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困惑

小学作文  点击:   2016-11-02

三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困惑篇一

习作教学中的困惑

习作教学中的困惑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怕给学生上的就是习作课,常遇到这种困惑:一提到作文,学生就怕了,不会写,没兴趣,没欲望;学生总是觉得没什么可写。写出来的作文内容几乎是大同小异,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怎样才能让学生不在为写作文发愁呢?下面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深入体会,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趣、有意义的事,指导学生写日记写活动感想,让他们写身边的事,写心中的话,培养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指导学生大量的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从中摘录优美选段或词句,吸取“营养”。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怎样有序表达,如何生动描写等。

三、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指导,如在作文评语上多给鼓励,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喝彩”, 把优秀作文张贴在学习园地上,供大家学习、品赏。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当面指导,因材施教,从易到难,逐渐掌握写作能力。

四、培养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能力,鼓励同学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学生先将自己习作中优美的词句读给他人听,让大家欣赏,

然后交换读,每位学生都要对阅读的习作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组织全班同学对习作进行交流。

以上是我在写作教学中一几点个人作法,还有待大家能给予我更好的教学方法,能让我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中不再困惑。

三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困惑篇二

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龙源期刊网 .cn

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作者:魏永权

来源:《甘肃教育》2014年第24期

〔关键词〕 作文教学;三年级;课堂

教学;优秀作品;课外活 动;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4—0093—01

小学生写作文难,这是广大语文教师既关心又困惑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大部分教师都会教学生这样做:首先,学习审题立意。其次,学会选取材料。最后,学会组织材料等。即使这样教学,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写不出内容。其实,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半独立性写作实践,引导其摸索作文的一般规律,解除作文的神秘感,从而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一、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根本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缺乏写作素材,因而利用多种媒介,提供写作素材,培养观察能力,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看图作文,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如,在讲《翠鸟》一文时,首先指导学生抓住翠鸟的外形特点,通过描写翠鸟的爪子、眼睛、嘴的特点,突出翠鸟的外形。 接着指导学生抓住颜色特点,观察翠鸟的头、背和腹部的羽毛。最后对照插图学习本课的具体写法。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文结合,使学生印象深刻。学了课文后,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写一个小动物,要求他们学习《翠鸟》一文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二、通过鉴赏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

模仿写作是三年级作文训练的明显特点,也是小学生练习写作的常用方法,而且是较为重要的方法。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比如,讲了《赵州桥》一课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方位顺序写一篇《家乡的黄河大桥》,让学生模仿《赵州桥》第二段的写作方法,观察黄河大桥的正中→两边→下面→河水等,然后再动笔写下来。学生通过

三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困惑篇三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

1把园地作文的难点在本单元课文教学中消化。注意每篇课文和园地作文的联系点。 2收集每篇课文的优美词句,适当根据园地作文的要求和本课实际,布置小练笔。 3重视园地口语练习,为园地作文打好基础。

4注意每周进行阅读积累

三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困惑篇四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三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困惑}.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对千名幼儿的智力调查研究,发现儿童在2岁时已能掌握250-300个词语,4岁已达到普通智力的50%,到8-9岁又能增加30%。这一论断充分说明了儿童具有巨大的语言发展潜能。小学中年级段学生正值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应不失良机地抓住关键期,及早发展儿童的语言,为此,在开始写作文时,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三年级刚接触写作文就更难了 。今年孩子们刚上三年级,刚接触写作文,一上作文课,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很难堪的表情,有些调皮的孩子竟然跟我谈条件说:“老师,可不可以不上作文课?”看来孩子们对作文的确很犯愁,更谈不上兴趣了。如果逼一个人干自己没兴趣的事,那简直是对这个人的摧残,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呢?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也不是文人的创作,只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学生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于是在教学中,我多注意教育学生说真话、写真事,做一个诚实的人。

首先,我让学生明白写作文并不是生编硬造,而是像朗读课文、学习生字一样平常,只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就可以了,从而排除了学生对写作文的畏惧心理。

