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府工作报告金桥

领导口才  点击:   2016-01-16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金桥篇一

2016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奋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效应进一步显现。一是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9%,过去五年年均增长7.5%。新增就业岗位59.7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二是经济结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改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7.8%,比五年前提高10.5个百分点,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3.3%,达到5519.5亿元,是五年前的1.9倍。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目标的基础上,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再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下降。三是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顺利完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工作,制定实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意见及配套政策,一大批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四是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

8.4%和9.5%,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七年快于城镇居民,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市民。

过去一年,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本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们迎难而上,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

(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力以赴调结构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解决“四新”经济发展瓶颈问题29项,制定“互联网+”推进方案。实施旅游、体育等服务业促进政策,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制定实施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发展政策,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国家机器人检测评定中心落户。推动工业区开展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和低效益的落后产能1236项。

着力扩大消费、促进出口。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推进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服务类消费联动发展,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8.1%。新增一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落实国家外贸稳增长政策,支持企业拓展境外市场,清理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口岸进出口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推动文化贸易、技术贸易发展,服务贸易保持两位数增长,占对外贸易总额比重提高到30.3%。

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重大工程前期工作机制,开工建设8号线三期、15号线、18号线等88公里轨道交通线,建成11号线迪士尼段、12号线西段、13号线部分区段共40公里轨道交通线,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达到588公里,比五年前增加165公里。中环线全线贯通。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基本覆盖全市域。放宽社会资本投资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6%。

(二)注重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先行先试,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在新扩展区域全面推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企业准入“单一窗口”从注册环节向变更环节延伸,自贸试验区新登记注册企业1.8万家。推出“一站式”申报查验作业、“空检海放”等50项贸易监管新措施,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扩大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贸易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推动制定自贸试验区新一轮金融开放创新试点方案,启动自由贸易账户外币服务功能,累计开立自由贸易账户4.4万个。深入开展以政府

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创新,启动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制定实施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全市推广方案,一大批改革成果呈现溢出放大效应。

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制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制、境外国资监管、国有企业领导人薪酬制度等一批配套细则,实质性启动国有资本流动平台运作,完成一批国有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国企集团法定代表人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基本实现全覆盖。落实小微企业税收减免政策,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全面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制度,试行集中登记和一址多照登记方式,全市新登记注册企业25.4万家,新增注册资本比上年增长67.6%。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制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方案,推动成立“一带一路”企业联盟。实行“告知承诺+格式审批”的外商投资审批管理模式,实施一批外商投资促进新措施,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535家,比五年前增加230家。支持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2.8倍。制定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对口支援工作。

(三)着眼于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四个中心”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7%。在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成国家蛋白质中心等一批科技基础设施。加快集聚国内外研发机构,新增外资研发中心15家。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落户。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达到454家。设立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成立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试点,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9件。

着力提升“四个中心”功能。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开业,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落户。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一期建成运行,推出上证50ETF期权、中证500股指期货等一批金融创新产品,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在沪设立,金融市场交易额达到1463万亿元,是五年前的3.5倍。实行航运保险注册制,扩大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启运港退税政策覆盖面,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到45%,比五年

前提高7个百分点。引进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运营中心,开展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建成国家会展中心,商品销售总额达到9.3万亿元。

(四)突出保障基本民生,推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向基层、郊区农村和困难群体倾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加大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力度。落实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扶持政策,帮助1.1万人创业。统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低保标准,惠及20多万城乡居民,实现新农合市级统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继续提高10%以上。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养老床位达到12.6万张,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增加到189家。启动17个城市更新试点项目。拆除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65.9万平方米,过去五年累计拆除320万平方米。新建筹措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实施旧住房综合改造19.7万套,过去五年累计完成87.8万套。

加大文化和社会事业惠民力度。推动公共文化配送与需求有效对接,服务城乡居民1234万人次。统一义务教育公办学校资源配置标准,在郊区新开办中小学和幼儿园67所。实施新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制定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规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启动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在公立医院实施医药分开,启动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探索分级诊疗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在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质量保障、信息公开等方面探索建立一系列新机制、新制度,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市民体育大联赛参赛人次达到238万,成功举办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劳伦斯世界体育颁奖典礼,上海体育健儿在第三届全国智力运动会、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五)紧紧扭住突出问题和短板不放松,狠抓城市安全和基层建设,加强社会治理、城乡统筹发展和环境综合治理

