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桂2004工作报告

热门资讯  点击:   2017-10-05

临桂2004工作报告篇一

临桂县政府工作报告2007

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07年)

2008年07月17日 17:28:20 来源:

——2007年3月14日在临桂县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长 叶兆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2006年工作回顾

2006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进一步和谐,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初步统计,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51.86亿元,增长1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08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23.55亿元,增长32.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3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2005年的33.95:40.45:25.60调整为31.01:45.40:23.59,二产比重提高近5个百分点。组织财政收入

3.82亿元,增长19.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完成42.6亿元,增长6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465元,增长19.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59元,增长22.5%。进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行列,排第77位,在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

中,名列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90位。

——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水果、蔬菜、罗汉果、水稻、畜禽、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呈规模化发展。初步统计,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24.39亿元,增长11%。全县粮食种植面积70.98万亩,总产量达23.5万吨;优质水果种植面积12万亩,建成水果基地24个;蔬菜种植面积达34.7万亩,总产量43.6万吨,增加4.9万吨,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26个;罗汉果产量达1.09亿个,增加1005万个;食用菌种植面积达250万平方米;建成烤烟基地3个。通过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15.8万亩,优质稻和宛田野菜基地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的申报工作。家禽出笼3000万羽,增长10.2%;肉类总产量

8.39万吨,增长18%;水产品产量1.33万吨,增长8.7%,畜牧业规模养殖户达6576户,增长19%。

农业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完成绿化造林1.4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6%;建设沼气池2596座,沼气入户率达38.7%,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森林防火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内。

农村流通网络不断健全。以供销系统网络为基础的农资配送和农村日用消费品配送连锁店网络逐步建立,落实了农村生产、生活消费经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网点“农家店”36个,农产品进超市工作初显成效。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包装工作进一步加强,推出了系列农产品品牌,提高了农业效益。

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县累计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重点公益林管护费、退耕还林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种粮综合直接补贴等各种惠农资金1432万元。投入各项支农资金达3500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 38处,修复加固山塘水库 11座,完成渠道修复防渗11.33公里,完成非国管水利抢修 50公里,农业、林

业、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机、气象工作不断加强。扶贫工作扎实开展,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粮食流通、水利工程管理、种子公司经营、兽医管理等体制改革稳步开展,农村经济活力有效增强。启动新农村建设工作,临桂镇大雄村、陆家村和宛田瑶族乡瓮洲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劳务经济不断扩大,全年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5000人,新增就地转移就业1.5万人。扎实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工业化实现新的跨越。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4.84亿元,增长47.3%,增加值20.47亿元,增长35.2%。其中,规模工业产值34.2亿元,增长64.4%,增加值12.54亿元,增长46.09%,荣获2006年度全区县域工业发展一等奖。

工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县工业完成销售收入55.3亿元,增长55.8%,实现利润

6.4亿元,增长50%。全县新增规模企业24家,全县规模企业达73家,其中,年产值超千万元的有49家,年产值超亿元的有7家。

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县共完成工业投资14亿元,其中,投入技改资金6亿元,相继完成了娃哈哈公司、福达集团、玉柴机械等一批重点企业的技改扩建,工业发展后劲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投入1.8亿元建设秧塘山水科技园区路网、供排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完成管网建设18公里,临时供电线路7000米,“三纵五横”路网的路面工程已基本完成。新签约入园项目15个,合同投资额5.7亿元。支持乡镇工业园区建设,临桂镇、会仙、五通、两江工业集中区及四塘、南边山工业小区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招商引资迈上新台阶。全县共引进审批项目76个,累计合同投资总额63.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1亿元,完成市里下达任务的423.3%。其中,引进区外项目11个,合同投资总额44.3亿元,实际到位区外资金3.4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47%;引进“三资”企业3家,合同利用外资 441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60万美元。

——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加大县城规划建设力度。编制完成了临桂新城规划,启动了凤凰林场控制性规划。投入3亿多元进行路网建设,秧塘山水科技园路网、西城中路、仕通路等道路基本完成,启动了龙门路改造、人民路至秧塘山水科技园延长段、万福路至西城大道延长段建设工程。继续实施西城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完成了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和县城地下排污主管网、污水支管网铺设,配套完善了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市政设施。完成了县城C、D居民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增开往桂林市区的86路公交线路。加强房地产开发小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集中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城乡居民住房普查、乡镇办公用房和职工住房普查等基础性工作。全面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城乡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强。重点完善了两江、五通、六塘、会仙等小城镇的道路、供电、通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高了城镇服务功能。

城乡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配合桂梧高速公路、永福至雁山公路、两江至浮石公路的建设,基本完成会仙至六塘四级公路建设、宛田至黄沙四级油路改造路基工程。续建了围岭、宇海、平水等农村公路通达工程16条173.9公里,完成民工建勤公路2条5.5公里,县乡公路养护总里程达338.38公里,农村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临桂2004工作报告}.