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就要先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语言在儿童头脑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沃土。生活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只有留心观察,才能有话可写。观察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醒学生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教他们学会鉴赏,分清美与丑。尽可能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多参观游览,多亲身实践,使学生的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才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写一次公益广告》引导学生注意广播、电视、杂志上形形色色、生动有趣的广告,《我最喜欢的一道淮扬菜》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具有特色的地方菜肴等等,不再一一赘举。当然,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还需要老师做一个有心人,把学生平时作文中的闪亮点及时放大、宣扬。我常常讲,学生写作文就好比海滩上拣贝壳,一不小心见到了一只漂亮的,但这时一定需要老师的肯定和赞许。我

每个星期总要利用作文课评读学生的优秀日记和作文。长此以往,学生心目中的闪亮点就会积累的越来越多,心中越来越亮,眼睛也就越来越明。

现在习作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弊端恐怕便是“脱离生活”。而这个弊端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材统一化,有些习作能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有些却离学生的生活较远,甚至孩子根本上就不曾经历过;二是教师固守陈规,照“本”教学,教材让我教什么我就教什么,让我怎么教我就怎么教,不注重将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把学生引入生活,也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因此,导致学生说假话、空话、套话。习作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将作文放到生活中去,从中采集生活、反映生活。更何况,生活就是我们习作教学的大课堂,生活也是一部厚大的教科书,用生活来教会学生写作。

接着我抓住身边的一些小事,让学生去参与去感受。记得有一次在班会课上,说起了有关家务劳动的话题,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在家中自己整理房间,自己洗小件衣物„„听到此我故作惊讶地说:“没想到你们这么小的年纪竟能帮妈妈做那么多事,能说说你当时是怎样做的吗?试着把过程说清楚。”听到此,同学们面面相觑沉默不语,经过鼓励后,一些胆子较大的同学举手简单地说了一些,而大部分同学则表示沉默。于是我给他们布置一项任务:放学回家后帮助妈妈做一件家务活,做时注意把过程记清楚。第二天,同学们再说到做家务活时就显得轻松多了,再经过老师的指点与同学们的互相补充,大多数同学都能流畅地说下来,于是我又引导他们试着把自己刚才给大家介绍的家务活用笔记下来,同学们轻松地接受这项任务。一篇篇作文很快就赫然跃于纸上,一句句肺腑之言流露于文字之间:“通过做这件事,让我觉得劳动是快乐的,尤其是当妈妈夸我时,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真希望妈妈天天都能这样夸我。”“洗手帕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认真,要不然什么事都做不好。”“帮妈妈做了一件小事我都觉着辛苦,妈妈天天做那么多事情,她多辛苦啊!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敬妈妈。”„„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了真实的体验,作文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走进了生活,他们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趣。

如果学生没有写作素材,我就帮助他们搜集写作素材,也可以创造写作素材。记得一篇作文要求写一个活动,我就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踢毽子比赛,然后让学生以《踢毽子比赛》为题写一篇作文。这次作文没有经过具体指导,没有进行分析,

只是让学生写出了当时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都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有几个学生写得简直是当时整个场面的再现。分析原因,踢毽子比赛是孩子们的生活,是孩子们亲身经历的事儿,所以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并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每次作文后,我都及时批阅,进行点评,提高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在三年级作文中,只要叙述真实、语句通顺、描写具体就是好作文,都值得表扬,所以在平时我经常抽一些时间让学生读自己写得好的作文,在描写具体、语言优美的地反,我都加以表扬,使学生认识到描写真实事件容易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就是好作文。

随着学生写作文,听作文以及看作文的增多,他们对作文有了自己的见解,于是我试着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点评。首先通过学生自读作文,从语感上找出自己文章的缺陷,然后通过其他同学对作文进行评价,大家共同修改,最后才由老师进行批改。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他们学习作文的兴趣,也有助于他们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他们写真人真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帮助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懂得做人的道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把作文放到生活中去,把生活引入课堂,这应成为新时期下习作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趋势。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我们的习作教学才能向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学生刚接触作文时,就让学生的写作不离课本,不离生活,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这样坚持下去,作文不会再是让人犯难之事。

三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困惑篇五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

科右前旗古迹中心校:于桂琴

【内容提要】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寻找、分析、减少、化解这些不利因素,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前提。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几点是我在三年级新课程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一、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树立自信心。{三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困惑}.

