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故事会

励志故事  点击:   2016-03-10

上海故事会篇一

老上海的传奇故事,细细品

老上海的传奇故事,细细品

这一次去采访程乃珊,是约在她富民路上的家里见面。富民路闹中取静,靠近静安寺的中心地带,却是窄窄的一条马路,两旁植物繁盛,光影斑驳,在正午时分特别浓烈的大太阳底下,很有点时光交错的意思。但这些只是序曲,当我坐在程乃珊家的客厅里时,才真正有了时光倒流的感觉,因为在这间客厅里,无论是那张殷实饱满的橡木餐桌,还是那架朴实低调的褐色钢琴,甚至是钢琴上那座所有的指针都停了脚步的老式座钟„„它们,都实实在在是“百岁高龄”了。而当客厅的女主人程乃珊挽着长围巾坐到我对面的时候,我很肯定,今天的采访会有很多关于老上海的好故事。

一条银行家的庭训

而事实上我们的开场真的是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卖豆腐的老人。在很多年前老人还是青年的时候,他通过卖豆腐起家,一点点从豆腐摊做成了豆腐铺,从小门面做成了连锁店。老上海总是有这么多白手起家的传奇故事,但程乃珊说的这一个,重点不在传奇,重点在——“你晓得么,就是这样一个卖豆腐的行当,它们都有自己的行业组织,它们都有自己的行规,口口相传。在这个过程中,小至行业的传统和道德,大至社会的传统和道德都得以存续,而这些所谓庭训、门风、家规、家传、家教、家学、家史……这些文化传承中细小却关键的纽带,我们今天还留下多少呢?”程乃珊略有些无奈地说。

之所以说给我听这个“豆腐行规”的故事,是因为我问到了她最新的写作计划。程乃珊说,她正在写一部纪实体的小说,想以一个大家族中小孩子的成长故事,纪录一个家族里几代人的变迁和经历。是的,这个小说的原型,正是她自己家族的故事。“我的祖父母早已去世多年,我的父母也去世了,而我自己也做了祖母。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们家族的第五代孩子,他们完全不了解自己家族的事情,也根本没有兴趣知道。”这个发现让程乃珊有一点遗憾,但更多的是忽然涌起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作为和祖父母生活最久的孙女,是最了解家族故事的人,更从祖父母那里直接得到了关于家族的很多资料和照片,所以我觉得,我有责任写一本家族故事,让后辈们能更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要不然,他们肯定连我们家族的庭训都不知道了。”

好吧,我承认我被震慑了一下,“庭训”这种东西,现在又有几家还有存留呢?“那……你们家族的庭训是?”我真的很好奇。程乃珊不假思索地说:“当你身上有10块钱的时候,你只能表现出5块钱的身家,而且只能花两块钱。”看我听得有点发愣,程乃珊笑着解释道,“这大约与我爷爷从事金融业有关吧。”

是的,关于程乃珊的家族史,那又是另一个老上海的传奇故事。程乃珊的祖父程慕灏老先生是一位著名的银行家,当他只有16岁时就背着一个小包裹,只身从浙江桐乡的乡间小道来到十里洋场的上海滩谋生。他凭着自己的勤奋、才智和毅力站稳了脚跟,自谋职业进入大清银行做练习生,用最短的时间熟悉了银行各种业务,并显示出卓越的才能,得到了上司的器重。他曾担任日本神户中国银

行副主任,上海中国银行国库主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中国保险公司监察人等职。1946年,当他的小孙女程乃珊呱呱坠地时,他已是上海乃至全国金融界的巨子之一。之后,他的事业发展到了香港。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金融界的前辈、原中国银行总行常务董事、香港中国银行原总经理,之后的一生都在为香港的金融界服务,直到晚年仍担任着香港中国银行的顾问。

对此程乃珊曾经说过:“我祖父的一生,是一部历史,也是一部多卷集的长篇小说。我一直在搜集、记录他的传记资料,想好好地写出来。”而程乃珊虽然出生地是上海,两岁的时候她就和父母亲去了香港,在那里度过了她金色的童年,一直读完小学四年级才跟父母一起回到上海,那是1956年,那年她正好10岁。可以说,程乃珊从小在上海、香港两地长大,既有对上层工商、金融界生活的丰富感受,又经历过“文革”10年的变故和磨炼,同时,长期在平民区教书的经历和体验,又使她能够用另外一种眼光看待自己的家庭所在的那个社会圈子,这一切都为她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她的第一篇小说《妈妈教唱的歌》发表于《上海文学》1979年第7期,从此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

