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上海高考作文

经典语录大全  点击:   2012-02-08

09上海高考作文篇一

2009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2009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2009上海高考优秀作文:和谐的统一

去黄山旅游,总会对那怪峰孤松遐想万千,等到我亲眼见识到了,不免心潮澎湃,大呼壮丽那孤松,曲曲折折,似老者的脊背;那危峰,亦崎岖险峻,有欲倾之势。两个个体本身都算不得美,却在相融中构造出了清雅高绝的图景!

一些个体,它们本身或许有特点,略有不足,但他们未曾勾心斗角过,未曾针锋相对过,在如斯的统一中,倘若你以总体之角度观之,竟是别样和谐。走下黄山,我不禁陷于了思考。

是的,如果你是求个体的方正,那么最终所得可能仅仅只是一潭死水,茫然而无趣。君不见,明清王朝盛行的八股文吗?八股文根本不讲求相融,不讲求文章总体的韵味,它只求圣人之气,只求体制规范,每一字的方方正正,这种是偏安一隅的排他性,最终让文字失去了它原有的重量与美感,更让明清王朝裹足不前。

我想,真正的大美,绝不应该如此!它应当是支点的寻觅,是元素的交融,是单一的颠覆,更是和谐的统一。

个体的波澜不惊,甚至旁逸斜出,却是在同一后成就整体的云蒸霞蔚,别样风采。郑板桥先生曾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他也正是这样诠释自己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成就了和谐的同一,成就了板桥体的艺术高度。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以前读何立伟先生的《日月盐水豆》一文,不仅为他文章中的文白兼用所叹服。文言,精巧而意赅;白话,又不失抒情之美。也许仅取一者,会令文章或大腹便便,或词肥意瘠,但两者的兼用却令整篇文章彰显了别样的韵致。

非独文学如是。荣格说:文化最终沉淀在人格上。我想,我们的内心中或许也要依靠无数不调和因素的融合,才能更为饱满。我的心里又猛虎在细嗅蔷薇。这是诗人萨松的诗句。猛虎不免生猛,蔷薇过于柔韧,倘若两者并参,方为丰满而浪漫的人性啊!就像李易安,既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女儿情态;亦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贯长虹。她的人格,非婉约,非雄健,而是两者兼具的浪漫,是令人怀想千年。

道与万物参,万物的和谐统一,方早就世间大美。回首,我再看向那抹遒劲的孤松,再看向那面绝然的峭壁,在夕阳下它们长久地融为一体,错落有致。我释然。

【高考作文点评】此文有清晰的文脉、充实的内容以及富于文采的语言表述。文章由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谈起,引申到文学的和谐统一,再到人格的和谐统一,脉络非常清晰,而且视野也有愈加开阔之势。所选用的素材无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都因巧妙的点化而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不过,考生虽然写到非独文学如是,但在具体谈论人格的和谐统一这个问题时,却依然停留在文学作品的展示与分析上,而对作家的人格结构缺乏有针对性的分析,这样,文章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上海师大附中语文教师张艳

2009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独一无二

人常说隶书给人的感觉太张扬,而楷书给人的感觉太拘泥。而聪明的郑板桥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板桥体。歪歪斜斜而又错落有致,实属妙哉!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实为有理,我颇有同感。不仅是书法界还是我们的社会,不是缺乏郑板桥,就是郑板桥仿品太多!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板桥体,需要创新,而不是泛滥的空壳。

幼时学习书法,前期都是以临摹为主,刚开始练得很辛苦;直到后来,我才深究其意。原来,学习别人的字体与风格是难,特别是要将那种字体与自己思想情感甚至你的笔法融于一体,然而,真正的境界在于练就你自己的风格,这就是难上加难。学习多年,我仍还未成气候。因此甚是佩服郑板桥这类的先驱。然而,现在书法界中许多自称书法家的人,其实也与我的处境一样尴尬,只不过他们的火候比我更深罢了。其实也缺少了他们的个性。他们的描摹虽能形似,却不神似,也验证了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道理。又岂止书法需要板桥体,我们的社会也需要其注入。

在我们的作文界时常会闹出两个字抄袭。如今书籍泛滥,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可有一两本着作。然而,却有大部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实为狼狈。他们把名家的珍品抄袭一番,汇就一本书,却弄得个四不像。所以说,真正有价值的、意境高的你也抄不像,不如开创自己的品牌,自力更生呗!

且说最近红爆一时的小沈阳,大家都被他的搞笑天赋所吸引。小沈阳却实在是别出心裁,独树新枝,但是小沈阳可有一,却不可有二。有一,可谓之新潮,有二,有三则不然,不仅大大削减了其新意,还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这可就不讨好了。因此,无论怎样,我们的社会都需要板桥体,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更丰富的元素,就像字体一样。

板桥体不仅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既不可太张扬,也不可太拘泥,要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才适度、中和。要根据自身条件,打出自我的天地,勇于创新,塑造独一无二的个性。

放眼未来,希望我们的社会将会有更多不同的板桥体,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轻松舞出自己的舞台!

