个关键、规范三项管理机制”的工作思路:即紧扣省级示范镇建设这个中心;抓好中小企业创业中心和城镇新区开发建设这两个关键;进一步规范政府收支、城镇经营开发和社会服务三项管理机制。
各位代表,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头、起好步,是关系到全镇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年。现在,美好蓝图已经绘就,新的目标已经明确,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已经整装待发,作为 5
乡镇换届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1年8月10日在**镇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乡镇换届政府工作报告}.
**镇人民政府镇长 云允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以开展 “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战胜前进路上的各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工业化发展创造新奇迹。经过五年的发展,全镇初步
形成了煤炭、光伏、新型环保建材、物流、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新格局,全镇年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8.0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2.1亿元,翻了两番,年均增长32%;年固定资
产总投资从2005年的15.2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6.51亿元,增长了3倍,年均增长25%。全镇五年累计有6个工业重点项目投资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山晟新能源、北只图坑口储煤厂、山东泰山石膏板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山晟新能源项目由最初投资6亿元增长到56.69亿元,五年实现投资连续翻番;总投资2.2亿元日压缩30万立方米亨通天然气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全镇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增长能力进一步增强。
——农业产业化迈上新台阶。过去的五年,坚持农业稳镇
富民发展战略,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特色产业的发展,产业化建设一年上一新台阶,全镇形成了种鸡和香鸡、沙糖桔、果蔬罐头原料、特种水产养殖、高糖西瓜、高产提子、蔬菜等七大块产业化基地。通过帮扶,家禽养殖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镇内有现代化养鸡企业3家,现存栏种鸡46万羽,存栏肉鸡11万羽,年产鸡苗4400万羽。销售网络覆盖整个华南三省区及港澳地区的广西凉亭禽业集团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养鸡企业,该集团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2010年销售收入15亿多元。
——第三产业得到新突破。“十一五”期间,全镇以物流为主的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总投资2.77亿元的鑫大成物流、蒙兴物流、兴一物流、叁天地物流、星宇物流、东环物流等全部投入运营。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全镇经济新的增长点。
——财税收入实现新增长。过去的五年,坚持抓财税保稳定促发展的战略抓好财税工作,财税收入实现了新增长,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3621.1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101亿元,增长了3倍,年均增长30.4%。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十一五”期间,镇党委始终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化支农惠农各项政策的实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镇农民纯收入由2005年的5455元增加到2010年的9780元,年均增长12.46%,高于全旗平均水平。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期间,我镇13个村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镇党委积极引导各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布局,扎实推进路面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建筑美化“五化”工程,全镇共投入15.8亿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北只图向阳新村投入9000万元、东湾金河湾新村投入8300万元,建设新型农居住宅,基本建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现代化住宅小区,成为我旗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在全镇13个村都成为全旗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基础上,建成威俊等6个文明示范村,建成板申气等2个高标准试点村。
——社会事业开创新局面。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五年
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调整优化中小学校布局,积极推进寄宿制办学。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达标成果,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严格控制学生辍学,小学入学率达到100%。投资80万元完成板申气小学教学楼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过去的五年,全镇共投入1200多万元用于道路、水利、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泥硬化的进程加快,村级道路水泥硬化建设如火如荼,共硬化村级道路110公里,进一步完善了村级交通网络。认真协助做好110国道改道和G6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段的征地拆迁工作,工程建设如期推进,农民致富的道路日益完善。加大村容村貌的治理,全镇13个行政村均建成公厕3处以上,有固定的垃圾点和垃圾车,并形成了卫生清理的长效机制,农村改水改厕改气进程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全镇13个村建立了自来水工程管护机制,保障自来水管网正常运行,对9条支渠进行了清淤,长达33.3公路,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社会持续和谐稳定。五年来,化解100多件群体性矛盾纠纷,有效遏制了重大、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安全生产状况继续趋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全镇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继续下降,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公共服务领域亮点纷呈。新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从2005年的80.1%到2011年参合率已达97.10%,不断完善三级医疗卫生网
络,完善整修13个村卫生室,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使农民群众真真正正享受到了实惠。控制人口计划外出生和提高人口素质取得了新成效,人口与计生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创新开展了诚信计生工作,免费开展生殖健康义诊活动,计生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全力落实五保低保制度,做到应保尽保,资金发放能及时、准确、到位。新农保试点工作已全面铺开,农民长期企盼的老有所养的愿望得到实现。建成北只图、西湾等5家文化大院,建成沙兵崖、北只图等5个“草原书屋”,板申气村自筹资金34万、争取上级资金51万完成了文化广场和农民浴池等惠民工程建设。加大农民培训转移力度,年均培训农民9541人次,富余劳动力转移6891人次,提前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武装工作成绩斐然。五年来,累计为部队输送了68名优秀新兵。2008-2009年度荣获包头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度荣获包头市武装工作先进单位等多种奖励。
——政府工作水平有了新提高。认真执行镇人大决议,坚持向镇人大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意见。加强了与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联系,民主渠道进一步拓宽。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政府廉政建设持续加强,政府执行力、公信力有了进一步提高。此外,民政、司法、预备役、 工商、税务 、扶
乡镇换届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乡镇换届政府工作报告}.