全力保障城市安全。坚持最严标准、最严要求、最严措施,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制定实施公共场所人群聚集安全管理办法,完善轨道交通大客流应急预案。基本完成工业园区外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港区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布局调整,建成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和车辆监管系统。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

理制度。完成1633台住宅小区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估。加强火灾防控体系建设,完成100个住宅小区老旧消防设施改造,为500幢高层售后公房增配消防设施。

加强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完成街道机构调整,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初步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基层服务管理职能得到增强。顺利完成居委会、村委会换届选举。探索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实地督查。开展社会治安复杂地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在所有街镇设立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实现区县网格化管理平台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机构整合。狠抓城市管理顽症整治不放松,违法建筑、“群租”、非法客运、无序设摊的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启动实施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完成2666万平方米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122.6万户老旧住宅小区供电设施改造。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金桥}.

推进郊区农村改革发展。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意见及配套政策。建立镇村河道整治补贴机制,完成156公里中小河道整治、2445公里中小河道疏浚。全面实现郊区县集中供水。完成100个村庄改造、1032户农村危旧房改造。整建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增768个家庭农场。推进镇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启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一批农村综合帮扶“造血”项目落地见效。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示。实施经营性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低效建设用地减量7平方公里。启动实施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全面完成中小锅炉、窑炉的清洁能源替代和黄标车淘汰,新增新能源汽车4.4万辆。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成建成区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1%。全面启动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探索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新机制,第一批11个地块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建绿地119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5%,比五年前提高2.1个百分点。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主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付出智慧、心血和汗水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金桥篇二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上海政府工作报告金桥}.

一、2011年工作回顾

去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改革创新的突破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充分发挥上海世博会的后续效应,按照“六个着力”的要求,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过去的一年,全市人民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坚决冲破传统发展思维的束缚,摆脱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全面打响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战,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积极变化。

(一)经济平稳增长中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决策部署,坚持把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加快改变速度型经济增长模式,减少对房地产业发展和投资拉动的依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健康,预计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以上,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负增长,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9.4%,来自第三产业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快于第二产业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上年基本持平,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较快增长,消费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2%,服务性消费增速加快,网络购物等新消费模式发展迅猛。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市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提高,新增就业岗位64.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2万元和1.56万元,均比上年增长13.8%,扣除物价因素高于经济增幅。

(二)上海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功能建设取得新进展。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着力完善市场体系,在提升市场配置资源能力的过程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批先行先试政策实现重大突破。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人民币对加元和澳元即期交易、铅期货等一批新的金融产品成功推出,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启动组建,外资股权投资企业、第三方支付企业等一批新型机构相继落户,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试点企业扩大到20家,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突破3000亿元,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420万亿元。航运运价指数交易正式推出,报检报关“一单两报”扩大试点,船舶保险业务总量约占全国的40%,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174万标准箱,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到41%,上海空港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7456万人次、356万吨,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三,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二期通过封关验收。商务部与上海“部市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国家会展项目落户虹桥商务区并开工建设,网上国际贸易中心、国际技术进出口促进中心等一批项目正式启动,一批品牌出口企业基地初步形成,全市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18%。商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商品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3%。