一间命运里的房子

在程乃珊的文学创作生涯中,虽然在后期已经趋向于纪实写作老上海风情录,她本人也渐渐成为老上海风情人物的一个鲜活符号,成为很多场合里最有资格点评“上海女人”、“上海老克勒”的盛世遗民,但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忘记她在文学创作初期写就的那本小说——《蓝屋》。而那间承载着大时代里小人物的悲欢命运的漂亮建筑之所以让人难以忘怀,除了屋里那些人的命运让人感慨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间“蓝屋”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它的颜色其实是绿色。

读过小说的人都知道,《蓝屋》的原型便是位于北京西路铜仁路拐角的“绿屋”。而这栋昔日曾被誉为“远东第一豪宅”的绿墙圆形建筑背后所承载的沧桑历史和凄美传奇,也一点都不输给小说。“绿屋”是由曾经的“颜料大王”吴同文所建,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他靠开发军绿色颜料起家,绿色自然成了他的幸运色,于是他决定造一座绿色的“城堡”来做自己的家。房子是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师邬达克为其亲自设计,总共四层并配有电梯,说起来还是上海私人住宅里第一家装电梯的。电梯的门是弧形的,阳台上却没有一根柱子,这样别出心裁的造型在1930年代的中国是非常独特的。据说,1938年“绿屋”竣工之日,邬达克曾对吴同文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可以向你保证,即使再过五十年,这幢房子的现代感仍然是超前的,哪怕再过一百年,我相信她仍不会Out。”

一百年虽还没过,但至少在现在看来,“绿屋”仍然很In,绝不Out。可惜完美的屋子里也不总是演绎完美的故事,文革开始后没多久,吴同文就因经受不住打击而同姨太太一起在房子里牵手自杀了,据说待到被发现时,两个人的手已无法分开。虽然曾经发生过那样的悲剧,但这丝毫不会影响“绿屋”的吸引力,程乃珊的童年是在南京西路、陕西北路的花园公寓度过,而她每次经过那幢铜仁路上的绿房子,都会被它深深地吸引,在她的童年记忆中,“绿屋”给她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孰能料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她结婚之时却忽然发现,原来她所嫁的良人居然就来自这座神奇的老洋房,他便是吴同文的后人,严尔纯。从童年时就爱上绿屋,到后来嫁给绿屋主人的后代,再根据绿屋的故事背景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而这部作品又获得了文学奖,让她的文学创作达到了颠峰。这一切仿佛一个不真实的故事,让人不得不相信冥冥中的“缘分”二字。

一本记录传奇的笔记

除了“绿屋”,另一处在程乃珊的生命里留下痕迹的屋子,便是伴随了她几十个年头的“花园公寓”。忆及在花园公寓里度过的童年,程乃珊的语气充满欢乐:“我们里弄的孩子从小都接受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也很好。那时候我们女孩子学钢琴、芭蕾,男孩子学小提琴,唱的儿歌里除了沪语童谣外也经常会出现《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这样的英文童谣。这样的里弄啊,既是一个多层面的小社会,又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大家庭。”而如今,这座承载着程乃珊童年记忆的公寓早已物是人非,在曾经动荡的年代里,一些原本的主人被批斗赶了出去,本来一家一户的房子也被塞进了许多层次低杂的新住客,还有一些屋主的后人去了海外定居……童年的伙伴消失在了日新月异的城市中,童年的回忆也越发的无处寄托,这一切都让程乃珊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惆怅,她想做点什么,为了自己记忆里的上海,可是又没有头绪。

1990年,由于祖父的原因,程乃珊一度移居去了香港。事实上,香港对于程乃珊而言就仿佛第二故乡,在她心中有着特别的地位和感觉,因为那里同上海一样,也曾留下过她难忘的童年回忆。而这一次的返港给她带来了灵感,程乃珊说:“在我看来,香港和上海就像是一对门当户对的恋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香港,仿佛是旧上海繁华如梦的一个延续,一个平移。事实上,解放前夕也确实有大批老上海的名流迁往香港,为香港带去了崭新的资金、理念以及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了香港明日经济的繁荣。而这一批老上海人虽然日后都成为了香港的精英代表,可那种深入他们骨髓的老上海格调和情怀却始终没有改变。只要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你就能一眼将他们从人群中辨识出来——啊,他是上海人。” 这一点触动了程乃珊,她忽然觉得自己有必要为海派文化的传承做些什么。于是,从2000年起,程乃珊开始正式涉足与老上海有关的纪实文学写作,她深入上海的各个阶层,笔耕不辍,写出了一批有口皆碑的代表之作,如《上海探戈》《上海Lady》《上海Fashion》《上海罗曼史》等。“我要做的,就是将老上海那些被时间蒙尘的传奇发掘和再现出来,让更多的人知晓并且记住。”程乃珊坚定地说。

