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5

热门资讯  点击:   2017-10-06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5篇一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_5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注意有两个版本)

( 请认真核对内容正确性再抄! )

版本一:

一、单项选择题

1.A2.D3.C4.C5.C6.B7.A8.B9.D10.D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苏格拉底

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是智者们的同时代人。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

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这些思想后来都被柏拉图所继承。

3.神学政治观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三、问答题

1.什么是政治思想?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政治思想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阶级性与社会性

政治思想的阶级性首先是由于在阶级社会中各阶级都有各自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要求,都要为实现各自的阶级目的而奋斗;其次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每个社会的统治思想。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利用手中掌握的各种工具,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人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观点,这也就是所谓的政治社会化。

政治思想还具有社会性。可以说政治思想的阶级性是蕴含在社会性之中的。

(2)时代性与继承性卓越人社区

任何一种政治思想都是"应时而生,适时而变"的。每个时代的政治思想都有其时代特点。但是后代的政治思想又总是从前代继承而来。

(3)民族性与交汇性

由于每个民族生活的环境不同,使得各个民族所创造的思想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这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由于人类思想文化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政治思想又具有一定的交汇性。

在民族性与交汇性中,民族性起着决定作用。因为:只有坚持民族特点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当一个民族借鉴、吸取其他民族思想文化时,其基本立场是从本民族的需要出发,要与本民族的实际相结合;文化的交流必须是立足于本国国情,从本国需要出发,对外民族思想消化借鉴,为我所用。

2.如何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

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形成于公元前8-6世纪的古代希腊,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围的面积有限的农村。城邦是自给自足的国家,城邦中的政府是公共权威,负责维护城邦的政治秩序。受地理环境影响,希腊的城邦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它对外独立,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独立的城邦很难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也就无法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希腊城邦中有奴隶、自由人和自由公民。只有自由公民才在城邦中享有政治权利。城邦本质上就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

由于公民的人数有限,城邦普遍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公民通过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等机构直接参与城邦重大事务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动议,作出决定。

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民主制度已经在各个城邦中普遍建立。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带来公民的广泛参与。公民依靠他们自己制定并遵守的良好法律,从事协调一致的活动。法律不仅约束公民,使其合乎规范,对统治者也同样进行抑制和监督,使其不能为所欲为。总之,城邦的命运掌握在公民手中,这激发了人们对政治的关心和思考,带来政治思想的发展和繁荣。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民主制度不仅使希腊人在哲学、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使政治思想不断丰富和繁荣。

尽管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对后世西方的民主观念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是,雅典的民主制也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雅典的民主是非常狭隘的民主,政治权利仅限于公民享有,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外邦人和妇女都被排除在外,民主权利只是自由公民的特权。

3.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中世纪的政治思想表现出以下的基本特征:

首先,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征。

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哲学、政治学、法学等一切学科都被合并到神学中,以神学的形式出现。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由于西欧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被吸收到基督教神学之中,神学统领一切,政治领域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各门学科包括政治学,都没有独立的地位。它们在内容上都成为神学的婢女,在形式上被降为神学的不同分支。 第二,世俗国家观念淡薄是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又一特征。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的统治降低了国家的作用。根据基督教的信仰,世俗国家只是在教会之旁或教会之下的一个社会组织。教会控制人们生活中的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世俗国家仅仅负责低等级的事务。由于中世纪国家以分封和私人占有为基础,国王与臣民之间的联系以分封时的契约为保障,成为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中不存在正式的"国家"概念,中世纪的人不了解国家的独立自足和自主,更不了解国家概念的公民团体基础和法律基础。世俗国家观念的淡薄无疑有利于强化教会统治,树立教权高于王权的思想意识。

第三,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教权高于王权,教权至上的思想成为思想的主流。"双城论"、"日月论"、"两剑论",是这一思想的主要代表。

第四,中世纪的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中世纪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也十分低下。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都是实践需要的直接产物,很少理性的加工和抽象的推演。所以,政治理论显得非常贫乏,很少产生杰出的政治学著作和论文。