(三)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调整优化进一步加快。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用更大力气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布局结构优化。努力突破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第三产业引领发展,支撑作用增强。配合国家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在本市部分现代服务业行业开展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积极落实营业税差额征收政策,鼓励服务业外包与专业化,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大力发展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中介与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8%。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机制,整合扩大“转方式、调结构”财政专项资金,组建并运作一批创业投资基金,在云计算、物联网、新型显示等领域积极承接国家项目,新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重点专项方案启动实施,大飞机研制、航空发动机、中船长兴二期工程、909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有力推进,光刻机、刻蚀机等关键装备取得重大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制造业产值增幅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幅。基本完成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三年试点任务。启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出台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等一批试点政策,紫竹科学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全面展开。完善财政科技投入体制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9%,发明专利授权量比上年增长30%以上。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制造业进一步向高端化发展,成套装备、汽车、船舶、生物医药等稳定增长,重化工业结构优化,一般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移。一批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并购重组、结构升级。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和布局调整加快,为城市功能提升、环境改善和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有序推进,世博会地区结构规划编制完成,一批央企总部落户园区,中国商飞总部、世博国际酒店群等项目启动建设。虹桥商务区核心区项目全面推进,一批总部机构签约入驻。上海迪士尼项目顺利开工,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强化节能减排,推进重点节能工程和合同能源管理,加强重点用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管理,实施产业调整项目751项和危险化学品企业调整项目88项,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年度目标。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继续保持在3%左右,基本完成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建成投入运行,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7天,森林覆盖率达到12.58%,绿化覆盖率达到38.15%。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把转型发展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面对物价持续较快上涨的压力,我们把稳定物价保证供应作为头等大事,建立市场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制度和主副食品价格稳定基金,全力稳定主副食品价格特别是淡季蔬菜价格,从严控制政府调价项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预计比上年上涨5.2%,低于全国水平。郊区加强“菜园子”建设,将淡季期间绿叶菜种植面积占蔬菜种植面积的比重从三分之一提高到三分之二,实施绿叶菜淡季价格保险制度,有效保护了菜农生产积极性。中心城区加强“菜市场”建设和管理,积极推动产销对接、农商对接,推进社区周末平价菜场试点。发挥大市场、大流通在保障市民安居乐业中的作用,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推进主副食品市外生产储备基地建设,抓好货源组织和市场价格监管,保障了主副食品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正确把握发展与分配的关系,高度重视改善收入分配,千方百计提高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众的收入。年初增加了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镇保、农保领取养老金人员的养老金,增幅均超过10%,年中又发放了一次性补贴。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

的联动机制,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12.2%和20%,向低收入困难群众发放两次临时价格补贴。增加环卫、出租车等公共服务行业一线职工收入,在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4.3%。注重质量,咬住目标,兑现承诺,千方百计推进“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新开工建设和筹措保障性住房1700万平方米、26.7万套(间),供应1240万平方米、17.5万套(间)。进一步放宽廉租住房和共有产权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准入标准。廉租住房新增受益家庭1.1万户,累计有8.6万户住房困难家庭受益。全面推开共有产权保障房申请供应工作,共计受理4.4万户居民家庭申请。首批市级统筹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启动供应。在浦东南汇新城开展限价商品房试点。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完成全年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稳步推进。鼓励创业和促进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制度和政策进一步完善。将在企业工作的来沪从业人员、参加小城镇社会保险的从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积极发展老龄事业,新增养老床位5030张,新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23家,新设社区老年人助餐点4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达到26.2万人。孤儿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着眼于满足群众的多层次需求,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全面落实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财政教育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13.8%。新增40所幼儿园,出台困难家庭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形成从学前到大学的帮困助学体系。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启动部市共建“985工程”三期和21所地方高校内涵建设项目,上海纽约大学开工建设。医改工作全面推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进展顺利。健康城市建设有力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社区基本药物平均零售价下降39%。推出优化医院就诊流程等9项便民惠民措施。开展了医疗联合体试点和家庭医生制服务试点。基本建成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卫生信息化工程。文化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成效显著,一批精品佳作相继推出。成功举办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完成全市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国有市属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和16家区县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启动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完成世纪出版集团与文艺出版集团重组。文化广场、市群众艺术馆新馆投入使用,钱学森图书馆、巴金故居建成开馆,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项目全面启动。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基础服务项目实现免费开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成立首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开工建设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文化产权交易、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技术服务等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成功举办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市民体质指数蝉联全国首位。上海代表团在第二届全国智力运动会上包揽金牌、奖牌、总分三个第一。大幅提高了计划生育奖励与补助标准。妇女儿童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兵役政策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得到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工作稳步推进。