为了达成这个心愿,程乃珊四处寻找上海老人,听他们讲述关于老上海的故事。她还养成了一个职业习惯,就是随身携带一本笔记本。如今,程乃珊的手头已经有了一个长长的名单,都是老上海各行各业里的见证人,他们的年纪都已经很大,所以程乃珊觉得自己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必须要趁他们脑子还清楚的时候,把他们叙述的故事都记录下来。“我知道有人说我总守着老上海,写作没有时代感,但我不怕别人说我写作面窄,”程乃珊坚定地说,“因为,我心中的老上海写也写不完。”

是的,老上海多传奇,某一幢小楼可能就有一个传奇,某一户人家可能也有一个传奇,甚至某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寒来暑往,程乃珊本子里的“传奇”越来越多,而想以一己之身留住一个时代的纵横百态,这样的尝试在别人看来又何尝不是一种传奇呢。

采访部分实录

记者:上海和香港都是你的故乡,所以据说你最怕回答的问题就是这两座城市你到底最爱谁,对么?

程乃珊:呵呵,的确,我最怕就是这种选择题,非此即彼,因为上海和香港对我来说都是渊源深厚。我出生后十六个月就去了香港,然后十二岁回到了上海,1990年的时候我作为一个作家又去了香港,断断续续生活了十年,又回到上海,所以我觉得上海和香港已经深深融入了我的生活。不过,我的事业在上海,上海成全了我的事业,我的家庭在上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对上海感情可能更深了。

记者:你现在大多是写一些随笔或者怀旧类的文章了,尽管你的文章使更多读者了解了许多老上海风情,但这样一味的只回顾不展望,是否有脱离现实之嫌?

程乃珊:关于这个问题,我从来不认为我的文章是怀旧的,因为怀旧是静止的,近年来市面上是有很多写旧上海的文章和电视剧借怀旧之名过度消费“老上海”,作品中间的许多细节问题说明他们根本就没有好好研究过上海的历史。其实老上海除了百乐门的舞女和穿黑褂子的青帮,还有很多积极的、进步的东西,很多政策、理念在当时就是极其先进的,比如我们上海的制造业、服务业、就业、大学的改革……我们上海今天的城市文化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它们不是无本之木,相对于“只回顾不展望”,我们今天很多“只展望不回顾”的行为对城市发展恐怕更加有害。

记者:你有一本书的名字就叫《上海lady》,能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你心中的上海女人么?

程乃珊:我一直说,要欣赏上海历史,就看上海女人。女人是城市气质的具体化,犹如灯笼里亮起的那一点火,有了她,整个灯笼就生动起来。比之东京女人的娴静,汉城女人的温顺,香港女人的独立,法国女人的洒脱,我眼中的上海女人就是有点“作”,有点“嗲”,有点“乖”,还有点“煞”。好比炎炎夏日喝一杯冰镇啤酒,“煞克”;或原汁原味的火腿鱼翅鸡汤,色香味齐全,能调动起人的全部

味觉反应,即上海话“鲜得煞爽”。在我看来,无论是名太名媛,还是里弄众生,上海女人在百多年的历史风尘中,婉转穿行,迂回展步,不离不舍,她们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现代的亮点。

上海故事会篇二

写出身边的“上海故事”

写出身边的“上海故事”

014年11月17日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邢春燕

历时近8个月,经过层层筛选,2014年市民文化节市民写作大赛评出的“百位市民作家”昨天在普陀区图书馆接受颁奖。

历时近8个月,经过层层筛选,2014年市民文化节市民写作大赛评出的“百位市民作家”昨天在普陀区图书馆接受颁奖。同时,狄菲菲、蔡金萍、田园等沪上名家分“书香情缘”、“岁月影像”、“眉目亲情”和“使命梦想”四大板块,对甄选的10篇作品进行了品读。

讲述身边故事{上海故事会}.