【高考作文点评】考生对材料的理解紧扣提倡创新、发展个性这一主题,足见其有阅读提炼能力。开篇对楷书和隶书特点的评价,自然引出作文材料,足见其对材料的处理能力。正文由板桥体的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开去,写到了幼时学习书法描摹的感受、写作界的抄袭、小沈阳的搞笑新潮,这一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议论,足见其有认识事理的思想素质。

虽然语言表达尚待锤炼,但作为考场作文功底可嘉。

上海市位育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国庆波

2009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

郑板桥的书法之所以闻名,被称为板桥体,是因为他的作品有它自身的特色,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设想郑板桥当初如果只是用隶书或行楷,即使模仿名人的笔迹再出色,也不会在书法界有如此大的成就吧!

又如英国十六、七世纪的着名画家乔治·摩兰,他的油画作品起初被当做贡品运往中国的时候,人们以为远看还行,可近看一无是处,只看得见一片片的颜料。正是因为这种特色,他的油画作品还是渐渐别国人所接受了,甚至以有他的作品收藏为荣。

其实,我们自身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由于现在上海着力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因此今年财经大学、海事大学、海洋大学都非常热门,许多人是有从众心理的,即使自己的孩子不喜欢,也硬逼着他们填上这所学校。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当我们自身的特色和别人的特色一样时,那也就不可称其为特色。反之,只要根据自己喜欢的专业来填报学校,即使这门专业是冷门,只要自己有兴趣,就可以学得很好,说不定毕业后会成为各公司争夺的人才呢!

做人也是如此,有谚语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只要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值得去做的事,那就放手一搏,努力去做吧,又何必在意别人的眼光呢!活出自己的特色就好。

但特色并不等于个性,在做任何事之前,要考虑是否侵犯了别人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培养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我相信可以活得更精彩,生活也会充满乐趣。

【高考作文点评】由板桥体而悟出特色与成功的关系,算是抓住了材料的要领。由餐饮到艺术,从学业方向到人生道路,在朴素的口吻与语言中,话题得到自然贴切的引申。这让我想到了一句俗话:是金子总会发光。其实,也许我们并不是惯常意义上的金子,却也可因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而具有了超乎寻常的价值。在今天这样一个倡导多元、高扬个性的时代,本文阐述的道理显得亲切而可信。

除了倒数第二段略显多余,本文在整体上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在众多华丽的高考作文之中,此文倒也不减光彩。

上海师大附中语文教师张艳

2009上海高考满分作文:板桥书法折射的创新力道

板桥有诗为证: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老先生怀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胸襟,在从善如流、博采众长基础上,不落窠臼、独辟蹊径,挥写成就了一段令后来者呼之欲出、叹为观止的书法传奇。《世说新语》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板桥书法意味深长,其间折射出的创新力道正力透纸背,让你我在品味解读的过程中心领神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悠悠华夏史,上下五千年。创新的精魂理念在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中勃发奔涌,于星光璀璨的驿站隧道里大放异彩。直面顽固守旧势力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叫嚣责难,深谙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至理名言。

商鞅阐述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真谛,力推新法,富国强兵,泼墨创制了一幅恢弘磅礴的战国画卷;大地早非赵宋有,介甫新政留诗篇。王安石正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造成的时局危艰,饱蘸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的雄浑胆气,勾勒诠释了一篇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盛世史诗。指点江山、忧乐天下的使命抱负,至今萦绕华夏故国苍茫的天际。无独有偶,刻舟求剑、固步自封的材料故事也屡见不鲜。一百多年前的大清帝国闭关自守、愚昧无知,上演了一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悲情剧戏。天朝上国,当遭遇到船坚炮利、沉沦至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险滩恶水的时候,惟我独尊演绎为无力回天的心力交瘁,南柯一梦终于被击得支离破碎。邓小平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改革是第二次革命的命题公理早已经被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实践所印证。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在龙的传人心灵记忆深处熠熠生辉。板桥书法折射的创新力道流淌飘荡在治国理政范畴层面上空,溢满魅力芳菲。

{09上海高考作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板桥书法折射出的创新力道独特新颖、卓尔不群,在文艺科研层次领域中凸显焕发出独到神韵和无限风光。传统这个怪物时常表征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可憎面孔。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但如果拥有发挥创新的力道,就会赢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辉煌奇迹的铸造。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开创了我国纪传体文学体裁的先河,谱写了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史家之绝唱经典赞歌;唐宋八大家抛弃了前代散文陈旧腐朽的语言风格,匠心独运、独出心裁,凝聚创造了一种别开洞天、耳目一新的文章体裁,好个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无尽畅快;梁羽生、金庸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高远意境,推陈出新、锐意改革,创立了新派武侠文艺,使中国传统侠客小说于扬弃中获得新生,真个炉火纯青、淋漓尽致。神舟飞天,太空梦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广大科研工作者,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研工作的核心位置,大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推出了大批中国品牌,为中华腾飞提供了科技支撑。

2009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我有些看呆了。

那是郑燮的字。一个沉沉的声音。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老人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