——第三产业实现较快发展

旅游企业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旅游设施建设,旅游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年接待游客2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785万元,分别增长了36.1%和104.6%。刘三姐茶园和蝴蝶谷瑶寨景区顺利通过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验收,有效提升了旅游接待的档次。 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完成投资达8.2亿元,增长59.1%。住宿、餐饮、中介、家政服务等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亿元,增长19.8%。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邮政通讯等行业保持平稳发展。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运行平稳

{临桂2004工作报告}.

狠抓财源建设和税收征管,规范税收管理。不断深化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了《临桂县2006年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暂行办法》,理顺了县乡分配关系,充分调动乡镇抓财源建设的积极性,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坚持勤俭办事,在确保机关正常运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收入水平。多方筹措资金投入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其中支持工业园区建设6000多万元,企业技改542万元,县城基础设施建设5000多万元,社会保障支出4022万元。

金融保险业运行平稳。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27亿元,增长16.49%,其中居民存款余额20.72亿元,增长12.7%;贷款余额9.47亿元,增长36.68%。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人保财险、人保寿险稳步发展,保费收入分别增长10.8%和28%。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工作进一步加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加强工业污染源的监管,严查环境违法行为,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国土市场治理整顿,依法保护基本农田,积极推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临桂2004工作报告篇二

临桂县政府工作报告2008

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08年)

2009年05月15日 09:34:36 来源:

——2008年3月6日在临桂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 叶兆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县人民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务实苦干,圆满完成了县十四届二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统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0.64亿元,增长23.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32亿元,增长7.37%;第二产业增加值36.18亿元,增长38.59%;第三产业增加值15.14亿元,增长17.90%。组织财政收入5.79亿元,增长51.7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44亿元,增长65.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48元,增长35.61%;农民人均纯收入4546元,增长20.95%。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89亿元,增长7.53%。其中,农业产值13.96

亿元,增长7.04%;水产畜牧业产值14.86亿元,增长9.33%。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力推行粮食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推广超级稻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71.93万亩,粮食总产量24.16万吨,增长2.79%,获全区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新建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3个,以大白菜、瓜菜类及免耕马铃薯为主的优质蔬菜基地新增5万亩;建设西瓜种植基地4个,发展食用菌种植290万平方米;建立水果示范基地14个,新增水果种植面积2万亩,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养殖业规模化进程不断推进,龙头企业完成畜牧产值8.5亿元,占全县畜牧产值的52.3%;规模养殖户达3520户,增长20%。

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并进一步优化。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种植,林产资源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5万亩,完成任务的111%。其中,完成毛竹造林1.33万亩,完成任务的166%;毛竹低改完成5.2万亩,完成任务的130%。认真抓好绿化国土工作,全县森林绿化率达62%,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被评为自治区绿化造林工程先进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扎实开展,确保了林业生产安全。

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完成水库除险加固4处,水库应急抢险工程8处,堤防工程1处,维修水毁工程10处,抢修非国管水渠80公里,恢复农田灌溉面积6000亩,解决了7000多人饮水安全问题。建设沼气池7259座,完成任务的104%。气象服务农业生产的作用和抗灾救灾能力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各项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发放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能繁母猪补贴、标准化肉猪示范场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生态公益林管护费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共3000多万元。

农村综合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农机公司、粮食系统国有购销企业、

农业种子公司、兽医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完成,供销社服务“三农”职能不断加强。 农资和农产品流通渠道进一步拓宽。依托供销系统网络,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配送连锁店逐步建立,建立农资配送网点97家,日用消费品农家店247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不断深入开展,建立网点30家。农村信息网络平台成功启动,拓宽了农产品销售途径,农业效益不断提高。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投资358.48万元,完成了5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建设46个县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完成209个新村规划工作,完成83个自然村的巷道硬化工作,硬化巷道198公里。3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建设工作稳步推进,高标准完成了临桂镇陆家村、大雄村和宛田瓮洲村的新农村建设任务。

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加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指导服务及中等专业实用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了县乡两级培训就业服务网络。全年完成农民农业技术培训2万多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万多人,阳光工程培训转移1200人,全县新增外出务工人员1.2万人。

——突出发展规模工业,工业经济实现新的跨越{临桂2004工作报告}.