弦乐的伴奏声中,蔡金萍老师用舒缓、低沉的声音品读上海作家汪建强的作品《甜爱路,从此与我有了结缘的小路》,“在物质极大丰富后的今天,人们精神上的追求需要已成为‘当务之急’。而曾经的‘甜爱与祥德’的故事,正与当今寻常人的内心渴望高度契合。”百年迤逦的老建筑,上海的风情和影像就在品读声中一一铺展,上海的温度和质感也一一呈现。

13岁的藏族女孩扎西尼珍就读于上海市珠峰中学,3年前只身一人,不远千里来上海读书,从一件小事中感受到了上海的温暖和包容,写出了《有爱的地方就有家》,“以前只觉得土生土长的地方才是家乡,但现在不是了,这里渐渐地成为了我心中无法割舍的土地,这里在我心中也堪称家乡,这里的每个人对我而言都是我挚爱挚敬的家人。”田园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感染了在座观众。对于自己的作品获选,扎西尼珍表示很惊喜,她告诉早报记者,自己的作文曾经获得藏族自治区的第二名,“平常就喜欢写作,但是更喜欢用汉语写作,感觉最内心的东西只有汉语才能写出来。”三年间,她从最初的不适应,到现在已完全融入了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文章里讲了自己和黄妈的故事,其实身边有很多关心我的人,已经很有家的感觉。”

68岁的谢坤兴曾经是一名中级器械工程师,上世纪七十年代曾亲身参与了“运十”飞机的研制工作。退休后,他重拾多年前当作家的梦想,为本次大赛创作的《梦想从上海起飞:忆“运十”飞机研制经历》经历十次更改,不断地向人请教,自己反复琢磨、修改,最终呈现在写作大赛的“舞台”上。“中国人自己造大飞机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现实。眼前的Y10-2402大飞机是上海人民的骄傲,是全国人民大协作的硕果。它标志着祖国繁荣富强,屹立在东方。”谢坤兴在文中

写道。谈及写作理想,他表示,相比工作时写的论文,这种自由发挥的写作更有乐趣,退休后习作成了自己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解放日报的资深老编辑、老记者赵元三先生也来到了现场。他的作品《我与巴金的三次会面》,揭示出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到“人民作家”巴金在那个特殊时期的文学创作状况和处境。已75岁的赵老回想与巴金先生初次见面时,自己还是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对于那次见面,赵老至今记忆犹新,面对主持人的提问,他用“刻骨铭心”四个字来形容。“巴老的教诲和形象,给了我一种投身文学与新闻事业的巨大鼓舞和后续动力。”

现场柏万青阿姨的出现让不少观众颇为激动。据悉,柏阿姨投了三篇稿件,其中一篇《我与豆豆》获得了眉目亲情板块的最佳奖。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柏阿姨说,看到大赛的征文启事后,她就一直在构思,总想把过去的一些事情写下来,说一说。“这个活动办得真是太好了,可以开拓人的思维,鼓励大家动笔、动手、动脑,能够弘扬中华的传统文化,还能提升个人的文化内涵。”

对于大赛中涌现的作品,评委、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滕肖澜直言看完后很感动,“感觉市民生活有滋有味,都在抒写自己的生活,老上海人写怀旧情怀,新上海人抒发对未来

的希望。”对于整体的写作水平,她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不少作品言之有物,文字走朴素路线,相对于专业作家写作时习惯感情内敛,市民更有热情更直白,感情溢于纸上。”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则表示,大部分作品都是有感而发、真情实感,或是从家庭小事反映社会、时代的变迁,或是从自身经历体现社会的正能量,“文字很亲近,能从中读出感情,《我们这对老夫少妻》讲残疾丈夫与健全美貌妻子的爱情故事,真的是‘真善美’的体现。”叶辛告诉记者,写作大赛让市民提起笔写身边的故事,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他建议市民多读多写,“现在流行碎片化阅读,其实我们应该提倡沉浸式阅读,书读多了,心也能静下来,写作水平自然能慢慢提高。”

本次大赛由普陀区主办,普陀区文化局副局长范文翔告诉记者,写作大赛也与读书活动相结合,目的在于鼓励市民多读书、多写作,用笔来表达所思所想,促进上海的市民文化氛围。“我们希望给老百姓提供抒发情感、表达梦想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城市、关心城市,一起为城市的发展尽心尽力。