三、问答题

1、 什么是政治思想?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教材P3-5

要点:(1)政治思想的概念P3(2)其基本特征P3-5

A、阶级性与社会 B、时代性与继承性 C、民族性与交汇性

2、 如何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教材P18-20

要点:(1)城邦的概念及其特征P18

(2)城邦的阶级划分及享受政治权利的状况P19

(3)希腊民主制度特别是雅典民主制的概况P19-20

3、 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有那些?教材P54-56

要点:(1)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2)世俗国家观念淡薄

(3)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

(4)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注意有两个版本)

( 请认真核对内容正确性再抄! )

版本一: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B4.C5.D6.A7.D8.A9.D10.B

二、名词解释

1.权力政治观

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一政治观认为,政治权力的建立是来源于维护个人权利的要求。围绕着权力,人们形成了一系列的新观念,从马基雅维利的"国家理性"到布丹的"主权"理论,西方政治思想搭建了权力政治观的基本框架,确立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体系。

2.洛克

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政府论》上下篇等著作。

洛克将霍布斯等人的理论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分权理论,主张建立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奠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论》被奉为资产阶级的"圣经",而洛克本人亦被奉为资产阶级"自由的始祖"。

3.杰斐逊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启蒙思想家,美国民主传统的缔造者。从1801-1809年,杰斐逊连任两届美国总统。执政期间,杰斐逊采取一系列措施,为美国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杰斐逊以明确而坚定的语言将近代以来西方权利政治观的主要内容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创造性地将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一积极性的权利融入到自然权利的理论体系当中,成为美国

革命的宣言书。独立宣言一方面宣布了个人不可剥夺的平等权利,另一方面还进一步申明了政府的基础及其权力的来源,对美国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杰斐逊对于权利那种"不言而喻"的论证方法成为权利政治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独立宣言》被视为美国精神的体现。

三、问答题

1.分析布丹国家概念的主要特征?

布丹的国家起源论深受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两人都主张国家起源于家庭。这些家庭在又在共同利益的趋使下,组成村庄。为了获得生活的必需品,村庄开始向外扩张,形成城镇。为了保护家庭或是抢夺财产,同一社区的人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些非政治组织。为了抵抗外敌,这些组织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了领导,并赋予他以至上的权力。这些许多家庭部落就在这个权力的统治下,从而形成了国家。

在对国家的产生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布丹提出了国家的概念。他指出,所谓的国家就是由许多家庭及共同的财产组成的具有最高主权的合法政府。这一国家概念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家庭:家庭的出现既是人类自然本性使然的结果,同时亦带有社会组织的性质。一方面,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的产生主要是出于血缘的结合,因此,家庭的产生主要出于人类的本性;另一方面,家庭同时也是利益上的安排,它使得家庭中的成员服从家长,家长则需要关心着这些人的利益。家庭既反映人类的自然本性,又具备法学的性质。因此,,家庭不但有家庭的成员,例如父母、子女、奴隶等,而且家庭还需要具备私有财产以维持家庭的物质存在。

2).共同财产:共同财产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和特征。布丹以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来划分国家与家庭的范围,家庭是私有的范围;国家是公有或共有的范围。布丹发展了罗马法管辖权的观念,试图以不可剥夺的家庭权利来对抗至高无上的王权。然而,正是这种区分使布丹的国家理论同时包含了两个绝对物:"家庭的不可取消的权利"和"主权者的无限立法权力"。从罗马法的管辖权观念出发,布丹试图以家庭来对抗至高无上的王权。然而,当布丹试图将家庭不可转让的权利同国家的绝对权力联系在一起时,他的理论出现了不可克服的逻辑困难。

3).主权:主权是国家的标志,只有一个拥有了主权的共同体才成为国家,主权使得这一共同体享有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从而真正成为一个国家。主权概念是布丹国家理论中最富贡献的内容。

4).合法:布丹的国家起源理论更多地强调了强力与争夺的作用,强调了臣民对国家的服从,同时,布丹也承认神法和自然法的权威。布丹认为,国家是"拥有最高权力的由若干户人家及其共同财产组成的合法政府"。布丹认为,强力与征服并不足以造就一个国家,国家还需要在神法和自然法的指引下,以维护公民的物质利益为目的。

布丹的国家理论已经具备了近代的某种特征,例如,国家目的是公共福利、财产权是自然的权利、自然法保护私有财产等思想都反映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特征。

然而,布丹的理论中仍然搀杂着神法、家长制等思想内涵,并没有完全摆脱古代和中世纪政治理论影响。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政治思想有什么特征?