初步统计,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91.25亿元,增长63.6%,增加值31.43亿元,增长43%,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4.8%。其中,规模工业产值62.16亿元,增长77%,增加值20.86亿元,增长51.5%;规模以下工业产值29.1亿元,增长40.9%,增加值11.17亿元,增长37.6%。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5%。

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生物医药、机械电子、食品饮料、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主导行业完成产值47.34亿元,增长71%,占规模工业产值的76.17%。全县新增规模企业12家,达到83家。其中,年产值超千万元的有71家,年产

值超亿元的有11家。桂林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产值达11亿元,成为我县首家工业产值突破10亿元的企业。全县规模工业完成销售收入59.58亿元,增长77.3%,产销率达96.2%,利税6.81亿元,增长61.6%。

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经济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重点抓好秧塘园区建设,投资近1亿元修建“三纵六横”路网,修建秧一路和秧六路4.3公里,铺设人行道青石板20万平方米;完成供水管网铺设6公里、排污管网铺设10公里;架设10千伏供电线路6.5公里;平整园区土地800多亩;投资5000万元占地100亩的标准厂房项目全面启动。继续支持乡镇工业集中区和工业小区发展,投入资金3620万元建设乡镇工业园区,临桂镇、会仙、五通、两江工业集中区及四塘、南边山工业小区基本建成。乡镇工业园区共新增企业31个,入驻企业总数达107个,完成产值14.13亿元,实现税收2286万元。

强化招商引资和企业投入,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县共引进审批项目100个,累计合同投资总额45.2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9.87亿元,完成市级任务的150%。其中,引进区外项目8个,合同投资总额24.66亿元,实际到位区外资金7.18亿元,增长210.7%,完成市级任务的194.2%;引进“三资”企业3家,合同利用外资 1116.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76.65万美元。秧塘园区签约入园项目6个,合同投资总额12.76亿元。积极推动企业增加投入,全县仅规模企业就完成工业投资30.18亿元,增长91.4%。工业投资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1.34%,其中用于更新改造的资金7.21亿元,增长122.42%。相继完成了娃哈哈食品、福达汽车部件、金伟实业等一批重点企业的技改扩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面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加强环境监管,全县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上级规定指标以内。加大了西城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力度,基本完成主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厂厂区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天和药业除尘脱硫设施等一批减排工程,关闭了桂建砖厂、机场砖厂、桂星砖厂等三家企业,取缔了

宛田再生纸厂、群祥纸制品厂,关停了三和水泥公司立窑工段。

——重视旅游和物流业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壮大

大力发展休闲、农家乐和生态旅游,全年接待游客31.5万人次,增长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90.6万元,增长11.6%。开展“A级景区和文明景区”创建活动,致力打造地方旅游新品牌,刘三姐茶园、蝴蝶谷瑶寨景区荣获市级文明景区称号。

城乡消费市场同步繁荣,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9亿元,增长18.9%。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完成投资14.29亿元,增长73.58%。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邮政通讯、酒店餐饮、家政中介等服务业持续发展。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县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编制完成了临桂县城(西城区)总体规划并通过评审,积极配合市政府做好临桂新区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了以金山大圆盘、岩塘大圆盘、榕山路、人民路、金山路改造为主的旧城改造工程,投资400多万元完成了县城C、D居民区改造。投资4000万元的西城大道、投资1400万元的万福路延长线、投资200万元的龙门路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实施了人民路延长线、建设路延长线、环县政府道路改造工程。

城镇管理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制定完善了门前“三包”制度、“五乱”处罚办法、城乡建设工程责任区方案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着力解决乱倒建筑垃圾、乱停放车辆、车辆运输撒漏、违章搭建、乱摆摊点等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老大难问题。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完善城乡清洁卫生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了城乡卫生环境。

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快。完成了四个重点镇的消防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了两江、会仙、五通、六塘、临桂镇城镇道路、给排水、停车场、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临桂2004工作报告篇三