(五)城市管理和建设迈出新步伐。经济转型过程既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过程,也是城市管理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的过程,必须加强和改进城市建设管理。围绕安全为先,我们狠抓制度建设这个根本,全面加强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全市动员、全民参与,查隐患、找问题、提建议,制定颁布一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深入开展建筑市场集中整治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成立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全面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成立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初步建立部门之间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完成世博城市管理临时性通告转化工作,成立市政市容管理联席会议和交通协调保障联席会议,继续增加城市维护管理资金投入,加大非法客运整治力度,开通23条“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在1080个居民小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试

点。积极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机制全面推开,对247个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进行了评估。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初步建立以人民调解为平台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新机制。初信初访办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信访核查终结制度建设取得成效,一批信访突出矛盾得到化解。平安建设实事项目有力推进,社会治安秩序稳定良好。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280万户光纤到户建设改造,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新增覆盖100万户。克服各种困难,市区携手,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京沪高速铁路上海段等工程建成通车。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12号线、13号线一期等项目加快推进。崇启通道、军工路越江隧道、虹桥机场迎宾三路隧道、林海公路建成通车。黄浦江上游航道整治核心工程竣工。上海是水质型缺水城市,经过多年筹划建设,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投入运行,供水量占全市比重达到51%,实现了原水供应从以黄浦江上游为主向以长江为主的重大转变,供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更多市民喝到了更好质量的水。

(六)郊区农村改革发展深入推进。努力抓好统筹城乡发展这个转型发展的重大任务,加大对郊区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加快新城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建设重心和公共资源向郊区转移,郊区建设全面提速。完成奉贤南桥新城总体规划修编调整,深化完善松江、金山等新城规划,浦东南汇、嘉定、青浦等重点新城和新市镇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崇明生态岛建设加快推进,在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等领域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开展一批农田水利设施更新改造、河道整治和郊区集约化供水等工程建设,完成118个村庄改造、4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在郊区新增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5+3+1”郊区三级医院建设全面推进。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推进设施农业和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建成标准化畜禽养殖场26家、标准化水产养殖场45家,粮食总产量达12.2亿公斤,比上年增长3%。大力促进非农就业,新增非农就业岗位13万个。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和流转、农民宅基地置换试点有序推进。

(七)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创新驱动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瓶颈,为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我们着眼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用改革创新促发展。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实施国资创投机制、知识产权直接质押融资等改革试点,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出台浦东新区加快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政策。全面实施市与区县财税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完善“税收属地征管、地方税收分享”的财税体制,区县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黄浦、卢湾“撤二建一”行政区划调整稳步推进。加快实施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上海汽车、上海建工等企业集团整体上市,上海家化集团整体转让,国资行业布局不断优化,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提高到34.7%。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规范董事会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完成市区两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推动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安排落实财政专项资金,采取支持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发展、完善科技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和建立“投贷”、“投保”联动机制等措施,推进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缓解中小企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约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0%。完善人才直接落户政策,放宽人才居住证申办条件,建立特殊人才直接落户和申办人才居住证推荐评估机制,多渠道解决人才住房问题,积极推进出入境管理便利化,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切实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产品质量水平继续提升,“平安市场”创建活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八)对内对外开放呈现新态势。我们坚持在扩大开放中促转变,抓住一切机遇,推动全方{上海政府工作报告金桥}.