通过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形成了以个人权利、财产权利为核心的权利观念,同时也形成了以限制权力、分权、法治为核心的权力观念,这为英国自由宪政思想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就其政治思想关注的共同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财产权成为各派政治思想关注的出发点和归宿。主要是围绕着征税问题,英国的国王与贵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通过大宪章的制定形成了宪政传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源也在于确立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权。因此,对私有财产权的思考成为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霍布斯虽然在政治上主张专制主义,但他也承认私有财产权的合法性,要求在经济领域里实现经济自由,;洛克更是以私有财产权为自己政治理论的中心,;激进的掘地派代表温斯坦莱则围绕着财产权的问题主张公有制。

第二,国王与议会的关系成为人们政治思考的基本主题。英国内战的发生主要以国王为一方,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另一方而展开的。围绕着国王和议会的权力,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菲尔麦、霍布斯为代表的君主专制派为国王辩护,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以弥尔顿、利尔伯恩等人为代表的激进派要求废除王权,建立人民主权或议会主权的共和制度。在这两派之间,以洛克等人为代表的中上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主张君主服从议会的权威,实行君主立宪。

版本二:

一、 单项选择题{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5}.

1.(A)2.(C)3.(B)4.(C)5.(D)6.(A)7.(D)8.(A ) 9.( D) 10. (B)

二、名词解释{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5}.

1、权力政治观:主张国家的本质是权力,政治就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斗争,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在一个国家内部,权力体现为让人畏惧的实力或暴力;在国与国之间,权力意味着独立,不受外来侵略与暴政的干涉。

2、莫尔:英国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他的著作《乌托邦》在批判现代社会弊病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在乌托邦里,人们消灭了私有制,消除了剥削,削除了贫富分化,一切财产归全民所有。莫尔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生产的角度提出了以共同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的设想,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他还明确地提出了要实行民主政治制度。

3、自然状态: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霍布斯假设了一个自然状态,他认为在国家成立以前,人类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具有同等的自然权利,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每个人又都是自由的,但人们趋利避害的利己本性,这种自由又平等的状态就充满了战争。因此,人们通过自然法的规诫作为行动指南,走出战争状态,成立国家。

4、洛克: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公民自由,宗教宽容和君主立宪是其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他在《政府论》一书中,提出了法治、分权的政治制度设计,总结了英国自中世纪晚期以来形成的宪政与法制权统,对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社会契约论:是法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卢梭的政治思想理论。他以社会契约的理论来探讨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解体,论证权力的来源及个人权利的保障等资产阶级革命早期政治思想的基本方法,它在17、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卢梭使用社会契约的方法来阐发他的政治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基本思想。

6、杰斐逊: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启蒙思想家,美国民主传统的缔造者。从1801-1809年,杰斐逊连任两届美国总统。执政期间,杰斐逊采取一系列措施,为美国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杰斐逊以明确而坚定的语言将近代以来西方权利政治观的主要内容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创造性地将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一积极性的权利融入到自然权利的理论体系当中,成为美国革命的宣言书。独立宣言一方面宣布了个人不可剥夺的平等权利,另一方面还进一步申明了政府的基础及其权力的来源,对美国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杰斐逊对于权利那种“不言而喻”的论证方法成为权利政治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独立宣言》被视为美国精神的体现。

三、问答题:

1、分析布丹国家概念的主要特征。教材P89—90

要点:(1)国家概念

(2)国家的四个特征:家庭、共同财产、主权、合法。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政治思想有什么特征?教材P168—170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5}.