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名美其美,美人所美。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能量吧。

我思索着,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只有获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度感受这一切。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

和而不同,我从没如此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幅字画所藏有的智慧。我感慨道。

老人拍拍我的肩:中华智慧从来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它早已渗入每一个具象之中了。你好好看看。

我沉浸于那黑与白的交替之中。当回过神时,转头再寻,老人已不见踪影。

【高考作文点评】今年高考作文看似一篇传统的材料作文,但是在文体要求上只有四个字:诗歌除外。所以,也不排除议论文之外的其他文体,例如此文这样的想象作文,就是成功的一例。除此以外,本文优点相当明显。首先,题目不同凡响: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其次,我与老人的对话形式很好地对应了当今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对话。再者,将郑板桥的书法艺术提升到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的高度。读罢此文,不得不佩服作者在紧张的考试状态下,依然保有松弛的心态与驰骋的想像力。

09上海高考作文篇二

09年上海郑板桥材料作文满分卷

2009年上海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优秀作文6篇及点评

[2009年上海高考作文阅卷手记]

●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一般是写成议论文,但也可以不拘泥于议论文这种形式。今年就有考生采用记叙文的形式,照样写出很出彩的作文。

●与往届相比,今年高考作文中使用老例子的少了。我们更多地看到大量新鲜而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材料,如小沈阳、周立波、周杰伦、刘谦、芙蓉姐姐、易中天、于丹、韩寒、“山寨文化”等。而且多数学生不流于表面,能透过现象进行较深入的分析。

●有些考生,从其行文来看,是有一定写作功底的,老老实实自己去写,不一定就写不出好作文,但由于缺乏自信,偏要套题,结果落得四类卷的下场。阅卷老师颇为这些考生感到可惜。{09上海高考作文}.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尽管2009年上海高考作文命题刚刚掀起它神秘盖头的时候,多少让人感觉有点懵,觉得材料不好理解,无从下手,一些考生离考试结束只剩半小时却还迟迟不敢下笔。但从阅卷的实际效果来看,老师们还是发现了不少令人惊喜的好作文。

高考作文中所反映出的学生视域之宽,阅读之广,选取角度之新颖,积累材料之丰富,行文之活泼,思想之深刻,见解之独到,令阅卷老师啧啧赞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理解与把握题意准确、到位

有的考生能从“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想到继承和借鉴;从“他的作品,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想到每一个人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而正是由这些不同个性的个体,构成了和谐美好的整体;从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想到个性不可缺少,但具有个性的东西,如果有人一味地摹仿,那便失去了其个性,也失去了其创造的价值;有的考生能整体把握命题人所给的材料,认为任何一种形式的创新都不是孤立的,它离不开对前人成果的继承,离不开对他人的借鉴,离不开每一个体的相互配合与对全局整体的把握。像这样理解与把握题意,都是比较准确、到位的。

2 角度新颖、独特

一些考生选取的写作角度非常新颖。比如一位考生写道:整齐就好吗?这位作者是针对“歪歪斜斜”而言的,“歪歪斜斜”是独立的个性与风格,正是因为这些具有独立个性与风格的个体,组合起来就成为整体的美;相反,整整齐齐毫无个性的个体,组合起来就显得单调、呆板,不能给人以整体的美感。就如同一个人,看起来“歪歪斜斜”,邋里邋遢,但他却拥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选取这样的角度立意,就很新颖、独特。

3 形式上不拘一格

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一般是写成议论文,但也可以不拘泥于议论文这种形式。有的考生采用记叙文的形式,照样能写出很出彩的作文。有一篇作文是这样写的:有三个人物,

一个是“难”字,一个是长着红胡子的郑板桥,一个是一百多年后的“我”。那个“难”字在角落里哭泣,感到很委屈,说本来我和“得糊涂”是放在一起的,为什么把我单踢出来,歪歪斜斜,人家都嫌我难看。一百多年后的“我”为它打抱不平,就去找郑板桥理论,不料郑板桥却说:“歪歪斜斜恰是我的独创,这是我用隶参以行楷,造成非隶非楷,非古非今的效果,这是独一无二的‘板桥体’,何有难看之理?你看我现在把它和‘得糊涂’放在一起,不是造成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的整体美吗?”这篇作文写得颇有情趣,富有灵性,又耐人寻味,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主旨,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4 材料新鲜而丰富

与往届相比,本届学生发生了一个可喜的变化,就是使用老例子的少了。相反,我们在考生作文中看到了大量新鲜而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材料,比如小沈阳、周立波、周杰伦、刘谦、芙蓉姐姐、易中天、于丹、韩寒、“山寨文化”等。而且多数学生不流于表面,而是透过现象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有的考生阅读广泛,视野开阔,让阅卷老师赞叹不已。有一位考生在作文中联系到儒家、道家哲学,联系到新疆的木卡姆,联系到藏传佛教,联系到伊斯兰教,说明中国文化是对世界各民族各具特性的文化的融合,而就是因为这种融合,构成了博大精深又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这篇作文旁征博引,内容相当丰富,思想挖掘深刻,颇得阅卷老师青睐。