位对内对外开放。加强服务,改善环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上海口岸功能进一步增强,关区进出口商品总额增长18%。对外贸易结构更趋优化,进口增幅高于出口,一般贸易出口增幅高于加工贸易出口,服务贸易增幅高于货物贸易。吸引外资再创历史新高,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和实到金额分别达到201亿美元和126亿美元,实到外资中服务业占比超过80%。总部经济加快发展,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外资研发中心90家,累计达到927家。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试点开展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达到25亿美元,新签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金额1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以国际友城为重点,拓宽对外交往渠道,外事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明显增强。贯彻落实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沪台两地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完善旅游合作机制,产业园区共建、交通网络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区域合作取得重要进展。精心组织对口支援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工作,76个民生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加强援滇、援青和支援三峡库区等对口支援工作。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把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放在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政府改革和管理创新,政府服务与管理水平有了新提高。围绕提高审批效率,加快推进网上审批,市、区两级网上审批管理和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新增并联审批76项、告知承诺25项。着力将公开透明贯穿于政府运作全过程,全年依法公开政府信息超过15万条,2010年市本级财政支出决算中的教育等重点支出公开到“项”级,129家市级部门预算报市人大审议,公开了64家市级部门预算、61家市级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和53项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积极回应群众关心、社会关注,首次公开2010年度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情况,公开上海世博会跟踪审计结果、19个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以及相关专项资金和政府实事项目审计调查结果。开通“上海发布”政府微博。废止、失效、修改规范性文件近5000件。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政府履职更加合规高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受住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的考验,不受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影响,紧紧咬住年初确定的发展目标,心无旁骛,克难前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为上海“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回首过去,我们深刻体会到,上海这座城市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归功于全市人民万众一心、奋力拼搏,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生活和工作在这座城市里的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始终是更美好城市的创建者和更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在这里,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全体市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区市和驻沪部队、武警官兵,向关心和支持上海发展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我们深知,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积极变化还是初步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当前,外部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上海转型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更加突出,需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更多地用创新的办法破解前进中的难题。我们的战略视野要进一步拓宽,改革的勇气和胆子还要更大一些,攻坚克难、创新突破的本领还需增强。社会结构快速变化,平衡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越来越大,需要动员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种复杂利益问题和社会矛盾。我们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工作方法需要创新,调动全社会力量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途径和办法还需拓展,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还需提升。人口规模迅速增长,建筑密度持续增强,各类要素高度集聚,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风险处于频发高发期,需要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切实消除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金桥篇三

上海金桥规划

1

“金桥国际” LOHAS

导览“金桥国际”

金桥国际商业广场﹙简称“金桥国际”﹚地块的前身即是埃蒙顿假日广场,原规划为商业总面积10万平方米,地下商业2.5万平方米的一站式购物中心。然而,该项目自2004年立项后,至2006年尚未开工建设。

直到2006年6月,摩根士丹利基金即斥资5.9亿元购入该地块,当年许诺投入20亿元,并宣称“将引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

2007年,成功打造了“大宁国际商

业广场”的香港福乐斯特公司的上级公司—崇邦集团进入该金桥项目,并以开发商及运营商的身份亮相。大摩看好崇邦成功运营“大宁国际”的商业地业经验,故作为重要投资人,进入“金桥国际”。

商场

区位与开发

“金桥国际”地处上海浦东新区金桥路与张杨路交汇口,紧邻碧云国际社区,坐落于轨道交通六号线云山路站与

2

金桥路站之间,西靠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北接外高桥保税区、南至张江高科技园区。

由于金桥地区集聚了大量软件、科技类企业,紧邻保税区,但商业配套设施则比较匮乏、业态也相对落后,因此, “金桥国际”拟打造成金桥地区最大的一站式购物中心。

而其锁定的客层是周边6公里半径辐射范围之内,涵括了碧云社区、联洋社区、证大家园、外高桥保税区等数十个大型涉外住宅和商务园区,作为购物中心核心区域,这一片区内的核心辐射人群达到75万人;而随着地铁六号线、地铁二号线与地铁四号线的延伸拓展,未来商圈范围将主力辐射浦东地区约170万人口。

“金桥国际”总占地近6万平方米,总建筑体量达18万平方米﹙商业面积约16.4万、办公楼面积约1.6万﹚,为集零售、餐饮、文化、娱乐、教育、儿童乐园、办公楼、和现代城市生活配套8大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商业广场。

3

规划设计

“金桥国际”由11幢商业楼宇组成,商业面积约16.4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零售部分的面积为9.8万平方米,最高的建筑是具有标志性的一幢10层楼建筑,与“大宁国际”相似,除了底座的商业裙房,该栋楼其余楼面皆为5A标准的办公楼,总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另外10栋建筑则为2至4层的商铺,商业的建筑形态包括主力店、步行街、地下商街等,另一主要部份就是绿化率很高的公园绿地。