临桂县政府工作报告2010

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10年)

2010年05月26日 16:43:51 来源:

——2010年 月 日在临桂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彭代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临桂2004工作报告}.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是我们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逆势中拼搏奋进的一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良好发展势头”的目标,以非凡的魄力,非常的措施和力度,以项目为抓手,以强化服务为手段,克难攻坚,迎难而上,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困难和洪涝干旱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初步统计,2009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97.7亿元,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56.7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12.9%。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比例由上年的25:55:20调整到23:58:19。组织财政收入8.05亿元,增长1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9.1亿元,增长1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17元,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5404元,增长5.1%。人

口自然增长率5‰。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全力以赴抓项目,经济和社会事业平稳较快发展。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1亿元,占全市十七个县区完成总量的15.03%,增长16.6%;全县人均固定资产投资2.15万元,比全市平均值高0.85万元。其中,中央扩大内需项目58个,累计完成投资6144.7万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审批项目38个,合同投资总额25.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0.2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12%。其中,区外到位资金7.5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7%;实际利用外资1496万美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58%。引进了总投资7亿元的汇荣国际新城、总投资5.2亿元的真龙汽车城、总投资3亿元的中华神农园和总投资2.6亿元的罗山湖体育旅游开发等一批超亿元的大项目。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福达集团锻造中心、三金药业现代中药产业园、华力重工、天和药业、广汇低温设备、真龙汽车城、贵广高速铁路、湘桂铁路扩能改造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积极扶持企业开展技术革新,实施了娃哈哈公司绿茶生产线扩建、师大印刷厂彩色印刷生产线扩建等一批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资12.2亿元。叉车多功能履带拖拉机系列产品、罗汉果提取工艺等项目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建设用地储备不断增加,完成土地征收1万多亩。抓好区、市重点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工作,拆迁房屋8.7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7万平方米。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工作力度,处置收回闲置土地1350亩。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5200多万元,建设和修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工程139处,恢复灌溉面积2多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2万多亩;完成农村饮水工程42处,解决了

42个自然村1.6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马鞍、新寨、付合、古窑里四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启动了大江、罗山、塔底、薄江四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投资5565万元的飞机坪到南边山公路改建工程基本完成;投资1326万元,完成会仙至睦洞、界牌至大湾、保宁至西塘公路等通畅工程【注1】11条32.3公里;投资450万元实施两江至琅琥、省道306线经三合至保合公路通达工程【注2】2条28.2公里;投资300万元实施了琅琥桥、培塘桥、龙头桥三座渡改桥建设;投入200万元带动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自然村村道硬化102条82公里;完成南边山和保宁客运站及3个便民候车亭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全县的交通条件。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完成农业总产值37.16亿元,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5404元,比区、市平均水平分别高1000元和421元。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发展超级稻面积20万多亩,位居全市前列。粮食总产量稳中有增,被列为国家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和全区超级稻推广示范县。

特色农业稳步发展。投入200万元建成标准化大棚蔬菜、无病果苗等30个示范基地。蔬菜播种面积36万亩,增加5万亩;食用菌栽培面积450万平方米,增加50万平方米;新增水果种植面积2.16万亩,总面积达20万亩;免耕马铃薯种植面积5万亩;罗汉果、百香果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万亩。

畜牧水产业保持全市领先。全年生猪出栏34.06万头,增长5.46%;家禽出笼3724万羽,增长7.04%,占全市的36.28%,位居全市第一。畜牧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3.6%,是全市唯一一个畜牧业产值超过种植业产值的县,名列全区前茅。

林业生态进一步优化。积极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等林业

重点工程,植树造林4.59万亩,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152.9%,全民义务植树50万株,新增封山育林1万亩。建设沼气池4510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铺开,完成外业勘界145万亩,确权发证115万亩。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温氏、桂柳、凯凯香猪养殖、瑞克斯旺桂林育种站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温氏25万头商品猪生产基地、桂柳公司总部改扩建、中华神农园等项目顺利实施。优质米、板鸭、豆腐乳、马蹄、罗汉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包装进一步改善,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帮助两个扶贫龙头企业争取贴息贷款1900万元,全县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7个,产业化组织销售收入12.7亿元,带动农户1万多户,户均年增加收入1.3万元。农产品流通网络不断健全,继续实施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注3】,发展农家店224家,其中,自治区级示范店15家,市级示范店45家。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成绩。财政安排资金400万元带动投入3440多万元,建成5个市级、11个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完成了138个自然村巷道硬化,全县20户以上自然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全部编制完成。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机总动力达20.71万千瓦,各类农用机械达1.52万台,增加2700台。气象监测设施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扎实有效,贫困村产业开发面积4100亩,安排扶贫到户贴息贷款1200万元。发放水库移民后扶资金43.38万元,投资207万元建成4条移民村屯道路,投入62万元建设2个移民新村。