学生在二年级下期已经做到:把正在进行着的事言之有序地表达清楚;能创造性地编述故事,情节合理,能说明一个道理(如口语交际);开始练习根据一定内容写一两段话,条理清楚,中心明确。(如《咏柳》《狼和小羊》等的课后练笔)

只需要把二年级的练笔拿来展示,告诉学生这就是基础作文,有的甚至已经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我们三年级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进一步把平时发生的事,想说的话或看到的景物有条理地写下来,这样自然的过渡学生当然不会觉得难。告诉学生莫里哀喜剧《贵人迷》中的主角惊喜地大叫:“我可真没想到,原来说话就是散文!我竟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说了几十年的散文?”现在言文一致的要求看起来是有一点夸张,可从侧面也反映了作文的容易,至此我们就做好了写作准备。

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后就要树立自信心,自信心的树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具体表现在多就少改。而且自古至今写作一向主张先“放”后“收”。所谓“放”,就是习作者在初学作文时要放开心灵,放开手脚,放开笔墨,不拘格套,放胆为文。因为对初学写作者来说,思

{三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困惑}.

想解放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提笔写作时,如果能但见为文之易而不见为文之难的话,就自然能放笔行文。而这种写作心态正是写作应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当然“放”不是放任自流,到一定时间、一定程度就要“收”,要从阅读教学中渗透积累语言、文体的指导,在习作前的指导中注意文字的准确性,层次的合理性,习作讲评中突出炼字锤句和文章结构的要求。

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放飞想象的翅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使学生感到作文就是生活中的一次次现实的言语交际,是生活的一种需要,那么他们就会把作文当作一种乐趣,一种自觉的行为,作文教学也就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同时,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他们喜欢想象中的事物,想象是学生内心世界真实的反应,充满童真童趣。而且他们更喜欢用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学生写春天里柳树长长的柳条,有的想象成姑娘飞舞的长发,有的想象成绿色的草帘,有的想象成春姑娘抚摸小草的手臂。这些赋有诗情画意的想象是多么的纯真。在《狼和小羊》续写中,弱势的小羊战胜了大灰狼,它拥有了无比的智慧,开起了汽车,用起了糖衣炮弹,引大灰狼到悬崖摔死……学生运用想象力,发挥创造思维,变悲为喜,为故事的寓意增添了智慧的力量。也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在作文初步教学中能让学生写出一篇好作文很难,一般学生选材不太困难,重点也抓的不错,难就难在把内容写具体,其原因一是学生积累沉淀少,二是对选材所经历的事回想起来印象模糊。有经验的

学生就把所写的事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和再创造(也就是加上了想象),这样的作文就有血有肉,情感细微了。当然,想象不是漫无边际的,应是合情合理的,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

三、寻找一切可供学生写作的机会,多读多写。

鲁迅晚年在《致赖少麒》的一封信里曾谈到他自己作文的经验,他坦诚地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所以想写好作文别无他法,唯有多读多写。除了每周一次的固定习作外,我注意发掘写作契机,让学生多读多练。

1.生活中的写作

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这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表达出来。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事,发现生活中的美,讲给小伙伴听,写给朋友看,评评谁写得最能打动人。(表现形式——日记)

2.活动中的作文

三年级学生精力充沛、玩性重、对新事物兴趣浓。教师尽可能利用进行小制作、小实验、游戏或课外活动的机会,在学生愉快的活动、讨论后写作,这样学生写起来也有兴趣,能写具体,效果好。因为这是学生临近的体验,印象深。孩子们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习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仿写典型例文