建筑外观以灰、白、米色为主色调,呈现代简约风格。

布局采用建筑群落的形式,建筑立面内部与外部存在完全不同而又相互和谐的现代风格和新古典风格的混搭,独

具特色。前后错位的立面变化,形成了

收放自如的空间变化,使人们行进过程中仿佛在园林中穿行的体验。

商业动线规划十分简明,在建筑群内部形成单循环动线。超宽的栋距为内部布置园林景观提供了空间。循环动线两头分别布置了造型别致的建筑体,形成很好的景观对景。

户外餐饮,花车,雕塑,水景等为公共空间提供了更多互动元素。地平的变化形成趣味,更使得空间得到界定的同时,为户外策划活动提供了舞台。

所有的这些布置,使得这个现代风格的园林简约而丰富,明朗而欢快。{上海政府工作报告金桥}.

业态组合

“金桥国际”的业态组合,坚持休闲、娱乐带动消费的运营理念。

“金桥国际”聚集了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生活配套等多种业种,其各自的比例分别占45%、25%、12%和18%。

除了超市、餐饮、国际品牌的入驻外,针对该区域缺少娱乐设施的特点,还引入了许多娱乐项目,包括卡拉OK、保龄球、桌球、篮球、羽毛球...等。

另外,“金桥国际”还特地打造了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全新概念主题乐园。梦幻热气球、恐龙天地、高空滑梯、活力运动区,结合儿童游艺、主题乐园、娱乐和极限运动诸多主题,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娱乐游玩的聚集区。

特色

“金桥国际”旨在以“公园里的商场,商场里的公园”的环境定位,打造衔接商业和现代绿色生活的 “丰盛人生”, 为浦东及上海的主流消费群创造一个舒适、时尚、高雅并集购物、餐饮、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也为商家提供了一个尽展所长的经营环境。

与一般的购物中心不同,“金桥国际”在规划上强调的是生态公园,11栋商业建筑错落有致地被绿荫围合,树木和绿地间楼宇有序排列,这样的排布不仅是“大宁国际”的升级版,而且目前在上海的购物中心也是独一无二的。

“金桥国际”

绿化的覆盖率几乎可

达总用地的一半,其中最大的集中绿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显示“公园里的商场,商场里的公园”定位发挥得淋漓尽致。

4

评论{上海政府工作报告金桥}.

LOHAS﹙乐活﹚名词最早出现在1998年美国社会学家保罗的书籍《文化创造:5000万人如何改变世界》一书 ,

书中对LOHAS族定义为“一群人做消费决策时,会考虑到自己与家人健康和环境责任。”乐活族的特色是身体力行,他们关心环保议题,除自己消费对健康有益,不会污染环境的商品,也鼓励大家改变消费态度。在做消费决策时,会考虑到自己与家人的健康和环境责任.

在“金桥国际”也可以看到LOHAS这名词,不过它代表的意义是:

L:LOVE 情.爱

O:ORIGINALITY 原.真 H:HEALTH 康.健 A:ART 艺.术 S:STYLE 品.味

金桥国际-丰盛人生由此起﹙Where Good Life Begins﹚ ,“金桥国际”所标榜的是“完善的生活机能,创造丰富的人生”,虽然生活在金桥,不太可能有“乐活族”提畅的“简朴生活”、“有机饮食”、“慢食生活”...等,而其定位的“公园里的商场,商场里的公园”,多少也是与环保、绿色搭上边。

不过“金桥国际”在广告宣传及标志系统运用流行的LOHAS这名词加以延伸,创造出新的话题,引起众人注意,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且在标志设计上运用LOHAS,不论是在广告牌、解说牌、海报...等的样式、颜色、材质...等自成一系统,都这是我在其它购物中心中较少见的,显现“金桥国际”不仅在规划设计有其特色,连广告与标志系统都可以看其用心与细腻,这都是后进者值得学习的地方。

5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金桥篇四

地方信息化:上海金桥政府信息化建设札记{上海政府工作报告金桥}.