有的考生还善于运用课文内的材料来阐思说理,且恰到好处,这一写作态度值得提倡。

5 语言朴实

比起前几年,今年的高考作文语言华而不实的明显少了,大多数考生的作文语言比较朴实,并且在朴实中见出思想。

[优秀作文6篇及点评]

1、 独一无二

人常说隶书给人的感觉太张扬,而楷书给人的感觉太拘泥。而聪明的郑板桥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板桥体”。歪歪斜斜而又错落有致,实属妙哉!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实为有理,我颇有同感。不仅是书法界还是我们的社会,不是缺乏“郑板桥”,就是“郑板桥”仿品太多!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板桥体”,需要创新,而不是泛滥的空壳。

幼时学习书法,前期都是以临摹为主,刚开始练得很辛苦;直到后来,我才深究其意。原来,学习别人的字体与风格是难,特别是要将那种字体与自己思想情感甚至你的笔法融于一体,然而,真正的境界在于练就你自己的风格,这就是难上加难。学习多年,我仍还未成气候。因此甚是佩服郑板桥这类的先驱。然而,现在书法界中许多自称“书法家”的人,其实也与我的处境一样尴尬,只不过他们的“火候”比我更深罢了。其实也缺少了他们的“个性”。他们的“描摹”虽能形似,却不神似,也验证了“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道理。又岂止书法需要“板桥体”,我们的社会也需要其注入。

在我们的作文界时常会闹出两个字“抄袭”。如今书籍泛滥,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可有一两本“著作”。然而,却有大部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实为狼狈。他们把名家的珍品抄袭一番,汇就一本书,却弄得个四不像。所以说,真正有价值的、意境高的你也抄不像,不如开创自己的品牌,自力更生呗!

且说最近红爆一时的小沈阳,大家都被他的搞笑天赋所吸引。小沈阳却实在是别出心裁,独树新枝,但是小沈阳可有一,却不可有二。有一,可谓之新潮,有二,有三则不然,不仅大大削减了其新意,还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这可就不讨好了。因此,无论怎样,我们的社会都需要“板桥体”,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更丰富的元素,就像字体一样。 “板桥体”不仅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既不可太张扬,也不可太拘泥,要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才适度、中和。要根据自身条件,打出自我的天地,勇于创新,塑造独一无二的个性。

放眼未来,希望我们的社会将会有更多不同的“板桥体”,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轻松舞出自己的舞台!

[点评]考生对材料的理解紧扣提倡创新、发展个性这一主题,足见其有阅读提炼能力。开篇对楷书和隶书特点的评价,自然引出作文材料,足见其对材料的处理能力。正文由“板桥体”的“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开去,写到了幼时学习书法“描摹”的感受、写作界的“抄袭”、小沈阳的搞笑新潮,这一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议论,足见其有认识事理的思想素质。

虽然语言表达尚待锤炼,但作为考场作文功底可嘉。

2、和谐的统一

去黄山旅游,总会对那怪峰孤松遐想万千,等到我亲眼见识到了,不免心潮澎湃,大呼壮丽——那孤松,曲曲折折,似老者的脊背;那危峰,亦崎岖险峻,有欲倾之势。两个个体本身都算不得美,却在相融中构造出了清雅高绝的图景!

一些个体,它们本身或许有特点,略有不足,但他们未曾勾心斗角过,未曾针锋相对过,在如斯的统一中,倘若你以总体之角度观之,竟是别样和谐。走下黄山,我不禁陷于了思考。

是的,如果你是求个体的方正,那么最终所得可能仅仅只是一潭死水,茫然而无趣。君不见,明清王朝盛行的八股文吗?八股文根本不讲求相融,不讲求文章总体的韵味,它只求圣人之气,只求体制规范,每一字的方方正正,这种是偏安一隅的排他性,最终让文字失去了它原有的重量与美感,更让明清王朝裹足不前。

我想,真正的大美,绝不应该如此!它应当是支点的寻觅,是元素的交融,是单一的颠覆,更是和谐的统一。

个体的波澜不惊,甚至旁逸斜出,却是在同一后成就整体的云蒸霞蔚,别样风采。郑板桥先生曾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他也正是这样诠释自己的书

法。用隶书参以行楷,成就了和谐的同一,成就了“板桥体”的艺术高度。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以前读何立伟先生的《日月盐水豆》一文,不仅为他文章中的文白兼用所叹服。文言,精巧而意赅;白话,又不失抒情之美。也许仅取一者,会令文章或大腹便便,或词肥意瘠,但两者的兼用却令整篇文章彰显了别样的韵致。

非独文学如是。荣格说:“文化最终沉淀在人格上。”我想,我们的内心中或许也要依靠无数不调和因素的融合,才能更为饱满。“我的心里又猛虎在细嗅蔷薇。”这是诗人萨松的诗句。猛虎不免生猛,蔷薇过于柔韧,倘若两者并参,方为丰满而浪漫的人性啊!就像李易安,既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女儿情态;亦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贯长虹。她的人格,非婉约,非雄健,而是两者兼具的浪漫,是令人怀想千年。 道与万物参,万物的和谐统一,方早就世间大美。回首,我再看向那抹遒劲的孤松,再看向那面绝然的峭壁,在夕阳下它们长久地融为一体,错落有致。我释然。