——在XX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XXX{乡镇换届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6月2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XX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各位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第二届镇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镇完善“十五”期间规划目标、巩固成绩稳步发展的重要五年,也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关键五年。在这五年中,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镇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十七大会议精神,立足XX镇情,紧扣发展第一要务,负重自强,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基本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五年工作目标,社会经济发展步入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轨道,综合实力不断攀升。乡镇综合考评由届初倒数一、二到09年度第八名,2010年度更是进位到全县第三名,荣获乡镇目标管理综合考评二等奖,为十多年来最好成绩,2010年,我镇还被市里列为全市五个市级示范镇建设之一。
(一)发展为先,总体指标完成良好
通过上届政府五年扎实工作,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各项综合经济指标得以圆满完成。
一是财政收入加快增长。五年来,镇政府切实加强财政税收征管工作,保障了历年税收任务的完成。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后,认真搞好开源节流工作,积极培植新的税收增长点,实现镇级财政保运转、保工资、促发展的目标,五年来还清各类债务30多万,2010年财税收入完成340万元,比06年增长96.8%,列全县第四。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加大。五年以来,争取省市县各类建设资金三千多万元,连续多年超额完成争取投入性无偿资金任务,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0余万元,年均增长率达18%,极大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及投资环境,有力拉动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步伐的加快。
三是农民收入大幅提高。通过五年的扎实工作,农村产业结构得到逐步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增幅明显,到去年底,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年均增长{乡镇换届政府工作报告}.
6.1%。
(二)项目为重,重点工程深入推进
根据镇情实际,镇人民政府换届以来,着力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通村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夯实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是深入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能始终把工业暨开放型经济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五年来引进科信塑胶有限公司、瑞能手套、广源手套、XX万丽大酒店、亿鑫手套厂、鑫田鞋用油厂、XX县电镀集控区环保开发有限公司、XXX金银花科技有限公司、精工五金电镀厂、江麟电子电镀有限公司,联合引进全球五百强企业XX集团XX鞋业落户在XX境内,2010年荣获全县工业暨开放型经济工作考评二等奖、园区项目建设工作考评三等奖。
二是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基本思路,在这五年工作实践之中,我镇大力加强农业服务配套体系建设,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搞好产业结构调整,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市场得到有效监管,农村实用种养技术进一步推广,集中力量发展了山原、湴塘养牛及茶坑养鹅等农业产业,金银花产业已建成500亩种植基地,逐渐培植为XX特色产业,先后组建完善了前塘村等五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培育成效显著,农村产业化、商品连锁化经营程度逐步提高;2007年被评为全县“百里金花长廊”油菜生产先进乡镇,2008年获全县冬种工作先进乡镇,2008、2010年获全县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综合奖。抓好了两个“小农水”工程建设,完成了农田渠系配套建设,全力配合县移民局做好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移民安置对接规划等有关前期工作,配合
县旅游局规划开发“杨万里故里” 湴塘、“毛泽东1930年农村调查旧址”大桥一日游旅游线路。
三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快速推进了新村市级新农村综合示范点建设和湴塘、车田、下金壁、坛桥、山原老居等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突出了拆迁量大、筹资力度大和建设体量大的特色,尤其是新村、山原老居拆迁面积都在超万平方米以上,基本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受益农户一千余户、人口达到5000人,有效改变了农村面貌,建设成效显著,2009、2010连续两年获全县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考评三等奖。另一方面加快村村通公路建设。五年来,完成修建责任项目及非责任项目公路30余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水泥公路,并完成小陂、西岸等8个村的候车亭建设,拓宽双长线13公里路肩并绿化。2006、2009年分获全县交通公路建设工作三、二等奖,2007年获全县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考评三等奖。再一方面加快小城镇建设。完成圩镇集镇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重点地段控制性详规和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完成了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环境规划编制工作,协助县政府完成了高速公路出入口景观带建设,完成了交通岛景观带建设;XX村小康新区建设已动工,规划建设住宅110栋,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总投资2000余万元,进行了老圩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理,成效明显。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多做多补,少做少补,不做不补的原则,
对全镇的病险水库进行了维修加固,增强了农业经济发展后劲。