地方信息化:上海金桥政府信息化建设札记

【2004-12-07 16:00】 【】 【湖南信息化办公室】

[文章导读]

金桥集团信息化建设包括多个部分,通过这些系统的建设,使得各项工作都那么的井然有序,任务落实,分工明确。

[正文]

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区,上海金桥不仅要有最好的硬件条件,还要建设最好的信息高速公路„„”这是上海金桥集团办公室主任窦甲胜同志两年前,在金桥信息化建设之初的远大目标。转眼间,两年过去了,金桥集团不但建立了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而且,真正驰骋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提高了管理职能,改善了服务手段,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金桥集团信息化建设包括多个部分,有办公自动化系统,公文处理及行政审批系统,内部信息发布系统,工会选举系统,电子党务系统等等。通过这些系统的建设,使得各项工作都那么的井然有序,任务落实,分工明确。

早在两年前,金桥管委会就建立了行政审批系统,实现了网上审批,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内部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有效的节约了成本。今年,在原来的信息化基础上又新建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使得整个办公流程的网络化、无纸化,从日常办公到公文流转,无不是在该系统上运转,真正实现了信息一体化。金桥管委会网站()作为信息发布与交流中心,也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浏览集团网站,查阅资料,在线办事,应用到各种场合,网站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集团的范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金桥采购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也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了。先从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着手,再建设采购网站,在不久的未来,供应商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信息登记,投标应标,所以的采购业务流程都可以在网上办理了。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采购中心员工的工作压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信息化给大家带来了惊喜,不但“原来电脑还可以这样使用”,而且创新永无止境,工会选举系统的诞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事例。以前,每次工会选举都要劳师动众,要到每个部门去收集信息,还要把大家都召集起来进行选举,然后选票的统计又非常麻烦,且不说周期很长,光把这些选票准确无误的统计出来就很花工夫。而且,金桥工会的工作人员还身兼数职,所以,每次到这个时候他们都焦头烂额、措手不及。于是,在党委书记孙国华书记的率领下,在工会负责人吴慧芳老师的指导下,在集团的技术支持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工会选举系统的诞生了。这个系统通过两级权限控制,使每个部门有自己的专门权限,先在自己部门进行选举投票,再汇总到总管理员进行选举统计。所有的工作都在网上进行,统计结果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并保存,这样,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了。以前需要一个月时间的选举工作,现在只要一个礼拜的时间,而且,整个选举过程更加公正、透明,赢得了集团内所有企业和部门的一致好评。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又如电子党务的建设。在该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孙国华书记亲临开发现场,指导开发人员进行页面设计,使得该系统拥有美观的页面,整个主页面非常大气,其余页面活泼又不失庄严。信息中心李锦岳主任经常为该系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在技术上牢牢把关,使得该系统建成后受到很多好评。

如今,走进上海金桥集团宽敞明亮的办公楼,大家就会看到每个员工都在得心应手地用电脑处理着日常工作。需要审批的公文,在办公平台上点几下鼠标就送到了分管领导的面前;别人需要一个文件,通过网络信使,眨眼之间就传给了对方;至于要上网查点资料,更是易如反掌,因为自己的电脑一直通过宽带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的。现在,无论是集团领导,还是一般员工,熟练地使用电脑已成为胜任岗位工作的基本条件。集团已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网络,拉近了集团领导与员工的距离,拉近了集团总部与所属企业的距离。网络已经成了联系企业的纽带,沟通集团与社会的桥梁。因此,上海金桥集团已经真正驰骋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了!(完)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金桥篇五