大多数教师反对仿写,而我不那么认为,仿写虽不利于学生创造,但从训练角度来说对学生有益。仿写不是抄写,而是让学生仿思路,仿方法,仿语言的表达形式,师生教学课文不就是学思路、方法、语言表达吗?有的学生不会作文,让他仿写几篇有什么不好?能仿写也是收获,仿多了自然就学会写。特别是典型例文仿写,我主张全面习作训练。例如,学期初学生阅读《阅读》中《穆老师的眼睛》时,觉得文章不错,提出写作要求,讨论过注意事项后,写出了《郑老师的眼睛》《妈妈的眼睛》《爸爸的手》等作文,真情实感洋溢在字里行间。三年级第三单元里有两篇文章《美丽的小兴安岭》《我家的小园》都是采取“总—分—总”的结构,按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顺序写的。许多学生在学习第一篇文章时就已经跃跃欲试了,在小练笔中采用了这种方式,重点点评这些练笔让学生加深印象。在《我家的小园》学习结束后,正式要求学生仿写,学生写出了森林、校园、学校竹园、菜地甚至柳树的四季风采,创作题材之丰富令人惊讶,语言之优美令人赞叹。

4.从演到写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千变万化的生活缺乏亲自体验,课堂教学形式及“二点一线”学习生活环境,交际的范围窄,制约了学生写作的源头。把生活和课堂结合起来,组织儿童喜闻乐见的交际活动,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交际中打开作文的源头。例如,三年级学写场面描写时我让学生观察购物活动场面,查找活动场面的例文,创设情境{三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困惑}.

{三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困惑}.

让学生“摹拟表演”,参加劳动的同学和教师动作语言惟妙惟肖地说出来并演好这个“戏”。大家演得出色,玩得开心,说得顺畅。最后老师趁学生兴犹未尽时,要求他们把这个游戏记录下来,于是学生就把这次“作文”当作游戏的延伸部分。再不会有作文是“苦差事”的想法了。而且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始终能维持“兴趣”和“注意”中心,不仅拓宽作文的信息源,这对开发他们的思维力和创造力必然产生重大的作用。

四、求新求异,训练学生的思维发散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作文经常出现众多的雷同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学生作文时的思维定势。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引导学生求新求异,在同一题材中力求突出自己的个性,把作文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写出富有创造性的文章。例如:三年级第一单元习作自我介绍,可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自己抓特点,抓别人特点来定题,于是全班热闹起来,不一会一个个有特色的题目就出来了,如《我是飞毛腿》《胖的烦恼》《胆小的我》《大力士》等。文章也不拘泥于习作要求,只要能写出特点就行。这次作文的结果特别理想,学生习作有的富有童真童趣,有的诙谐幽默,有的娓娓道来富有个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五、综合性语文学习对学生作文的重要作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由此可见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要大量运用写作知识和

三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困惑篇六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谈{三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困惑}.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谈

{三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困惑}.

陆金枝 桐城经济开发区坊正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困惑}.

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而三年级起步作文则是由低年级写话向高年级成篇作文的过渡。《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一段话写出自己的见闻,”可见三年级训练片段的作文是教学至关重要,片段作文训练要特别注意与低年级写话和高年级成篇作文的衔接,要避免出现坡度太陡的情况。否则,非但不能达到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反而会使大多数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丧失写好作文的兴趣和愿望。围绕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片段训练,结合我多年的探索实践,我注重从以下六个环节进行教学,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效。

第一 感受生活,学会观察,积累素材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第一手生活材料,写作时就感到有话可写。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序》中指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指导刚学写作文的三年级学生写好片段,首先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三年级小学生的生活圈子狭小,他们也普遍缺乏观察分析能力,因此,有必要对其生活现象作提示,引导他们自己去留心生活中的“闪光点”,学会截取“横断面”(片段),把功夫花在平时,正如陆游所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其次,有意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切身去感悟。根据低年

级学生容易被活跃新颖的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征,安排几次有益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激活思维,促使学生想把活动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因为活动中,学生参与率高,且人人亲身经历,也自然能以我口说我心,以我手写我口;老师同时指导,比较优劣,言之有力。我曾经举办过掰手腕比赛,放风筝竞赛,“老鹰捉小鸡”游戏,老年节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学生通过观察,既开阔了视野,又积累了大量素材,使学生能感到有话可写,乐于动笔,就不会出现临时找米下锅挖空心思绞尽脑汁而茫然的现象了。