要点: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在政治方向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法律改革和议会改革,完善政治体制,缓和社会矛盾,扩大和维护自己的统治权力。

(1)功利主义成为政治思想的主要理论基础„„

(2)自由主义关注的重心从政治自由转向社会经济领域的自由

(3)保守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批判的空想共产主义对工人阶级产生了重大思想影响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5篇二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4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为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D)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

A.慎到 B.商鞅 C.韩非 D.李斯

2.性品说是(C)在人性问题上的基本看法。它是对儒家人性的继承与改造,使其更加精致、完整、系统、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A.孟轲 B.朱熹 C.韩愈 D.柳宗元

3.面对宋朝严峻的局势,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思想兴起,其重点是(A)

A.吏治与财政改革 B.岁币改革 C.税制改革 D.整顿纲纪

4.清末,(B)震惊于深重的社会危机,于是疾呼哀世已到,倡言改革,开一代风气之先,社会影响很大。他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前夕的一位思想家,也是传统政治细想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A.徐光启 B.龚自珍 C.康有为 D.孙中山

5.西汉初,汉惠帝四年“除挟书令”,命民间献书,诸子百家之学逐渐复苏,思想文化领域又出现了比较活跃的局面。这在历史上被称为(“ B ”)。

A.百家争鸣 B.百家余绪 C.罢黜百家 D.从谏如流

6.韩愈吸收儒家传统思想材料,并借鉴佛道,以道对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原则作了重新概括和抽象,提出了(A)。

A.道统论 B.祖统论 C.玄学 D.名教

7.范仲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思想和李觏强本节用,寓兵于农的改革主张,为稍后的(C)做了理论铺垫。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王安石变法 D.戊戌变法

8.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 B )最具特色,(B)是创始人。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

A.濂学 周敦颐 B. 泰州学派 王艮 C.关学 张载 D.洛学 程颢

9.理学内部流派众多,但他们在政治取向上高度一致,都以( C )为归宿。

A.社会改革 B.民族统一 C.维护君主政治 D.富国强兵

10.民代(D)是传统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有《船山遗书》传世。他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在近代,其思想的价值为人们所发现和承认,对推动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变革和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A.韩愈 B.王守仁 C.朱熹 D.王夫之

二.名词解释

1.贾谊:贾谊,洛阳(今属河南)人,西汉著名文学家、政论家。他是西汉初年儒学复兴的代表人物。他18岁时就以文学才华闻名于郡中。20岁时,经人推荐,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后升为太中大夫,参与了制定礼仪、律令等工作。贾谊长于议论,认识深刻,政治思想以儒家为主,辅以法家,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著作有《新书》58篇传世,其中最著名的有《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等。

他关于强秦二世而亡教训的总结和重民思想等对于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指导书P92)

2.独崇儒术:(指导书P93)

3.道统:(指导书P103)

4.民本:国家为君主之本、庶民为国家之本、安定民生为政治之本是民本思想的核心论点。

它是关于君民关系的政治理论。从盘庚的“重民”、周公的“保民”、孔子的“爱民”,到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再到汉唐以来形形色色的民本论,民本思想不断被充实和丰富。许多统治者宣称“以民为本”,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政策。最有代表性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民本思想及其政治实践。(指导书P104)

5.李觏:(指导书P111)

6.顾炎武:(指导书P121)

三.论述题

1.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思想的内容实质是什么?(指导书P96)

2.如何评价李世民和柳宗元的民本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指导书P108)

3.王守仁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P123) (指导书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5篇三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5及参考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5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 )为主要特征的。

A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

B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C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

D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5}.