[点评]此文有清晰的文脉、充实的内容以及富于文采的语言表述。文章由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谈起,引申到文学的和谐统一,再到人格的和谐统一,脉络非常清晰,而且视野也有愈加开阔之势。所选用的素材无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都因巧妙的点化而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不过,考生虽然写到“非独文学如是”,但在具体谈论“人格的和谐统一”这个问题时,却依然停留在文学作品的展示与分析上,而对作家的人格结构缺乏有针对性的分析,这样,文章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3、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

郑板桥的书法之所以闻名,被称为“板桥体”,是因为他的作品有它自身的特色,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设想郑板桥当初如果只是用隶书或行楷,即使模仿名人的笔迹再出色,也不会在书法界有如此大的成就吧!

例如现在经营餐饮业,竞争很激烈,随时有被时代淘汰的可能性,据网上统计,业绩好、受顾客欢迎的,大多数是主题餐厅。有在一片黑暗中进食的餐厅,有专门以白领女性为顾客的餐厅,考虑到白领女性的烦恼,特地提供免费营养减肥套餐,并提供一次性拖鞋,除去她们穿高跟鞋的不适。这些餐厅之所以能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保持较好的业绩,因为他们的主管经营有道,知道如何突出店中的特色,迎合顾客的需要。

又如英国十六、七世纪的著名画家乔治.摩兰,他的油画作品起初被当做贡品运往中国的时候,人们以为远看还行,可近看一无是处,只看得见一片片的颜料。正是因为这种特色,他的油画作品还是渐渐别国人所接受了,甚至以有他的作品收藏为荣。

其实,我们自身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由于现在上海着力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因此今年财经大学、海事大学、海洋大学都非常热门,许多人是有从众心理的,即使自己的孩子不喜欢,也硬逼着他们填上这所学校。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当我们自身的特色和别人的特色一样时,那也就

不可称其为“特色”。反之,只要根据自己喜欢的专业来填报学校,即使这门专业是冷门,只要自己有兴趣,就可以学得很好,说不定毕业后会成为各公司争夺的人才呢!

做人也是如此,有谚语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只要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值得去做的事,那就放手一搏,努力去做吧,又何必在意别人的眼光呢!活出自己的特色就好。

但特色并不等于个性,在做任何事之前,要考虑是否侵犯了别人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培养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我相信可以活得更精彩,生活也会充满乐趣。

[点评]由“板桥体”而悟出特色与成功的关系,算是抓住了材料的要领。由餐饮到艺术,从学业方向到人生道路,在朴素的口吻与语言中,话题得到自然贴切的引申。这让我想到了一句俗话:是金子总会发光。其实,也许我们并不是惯常意义上的金子,却也可因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而具有了超乎寻常的价值。在今天这样一个倡导多元、高扬个性的时代,本文阐述的道理显得亲切而可信。

除了倒数第二段略显多余,本文在整体上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在众多华丽的高考作文之中,此文倒也不减光彩。

4、传承与创新

“板桥体”看似单个字形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如果有人因此而羡慕郑板桥的成就,想借模仿他的风格来出名,那么他必定会走入一条死胡同。因为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不可无一”,是肯定了“板桥体”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不朽的艺术地位;说“不可有二”,则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真理。正如贾平凹在信中对小妹所说:“对于大师,你只能学习,不能效仿。”

“板桥体”与“扬州八怪”的其他艺术风格的诞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在那个压制人才发展、摧残人才天性的清王朝,“扬州八怪”用一种不合乎世俗审美标准的艺术风格,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高尚情操,是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对于权贵的蔑视和抗争。可以说,“板桥体”的“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是挣脱束缚,思想和心灵获得自由的象征,这也便是郑板桥作品的韵味所在。后人如果模仿“板桥体”,只能有其形而无其神。这样的作品,当然“不可有二”。然而,许多人并不信奉这个原则。当文学与时尚产生了关联,似乎文学创作也能产业化发展,作家也能按一个模子批量生产了。书店里,占据“畅销书架”的一会儿是悬疑小说,一会儿又是通俗哲理。花样总在翻新,却大都千篇一律。那些书虽畅销一时,不久却被遗忘在角落,蒙上尘垢,挂上蛛网。一位名人说过:“所有的价值最终都只剩下时间。时间会滤去所有跟风的作品,最终只留下一部或几部体现时代精神,关注人类和人生的作品。”{09上海高考作文}.