(三)统筹为要,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要求,五年来,镇政府以文明法治、稳定和谐为主题,着力抓好民心工程、计划生育、民政救济、民主法制、教育卫生等工作,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是加强了机关效能建设。完善了机关管理制度,推进了政务公开,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健全了便民服务网络。除在镇里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在各村设立了村组民事代办点;投资2万元建立XX镇平安联创中心,整合了镇综治、信访、司法力量,增强了为民办事能力。
二是文卫事业良好发展。五年来,始终坚持科教兴镇战略举措,加大投入改善教育教学设施,完成了茭坑、山原、友谊、焦源等村小学的新、改、扩建工程,尤其是争取上海市六灶镇政府、商会捐助30万元新建了六灶希望小学,镇政府想方设法筹集资金20万元全部还清了因2003年园区建设向教师的借款,XX中学近几年中考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已完工,一批村级文化活动室及农家书屋已投入使用。医疗卫生事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镇中心医院慈心医院已完成搬迁,镇内五所村卫生室已通过验收,房屋设施得到改造,医疗器械添置齐备,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搞好
花荄镇2011年换届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花荄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花荄镇人民政府镇长 赵九州
(2011年12月23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特别是“5.12”大地震后,我们面对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县城建设、省级工业园建设的巨大压力。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进取,认真实施十一五所确定的发展战略,超额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的新局面。
——过去五年是我镇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综合实力不断跃上新台阶的五年。201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13亿元,是2006年末4.1984亿的1.94倍;财税收入达到2532.32万元,是2006 年末828万元的3.0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07元,是2006年末4006元的1.67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5亿元,是2006年末的4.1倍。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好班子”,“全县综合考核奋斗目标奖”,并有24个单项工作受到市、县表彰。
——过去五年是我镇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双胜利的五年。“5.12” 大地震造成全镇因灾死亡76人,受
伤9135人,累计受灾人口达6.7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2.95亿元。地震发生后,镇政府在县委、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带领全镇机关干部和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攻艰克难,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双胜利。修建了前进十三组、柏杨五组、八组、先林1组等多个集中安臵小区,21980户住房重建加固全部完成,村(社区)组织办公用房和道路、桥梁、供水管网、燃气管道、学校、医院、广电通讯等民生和公益设施已经全面恢复并投入使用。我镇作为业主的灾后重建项目已全部竣工,并基本完成竣工验收、资料收集送审。
——过去五年是我镇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不断取得新突破的五年。我镇坚持“以民为本、让利于民、分享成果、和谐搬迁”的原则,采取了“政府主导,统一征地、统一安臵、统一拆迁”的工作模式,累计征地8000余亩,确保了县城和工业用地需求。新建了白鹤林、前进、西岩、罗林、文星、胜果等6个失地农民安臵小区,妥善安臵搬迁户2600余户。协助引进华晨汽车、好医生药业、银河科技园等近10个产值上亿的大型企业落户花荄,为工业园区注入了新的活力。镇上也先后引进了五洲气体、民兴商混、丰泰沥青等工业项目,做大做强原有项目,工业总产值达12.623亿元,全镇形成了以经营建材、服装、餐饮、副食品批发等不同类别的三产服务行业3500家,三产税收由五年前的160万元跃升为800万元。
——过去五年是我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新农村建设步伐稳步推进的五年。先后实施了18个村农业工程项目,前进、联丰、红
武、竹园4个扶贫新村项目,一大渠灌区、先林提灌站灌区、新开堰灌区3条水系整修工程,建成了红武、柏杨、兴隆、回龙、先林、前进、六合、太平等9个安全饮水工程,新建24个提灌站;改造整治了16个提灌站,新建和整治沉井83口、机井71口、山坪塘1230口,疏通沟渠21千米,新建引水渠12千米,“三建五改”5392户,新建小二型水库5座,新建农村集中供水站7个;改扩建村道182公里,新建水泥村、组道路156公里,23个村(社区)全部通上了水泥路;全镇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3个,会员达1600人,带动农户2000余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蛋鸡、肉鸭、生猪、种肉羊、水产、水果、蔬菜、署业、花卉苗木、水稻制种等产业已由小打小闹步入了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以猫儿沟、月亮湾、飞鹰山庄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业正在蓬勃兴起。
——过去五年是我镇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不断发生新变化的五年。100多个援建项目及市政项目在花荄落地建成,协助城建部门将老城区所有街道全面实现路面翻新整改扩建和地下管网铺设,益昌路、罗胜路、银河路等9条主要街道的立面风貌治理全面结束,绿化、亮化、美化实现城区全覆盖。城镇面积由5年前的4.1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8平方公里,街道由45条增加到现在的103条,新建居民住宅小区23个,其中电梯公寓6座,城镇人口由5年前的1.2万人增加到现在的3.8万人。辽宁大道、辽安路、塔九路、皂河路、花方路、物流通道(花荄段)已全面建成通车,绵安北第二快速通道(花荄至金家林快速通道)即将竣工通车、物流通道、一环路建设全线开工,花荄到兄弟乡镇、江油、绵阳城区