2012年浦东新区政府工作报告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金桥}.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5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浦东新区区长 姜 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金桥}.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成立以来的两年多时间,在浦东开发开放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浦东开发进入了二次创业的新阶段。两年多来,新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起点,“二次跨越”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推动两区合并在平稳过渡的基础上实现融合发展。2009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原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这是事关上海和浦东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中央和全市的部署要求,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形成统一高效的工作机制,推进各个方面的对接衔接,确保两区合并的平稳有序、不断不乱,实现了并入工作和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在平稳过渡的基础上,加大融合力度,推进南北地区一体化发展。坚持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功能区域调整和南北开发区联动,探索创新特大型城区扁平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坚持功能导向、多心组团,推动“7+1”生产力布局调整,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生产要素重新配置。坚持城乡统筹、南北均衡,推进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对接衔接。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两区合并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合并当年,新区经济总量、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均超过年初原两区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两年多来,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8年的3687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5484亿元,年均增长11.3%;地方财政收入由348.2亿元增长到500.3亿元,年均增长12.8%。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聚焦以金融、航运、贸易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8%。金融机构加快集聚,能级不断提升,2009年以来新增监管类金融机构144家、总数达到692家。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落户浦东,金融要素市场体系不断完善。陆家嘴金融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34万平方米功能性商务楼宇的建成拓展了金融城空间,27万平方米商业设施的建成增强了配套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陆家嘴二层连廊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交通状况。航运功能显著增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封关并正式运行,“三港三区”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一批功能性先行先试项目取得突破,提升了航运服务功能。外高桥港和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880.7万标箱、同比增长14.8%,推动上海港成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水水中转、国际中转快速增长。浦东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310.9万吨,位居世界前列,口岸功能进一步增强。商贸服务业发展迅速,贸易规模快速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260亿美元、同比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04亿元、同比增长16.1%,商品销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27.1%。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服务贸易、新型贸易快速增长,电子商务商品交易额达到3106.6亿元、同比增长33.6%,展览面积5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8%,旅游接待3133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97亿元。总部经济规模和能级不断提升,以投资中心、营运中心、销售中心、结算

中心、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总部机构快速集聚,2009年以来新增59家、总量达到171家,约占全市的1/2。迪士尼项目正式签约并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商用飞机总部、研发中心、总装基地整体落户浦东,研发中心部分投入使用,总装基地全面加快建设。依托重点开发区板块联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电子信息、成套设备、汽车及生物医药、新能源、民用航空等“三大三新”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推进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园建设,出台并实施“张江创新十条”,从资金、人才、土地、安居等方面,支持自主创新和科技企业发展。落实新区人大“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决定”,制定出台了相应的配套细则。

(三)圆满完成新区承担的世博服务保障任务。以世博会举办为契机,全力推动一批城市基础设施提前建成并投入使用。25项世博配套工程全面完成,600天行动计划确定的市容环境35项整治任务全部完成,新区世博配套工程及环境综合整治总投入超过500亿元。7条轨道交通和8条越江通道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面落实世博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坚持指挥中心前移、稳控重心下沉、责任落实到人,加强一线指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坚持以点保面、以面保点,加强群防群治,构筑和谐稳定防线,圆满完成了重大活动、重点区域和重要目标的安全保卫工作。环境整治、交通组织、医疗保障、食品安全、外事接待、应急管理等扎实细致、富有成效,宣传动员、文化交流、志愿者服务等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充分展示了浦东开放文明的城市形象。总结世博期间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再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区称号,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三连冠”,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建设全力推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城镇污水处理率提高到近85%。以建筑、消防、安全生产、食品、交通等为重点,切实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积极谋划后世博发展,按照全市明确的规划定位和开发机制,加快世博和周边区域开发建设,配合推进浦东世博区域的央企总部和世博酒店等项目建设,后世博效应开始显现。

(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取得新突破。紧紧围绕“三个着力”,坚持“三个导向”,推动综改试点在体制、项目、政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坚持“机构轻型化、管理扁平化”,积极稳妥推进区级机构改革,调整设置区政府工作部门,强化了与浦东功能定位相适应的金融等方面的职能。坚持“区内事区内办”,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上海综合保税区统一的管理体制,国际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正式运作,临港产业区体制调整为“市属区管”,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管理体制创新形成方案。一批功能性先行先试项目取得突破和进展。单机单船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国际贸易结算中心、消费金融公司等试点取得突破并不断深化,入境生物材料检验检疫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区。集成电路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取得新突破,园区“二次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即将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上班搞笑语录
下一篇:上海城市配送政府工作报告
Copyright 学习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