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兑现农资综合直补2882.4万元,水稻良种补贴40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436万元,粮食直补396万元,能繁母猪补贴86.8万元,生猪标准化规模小区养殖示范补贴100万元,退耕还林及沼气建池补助941万元,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936万元,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107万元,新

农合报账3680万元。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发放创业基金176万元。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工业经济显著增强。

完成工业总产值134亿元,占全市十二县工业总产值的 19.3%,增长19.1%。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06.7亿元,增长23.1%;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完成27.31亿元,增长19.1%。

规模工业迅速发展。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90家,其中,福达集团、娃哈哈公司、漓源粮油等3家重点骨干企业共完成产值48.2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5.2%;娃哈哈公司年上缴税金突破亿元大关,达1.06亿元。机械制造、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完成总产值77.7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8.8%。 园区建设不断完善。秧塘山水科技园和鲁山工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秧塘山水科技园秧十八路二期建成通车,秧十三路扩建工程正在加紧实施中;完成了园区部分新增自来水管道安装,建成了移动、联通等通信基站,飞虎送变电站、侯寨变电站建设基本完成,完成8栋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完成鲁山工业园的绿化和亮化工作。积极支持乡镇工业园发展,妥善解决了会仙工业园排污排水问题,乡镇工业园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新区建设不断推进。积极配合市政府做好机场路改造、新区核心区路网、创业大厦和市民广场等项目建设,配合临桂新区管委会做好新区建设用地征收拆迁安置工作,完成临桂新区土地征收8403亩,完成了机场路临桂段沿路两侧红线范围内征地拆迁工作。 县城建设进一步加强。筹措资金2亿多元,对人民路、金山路、大圆盘等进行改造提升,启动了滨江路、环湖路建设工程,其中总投资7060万元的榕山路、人民路改造和人民路延长线工程已完工。县城垃圾中转站建设全面铺开。在机场路、金水路、榕山路、人

临桂2004工作报告篇四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04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04年)

2007年05月28日 17:31:53 来源:

——2004年2月10日在桂林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王跃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及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200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桂林市委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民兴桂新跨越”目标,深入贯彻市委二届二次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坚持一手抓抗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基本实现了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年完成桂林市生产总值397.46亿元,较上年增长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64亿元,较上年增长13.6%;财政收入37.04亿元,较上年增长12.6%。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三次产业发展确立新格局,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日益突出。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9.0:32.0:39.0调整为28.5:32.4:39.1,第二产业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均有所提高。

———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新发展

全市农业总产值165.7亿元,增长6.1%;农业增加值113.49亿元,增长6.0%;农民人均纯收入2354元,增长7.2%。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种植面积比由上年的51.3:48.7调整为49.5:50.5;优质谷、反季节蔬菜、名特优水果、优质畜禽水产、特种养殖等保持较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增长3.1倍,恭城创建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县通过了农业部认证;优势农产品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农业新技术推广取得新进展,阳朔被列为国家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示范基地县。农机综合服务水平提高11.2%。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323个,其中获批准的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个,直接带动和辐射农户27.3万户,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50多个,带动农户8.2万户;订单农业、网上农产品交易量和交易面不断扩大,效果显著。林业也取得了较好成绩,退耕还林26.64万亩,营造速生丰产林、珠江防护林、封山育林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新建沼气池5.71万座,是历史上建池最多的一年。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全年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11.47亿元,增长63.8%,县城和乡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明显改观,12县完成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4.8%。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引资建立生产基地135个,扶持龙头企业建立原料基地325个,总面积26.9万亩;水利建设得到加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6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82.6万亩。通村公路建设完成工程项目48个,全市行政村通车率达96.6%。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通过自治区验收,初步实行了涉农税收、价格、收费公示制,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一费制,村委报刊订阅限额制,涉农负担案件、事件责任追究制,农村收费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民平均减负率53%。继续实行单位包村扶贫、小额信贷、以工代赈等扶贫有效措施,制定了286个贫困村优势产业发展规划,落实了村屯道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2个,贫困村和革命老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工业发展成效显著

