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作文三月三扎耳洞

经典语录大全  点击:   2017-12-05

二年级作文三月三扎耳洞篇一

三月三

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三月三的来历以及习俗是什么?下面由学习啦小编来告诉你吧。 一、三月三的来历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tuán]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宫观(如: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记”对真武大帝的来历和国内主要的真武道场以及真武“救

军旅之祸”

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简明而艺术地阐释。说明了人们在三月三纪念真武大帝的来由和意义。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说这天鬼魂到处出没。 农历三月三也是通灵人士,如女巫、神汉等宴请鬼神的日子。在这一天通灵人士常聚在一起欢庆,并摆宴席宴请鬼神,以感谢他们赋予自己的神通能力。

二、三月三的习俗

1.壮族

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

故又称歌仙节。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2.侗族

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3.布依族

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4.黎族

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们称它为谈爱日。关于它的来历,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黎族“三月三”是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人们称它为谈爱日,与海南苗族节日相同。传说,上古洪水时期,兄妹两人躲在南瓜中幸存下来。为了成家立业,他们决定分头寻找其他人,并约好来年农历三月三会合。结果几年过去两人无功而返。妹妹见找不到别人,就忍痛用竹签将自己的脸刺上花纹,又用植物染上了颜色,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以结夫妻,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这也是黎族“三月三”节和纹面来历的传说。至今在东方市东方镇中方,每年农历三

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汇集一起,参加“三月三”盛会,载歌载舞、谈情说爱。

5.土家族

土家族的三月三,则是土家族的情人节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习俗。

“三月三、踏沙滩”是象山石浦镇的一种民俗。关于它的由来,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与生产劳动有关:当地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地温和水温开始升高,浅海辣螺争相爬上滩头繁殖。当地人便在这个季节去沙滩拾螺,由此产生 “三月三、踏沙滩”的劳动场景。 如今,虽然滩头资源逐渐枯竭,当地老人仍耐不住在这个日子带着晚辈赶沙滩,重温昔日拾螺的场面。“三月三、踏沙滩”的劳动场景,也逐渐形成一个全新意的民俗文化活动。

如今的“三月三、踏沙滩”,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以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为主体,以体育、渔业竞技项目以及所邀外地歌舞、杂技节目为陪衬的特点。其中的文艺表演多种多样,除了跑马灯、舞龙灯、彩阁巡游等,还有据《辣螺姑娘招亲》等民间故事改编的越剧表演,以及 “辣螺姑娘抛彩球”在观众中招亲等娱乐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民俗性、群众性、参与性和娱乐性等特点。

二年级作文三月三扎耳洞篇二

三月三

{二年级作文三月三扎耳洞}.

三月三,即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不同地区对于“三月三”的定义是不同的,节日的叫法和习俗自然也大相径庭。三月三古又称上巳节。又是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并且在民间也有传说说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在这一天,天上会开蟠桃大会。

二年级作文三月三扎耳洞篇三

我爱三月三

我爱三月三

我的家乡在凤山县金牙乡大平村陇干屯,与当地的壮族人隔得很近,年长月久,对壮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一些传统文化也有所了解,特别是三月三。

据说,农历三月,风和日丽,气候温和,正是一年里最舒适的日子。村村寨寨的乡亲们就趁机来个大约会,唱山歌小调,歌唱祖国,歌唱自己的新生活,歌会热闹非凡。除此之外,壮族人还会有许多传统的活动和优秀文化习俗,其中最有特色的当数他们的花糯饭了。今年刚收获的糯米用四种染料染好色,装在冒着热气的蒸笼里蒸熟了,再和上一点蜂糖来吃,香甜可口。当你吃下时,唇上、舌间品着糯米清香和蜂蜜浓郁的甜味交融在一起,既赏心悦目又美味无穷。当然,你不用担心这些染料会威胁我们的身体健康,听壮家老人说,花糯饭是用各种纯天然的草药染制而成的,绝对没有问题。在壮族人看来,三月三是他们最隆重的节日,无色花糯饭预示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身体健康。因此,为了图吉利就在饭上涂上各种药材,不仅着了色,还能保健康,花糯饭有黄、紫、黑、蓝、白五种颜色。黄色是用黄姜染成的,能治肝炎;紫色是用一种草本植物染成的,可预防淌鼻血;黑色是用枫树叶子染成的,其作用是保护肠胃,不会拉肚子;蓝色的是板蓝根叶子,可清热解毒等,白则是糯米本身的颜色。可见壮族人民早就非常善于运用食材疗法,可谓一举两得。因为我家跟杭东的壮族居住得近,有些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也自然而然地受到