“半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过去五年是我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获得新改善的五年。教育资源得到优化整合,村办小学的历史结束,“两基”工作达到国家标准,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建了23个村(社区)卫生室,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法定范围内,并连年获得“计生工作先进乡镇”称号。加大了对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完成了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一批体育设施的建设,进一步规范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推行“一站式服务”。启动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参保人员达17653人,城镇低保人员达1936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32位“五保”“三无”人员实现集中供养,408户城镇居民住进了廉租保障房。累计开展技能培训22期培训8000余人次,开展就业援助活动10余次,为企业招工200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累计达50000人次,实现劳务创收10亿元 。与此同时,民政优抚、殡葬改革、统计、档案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也都取得新的成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实现“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灾后重建的收官之年,也是我镇经济社会大跨越、大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强工兴农高位求进,九曲花荄奋勇争先”的工作思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统筹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有力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年
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地税入库1100万元,国税入库2100万元,两税收入达到3200万元,同比增长26.37%,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32亿元,利润总额达550万元,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8229万元,民营工业增加值达2014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15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22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2.567万吨,生猪出栏5.82万头,母猪存栏6600头,新增农村专合组织2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800元,达到7507元。
(一)抢抓重建机遇,发展振兴集聚新优势。按照“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我镇认真做好灾后重建攻坚扫尾工作,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着力转化重建成果,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紧紧抓住工业园区所在地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激活发展潜能,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特色主导产业集群逐步集聚,长远发展能力得到增强;紧紧抓住重建后便利的交通优势,充分吸纳中小企业,经营建材、服装、餐饮等三产服务行业,目前已达4000家,群众就业水平得到提高;充分利用在重建中全面提升的生产生活条件,坚持“点线片”结合,连片打造现代农业休闲生态园区,群众收入水平得到提高;最大程度发挥重建公共资源效益,重建设施全部投入使用,敬老院入住孤寡老人32名,部分村依托阵地建设配套完善了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等“6+1”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村级活动场所服务党员群众、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阵地”作用。
(二)把握优势资源,农村建设再现新前景。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抓基础、壮产业、保民生、促增收的“三农”
2011乡镇换届政府工作报告新
乡十五届人代会材料之一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2011年3月1日xx区xx乡第十五届人大x次会议上)
Xx区xx乡人民政府乡长 xxx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在xxx委、区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财政增长”的总目标和xxx委“三大板块”建设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团结带领全乡人民,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扎实工作,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一五”时期的各项主要工作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xx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的五年。 全乡农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1.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5亿元,年均增长4.4%;乡镇企业营业收入由2006年的3.3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12亿元,年均增长12%。乡财政收入由2006年的89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9万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3803元增加到2010年的5700元,增加1897元。
----过去的五年,是xx农业经济取得新成绩的五年。 深入实施xxx委、区政府提出的“三种一养”战略,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狠抓三大种植基地建设。2006—2009年是以南方优质梨为主的优质水果增产丰收期,南方优质梨总产量年均达120万斤,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年增收200元。尧山花卉基地被自治区列为花卉产业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核心区以花卉协会运作方式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完成了转移扩建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周边村委会群众自发开展土地流转,发展花卉苗木产业,花卉种植面积扩大到3500亩,目前正在不断扩大。全乡年均蔬菜复种面积达2.7万亩,年均产量达4万公斤,建设了500多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点,基地内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养殖业朝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迅速发展,全乡年出栏100头猪以上规模养殖场已达50多家,家禽年均出栏70多万羽,生猪年均出栏3万多头。蒙正、上阳家、xx等村在农业结构特色上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农业总产值从1.2亿元增加到1.50亿元,年均增长