2.荷兰政治思想家( )较早地对自然法的理论进行全面的阐释,初步地提出了自然权利的主张。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在主权理论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A奥兰治

B格老秀斯

C斯宾诺莎

D霍布斯

3.18 世纪的法国,就政治思想的发展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和以卢梭为代表的( )。两派均从自然状态、自然法、社会契约等基本的政治概念与研究方法出发,提出了分权制衡、人民主权等重要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A保守派 激进派

B立宪派 改革派

C宪政派 民主派

D自由派 民主派

4.( )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表现。

A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B亚当 · 斯密

C邦雅曼·贡斯当

D伊曼努尔 · 康德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是( )制定的( )。

A商鞅 《商君书》

B韩非 《韩非子》

C李悝 《法经》

D李斯 《焚书令》

6.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 )的认识顶点。

A天人合一

B重民思想

C抑民思想

D重农思想

二、名词解释

1.双城论

2.神学政治观

3.黑格尔

4.边沁

5.儒家学派

三、简答题

1.19世纪法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状况如何?

2.简述墨家的尚贤思想。

四、论述题

顾炎武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B3. D 4 . A5 . C 6. B

二、名词解释

1.双城论

双城理论是奥古斯丁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

依照奥古斯丁的理论,两个城在现实社会是混合在一起的。上帝之城是由注定得救的基督徒组成的,其余的人则构成世人之城。到末日审判的时候,两座城才彻底分开。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久和完美的和平,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他们仍是悲惨的,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在区分“上帝之城”与“世人之城”的基础上,奥古斯丁阐述了他关于国家与教会的思想。他并不认为“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可以等同于人间任何一种社会组织。不过,上帝之城至少可以由教会来代表,世人之城可以由异教国家来代表。两个城的成员在最高的爱上相互对立,但对于许多较低等级和中介的善,他们的爱是共同的。这使两个城的公民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领域可以达成一致。这样就构成了共同体的一套价值体系,社会正是这个共享的中间价值领域。与世俗国家相比,奥古斯丁赋予教会以更高的地位。

奥古斯丁依据双城论所提出的教会与国家关系的主张,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基本信条,对中世纪的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奥古斯丁本人也因此在基督教会内享有巨大的声望。

2.神学政治观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3.黑格尔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表现。

青年时期的黑格尔在法国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推崇理性,主张人权,他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的黑暗,渴望德意志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与兴盛,表现了极大的爱国热忱。

黑格尔晚年的思想渐趋保守,在继续主张改革和进步精神的同时,极力论证普鲁士专制君主制度的合理性,赞美普鲁士王国。1821年,黑格尔政治思想的代表作《法哲学原理》一书出版,书中集中、系统地表达了他的政治思想。

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黑格尔明确认为国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为了实现德国的统一,黑格尔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黑格尔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王权三种,他强调王权的地位和作用。

4.边沁

耶利米·边沁,英国法学家、政治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1776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政府片论》,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改革主张。1789年发表了《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该书使他名声大震。

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

边沁的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正是在功利原则的指导下,边沁提出了他的政府理论和改革主张。

5.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孔子。他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这些典籍后来成为儒家经典,称为“六经”。孔子提出了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他成为儒学的祖师。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除孔子外,有孟子、荀子。

三、简答题

1.19世纪法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状况如何?

革命后的法国社会,阶级矛盾愈趋尖锐复杂,政局动荡反复,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空前激烈。法国社会长期的政治动荡催生出众多的政治思想流派,如正统主义、自由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空想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实证主义等,它们代表着不同阶级或阶层的利益。

正统主义是极端保守的封建复辟思想,代表封建贵族阶级利益。它在法国革命后兴起,在波旁王朝复辟后的“神圣同盟”时期极盛,在欧洲1848年革命后衰落。

自由主义思想反映了19世纪初期法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日益突出,各种反对资本主义、主张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流派广泛流行。19世纪初期产生了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三四十年代出现了空想共产主义。此外,无政府主义也流行开来。

作为资产阶级抵挡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的理论武器,实证主义在19世纪30年代出现。实证主义在追求科学知识的口号下,要求以阶级调和求得社会的改革与进步,反映出面临新的斗争任务的资产阶级的策略变化和巩固资本主义政治秩序的根本目的。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由“应然”向“实然”阶段过渡提供了理论武器。

各种政治思想的纷繁多样、变化频频,以及彼此之间的复杂斗争,成为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2.简述墨家的尚贤思想。