感染和熏陶。另外花糯饭还有更深的意义,各民族杂居在一起,在过节的时候,你来我往,都是朋友,都是乡亲,各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象征着各民族不分彼此,和睦相处。{二年级作文三月三扎耳洞}.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仅花糯饭是他们的一大特色,红鸡蛋也成为了他们的另一特色。着上颜色的红鸡蛋也是吉祥祝福的象征,但是壮族传统的红鸡蛋比我们汉族的更有特点,他们不仅着色,还要将鸡蛋精心打扮。比如:用各色韧性、花色都好的毛线捆住,还创新式地加几个毛线球,红鸡蛋就变成花鸡蛋了,如果把它挂在胸前真是心花怒放。

花鸡蛋和花糯饭不仅颜色好看,而且味道鲜美,同时还是成为各民族之间友好往来的纽带。“每逢佳节倍思亲”,三月三时节,为了让亲朋好友在路途上充饥,花糯饭和红鸡蛋就成了最好的礼物,它们不仅代表了吉祥,还代表了壮家人的质朴、勤劳和智慧。

我爱红鸡蛋、花糯饭、更爱三月三。

二年级作文三月三扎耳洞篇四

又是一年三月三

“海风吹来了三月三 谁家的小伙儿笑开了颜 打起独木鼓蹁跹 围着篝火迎接艳阳天 情歌唱来三月三 谁家姑娘羞红了脸”歌中这样唱到。又是一年三月三,清明过后,草长莺飞,柳绿花繁。溱水与洧水交汇的河边,一犁杏雨幽幽,三径桑云淡淡,万物萌动,春情勃发。河水对面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消灾除邪的祓禊仪式,青年人在河边或是相互追逐,或是撩水嬉戏。这时一对少年男女踏着柔软的青草,各自手拿一棵兰花,心领神会地踱到河边…… 这一幕发生在大约2500多年前中国周朝的情景剧,让当时的采诗官记入《诗经·郑风·溱洧》篇中。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

布依族人也过三月三,它是布依族一个非常普遍的传统节日。布依族 “三月三”是一个跨境的民俗圈,主要分布于贵州省南北盘江红水河两岸,即贵州、云南和广西三省区二十多个县市,面积大约有四万多平方公里。每个地方的过节风俗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有些地方的“三月三”的渊源与“上坟挂青”的民俗有关。布依人家或宗族集体到祖坟墓地挂青,杀猪宰羊,摆设酒菜和花糯米饭祭奠。节日这天,人们到山野踏青游春,儿童们摘嫩枫叶做成圆球抛打或着装枫香树叶子衣,妇女们则摘几匹嫩枫叶插在头髻上。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成花糯米饭吃。青年们到山坡上吹木叶、唱山歌。临别时,主人家用芭蕉叶包着花糯米饭和鸡腿肉分送孩子,作为节日的礼物。 望谟县中部的“三月三”与花米饭有关。当时的花米饭的颜色只有三种,黑颜色用来感恩父亲,黄颜色用来感恩母亲,紫红的颜色用来感恩媒人;随着人们情感的加深,花米饭变成了五色花米饭。贵州贵阳市一带的“三月三”的渊源与“祭地蚕”的民俗有关。传说古时有一庄稼汉为避免幼亩遭受虫害,他用了许多方法祭祀都不灵验。后来,他在春播时炒包谷花去喂地蚕,结果保住了幼苗。此后,这一带的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月初三那天,炒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祭毕,人们沿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人们认为,祭了地蚕,既可使它们迷糊,又能封住它们的嘴巴,田里的禾苗即可免遭虫害。后来将三月三定为“对歌节”。