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300亿元,完成316.05亿元,增长10.5%,其中高新技术工业产值增长20.1%;工业增加值完成105.41亿元,增长1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3.98亿元,增长15.0%;实现利税17.65亿元,增长23.7%;实现利润7.1亿元,增长48.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17.8%,提高9.4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0%,呈加速发展态势,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

国企改革强力推进。成功实施了广西玉柴集团兼并林业机械厂、加拿大加升公司与造纸厂合资、杭州万向集团重组汽车配件总厂、广州立白集团重组汉高洗涤剂公司、上海复星公司重组桂林制药厂等重点重组项目13项,深圳格林柯尔等一批知名企业对桂林市相关企业的重组和引资嫁接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公司制改造加快,28户国有企业正进行改制筹备,以组建成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公司;实施了13户企业下放城区管理、5所企业子弟学校分离和一批企业不良资产处置,妥善安置了5户停产企业职工。{临桂2004工作报告}.

工业投资与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完成工业投资26亿元,增长68.5%,完成更新改造投资13.37亿元,增长42.5%,投资力度为历年之最。实施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50项,11项重点新开工项目进展顺利,16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形成新增长点;6个项目列入国家第三批“双高一优”导向计划,其中4个项目列入国债项目计划。燕京(漓泉)、桂林娃哈哈、集琦药业、福达汽配等重点骨干企业不断扩大投资和生产,对全市工业起到了强劲拉动作用。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高新区苏桥园、铁山园和综合信息产业园已列入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苏桥园完成了总体规划、一期规划区土地征用、园区内道路和桂海高速公路出口的建设,客车集团扩建改造等4个重点工业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行;铁山园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评审,与银行达成9亿元企业落户配套资金的贷款协议,万向集团桂林生产基地等3个重点工业项目正在引入园区;综合信息产业园规划、设计和一期征地已完成,5户企业签订进入园区协议。结合园区建设和城市改造,推进了无线电一厂等一批“退二进三”搬迁改造项目。

{临桂2004工作报告}.

县域工业发展势头良好。12县实施技术改造项目近100项,完成投资6亿多元。海螺、汇源、雨润等一批大企业集团在桂林市建立的兴安旋窑水泥、恭城汇源果汁加工、全州福润肉类加工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临桂、灵川、永福、荔浦等县一批技改项目的投资呈良好增长态势。

———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得到恢复性增长

面对“非典”严重影响,全市上下克服各种困难,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55.31亿元,增长10.9%。接待旅游者854.29万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44.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34亿元;接待会议951个,参会人数增长40%;成功承办了亚欧年轻议员会议第五届年会、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地区合作研讨会等国际会议,成功举办了“韩国周”、“日本周”活动,开通了桂林至泰国、马来西亚航线。

在疫情控制之后及时启动旅游市场,精心策划以“桂林永远是春天”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制作宣传片,通过多家媒体向全球播放;组织“桂林旅游经贸友好交流考察团”访问日本、韩国,组织旅游企业赴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宣传促销,进一步巩固了入境游主要客源市场。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启动以王城景区为主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愚自乐园、锦绣漓江———刘三姐歌圩项目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推出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和木龙湖不夜城、龙胜金坑梯田等景区,龙胜温泉改造、银子岩二期、遇龙河等景区建设正在抓紧进行。阳朔休闲度假、恭城生态旅游、龙胜民俗风情等主题城镇系列活动成效显著;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前期工作积极开展,完成桂林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标准和发展战略课题研究;国有旅游企业改制取得新的突破;旅游市场监管有力,游客投诉逐年减少。

商贸服务业良性运转。商贸企业进一步挖潜促销;国有商业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多方位建设、培育城市商品市场,宽领域开拓县乡农副产品市场;城乡商品购销两旺,居民消费层次逐年提高;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35亿元,较上年增长10.5%;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各类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项目投资效果明显

以“双百工程”、“百企入桂”活动为载体,狠抓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全面加速增长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净增额达13.24亿元,投资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2%。