这么说,我们是否就不要学习他人的作品了呢?当然不是。那些肤浅的跟风之作,正是因为对文化艺术传承、研究不够,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落于俗套。因此,传承是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新则为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09上海高考作文篇三

09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

非常艺术与非常眼光

诗人在字里行间融入自己独特的思考;画家将自己的心绪一览无余地泼洒在纸上;书法家在蕴气与纵神的笔锋中挥洒新鲜的墨痕,于是中华民族的艺术史繁荣空前,每一次的发展与改变都为其写上独特的一笔。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形成了非隶非楷,非古非今的板桥体。我想如果他只是一味仿造仿古,那中国书法史上如何留下这一个竹痩我瘦的郑燮啊!而同样如果没有非常的眼光来捕捉欣赏,如何留得下这非常的艺术瑰宝啊!

但遗憾的是,现在的艺术已少能以非常的形态现于世人,而是由于缺乏非常的眼光而溃于芸芸众生之中。

当张晓刚的当代派画作以四千万的高价易主时,鲜花掌声,闪光灯不绝于世;但当经济寒流侵袭世界之时,当代艺术家们纷纷落马,于是评论家们的奚落声,嘲笑声又铺天盖地而来。看到这里,我不禁疑惑,评判欣赏艺术的尺度究竟是什么?对待这样的新兴当代艺术究竟应以什么样的态度?

我们看到,在这样一种非常艺术形式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时,人们称之为创新,而当其行情一落千丈时,人们称之为幼稚。我想判断艺术价值的标杆不应是行情,特别是这样一种非常态的艺术。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在临摹名家之作后,大胆地将自己对于宇宙人生的理解与对艺术的感悟融入其中,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其勇气可见一斑。无论这样的艺术是幼稚还是创新,抑或是媚俗或深刻,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至少他们经历过,痛苦过,快乐过,伤感过,这不是用一句值钱或不值钱所能涵盖的。

这种非常艺术需要非常眼光,所谓独到眼光是不以守旧的眼光观艺术的行情。但有一些人却是以传统的艺术思维去思考当代艺术,没有看到当代的艺术中所有的发展与创新,或一味逐求商业利益,而使一些优秀的新形式艺术埋没世间。

如今,人们应该做的是不再以功利的方式看待非常艺术,而非常艺术则应以更成熟更严谨的状态面世,创造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派,不再让其它非艺术的因素左右我们的思想。艺术是独一的,同时又是有共性的。

生活需要创新,科学需要探索,中国的艺术同样亟待注入新鲜血液。当代书法家在熟练永字八法后,迫切需要的便是对于艺术、人生、世界、宇宙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要有一股不媚俗的勇气。

[点评]该考生作文有三巧:一是拟题之巧,紧扣材料主旨——有独特之感;二是开篇之巧,通过对三种艺术的独特风格的描述,得出对独特艺术的价值判断——有乐读之感;三是辨析之巧,对“非常艺术需要非常眼光”的关系分析后,得出“生活需要创新,科学需要探索,中国的艺术同样亟待注入新鲜血液。当代书法家在熟练永字八法后,迫切需要的便是对于艺术、人生、世界、宇宙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要有一股不媚俗的勇气”的结论——有顿悟之意。 如果该考生能跳出就书法艺术论书法艺术的思考范畴,则会更增添析理的深度。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我有些看呆了。 “那是郑燮的字。”一个沉沉的声音。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老人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 “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名美其美,美人所美。”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能量吧。”

我思索着,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只有获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度感受这一切。”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

“和而不同,我从没如此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幅字画所藏有的智慧。”我感慨道。

老人拍拍我的肩:“中华智慧从来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它早已渗入每一个具象之中了。你好好看看。”

我沉浸于那黑与白的交替之中。当回过神时,转头再寻,老人已不见踪影。

[点评]作为考场作文,本文最为人激赏之处在于思想上的理性思辨、文化思考以及行文上收放自如的对话形式的成功运用。题目“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显然是准确把握材料,进而凝练升华思维的成果。作者就字说人,就事论理,层层推进。起笔从“板桥体”说起,中间以修身、做人承接与延伸,结尾再以文化特色加以归纳和概括,这就将“和而不同”的真谛阐述

透彻了:承认差异,包容个性,走向大同。文章运用对话体,或总或分地将具象的材料与抽象的事理结合在一起进行论述,较好地达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论述要求。

贵在独创

我从小喜欢集邮。我看见邮票,就从信封上剪下来,贴到我的集邮本上。据说,像我这样的中国的集邮迷,已经多达三亿。{09上海高考作文}.

在众多的集邮爱好者之中,北京的刘超是特殊的一位。他不是泛泛的收藏邮票,而是把目光投向邮票上的帽子。比如,“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中李时珍戴的帽子;“八一”纪念邮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军帽子;关汉卿纪念邮票上关汉卿的帽子;“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归国”纪念邮票上志愿军战士的帽子;杜甫纪念邮票上杜甫的帽子;儿童特种邮票那12个孩子戴着12种不同式样的帽子„„他专门收藏这些跟帽子有关的邮票,接着他去查阅资料,去请教历史学家、戏剧家、文学家,深入研究帽子,透过邮票这小小的窗口,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帽子的演变史!他举办了《新中国邮票上的帽子》专题邮展,引起参观者莫大的兴趣。