第二 不受约束,大胆表达,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是行之有效的经验总结,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不可违反。对于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教学,如果教师不顾知识的系统性和循序性,搞突击,赶进度,应付任务,要求过高,就会泯灭学生作文信心和热情,那必将是“欲速则不达”。那么,先说后写,以语带文,以口头语言的训练带动书面语言的训练,这是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中体现过渡性质的一个重要举措。“说”与“写”是表达思想的两种形式。“说”是“写”的先导和基础,“写”是“说”的发展和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从说到写,是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也是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规律。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文就为的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初学写作的学生,对同样的题材,说清楚了再写与不说就写,效果不大一样。说的过程,是表述系统化的过程,又能检验表述是否恰当合意,学生在

思考这个过程时往往能借鉴与修正自己。我在指导三年级学生写作文前,先鼓励他们大胆地说,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即“我口说我心”,这样一来,学生的胆子会越来越大。对学生说得好的地方给予鼓励,不足之处相机加以引导,顺口会带来顺手。我们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学生畅言、畅想,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纵横,各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三 阅读积累,丰富词汇,树立信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阅读书面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才初步开始阅读,兴趣不大,还缺乏自觉阅读的习惯,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在阅读时摘抄好词好句,养成定期检查与交流的习惯。课外多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以致用。在班队课、活动课、主题班会时开展读书交流,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的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到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问题等,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写日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

素材。经过如此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必然生动活泼起来。 第四 自主拟题,自由表达,创设宽松的作文环境

教师要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题材,提出作文的范围和要求,指导学生自己拟题作文,不认为设置范围能给起步作文创造宽松环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宽松空间,减轻学生初学写作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里寻找到许多素材。先采用口述的模式,让学生把构思的内容提出来,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分析修正的原因,弄懂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列举好的表述予以肯定,同时参照示范例文,字斟句酌,感悟文字的魅力。多些表扬,让学生切身体会,这样经过几年训练,学生动笔的能力就会得以增强。这也是依据小学生作文训练的程序而展开。低年级着重练习写句、写话,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段,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作文。所以单一命题作文对过渡期的三年级作文训练有其局限性,而从以往起步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单纯命题总是摆脱不了以教师意志为中心,以课堂限制为樊笼,以课本范文约束为绳索,束缚学生的个性化,写出的内容往往难以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加上训练方式单一,训练模式似乎取道围绕“考试”转,甚至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起步作文时,“热心过度”,除帮助学生围绕标题拟提纲、选材料外,还设定框架,套头装尾,供词供句,让学生循规蹈矩,致使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腔,缺乏个性化以及差异性。所以,有了自主拟题,或者在一个较大的空间由学生选择,这就有了灵活多变的局面。同时,进行作文片段练习,从“局部”“零

件”入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还不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如我在布置写游戏“老鹰捉小鸡”的作文时,专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特别指导学生当场细心观察双方各自的特点,等活动结束,根据实况只作必要的提示,如自主拟题,可以形象地写出“老鹰”的勇猛、狡猾,“母鸡”的勇敢、护犊情怀,“小鸡”的机灵、巧妙躲闪等。由于学生有意识地观察体验了生活,有了丰富多彩的写作材料,设身处地地想象,所以写起来能得心应手,内容真实,形象逼真,加上情真意切的表述,真可谓各有千秋。尽管层次不一,但基本上都能写出这次游戏活动的有趣,渲染了游戏的欢乐气氛,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感受。这样,学生起步作文一开始便能步入正轨。

第五 相互比较,自己修改,共同提高

当我们眼前呈现出一篇篇内容各异、程度不齐的片段“稚作”时,不必担忧,这毕竟是学步阶段,问题在所难免,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同时,寻找切实可行的批改方式,谋求进一步提高。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之一。对初学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相互比较,分清优劣,自己修改,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孩子们天真好比,也适合于“稚作”的交流;或结对子互看互改,提示对方,针对“问题”,自我纠正,效益胜过传统师改模式。这样教师再从改动的内容里肯定其价值,学生更容易接受。站在学生自身的水平起点上,用他们自己的目光作衡量标准,起步作文一开始就能融进他们自己的思考力,还可以引进适当的讨论争辩,让学生明白其所以然,避免在今后的作文中出现类似的错误。互比互改,又能带动一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三年级作文丰富的早餐
下一篇:s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