投资需求多层面快速增长。生产性领域投资加大,银海高档纺织品生产线技改、集琦科技园一期等项目相继完成,高新区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交通能源项目投资有较大的增长,交通项目库编制已完成,提前两年实现了自治区提出的“县县通二级公路”目标,桂梧高速公路桂林至阳朔段、平乐二塘至钟山段、国道过境高速公路灵川至三塘段等大型项目已开工建设,桂林至全州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正在进行;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和等外路改造工程稳步推进;巴江口水利枢纽、银河水电站、南山水电站及全州至黄沙河高速公路等项目年内完成了较大的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继续增长,桂磨公路、中山路二期等续建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西环路三期改造、东二环路建设如期开工。科教文卫体及旅游等公益性和公众设施方面的项目数量和投资力度比历年有所加大。投资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

———城建环保工作继续加强

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成果明显。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五城区分区规划、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取得实质性进展,部分城区分区规划编制完成,填补了城市分区规划的空白;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和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完成纲要编制;桂林喀斯特生态博览世界概念性规划已组织编制;地下管网系统以及城市道路改造和建设、停车场等专业规划的编制也不断加快。

规划的控制、执行和监督工作不断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房地产开发保持适度的增长态势。房改机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住房公积金已实行市、县统一管理。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已经起步。新的拆迁办法得到执行。耕地保护力度加大,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取得明显成效,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益增长110.3%。

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双百工程”中20个续建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15个新建项目已启动,城市交通、燃气、给排水、照明、环卫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环保、城市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创城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荣获“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光荣称号,富有桂林特色的城市绿化系统正在逐步形成;漓江沿岸环境、市容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向纵深发展,医疗垃圾、危险废弃物处置工作较为规范;“一控双达标”成果得到巩固和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空气污染指数优良率100%,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环境综合定量考核继续在全国47个重点城市中名列前茅;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验收的前期调研和自治区环保局预验收。经过多年建设,桂林市被国家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地区。

———非公经济和外向型经济较快发展

成立了市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中心,并开展了软环境评议评价等活动。随着非公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经济总量有较大的增长,效益不断提高。非公企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上交税金等指标均增长11%以上。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产值92.87亿元,增长23.2%。非公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72亿元,增长30.7%。

对招商引资的签约项目全面实行领导跟踪负责制,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高层论坛”、第七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7家,增长21.3%。引进外资981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354万美元。“非典”过后,抓紧国际市场的开拓,自营生产企业的进出口额均大幅增长。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6226万美元,增长10.1%,其中进口9739万美元,增长0.9%,出口16488万美元,增长16.5%。“百企入桂”活动取得好成绩,已注册项目442个,总投资112.0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3.18亿元。争取联合国和外国政府无偿援助的项目数量、金额居全区之首。

———社会各项事业持续进步

全市共实施科技创新项目178项,95个科技项目列入国家和自治区各类科技专项计划,19个科技项目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体制不断完善,“两基”建设进一步巩固,“危改”工程、基础教育工程、义务教育工程的所有253个项目全部竣工,12个县(区)“普实”工程、8所示范性普通高中通过了自治区验收,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不断加强。儿童音乐剧《太阳童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小桂剧《砸锁》获首届“国际小戏艺术节”一等奖;桂海碑林二期保护性建设筹备、靖江王陵第二期维修整治等文物维修及综合开发利用工作进展顺利;成功举办了纪念甑皮岩遗址发掘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突发性事件“三网”建设得到巩固,全市未发生一例“非典”确诊或疑似病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全面展开。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蓬勃发展。

公共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成功地承办和参加了全区十运会,并取得了金牌、奖牌数第一的好成绩。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各项指标全面完成,荔浦、龙胜获得“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县”称号。{临桂2004工作报告}.

税收及国有资产收益、国土收入等征管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收入平稳增长;财政支出保证了正常的需要,财政资金运转效益不断提高。财政改革不断深化,按属地划分税收权属为主要内容的城区财政体制改革进展顺利。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14.78亿元,增长13.2%,贷款余额245.41亿元,增长13.9%,金融行业对桂林市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

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提高。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新增就业岗位28404个,安置就业371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的扩面工作均超额完成目标,“两个确保”工作进一步巩固,在“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实现100%按时足额发放,参保企业离退休人员100%按时足额领到了养老金,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困难群众和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新建五保新村130个,建成“星光老年之家”67个。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46元,增长5.0%。