我所感兴趣的不在于这邮展本身,而在于刘超独创的视角:他展出的邮票,都是普普通通的邮票,然而独具慧眼的他吹响了“帽子”邮票的“集结号”,产生了平中出奇、凡中显异的效果,成为三亿集邮爱好者中惟一的“帽子邮票专家”。他异彩耀人,一举荣获“中华全国邮票展览”银质奖!刘超出奇制胜,给了收藏迷们以深刻的启示,不要忙忙碌碌于收与藏,还要善于思索,善于创新,善于想出不同于众的新点子。

从刘超的“帽子”邮票,我联想起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中国,会拉小提琴的人不计其数,会哼越剧的人也数不胜数,然而青年作曲家何占豪把越剧跟小提琴结合起来,创一代之新,一炮打响,一举成功。

当时,何占豪还只是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的一名学生,还未学过作曲。他从小在浙江一个越剧团中长大,熟悉越剧。他的思想上没有什么框框,大胆把越剧与小提琴结合起来,与同学陈钢一起写出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当时,这在一般的作曲家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然而,《梁祝》之所以会蜚声中外乐坛,就在于它一新耳目,别具风格。何占豪说:“我的创作,大的风格必须是中国的,小的风格必须是我何占豪个人的。”这句话集中地体现了他的独创精神。

其实,就京剧来说,“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他们各自成为一大流派,成功的缘由同样是“独创”两个字。在众多的画家中,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齐白石的虾,李可染的牛,也是由于富有独创精神,自成一家,各树一帜。

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莫过于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这种因循守旧的人,就像老是围着碾子打转转一样,永远不能走别人所没有走过的路,创造别人所没有创造的东西。正因为这样,作

为作家,我一直把这样的格言奉为创作原则: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我要努力写出“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作品。只有敢于创一代之新,才能跨入成功之门。

哦,独创可贵,贵在创新!

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

郑板桥的书法之所以闻名,被称为“板桥体”,是因为他的作品有它自身的特色,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设想郑板桥当初如果只是用隶书或行楷,即使模仿名人的笔迹再出色,也不会在书法界有如此大的成就吧!

例如现在经营餐饮业,竞争很激烈,随时有被时代淘汰的可能性,据网上统计,业绩好、受顾客欢迎的,大多数是主题餐厅。有在一片黑暗中进食的餐厅,有专门以白领女性为顾客的餐厅,考虑到白领女性的烦恼,特地提供免费营养减肥套餐,并提供一次性拖鞋,除去她们穿高跟鞋的不适。这些餐厅之所以能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保持较好的业绩,因为他们的主管经营有道,知道如何突出店中的特色,迎合顾客的需要。

又如英国十六、七世纪的著名画家乔治.摩兰,他的油画作品起初被当做贡品运往中国的时候,人们以为远看还行,可近看一无是处,只看得见一片片的颜料。正是因为这种特色,他的油画作品还是渐渐别国人所接受了,甚至以有他的作品收藏为荣。

其实,我们自身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由于现在上海着力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因此今年财经大学、海事大学、海洋大学都非常热门,许多人是有从众心理的,即使自己的孩子不喜欢,也硬逼着他们填上这所学校。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当我们自身的特色和别人的特色一样时,那也就不可称其为“特色”。反之,只要根据自己喜欢的专业来填报学校,即使这门专业是冷门,只要自己有兴趣,就可以学得很好,说不定毕业后会成为各公司争夺的人才呢!{09上海高考作文}.

做人也是如此,有谚语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只要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值得去做的事,那就放手一搏,努力去做吧,又何必在意别人的眼光呢!活出自己的特色就好。 但特色并不等于个性,在做任何事之前,要考虑是否侵犯了别人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培养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我相信可以活得更精彩,生活也会充满乐趣。

[点评]由“板桥体”而悟出特色与成功的关系,算是抓住了材料的要领。由餐饮到艺术,从学业方向到人生道路,在朴素的口吻与语言中,话题得到自然贴切的引申。这让我想到了一句俗话:是金子总会发光。其实,也许我们并不是惯常意义上的金子,却也可因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而具有了超乎寻常的价值。在今天这样一个倡导多元、高扬个性的时代,本文阐述的道理显得亲切而可信。

除了倒数第二段略显多余,本文在整体上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在众多华丽的高考作文之中,此文倒也不减光彩。

独一无二

人常说隶书给人的感觉太张扬,而楷书给人的感觉太拘泥。而聪明的郑板桥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板桥体”。歪歪斜斜而又错落有致,实属妙哉!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实为有理,我颇有同感。不仅是书法界还是我们的社会,不是缺乏“郑板桥”,就是“郑板桥”仿品太多!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板桥体”,需要创新,而不是泛滥的空壳。

幼时学习书法,前期都是以临摹为主,刚开始练得很辛苦;直到后来,我才深究其意。原来,学习别人的字体与风格是难,特别是要将那种字体与自己思想情感甚至你的笔法融于一体,然而,真正的境界在于练就你自己的风格,这就是难上加难。学习多年,我仍还未成气候。因此甚是佩服郑板桥这类的先驱。然而,现在书法界中许多自称“书法家”的人,其实也与我的处境一样尴尬,只不过他们的“火候”比我更深罢了。其实也缺少了他们的“个性”。他们的“描摹”虽能形似,却不神似,也验证了“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道理。又岂止书法需要“板桥体”,我们的社会也需要其注入。

在我们的作文界时常会闹出两个字“抄袭”。如今书籍泛滥,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可有一两本“著作”。然而,却有大部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实为狼狈。他们把名家的珍品抄袭一番,汇就一本书,却弄得个四不像。所以说,真正有价值的、意境高的你也抄不像,不如开创自己的品牌,自力更生呗!