尚贤是墨子的一个基本政治主张。在他设计的政治体系中,圣王、贤臣是同一天下之义,建立统治秩序的必要条件之一。

墨子生活的时代,贵族政治是主流,各诸侯国君在选用官员是的基本做法还是任人唯亲。墨子对这种状况很不满。他认为,不少诸侯国之所以政治混乱,原因就是当权者不能做到任贤使能。他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使能以治之”的用人原则,任用有才能的人,而不再局限于“富贵”、“亲戚”的狭小范围内。他主张在用人上要效法古代的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要把那些真正有才能和德行高尚者挑选出来,给他们适当的职位和相应的物质待遇。墨子主张官员队伍要有一定的流动性,官员要能上能下,做到择优汰劣。所谓“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上》)。

墨子特别提出,选用贤才不拘出身,即使出身低微,只要是贤才,也要选用。他的一句名言是:“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因为在他看来,“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贵族与平民的身份地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墨子还提出了判断一个人贤能与否标准。他认为,作为贤者,要能竭尽全力侍奉君主,终于职守,把功劳、安乐留给君主,自己承担怨恨诽谤和忧愁。此外还要能帮助、教育民众,解决民的温饱问题,使社会秩序井然,人们各安其生。

墨子所谓的贤能就是既忠于君主,能为君主效命,又能治理人民,以满足君主政治需要的人才。

尚贤的原则确定了,墨子又提出了实施尚贤的具体方法,就是要为贤才“置三本”。墨子解释说:“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也;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也”。墨子认为,使用贤才就要给予必要的爵位、俸禄和权力,否则贤才难以树立权威,以发挥才能,实现治理。“置三本”实际上是要解决贤者的经济、政治待遇和工作条件的问题。墨子认为这些是推行尚贤的根本措施。

墨子尚贤主张反映了正在崛起的士阶层的政治期盼。

四、论述题

顾炎武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对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体制的批判

顾炎武对天下与国家作了区分。与黄宗羲相似,他也提出天下的概念,并把之置于国家之上,认为一家一姓之兴亡并不代表天下的兴亡。保国家是君臣的责任,而保天下则低微如匹夫匹妇者也有责任。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点的来源。区分天下与国家,并认为天下高于国家,使之可以脱离一家一姓,一朝一代的狭隘视角,而能在更宽广的范围内认识探讨政治问题。同时匹夫有责体现和发扬了传统思想中士人对自身价值和责任的认识,表现了心怀天下的广阔胸怀和改造社会的积极态度。

顾炎武又区分公私,以天下为公。他崇尚三代,并认为三代与后世的根本区别在于,三代公天下,以后则是私天下。为了使一己之私利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和保障,统治者必然会将财权、政权、兵权等各种权力集中于君主。而这种君主集权专制制度正是天下动乱、人民苦难的根源。

顾炎武对君主尊贵地位的持怀疑与否定态度。首先,他通过考证指出,在古代,君只是一个普通的称谓,君本身不具有特别高贵的含义。其次,他指出,"为民而立之君",君是为治民而设立的,只是一个政治职位,没有特别尊贵的地方。同时,君、卿等获得俸禄只是免其耕作而已。所以,君主不能"肆于民上以自尊","厚取于民以自奉",不可作威作福,损民自足。

(2)调整、改革集权体制的设想

顾炎武认识到君主高度集权体制的弊端。因而主张对之进行调整,合理配置权力,以矫治君主过度集权之失。

他提出,君主虽独掌天下之大权,却不能独治天下之事,而应对臣下适当授权,以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才能最终保障君主地位。

他认为,当时政治体制上的突出问题是,中央集权,地方无权,从而无法发挥地方在富国裕民方面的作用。对分封制、郡县制,他认为两者均有其弊病,封建制容易造成地方权力和独立性过大,而郡县制则容易造成中央过度集权。为了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纠正中央集权过重的弊病,就应"寓封建之意于郡县",对现有体制进行调整。具体做法是中央、郡县、乡亭、宗族层层分权。地方官实行终身制,世袭制,在人事、财政等方面予以较大的自主权。同时,地方要接受上级的领导和控制。

顾炎武也尊公抑私,他认识到君主体制极端自私和高度集权的严重弊端。并试图对之进

行改革,为之注入一些灵活性的因素。但其设想并不能根本解决君主政治的问题,是治标之策。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5篇四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1参考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1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D3.C4.C5.C6.B7.A8.B9.D10.D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苏格拉底

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是智者们的同时代人。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

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这些思想后来都被柏拉图所继承。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5}.