一大主题,三大专题

此次写作大赛,分“一大主题活动”和“三项专题活动”,倡导“生活即写作,写作即生活”的理念,激发市民参与写作的激情。

“IN上海——倾听你的上海故事”作为此次征文活动的主题板块,让市民抒写与上海血脉相连、与汉语文脉相通的情怀。据主办方透露,活动从2014年4月23日启动至8月31日截稿,全市3万余人参赛,选送组委会稿件3857份(其中学生组来稿808份)。参赛单位遍及全市区县,稿件由知名作家、学者、资深编辑等经过初审、复审与终审三轮评审,最终产生“百位市民作家”。除了昨天的颁奖活动,组委会还将对入围作品的作者进行表彰,对组织参加活动的优秀集体颁发组织奖。

除此之外,大赛还推出“三项专题活动”。首个专题活动“书本里的童梦——我与小伙伴的奇幻之旅”,通过挑选10部小读者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品,选取一组成功塑造的儿童文学形象作为创作原型,让青少年读者们在写作中体味快乐,记录成长。活动启动于今年3月23日,截止于5月31日。全市2万余学生参赛,选送稿件3500多件,稿件覆盖全市14个区、190多所学校和社区文化中心,300篇进入终审,分数最前的30位荣获2014年上海市民写作大赛“写作小达人”称号。

上海故事会篇三

[怀旧老照片]那一年,发生在上海的故事!!

那一年,发生在上海的故事!!{上海故事会}.{上海故事会}.

上海故事会篇四

精彩案例之上海故事

精彩案例之上海故事

小行业,大故事——赚爱美女人的钱

发展:

2003年创业,6年时间,从街边小店发展到营业额6亿。 生意门道“三个一”:

{上海故事会}.

 抓住一门好生意——风情围饰

 拥有一个好名字——上海故事

 包装一个好概念——老上海的味道

困惑:

2008年,围巾行业出现变局

 消费人群大量分流

(国内外高端品牌、服饰配饰店、商超专柜)

 产品被快速跟随

 核心买手团队跳槽

 终端销售明星被挖走

 加盟商信心受挫,怨言四起

{上海故事会}.

„„

上海女人不买“上海故事”了!!!

思考:

战略转变的三个路径

1、从眼光到系统

2、从概念到精神家园

3、从上海到全国

消费者研究:

女人问什么喜欢围巾?

围巾的功能:掩饰、装饰、取暖,是爱美女人显示时尚眼光和品位的点睛之笔

喜欢上海故事的理由:

“上海故事”不一定是发生在上海的故事,而是上海式的故事。

其内涵是:大都市人的生活方式。

最大特征:

在矛盾的冲突与调和中生活:崇尚奋斗又向往休闲、追求稳定又渴望远方、现代与怀旧、开放与内敛、时尚与经典共生并行。

“上海故事”品牌以围巾为主要载体,紧紧抓住目标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帮助他们展开都市生活的浪漫想象:戴围巾的女人是有故事的。无论是辛酸还是甜蜜、新鲜还是久远、近在咫尺还是遥不可及、是想渐渐淡忘还是愿常常提起。这些故事对女人是重要的,可能是女人的一段秘密,也可能就是女人的一生。上海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上海故事”永远诱惑着有故事的女人……

女人爱上海的背后,是爱大都市的生活方式;爱“上海故事”的背后,是爱自己内心的故事。围巾是女人故事的掩藏与表达。

发现:

1、消费者总是看高一眼,上行一步的

上海时尚女人的眼睛盯的是巴黎、东京和米兰。“上海故事”吸引不了上海的摩登女郎,但可以吸引力图成为上海摩登女郎的女郎。所以,上海故事的消费群是:

 上海年龄稍大的女人

 新上海女人(新移民){上海故事会}.

 外地来上海购物的年轻女人

 一般游客

2、围巾是女人的表达语言(搭配服装、场合、心情)

3、一条之后,无限可能

品牌口号:“做一个有故事的女人!”

 做有故事的女人,有故事的女人才精彩!

 做有故事的女人,围巾是讲述故事的精彩道具;

 有“故事”的女人,就是拥有上海故事的女人。

 做有故事的女人,一个引发无限创意的平台!

展开:“上海故事”的品牌故事

 家门口

 午后

 上海女人

即便把野性披在身上{上海故事会}.