三月三对布依族群众来说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不仅象征民族性、社会性、集体性,更是文化交融的象征:布依族的“三月三”包含有孝道、感恩、和谐、欢乐、富贵、吉祥、团结、情爱等文化内涵。布依族群众认为,不管你当多大的官,你读过多少书,在 “三月三”你必须回家扫墓;布依族有这样的民俗“三月三要起得早,六月六要坐得晚”,这天人们起得比哪天都早,把花米饭做好后就烧香敬祖宗和自己家的恩人;“三月三”是“民族团结”节,各民族相互来往,不亦乐乎。但是随着乡村经济开发的深入,农民外出打工的增加,布依族的文化民俗活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三月三的濒危状况正在加剧,民俗文化空间有从城镇退向农村的趋势,城镇里过“洋”节日的人越来越多,不少年轻人认为民俗节“土”进不了大雅之堂。传统的节日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根源,是一个民族一起发明、一起享用的精神食粮,这种文明会天然地构成一个民族的凝集力,再加上附于其上的审美感情、兴趣,它的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因此,它的消失对整个民族的影响也将十分巨大。现在,已经有

越来越多的布依族儿女加入到保护三月三等传统民族节日中的行动中来。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三月三是充满乐趣的,神秘的、奇妙的,人们在它欢乐热烈的气氛中,将体验到越来越多的精彩。

二年级作文三月三扎耳洞篇五

三月三(汪鸿潇)

三月三

姓名:汪鸿潇

年龄:11岁

地址:云南省师宗县五龙中心完小四年级97班

邮编:655707

电话:13769779298{二年级作文三月三扎耳洞}.

来吧,朋友,到我们五龙来,来吧 ,我们壮家人热情欢迎远方的客人和我们 一起欢度 “三月三”民俗文化节。

我为你染好了红通通的鸡蛋,我为你染好了五颜六色的花米饭,我为你准备好了竹竿,带着你一起翩翩起舞;我为你准备好了竹筏,带着你一起在河面上戏水,我要与你大战三百个回合。我为你准备了壮家姑娘喜欢的壮族服装,让你送给心爱的人,我要把你打扮成全天下最美丽的人。

我为你杀好了鸡鸭,我为你宰好了牛羊,我为你买来美酒和水果,我愿陪你一起从早晨喝到太阳西下。来吧,朋友,到我们五龙来吧,来和我们壮家人一起参加这激情四溢的盛典吧。

清晨太阳还未醒来,可勤劳朴实的人们早以经忙开了,人们个个都兴高采烈把屋子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有的忙着烧火宰鸡鸭,有的忙着染花米饭,个个忙的都不可开{二年级作文三月三扎耳洞}.

交,准备着节日的饭菜。

正午时分,大街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手拉着手跳起了竹竿舞,伴随着悠美的音乐,跳起优美的舞蹈,犹如一群彩色的蝴蝶翩翩起舞。热了,累了想凉爽一下,那好,来泼水吧,人们拿来了水桶端来了盆,一盆又盆的水泼向纷飞的人群,就这样,广场上一下变成了水的海洋,水代表着祝福。水代表着人们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水是祝福的水也是吉祥如意的水。

夜幕降临了,天上刚刚露出几颗星星,年轻人点着了早以准备好的篝火,只见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呐喊让周围都沸腾了起来,这时音乐响了起来,身着节日盛装的姑娘、小伙都来了,他们手拉手脚碰脚的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跳着,叫着,追逐着,嬉戏着„„火光照红了每个壮家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壮家人的心。听,那悦耳的歌声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唱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祈盼。

来吧,朋友,到我们五龙来吧,来和我们壮家人一起欢度“三月三”,庆祝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吧。我们壮乡人民永远欢迎您的到来。{二年级作文三月三扎耳洞}.

教师点评 :小作者热情邀约远方的客人到壮乡来做客。字里行间 处处可以看出小作者的热情真挚,同时也折射出壮乡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美好品质.(指导教师:何立坤)

二年级作文三月三扎耳洞篇六

又是一年三月三{二年级作文三月三扎耳洞}.

又是一年三月三

又是一年三月三

风筝飞满天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

走回到童年

记得那年三月三

一夜难合眼

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

不觉亮了天

叫醒村里的小伙伴

一同到村边

怀抱画着小鸟的风筝

人人笑开眼

抓把泥土试试风 放开长长的线 风筝带着天真的笑声

和白云去做伴

记得那年三月三 一夜难合眼

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

不觉亮了天 如今每逢春风暖 常念三月三

还有画着小鸟的风筝 和那小伙伴 风筝懂得我的心 朝我把头点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 永把我陪伴 风筝懂得我的心 朝我把头点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 永把我陪伴 啦啦……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中考满分作文绘画
下一篇:五年级作文微波炉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