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接待、审计、统计、地质、矿管、水务、粮食、编制、人事、档案、地方志、社科、决策研究、妇女、儿童、老龄、残联、人防、防震等工作取得好成绩,工商、税务、金融、保险、技术监督、药品监督、检验检疫、邮政、通讯、供电、石油、海关、民航、铁路、海事、航运、气象等部门对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有力支持并做出了积极贡献。

———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认真实施“四五”普法规划,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行政执法、司法水平不断提高,干部、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政务、厂务、校务、村务进一步公开,民主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效果明显。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坚持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从重、从快打击了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加大了同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力度;打击经济犯罪,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加大治安管理力度,构建了“打防控”一体化防范工作新机制,扫除“黄、赌、毒”,巩固“无毒县(区)”成果,开展安全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取得新进展;刑事案件下降了9.9%。及时排查和妥善处置了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各类事故4项指标全面下降,全年无一例特大安全事故。

在全社会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围绕创“四城”全面开展适合各行业特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实现环境与山水同美的目标,实施了清洁城市、清洁农村和清洁漓江的“三大清洁行动”;以中心广场“文明示范区”的创建活动为样板,全面推进了文明城区、文明社区建设;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在各行业实施了全方位的诚信建设工程;以活跃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为重点,广泛开展了农村文化建设活动;为加快农村小康进程,规划了桂林百里生态小康文明长廊。工商银行桂林分行等5个单位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双拥”和“军警民共建”成果得到巩固,连续五届荣获全

临桂2004工作报告篇五

临桂县人民政府

临桂县人民政府

办 公 室 文 件

临政办发〔2009〕198号

临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成立桂林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二期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为确保桂林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桂林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现将其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组 长:李顺意(常务副县长)

副组长:蒋 明(副县长)

邓世文(副县长)

成 员:龙林群(县政府办副主任)

李玮鲜(县法制办主任)

梁楗林(县经贸局局长)

廖真生(县发改局局长)

苏云爱(县国土局局长)

李章娥(县建设局局长)

张国林(县环保局局长)

李国雄(县交通局局长)

李全德(县农业局局长)

李基日(县林业局局长)

张国安(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

秦香华(临桂镇镇长)

项目建设用地问题由李顺意常务副县长负责,其他协调服务工作由蒋明副县长和邓世文副县长负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经贸局,办公室主任由梁楗林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县经贸局副局长蔡云亚同志、县建设局党组成员秦璇同志担任,办公室成员由李杰(县经贸局干部)、王元会(县经贸局干部)、李建林(县国土局干部)、梁苑(县建设局干部)组成。

{临桂2004工作报告}.

临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九年十二月十七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项目建设 协调服务 机构 通知 抄送: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法院、县检察院。 临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12月17日印发

(网络传输)

临桂2004工作报告篇六

政府工作报告(风台县2008)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7年12月4日在凤台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 长 姚多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努力克服历史罕见洪涝灾害的影响,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07年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06亿元(不含毛集、夏集、焦岗三乡镇,下同),较上年增长11.3%,其中一产增加值16.2亿元,增长1.2%,二产增加值55.1亿元,增长15%,三产增加值22.76亿元,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2家,完成增加值44.9亿元,增长16%。财政总收入12.65亿元,增长2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4亿元,增长2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亿元,增长45.7%。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4亿元,增长1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6600元,增长5.8%。农民人均纯收入3936元,增长18.5%。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增长。继续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55.8万吨,肉类产量5.64万吨,禽蛋产量2.11万吨,蔬菜产量32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6.1%、5.3%、6.6%和14%,稻麦优质率达98%,我县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水稻机插秧示范县、全省动物防疫工作先进县和全省畜牧业富民行动十强县。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无公害瓜菜面积10万亩,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我县被评为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十强县,1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糯稻)生产基地被命名为国家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米王粮贸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安徽顾桥面粉集团被列为全省农业产业化“121”强龙工程,南美白对虾协会被评为安徽省50强民营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年输出农村劳动力1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亿元。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开工建设100公里续建工程,完成成片造林和农田林网建设3万亩,农田水利建设土石方80万方,解决了2.8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以“三清五改”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工作初见成效,丁集乡张巷村被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村”称号。新农村建设“2120”示范工程扎实推进,全县开工建设26个示范点,总建设面积126.9万平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为什么qq自己发说说
下一篇:二十四节气小寒谚语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