3.神学政治观{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5}.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三、问答题{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5}.

1.什么是政治思想?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政治思想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阶级性与社会性

政治思想的阶级性首先是由于在阶级社会中各阶级都有各自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要求,都

要为实现各自的阶级目的而奋斗;其次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每个社会的统治思想。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利用手中掌握的各种工具,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人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观点,这也就是所谓的政治社会化。

政治思想还具有社会性。可以说政治思想的阶级性是蕴含在社会性之中的。

(2)时代性与继承性

任何一种政治思想都是“应时而生,适时而变”的。每个时代的政治思想都有其时代特点。但是后代的政治思想又总是从前代继承而来。

(3)民族性与交汇性

由于每个民族生活的环境不同,使得各个民族所创造的思想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这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由于人类思想文化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政治思想又具有一定的交汇性。

在民族性与交汇性中,民族性起着决定作用。因为:只有坚持民族特点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一个民族借鉴、吸取其他民族思想文化时,其基本立场是从本民族的需要出发,要与本民族的实际相结合;文化的交流必须是立足于本国国情,从本国需要出发,对外民族思想消化借鉴,为我所用。

2.如何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

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形成于公元前8—6世纪的古代希腊,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围的面积有限的农村。城邦是自给自足的国家,城邦中的政府是公共权威,负责维护城邦的政治秩序。受地理环境影响,希腊的城邦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它对外独立,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独立的城邦很难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也就无法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希腊城邦中有奴隶、自由人和自由公民。只有自由公民才在城邦中享有政治权利。城邦本质上就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

由于公民的人数有限,城邦普遍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公民通过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等机构直接参与城邦重大事务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动议,作出决定。

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民主制度已经在各个城邦中普遍建立。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带来公民的广泛参与。公民依靠他们自己制定并遵守的良好法律,从事协调一致的活动。法律不仅约束公民,使其合乎规范,对统治者也同样进行抑制和监督,使其不能为所欲为。总之,城邦的命运掌握在公民手中,这激发了人们对政治的关心和思考,带来政治思想的发展和繁荣。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民主制度不仅使希腊人在哲学、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使政治思想不断丰富和繁荣。

尽管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对后世西方的民主观念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是,雅典的民主制也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雅典的民主是非常狭隘的民主,政治权利仅限于公民享有,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外邦人和妇女都被排除在外,民主权利只是自由公民的特权。

3.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中世纪的政治思想表现出以下的基本特征:

首先,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征。

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哲学、政治学、法学等一切学科都被合并到神学中,以神学的形式出现。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由于西欧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被吸收到基督教神学之中,神学统领一切,政治领域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各门学科包括政治学,都没有独立的地位。它们在内容上都成为神学的婢女,在形式上被降为神学的不同分支。

第二,世俗国家观念淡薄是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又一特征。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的统治降低了国家的作用。根据基督教的信仰,世俗国家只是在教会之旁或教会之下的一个社会组织。教会控制人们生活中的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世俗国家仅仅负责低等级的事务。由于中世纪国家以分封和私人占有为基础,国王与臣民之间的联系以分封时的契约为保障,成为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中不存在正式的“国家”概念,中世纪的人不了解国家的独立自足和自主,更不了解国家概念的公民团体基础和法律基础。世俗国家观念的淡薄无疑有利于强化教会统治,树立教权高于王权的思想意识。

第三,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教权高于

王权,教权至上的思想成为思想的主流。“双城论”、“日月论”、“两剑论”,是这一思想的主要代表。

第四,中世纪的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中世纪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受到极大的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小寒谚语
下一篇:乐东2017工作报告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