且说最近红爆一时的小沈阳,大家都被他的搞笑天赋所吸引。小沈阳却实在是别出心裁,独树新枝,但是小沈阳可有一,却不可有二。有一,可谓之新潮,有二,有三则不然,不仅大大削减了其新意,还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这可就不讨好了。因此,无论怎样,我们的社会都需要“板桥体”,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更丰富的元素,就像字体一样。

“板桥体”不仅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既不可太张扬,也不可太拘泥,要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才适度、中和。要根据自身条件,打出自我的天地,勇于创新,塑造独一无二的个性。

放眼未来,希望我们的社会将会有更多不同的“板桥体”,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轻松舞出自己的舞台!

[点评]考生对材料的理解紧扣提倡创新、发展个性这一主题,足见其有阅读提炼能力。开篇对楷书和隶书特点的评价,自然引出作文材料,足见其对材料的处理能力。正文由“板桥体”的“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开去,写到了幼时学习书法“描摹”的感受、写作界的“抄袭”、小沈阳的搞笑新潮,这一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议论,足见其有认识事理的思想素质。 虽然语言表达尚待锤炼,但作为考场作文功底可嘉。

09上海高考作文篇四

09上海高考作文佳作赏析

09上海高考作文佳作赏析:和谐的统一

去黄山旅游,总会对那怪峰孤松遐想万千,等到我亲眼见识到了,不免心潮澎湃,大呼壮丽——那孤松,曲曲折折,似老者的脊背;那危峰,亦崎岖险峻,有欲倾之势。两个个体本身都算不得美,却在相融中构造出了清雅高绝的图景!

一些个体,它们本身或许有特点,略有不足,但他们未曾勾心斗角过,未曾针锋相对过,在如斯的统一中,倘若你以总体之角度观之,竟是别样和谐。走下黄山,我不禁陷于了思考。

是的,如果你是求个体的方正,那么最终所得可能仅仅只是一潭死水,茫然而无趣。君不见,明清王朝盛行的八股文吗?八股文根本不讲求相融,不讲求文章总体的韵味,它只求圣人之气,只求体制规范,每一字的方方正正,这种是偏安一隅的排他性,最终让文字失去了它原有的重量与美感,更让明清王朝裹足不前。{09上海高考作文}.

我想,真正的大美,绝不应该如此!它应当是支点的寻觅,是元素的交融,是单一的颠覆,更是和谐的统一。

个体的波澜不惊,甚至旁逸斜出,却是在同一后成就整体的云蒸霞蔚,别样风采。郑板桥先生曾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他也正是这样诠释自己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成就了和谐的同一,成就了“板桥体”的艺术高度。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以前读何立伟先生的《日月盐水豆》一文,不仅为他文章中的文白兼用所叹服。文言,精巧而意赅;白话,又不失抒情之美。也许仅取一者,会令文章或大腹便便,或词肥意瘠,但两者的兼用却令整篇文章彰显了别样的韵致。

非独文学如是。荣格说:“文化最终沉淀在人格上。”我想,我们的内心中或许也要依靠无数不调和因素的融合,才能更为饱满。“我的心里又猛虎在细嗅蔷薇。”这是诗人萨松的诗句。猛虎不免生猛,蔷薇过于柔韧,倘若两者并参,方为丰满而浪漫的人性啊!就像李易安,既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女儿情态;亦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贯长虹。她的人格,非婉约,非雄健,而是两者兼具的浪漫,是令人怀想千年。

道与万物参,万物的和谐统一,方早就世间大美。回首,我再看向那抹遒劲的孤松,再看向那面绝然的峭壁,在夕阳下它们长久地融为一体,错落有致。我释然。

[点评]此文有清晰的文脉、充实的内容以及富于文采的语言表述。文章由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谈起,引申到文学的和谐统一,再到人格的和谐统一,脉络非常清晰,而且视野也有愈加开阔之势。所选用的素材无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都因巧妙的点化而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不过,考生虽然写到“非独文学如是”,但在具体谈论“人格的和谐统一”这个问题时,却依然停留在文学作品的展示与分析上,而对作家的人格结构缺乏有针对性的分析,这样,文章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上海师大附中语文教师 张艳

09上海高考作文篇五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09上海70分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50分

一等(50—41) 二等(40—31) 三等(30—21) 四等(20—0)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 不当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什么内容

感情真切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16岁生日7字对联
下一篇:150字的作文三年级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