裹拢的

依然是一颗纤细的心

即便把阳光抹在脸上

回眸的

依然是怀旧的时尚

就这样

上海女人的摩登

走过十里洋场、穿越如水时光

爱上海故事

做有故事的女人

 针对中年妇女的“不老篇”

 针对青春女性的青春篇

 针对小资的“远方篇”

 针对中产的“童话片”

„„

任务:1、体会文化营销、情感营销的独特魅力

2、 试根据以上信息资料,为上海故事品牌撰写一篇品牌故事。

上海故事会篇五

故事会

中文

故事会

名称:

类别: 民间文学小本创刊1963年7月 时间: 出版

半月刊

杂志 周期:

主办

单位: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

定价: 3.00元

《故事会》面向大众,贴近生活,充盈时代气息。它以发表反映中国

《故事会》

当代社会生活的故事为主,同时兼收并蓄各类流传的民间故事和经典性的外国故事。在坚持故事文学特点的基础上塑造人物形象,提高艺

术美感。力求口头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努力使每一篇作品都能读、能讲和能传。

刊物比较重视栏目建设,历年来形成许多品牌栏目。如百姓话题,东方夜谈,3分钟典藏故事,16岁故事,笑话与幽默世界,中篇故事。中国新传说,民间故事金库,外国文学故事鉴赏等。由于它讲述的是老百姓喜爱的故事,且眼睛向下,情趣向上,因而广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故事会》发行量在中国9000余种刊物中一直名列前茅。先后三次获得“国家期刊奖”以及“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荣誉称号。

《故事会》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它曾陪伴我们度过难忘的青春岁月,更是众多读者相伴多年的亲密朋友。

尴尬的是,正统的、严肃文学的刊物将之视为通俗读物,而纯粹的通俗刊物又将其排斥在外,因为在这本刊物上读不到一般通俗刊物上常见的红男绿女的风流韵事、黑帮火并的刀光剑影,然而,就是这样一本毫不起眼的小刊物,却连续数年创造了月发行量达四百多万册的记录,其发行量不仅在全国9000多种期刊中一直保持在前五位的位置,而且在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前五十名期刊的排名中高居第六位。 面对这样

{上海故事会}.

2007年《故事会》合订本

一个“期刊的神话”,我们看到,作者不仅准确地将之定位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且从文化的高度系统生动、鞭辟入里地解读了这一文化现象的由来与成因、内涵与外延,令人信服地指出,“《故事会》文化”起码包含着这样两个层面:

其一是由《故事会》所刊载的故事本身所构成的“故事文化”。《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

其二是由《故事会》编辑部所营造的“《故事会》编辑部文化”。大量翔实感人的事例告诉我们,《故事会》编辑部的同仁们身处于这个一切向钱看的商品社会,不仅能淡泊名利,团结协作,始终以高度敬业的精神对待每一篇来稿,在编辑部内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一切以事业为重的工作氛围,而且在编辑部与作者、读者之间创造了一种

以精神的支撑为主、物质的帮助为辅的、休戚相关的“文化共同体”,这就不仅保证了《故事会》能够像磁石般牢牢地吸引着最广大的作者、读者群体,而且使得《故事会》从来稿到编辑到接受这样一个一般刊物都具有的过程上升为当今中国形形色色的文化构成中极为醒目且值得肯定的现象之一。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 《故事会》1963年7月创刊,目前已累计发行了3亿余册,阅读人数15亿以上。

◆ 注册商标“说书俑”为刊徽,曾被评为中国最佳吉祥物之一。

故事会》刊徽〃说书俑

◆ 1994年《故事会》被中央电视台评为“读者最喜爱的全国十大杂志”之一。

◆ 1997年入选中国首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 1998年《故事会》平均期发397万,位居当年度单语种单行本发行全国之最。

◆ 1998年,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世界期刊联盟出版的《世界期刊概况》介绍,1997年全球期刊发行量最大的50名刊物排名中,《故事会》在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6,1998年《故事会》这一排名上升至第5。

◆ 1999年1月,《故事会》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 1999年10月,入选中国第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 1999年12月,《故事会》获首届“国家期刊奖”(中国期刊最高奖)。

◆ 2001年11月,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 ◆ 2003年1月,《故事会》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 2004年1月,《故事会》正式改为半月刊。

◆ 2005年1月,《故事会》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 ◆ 2008年 ,《故事会》获得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故事刊物。 ◆ 价格:3.00元(08年9月价格调为3.00元)

◆ 2009年,因网络红人罗玉凤的惊人语言,故事会再次被大众认定为社会人文类书籍

编辑本段版面说明

《故事会》于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被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绿版每月8号出版,红版每月22号出版。

编辑本段市场市场

上海故事会篇六

上海滩的故事

时事材料积累卡-苏曼仪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孔融让梨》的故事?
下一篇:一段小故事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