4.4 %。
----过去的五年,是xx乡村企业平稳发展的五年。 五年来,共引进了xxx有限公司、xx一分厂、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以汽车销售、医药销售、通信产品、电机、家具生产为龙头的30多家企业,引进资金33500多万元,形成了以第三产业、商贸、食品加工、仓储、建筑为主的发展架构,以及东种养、西工贸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过去的五年,是xx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
五年来,我乡采取群众自筹和争取上级扶持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农村交通、水利、村办公楼、村级文化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共投入资金约8千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每个村委都建了新办公楼,18个自然村新建了村级文化室,10个自然村建了球场和戏台,改善了村级办公条件和村民文化娱乐条件。加大了道路和水利维修力度,年均投入乡村道路、水利等建设资金达300多万元,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及村道硬化的目标,确保农田灌溉,仅2010年就投入了400余万元全面维修了大四路、灵田路、尧山路等,较好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耕作条件。加大人畜饮水工程投入,先后完成了四联、群力、上阳家、潘家等人畜饮水工程,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先后完成了上阳家、xx圩、尧山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2010年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完成了尧山、潘家、蒙正、上阳家、四联等村庄的“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及农村危房改建工作,村容村貌等明显改观。以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拆迁安臵为契机,积极探索城中村改造的模式,完成新码村、菜园里、泗洲湾、蔡家渡等道路建设拆迁村庄的安臵小区规划、设计、定点工作,部分安臵房即将开工建设。辖区绕城高速、东二环路全面建成通车,滨江北路、站前路、芳华路、建干北路等多条道路正在建设,立体交通网络即将成型,交通优势正在形成。
----过去的五年,是xx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
五年来,我乡一手抓物质文明发展,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实
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普及。加强了文化站、文化室、篮球场等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鼓励扶持壮大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每年都举办xx乡文艺汇演、彩调专场演出、篮球邀请赛等群众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科技服务三农不断加强。成立了蔬菜、花卉、养殖科技协会,建立了上阳家村科技服务中心,每年都开展种养科技培训,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人口与计划生育全面进步。实施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扎实地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稳住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6‰以下,在2010年计生创国优工作中,我乡代表xxx参加国家计生委验收得到高度评价,每年的计生工作全面达标,2006年xx乡被评为自治区婚姻新风进万家千村万户树新风先进单位。环境卫生显著改观。紧紧围绕村容整洁目标,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为契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有28个村被评为桂林市文明卫生村,在2010年卫生复审工作中,我乡高标准通过了国家创卫复审办的验收。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自2007年起,全乡农村都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5%;积极扩大劳动保险覆盖面,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不断增加,特别是针对失地农民积极开展养老保险工作,努力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农民生活和医疗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强化对尧山、漓江的保护工作,加大清理污染源和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力度,努力推进节能减排,农村环境质量持续优化。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我乡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千载难逢的机遇之年,也是全乡上下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克难攻坚、加快发展的一年。在xxx委、区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xx、改造提升老城区、打造xx农业观光旅游区”三大板块建设总体思路,团结和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乡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全乡完成农业总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6%;完成乡镇企业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700元,同比增长10%。
一、发展特色农业,农村农业经济取得新成绩
认真落实“三种一养”战略,积极打造效益特色农业,重点抓了无公害蔬菜技术培训,花卉基地扩建和动物疾病防控工作。共举办水果、花卉、蔬菜等技术培训班22期,培训2126人次,张贴技术标语220条,发出病虫预报11期,印发技术资料5800份,组织潘家、上阳家、四联蔬菜、果树种植户70人次外出到平乐、灵川等地学习3次。蔬菜种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今年全乡蔬菜复种面积达2.03万亩,产量2.3万吨,由于蔬菜价格较好,农户种植积极性提高,蔬菜种植收入依然是我乡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尧山花卉基地扩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种植面积新增 800多亩,达3500多亩,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逐步成为桂林市花卉生产、旅游观光的风景佳地,目前正通过核心区向尧山、上阳家等附近区域辐射。南方优质梨水果销售良好。积极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了全乡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