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语录》翻译

名言警句  点击:   2016-06-29

《孔孟语录》翻译篇一

孔孟名言警句

《论语》名言名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译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人不致疑惑,仁德的人经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孔孟语录》翻译}.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他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译文】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澈了解很高的道理。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译文】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志趣;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君子的过失好比日蚀月蚀:错误的时候,每个人都看得见;更改的时候,每个人都仰望着。

孟子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译文】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孔孟语录》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译文】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译文】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译文】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现在的不为正是为之后的可有为,每个时期都会有要为有不可为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分清轻重缓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喻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译文】富贵不能乱我心意,贫贱不能改变我志向,威武不能屈我品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

的儿女。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孔孟语录》翻译篇二

孔孟名言警句 (2000字)

《论语》名言名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孔孟语录》翻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

《孔孟语录》翻译篇三

第一课 孔孟语录

《孔孟语录》翻译篇四

《孔孟语录三则》教案

《孔孟语录三则》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3.领悟孔孟儒家思想的内涵。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孔孟语录》翻译}.

教学难点:

领悟孔孟儒家思想的内涵。

教学过程:{《孔孟语录》翻译}.

一、导入新课

一个人的视力有两种功能:一是向外看,看无限宽广的世界,另一个是向内看,看无比深刻的内心。如何能让自己的内心有所坚守有所依托,让我们走进《孔孟语录三则》,或许这里有打开心门的钥匙。

作为山东人,你了解这两位圣人老乡吗?

学生介绍孔子、孟子相关的文学常识。(生卒日期、出生地点、名号称谓、学派,相关书籍。)

介绍语录及语录体。(圣贤在和学生平时的相处中,言和行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学生们记录下来奉为经典,这就是语录;由于只是只言片语的随堂笔记,就不重文采,不讲结构,每篇都是独立的,被称为语录体。)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3.领悟孔孟儒家思想的内涵。

三、诵读:读顺畅

1.自由读课文,跟着自己的感觉,尽量读得顺畅。(注意字音和停顿)

2.个别读课文,检测字音和停顿。

四、研读:读明白

第一则

1 / 4

(一)找出读懂的字、词、句,并说出读懂的方法

1.注释法:疏食、曲肱。

2.组词法:富、贵、乐。

3.猜想法:义。

4.不译法:矣。

5.活用法:饭、枕。

(二)点拨字词,翻译课文

1.曲肱、枕、之——试模仿这个动作,加深理解,明确“枕”的词性,并且知道“之”的指代内容。

2.水——直译法:冷水,古代的热水用“汤”表示。

3.义——辨析法:(1)意思:意义,含义;(2)公正的道理,正直的行为:正义、道义;(3)旧时拜认的亲属关系:义父、义子;(4)情意:义气,信义;

(5)假的,人工做的:义肢、义齿。联系语境,选择正确的选项。在此基础上,翻译课文。

(三)探究思想内涵

1.由浮云的“轻”,探寻孔子心中的“重”。链接《论语》中的孔子之志: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子路说:“愿意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让老年人得到安乐,让朋友得到信任,让年轻人得到关怀。”) 由此延伸到儒家思想的内涵,只要能实现社会理想,物质的贫困也会快乐和满足;反之,不道义的富和贵不仅让他轻视还让他蔑视。

2.演读。试学着古人的样子,读出喜悦和蔑视之情。

由自由读到个别读,体会其中的感情。去掉“矣”再读,品味出虚词的作用。朗诵中品味感情,再背诵积累。

第二则

(一)自由读课文。运用第一则所学的方法,翻译课文{《孔孟语录》翻译}.

1.注释法:三军、匹夫、夺。

2.不译法:也。

3.组词法:可、帅。

(二)点拨字词

2 / 4

“匹夫”,由“三军”的借代用法,引出“匹夫”,拓展记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匹夫”,由此得知是“每个人”的意思。

“志”辨析:1.记、记住;2.记述;3.心意。

(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有哪些不可丧失的“志”。

(四)读出捍卫“志”的决心,体会“也”的作用。

(五)自由读和分散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六)背诵积累。

第三则

(一)自由读,说出你读懂的内容

(二)辨析“丈夫”的意思

1.成年男子。

2.男孩子。

3.妻称夫为丈夫。

4.有所作为的人。

(三)翻译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写出台词,并和同桌合作演读课文。

例子:1.给你足够多的钱财,足够高的官位,你经得住诱惑吗? 大丈夫的回答:富贵不能淫

2. „„

大丈夫的回答:„„

3. „„

大丈夫的回答:„„

(四)辩证理解

比较“大丈夫能屈能伸”和“威武不能屈”是否矛盾?得出“屈”是为了“不屈”,引出大丈夫精神的多面性。

(五)个别读、齐读,读出“大丈夫”的气概。

(六)齐背

五、比较拓展

(一)说一说:本课《论语》中“大丈夫”思想。

(二)找一找:本单元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人物身上的“大丈夫”精神。

3 / 4

(三)讲一讲:你知道的历史上的“大丈夫”故事

六、背诵默写

自由背诵,默写,订正。

4 / 4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与勤奋有关的名言
下一篇:《童年》名言警句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